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业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业史

创业史范文1

一、创业期

白衣秀士王伦在多次考公务员落榜后,决定开始创业。创业初期要考虑的人、资金、项目三项。在碰到柴进时,两个人天南地北的聊开起来。聊聊着发现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有一冷门赚钱好项目,王伦刚好有一帮兄弟和一个好的地盘可以去弄弄,结果柴进就出资给王伦开了梁山公司。到了梁山,找到兄弟杜迁拉上一批亲朋友人几十人开始了创业。在资金和人员到位的情况下,由于团队大伙儿都熟悉、患难与共,公司初见起色。于是一边写信向柴进报喜,一边到人才市场招聘人才。在引入了宋万与朱贵等人才后,大家齐心合力打拼了几年,公司又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方圆数十里数一数二的大公司。虽然这时与公司性质相同的公司正在逐渐涌现,但王伦觉得自己开辟在先,是领头企业,所以不以为然。继续家族式管理,大家能够丰衣足食足以,对人才的引进工作甚至是开始了排斥。

企业在创立之初,最重要的是凝聚力,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团队的执行力是非常强的。这也是家族式创业容易成功的关键所在。但企业初有小成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现分歧的时候。是见好就收?还是继续加大投入把企业继续做大?人才的人生定位与需求是追求崇高或者持久的事业,如果老板选择维持或者收敛,那么人才就会选择离开。而市场就是兵对兵、将对将的比拼,人才弱于竞争对手,那企业就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状况。

二、成长期

在晁盖带着吴用、公孙胜等人入主公司后,扩展了百里水坡这一市场,形成了水坡梁山企业。企业影响力一下从方圆数十里提升到了方圆数百里。同时提出劫富济贫的正义大旗,让人才知道做的是有意义的大事。并开设聚义堂,以讲仁义、公正为企业文化,考核上给予高薪。在人力布局上,全国招聘优秀人才,一时人才齐聚。如:宋江、花荣、秦明等一大批优秀人才的加入,把企业弄得是风风火火,把一个数百人的企业弄到了数万人大企业。

企业在发展的时候,不仅需要有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团队,老板身边还需有个“摇扇子”的人。因为老板也是人,人要看清楚自己的脸需要一面镜子,要看清自己就得需要一个人。只有看清楚了自己,才知道那些是优点那些是缺点,才可以持续带领队伍前进。晁盖身边是有摇扇子的人——吴用等人,但没有完全看清看透自己,造成了最大的遗憾。即老板出面,就代表了无后路可以退,没了转弯的余地。企业大了,就不是当年既是前锋又是中场又是后卫的年代了,只有远离战场,才可以“冷眼旁观”、洞若观火、掌握全局。

三、得道期

创业史范文2

二十五六岁你在做什么?拉里佩奇的答案是成立了谷歌,张朝阳的答案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而很多人的答案是刚步入工作或是正在寻找工作。我看过一个真实的创业故事,让我明白:创业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走在路上。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个道理,重在行动,持之以恒。

故事的主人公叫余健,小时候的他就特别有想法,那时父母常跟他说:“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余健就想:为什么要找一份好工作,而不是为更多的人提供一份好工作呢?

刚进大学的校门,余健就有了创业的想法。他就在寻找着投资的项目。当时,上海有很多毛坯房闲置着,余健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可以用极低的价格租到毛坯房,再转租给房客,中间的利润是丰厚的,可由于家人的反对这个投资项目被搁浅了。看到现在上海火爆的租赁行情,他当年的预见是正确的。

利用暑假期间,他在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实习,通过购买原始股累积了第一笔原始资金,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学完了大学课程后,开始了创业历程。

“比别人先走一步的优势,也就是培养了比别人先走一步的理念。”余健如此解读他创业前的体验,就像开车,同样是宝马,在高速公路可以开到180 公里,一般马路上只能六七十公里。

所谓商道即儒道,充分满足人需的一门学问。

余健称自己做的就是满足很多人需要的生意。“对投资理财行业来说,市场前景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有可能不那么美妙。”余健表示,台州投资理财存在着大量未开发的市场需求。但是,有很多精明的投资人发现了这个“钱多、人傻”的市场,如获至宝,随之,各类投资公司雨后春笋般冒出,形形的所谓投资充斥其中。

