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教育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范文1
芬兰基础教育取得的成功举世瞩目。其成功不仅仰赖于先进完美的课程计划、蓝图,更取决于系统完整的课程实施。芬兰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在其发展过程中,折射出了多元性与自主性相互依存、本土性与创新性相互融合、稳定性与渐进性相互调适等特点。这对我国的课程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芬兰;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教师;学生
在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芬兰用教育让经济崛起,书写了芬兰的教育“神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芬兰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评中多次蝉联冠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通过多角度分析,寻求可资借鉴的价值与经验。
一、芬兰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特点
课程实施是一项错综复杂、矛盾交织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的侧重点不同,会形成不同的认识。芬兰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支持、特定的人员参与、特定的思想感染下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一)多元性与自主性相互依存。
多元性与自主性相互依存是针对课程实施的主体而言的。多元性是指学校、教师、学生等主体全都参与到课程实施当中并各司其职,自主性则是指这些主体利用自身权力主动寻求自己的价值所在,且将价值放至最大化。芬兰的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是逐层往下推进的。国家只提供规范化的课程框架,并赋予地方和学校较大的办学自。学校方面可以自主决定课程如何开设以及按怎样的顺序开设等问题,还可以通过确定专业学程的时间量,通过对应用性学程的选择,通过与其他教育机构及社区的合作来树立自己的形象,①突出办学的特色。教师拥有对课程、教材、教法等进行选择的权利。学生的自主性也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程和学段来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学习方式,甚至可以自学。
(二)本土性与创新性相互融合。
这一特点在课程实施制度上得到充分体现。芬兰从自身文化特点和教育实际出发,转变发展模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特别珍视本国的教育传统,注重本土性,认为芬兰的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应该相信本国人民、尊重本国人民、依靠本国人民,并力图满足本国人民对教育的愿景。本土性给予芬兰的课程实施制度以内在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动力,创新性则使芬兰整个课程实施制度更加灵活、科学,永葆生机。在芬兰普通高中,形成了个性化的选课制—无固定班级授课制—发展性评价制,再辅之以多样性的指导制的课程实施制度。以罗素高中为例,学年伊始,芬兰普通高中学生首先要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其方式是“个性化的选课制”。教学组织形式则采用“无固定班级授课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则采用发展性评价的方式。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学习指导,如咨询顾问制度、辅导员制度、学生自我管理制度等。
(三)稳定性与渐进性相互调适。
在课程实施政策上,呈现出稳定性与渐进性相互调适的特点。稳定性是基于课程实施政策的长期目标和战略原则而言的,并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修订教育发展计划,从而实现教育政策的长远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结合。②尽管芬兰存在党派之争,但对教育的认识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芬兰历届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重点投资教育,并致力于建立公平的教育系统。芬兰的课程实施政策并不是稳中不变的。在基本价值观念的引领下,为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芬兰在基础教育的课程实施方面进行持续的小碎步的局部改造,并形成了现有的课程实施模式,体现出渐进性的特点。在1987年之前,芬兰普通高中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现实矛盾的转换下,芬兰于1987年开始在全国多所高中进行了无固定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试验。1994年芬兰政府颁布《普通高中课程大纲》,对试行多年的无固定班级授课制给予充分的肯定,随后决定在全国大力推广。
二、芬兰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强课程实施的主体意识。
在芬兰的基础教育中,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有较多的选择权,他们积极使用自身的课程权利,热情地参与到课程实施当中,使芬兰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如鱼得水。而在我国,多数中小学教师仍是课程知识的接受者,其作用主要是传递既定课程,而不是主动进行课程设计,灵活、自由地实施课程。③部分学生因为学习一些枯燥无聊而自身又不感兴趣的课程时常产生厌学情绪。这都是课程实施缺乏主体意识的表现。故应强调课程实施的主体价值,让教师成为教的主人、学生成为学的主人,使课程实施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制度。
芬兰在多年的教育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套独具芬兰特色的课程实施制度,芬兰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功在于此。当前,教育政策制定者和领导者针对我国普通高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育模式、教育产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上海、浙江作为试验点已于2014年秋季开始实行,此次改革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同时还特别强调教学组织形式和招生评价体系的变革及对学生学业指导的加强等。我国普通高中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与芬兰的课程实施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芬兰的诸多措施可以被运用其中。
(三)构建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
芬兰崇尚教育,无论哪个党派上台执政,都注重对教育的投入,注重教育政策实施的系统性和长效性。在学校教育中,本着公平与平等的原则,不给学生排名、不办重点学校,鼓励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并形成了高度信任的教育文化氛围,使芬兰的课程实施理念能够上传下达,并落到实处。尽管我国在教育文化建设方面作了诸多努力,但在现实面前仍略显苍白,如社会和家长不信任学校和教师、教师不信任学生等,使得我国新课程实施困难重重。加强教育文化环境的建设,应当成为我国今后在教育领域的重点努力方向之一。
作者:张雪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倩.芬兰高中教育成功的因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8).
