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范文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十以来的政策都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无疑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上了当今语文教学的研究日程。在文化传承方面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诗文教学首当其冲地成为研究的主体。基于近年来相关学者对古诗文选篇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发掘,本文将浅析长春市部分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作为我国义务教育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十以来,在多次讲话中也强调了作为民族精神之命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不容忽视的地位。而古诗文以其自身传统文化的亲缘性,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文传统化的重要阵地。本文将结合实地调研结果,详细分析当下古诗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具有的效用和功能。

一存在于教学一线的困境

2015年秋季,本研究小组在长春部分初中学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走进一线教学现场,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这些调研的数据和记录直观地反映出长春市大部分初中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学生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不适现象

本组的调研预设认为,学生对于古今差异大的古诗文学习应该是兴趣寥寥的状态,但实际调研结果却恰恰相反,大部分初中生不仅不排斥反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数据显示近77.5%的学生对此抱有浓厚兴趣,其中又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传统文化元素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这个结果着实是喜人的,但走进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笔者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相较于现代文的教学课堂,古诗文的课堂明显沉闷了许多。学生在学习兴趣不高,即便教师将古诗文的内涵挖得很深,学生们的状态依旧很木然,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连最基本的熟读成诵的目标都很难达到。综合分析,学生对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浓厚兴趣,但对古诗文学习兴趣索然。笔者认为初中生在当前古诗文教学中表现出一种“水土不服”的不适应状态。

(二)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无奈选择

由于古今时空差异对古诗文学习的天然障碍,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良好的引导不仅能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更能完成由教师教授到学生自学的理想转变。但是调研发现很多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却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问卷数据显示,近95%的教师都能认识到古诗文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长春版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占的比重较大,相应地课时量也占有优势。但即便如此,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效果依旧不甚理想。有近70%的教师表示学生并不重视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从访谈中笔者了解到了其中原因。一方面,初中生的古诗文学习多为零基础,在理解文意上存在很大问题,再加上缺乏较成熟的思想体系,所以很难把握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哲学内涵等意识层面的东西。另一方面,新一轮课程改革主张减负,缩减课时量,教师教学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在中考的大环境和课标的指导下,这使古诗文教学更显得捉襟见肘,教师对此表示力不从心。

(三)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宏观导向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要求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话题迅速升温。这本来是件好事,又为何会陷学生和教师于如上尴尬境地?基于此,笔者回顾课程标准原文并发现其中虽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但未对其明确界定,而且可以明显感觉到偏向传统情感价值观的导向。这也引导大部分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将情感教育作为最终目的,相对忽略了学生对古诗文本身的理解。另外,从初高中学段衔接来看,这种“简单定义”的情感教学目标会造成日后的教学“疲累”。据长春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反映,初中这种只要求熟读成诵、停留于理解文章情感教育意义层面的古诗文教学,对于高中的古诗鉴赏和文言文阅读也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障碍。过度重视情感而忽略知识和能力的古诗文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长期发展。

(四)中考内容对古诗文教学的客观限制

随着当下社会的浮躁之风步入校园,调研中笔者明显感受到中考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绝对导向作用。因此,“中考”更要明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导向。分析近几年长春中考语文试卷,除名句默写占15分,课内外文言文占15分,还有文学常识题目共占35分左右,传统文化的考察比重并不小。但分析题目,笔者发现其中25分以上内容都是考查背诵能力,甚至连课内古文的理解题和名著题都是按照题库背好的。可见,中考中传统文化的考察题目存在模式化,形式单一的问题。这对于古诗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与“学”都是一种很大程度上的限制。

二对于现存问题的认识

根据问卷和访谈的调研结果,笔者对以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这些问题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突破口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此前的教学研究停留在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完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实际上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文本中,二者有着血脉亲缘关系。传统文化知识并非文本分析的附属品。相反,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形成更为自主、高效的古诗文学习模式。在此笔者将“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效用概括为三个“点”:

