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养路机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养路机械范文1
1引言
在列车长时间运行和自然条件作用下,铁路线路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形或损坏。为了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延长线路各组成部分的使用寿命,必须加强线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使线路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上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的铁路养护主要是依靠人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作业质量不高。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铁路养护开始在工作中使用小型机械,这些设备的使用,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减轻了养路工人的劳动强度。
2大型养路机械安全管理的措施
(1)积极做好养路机械的安全组织工作
各部门应建立养路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做好用机械项目大小组织计划确定机械种类、数量和主导机械,编排所在进出场计划和机械总量控制,及时上报组织计划,组织机械到位,并深入了解机械技术状态,培养安全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安全专业技术和机械安全操作知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加强对安全生产法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为铁路养路机械安全顺利施工做好准备。
(2)养路机械安全管理做好所有设备的查验保养调试工作
①养路机械本身存在安全运转性能,要想达到安全最佳状态,首先要做好预防性维修,对所有在场运行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的启动安全检查,并组织机械手对机械设备进行例行保养,包括紧固螺栓以及油品的污染程度检查。对于存在问题机械安全隐患,应编制合理的检修计划,并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实施。
②养路机械外界存在安全,也要求我们的操作人员尽心尽职,时刻拉紧安全意识这根弦,安全与不安全都掌握在自己的双手中,对新购机械要选拨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人员,协同厂方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对机械手实行岗前培训,掌握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技术后方可上机正常工作,减少安全中不必要的隐患。
3施工中的机械安全管理
(1)项目部要周密安排,搞好设备安全组织工作,及时对设备进行安全调配。
(2)操作手要服从项目安排,又要结合本机情况在安全情况下作业。
(3)操作手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随时观察设备的动态及时排除各种隐患,杜绝因油、水等问题影响正常运转产生不安全因素。
(4)操作手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避免过时保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利用率高,易损坏,易出故障的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变事故修理为预防性修理,机械发生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汇报给领导,以便迅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抢修,预防不必要产生的安全事故。
4建章立制,确保养路机械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
(1)做为领导者与管理者应结合工作实际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使我们在养路机械安全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应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2)会议制度。会议是及时了解情况部署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组织协作的重要措施。安全领导小组应建立定期不定期的会议制度,研究部署总结工作和交流经验。深入开展“反三违月”、“安全活动日”、“安全警示月”活动。
(3)检查制度。安检小组应对下属单位贯彻、执行上级安全工作指示,计划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全面或专项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在的问题整改意见反馈给受检单位。
(4)隐患整改制度。在工作中及时排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若知情不报造成损失的应给予严惩。安全问题是养路机械安全管理事业发展的大问题,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要素的优化配置,需要各级领导部门层层落实,层层把关,发挥自己职能,把安全问题提上主管领导的议事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本职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确保养路机械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
5加大机械检查评比力度
一是加强管理,实现机械良性循环。以开展“年审年检”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机械的作用,使机械操作人员以爱机为荣,进一步在开好、管好、用好机械设备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以机养机、以机增效;二是加大机械设备检查、督促和评比力度;三是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要认真总结铁路机械的管理经验,对铁路机械的管理办法、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补充和完善,为以制度管理机械,实现规范化操作机械打下良好基础。
