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软件商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软件商店范文1
国内APP市场呈现爆炸式增长的局面。美国移动通信市场分析公司Flurry去年11月份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前十个月,我国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使用量的增长高达870%。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应用软件市场,仅次于美国。
作为连接APP与用户的渠道,国内第三方软件商店大量涌现。用户对APP使用习惯的养成和APP的大量出现,客观上需要有第三方软件商店进行APP的分销。第三方开发者也需要与第三方软件商店合作,将其开发的软件传递到用户手中,并通过第三方软件商店以广告分成、收费下载等形式获得收入。可以说,第三方软件商店是手机应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相关数字显示,包括机锋市场、安智市场等在内的国内第三方软件商店数量已经超过50家,除此之外,还有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软件商店以及苹果、联想、,三星、诺基亚等在内的终端厂商的软件商店。应用商店也已经成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标配。据了解,某些移动终端在出厂时即预置了多个应用商店,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APP的购买和下载,选择空间很大。
但是问题也很多。作为产业链上的一环,第三方软件商店在维护APP产业健康发展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在APP的审核环节上,对那些涉嫌盗版、隐藏木马病毒的软件,应该及时发现并坚决抵制。不过目前做得并不理想。有业内人士担忧,纷乱无序的APP市场如果得不到及时监管,可能重蹈sP时代的覆辙,最终被用户所抛弃。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第三方软件商店乱象纷呈。
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手机应用市场前景看好。Testin LabCEO王军认为,基于触屏手机的移动应用已经深度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假设每个人每天通过手机消费1美金,全球10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所产生的日GDP就是10亿美金,市场空间无疑很广阔。
但是第三方软件商店的盈利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大多数第三方应用商店均没有公布其盈利情况,据记者了解,多数应用商店的重心还是放在扩张上,例如如何争取到更多的优质应用开发者,怎样获得更多手机厂商的支持等,投入很高,盈利的可能性不大。创新工场旗下的应用汇于近期获得了4000万人民币的融资,不过目前并没有盈利。
团购的发展模式是大量烧钱,拼资金、拼规模,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而导致的结果却是大量团购网站的倒闭,团购在用户中的口碑下降,行业发展步人“寒冬”。业内专家认为,如果不能通过差异化创新,任何行业将只能容下不超过5家企业。
谁能撑到洗牌之后?这是关系第三方应用商店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对于那些无法像应用汇那样幸运获得风险投资的第三方应用商店,如何在资金不够充裕的情况下,保持足够的营收就是关键所在。
盈利模式不健康
第三方软件商店有一项重要的营收来源,即通过应用的排行和推荐,获得来自开发者的推广费用。这种面向开发者的盈利模式其实存在悖论,因为第三方软件商店需要获得开发者的支持,以获得更多优质的应用。但是另一方面却以开发者为收入来源,这种过度重视索取的商业模式,最终将导致第三方开发者的抵制。
而且第三方开发者的盈利也同样困难。王军说,从他接触到的开发者和团队来说,基本符合二八原则,有不少于20%的开发者和团队是赚钱的,但约2%的专业开发企业赚取了80%的App市场利润。也就是说大多数开发者自身都无法盈利,更别说支付不菲的推广费用。
站在整个APP产业链发展的角度,第三方开发者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根基所在。不论是收费下载模式还是广告模式,最终都有一部分收入流入开发者手中,这种盈利模式是健康的,也是符合逻辑的。而以开发者为赚钱对象的盈利模式是不可持续,也是难以为继的。应用同质化严重
第三方软件商店经营模式大同小异,导致彼此之间同质化竞争激烈。虽然目前公布的安卓手机应用达到20-30万款,但据业内人士透露,真正独立的、不同的安卓应用目前只有5万款左右。可见安卓应用市场的同质化有多么严重。目前的几十家独立应用商店的产品、运营、模式非常类似。