基础教育课程范文2
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美术教育课程是此次新课程改革的科目之一,但是美术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与特有的教育规律,这决定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有其自身的重点内容,教育改革实施者必须按照美术教育的艺术特性与情感教育规律推动改革。
(一)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
与传统的美术教育将知识传授作为教育目的不同,新的美术教育更加注重的是美术素养的形成,培养其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知道哪些美术知识,而是需要让学生在不断的知识汲取与欣赏、动手探索等活动中具备鉴赏与创造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美术作品中的艺术之美,启迪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思考与创造。
(二)区别对待美术教育课与其它课程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课程,更多的事与想象力等人的非智力因素相关,所以与数学、语文等更加注重科学严谨的课程不同。所以,美术教师与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尤其是教师需要把握美术欣赏的情感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感情地进行讲授,用自己的感情与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审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目的。具体来说,美术教育课不在于对于教学语言的挑剔,而必须在审美的渠道上,如果课堂上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美术作品的背景故事等内容,那这一堂课也不会是有价值的美术课,所以说美术教育课程的主旋律在于美术欣赏,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必须把握这一点,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目的。
(三)美术教育方式多样灵活
在课堂讲授、情景设置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美术教师需要保证给学生一个轻松与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让他们能够灵活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美术潜能。所以这就要求美术教师采取多样灵活的教育方式,如“交互式”的教学方法。所谓“交互式”就是在教师需要在艺术鉴赏时注重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改变以往教师的灌输式讲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
(四)教师需要把握课堂深度
美术素养的提高需要领会作品的内在品质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的时候要保证欣赏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为其创作提供可能性。真正的艺术欣赏需要做到形神共通,更加注重作品意义、社会意义、精神内涵等,也就是领会作品的“神”。
二、促进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改革就是不断地在原来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为推动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发挥其素质教育的本质精神,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训
新的美术教育课程对美术教师的美术专业水平与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的培训水平也跟上这个要求,培养出适应当前美术教育需求的专业教师。因此,为帮助教师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内适应这种新的教学环境,就需要加强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培养,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高,此外还需要组织教师不断进行教学能力与评价能力的训练,从而在培养与实践中不断促进教师的转型,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
(二)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加强教学设计
由于教材内容的改革,加上当前新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这都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实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如与其它教师进行交流等,这样才能理解教材,必须深入研究教材,这样才能保证美术课程的欣赏深度。
(三)明确基本的教学内容
虽然新课程要求丰富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更加灵活生动,但是这必须保证是在基本教材的基础之上的优化整合,而非毫无头绪的随意教学,所以教学内容必须把握教材重点,不可断章取义,偏离教材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奠定学生关于美术的基本常识,例如美术语言、美术基本知识、美术创作方法和美术发展规律等基础性的内容。
(四)倡导教育资源共享
针对配套的教参辅助材料缺乏的问题,建议实现共同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或者本人特色的美术课程。
(五)提高美术教育课堂的开放性
当前时期,政府对于公益文化事业投入也越来越多,比如一些博物馆、艺术馆等的修建。这些地方具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可以成为美术教育的外部课堂。教师应该不断开放自己的课堂,而不能把课堂仅仅局限在教室里,书本上。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还要引进来,例如,当前有许多家庭的孩子都会自己进行艺术培训,且这些学生的艺术技术水平也都颇高,教师可以让她们也成为小老师,讲授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
(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于美术教学的评价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反馈了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下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总结与启发作用。所以做好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当前新课程提出的开放、启发等要求,学校需要建立一定的评价准则,教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形成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并且形成体系,运用到实际教学评价中。
新课程要求美术教育发挥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作用,强调从美术欣赏的角度去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训练学生,从而具备审美情趣和各种艺术能力,提高生活品质。但是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无法把握课堂深度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建立相关体制等来进行不断的改善,从而推动美术教育的前进,进而促进艺术的发展,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范文3
1.高中英语教学的困境
1.1英语教师缺乏对课改的正确理解
在当今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困境就是对大部分英语教师缺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的正确理解,这就使得英语教师无法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实施英语教学。同时,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较为守旧,在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这就使得高中英语教师在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时往往会存在表层,不能深入的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涵,造成高中英语教学的困境。