对此,余健认为:“企业要更广阔更持久地生存下来,市场是一块真正的试金石,能够经受市场考验的公司,才是真正的公司,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余健的论断掷地有声。

“台州和温州地域相邻,经济形态相似,但在投资模式上两地市民却迥然不同。”余健认为,台州投资者更多的是单枪匹马闯荡市场,而温州却是抱团投资模式。“在温州,只要有项目,只要有人去组织,大家会很放心地把聚集的资金让某个人去投资;但在台州,更多的是比较零散类型的投资,形成不了规模。”

“投资公司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闲散资金流向的问题,给投资者搭建一个平台。”余健说他正在做着“儒”字的真谛,而对于自己创办的这家培训中心他这样解释道:“成立金融培训中心,一方面为找不到工作的人员提供就业培训,一方面市场有需求,何乐而不为呢?”

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困难是在所难免的。2006年刚到椒江的余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窘迫。创业对他来说是一次心智的磨练,体会到了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艰辛。租住在16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从装修到招聘,任何事情他都亲力亲为。为了省钱,他把办公室当家,为了省钱,他把自己的电脑一修再修;为了省钱,他在烈日下为几块钱的装修费和工人讨价还价……

余健常常告诉自己:“以后的日子坎坷依然难免,困难依然会如影随形,但我会正视它,困难也是创业中的一笔财富。

创业史范文3

1、当炉卖酒的典故指的是卓文君的创业史。

2、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卓文君)倶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

3、这个典故流传甚广,人们常以此比喻美女卖酒,或表现饮酒和爱情,同时也常用来描写蜀地风情。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诗“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陆游《寺楼月夜醉中戏作》:“此酒定从何处得,判知不是文君垆。”

(来源:文章屋网 )

创业史范文4

这一建筑的设计者是KPF建筑师事务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也是出自他们之手。但这一切的创意之源则是NU SKIN如新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范家辉。“我希望打造一个没有隔阂、有创新氛围的办公室,”他说,“很快,你就能在这里办公的同时,顺带自己做点烧烤。”

当天,这里举行了盛大的如新大中华区域总部(GCIP)启用仪式。GCIP耗时超过两年建成,耗资近5亿元,是如新集团在美国之外的首个区域总部,也是其最大海外投资专案。同时建成的研发中心产能将支持如新未来十倍的业绩增长。在总部仪式开幕前十几分钟,NU SKIN如新集团董事会主席、联合创始人伦兆勋才从浦东机场匆匆赶到现场,这个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的美国人刚刚经历了一场“紧张而疲惫的旅程”。他原定直飞上海的航班因误点而取消,为了准时参加活动,他从美国取道欧洲又转飞中国,“绕了大半个地球,花了40个小时才到这里。”他在媒体见面会时这样笑着解释。

如新集团1984 年成立于美国犹他州,其在 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并于2006年获得中国直销经营许可证,是第一批获得该证的直销公司。在直销行业,如新以定位中高端和注重创新营销方式及回馈著称,但在2009年之前,如新是一家根植于成熟市场的成熟公司――换句话说,它增长缓慢,缺乏变化。在2009年之后,这家公司突然进入一个年增长动辄超过30%的快速轨道,跃升为全球五大直销公司之一。在这一年,他们推出了一系列基于基因技术的抗衰老产品,大受市场欢迎。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其在大中华区的惊人表现。

其财务报表显示,如新2013年营收为31.77亿美元(约198亿人民币),与前一年相比增长49%。其中大中华区的增长速度尤其出众,4年之内增长7倍。2013年大中华区收入近14亿美元,贡献了如新全球总收入的1/3。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中国成色越来越足的跨国公司。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充当的是“世界工厂”的角色,但自此之后,“中国市场”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世界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单从市场贡献度上看,很多公司已经是“中国公司”。比如,拥有肯德基和必胜客的百胜集团在华业务占其全球份额超过五成,近年风头正劲的优衣库在中国的店面也超过全球总数的一半。而如新,显然也在跻身这一行列。

