新闻直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直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直播

新闻直播范文1

时间魅力:新闻时效最强化,受众感知同步化

就电视新闻的录播而言,其新闻(信息)的获取遵循的是这样的流程模式:新闻事件(信息源)新闻采集者新闻稿件新闻加工者新闻成品(信息)。在这个流程里,信息的获取分为了两个阶段:一是新闻的采集阶段,这主要是靠记者完成;二是新闻的加工阶段,这主要靠编辑完成。从这个模式中我们看到,真正可编码为信号的,是经过加工后的新闻成品。

而电视新闻的直播,其新闻(信息)的获取就不同了,它将新闻的采集和加工合二为一,即新闻采集者也是新闻加工者,新闻稿就是新闻成品。这样一来,直播就呈现出了一个新闻采、编、审、录等各个制作过程的共时态同步状态,完全省略了配音、编辑、合成制作等后期工作,从而大大节约了时间。于是,直播与录播之间便有了一个“时间差”。从新闻传播上来看,这个“时间差”弥足珍贵,具有“黄金”般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时间差”使新闻的时效性达到了最强化。所谓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产生应有的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即在多长时间的范围内使新闻生效”。①从新闻价值上来看,时效性越强的信息,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时效性和真实性一样,是新闻的生命。在现代媒体之间的新闻竞争中,时效是取胜的最有效砝码,谁从“信源”到“信宿”用时最短,谁的时效就最强。而电视直播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使‘信道’和‘信源’对‘信宿’的感知成为同步,从‘信源’到‘信宿’的时间差为零”。②因此,电视直播是在“第一时间”里报道了新闻,它使新闻的时效性达到了极致,能有效满足观众“先睹为快”的时效心理。

二是“时间差”使受众同步感知事件进程。直播使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与新闻的报道过程、新闻的播出过程以及观众的收看过程共时同步。在新闻传播中,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将过去那种对已经发生的新闻报道提升到对正在发生的新闻报道。而“这种现在进行时式的报道比现在完成时式的报道所产生的影响冲击和渗透要强百倍”。③我们认为这种“现在进行时式”的报道至少在两个方面对受众产生了吸引力:一是满足,二是期待。满足体现在,直播的过程成为受众感知事件发展的过程,使其真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更好地满足受众欲知的心理;同时,电视直播的新闻都是重大的新闻事件,能同步耳闻目睹事件的过程,也很好地满足了受众“亲历”、见证重大历史事件的心理。至于期待,这是由于直播是对不断变化,不可预知的事件做“现在进行时式”的报道,其中隐含了众多“悬念”,尤其是战争、地震、水旱灾害等突发事件,其中“悬疑”更多,这使得受众有释疑的期待,也有猎奇的期待,甚至还有意外的期待等。变动的不可预知性正是新闻的最大魅力所在,电视直播彰显了这一魅力。

现场魅力:虚拟环境的逼真化

电视直播的现场魅力就是能使观众身临其境。但这个“境”不是实境,而是一个由数字信息虚构并且经过加工而成的“境”,也就是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提出的“拟态环境”理论。李普曼认为人们接触到的媒介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而电视直播的魅力在于,它比录播更能使这个虚拟的环境逼真化。这是因为:

其一,直播现场摄录的新闻与观众所看新闻具有同时共态的特点,能使观众感觉到自己是和新闻事件同在,是在与新闻人物“同呼吸”、与新闻事件“共发展”,从而产生强烈的亲历感、参与感和见证感;

其二,直播是摄录、报道和播出同步的,这就意味着直播现场摄录的新闻内容与观众所看新闻内容具有“等同”的特点,这一特点使新闻的传播层次减到了最少。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认为,“参与传播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从各自的观点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④说明每经过一个传播层次的“把关”,传播信息都会不自觉地带上“把关人”的一些主观色彩,传播层次的“把关”次数越多,新闻的主观色彩愈浓,客观真实性也就愈少。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播层次减到了最少,是较好地保证了新闻真实度与新鲜性的零损耗,较多地保存了原生态信息,较客观地保证了新闻事实的真实。

内容“等同”的特点还表明,报道者用摄像机所“看”到的,正是观众所看到的;报道者用录音机所“听”到的,正是观众所听到的;报道者对事件的探究过程,也正是观众获知新的信息的过程。在这里“报道者作为受众的延伸,参与并激活发展中的事态,使得直播具有了无可替代的优势和特性:现场性”。⑤这一点也正是传播学创始人之一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的绝好实证。该理论认为,“媒介不是传播信息的渠道,而是延伸人的器官”。⑥也就是说,电视直播能在第一时间将观众的视觉延伸到现场,去看到事件的进程和周围的环境;能将观众的听觉延伸到现场,去听到现场人物的同期声和环境音响;还能通过对观众视觉听觉的综合运用去扩张触觉,找回“感觉总体”,进而去切身感受现场的氛围。这就是电视新闻直播独有的现场魅力。