1.2英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要求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要做好教材知识之外的相关延伸,实现全方位的教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有很多的英语教师仍然过度依赖英语教材,只是让学生尽可能的掌握好教材内的句型句法,没有把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1.3缺乏正确的角色定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设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任务。然而,在实际的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学生逐步丧失学习的热情,阻碍高中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2.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2.1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逐渐改变以往“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顺应课改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把学生当成教学中的主体,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之时要围绕学生为中心开展,制定好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任务,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好应有的知识以及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高中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例如,在讲解“Friendship”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的讨论并完成规定的任务,如“Makealistofqualitiesagoodfriendshouldhave”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氛围,优化教学的效果。
2.2指导学生英语学习方法
在以往的高中英语教学来看,英语单词的记忆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中最难的一部分,而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一旦掌握不好英语单词,就会对写作以及阅读造成阻碍,因此,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进行,在新形势下,高中英语教师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应用学习能力,就必须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好单词,为英语写作以及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方法教导学生英语音标的发音规则,使得学生一看到单词就能够知道读音,一看到音标就可以写出相应的单词。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英语句型的教学,设计好教学任务,使得学生能够把掌握的方法实现学以致用,为英语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基础教育课程范文4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问题;教师;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01-01
在中国,现行的基础教育主要包含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石,基础教育的实施对民族和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建国初期主要学习苏联教育理论,推进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改革;改革开放后,解放的思想保证了深层次的课程改革。至今已经进行到第四阶段,即对以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在这过程中,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学生评价体系的新标准,新课改中家长、社会如何与学校相互配合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都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新要求
教育领域中任何一项改革的实施都要依靠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去完成,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现阶段充分发挥教师作用依旧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片面追求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教师职称评定对教师的促进,当然还有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能力与知识的新要求。首先,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倾向于言传身授,注重教学进程的速度,但如今教师应该转变思想。新课程改革减轻了师生的课程负担,注重学生身心健康,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契机,教师应该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课后兴趣的发掘;第二,新课程改革中,重视教师知识面的广度与综合性。新课程改革的综合性特征,需要教师之间加强联系。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专业分工。因此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的的考核也要更加严格,教育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必不可少,同时一些必要的能力如计算机操作,组织团体,处理紧急情况都应该考虑进去。最后,要加强制度上的建设,对教师考核的标准、培训进修的明确规定。高校在这一环节要发挥作用,一些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应该成为这些新思想的发源地,促进教师思想的转变。
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主要在于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的协调,我们传统的评价方式偏向于分数,忽视对学生品质能力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机器。学生评价的目的应由强调甄别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需要仔细考察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首先,要打破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误区。应试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头疼的一个话题,它同时也反映出一考定终身的评价观念。对这一观念的转变需要各方协调起来:教育研究者要制定评价学生发展的活性指标,教师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借助成长记录袋,发现孩子的天赋并预防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社会要形成良好的人才选拔风气,使每一个人有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教育部门拓宽学业渠道的选择,使学生找准自己的兴趣点;最后一个环节,家长更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新课改推行的同时,家长要了解现行教育发展的动态,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总之,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全面的工作,确立适当的评价体系,帮助老师引导学生的发展。
三、新课改中参与者各方的协调配合
在学生评价方式的论述中,恰当评价方式的建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社会,家长,学校,政府四个大方面。不仅学生评价方式的建立如此,整个课程改革中也是如此。在前三个阶段的课程改革中,家长与社会长期处于边缘的地位,课程改革主要是政府与学校在进行,学生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实践,没有全面融入进去。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价值,社会应该在课程改革中扮演推动者和协助者的角色,而不应是一个旁观者。家长也应如此,我国家长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但却无法有效地参与进去,或者片面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新时期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间的联系,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不应该仅局限于学校之内,而应该是深入社会,深入自然,这对学校教学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不仅通过日常的家长会,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介,协同促进孩子进步。同时在此阶段,学校也要承担起对家长思想转变的任务,使家长正确认识学生成绩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社会方面,公益性组织与个体应发挥作用,一方面促进社会形成良好的用人风气,同时加强对新教学思想的传播。我们现行的课程改革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时,也要抵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渗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明辨是非的能力,若片面追求与社会的接轨将不利于学生发展。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也应发挥主动性。一些教育知识缺乏的家长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或社会上的公益演讲,对孩子的教育形成正确的评判观念。家长还要加强与老师的联系,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发现孩子成长中的变化,配合学校的行动积极地展开轻松愉悦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 夏雪梅 从学校课程规划文本看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现状教育发展研究2009/15.
