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文化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文化活动范文1
让千万农村青年人才成为新农村建设生力军
――团省委等16厅局启动首届“广东农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月”
文/郭少英图/ 刘明彪、刘玉涛
5月15日上午,首届“广东农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月”启动仪式在江门开平市赤坎镇人民公园广场举行,来自省和江门市的专家、青年志愿者在这里举办了“科技文化服务一条街”活动。赤坎镇的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咨询农科、金融、就业、法律等方面的问题,享受电器、摩托车、自行车维修和理发等便民服务,亲身感受这股省里吹来的和谐之风,在“乡村文化作品展览”、“民间传统文艺节目表演”现场,醒狮表演、民间舞蹈表演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
据悉,这次活动是针对新农村建设面临青年人才不足的问题,为解决当前农村青年的发展困局而量身打造的。各地正在兴起的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新一代有知识文化、有致富能力、有创造活力的新农民,这些新农民从何而来,只能是立足于培养大批农村青年。让农村青年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热土上健康成长、发展成才,成为家乡建设的生力军。
上午9时,由团省委、省农业厅、省委农办、省人口计生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厅、省林业局、省海洋与渔业局、省科协、中科院广州分院、省农科院、省农信联社、省扶贫办、省移民办16家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广东农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月”启动仪式开幕。团省委副书记陈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纪检组长张健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宋田发,江门市政府副市长陈杭,珠江啤酒集团党委书记廖加宁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农村文化活动范文2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农村文化活动范文3
摘 要: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伦理观念在货币主义的冲击下也发生了转变,财富观念异化、孝道伦理衰落以及离婚潮涌现等各种伦理危机随之浮出水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背景下,如何重塑乡村伦理则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社会,乡村社会的伦理之所以能够维系是与集体性文化活动密不可分的,因此,在伦理异化的背景下,通过农村集体性文化活动建设重塑乡村伦理成为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伦理危机;集体性文化活动;伦理重塑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72-0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的转型,于此同时农民的伦理观念、价值归属也在社会变革的牵引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出现了各种有悖于传统伦理道德奇怪现象,例如孝道衰落、离婚潮涌现等等。实际上,农村地区出现伦理异化,其实质在于农民本体性价值的缺失,在货币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货币越来越成为人生的唯一价值和意义。
1 农村伦理危机的现状
1.1 财富伦理的异化
齐美尔认为,大多数的现代人在他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必须把赚钱当作首要的追求目标,由此他们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认为生活中的所有幸福和所有最终满足,都与一定数量的金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在经济至上、金钱符号大行其道的社会里,货币开始成为衡量一切价值和意义的唯一标准。在人们的财富观上则表现为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异化为“笑贫不笑”,在婚姻观则表现为离婚潮的涌现,金钱成为爱情建构的基本要素。在农村,传统的价值评判标准逐渐失去了约束力,金钱成为农村居民价值观念的核心概念。
1.2 孝道伦理的异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农村,父子分家成为趋势,农村大量空巢家庭出现。空巢家庭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孝道衰落,养儿不能防老,父母希望尽早在财产上与子女划清界限以便为养老积蓄资本,父权开始衰落。父权衰落也同样表现在子女的婚姻问题上,解放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式的婚姻结合方式被作为封建思想残余收到广泛的批判,年轻人在爱情与婚姻问题上呈现出自主化、自由化的趋势。父权的衰落的同时,子女权利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了农村孝道伦理的衰落,子女不赡养父母,甚至虐待老年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1.3 婚姻伦理的异化
解放前,子女的婚姻大都有父母包办,解放后,国家颁布了新的婚姻法,倡导婚姻自由。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出现了一次解除包办婚姻的离婚潮。与建国初期出现的离婚潮不同的是,当今农村出现的离婚潮其背后隐藏的更多的是道德的因素。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出现了夫妻两地分居的现象,长期的分居使得外出务工人员出现了感情的空白,加之道德观念不强,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抵御能力有限,“婚外情”等现象随之而来。另外,大众传媒所挟的“新式”的爱情模式对农村的狂轰乱炸,也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农民的传统婚姻伦理。
2 重塑乡村伦理
传统社会,乡村生活伦理之所以能够维系和生产,是与乡村集体性文化活动密不可分的。传统社会的诸如农村祠堂的年终聚会、花灯会等宗族性活动,其背后隐藏着的实际上是农村伦理中的孝道伦理。另外,时期的各种集体文艺表演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农民通过唱歌、戏曲等载体将法律政策、道德风尚融入其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农村集体性文化活动建设重塑乡村伦理成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途径。集体性文化活动的重建大体有两个基本的途径,主要是:
2.1 促进民间组织的发育,增加集体性文化活动
在农村,集体性文化活动的主体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历程,传统社会,乡村社会的集体性文化活动是由乡村绅士组织的。建国初期,主导了公共性的文化生活。瓦解以后,乡村文化站承担起这一时期农村公共性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以及乡镇政府服务职能的弱化,乡村内部的集体性文化活动已不多见。因此,在乡村伦理异化的背景下,想要通过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以达到重塑乡村伦理的目标,政府就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培育社会力量和民间组织,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2.2 发挥乡、村两级政府作用,重建集体性文化活动