反馈魅力:优化、影响新闻传播

就电视新闻的传播而言,录播与直播的反馈所产生的效果是有显著区别的。在录播中,受传者将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传播者可以以此来检验和证实传播效果,可以以此来改进和优化下一步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行为,但传播者无法以此来影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因为录播的新闻事件已经成为“历史”。而在直播中,受传者的信息反馈,则能通过传播者去影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甚至参与其中。这就使电视直播更具魅力,具体表现在:

首先,电视直播的信息反馈能及时优化新闻传播。在“共时态”的现场同步直播中,受众反馈的信息可以得到传播者及时有效的回应。这个有效的回应表现在,传播者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来对正在进行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行为做出及时有效的改进和优化,以满足受众更高的需求,以保证传播系统更佳状态地运行。而不像录播只能等“下一次”的“补救”和改进。

其次,电视直播的信息反馈能同步影响新闻事件。录播的新闻是既成的事实,而直播的新闻正在发生。对于正在发生的事件,受众不仅愿意投以更高的热情去评头论足,发表自己的意见,更愿意成为事件的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于是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传播者,通过传播者“直接”去参与并影响事件。这种影响有的可以大到干预新闻事件的进程、发展,甚至结果。更为重要的是,传播者还可将反馈信息对新闻事件的影响情况,作为新闻传播的内容及时传播给受众。这都说明信息的反馈改变了传播的内容,受众参与到了传播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一部分。

再次,电视直播的信息反馈便于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由于“电视直播的信息反馈非常及时,并能形成传受双方良好的互动,因此,直播中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广大受众提供一个公共话语空间”。⑦在这个公共话语平台上,传播者根据“议题设置”,让官员、百姓、专家、学者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走上这个平台,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借助这个信息反馈及时的平台,形成全社会广泛的互动和参与。电视直播依靠信息反馈构建起的公共话语平台,有利于大众言论的畅通,也有利于政府舆论的及时引导,因此,深受传受双方的重视。

注释:

①王珏:《新闻广播电视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年。

②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③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⑥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3年。

⑤谢欣新:《电视新闻直播观念发展初探》,《中国电视》,2001(3)。

⑦邓海荣:《电视直播报道中即时性评论的功能价值探析》,《电视研究》,2007(1)。

新闻直播范文2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新闻现场直播的编辑理念,首先要遵循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任何事物发展都具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在新闻传播领域只有依照新闻传播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更好的新闻作品。新闻现场直播的编辑,要以广播和电视媒体的特征为出发点,注重视听的不同编辑新闻现场。广播新闻现场直播注重声音元素的采集,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要注重视觉元素的表现,讲求“声情并茂”。因此,要注意这两种媒介的不同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事先的策划和事件过程中的采录。

符合受众视听规律。新闻现场直播的编辑理念,还取决于受众的视听规律。广播携带便利,往往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节目收听;电视不便于携带,常常在室内观看,移动具有相应的局限性。依据受众的视听习惯,可以充分地发挥广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各尽其用。广播尽管只有声音语言,没有电视媒介的视听语言丰富,但编辑相对简单,制作相对容易;电视编辑、制作则相对复杂。在突发新闻事件发生后,制作的效果不再是最重要的,第一时间信息是第一要务,发挥广播简单、便捷的优势,把电视作为后期节目制作的补充。突发新闻事件发生后,如2008年汶川地震,当地受灾情况复杂,通讯受阻,广播在突发应急过程中发挥了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而电视信号往往无法第一时间被受灾群众接收。

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新闻现场直播的编辑理念,需要紧紧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新闻现场直播的题材,可以选择具有重要价值的重大新闻事件,选择影响时展的进程、具有典型纪录价值的内容。如我国的国庆庆典、每年的“两会”现场直播和国务院新闻会直播等,都是对我国政治民主生活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和记录。同时,近年来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关注突发事件和后续的新闻会报道等逐渐成为电台、电视台选题的一部分。如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等突发事件,都需要对相关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新闻现场直播报道突发事件,不仅向受众传递了急需获知的信息,还对我国信息公开、加强政治民主化进程,在大灾面前鼓励社会大众团结一心,积极抗灾自救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紧紧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开展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成为题中之义。