(一)保持教与学“供需平衡”的平衡点

综合分析师生面临的困境,基本可以概括为“教”和“学”之间的供需不平。数据显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比如在被问及“学习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是否必要”的时候,88.9%的学生认为必要,但近70%的教师认为学生对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并不重视。教师在不明确学情的情况下,又何谈提升学生的兴趣?又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将古诗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授作为重难点,无形中打破了三维目标间微妙的制衡,形成了情感独大的教学态势。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最终流于“不懂”、“不理解”,不仅会阻碍其对课内选篇的把握,更会减弱其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可见,寻找古诗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合理平衡点,势在必行。数据显示近半数学生因为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而对古诗文感兴趣,即便不喜欢古诗文的学生仍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浓厚兴趣。故笔者认为教师不妨大胆调整传统教学模式,化被动为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桥梁,主动搭起师生在古诗文“教”与“学”的桥梁,努力达成古诗文教学的供需平衡,形成以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本为主体的古诗文教学生态。同时,重视古代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当中蕴含着古代语言运用的规律,是古诗文理解的基础。在初中的古诗文零基础教学中,重点是打好基础。故笔者认为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应明确注释与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注重基础积累甚至可适当渗透训诂、音韵的基础知识。这是必要的,也是迫切需要的。

(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基础点

除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供需不平衡的主观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古诗文教学的效果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1)教材选篇多而不精。在2011年版课程标准颁布之初,出现大量给语加法的呼吁,其中增加古代经典的呼声最强烈。“有些人士恨不得把四库全书都搬到语文课堂上才过瘾。相比原来的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非常强调诵读优秀诗文、阅读经典名著。”整合长春版教材的古诗文,笔者发现选篇存在数目多、难度大、分类杂等问题。这种课程安排下,学生对于古诗文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把握程度并未显著提升。因为,学生的时间是常数,教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主观压缩。而这种“压缩饼干”式的教学“将有些能力要求局限在特定年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次完成,一步到位,没有学生螺旋式上升的内化过程,更没有为不同思维水平的孩子留下暂时落后延迟发展的余地。”这种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反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影响后续教学的效果。鉴于此,笔者建议以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为分类标准,结合学情变化整合古诗文选篇内容,整合优秀古诗文教学资源,增强古诗文学习的系统性和专题性。(2)教学导向视野狭窄。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大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标,其视野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视野。故想要开阔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教学视野,势必要从课程标准和中考入手。就课程标准而言,近几年课程改革中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使课标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补充和发展。2011年版的课标前言中将“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表述改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将语文的功能内涵扩大化,兼容了当今社会信息飞速发展的现实特征。另外,多元化的国际视野也落实在语文选篇中。如2011年版课标中新增了许多儒家经典之外的选篇,如《庄子一则》、《礼记一则》、《列子一则》等,一改以往“独尊儒术”的局面,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笔者认为这些有益尝试值得进一步推广。同时基于多元选篇,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多元理解古代文化,形成头脑风暴,使其在对比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就中考而言,在原有基础上应增加学生对选文中涉及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内化的产物的考查,并以考查能力主,形式灵活多变。这一方面督促教师深入发掘文本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还能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三)全面开发“教学空间”的拓展点

“要更好地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传统文化,仅仅靠课堂上的45分钟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从而实现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元素还可以成为一个课外教学空间的良好拓展点。就传统文化本身而言,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拓展古诗文阅读,不但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诵读《声律启蒙》等适合该学段的古文,给学生提供交流表达的机会。又如利用课前演讲机会让学生交流讲述《世说新语》中趣味性的古文故事。学校也可举办诗歌创作、朗诵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古诗文学习动力。除此之外,现代信息技术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也可以实现教学空间的拓展。多媒体信息技术除了可以完成课上创设教学情境、拓展学习资源的任务外,还能进一步完成学生的“自我”塑造。借此,师生可以共同构建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的交互式平台,以实现教学空间的充分拓展。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内学习的补充与拓展。同时让学生在这种“自我实现”的激励下,形成健康、积极的“自我”,实现学生自我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本文从初中古诗文教学实际出发,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阐发了对问题的思考并给出建议。优秀传统文化是古诗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教师借助它建立起古代文字与现代教学之间的兴趣桥梁。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下,创新方法法教授古诗文,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螺旋式上升。笔者认为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应延续下去,在实践中检验教法、课标、考试制度的可行性,形成良好的古诗文教学模式。

作者:郑百艺 王彤 周燕妮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希贵.今天我们怎样教语文——写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之际[J].中学语文教学,2012,04:9-13.

[2]樊怡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16-17.