过去农村文化建设注重为农民“送文化”,农民自主选择权不高,形成“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的局面,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政府送出去的文化大餐往往不符合农民口味。税费改革和乡村体制改革之后,乡村两级组织的权力弱化,乡村社会的集体性活动难以达成,致使乡村文化建设失去了组织载体。在春节的闲暇时间,农村里几乎没有任何公共性的文化活动,大家都在看电视或者打麻将。这就需要基层政府进一步强化其服务职能,彻底改变原乡镇文化站的投入机制、用人制度和服务方式,实行“人员竞聘、目标责任、合同管理”,进一步突出乡镇文化站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职能,建立起政府“花钱买服务”、“以钱养事”的新机制。
集体性文化活动的意义已经引起来人们的注意并在一些地区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但是,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农村集体性文化活动重建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障碍,农村集体性文化活动建设任重而道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政府在文化建设的运行体制、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完善,农村集体性文化活动必将迸射出其应有的活力并发挥其应该的作用。
农村文化活动范文4
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送文化下乡毕竟不能天天送。而人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是与生俱来,本能所需。要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依靠本土的建设,需要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先前,我县普遍采取政府采购形式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基层群众很欢迎,但农民朋友自己没有参与,文化的根“种”不下来,缺乏本土气息。如小雄镇蒲坝村的一位村民说:“我自己也有自编的节目,能不能帮我辅导一下,也能上台参加演出?”该村民原先唱过道情,还能自编自演,只是缺乏艺术质量。为此,我们对其演唱的歌词、唱腔、动作、表情等方面进行了适当的加工、辅导,并邀请他参加了由小雄镇政府举办的中秋文艺晚会,获得了大家的普遍好评。同样在小雄镇,我馆文化特派员开设了排舞培训班。很多村民开始有点拘束,不太愿意来,甚至有村民说:“电视上、舞台上看的跳舞够多了,我们跳得不好看。”然而,经过特派员的耐心劝导和一阶段的培训,学员们举手投足也有点像模像样了,学习的热情一下子提高了。村民们觉得跳排舞确实不错,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从麻将桌上走下来,可谓一举两得。村民徐秀琴感概的说:“起先参加的人少,看热闹的人多。后来,看热闹的人都站不住了,也都加入了跳排舞的队伍。再后来,大家伙都争着去表演,女人自不用说,男的也很积极。”从“拉进来”到“争着上”的态度转变,从“观众”到“演员”的角色转变,我县广大农民在自己喜爱的文化阵地里,红红火火地“播种”着,激活了乡村的文艺细胞。可见“种文化”活动优势明显。
挖掘传统民间艺术
传承民间“草根文化”,是“种文化”活动的又一重要内容。我县农村有一支自发的、庞大的爱好乡土文化的队伍。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大多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有组织开展贴近农村需求的文化活动能力。通过种文化活动,我县有意识地对传统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再整合,动员各联系村广泛建立文化团队,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以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此过程中,农村文化特派员相继挖掘了《缠足苦》、《马脚弹》等民间舞蹈和说唱艺术,并参加了当地组织的文艺晚会的演出,使“种文化”成果得到传承和发展,一举两得。
既要让农民“吃饱”,又要让农民“吃好”
“种文化”活动,仅仅让农民“吃饱”已经不够了,更要让他们“吃好”。如今是“网络信息时代”,农民朋友可通过多种途径模仿各类节目。为此,对文化特派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表演形式均要接触,虽不说精,至少能进行适当的辅导。这就要求文化特派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努力为自己充文化艺术的电,力求做到“一专多能”。
广泛开展排节目“办实事”活动,解决农民的文化需求,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同时,通过城乡互动,让农民文化有了肥沃的土壤,也让城市文化有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观众受益人数每年可达几万余人,使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到了文化的权益。“种文化”活动,就像舞起了农村文化这条卧龙的龙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本庆在全县“种文化”经验总结会上说:“农民其实是有文化原动力的,只不过以前缺乏文化氛围。让一个人去广场唱歌跳舞,也不现实,现在大环境有了,群众自己参与了,当然积极性也调动了,农村文化也‘舞’起来了。”近两年,我县各村镇都成立了文化队伍,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亮点。
农村文化活动范文5
关键词:校园 文明 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精神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
1 近年来一些农村小学学生课余活动现状
下课铃刚响,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一群一群的男孩聚在墙根屋角打四角板成风、弹玻璃珠成风、有的在平地上滚铁环,无论天气如何,风雨无阻,上课铃声响了还迟迟不进教室。打四角板的同学甚至把新书和本子都撕下折四角板了,弹玻璃珠的同学把父母给的中餐钱也买了玻璃珠。这些行为是一种变相赌博,它妨碍孩子的思想健康发展,在校园里影响极坏。校长再三叮嘱各班主任教育学生不准玩这些败坏校风的东西,有时也亲自阻止,当然老师们也尽力教育了,“安稳”几天,但没过多久又“卷土重来”。这种腐败的习气至今还难以收拾,不但影响校风更影响学习。学校无法治理学生这种活动行为的原因何在呢?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加之学校文化生活枯燥乏味,所以趁着下课时间就赶紧活动活动,放松放松,但学校没有更好的活动项目,如此,学生只好自寻开心,就玩起打四角板、弹珠珠的游戏了。
2 搞好农村小学的活动文化建设,净化校园文明风气