直播理念创新。从中央电视台对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新闻报道(表1)来看,①我国新闻现场直播的理念正逐步更新。在时效性方面,2001年央视首次播报在事件发生28分钟后,比CNN晚23分钟播报;2003年央视首次播报在事件发生8分钟后,比CNN晚3分钟播报,播报比2001年离事件发生提早了20分钟。在节目安排方面,2001年央视报道新闻是在《现在播报》栏目内播报,而2003年则中断正常节目,进行新闻现场直播,显然我国媒体逐步开始具备报道突发新闻的意识。在节目内容方面,2003年的节目时长比2001年长,政府反应更快。由此反映出新闻现场直播编辑的理念需要不断创新,无论从节目的时效还是节目安排、时长,都需要以不断推进现场直播报道为出发点,不断缩短与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全方位地展示新闻事件。

报道风格创新。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过程中,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采用了两种解说版本。这是央视首次在同一新闻现场直播中运用不同的解说方式,是一种报道风格的创新。白岩松用一种直白的方式描述现场,“我们今天用5个时间维度去关注这个开幕式。第一个是2000年,广州这座城市的建城历史是2224年,它将怎样浓缩在这个开幕式里面?第二个是200年,今天是在室外举办开幕式,承载这个室外舞台的是海心沙岛,它被珠江水冲击200年形成的。第三个时间是20年……”;董卿和朱军则用传统宏大的叙述方式展开解说,“刚才为您转播的是第16届亚运会的开幕式序曲―――珠江巡游,稍后,我们将在广州海心沙岛为您现场直播开幕式的仪式和文艺演出的盛况。”“烟花灿烂,让我们共同铭记今晚的中国!礼花漫天,让我们共同铭记今晚喜悦的广州!”由此可见,同一新闻现场直播的解说也可以运用不同的解说方式。新闻现场直播编辑需注重报道风格的创新,借鉴多样的报道风格,以增加报道的个性化风格。

直播技术创新。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已经逐步实现了网上视听、浏览的功能,新闻现场直播部分实现了网上实时更新阅听。新闻现场直播编辑需在现阶段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创新,进一步提高现场直播的技术水平。同时,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打破单一的播出方式。多样化媒介形态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传统大众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了多样化、综合的“媒介融合”情形。新闻现场直播不仅要在传统的广播、电视进行直播,还应运用技术手段在网络等其他媒体上进行传播。随着2010年6月30日我国首批三网融合12个试点城市的确定,到2015年将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原有的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将融合推进,广电新闻现场直播与网络、电话等通讯方式的互融将逐步显现,广电新闻现场直播的编辑也将不断地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宁波广电集团) 栏目责编:邵满春

新闻直播范文3

电视新闻直播的分类

电视新闻直播是指不经过录像环节的电视新闻直接播出方式。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指的是将新闻事件现场发生的新闻事实图像、声音和记者的现场报道、采访等转换为电视信号直接发射出去,即时播出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

电视新闻直播通常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实况转播,二是新闻节目演播室的直播,三是新闻现场的直播。在这三种直播方式中,现场直播最具电视特性和魅力,是最能展现、发挥电视优势的一种迅速的、直接的新闻报道与播出方式。

新闻实况转播也叫实况直播,是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客观记录。记者和主持人一般不进行现场报道,有时辅以主持人的画外音。这是对新闻事件原始状态的客观记录,时间和空间与新闻事件始终保持一致。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常采用这种方式。

新闻节目演播室直播,是指节目在演播室边播边传送的一种播出方式。播音员或主持人在演播室主持新闻与观众收看在时间上是同步的,而新闻节目中的每一条新闻则有可能是较早前制作完成的。因此,这种形式克服了录播必须提前截稿的缺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只要节目播出没有结束,就可以做到新闻随到随播,使得新闻能够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

新闻现场直播,是电视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一边采访,一边作现场报道,不经过后期剪辑,报道过程就是播出过程,报道和播出同步的播出形式。在一些大型的新闻现场报道直播中,新闻实况转播、演播室直播和现场直播三种形式往往交替综合出现。

我国的新闻现场直播报道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快速的发展,1997年我国成功地对日全食天象奇观、南昆铁路全线通车、祖国、黄河小浪底截流和长江截流进行了电视直播,1997年被业界人士称为直播年。从此以后,电视直播在我国呈日趋多样化、常规化的繁荣局面。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魅力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方式比其他播出力式更具有独特的魅力。