这也不难理解,其大中华区总部采用了如此开放和大胆的设计。在活动现场,伦兆勋并没有过多的提及如新在中国区的业绩,而是将这个话题交给了范家辉。作为中国市场的掌舵者,范家辉回顾了如新这几年的成长经历。“2009年,我和伙伴们拥有了共同的一个梦,要将大中华区的业绩做到10亿美元。去年我们做到了!比计划提前了一年!”站在台上,范家辉声音高亢地讲出这句话时,迎合他的是台下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百胜和优衣库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中国区负责人―前者的苏敬轼、后者的潘宁―都是极具创业者气质的领导者。而范家辉似乎正是这一类人。

尝鲜者

时光倒退七年,摆在范家辉面前的如新正面临多个难题。2007年是如新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五个年头,但因彼时的团队对中国市场严重水土不服,如新从2005年开始增速明显下降,甚至在2007年第一季度还同比下降了6%。

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范家辉坦言当时的如新面临“内外交困”局面:内部业务人员失去信心,流失严重。同时串货现象泛滥,“各类低价货从不同渠道流入市场,给公司造成很大的营收压力”。而外部监控力度的加大,也对整个公司产生影响。

这甚至不仅是大中华区面临的困境,对于整个如新集团而言,这三年过得并不舒心。财务数据显示,从2004年开始,如新集团的全球营收就迈入了11亿美元的行列,但直到2007年,该数据依旧没能突破12亿而是停留在11.6亿上,甚至在2006年和2007年两年的销售额还低于2005年。

此时的范家辉还在如新东南亚总裁的位子上,他刚刚鼓动团队制定了5年实现5亿美元销售额的计划,确切的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梦想”――他们当时只有数百万美元的规模。

范家辉被如新总部认为是挽救中国市场困局的不二人选。1991年,范家辉加入如新香港。他也是如新在亚洲的第一个员工。此后,从香港出发,他几乎成为如新开拓亚洲所有国家的急先锋。至今他仍能张口说出自己开拓每一个市场的时间:1992年中国台湾、1993年日本、1995年澳门、1996年韩国、1997年泰国、1998年菲律宾、2000年新加坡、2001年马来西亚、2003年中国内地、2004年文莱、2005年印尼、1994年,他还远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疆拓土。

除了在1995年初入马来西亚,因经营牌照铩羽而归外,范家辉可谓没有败绩(2001年他成功杀回马来西亚),他能快速而熟练地应对各国迥异的文化。在印尼,这个只有“热、很热、非常热”的国家,因为天气原因,加之物产实在丰富,消费极不活跃。这给了他以同理心看“另一个世界”的启蒙;在泰国他亲历亚洲金融危机;在菲律宾,他曾因严查内部蛀虫而险遭黑社会暗杀……伦兆勋对范家辉的评价是,高效且对亚洲市场的需求有深刻了解。

“我不喜欢锦上添花,只喜欢做新的,享受从无到有的感觉。”范家辉说,他从小在祖母位于香港三角码头的檀香店里长大,祖母的店面虽小,却深受周围人欢迎,他受其影响擅长与陌生人、陌生环境打交道,喜欢新奇,甚至考大学都选择了当时刚成立一年的香港城市大学。与很多香港人眼光放在香港不同,他在30岁时发誓要成为“吃世界饭”的人。这样的脾气秉性能在如新23年,是因为如新总能让他“开发新市场,见不同世界的人”。

2007年5月21日,经过慎重考虑,范家辉就任如新大中华区总裁。随后一年之内,他把一些在亚洲其他市场经受过考验的人调来中国,其核心团队6位高级管理者基本都是一起和他在如新共事15年以上的老搭档。伦兆勋总结,正是如新此前在亚洲开发多年积累的一批人才最终让大中华区迅速扭转了局面。

少即是多

在范家辉看来,如新的定位非常简单,就是“抗衰老,卖青春”。他对如新的抗衰功能深信不疑,要求如新的总监以上管理者要多试用自己的产品。年过50的范家辉脸上没有什么皱纹,说话中气十足,被同事认为是如新天然的代言人。而在去年,他用如新最新推出市场的体型体重管理计划TR90,一年内减掉50斤,甚至有一次在自己的办公室被同事误认为外人闯入。