6我国养路机械发展前景
大型养路机械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在国内的装备已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养护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业已实现了全部线路大修、维修主型机械的国产化,国产设备占到我国大型铁路养路机械总量的90%。今后养路机械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现在常用机型的养路机械的市场需求将明显减少;道岔、隧道、桥梁相关养路机械将会有一定量的需求;高速铁路相关养路机械的需求将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高中低端、大中小型养路机械均会有需求,且匹配将趋向合理化。
中国铁路自采用大型养路机械对繁忙铁路干线进行维修以来,彻底改变了以往依靠人工、小型机械设备落后的修理手段,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封锁天窗,使繁忙干线的维修工作走出困境,在维护、改善主要干线线路质量、提速扩能、保证行车安全以及新线建设和促进工务修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型养路机械已成为确保线路质量、提高既有线路效能,保证高速、重载、大密度铁路运输必不可少的现代化装备,有力推进了我国铁路的技术进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养路机械范文2
关键词: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故障;预防
一、大型养路机械检修存的问题
(一)技术管理不完善。大型养路机械技术管理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没有明确的大型养路机械检修范围和规范,导致技术人员理解错误,所采用的检修工艺不能完全适应大型养路机械新检修技术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问题;二是当前所采用的大多是1993年所编制制订的检修规则,明显的滞后于大型养路机械的新发展;三是技术人员在检修操作上,存在这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有些技术人员进行检修时,不能依据相关部门下发的技术指导标准开展检修工作,检修时间过长。
(二)检修工艺范围有漏洞。首先是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仅仅依靠经验开展检修工作,不按照工艺要求开展检修工作。其次是检修人员进行探伤工作时,因为没依据探伤标准开展工作,导致有的探伤零件不能达到清洁标准要求,显著降低了探伤的精度。再次,检修人员工作不全面,存在有些部件漏检、漏修的问题。最后,检修人员没有及时记录检修情况,检修记录是大型养路机械整个检修过程的全面反映,由于没有及时记录很多的检修情况,存在瞎编乱造的行为,导致检修数据不合理。
(三)检修管理不到位。首先是没有完全落实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制度,在检修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次是因为制度不完善导致检修人员不能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再次是没有充分重视现场检修质量的信息反馈情况。精确的质量反馈信息可为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数据,科学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找出问题,制定最佳检修方案。最后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为及时完成检修任务,可以降低了检修的标准要求。
(四)检修设备不齐全。在很多的大型养路机械检修工作中,检测设备不能有效的落实,计量器具不齐全、修复不及时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提高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水平的措施
(一)提高技术管理水平。要保证检修技术人员完全掌握大型养路机械的结构性能和部件功能,掌握检修的新技术,纠正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技术的认知偏差。所以,要严格检修技术人员的工艺写实,不断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全面掌握大型养路机械的结构性能、技术参数和部件功能,管理人员要保证深入检修现场的调研管理,了解技术人员实际检修的操作流程,研究检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订完善检修工艺。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保证检修人员能够尽快掌握和熟练应用新的设备和新的检修技术,提高对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水平。
(二)加强检修工艺流程管理。采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检修过程,尤其要强调检修人员必须依据工艺流程开展检修工作,检修记录要及时、全面,必须包括过程检验,在确保中间检验符合检验标准后才可以进行后序的检修工作。采用质量管理体系,一方面保证了检修人员能够依据工艺流程严格检修工作,另一方面能够及时找出问题,确保中间检验环节质量合格,保证了各个工序的检修质量,还可以依据及时的检修记录,对检修质量进行追溯和机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强化检修过程监督。要严格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人员的工艺写实工作,重点要对关键部件,如制动系统的工艺写实,一方面能够发现在执行检修工艺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 另外一个方面能够找到检修技术人员没有依据检修工艺开展检修工作时产生的问题,可以及时的对检修及时人员进行检修工艺方面的知识培训和现场服务。检修技术人员的工艺写实能够保证检修工艺实现进一步的优化,使用先进的检修设备和检修工具,可以确保检修工艺更加科学、合理,保证工艺的有效落实。