即时性。即时性也就是共时性,是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最大魅力。这种播出形式使电视新闻的报道和播出同步,使观众收看的新闻和事件发生的时差为零,观众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感受不同空间中的新闻事件的发生。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关注某地正在发生什么的要求。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CNN、BBC等都有第一线的记者经由卫星向全世界传播的现场画面,世界各国电视台都可以同步转播使用。文字信息的实时滚动成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有力补充,中央电视台就是以飞出“伊拉克战争打响,巴格达发出爆炸声”的字幕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直播的帷幕,同时切出美国轰炸伊拉克的战争画面和同期声。此后的直播中,屏幕下方始终实时滚动各种最新新闻。截至3月20日22时30分,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近12个小时的直播中滚动字幕就达600余次。

2005年“神六飞天”、2008年“神七飞天”,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进行了直播报道。在2008年年初南方特大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及有关电视台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需求,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直接性。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使得电视信号直达观众,无需转述,避免了“多级转播”造成的“信息损耗”,也避免了新闻制作而造成的“信息变形”,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传播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接受信息传播时,其信任程度与传播层次成反比。即信息传播层次越多,信息损耗或者变形就越严重,可信度越差;反之,传播层次越少,可信度也就越高。电视新闻现场直播通过记者在新闻现场的直接口头解说报道、现场评析核对有关人士的现场采访等,加上现场的即时画面,缩短了传播者与观众的距离,减去了中间的层次,因而传播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大大提高。

参与性。由于电视新闻直播是即时的和直接的,因此观众和新闻当事人在同一时间共同经历新闻事件,产生强烈的临场感和参与感。没有哪一种报道方式能像现场直播那样更能吸引观众的参与。同时,媒体不断改进传统的直播手法,增进双向交流,大大提高了电视新闻直播的参与性,增强了传播效果。2003年5月,中央电视台在新开播的新闻频道推出了《抗击“非典”直播特别节目》,连续11天现场直播抗击非典的报道。并通过设在演播室的电话和手机短信及时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在伊拉克战争直播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到4月4日,央视第四套节目的“关注伊拉克战事”特别直播报道就已收到1.1万封电子邮件、80多万条手机短信以及大量观众来信和热线电话。

悬念性。悬念性也叫不可预见性,是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重大魅力所在。在一些重大的特别是突发新闻事件的直播报道中,因为人们无法预知现场直播中的下一个镜头是什么,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它能充分调动人们的收看情绪。不可预见性让电视现场直播充满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并激发探索欲望。

新闻直播范文4

关键词:电视新闻直播;直播选题;直播策划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91-02

一、直播常态化选题存在的问题

电视新闻直播选题目前包含有仪式性的社会重大题材,如、三峡截流等重大社会事件;突发性的事件,如恶劣气候、重大交通事故等事件;媒体参与策划的社会活动等。这些选题在具体直播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非直播题材进入直播程序

直播常态化,让一些地方会议、过去的动态事件、一般化的静态新闻题材被纳入直播。而事实上,有些新闻用一般制作完全可以达到传递效果,动用直播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还让观众觉得小题大做。比如每年举办的地方“两会”,本身是当地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值得加大宣传力度,但一旦运用直播,冗长的会议、静止的画面,只会让观众感到沉闷[2]。对于已经过去的动态事件的直播,记者出个现场,画面仍然用过去包装好的新闻,给观众展示的只是穿上直播外衣的外在形式。另外一种直播形式就是对现场的平面化浅层次报道,比如农村频发的群众坠落机井事件,直播过程只是注重对现场营救过程的描述,缺乏对事件频发的深层次的追问和反思。这些非直播选题被强行拉入直播程序,纯粹地为直播而直播,不仅起不到直播效果,反而使新闻价值发生了扭曲变形。

(二)突发重大新闻不敢直播

中国媒体机制往往让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缩手缩脚,一件突发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不是先从受众本位去判断它的新闻价值,而是先揣摩领导意思,领导同意不同意报道,报道后对地方形象有没有影响?这样做造成的结果是,受众本来极其渴望知晓的新闻信息被媒体自动过滤掉了。即使允许报道,也是发通稿,简单走下过场,不能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和知晓欲望。事实上,现代新媒体突飞猛进,一个地方发生的重特大突发事件,即使你电视报纸这些官方媒体不报道,受众也可以通过网络等传播方式获得。面对突发新闻,地方官方媒体的集体失语,带给受众的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它反映出我们社会的信息透明化程度还不够,对观众知情权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种做法对树立电视媒体的新闻直播节目的威望是一种严重伤害。