但在2007年,这种信心尚没有在如新建立起来。如新大中华协同事务区域副总裁暨华南总裁郑重对此印象深刻。郑重回忆说,2007年整个市场气氛低迷,“员工都很摇摆,对市场没有信心,甚至对公司也缺乏信心。”

范家辉发起了一轮基于“破窗效应”的措施:这一理论最早来自于纽约市长朱利安尼,他当时面临纽约千疮百孔的治安,从修复被打破的窗户入手。他认为一扇没有及时维修的破窗,会暗示和鼓励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最先开始的是整饬低价货的行动。作为直销公司,部分销售员打乱定价体系的低价倾销行为几乎是行业性难题。范家辉和郑重等管理层对销售人员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沟通,“我们告诉销售,这件事儿为什么不能做,对公司和他个人造成什么样的不利影响。”郑重说,为了杜绝串货行为他们甚至采用了“可追溯系”的技术来监管产品的流出源头。

“那个时候是顶着丢了业绩丢了市场的风险,雷厉风行地处理了一些人。”郑重认为处理低价产品为他们随后实现逆转非常重要。

同时进行的还有制度的调整和产品手册的更新。当时,如新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产品说明手册,很多销售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宣传册,严重拉低了原本定位中高端的如新品牌形象。如新重新上线了官方网站,统一了产品手册以及各类产品资料,“员工慢慢开始从细节的地方看到管理层的决心和做事的动力。”郑重说。

然而,这些还都停留在“规范”的层面上。如新真正进入快速轨道的是一系列“做减法”的市场策略。他们把上至如新美国创业的典故,下至每一个产品的说明都反复推敲,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并使之标准化。能准确阐述这些手册,是如新的一个硬性门槛,这最大程度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在营销上,如新在2009年确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策略,那就是极致与专注。与很多公司每年推出很多新品不同,如新每两年才推出一个新品。这两年之内,如新只有一个主题。为了确保新产品推出时公司内部能达成高度统一认知,他们会提前一年进行规划,与最有领导力的内部高管反复沟通,达成一致后第二年再逐步传递到各层管理者,总共经过五轮的沟通与完善,直至最前线的销售人员。这种内部长时间教育产生的蓄势,加上所有资源只聚焦“一款新品”策略,让如新的产品一推出就犹如截拳道的“寸拳”一样迅捷有力。

与之配合的是常规的产品展览会,分别定在每个季度第二个月第一个星期的周末两天,雷打不动。无论对内的销售人员,还是对外的消费者,这都容易产生固定的预期。

除了规范细节,更重要的是让销售人员重新进入业绩上升通道。“我们给他们订立一个业务目标,然后帮助他们提前实现。在最初的阶段如果不让他们有信心跟着你走的话,之后是很难做的。所以我们永远所以我们永远给他们超预期的东西。”郑重说。

这套被范家辉总结为“简化、专注、整合、持续”的策略效果显著,其恰逢2009年如新在产品上革新,二者合力开启了如新在中国的快速增长。

2009年,如新成立抗衰老专业科学顾问团抗衰老科研中心,并与美国生命基因科技中心(LifeGen)建立了合作关系。同年,如新推出了ageLOC科技平台的抗衰老系列产品。这个中文翻译为“锁住年龄”的产品为如新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如新集团首席科研执行长暨产品开发执行副总裁曾润海向《财经天下》周刊解释说,ageLOC是从“基因层面”延缓人类衰老的产品。简单来说该项技术就是通过基因芯片辨识和锁定与青春有关的青春基因群组,在大量的基因里找出哪些基因和青春有关,哪些和老化有关,然后把它们锁定。锁定之后,用筛选到的活性成分来重设老化基因,使之恢复到接近年轻的基因表现的状况。

在关于该产品是否真的延缓人类衰老的问题上,曾润海并没有明确回答,他只是对比性的提到,如新希望所有人“活得更有生活质量,可以健康地衰老,优雅地死去”。

但这并不妨碍该技术在市场方面取得的成功,这项技术为如新集团带来了18项专利和累计超过10亿美元的销售额,并且成为如新区别于市场上同类公司的最显著标志。

2009年,范家辉在大中华区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但此后如新大中华区的实际增速一直打破他们的预期。