[3]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8:76-78.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范文2

一、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二、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四、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范文3

一、古诗中的传统节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每一个角落的距离都接近了。学生所接受的洋文化日趋增多,他们不但知道圣诞节,还能说出许多外国的节日。平时,他们有印象的节日,也只不过是“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如果问:什么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知道的很少,回答更是五花八门。这些现象的背后,说明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忽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古诗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让学生先来说说是什么节日,谁知竟有学生脱口而出是“教师节”,令人有些哭笑不得。也难怪,古诗的九月九和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的是不同的概念。于是,就要借助日历,比较直观地向学生讲解农历的有关知识,并告诉学生,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诗的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就是重阳节。见学生似懂非懂,我又借助多媒体引出另一首诗,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通过诵读,了解诗篇大意,更是让学生知道正月就是农历的一月,正月十五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呢?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回家请教长辈或查阅书籍,有条件的同学更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找。果然,许多学生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他们彼此交流,不仅更清楚了农历的概念,还知道了传统佳节多数用农历计算,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是除夕,而子时之后也就是“大年初一”了,“五更分两年”嘛。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计较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而是帮助学生挖掘古诗的内涵,延伸了学习古诗的外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意识,同时使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二、古诗中的琴、棋、书、画

不管是前人还是现代人,如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么他们在人们眼中就是才子才女。因为这些都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然而如今这个年代的价值观,电脑和外语更显得实在和实用,在许多方面能体现出你的人生价值。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他身上还是需要这样一些民族气质,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在我们下一代身上传承这种气质。

其实,古诗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意境体会,其精练的字词,平仄有序,讲究韵律,让人眼前有画,耳边有曲,心中有感。只有中国的古诗是无法用外语来翻译的,因为这种艺术境界其它语言是无法达到的。所以,在古诗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诵读的平仄,更要根据每首古诗本身的特点,配上与内容、情感相符的乐曲,以古筝和琵琶奏曲为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乐器。如,王维的《竹里馆》第二句“弹琴复长啸”,让人耳边响起了一曲娓娩的琴声,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仿佛听到诗人的弹奏,从而体会整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融入到诗的意境中,为诵读古诗奠定了基础,一种渴望学习古诗的欲望被点燃,这既是激趣,也是搭建。

同时,古诗与书法、国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首古诗用一手和书法来演绎,其意义深远;一首古诗配上一幅意境深邃的国画作品,更是不同凡响。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更要注重三者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让三者巧妙地融于一体,让学生多读、多看、多品。正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美景,但学生看到心中所描绘的景象,就会深切地体会到诗的优美意境。

三、古诗中的调色及其所反映的审美内涵

古诗、诗在色彩运用方面,特别看重不同自然色的协调与对比,明确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影响。暖色让人感觉华丽,橙色是最暖色,红、黄是暖色,红紫、黄绿是中性微暖色,而冷色给人感觉朴素,紫绿是中性微冷色,蓝紫、蓝绿是冷色,蓝是极冷。诗人习惯调动的色彩,基本没有冷暖两极,主要是色调之间的协调与对比,这是“中庸之道”影响诗人色彩审美趋向的最好印证。两种类似的调和与搭配,会营造出平静安详的生活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客路青山绿水前。”(王维的《次北固山下》)同写途中所见,波澜不惊,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氛。

四、古诗中的民族气节

古诗中多寄托诗人的一份情感:爱国的、思念的、悲愤的、顽强的、悠闲的,引导学生品味诗句,体会诗人情感,把握古诗中的民族精神之魂,提升古诗学习的意境。

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雪大作》一诗,先让学生了解诗人作诗的背景。尽管已经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啊,但仍然盼望为国尽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月入梦来”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国情怀呀!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范文4

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三点: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范文5

古诗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见证者。它的美在于意境,在于内涵。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初中语文中加入了古诗文教学,将我国独有的古典精粹引用其中,可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因此,教师应对古诗文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究,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传统文化;相关探讨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相关研究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大体包括两方面:一是过于重视古诗词背诵,忽视了古诗意境的感受,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二是过于注重对古诗词的翻译,忽视了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古诗词作为古代优美的古言,是多姿多彩的一种意境及心情。诗词需要我们用自身的感受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然而,在应试的教育下,死记硬背成为教师教学古诗词方法的主要手段。背诵虽然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但也会抹杀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授诗经《诗经•关雎》时,教师会要求学生将整首诗歌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或者采用默写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但由于学生对《关雎》这首词的内涵不够了解,对于作品中采用的创作手法一无所知,最后导致学生对诗词的背诵产生一定抵抗情绪。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考取更多分数,想尽办法让学生牢牢记住,但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的主动接纳者。传统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传统文化之美与古诗词融为一体。古诗词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每一首古诗词均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思想和审美价值。古诗词中体现出来的优美意境高尚情操能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其审美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古诗文教学