(三)血腥暴力事件直播过度化

一个地方发生的极端血腥暴力事件,在刚刚发生的阶段,受众会由于好奇而强烈关注,如果媒体一味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不加过滤地进行全方位的直播,其血腥暴力的现场不仅会给受众带来心理上的不适,还会引起社会的恐慌。这就牵扯到媒体的新闻自律性和新闻道德的规则问题[3]。比如校园暴力事件,对于这类事件,媒体应主动规避对新闻的详细描述,只做简单的一般性陈述。特别是直接的血腥、暴力画面应该主动避开。媒体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对受害学生家人的心理进行人道主义关怀;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大众对此类恶性事件的情绪,不能推波助澜,火上浇油,要担负起到对社会情绪稳定、安抚的媒体责任,要抱着对观众负责的态度来处理这类新闻。

二、确定合适的常态化直播选题的方法

尽管电视新闻直播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主动参与的愿望,有效提升收视率,但是,在探索“常态化直播”选题时,还是要做到宁缺勿滥。从实践看,不是任何新闻题材都适合直播。有些意义不大、缺乏情节、过程拖沓、进展迟缓的事件不适宣直播。因此,直播决策者要做好直播选题的把关工作,精挑细选一段时间里新闻价值较高的题材进行直播,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直播的质量,有效提高电视直播新闻的收视率。

1.选题要有贴近性,以观众为本位。作为地方电视媒体,首先要搞清楚确立的直播选题受众会不会关注,感不感兴趣。只有那些“正在发生”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充分贴近性的题材才会进入常态性直播的视野,如对气象、交通等的现场直播报道已经成了美国地方电视台早新闻中的家常便饭[1]。面对突发性事件、灾难性事件,要以受众为中心,及时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充分满足受众的求知欲和知情权,在社会面临危机时,及时引导社会舆论,成为社会公器。同时,在选题选择上,要突出地域性特点,多报道本地新闻,减少对社会发展益处不大的、简单的正面的宣传直播报道。只有那些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充分贴近性的题材才更有直播价值。

新闻直播范文5

相对于其它的表现形式,直播具有无法替代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认识事物,获取信息的需要。从传播过程看,信源、信道与信宿在时间上是同步的,使得传播中的信息噪音被减到最小,而且凭借对现场声音、图像的完整捕捉和传送,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参与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新闻直播主持人在第一时间出现,从多视角引导观众直击新闻事件,让观众获得更多的信息并感受现场气氛,最大限度地使观众感觉到“我就在现场”。正如美伊战争、“9・11事件”的直播报道,让观众在同一时刻目睹战火硝烟的战争场面,在第一时间了解当地百姓的悲苦生活,那种震撼何其深刻。同时,新闻直播还具有不确定性,时时充满悬念和对抗的场面,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以及现场主持人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把握,构成了一种张力,使直播报道产生了永恒的魅力。2004年9月3日发生在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的那场以无辜孩子为对象的人质事件,凤凰卫视的外景记者卢宇光的现场报道,使观众在同一时间看到人质事件的现场和进展,卢宇光在现场传出“正向我冲来”的呼声,随后中断的现场报道让所有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为这位记者英雄担忧,又为他在数十分钟后的重新出现而释怀。正是新闻直播这种报道形式,使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真实、全面、深刻地展现,将观众的眼球牢牢抓住。

新闻直播报道

对主持人素质的要求

首先,新闻直播主持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对现场的控制驾驭能力。由于现场直播是同步传送,所有发生在现场的新闻事件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内传递给观众,主持人无论在现场还是在后方演播室都必须跟随新闻事件的发展做报道,所有报道都是一气呵成的,没有任何修改或再加工的余地,这就要求主持人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以最佳状态完成报道,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无法完成的。与此同时,在现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一旦新闻事件的发展不同于前期准备工作和直播计划的设想,那么就要求主持人发挥自己的现场控制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调整自己,及时做出恰当而准确的报道。在2007年5月1日江西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合作完成的“劳动最光荣”的景德镇直播现场,就出现过“意外”。徐婧和嘉宾准备共同制作一件瓷器,当她按动开关时却发现机器没有反应,再按还是没有动静。当时她的心里咯噔一下:糟糕,难道机器坏了?她很快地调整自己,一方面做最坏的打算,要是机器出了问题该如何让节目继续下去;另一方面提醒工人师傅是否接通了电源,并且在他检查机器的时候,徐婧通过和嘉宾随机聊天以转移观众的注意力,最后所幸的是果真属于没有接通电源的缘故。这件事让笔者更加体会到灵活的应变能力对现场主持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主持人镇定、敏捷的反应和处变不惊的应变能力是一次成功的现场直播的必要保证。

