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语段摘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优美语段摘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优美语段摘抄

优美语段摘抄范文1

1、我在问题中成长,我总有无穷无尽的问题,我很喜欢和同学们讨论学习上生活中不懂的问题,从而获得真知,我越来越体会到与别人讨论问题远远比自己独自一人想问题要好得多,因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在与别人的讨论中使我受益匪浅,这更让我明白了合作的重要。

2、这样的生命才是多彩的,正因为有了挫折,才有了我对生活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感激所有赐予我幸福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感激挫折的力量,那种痛苦过后的快乐,煎熬过后的幸福是平静的生活永远无法实现的,因为我们需要挫折。

3、文化用来做什么?这是很好回答的问题。有的人慷慨激昂的回答:”用来报效祖国!“有的人甜蜜的说:“可以找份好工作,养家糊口!”这些人说的都没错,然而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想,他们把文化当作工具,用来歧视人的工具!

4、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5、一束阳光射穿了层层密布的阴霾,那就是爱。爱的光芒射入他们的生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爱的气息。不论是什么国家或民族,不论是什么人种,都将自己的一份爱心投给受灾的人民。我也不例外。我把自己的一份爱心,带上我的祝福,一同送给了受灾的人们,心意虽少但爱深重。我虽然是茫茫捐助者中的一员,但包含的爱,却可照亮一片天。

6、当我面对着浩瀚无边的大海,我就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更不要说当我面对着世界是何等的心情,但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忽然觉得世界的不同。

7、青春是梦,美妙的梦。在这梦中梦到过太多的事情,忧伤与欢乐、微笑与哭泣,成熟与单纯,我们都梦到过,然而面对青春,不该是惧怕,不该是逃避。要用自信把一切压倒,迎接你的必定是美好的天空。我相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花儿都是芳香馥郁的。

8、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誓努力的做好每一件事,做到“言出必行”。然而,失去诚信的阴影却似幽灵一般缠着我,令我消沉。这时,我无意间读到了泰戈尔的一句名言:“如果你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你也将失去群星。”霎时,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失去太阳,可以欣赏群星,失去绿色得到的是丰收的金秋,失去了无忧的童稚,我们走进了成熟。

9、品味生活中的快乐。如果自己在任何情况下受到家长或老师的表扬,一次考试中的小小胜利,都是快乐的事情,值得品味。品味不是让自己沉浸在喜悦中不思进取。从中得到的快乐,把自信带给每一天,把快乐与喜悦分享给别人来品味,会让大家同自己一起快乐。在品味中还可以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缺点,来取长补短。

10、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11、追求更高的“功名利禄”只是满足了个人的欲望,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更没有价值可言。平凡的生活中,可以有很多平凡的事,但是确实幸福的,相反的生活不一定就比平凡的生活来的快乐和幸福, 我是年轻人,不甘于平凡是很正常的,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强的,不愿意让别人看扁了自己吧, 但父母他们的年纪和生活方式以和年轻的我们不同了,为了他们偶尔平凡一下也是很好的放松和调节啊 我不想为了自己的一点私欲,让自己抱憾终身,在内疚、懊恼和自责中度过我的下半生。

12、伟人的成功并非侥幸得来的,是踏平一条条崎岖的路,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失败而得来的,就如蚕蛾经过千辛万苦才能破茧而出。你只要坚持地从失败中走出,就会获得新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13、人不可能一辈子都一帆风顺,我们大家都遭受过大大小小的挫折。每当遭遇挫折的时候,有的人会说:真倒霉。是的,大概每个人都希望每天都如自己所愿,不要遭受挫折。但是,我会对挫折说:欢迎光临!

14、贝多芬的歌曲向来是以雄壮的曲调、丰富的情感著称。特别是那首《命运交响曲》,旋律雄浑,仿佛每一个音符都有千斤重,肆虐的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15、也许,风靡全球的一部书或一部电影,自己看后会觉得无聊。为什么别人看后会喜欢呢?把问题的答案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不会品味,没有发现其中的苦和乐,要发现其中人物的特点。品味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状态,可见品味是多么的重要。

16、虽然每个人都想成功,但失败是不可避免,只要经历了失败,才会变得更加成熟,向成功迈出无可比拟的一步,你的人生也就是从失败的那一刻开始。就如凤凰要经历涅?才能重生,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即使成功只不过是战胜失败就能达到,但仍然有无数人在失败面前一再退缩,最后被失败的洪水淹没,成为别人眼中的窝囊废。

17、“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8、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19、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20、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21、感恩折射出的,是一个人高尚的灵魂。伟大的作曲家舒曼临终前这样感谢他的老师维克多"虽然后来因为您的女儿和我的婚姻问题,您做了很多伤害我的事,可我依然感谢您,谢谢您教我音乐,也谢谢您最终把女儿嫁给我。"是的,感恩的心不能因为曾经给予恩情的人有过错误而收起感谢。感恩,既为感恩本身,也为他人曾经给过的真挚。