各大第三方软件商店在界面、推广方式、运作模式等方面均大同小异,缺乏精细化经营的理念,一味追求应用数量的扩张,而缺乏对应用质量的把控。
国内APP市场模仿、盗版成风,更是加剧了同质化程度。国外一旦出现一款流行应用,国内开发者会迅速跟进,在短时期之内会出现几十款同类应用,操作大同小异,甚至连应用名称也非常相似。由国内开发者开发出的热门应用更是难逃被盗版的命运。目前国内APP的版权价值也非常有限,一款APP的版权费用只有10万元左右,甚至更低。同时,第三方软件商店在版权审核上也不够严格。
安全无法保障
向第三方开发者收费,伤害了第三方开发者的积极性。而木马、病毒的泛滥,则导致用户对第三方软件商店的不满。
目前大部分第三方软件商店是以Android应用为主,由于谷歌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Android应用的门槛很低,只要具备一定的编程技能,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即可以从事Android应用的开发。这不仅导致应用质量的参差不齐,更容易使一些投机分子通过制造手机木马、病毒、恶意插件等形式,恶意扣费,暗吸流量。第三方软件商店需要承担起审核的责任。
软件商店范文2
软件是后验产品,消费者只有使用它以后才知道它的真实质量,这形成软件交易中严重的事前信息不对称,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软件市场容易因逆向选择而形成“柠檬”市场。电子商务使软件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一步加剧。在软件传统的商务渠道中,供应厂商的品牌、包装、广告及赔偿承诺等,都向消费者传递着软件质量的信息,厂商营销中投入巨额成本及其与销售商的合作,都显示着厂商的“实力”与其产品的“层次”。而在Internet上,大大小小的厂商甚至个人都可以花很小的力气(成本)向你推销软件,你的网页上时不时会“飞”来某个软件广告,这些软件的质量信息几乎没有经过“过滤”,参与软件电子商务交易的消费者在搜寻信息成本几乎下降到零的同时,却带来了挑选成本的激剧增加。消费担心的还有,这些“厂商”今天在网上设立软件商店,明天它会不会还存在?更严重的是,这些软件提供者中,还时有电脑病毒的“骇客”浑水摸鱼混杂其中,使挑选软件增加了很大的风险成本。所以,如果没有政府进入规制,软件电子商务质量风险将成为Akerlof(1970)所提的典型的“劣质产品市场”,甚至连市场也无法形成。
二、软件电子商务质量风险规制
软件电子商务交易中的质量风险可由市场的内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政府的规制作用是使这种风险降到最低,以使软件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扩大和更有效率。软件电子商务中的质量风险主要由软件交易中严重的质量信息不对称性、网上交易的低约束性和违约惩罚成本的高昂性引起。为此,政府对软件电子商务交易必须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规制措施,消除交易双方在交易中的契约力不平衡,创造公平、透明的交易条件。从交易契约理论出发,政府可采取的规制措施包括事前的准入注册,事中的认证评级、信息服务、监控维护和事后的追究惩罚等。
1.准入规制
政府对软件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供方实行注册登记等准入规制可增加交易的约束性和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软件电子商务交易由于供方在每一个端口均可供货,并且供方可以“跑了和尚又跑了庙”,这给买方带来了交易上的风险,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的风险。当买方意识到卖方可能实行一次易时,就会担心卖方的道德风险而选择“信用认定”,即在交易前多方搜寻对方的信用信息,或是干脆选择不交易,这增加了交易成本和缩减了市场,加上软件的信息不对称,软件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将大幅缩水。在没有政府规制的“自由市场”情况下,软件电子商务市场交易的供方将集中在少数“品牌”公司,因为只有这些投入大量的沉没成本去建立起市场信誉的公司才值得买方信赖,也只有这些大公司的雄厚实力才使用户有“庙”可找。所以,软件电子商务市场在没有政府时虽然是个人人均可进入交易,没有限制的“公平”市场,但实际上是个只有大的软件公司才能生存,产生“公平”性失效的市场。由此,政府需要进行准入规制。