校园文化的主旨就是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出来的-培养品学兼优和健全人格的人才离不开生动活泼、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想让学生去掉那些腐败活动习气,变得勤学好问,活泼可爱,农村学校应该借鉴一些先进的教育策略,从活动文化建设着手,每月举行一系列文体活动比赛,如“琴、棋、书、画”、跳、跑、体操、数学竞赛、诗歌朗诵、演讲等,可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开展多项活动,让学生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项目。还可以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学守则讲规范知识竞赛”、“安全知识比赛”、“文明之星评选”、 每年一度的作文竞赛和口算王争夺赛。比赛可分个人的和团体的,激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练习,儿童爱面子、好表现、喜欢得到表扬,老师们注意及时对有进步的同学加强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信,这对文化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给学校增添无限生机,学生的智力得到极大开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待人接物的能力;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能为学校教育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3 加强农村小学制度文化建设,促进良好的校风的形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农村文化活动范文6
【关键词】农村小学;经典诵读;内容;策略;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98-02
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规范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学生汉字书写。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许多教育学家也认为,所谓“道德”、“品行”、“性情”、“气质”等重要的人格因素,是很难“教”的,至少是不能用一般的知识教育的方式来教的。这种有关“德性”的成长,是在一种“陶冶”、“熏习”、或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来的。
1 在农村小学开展经典文化诵读的必要性
在经典诵读活动正被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学校接受并得到广泛推广的情况下,在我国农村小学,此项活动才处于萌芽状态。对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而言,开展经典诵读可以有效的弥补农村学生课外阅读资源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填补农村家庭教育的空白。同时经典文化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勤劳善良的美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诵读,使之内化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也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对于丰富农村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农村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长远来看,在农村地区,随着经典诵读活动的长期开展和一代代具有文化气息的新人走出校园,必将对社会产生一种良性熏染,而这种熏染更有力量抵制经济社会所带来的各种不良思潮和颓废意识,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才兴国战略也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2 文化经典诵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2.1 传承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工作中去汲取民族精神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乏,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教育。
2.2 陶冶情操。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善文,佳言懿行。熟读成诵,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2.3 提高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量。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强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厚实功底。
2.4 开发潜能。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
2.5 推进素质教育。读经典、培心灵,汲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 在农村小学开展经典诵读的内容和策略
农村小学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师资水平有限,教师工作量繁重等各种客观原因,要保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有效性,要坚持内容上与语文课程有机整合,策略上不加重师生与家长的负担。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诗文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首先读懂教材中的经典。以教材中的经典为载体,教会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读懂经典,运用经典。其次结合教材补充经典。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主题来编排,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任课教师可以灵活地将传统诗文中表现相关单元主题的经典名篇等进行整理后形成诵读教材。通过将语文教学和经典诵读有机整合,既提高了诵读效率,有利于教师自主开发教材,也使经典诵读活动更容易纳入学校常规教育教学。
农村小学开展经典文化诵读必须坚持“诵读活动与课程实施相结合”、“诵读活动与德育相结合”、“诵读活动与校园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加重家长经济负担,不加重教师工作量”的前提下,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1)每日一读。每天早晨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或学习新的篇章,或温习旧的内容,由学生自主,教师指导。
(2)每周一课。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各班利用网络资源下载经典诵读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正音断句,务求读音正确、流利,直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
(3)师生、亲子同读。要求老师、家长与学生同步诵读相同的内容。一是为学生做出表率,同读同悟,教学相长;二是为学生解疑释惑,扶助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增进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4)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经典诵读要与竞赛、演讲、辩论、抄录、歌咏、绘画、手抄报等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增加诵读的趣味性,切忌一成不变,枯燥乏味,把诵读变成了“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