“2010年我们的预期增长率是20%,实际达到了25%;2011年预期30%,结果达到了35%;2012年预期增长率50%,结果达到了60%;2013年我们比规划提早一年业绩超过了10亿美元。”郑重语速平滑而轻快地说。

中国式挑战

尽管销售业绩逐年递增,但隐忧一直没有完全离开这个二次创业的直销公司。从进入中国市场的那一刻起,政策环境就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

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如新的扩张之路一直很谨慎。其在大中华区的销售业绩一直在1亿至2亿美元间徘徊。国内法律对于直销和传销的模糊界定不仅让消费者风声鹤唳,更是直接影响到如新们的生意。

“我们比任何人都更希望相关法律早日出台。”郑重多次重复这一感受。他认为法律界限的模糊不仅束缚了如新的发展,更让整个行业蒙上“灰色的阴霾”。

在直销行业,部分公司大量招聘销售人员扩大规模而并未关注自己的产品质量,导致销售人员和消费者成为劣质产品的受害者,而这种事件更让整个直销行业成为人们谈之色变的。

“有很大一部分公众对于直销行业存在误解,面对这种舆论环境,我们一直以来都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希望能为引导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出一份力,最终也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友好的外界环境。”郑重的语气显得严肃沉稳。

2005年中国《直销法》出台,这让摸黑走路的如新松了一口气,并在翌年快速拿到了直销牌照。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好故事的开始,在后续的数年中,直销依旧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销售人员违规操作的个案会很容易被媒体等同于公司行为,从而遭受负面评价。

2014年1月,如新卷入了近期最为严重的舆论风暴。《人民日报》在1月15、16和17日连续发文称如新涉嫌虚假宣传和传销,随即商务部和工商部表态将对如新进行调查。虽然文中提及的一些“如新与斯坦福合作子虚乌有”等传言事后被斯坦福官方澄清,但此利空消息在资本市场掀起做空狂潮,三天内如新股价从136美元跌至79美元,跌幅超过40%。

看到相关报道后,范家辉马上赶往虹桥机场,并通知所有相关负责人也同时赶往北京。在北京,一个酒店套房成了临时指挥部,四天三夜连轴转后,他们搞清楚了所有事情。回到上海后,范家辉600多平米的别墅又成为临时指挥部,不同职责的团队分区域开会,他是唯一一个接收全部信息的人。会议每天从早上6点开始,直到深夜两三点钟。

在一份表达公司态度的公告中,如新承诺:“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和核查,对于任何违法违规违纪的个人和行为,一旦调查核实后,公司将严惩不贷。”

在面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是否担心该事件难以处理的提问时,范家辉用一句颇值得玩味的话来回答,他说:“我是人不是神。”

范家辉有一个持续30多年的习惯,每天问自己四个问题:今天做了什么?今天本应该做什么?今天做了什么不该做的?明天应该做什么?据说这是来自于他上大学与室友陷入狂热打麻将时,晚上对麻将技术的复盘。在如新,这种习惯得到了延续。他每日浏览如新所有的数据,日日总结,就像每日在为如新号脉。

到了2013年四五月份,如新刚刚经历了2012年60%的增幅,而2013年初的种种迹象也显示这是一个更好的年份。但范家辉开始向他的高管团队提出,他觉得如新发展太快了,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警惕。

“这次的硬着陆给了我们反省的机会,我们体积太大、发展太快,需要刹车,需要灵活使用剂。“他说。

身为如新全球的董事会主席,伦兆勋最近在与股东和投资者沟通时也接受到了对方的一些提醒:像如新这样一家“年轻”公司增长过快,在培训与供应链上是不是存在跟不上的风险?他认为,这需要如新能更好的“管理增长”,在制定任何计划时“以稳健来作为主要关注点”。

在这次风波中,如新也在内查中发现个别销售员存在违规行为。范家辉自2012年开始就督促人力资源部从最优秀的大学里招聘应届毕业生,在他看来这些年轻人将给如新带来更多活力及管理上的更多可控性。

范家辉本人则继续扮演“融入”的角色,他一度在山西与友人寻根问祖。过去20年他先后在亚洲各地发起超过50个慈善项目。2008年起,他开始担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NU SKIN 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主席,中国扶贫基金会“NU SKIN 如新5・12小额信贷基金”主席等社会职务。同时,身为政协委员的范家辉还以理事、客座教授、MBA兼职导师的身份出现在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