其次,对整个直播节目内容的全方位把握是主持人必备的素质。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作为现场直播直接面对观众的最后一个环节,主持人显得尤为重要。所有的报道意图都要通过主持人来实现,这就决定了主持人不仅要熟悉整个直播的程序和环节,还要对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有全方位的把握。每一次做新闻直播节目,笔者都会查找尽可能多的相关背景资料,做好充分详尽的案头工作,心中有数才能保证把握好分寸,使主持的基调、风格、节奏都与报道的新闻事件合拍,使整个报道浑然一体。

在新闻直播现场的报道中,常常需要主持人向嘉宾提问。如果缺乏对所报道事件的全面了解,仅仅依赖事先拟好的几个问题,也可以完成主持,但是那样一定会缺少生气,会显得生硬和呆板。一旦新闻事件发生突变,那么主持人很可能因为心中无数而变得手足无措,以至于无法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而提不出有分量的问题,更无法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出恰如其分的报道。

再次,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较好的沟通能力是新闻直播主持人的必备素质。在新闻直播现场,主持人话一出口就直接到了观众的耳中。尽管在直播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彩排,但在高度紧张的直播主持中,没有极佳的表达能力将无法承担肩上的重担。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极为重要。在直播现场,演播室主持人作为一个报道中心,要将与嘉宾的谈话和整个节目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主持人不仅要使前方的信息迅速地传递给观众,还要把嘉宾主持(常常是权威人士)的观点,以最有效的方式传递给观众。主持人的沟通能力会影响与专家的谈话效果,而作为整个现场直播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直接影响着节目能否深入,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没有主持人与嘉宾深入的、有一定水准的交谈,那么整个直播节目不仅缺少一个有力的支撑点,而且会因缺少权威性的评价和分析而显得没有力度。

新闻直播主持人的素养

是决定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电视直播不仅涉及的领域日益扩大而且正在成为现今的一种常态报道方式,观众的认可和强烈反响更使这一报道方式面临极好的发展前景和更上一层楼的挑战。现场直播状态对于电视新闻工作人员,特别是现场主持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现场主持人不仅仅作为个人或媒体机构的代表到新闻现场采访,而且也代表了观众体验和感受新闻现场。因此,主持人水平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直播节目的最终传递效果,而主持人自身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主持人水平发挥的程度。

1.作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思想素质是第一位的。有了正确的思想素质,主持人的工作才能有动力、有活力、有效力、有生命力。对于主持人来说,拥有新闻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今天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除了听命于自己的良心外,其他都不在话下”。金钱、地位、名利的诱惑在侵袭着主持人的队伍,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也是长期不懈的重要任务。

2.主持人应具有一定的业务工作能力,应根据栏目特点、自身的知识结构状况和兴趣爱好,有计划、有目的地拓展自己的知识构架,一专多长,厚积薄发。

3.要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作为一名新闻直播主持人,应该了解电视节目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包括它的前期策划、采访,后期的编辑、包装等等流程,清楚的了解这个过程,为在现场的报道打好坚实的基础。

4.在新闻直播节目中,主持人有时也需要直接在事件发生现场做报道。在现场有很多的突发事故无法预料,这就对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需要主持人在平时的生活中细心观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看看别的主持人是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并且不断地积累经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

5.在现场报道的主持人应当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尽可能将真实感展现在观众面前。要结合现场的环境,以观众的角度来报道新闻事件,与观众产生互动,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某电视台主持人曾经在一次煤矿爆炸现场做现场报道,由于现场烟雾弥漫,一片混乱,主持人当时几乎是喊着做现场报道的,他浑身很脏,脸也看不清楚。虽然他那时的形象不帅气,但是却是在真实的环境下为观众报道了真实的新闻事件。倘若他在报道前擦干净脸上的灰,再换身整洁的衣服,大概就没人会相信那是在爆炸现场做的报道。

勿庸讳言,做现场直播是对主持人的最大挑战,它不仅给了主持人充分发挥和展现自我能力的一个更大的空间,也是检验主持人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的最好机会。可以看到,随着现场直播节目的不断增加,主持人队伍正在日益走向成熟,经过不断的现场磨练和经验积累,相信我们的主持人会随着现场直播报道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从而使这一深受观众欢迎的报道方式尽善尽美,更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

新闻直播范文6

【关键词】抗洪救灾新闻报道;媒体融合;微信直播

面对突发事件,人们渴望获得更快、更新、更全面的信息。因此,谁能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第一时间提供最新动态,全景式展现真实场景,谁就能赢得受众的青睐。作为地方党报,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快速、全面、有效,意味着对舆论的正确引导,对民心的抚慰和安定。因此,必须弥补纸媒传播时效上的不足,探索媒体融合的有效手段,迸发“加速度”,提升时效性,增强传播力,提高引导力,扩大影响力。