(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检测技术人员采用各种新的检测设备,可以提高检修质量,通过对检测数据的统计和科学分析,能够准确判断大型养路机械的使用情况和运行状态。当前,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铁谱分析技术、磁粉探伤仪、超声波探伤仪、轮径尺等很多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应用到了大型养路机械的探伤及检测中。检测部门依据大型养路机械的实际使用情况,完善了科学的检测部位、检测工艺、检测周期和检测方法。通过科学的检测试验与数据分析,制订出大型养路机械重点部件的故障原因和磨损极限指标,对检修和保养工作进行科学指导。
(五)完善检修后的验收制度。大型养路机械在检修完成后,要经过专业的验收人员进行验收,以保证检修合格。因为不同的检修人员技术水平不一样,工作能力也存在差别,很难全面的进行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建立完善的检修后的验收制度,可以保证检修的全面性,能够指导检修技术人员的工作,也能监督其工作是否认真。在制度的保障下,更好的完成检修工作。
三、大型养路机械故障预防措施
有效预防大型养路机械的故障,复杂而又系统,包括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科学使用、维修保养、运输贮存等很多环节,与每个环节的相关人员素质也有很大关系。因此,既要做好检修工作,还要预防大型养路机械不发生故障,产生故障后可以迅速解决,保证运输安全。
(一)严格落实日常保养。要严格落实大型养路机械的日常保养工作,机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大型养路机械进行日常保养,保证做到有效的预防。日常保养工作是否得到有效的落实,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检修质量。要在企业内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充分调动企业全员的主动性,加强日常保养检修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保养工作水平,才能有效落实日常保养工作。
(二)严格质量追溯制度。要严格质量追溯制度,及时反馈检修信息,确保能够对检修的效果进行跟踪检查。要有专门人员对当日的检修工作进行复核,做到任务有布置、工作能落实。要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对检修结果进行认真复查,主要查看机械的运转情况、参数是否符合各项指标的要求,仪表、仪器是否有效、灵敏。要对检修记录进行核对,及时补充漏项。确保检修结果单送达到检修技术人员和操作司机手中,以便对检修质量进行追溯,预防安全隐患,保证正常施工。
(三)做好应急准备。不同的大型养路机械,出现的故障不同,易损的部件也不一样,针对这种情况,要依据机械的使用周期,根据部件的磨损情况,备件要随车配备,一旦损坏,进行及时的更换。如果故障是预料之外的,没有办法在施工现场处理,就要有应急预案,要确保应急预案通俗易懂,责任明确,方法得当,确保能够安全行车。
(四)落实安全风险管理模式。首先,要实施分类管理的办法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管理,制定科学的管控方法,闭环管理,确保管理的良性循环。其次,要做好大型养路机械安全风险的应急预案。完善预案的处置措施,确保处置流程合理有序,职责分工明确,操作简单易行。最后,要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将安全风险管理贯穿于大型养路机械的全过程施工,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输,实现大型养路机械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于宪存.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电气故障快速诊断系统的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1(17)
[2]裴冀陵.浅谈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检修体系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09(16)
[3]高飞.浅析大机养护配合施工的建议[J].科技资讯.2011(33)
[4]钟君明.浅谈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6)
养路机械范文3
关键词: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管理系统;精益化检修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加快,铁路运输密度也随之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给繁忙干线的维修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维修保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应该采用大型养路机械来进行维护。大型养路机械是机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应用大型养路机械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所谓大型养路机械主要指的是维修、整修以及养护铁路的机械设备。线路道床整形设备、线路道床稳定设备就是其中的典型设备。
大型养路机械设备设计方面非常多,它自身具有满足线路修理规范标准的功能。系统的集成性强,技术难度大。在新形势下要想实现大型养路机械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生产综合管理系统设计
大型养路机械涉及人员多,非常庞杂。在实际工作工程中为了保证系统的各项性能就需要设计完善的生产综合管理系统。
(一)实现功能。通过设计生产管理系统将能够实现以下功能:一是生产调度与作业管理。所谓生产调度管理就是要用计划来组织养路机械运行的重要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生产调度管理功能的实现有助于大型养路机械科学高效地运行。此外系统还能够根据完成保养维护路线建立起保养预警模型。这样在铁路一旦发生故障之后就能够及时予以维护;二是数据监测及预警功能。为了保证大型养路机械正常运行而在发生故障之后能够及时应对,系统就需要能够实现对作业车状态的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中首先是由车载无线传输装置连接车载监控设备、之后再通过移动互联网把数据传输到地面通信服务器。这一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三是GIS展示。GIS展示是决策指挥的关键,系统中GIS展示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系统中GIS的数据来源主要是来自通用GIS数据、实时采集运行数据以及铁路线路数据。GIS的展示指的是实际工作过程中系统通过运行数据实时展示、预警提示等形式展现在GIS上。生产计划进度通常会以公里标的方式通过不同颜色展现出来。