22、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23、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24、生活需要爱,没有爱,那些受灾的人们生活将永远悲惨;生活需要爱,爱就像调味料,使生活这道菜充满滋味;生活需要爱,爱让生活永远充满光明。

25、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26、正确的追求犹如永远指向光明的指南针,帮助我们加大马力,驶向前方;正确的追求就像我们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正确的追求就是我们成功的入场卷,越早的订票,就有越好座位。都说我们是花样年华,充满生机和活力,那就赶快行动起来,找到自己人生的追求,共同打开成功的大门吧!

27、是自信为我搭起了一个人生平台,使我从此主动积极的去对应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使我能够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我坚信,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如果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么自信就是成功之基。天并不都是蓝的,云并不都是白的,但自信的风采却是一束永恒的灿烂的恒久的光辉,这一束光辉将永远照着你的目标前进,不再迷茫。

优美语段摘抄范文2

1课前预习

由于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学习资料匮乏与眼界狭窄,课前只要求学生查阅生字词(读准、理解,会写、并能造句),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即可。

2导课

语文教学新课成功的导入,要富有激情,要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导课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故事导入法、表演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猜谜激趣法、咏诗诵词法、悬念导入法、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影音等。在导课的过程中适时的展示课堂目标。

3指导学习

读。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读的过程中,能达到眼到、口到、心到。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揣摩、讨论,反复体验,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启迪。阅读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读。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题目与课文什么关系?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写人的,抓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人做了件什么事?结果怎样?如写事情的,要抓住事件的六要素来说。)?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

第二步默读细读。读的过程中,要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要用自己的话简要归纳,必要时写在练习本上,同时要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与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完成后小组(以相邻两座位为小组最佳)内传阅,互相学习,自我矫正。同时探讨勾画的不理解的语句。如小组内无法解决,就提交给教师,教师要抓住主要问题,以“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品评、释疑解惑、内化吸收。

第三步品读感悟。教师开始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顾品读:一是自己勾画的认为优美的句段。二是品味人物的精神风貌、透过事件反应的问题或得到的启示教育。三是自己认为本文那几个方面写得好或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选材、结构等方面入手。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可由学生自由体会与感受,努力做到把课本知识向外延伸,从情感的角度、从想象的角度、从体验的角度设计出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这一环节重在相互探讨口头交流(探讨的人员2-4人为佳),共性的问题由教师引导在班级体内学生互相解决,可采用举手、点名等方式,但用时不宜过长,如发现学生大多难以解决,教师有必要做以点拨。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根据学情适时调整难度、进度,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粗。

4课内小结

小结是一个回顾整理的过程,可以由教师小结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小结。教师小结要简明扼要,抓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对写作上的艺术特色做以点拨,每节课渗透一点,逐步引入写作借鉴。阅读教学,更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写作水平提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课内阅读教学不到位。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学习方法和主要收获等,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5练习

根据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学习情况,每节课都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练习形式应当多样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1 字词。抄写或听写生字词,或组词说一句话。

52 摘抄。对课文中优美的句或段摘抄在语文积累本上,对提高写作大有益处。

53 仿句:可以仿写文中优美语段,也可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优美语段,让学生仿写,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写作奠定基础。

54 写体会。语文中的课文,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有独到可取之处,由于学生课内注意力只集中在课内某一时间段,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难免思维不集中,通过写,有利于教师掌握学情,及时发现课内学习效果差的学生,从而过多的关注他们、激励他们。

优美语段摘抄范文3

神的话让游牧民们都感到失望和愤怒。原本期待神能带给他们财富、健康或其他世俗的目的,可神却让他们去收集鹅卵石――卑贱而无聊。不过,他们还是按神的指示各自拣了一些鹅卵石装进袋里。走了一天的路,当他们次日夜晚扎营时,居然发现鞍袋里的鹅卵石全都变成了钻石。他们无比高兴,同时也懊悔当时没有多收集一些鹅卵石。

由这个故事,我想到作文材料的积累问题。作文课上经常有一些学生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想不出写什么。究其原因是他们胸中无墨、平时积累少。古人云:“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时。”写作时要有内容,必须建立在平时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否则难有所悟,也不会有灵感。有了积累,写作时才不愁“无米下锅”。

一、如何积累――阅读

第一,做生活的有心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但从中获得的认知与感受却大相径庭。

“身入生活”,更要“心入生活”,要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要能够在极普通极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如果你是生活的有心人,一个景物、一件小事、一个微笑、一丝心绪,都能拨动你情感的波澜,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