一、地方党报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的传统做法与不足

洪涝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中重大的、多发性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洪涝灾害事件属于危机事件范畴的一种,因其公共性、突发性、危害性等特征,历来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暴雨洪灾突如其来,做好抗洪救灾新闻报道是各类媒体的重要职责。作为地方党报,更是要快人一步承担起信息、引导舆论、安定民心的重任。

池州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地区。1988年撤地设市以来,多次遭受洪涝灾害袭击,其中又以1998年和2016年为最。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池州境内暴雨成灾,圩口溃破,道路中断,民房倒塌,良田被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作为市委机关报,池州日报社快速行动,安排记者驻守防汛抗旱指挥部,采写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同时派出5支采访小分队,赶赴贵池、东至、石台、青阳和九华山,采写各地抗洪抢险救灾情况。在为期三个月的抗洪救灾期间,《池州日报》与奔腾肆虐的洪水抢时间、比速度,编辑部一再推迟截稿时间,努力做到当天采写的稿件当天上版,做到了每天都有大体量的“昨日新闻”见报,每天清晨都能按时将报纸送到邮局,尽最大努力将报纸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读者手中,发挥主流媒体鼓舞士气、安定民心的作用。

对于党报这种早报来说,无法否认的事实是,经过一天的采访、撰写、编辑、印刷、打包、分发和投递之后,当报纸被送到读者的手上,新闻已经成了旧闻。而对于一些地处偏远或者交通受阻的乡村,由于邮局无法及时投递,“昨日新闻”甚至成了“每周新闻”。此外,受版面空间束缚,很多已经采写的新闻无法见报,编辑部不得不忍痛割爱;受出版时间限制,一些晚间发生的重要新闻不能及时,只能隔日见报。

新闻的时效性就是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随着新闻传播手段的更新和受众对信息获取要求的提高,新闻“时效”中“时”的内涵更多地体现为“全时性”和“即时性”。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是决定新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因素,甚至在一些事件性新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抗洪救灾新闻报道,地方党报受限于传播方式的先天不足,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时效性不够和信息量不足的缺陷影响了主流舆论作用的发挥。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和传播手段的创新,这些缺点将得到逐步改善。

在信息化时代,新闻事实的采编固然重要,但能否及时、有效、快捷的传播开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在一些特大灾难性事件中,准确迅速的传播甚至能挽救更多的生命。传统媒体拥有扎实精干的采编队伍,在新闻采编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受制于采用静态的、平面的传播方式,无法满足受众对于新闻更快、更新、更全面的需求。而新媒体如互联网、手机等,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

二、新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的探索

网络时代来临,信息以秒为单位不断刷新,这给新闻报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受众渴望的是新闻事实的“全景呈现”和“实时呈现”,传统媒体必须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创新方法手段,在新闻传播中快人一步,在媒体竞争中抢占先机,在舆论引导中砥柱中流。

近几年来,池州日报社着力推进传媒结构调整,以报纸为平台,积极创办新媒体,先后创办了池州新闻网、池州手机报、池州廉政手机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和池州新闻网官方微博、微信,形成了以《池州日报》为龙头的多媒体发展格局。在2016年的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池州日报社创新方法手段,让媒体融合释放出巨大的合力。

2016年7月,池州连遭暴雨袭击,强降雨引发大洪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洪灾当前,池州日报社按照全社一盘棋的要求,打破内部部门界限,在报社编委会的统一指挥下,《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及新媒体中心统分结合、共享资源、各具特色,共同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宣传报道工作。

7月4日起,《池州日报》每天拿出两个以上版面,开辟“坚决打赢防汛抢险这场硬仗”专栏;《池州日报・九华晨刊》拿出三个以上版面,开辟“众志成城 抗洪抢险救灾”专栏,对各地各部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进行报道。池州新闻网开设“坚决打赢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这场硬仗”专栏,对两张报纸的内容进行转发。

毫无疑问,如果仅仅是日报和晨刊按部就班地报道,受众对自然灾害新闻报道“全景呈现”和“实时呈现”的要求会得不到满足。为了突破传统媒体的制约,池州日报社决定开通池州新闻网“汛情直播”微信平台。