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准入规制措施?现代规制理论表明,过严的政府规制将使政府政策替代市场机制,从而导致政府失灵;有效率的政府规制必须是政府的规制措施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起到扶持和维护市场的作用。简言之,就是政府应永远是裁判员,而不应是运动员,即使是政府的微观规制也只能是“跑着的裁判员”。对每个市场失效,市场本身均有一定的自我修复的内在机制(“免疫力”),软件电子商务市场也如此。例如网上信用认证服务就具有这方面的功能,实际上,VeriSign等网上认证服务公司在国外已经起步发展。因而,政府对软件厂商进入电子商务的规制应该是核准注册制度,而不是审批制度。同时,为适应软件电子商务交易特点,政府需要为用户提供厂商注册信息查询服务,并制订与网络交易相符合的防止软件电子商务交易中价格欺诈或质量欺诈等违法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政府所能做的还有对网上软件交易认证服务公司给予税收优惠,以满足软件电子商务中日益增加的产品信息和信用信息需求。2.交易运行规制
在初步确定对方可交易后,软件电子商务交易中的质量风险来自买卖双方之间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这容易导致软件电子商务市场萎缩或转变成“劣质产品市场”。为克服因质量信息不足产生的逆向选择,在没有政府介入的情况下,产品高质量的厂商将采取信誉培育、高质高价和通过市场中介传递质量信息等措施传递甄别信号,从而减轻市场的失灵。但甄别信息传递过程需要高昂的信息传递费用(对厂商)和鉴别费用(对消费者),交易成本过高会影响市场的交易效率和交易范围,为此需要政府进入软件电子商务市场,提供部分质量公共信息和限制虚假信息的,以减少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鉴别成本。这里的问题是,政府应如何提供减轻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服务?
在传统物品质量信息不对称规制上,政府只要采取广告、质量标准等常规的规制措施就可以达到质量价格的均衡从而避免信息不对称下的价格欺诈。而对软件电子商务交易而言,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传递、鉴别信息的费用显著地高于传统的物质产品,因而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规制服务,包括:第一,提供质量信息在线服务。信息具有天然公共品的属性,由政府提供软件质量的相关信息,不仅可显著减少甄别信息的传递费用,而且能减少质量信息的鉴别费用。当然,政府所的信息只能限于一些公共、实用而现实的信息,如软件电子商务市场的政策信息、软件真假鉴别的实用技术和鉴别机构、软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市场的监督报告等。这些信息,应以数据库的形式提供在线查询服务。第二,认证和评级。认证评级是政府降低用户鉴别软件质量信息成本的有效规制措施,也是提升高质量软件的信誉度,降低其信誉投资成本的良好措施。限于公共职能和信息不对称,政府认证规制在操作上应以提供准入性和达标性的认证为服务内容,而把其他的认证工作交由市场认证服务公司;评级服务方面,政府可从市场销售额、市场占有率、专利申请数、服务质量、投诉率等方面公布企业“排行榜”,以让消费者对软件企业有个基本的判断。第三,信息监控。鉴于信息不对称中大量信息租金和由此带来的道德风险的存在,政府需要监控企业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其中主要是软件厂商在互联网上的各类广告和信息是否虚假或是否具有误导性,以及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3.惩罚规制
在软件电子商务交易中,单纯依靠消费者搜集和鉴别信息去减少卖方在质量上的败德行为是很费成本的事情,政府进入规制能有效减少这种成本的支付,从而增加卖方的约束性和减少交易中质量的不确定性。在电子商务中,由于交易存在着部分“虚拟”成分,使法律的执行成本很高,这个特点由于软件交易“边界模糊”的特性而在软件电子商务交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政府在惩罚规制上有两种惩处方法可选择,一是实施高频率的检查规制;二是加大惩罚力度从而相对减少查惩费用。由于网上交易约束性低,查处不容易和法律惩罚成本高,信誉低的公司比信誉高的公司更有积极性选择质量欺诈行为,因而,从维护市场与降低社会成本角度出发,政府需要选择从严惩处的办法。
简短的结论:软件电子商务交易中的质量风险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网上在线服务,这种服务应限于公共服务领域而不是替代市场“免疫”机制的作用。此外,为增加交易双方的约束力,减少质量欺诈行为,政府应实行在线的监控惩处机制和加大违规者的惩罚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1]C.夏皮罗,H瓦里安.信息规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张昕竹.网络产业·规制与竞争理论[M].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
社,2000.