第二,通过阅读的方式积累写作素材。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一取材源头最为广泛。

现代教育大师叶圣陶、吕叔湘都强调过阅读的重要。叶老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吕叔湘先生指出:“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鲁迅先生也有这样的体会,他说:“文章怎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理和方法的。”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文化品位。”

学生课外阅读要“足量”,每天平均不少于30分钟用于阅读;要“优质”,在读书过程中,你读了什么,就会成为什么,读肤浅的书,你就会跟着肤浅。有些人见什么读什么,囫囵吞枣;有些人只读武侠言情网络小说。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

决定一个人的品味和境界的是他的胸怀和内涵,而影响一个人胸怀和内涵的则是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每一次阅读优秀的读物,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升华,一次对人生的思索、对命运的拷问。这便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打下精神的底子”吧。

阅读是柴,写作是焰,柴愈多而焰愈烈。爱读书的人写起文章来就不会太苦,反之就苦。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没有吸收,哪儿来的倾吐?

二、如何有效阅读――摘抄

阅读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使阅读发挥最大功效呢?要适当摘抄,建立作文素材库。

很多学生对于当时看过的事例,自以为已经记住了,其实这是盲目自信,因为人们看过一次的材料,一两个月之后,十之八九会遗忘,一到用时很难想起来,干着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不仅要广泛阅读材料,还要及时把精要精彩的语句段落抄下来,这样才能真正牢固地占有这些素材。明代文学家张溥每借书必抄七遍,是为“七斋先生”,终成一代文豪。钱钟书先生平均每天写将近4页的读书笔记,终成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除了写小说,还要做繁重的家务。她在厨房干活也带着纸笔,及时把脑子里涌现的思想记下来。我们如果不及时抓住思想的火花,它就会稍纵即逝。把它们记录下来,积累起来,写作时就不会为文思枯竭而犯愁。

特级教师应永恒老师应邀到我校指导高一学生学习语文,他叫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每天抄100字。这一点,几年来我都在做,我叫学生准备的摘抄本不要太大(小本便于随时携带,一本写完再买一本),纸张好一点(因为要经常翻阅,好纸耐翻)。刚开始,一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摘抄,我要求他们抄,要写上日期,每周检查。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形成习惯了。因为摘抄的过程本身就是阅读、思考、陶冶心灵、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过程,以后写作时还用得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笔记记多了,不容易在摘抄本中快速查找到所需材料。怎么办呢?我的方法是把它做成卡片,前面几页按话题编成目录,把记的内容按话题填入相对应的卡片中。也可以把要记的内容复印或剪下来粘贴,还可以在相对应话题的卡片中记下出处,这样既省时间,又方便查找。

杨绛先生说:“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只要平时注意点滴的积累,持之以恒,就会聚少成多,形成一个不小的材料库。

三、摘抄之后――熟记

抄下大量深刻隽永的警句妙语,记下大段诗情画意的优美语段,并非就能使语言顿时生辉。要想真正在下笔时自然流露,流畅成文,还应多翻多看,随时背诵。只有反复揣摩,认真品味,才能活学活用于自己的文章中。实践证明,多读读诗歌,语言自然凝练;多背背词曲,语言自然优美;多看看杂文,语言必然犀利。熟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钱钟书先生就是不断翻阅笔记才成为饱学之士。平时积累的材料只有烂熟于心,作文时才能用得快用得准,单凭印象是会出差错甚至闹笑话的。

我要求学生随时带着摘抄本,早读时可以读,午餐晚餐后可以读,晚上睡觉前可以读,走路上学和回家路上也可以读。课堂上让学生看课作业,有些学生速度比较快,可以叫他们拿起摘抄本读,上课时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还剩几分钟可以让学生读,课间在走廊上或在教学楼边休息也可以读。熟记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却经常被教师和学生忽略,变成为摘抄而摘抄。

如果把写作比作打仗,你是将军,一个个材料就是一个个士兵。你只有对手下的士兵很了解,他们的性格你都了如指掌,打仗时,才能把他们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

只有反复阅读、反复品味、反复思考,对积累的素材才会融会贯通,写作时才有可能用得灵活,用得恰到好处。写出的文章也就内容充实,生动感人了。

优美语段摘抄范文4

作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表达、积累、梳理,从而形成自己思想的过程。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写出成功的作文决非易事。所谓“今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长期以来,学生每天忙于“题海”,对生活感受不深、视野狭窄、但为了应付考试,只好去套作文、背佳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必定是套话多、空话多,生涩难读,学生作文能力低下,有的甚至害怕作文,谈“文”色变。

作文真那么难写吗?我认为。对于学生来说,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另一方面还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除此之外,恐怕不可能找到什么终南捷径。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以上这些呢?