[2] 王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3/6.
基础教育课程范文5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人本主义教育 主要观点 提出背景 价值意蕴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教育的本原意义就是人文教育。只是到了近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特别是和五四以后,为了向西方国家学习而主张教育全盘西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持否定的态度,致使教育的人文性越来越被掩盖,甚至被忘却。人类在尽情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福祉时,不得不面对地球被污染,战争在继续,贫富差距依然巨大等问题。传统文化被抛弃,精神家园惨遭践踏,人类似乎迷失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于是,我们领悟到,科学并不是一切;人文,是解决人类终极问题的良药。人文课程,终于再次被列入了终生教育的“菜单”。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对立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深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学生厌学、青少年犯罪、道德水准下降等,人们对学校教育产生了不满,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进行批判,提出“学校人性化”的口号,其影响极大,主要观点如下: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应该定位到人的发展上来。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过程,都应该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反对把学生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培养。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和“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方法。
教师非“指导者”而是“方便者”,教师只提供学习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怎么学,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发动学习动机,掌握学习方法,评价自己。这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紧张的气氛,把学生的潜能解放出来,达到“自我实现”。
(三)情感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应该真诚相待,互相接受对方的情感和观点,互相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选择者、组织者、计划者、指导者、决定者和评价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
(四)课程的中心应该从认识、学问转到人生、人性,即人性中心课程。
教育内容已不限于科学学科,而扩展到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义的方面。
(五)意义学习。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生的需要、愿望、兴趣与学习材料的关系,认为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过程,与一个人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学习的内容、材料是学生所关心的。它影响学习者的态度、认识、情感、行为和生活。它不但包括认识活动,而且包括情意活动,涉及整个个性的发展。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提出背景
世界各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浪潮,已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场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运动,更多地关注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与需要,运用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合学校、社区、家庭、网络资源,表现了丰富的人文特质,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国际化的知识和视野;具备竞争和合作、创新与服务的精神和能力;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融合与贯通的人才。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运动中,中国不是旁观者,而是以全球的视野,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追逐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潮头。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初步形成现代基础教育框架和课程标准。2000年,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实验教材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实验。2002年秋季,启动省级课改实验区工作,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全面进行实验。2004年秋季,全面推广课程改革,正式颁布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各学科课程标准。2005年秋季,全国中小学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已开始实施新课程。
三、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本主义教育的价值意蕴
传统教育体现了强烈的功利主义价值和科学主义取向。对于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强调教育对经济振兴的功利价值,是必要与合理的,然而,在发展功利主义的科学教育的同时,不注重保持教育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也是不足取的。近几年,我国在资源、生态环境、道德风尚等方面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追溯到教育上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缺乏人文内涵,致使许多受教育者“只有技术,没有文化”,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对社会、伦理、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新课程改革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潮之间进行了整合,由于上述特定的历史背景,人文倾向更加鲜明。本文以《纲要》为基础作了分析。
(一)培养目标。
传统教育深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把教育目的定位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为个人的谋生做准备,而忘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格完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与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为了使学生适应世界的迅速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了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注重人文教育。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充分考虑到人的各方面需要,致力于培养完善的人。”
(二)课程内容。
《纲要》规定:“改革课程内容‘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传统课程内容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专家型人才,而不是为人的完善、发展和弘扬人。改变“难、杂、偏”的现状,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其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知、情、意得到全面的提升,为学生人格的解放与发展提供经验。在高新科技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学会学习变得日益重要。加强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在具体情景中引发学生产生大量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
(三)教学过程。
《纲要》规定:“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科学主义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的发展过程,更是一个“情、意”的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意义。情感、兴趣、直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于学生,要避免非人格的知识专制,尊重学生的存在,使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关爱,形成积极而丰富的人生态度和体验,主体性得以凸显。而且,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也是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
(四)课程评价。
从某种角度上说,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应是“创造发展儿童的教育”,而传统的课程评价指导思想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重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展性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到保护,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在评价内容方面实现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意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发展性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它把评定看作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向学生反馈有关教学进程中的信息,使学生了解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利用这些信息,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学习效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最终促进自身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课程改革,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完整地实施科学人文教育,大力倡导科学理性,弘扬人文精神,把学生从各种陋习中解放出来,培养出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能够占领知识创新制高点的中国人。我想,只要坚持不懈,灿烂的人文之光必将照亮我们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汪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心理思想述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1).