软件商店范文3
[关键词]电子商务软件测试
国际互联网的快速增长,使WEB技术对商业、工业、银行、财政、教育、政府和娱乐及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传统的信息和数据库系统正在移植到互联网上,电子商务迅速增长。因此,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测试也变得十分重要,它对软件测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采用新的测试方法展开软件测试工作。这种对应用系统的测试不但能检查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还需要能测试系统每个层面是否正常,确保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和可用性满足需要。
一、典型系统结构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Web方式的应用系统发展迅速,它将成为电子商务技术领域的主流。在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三层C/S结构,即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这种结构使软件测试人员能采用“局部分层测试”和“系统整体测试”想结合的方法,对应用系统进行测试。即先对每一层进行独立的测试,再开展系统整体测试,这样更容易发现应用系统缺陷和错误。如果仅仅依赖系统测试,要确定存在问题的特定部件十分困难。
二、局部分层测试
1.表示层。测试表示层就是检查并应用程序的前端是否存在错误。本层次是应用系统的外表,因此,表示工作对建立一个健壮的、高质量的应用系统至关重要。
(1)内容测试。内容测试用来检验Web应用系统提供信息的正确性、准确性、相关型等人机界面元素,信息的正确性是指信息是可靠的还是误传的,例如,在商品价格列表中,错误的价格可能引起财政问题甚至导致法律纠纷;信息的准确型是指是否有语法或拼写错误。这种测试通常使用一些文字处理软件来进行,例如使用MicrosftWord的“拼音与语法检查”功能;信息的相关性是指是否在当前也面可以找到与当前浏览信息相关的信息列表或入口,也就是一般Web站点中所谓“相关文章列表”。此外,还要检查字体类型、屏幕布局、色彩、图形分辨率及其他直接会影响最终用户体验的特性。
(2)Web站点结构。测试Web站点的结构是检查结构上存在的错误,发现无效的连接。链接测试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测试所有链接是否按指示的安阳确实链接到了该链接的也面;其次,测试所连接的页面是否存在;最后,保证Web应用系统上没有孤立的页面,所谓孤立页面是指没有链接指向该页面,只有知道正确的URL地址才能访问。
(3)用户环境。测试用户平台和浏览器。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最常见的有Windows、Unix、Macintosh、Linux等。Web应用系统的最终用户究竟使用哪一种操作系统,取决于用户系统的配置。这样,就可能会发生兼容型问题,同一个应用可能在某些操作系统下能正常运行,但在另外的操作系统下可能在会运行失败。此外,要测试浏览器。浏览器是Web客户端最核心的构件,来自不同厂商的浏览器对Java、JavaScript、ActiveX、plug-ins或不同的HTML规格有不同的支持。另外,框架和层次结构风格在不同的浏览器中也有不同的显示,甚至根本不显示。操作系统(OS)和浏览器的组合非常多,不仅要测试每一个浏览器的配置,还要测试同一个浏览器的不同版本。
2.业务层。业务层测试的重点是发现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中的问题。测试业务逻辑层与测试单机程序非常类似,通过测试去检查应用系统是否满足系统性能方面的需求。
(1)性能测试。主要负载测试,即带负载情况下的响应时间和吞吐率。负载测试是为了测量Web系统在某一负载级别上的性能,以保证Web系统在需求范围内能正常工作。负载级别可以是某个时刻同时访问Web系统的用户数量,也可以是在线数据处理的数量。此外,还要进行夜里测试。压力测试是测试系统的限制和故障恢复能力,也就是测试Web应用系统会不会崩溃,在什么情况下会崩溃。
(2)数据验证。测试从用户采集到的数据,通常是以表单形式。当用户给Web应用系统管理员提交信息时,就需要使用表单操作,例如用户注册、登录、信息提交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测试提交操作的完整性,以校验提交给服务器的信息的正确性。如果表单只能接受指定的某些字符,测试时可以跳过这些字符,看系统是否会报错。如果Web应用系统使用Cookies通常用来存储用户信息和用户在某应用系统的操作,当一个用户使用Cookies访问了某一个应用系统时,Web服务器将发送关于用户的信息,把该信息以Cookies的形式存储在客户端计算机上。
(3)业务测试。测试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的正确性,其中包括信用卡处理、电子邮件验证以及消费税计算等。电子商务系统必须在全部的时间里正确处理业务,无一例外。因此,要通过测试确保业务处理的正确性。