持续下注

大中华区域总部建成后,如新会将此前散置在各地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全部转移至此,并且还将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符合国人习性的产品。

草本类产品就是其重点推荐的项目,1998年如新收购了华茂公司并将其草本研究技术收入自己旗下。同期进入如新,随后担任如新首席科学家的曾润海介绍说:“当时的如新还是一个偏重营销的公司,而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技术才让如新的研发实力大大提高。”早期如新只是将这种草本产品销售给美国客户,而现在他们显然知道“最成熟的草本产品理念在中国”。

“中国人对于草本产品有天生的亲近感,对于比如说冬虫夏草和绿茶,这些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曾润海坦言,在大陆市场,如新的草本产品销售不存在沟通的鸿沟,而在美国市场,他们则需要从“基因”层面来解释产品的优点。未来的如新将继续主打抗衰老产品,并努力成为“抗衰老行业的领军企业”。

在如新看来中国抗衰老产品是广阔的蓝海市场,范家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精细地计算过这个市场容量:在香港700万人口的市场,他们年销售额达到1亿6000万美元,平均个人消费23美元;而中国大陆13亿人口,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年均抗衰老消费将达到5万亿人民币(8000亿美元)的规模。“我们现才几十亿人民币,占得多少?”他这样反问。

对于如新,范家辉并不纯粹从财务数据上进行考量。“如新今天变成一个怎么样的一个公司,里面会有我的影响。我提出很多东西,是如新以前没人提过的。它也是我的作品。”

创业史范文5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模块化;分级化

一、在第二课堂中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体系建立方面也有初步探索,但缺乏成熟的理论。创业教育不仅单纯的提供创业技能相关的培训,还要同专业教育相融合、同课程体系相衔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实现职业生涯的更大发展[3]。综观已有的文献资料研究现状,高校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现实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三是学生缺少参与和体验环节,与创业实践活动联系不够。四是创新创业教育和立德树人目标契合度不够,学生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因此,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

二、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解决问题的路径

西京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立了创业书院,创业书院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以住宿制书院为抓手,文理交叉学科共融,建立创业导师、学业导师、常任导师、学长导师四级创业辅导系统,注重特色凝练和实践,突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衔接、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竞赛全面覆盖、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与能力培养重点突出、创新创业实训与项目孵化有机结合。开展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全与个性发展,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服务、支持。

(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以第二课堂内容项目化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拓展第一课堂专业课程的创新教育内容,延伸第一课堂创业指导课程的理论,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各个年级各个阶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创新教育渗透到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通过第二课堂与各专业打通培养计划和课程平台,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课外10学分,加大创新创业素质学分,形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补充、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实践与应用相贯通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全覆盖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书院与学院双院协同,建立准入与退出机制,选拔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定制化特色培养,创业实践项目重点孵化,以创新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依托,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稳步提升。

(二)构建完善的第二课堂内容模块化

分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第二课堂建立以创新创业项目化实践为主的教育模式,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创业书院根据学生意愿、潜力实力、家庭背景等因素,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调查,从全校遴选的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构建了四个知识和能力模块,分别是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认知、创业操作、创业实战。项目化活动内容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创新创业课程;第二层级为讲座、沙龙、研讨、论坛、专题培训、项目评审会、精英训练营,寒暑假社会实践、三下乡等;第三层级为创业孵化、企业见习、自主创业。通过有效载体开展有效教学和项目化活动,从理论到实践,从思维到实战,从形式到内涵,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构成完善体系,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起到强力支撑作用。

(三)形成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教育理念,搭建政校企行合作平台

协同育人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的教育模式,通过机制和体制创新,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高效的协同创新环境,增加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活动,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调研、科研、社会实践中直接获取以能力锻炼为主实践经验,参与体验创新创业复杂的环节和真实的环境,得到最直接的社会实践锻炼,获得真实感受和思考成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校内外创业实践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形成具有开放性、集中性以及高效性的协同培养。创业书院促进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扶持创新创业重点赛事,促进竞赛育人;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促进项目孵化;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培养。打造学业、产业、就业、创业相互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从校外选聘了一支由知名企业家、校友、创业成功企业家等组成的校外师资队伍,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建立了外聘创业导师定期与创业者进行见面和指导机制,形成校外导师与校内团队双向选择平台,充分发挥校外导师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分阶段性,定向的解决团队在创业不同时期遇到的困难,全方位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