(一)朗读古诗,感受形式之美

古诗词创造过程中均会运用到押韵,因此其在语言上均极富音乐韵律。每个诗句、词句中音节具有存在节奏变化,平仄音调抑扬顿挫。因此,在对古诗词进行朗读时会产生珠圆玉润的连贯和顺畅感。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朗读是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意蕴进行体会的一种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作者“苦闷—向往—矛盾—豁达”的情感变化。然后,教师再对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分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体会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通过古诗朗读法,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作品的形式之美,使其对古诗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二)营造古诗意境,传承文学之美

意境是作者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将客观物境与主观情意进行有机融合之后创造出来的一种境界。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把握作品的意境是一个学习重点和难点。而只有在把握意境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作品得深层意蕴。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点对“月”意象进行讲解。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对月意象进行品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进行简单的引导和点评,从而让学生明白,在古诗词中的“月”意象通常是表达诗人思乡之情。教师通过古诗意境的营造,可将传统文学之美很好地传达给学生。

(三)对古诗深入剖析,感受内容之美

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古诗创作背景,体会诗人思想感情。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政治上遭遇诸多不顺之后进行创作的。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经历诸多磨难,存在诸多缺憾,所以他常常借助明月对自己的人生出路、追求归宿进行构想。苏轼在经受了各种挫折之后,其越是表现出“归隐”的趋向。他想回到大自然,回到田间,过上恬静安适、泰然自若的生活,想寻回灵魂的自由。词作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尾,显示出作者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祝福寄予明月,希望远在他乡的亲人们能够幸福、平安,并以共勉,自己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世间的多变世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让学生通读全文,让学生去感受诗人的情绪。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水平,树立正确价值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例如,教学《关雎》一文时,教师在课堂上应先对《诗经》的创作背景进行解释,如《诗经》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而这些诗歌通常是描述什么,这些诗歌又分为几类,等等。这样可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对《诗经》进行介绍后,教师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对《关雎》的大体内容进行讲述,不仅可让学生有一个整体印象,对诗歌的整体大意有所了解,还能降低诗歌学习的难度。然后,教师可开始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并设置相关问题,如:明明在描述人,为何开头要写“雎鸠”?少年发现求之不得以后是怎样的表现?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便会一步一步理解诗歌,感受到诗经之美。

三、结语

初中古诗文教学不仅仅是在传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是延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和蕴意美,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此外,教师在教授古诗时应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充分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作者:马丽丽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29.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范文6

关键词:古塔建筑;历史;风水;人文信仰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国古塔的起源

自佛教传入中国,便很快成为了一种信仰,它在不断的受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的同时,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建筑的产生就是佛教意识形态的物化实体。古塔,就是佛教建筑和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它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

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造塔,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如表一中图1所示,佛塔的下面都有地宫,里面都珍藏着释迦佛祖的舍利, 所以佛塔不仅成为了释迦涅的象征,更是佛家弟子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了。佛教认为,信徒们如果能经常性地环绕着佛塔作礼拜,就可以在来世获取无上的功德和福报。

二、中国古塔的形式

任何形式的文化艺术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作为佛教信仰的重要标志之一的佛塔也是这样的。当建造佛塔的思想从印度走向四面八方之后,各地区的佛教信徒们在接受印度佛塔建筑样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结合着本民族的固有文化,创造出自己所喜爱的佛塔样式。中国的古塔也是多种多样的, 从它们的外表造型和结构形式上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表一所示。

1.楼阁式塔:在中国古塔中的历史中最悠久,体形最高大、保存数量最多,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佛塔建筑样式,这种塔的每层间距比较大,一眼望去就象一座高层的楼阁。在中国最早的楼阁式塔是洛阳白马寺中所建的四方形楼阁式塔。

2.密檐式塔:在中国古塔中的数量和地位仅次于楼阁式塔,形体一般也比较高大,它是由楼阁式的木塔向砖石结构发展时而演变来的。如陕西西安的小雁塔(建于公元707年)、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建于公元824-839年)、河南登封法王寺塔等都是平面为方形的塔。

3.覆钵式塔:是印度古老的传统佛塔形制,在中国很早就开始建造了,主要流行于元代以后 它的塔身部分是一个平面圆形的覆钵体,上面安置着高大的塔刹,下面有须弥座承托着,如北京妙应寺白塔。