3.数据层。数据层的测试,主要是指对应系统用于储存和获取信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测试。在Web应用技术中,数据库起着重要的作用,数据库为Web应用系统的管理、运行、查询和实现用户对数据存储的请求等提供空间。在使用了数据库的Web应用系统中,一般情况下,注重数据库操作的响应时间、数据存储的完整和数据库系统的容错。
(1)响应时间。应量化数据操作语言(DML,包括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中INSERT、UPDATE和DELETE)、查询(SELECT)及事物的完成时间。电子商务系统运行速度缓慢会引起客户不满。因此,我们应该积极确保网站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的请求和操作。在测试数据层的响应时间时,我们要确保单个的数据操作能够快速完成,不至于阻塞其他操作。
(2)数据完整性。验证数据存储适当且正确。所谓数据完整性测试,即在数据库表中发现不准确数据的过程。这项测试与数据确认有所不同,后者在测试业务层时进行。数据确认测试试图发现数据收集中的错误,而数据完整性测试是尽力要在数据存储的方式中发现问题。
(3)容错性和可恢复性。最大化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最小平均故障恢复时间(MTTR)。一般来说,数据库操作的一个目标是最大化MTBF,最小化MTTR。
数据库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可恢复性测试的目标是设计出数据库无法恢复的场景出来。在某些时间,数据库会崩溃,因此须制订一些规程以便快速恢复。恢复计划开始于获得有效的备份,在进行可恢复性测试时,如果无法恢复数据库,那么需要修改备份策略。
三、系统整体测试
1.整体界面。整体界面是整个Web应用系统的页面结构设计,是给用户的一个整体感。例如:当用户浏览Web应用系统时是否感到舒适,能否找到信息所在地方,整个Web应用系统的设计风格的总体效果。
对整体界面的测试过程,其实是一个对最终用户进行调查的过程。一般Web应用系统采取在主页上做一个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得到最终用户的反馈信息。
2.安全性。安全性测试区域主要有:
(1)现在的Web应用系统基本采用先注册,后登录的方式。因此,必须测试有效和无效的用户名和密码,要注意到是否大小写敏感,可以试多少次的限制,是否可以不登录而直接浏览某个页面等。
(2)Web应用系统是否有超时的限制,也就是说,用户登录后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5分钟)没有点击任何页面,是否需要重新登录才能正常使用。
(3)为了保证Web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日志文件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测试相关信息是否写进了日志文件、是否可追踪。
(4)当使用了安全套接字时,还要测试加密是否正确,检查信息的完整性。
3.导航。导航描述了用户在一个页面内操作的方式。在一个页面上放太多的信息往往起到与预期相反的效果。Web应用系统的用户趋向于目的驱动,很快地扫描一个Web应用系统,看是否有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如果没有,就会很快离开。很少有用户愿意花时间去熟悉Web应用系统的结构,因此,Web应用系统导航帮助要尽可能地准确。
导航测试就是检查应用系统的页面结构、导航、菜单、连接的正确性。确保用户知道Web应用系统里面的内容,以及内容所在位置。
四、结束语
在未来电子商务领域,Web软件的测试是一项重要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基于Web的系统测试与传统的软件测试不同,它不但需要检查和验证是否按照设计的要求运行,而且还要测试系统在不同用户的浏览器的显示是否合适。因此,我们必须为测试复杂的基于Web的系统不断研究新的方法,满足软件开发人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AnnScblosser.TheexperienceandWebsitesuccess[J].TheE_businessReview,2003,41(6):20
[2]邵兵家电子商务[M].北京:高等教育再版社,2002
软件商店范文4
软件业不甘为互联网打工
10年前,互联网对于很多人来说仅仅是获取信息的工具;10年后的今天,互联网以摧枯拉朽般的气势席卷而来。然而,同样作为信息技术产业中的一环,软件业却很难像互联网这样光鲜夺目。
5月底,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下称“软交所”)承办的2014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下称“软博会)在北京举办。在软博会举办的“软件业互联网重构”论坛上,《中国经济周刊》副总编辑杨眉应邀担任高峰对话环节的主持人,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所长胡坚波、易宝支付CEO唐彬、京东商城电商云事业部总经理任成元、北京软件交易所总裁胡才勇纵论软件产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中重构与突围。
软件沦为互联网的“打工仔”?