(二)系统关键技术。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结果,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大型养路机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实际设计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
系统架构设计。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采用的是MVC架构。这种架构主要是分为控制器、视图层以及模型层三个层次。采用这种架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在系统需求发生变化之后只会影响到控制器而系统的整体架构不会受到影响。实际设计中控制器通常采用的是Spring应用程序框架、视图层采用的是异步Java脚本和可扩展记录语言编程技术。系统模型则采用的是Hibernate中间件来实现同数据库的连接。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还需要在Hibernate基础上设计通用的数据库访问接口,工作中要以实体对象当作输入参数。
大机定位技术。大机定位技术的应用对于保证工作的持续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在大型养路机械中安装GPS定位装置,安装该装置就能够把大机经纬度信息实时传送到系统中。此时系统经过专业处理之后就能够获得大机线路里程位置。实际工作中会发现有不少线路是没有线路里程及经纬度信息的,此时将就需要通过已知车站经纬度信息来计算大机实际线路里程。计算过程中首先是要通过字符串分析算法来得到经纬度信息、而后再根据车站里程同经纬数据映射表来找到离大机位置最近的车站,最后再利用GIS距离计算函数来算出大机同车站之间的距离。
二、精益化检修
大型养路机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现精益化检修,实现精益化检修是保证其顺利运转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精益化检修应该保持高度重视。实现精益化检修必须要建立以下系统:
(一)大机综合检修保障信息系统。该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应该采用B/S结构框架,该框架使用起来将会变得更加方便、灵活。采用该结构之后工厂检修工人通过工位终端、局域网、互联网把综合检修保障信息系统连接到一起,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实现同检修生产指挥调度部门、设备物资部门之间相连接。现场抢修人员通过使用车载终端以及定位装置将能够有效确定抢修位置。
(二)大机故障智能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则主要是由专家知识库维护管理系统、专家诊断系统以及Web诊断咨询系统。专家系统通常是由知识库、推理机、解释机以及Web接口组成的。事实库主要是用来存放事实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些事实包含现实的事实、中间结论、最终推理所得事实等。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位终端会通过浏览器来发送故障现象描述并进行咨询,之后服务器在收到咨询请求之后将会展开推力判断。最终把结果发送给客户端。这样就实现了故障智能诊断功能。
(三)交互式电子手册系统。交互式电子手册系统建设能够实现技术培训、技术资料查询等功能。通常在运行过程中利用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系统能够在非现场环境下演示出设备内部结构、拆装顺序、进而实现透明化处理。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可以把机械动作展示给使用者。该系统的应用对于提升大型机械检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系统的结构主要采用的是基于主体的护具模型,每种主题信息又是由多个子信息报组成的。此时把主体信息中的子信息报进行组合就能够建立起用户所需要的应用信息。该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精益化检修的必然要求。今后工作过程中对于这项工作应该保持高度重视。
三、液压系统设计新思路
液压系统设计是大型养路机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创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进行设计:一是对于车辆的走向应该尽量采用闭式系统方式来进行设计。所谓闭式系统主要指的是液压泵进油管同执行元件回油管直接相连。在闭式循环中工作液体将会封闭循环。这样就能够平稳传动。采用这样一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能量损失。二是机电一体化。在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机电一体化逐渐成为时展的潮流,在新形势下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一体化也将更有助于高效能的运转。当前无线技术+PLC控制+CAN总线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这样一种组合能够取得比较好地效果。三是开放式系统采用负载敏感变量+负载传感多路阀的形式来进行设计。工作中采用这样一种形式,液压系统工作将会变得更加稳定准确,液压系统效率也将得到有效提升,系统发热将会减少。这样一种设计思路主要适用于有减振要求的,同时也对系统平稳性要求较高的系统中。
大型养路机械的应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铁路建设的必然要求,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大型养路机械的有效运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建立起生产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精益化检修。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两点,今后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正兰.大型养路机械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铁道建筑,1999(11).