[2]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唐斌,尹艳秋.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兼论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教育研究,1997,(11).
基础教育课程范文6
一、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
(一)广大教师已经认同和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并初步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出现了新面貌。
从这次调研所看到的课堂教学来说,在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一改过去那种课堂上的老师讲、学生听,听师问,学生答、老师看、学生练的机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陈闷、单调的状况,取而代之的是在很多教学环节中出现的,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探究学习场面,课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中,教师力求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主体活动来获取知识的教学行为明显凸现。他们正在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努力转化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转化为对学习对象的感觉、感知、体验的过程;他们正在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认识知识,生成知识,理解、掌握并运用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过程与方法,同时伴随着愉悦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出现的这种可喜的变化,源于教师们对新的课程理念的认同,源于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热情、欲望和教学行为,是课程改革带来的初步成效。
(二)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
我们感受到老师们正在悄悄地进行着角色转变,新课程倡导的先进理念正在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不再表现出是知识的“权威”,他们正在从课堂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逐步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和学开始向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更具有了民主性、开放性,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丰富而具有个性,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建立,课堂正在走向和谐的心灵对话。教师学会了欣赏孩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对自已学会了反思,学会了与学生合作。
1、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在课堂教师中,教师们都十分重视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并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走向知识,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进行自主地学习活动。
2、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应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如老农种丝瓜,只需牵引导向,任其自由曼延伸展,充分凸显其个性。具体表现在教师们都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状态,在学生遇到障碍或困难时,能较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能较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完成,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老师们在观察、倾听、交往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着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尊重学生的差异、人格和选择,赞赏学生的闪光点,并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课堂上教师行为变化体现在教师们“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真正体现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对话,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三)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们都尽量以“尊重、理解、宽容和赞赏”来处理师生关系。教师们不仅尊重每一位学生,而且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教师们尽可能尊重学生运动的多样性,充分地宽容学生,珍视个性差异,尤其是宽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坚信学生有改正缺点错误、追求上进、进行自我教育的力量;教师们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及其独立性,赞赏学生所取得的任何进步,赞赏学生所付出努力的良好行为,赞赏学生的批判精神等。
以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来代替知识的灌输,突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以居高临下的身份施教,而是与学生一起组成学习共同体,教学也就成为了地位平等的主体之间共同探讨有关学习问题的活动。教师们在不断地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让学生体验学习所隐含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成为具有主体精神和独立个性的真正的人。
教师们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留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还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
(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发展的主体,具体再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正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没有自主学习的土壤是不可能滋养自主学习的幼苗。教室课桌过于整齐的摆放就有居高临下地灌输,学生不许有异已的思想,必须听教师的讲解,所有行动听指挥。这样在心理上已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而自主学习免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为了更好的提供讨论空间,使儿童更方便地交流,教师们将教室座位打破原有的整齐划一的“秧田式”排布,将几张课桌放在一起,形成类似圆桌会议的桌子摆放,方便了讨论的同时扩大了学具操作的场地,给人一种宽松的感觉,儿童一进入教室,见到的不再是整齐划一、压抑的环境;有的教师将教室墙壁布置得欢快活泼,有助于在学生心理上、视觉上宽松、创造心理氛围的营造。
2、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去发现知识,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并对其进行内化,适当的时候教师给以点拨。在课堂上,导入新知识时,用常见的身边的例子,让学生感到亲切、实用。教学时,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儿童,运用色彩丰富、有趣的教具。运用多媒体,形式多样地把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奥妙;这样既能发挥学生能动性,又兼顾集体教学的优势。绝大多数学生都自觉关注学习内容,对一些内容有较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气氛热烈。
3、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有一定的独立性。
学生能自主进行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自主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的愿望。
4、学生有了合作的初步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力引导学生彼此欣赏接纳,互相取长补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勇于负责、善于负责的意识,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还会维护并辩护自己的观点。学生能和同学进行合作,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能表述自己的想法等等。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困难与反思
(一)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短缺
在一份调查问卷中,教师在回答“课程实施的不利条件”时,排在最前的是“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需求”,在回答“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困难”时,排在首位的是“缺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缺乏已成为目前课程实施最不利的条件。
新课程改革中“短缺”的课程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在“硬件”上,大多数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极大制约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网络和多媒体建设上,先进的教育教学软件不足,教师无法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无法及时获得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