我国的软件企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在上世纪末的时候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产生了华星、汉民、瑞星等软件大户。此后,软件产业维持着开发、销售、升级、运营的商业模式。用易宝支付CEO唐彬的话说,我国的传统软件产业一直停留在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中,走着 “批量生产,大规模销售”的老路子。
互联网带来的变革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催生出新的应用模式和消费需求,改变了原有的软件产业形态。互联网改变了软件的开发模式和内容,在“网络环境中创造软件”成为新的风向,“在线软件”、“软件运营商”等新名词频频出现。但是同时,互联网时代也给传统软件企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我国软件产品迄今已有30年历史,但是产品功能不够强大,应用灵活度欠缺,用户体验方面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利润遭到严重挑战。
京东商城的任成元在论坛上表示,“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软件)企业的很大区别就是将‘你找客户’变成了‘客户找你’,这就要求软件企业必须从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出发开发软件。”
除了产品开发模式的挑战,传统软件企业的盈利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也遭受到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应用模式的冲击。软件企业依靠过去单纯买卖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要求。例如,瑞星杀毒软件曾经在我国杀毒软件领域独领多年,在瑞星一枝独秀的情况下,360杀毒依托360安全卫士,凭借 “软件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模式异军突起,如今已成为国内杀毒软件市场占有额最大的软件。
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姜贵平明确表示,软件产业增速近年来有连续下滑态势,一些曾经引领产业增长的龙头软件企业,包括神码、用友、中软等大型公司,在业务创新方面已经被新兴互联网企业超越,产业增长的后劲不足。
软件产业是否辉煌不再?身为互联网界名人的易宝支付CEO唐彬认为,虽然互联网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20余年,但是当时仅是初端,眼下才是深水区,是互联网全面来临的时代。软件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融入互联网。“软件与互联网是一个行业和一个时代的关系,行业必须被时代改变,要么参与这个时代,要么被淘汰。”
软件业要学互联网怎么创造价值
胡坚波所长在论坛上表示,软件产业要去拥抱互联网,“拥抱不了先融入也是可以的。”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系列的新型软件,例如打车软件、导航软件、游戏软件等。但是,仅仅改变产品形态并不代表真正地融入互联网。唐彬表示,“只有真正理解了什么叫互联网思维,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
在唐彬看来,要“拥抱互联网”,就要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问题,就要认识到互联网是以人为本的,是 “一群人的浪漫”:“互联网结构是开放式的、没有中心,没有天然的物理壁垒,它和用户直接接触,而且不断变形让用户有黏性。每个人都是互联网的中心。没有限制的一群人共同为了一个目标努力,这就是一群人的浪漫。”