通常所说的微信直播,是指将实时视频通过微信页面进行直播。而池州新闻网的“汛情直播”微信平台,则是整合了视频、图片、文字、链接等诸多内容。《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和新媒体中心30多名记者被整合起来,统一调度,拿起相机、手机和采访本,把抗洪救灾一线所见所闻运用文字、图片等形式,传送给“汛情直播”微信平台编辑中心,通过手机微信实现了抗洪救灾信息和真实场景的实时。同时,根据《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的不同定位,加强新闻策划和包装,刊发各具特色的新闻报道。

一家报社旗下的“全媒体”参与,显然不是媒体融合的全部,而是简单的媒介相加。媒体融合要求把各种媒体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在这次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池州日报社把《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和“汛情直播”微信平台的采编作业整合起来,不仅保证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也为受众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新闻产品,实现了从简单的媒介相加到媒体融合的转变。

三、“直播新闻”迸发出媒体融合的强大合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池州新闻网“汛情直播”微信平台的成功运行,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打通了池州日报社旗下各种媒体的互通渠道,有效地整合了采编资源,释放出媒体融合的强大合力。

新媒体的加入拓展了新闻报道的空间。2016年抗洪救灾持续20多天,池州日报社参与记者500多人次。为了最大化地报道抗洪救灾一线新闻,《池州日报》和《池州日报・九华晨刊》通过增加地方新闻版面、增开摄影专版等拓展版面空间,累计刊发稿件600余条。而“汛情直播”微信平台则不存在“版面不足”的问题。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全社记者为池州新闻网“汛情直播”微信平台所用,采写编发各类信息2000多条,点击量100多万人次。“汛情直播”微信平台实时更新抗洪救灾一线新闻,在抗洪救灾的危急关头,做到了连续20个小时滚动播出。

“直播新闻”的实时性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效果。相比《池州日报》和《池州日报・九华晨刊》这两个传统媒体,“汛情直播”微信平台能够在第一时间、跨越时空传递信息,在传播力大大提升的同时,增强了影响力。抗洪救灾期间,前方记者实时传递一线信息,以现场直播的形式滚动播放灾区抗洪抢险救灾信息。在报纸难以迅速及时发送到基层干部群众手中的同时,新媒体发挥出跨越时空的优势,在帮助灾区干群第一时间掌握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稳定民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身处外地的池州人通过“汛情直播”微信平台了解家乡受灾情况,发起慈善公益救助活动,有力支援了抗洪救灾工作。

多媒体参与的宣传“大合唱”增强了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力。抗洪救灾期间,《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和以“汛情直播”微信平台为主的池州新闻网,根据各自不同的定位,加工不同的新闻产品阐释共同的主题。“汛情直播”微信平台以简讯和图片为主,主要任务是第一时间传递信息;《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凸显人文关怀,重点报道抗洪救灾中的感人故事;《池州日报》立足党报立场,在完成各项政治任务的基础上,挖掘深度,刊发评论。三家媒体合力,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丰富了新闻产品,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增强了舆论引导力。今年池州市试点海绵城市建设,不少市民看到街头、小区积水严重,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没有达到前期宣传的效果,政府有关部门不作为、乱花钱。实际情况是由于海绵城市建设刚刚启动,大多数项目仍在建设中,而少数项目已经完成施工并发挥了效益。针对市民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质疑,池州日报社编委会快速反应,立即安排记者到现场采访。“汛情直播”微信平台采用了记者现场发回的照片,配发了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解释。随后,《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用深度报道的形式进行了解读,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发出了主流媒体的“主流声音”,发挥了党媒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东至县一名群众在没有掌握事实的情况下,主观臆测,在微信“朋友圈”散发了政府要炸破圩堤的谣言。“汛情直播”微信平台及时辟谣,《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在次日刊发了有关部门及时处理谣言散布者的消息,消除了恐慌,稳定了民心。

实践证明,直播是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和公共突发事件最有时效性的传播方式,能带来更好的宣传效果和广泛的舆论影响。在平面媒体时代,直播新闻是广播电视台的专利,随着网络的兴起,地方党报也能参与到直播新闻中来,在抗洪救灾等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扬长避短、出新出彩。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给媒体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得移动终端者得天下。中国微信用户已经有6亿多,大量的信息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得,所以微信直播在便捷上性已经占尽先机。池州日报社在2016年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创新方法手段的探索,彰显了媒体融合的优势,为做好抗洪救灾等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袖砚.新闻时效性的把握[J].记者摇篮,2009(7).

[2]庞宇.新媒体环境下的灾害报道[J].新闻前哨,2015(8).

[3]程忠良,梅玉明.全媒体时代新闻职业的变化[J].青年记者,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