1、先读后写,厚积薄发。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读和写的关系,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要求学生多读熟读,最好能熟读成诵,因为在读和背的过程中开阔视野、训练思维、增长知识。苏轼曾说“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熟读和背诵的过程就是“厚积”的过程。而且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读分为泛读和精读两步,泛读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博览群书”。即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各种课内课外的书籍及文学著作。如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等,同时向学生推荐《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古典名著,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相关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的理解,引起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为达到此目的,我在班内设立了“读书角”,把全班的书籍集中到一起进行交流阅读,并要求学生把读过的书的名称记录下来开列成单,互相对比以激发其读书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就开始第二步——精读,即从自己曾读过的书和文章中找出自己认为比较好的精彩语句和片断,反复诵读,细心揣摩。达到不仅会其文还会达其意的目的。

写也可分两步——抄写和创作。

抄写就是在多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那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文章、语段、句子摘抄下来,以供自己日后反复诵读或创作使用。每个学生须准备好摘抄本,班里不定期组织学生在一起交流经验、评阅文章、探讨心得。

第二个环节就是创作,即自己动手。先给学生作文要求或写作情景,再请几位同学上台进行三分钟口头作文,接下来就一气呵成,形成文章。或是教师采用命题作文自命题作文,看图作文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练笔,或开设“写作欣赏课”,即每周用一节课来欣赏学生的作品,把好的文章投送到学校刊物和其它报刊杂志发表,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

2、先批后改,相得益彰。

作文训练不仅要多读多写,而且还要多批多改,很多学生没有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有的甚至对老师批阅的作文只看一眼分数就塞进了书包,还有的改正几个错别字就算了,根本不知如何修改作文。

优美语段摘抄范文5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在刘翔之前,谁会想到一个黄种人有一天会登上110米栏的冠军领奖台呢?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纪录夺得了金牌,创造了中国人在短道项目上的奇迹和神话!此次赛后他又开始了废寝忘食的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洛桑站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当初幼小的花芽,经过汗水的浸泡已经散发出满世界的芬芳了!

我一直很喜欢冰心奶奶的一首小诗《成功的花》:“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花需要汗水、泪水甚至血水的滋润啊。

赛场上如此,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优美语段摘抄范文6

一、学习观察方法,训练“抓住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如小学语文六年制七册《基础训练4》作文题“写一种植物”。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荚树》,学习作者的两点观察方法:

1.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

2.学习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观察一种你喜爱的花,观察后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红玫瑰:墨绿色的茎上长满了小刺,尖尖的、硬硬的,谁也不敢去惹它。枝条上长满了齿形边的叶子,叶子是绿色的,刚长出的却绿中带红。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叶丛中,枝头上花儿昂首怒放,颜色是那么红、那么浓,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燃烧的火焰。许多的花瓣组成了一朵精美的花。这些花瓣有规则地簇拥在纤纤花芯的身边、层层包裹着。就连花瓣之间的空隙也自然地被下一层花瓣所遮盖。每片花瓣都鲜活活、细嫩嫩、水灵灵的,好像只要轻轻一掐,红色的浆液就会涌流出来似的。凑到花前闻闻,清香阵阵,那是散发着诗意的芬芳,沁人心脾,使人陶醉。啊,多么娇媚、可爱的玫瑰花啊!

小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部分的观察也是有序的:茎叶花。表达时也做到了有主有次,不面面俱到,着重抓住花的特点写具体。由于小作者观察得仔细,观察方法得当,所以把玫瑰花写得逼真传神。

二、学习构段形式,训练“言之有序”

为了培养学生在作文时能言之有序,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段式结构,掌握组句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例如《》中的三、四自然段的承接式,《海底世界》三、四自然段的总分式,《惊弓之鸟》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因果式,《南京长江大桥》第二自然段的后半部的并列式等。在作文课上再强化这些段式的单项训练,例如,一次菊展后,全班60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出了20多种,五彩缤纷。

三、学习描述方法,训练“言之有物”

阅读教材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里面有很多描述方法值得学习模仿。如《鸟的天堂》课文第二部分是动态描写。作者运用了以静衬动,动中寓静的方法,先淡淡描写一句:“起初周围是静寂的”,为群鸟活动的“热闹”场面铺设了背景。接着,作者按照点面点的思路,从鸟形、鸟声、鸟色、鸟类和鸟的动作等方面,运用多组排比短句尽情描绘,十分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了一种千鸟荟萃、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让人想象到群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怎样的快乐和幸福。学习这一段时,我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方法上,而不是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为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并转化为写作技巧,我指导学生仿写一只动物或一群动物。

四、开展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积累”

1,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的阅读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的讲读分析,给学生作课外阅读示范,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