任成元也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要贴近消费者的需求。他说,软件和互联网都可以被看做是信息技术产业链下的两个细分产业。虽然互联网正在逐步向上游逼近,但是并不存在冲突和矛盾,二者都是传递数据的工具,真正的终端是消费者。
任成元在论坛上坦承,虽然今年上市以后,京东商城的风投8年赚了100倍。但是事实上京东商城已然连续亏损了10年。“我们老刘(刘强东)称其为价值投资。其实你为用户解决问题,或者真正按照他的需求提供服务,后期定会有收益。”
对于京东的经营亏损、上市成功的“互联网传奇”,唐彬的看法是:“互联网不谈赚钱不赚钱,先谈你给顾客提供了什么,之后赚钱是自然而然的事。互联网思维模式跟工业时代不一样,互联网思维模式是我把目标圈定了,我为你服务好了,你就离不开我了。所以我说,软件行业学互联网最要学的不是怎么赚钱,而是怎么创造价值,这就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让软件交易更容易”
为了促进国产软件产业发展,2011年工信部、北京市经信委和海淀区政府共同策划成立了北京软交所。软交所总裁胡才勇在论坛上表示,虽然软交所成立只有3年,但是一直在为“让软件交易更容易”的目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就两句话,买软件很容易,卖软件很容易。”胡才勇说。
软交所创立以来,便致力于促进互联网与传统软件企业的融合。去年,软交所开始建立自己的电商商城――很容易软件商城。胡才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电商这么火,但是一直没有专业的软件电商,这是软件商品的特殊性造成的。用户购买软件的时候往往很难描述所需产品的特点。比如说要买财务软件,但是财务软件是什么样的?无法用传统商品的描述方法描述。软交所利用自己的专业性,基于用户和甲方角度建立分类软件的采购标准,让用户可以很简单地用一两个参数描述出自己想买的软件。”
软件商店范文5
在电脑上做表格下载Excel软件即可。
MicrosoftExcel是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Microsoftoffice的组件之一,是由Microsoft为Windows和AppleMacintosh操作系统的电脑而编写和运行的一款试算表软件。直观的界面、出色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场营销,使Excel成为最流行的微机数据处理软件。在1993年,作为MicrosoftOffice的组件了5.0版之后,Excel就开始成为所适用操作平台上的电子制表软件的霸主。
(来源:文章屋网 )
软件商店范文6
艺术品“不在场”带来的辨伪难题
对于藏家而言,鉴定依然是网拍的最大难题。天问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季涛对《投资客》记者表示,“艺术品收藏者除了不习惯在网上购买艺术品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网购艺术品很容易中招,光靠卖家贴出的照片根本无法完全作出鉴定,而且后续运输如果产生破损,也很难解决。‘保真’是电商平台无法作出的保障”。
“艺术品目前还不太适合网上拍卖,因为艺术品的鉴定需要具备非常专业的知识,不上手鉴定只看照片的话藏家还不是很放心,几千块钱的还好,几十万上百万的就不太现实。”在季涛看来,文物艺术品的具体情况靠网络手段无法完全展现出来,很多艺术品必须“见其真容”上手研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一位从事玉器收藏二十几年的资深藏家在接受《投资客》采访时说,“自己搞收藏的还是不要到网上买,电商平台上有些东西像玉器、宝石、杂件不过手不能分辨他的品相,靠网购的藏家一般无法真正进入收藏圈。”他表示从来没有尝试过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网购艺术品。
目前在线拍卖推出的拍品主要是那些价位较低,标准化程度较高,容易辨别真伪的拍品,如珠宝、酒类和现当代书画等,而类似古代书画等拍品则很少在线拍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买家在网上难辨真伪。