(四)形成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载体

为学生提供团队载体、场地载体、竞赛载体等,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有效载体,拓宽视野,实践历练,以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典型、创新创业成果和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激励学生萌发更多的创新行动。

(五)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

创业史范文6

创业是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发展的趋势,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时效性,通过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性训练,可以使学生对自主创业产生正确的认识,在进行创业的时候,避免出现盲目和无意义的行为。高校教学过程中,要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市场营销专业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比较密切,学生能否进行创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学生的意识决定的,因此,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这对高校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前社会建设需要创业型的人才,他们能够为社会发展创造巨大的价值。

(一)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提高就业率的主要途径,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学生将自己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融入社会实践中,可以增加创业的机会,以自主创业的形式解决就业问题,更具现实意义,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可以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学校教学体制改革工作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下创新教育的要求。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格局,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并将这些新思想、新理论转变为实践能力,自主创业是充分发挥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创新教育的具体实践。所以,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并将这种能力融入到实践,可以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

二、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是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难以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对创业的正确认识,即使拥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也会被其他因素所影响,从而放弃自主创业的观念。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发展培养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缺乏相关的课程基础

市场营销专业的主修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国际市场营销以及市场调查,只是简单的涉及了创业只是,缺乏有效的课程体系,无法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不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提高。课程设计不具科学性,教师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缺乏对创业能力培养的正确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就业”,注重培养学生顺利就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专业水平比较低

学校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的经验,一些教师甚至都没有经历过找工作这个经验,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就业、创业知识也是从课本上看到,或者自己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领悟到创业的精髓。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更加注重创业实践,教师缺乏创业实践,不能使学生对创业产生重要的认识,无法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这也使得很多教师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教育上显得吃力,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无法真正完成教学要求。除此之外,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对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视度不够,培养力度不够,与创业相关的教学内容没有根据社会发展动态进行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比较落后,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实践性比较低,无法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缺乏创业环境

创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正确认识自主创业的重要性和创业问题,必须将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才算完成创业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创业的形式和行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生选择面比较广,难以形成固定的创业基地,创业过程中难以找到资金支持,缺乏创业资金,这是大部分大学生不愿意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学校、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这也是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发展培养的对策

(一)完善市场营销教学课程

新时期,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要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学内容要以培养创业能力为核心,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市场营销课程的设计要围绕意识、模式以及实践,首先,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理论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案例的引用,通过案例使学生充分认识自主创业。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名人的创业史,学生可以从这些人的创业史中看到创业的艰难,也可以看到坚持下来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创业理念,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这种意识激发学生的实践行动。除此之外,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创业模式,微商是现阶段比较热门的创业选择,学生都可能或多多少接触过微商,但是缺乏实践的经验,教师就可以设计与微商经营有关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学生的疑问,并鼓励学生进行尝试,教师在学生创业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创业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着创业教育的质量。所以,高校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专业知识培训或者实践活动,加强教师对社会发展动态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高校要建立相关的制度,鼓励教师带动学生进行创业,高校市场营销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教学的时候,可以聘请一些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这些企业家可以以身试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述自己的创业经验,这些企业家具有创业实践经验,他们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影响,学生以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阻碍,都可以向这些有经验的企业家请教,对学生自主创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创设创业环境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发展培养,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国家相关政策融入教学内容,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并对大学生创业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创业的美好前景;其次,高校教育教学应该加强与企业合作,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教师和企业家共同引导,为学生创业提供方案策划,对学生的创业实践进行指导和帮助;再次,学校要对自主创业的学生进行资金援助,学生在进行创业的时候,可以向学校递交申请,学校审批通过后,对这些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学生在自主创业完成后,再将本金归还给学校;最后,可以在学校内构建创业环境,可以建立一些、学生超市等小型经济实体,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学生自主经营,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学生参与其中,可以体验到创业的全过程,使学生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创业,增强自主创业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变成实际活动,自己进行创业,从而实现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发展培养的重要目标。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