4.花塔:花塔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的主要特征是在塔的上半部装饰繁复的花饰,看上去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花束,用来表现佛教中的莲花藏世界。广东省广州市六榕寺内的六榕花塔。

5.亭阁式塔:是印度的覆钵式塔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亭阁建筑相结合的一种古塔形式,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塔身的外表就像一座亭子,都是单层的,有的在顶上还加建一个小阁,在塔身的内部一般设立佛龛,安置佛像。如山西台怀的佛光寺祖师塔。

6.金刚宝座式塔:这种名称是针对它的自身组合情况而言的,而具体形制则是多样的,它的基本特征是下面有一个高大的基座,座上建有五塔,位于中间的一塔比较高大,而位于四角的四塔相对比较矮小。如北京碧云寺塔。

7.过街塔:过街塔是修建在街道中或大路上的塔,下有门洞可以使车马行人通过,门洞上的塔就是佛祖的象征,那么凡是从塔下门洞经过的人,就算是向佛进行了一次顶礼膜拜,这就是建造过街塔和塔门的意义所在。如镇江昭关过街塔。

三、古塔建筑的文化元素

1.古塔建筑的历史文化

“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中国古塔建筑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华民族的深刻文化内涵,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建筑是人类在大自然中伟的创举,一块砖上的几处磨损、一块瓦上的一角残破,或许是自然、或许是人留下的痕迹,正是这些磨损诉说着一个个生动的做事。

2.中国古塔建筑的风水文化

作为古代风水学说中,塔是用来“镇邪"之物。塔,是一种特殊建筑,属阳宅建筑之一。凡是有风水意义的塔,诸如镇山、镇水、镇邪、保一方平安等都称为风水塔。它主要是为了保护一方平安,造万太平而建的。对于风水塔的建造,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它都起着重要作用。《海经图赞》说:“地亏巽维,天缺乾角"。阜阳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洼,据《颍志》记载:堪舆学家认为东南洼而地轻,地气外溢而难出人才,须建塔以镇之从中可以看出风水塔不仅仅对一个地区的文运、平安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古建塔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崇拜礼佛,因为塔内有佛骨舍利,所以塔便是佛的象征但历代工匠在建筑中都重视了塔的选址,与环境的协调及建成后的景观效果,究“天人合一”。而盛行于明清时期的文峰塔,则是一种以风水学源为依据对一的自然山体的缺陷进行补救和装点的建筑,已完全脱离了佛教的范畴,它的建目的就是为了装点河山,以弥补山川形胜之不足,促使多发科甲,从一开始就山水风景结合在一起。它作为一种人文景观的载体,对城市建设也起着重要作用。

3.中国古塔建筑的人文信仰

佛教建筑的产生和佛教的意识形态是分不开的。在物化的实体中,不仅建筑代表了佛教文化,在建筑中所有的装饰艺术也都是文化的载体。

在佛塔的演变过程中,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俗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佛”、的梵文音译(Buddha),这里借喻为塔,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塔就是佛的象征。但中国的佛塔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虚无飘渺的天国形象,也不会产生阿罗地狱的恐怖联盟。中国的佛塔是“人”的建筑,不是“神”的灵境;它凝聚着“人”的情调,而没有发射出“神"的豪光。它有很浓烈的人情味。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一个完美的建筑应涵纳有文化的底蕴,传承于历史,亲和予自然,谐调于人情。“塔”便是这种集各种理想于一身的建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信仰的人们,按照自己的文化习俗,建筑了不同风格的塔。

4.中国古塔建筑的标志文化

处于平地城市的塔,同样以其高耸的轮廓线条丰富了城市天际线,反过来塔又成为城市中高高突起来的标志。美国费城规划委员会前执行主席E・N・培这样认为:中国古代所有的建筑物,即使是最雄伟的也基本上是属于水平方向的在高度上也是适度的。但塔要除外,我以为它主要是用于点景的。通过塔的度来形成城镇的游览胜地,作为城镇的标志性建筑物,如西安大雁塔、杭州的和塔等。

四、总结

塔,一旦落成一方,她不仅仅只是一个存在的建筑,它是按照人们心中的理念表现出来的心灵之塔。是一份壮美,一种力量,更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民族风骨,一种文化信仰。中国古塔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和不断创造新型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展现了一个民族创造的超凡的人生终极价值。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12

[2]沈福熙.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