目前而言,除了靠自身修为以外,没有更好的解决鉴定问题的办法,这极大地局限了艺术品网拍的受众群。记者了解到,已经开始接受网购的小部分收藏者基本上都是自身的艺术品鉴定能力较强的内行。“我最近经常关注网上的交易信息,偶尔也会出手,因为小众收藏在线交易比较方便。”一位爱好收集古化石的藏家告诉记者,他经常留意专业网站平台上的出售信息。“至于真伪并不是主要问题,因为藏家首先自己要具备鉴赏能力,上当受骗属于个人行为”。
赵涌则认为,“传统拍卖中,用户触感的体验是艺术品电商无法取代的。”事实上,不能亲自到现场观看拍卖标的的确会影响一部分买家的购买信心。许多投资者表示:“在拍卖现场,能上手看、能直接与服务人员沟通的方式更让人放心”。
其他短板:物流与法律保障的尴尬
同时,而电子商务涉及的物流也是艺术品电商的短板。当淘宝网、京东网这些公共生活领域的电商大腕们准备建立自己的独立物流时,艺术电商们根本无力拥有自己的物流系统,可是艺术品恰恰却是需要特殊运输服务的行业:依靠社会上的物流公司,在安全和服务上没有办法保证,使用专业的艺术品物流公司,则成本太高。
此外,与网络拍卖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缺乏也是问题之一。据了解,目前《拍卖法》对在线拍卖尚未有明确规定,有很多在线拍卖属于类似一种电子商务性质的交易,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拍卖,也不会受到《拍卖法》的监管。因此容易出现竞买者串通炒作,竞买者和拍卖公司相勾结等现象。尽管中拍协公布《网络拍卖规则(试用版)》在促进网络拍卖的发展上迈出了重要的步子,但对于交易所涉及物品的质量、安全或合法性以及拍卖信息的真实性或准确性,还是没有一个机构有足够的能力作出担保。
“电商与艺术的结合刚刚起步,短期内仍难以起到冲击主流的传统艺术品销售或拍卖的作用,更难以看到取代主流市场的可能性。艺术品电商目前可能只占市场5%~10%的份额,像一些拍卖公司开始组织在线拍卖,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技术的辅助手段。”季涛表示。
老牌拍卖行触网的瓶颈:拍品不超过2万元
老牌拍卖行嘉德13年前就成立了在线拍卖有限公司,是艺术品电商当之无愧的先行者。然而,嘉德在线一名艺术家客户的故事,或许最能说明艺术品电商难以突破的瓶颈。
一位北漂的80后艺术家刚到北京时选择在嘉德在线上拍卖作品来开始自己的事业。无底价拍卖,第一幅作品卖了800元。此后,他继续以这种自己都“看不上眼”的、“媚俗的写实风格”创作了一批作品,并陆续挂到嘉德在线上出售。大概半年以后,随着他的作品在嘉德在线的出现频率增多,他在这个平台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忽然有一天,我的一幅作品经过几轮出价竟然卖了8000块钱。这对于我来说是个质的飞跃。”他为此高兴了好久。
当作品在嘉德在线卖到1万块钱以上的时候,他就不再将作品放到上面拍卖。“这个系统不会在线处理超过2万元的交易。这就意味着,如果不想让作品价格停留在2万块钱以内,就不要继续放在上面出售了。”
和13年前相比,现如今艺术品行业对网络平台的关注,可以说是对嘉德在线13年努力的肯定。尽管具有诸多优势,但是与同样起步很早的赵涌在线相比,“赵涌在线”已经成为邮票和钱币网络交易的代名词,而嘉德在线交易的艺术品种太杂,品牌名称不够独立,这些都是造成嘉德在线发展至今的难点和瓶颈。2010年,从嘉德在线十周年起,不断推出的“主题拍卖”似乎也正在有意尝试突破这种瓶颈。
赵涌的尝试:艺术品保真是把双刃剑
艺术品市场有其特殊性,这注定了尽管艺术品网上交易具有诸多优势,但却依然发展缓慢。阻碍最大的无疑是艺术品的鉴赏和评估问题,这一点即使在线下也被视为难题——基本上所有的业内公司都难以提供保障。
业内方面,有人在作出尝试,改变现状。比如赵涌在线就打破了这个惯例。“金银币是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造假风险高,并且藏家都经过评级鉴定,因而赝品率低。赵涌在线承诺在线拍卖的金银币都是真品,如发现赝品,全额退款。”
传统线下拍卖因为有相应的法律条款,拍卖公司没有必要为拍品保真,所以也就没有一家拍卖公司愿意承担保真责任。对拍品保真负责,也就意味着承担更大的风险。赵涌告诉记者,“前两年公司有过一次十几万的损失,这也是到目前为止赵涌在线遭受过的一次最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