养路机械范文4
关键词:线路养护维修,信息系统,大型养路机械,施工计划,GPS定位
中图分类号: X73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铁路的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车分布在铁路线沿线,位置分散、流动性大、环境条件恶劣,给系统管理和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多问题。传统的管理方式中人工承担了大部分工作,不但工作人员不堪重负,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和统计结果的不准确性,且无法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转情况、设备检修运用情况及作业现场情况。为了减轻人工操作的负担,避免人工的失误或主观因素对生产运行造成的影响,应当将生产综合管理方式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研究科学高效的生产管理系统,对于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系统的经济、安全、优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系统结构设计
本系统以现有生产调度业务数据与GIS数据为基础,通过设计数据接口,集成地理信息与各系统信息。并结合现有业务管理流程。GIS中多种空间分析与统计功能,实现了各个作业车实时数据的动态监控与查询统计。作业车视频展示。生产调度施工计划与完成计划对比展示等功能。满足管理部门业务需要,为生产部门进行资源调度,为管理层制定管理方案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数据准确性与管理水平的目的。GIS系统集成了生产调度数据。作业车实时数据。作业车GIS信息以及作业车视频监控信息等数据。
二、GIS系统数据集成实现
GIS系统整合各个系统的关键是数据的集成。GIS与生产调度系统、GIS等数据集成就是使GIS可以自由地从生产调度等系统采集数据中提取所需信息,实现数据的充分共享,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从各系统获取数据到集成系统访问该数据,其集成实现过程如下。
(一)建立联系
同在公司内网,考虑安全性和系统优化,基于原各系统数据库建立视图。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定义的视图来自一个或多个表,或者其它视图。利用视图有很多优点,主要表现为视点集中、简化操作、定制数据、合并分割数据、安全性。
(二)数据本地接收与存储
生产调度系统每更新数据或状态则自动推送到GIS系统,作业车实时信息系统则以一个作业车为一组,GIS定时获取全部作业车采集数据,并将GIS特有数据转换为可视格式数据。对于生产调度数据,直接存储于GIS数据库,由于GIS信息和作业车实时信息更新频率为10S,因此当前采集数据将其存储于实时数据表与每天数据表中,当再次接收数据时,清空实时数据表中数据,将新的数据写入表中。在每天固定时刻将采集的数据写入历史数据表中以存储过程作备份。
(三)数据远程获取
利用数据库远程访问技术获取实时信息和视频数据库实时数据表中的数据。此时,用户可选择手动或自动更新,也可以获取历史数据表中的数据,并根据统计图类型生成相应的统计图。当用户查询某天采集数据时,根据用户选择信息通过FTP协议自动获取相关数据,并以曲线图形式显示出来。
三、系统功能分析
(一)系统工作流程
大型养路机械工作地点具有不便集中管理、流动性强、分散等特点,对于大机的设备状态信息必须要及时的向相关人员与相关的管理部门反馈。对于设备的基本信息需要将其输入到电子标签中,每台大机都有专人配备读写器,且要对每个设备对应的编一个号码。当大机保养与施工完成时,设备状态会通过读写器,将大机设备的信息记录到标签中,通过读写器大机工作人员还可以知道目前设备的状态。设备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与读写器,将信息传送到上位机服务器,这样基地总部可以随时对大机设备进行管理与查询,对于出现的相关故障也能及时进行了解,方便了管理以及查询。
单位对于大机设备进行检修时,应对大机的各项装置进行全面的调查,即,作业装置、车钩缓冲装置、测量系统、气动系统、制动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车体结构、空调系统、走行系统、液力机械变速箱、柴油机、动力传动系统等都应进行详细的、全面的调查,并且对于各主要配件的配件编号、配件型号、厂家、生产日期等一些基本信息应详细记录,例如稳定装置、捣固装置、发动机、传动轴、车轴齿轮箱、转向架等一些重要部件,需要对其使用单独的电子标签,还可以就近贴在配件上。
(二)系统功能需求
(1)能够对设备电子标签可读可写。(2)对大机设备进行跟踪管理,能实时查询当前设备状态。(3)对设备信息流转进行加速,将设备管理准确度相对的提高。(4)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及时检查、更换,对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5)合理分配使用设备,有利于基地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6)大机设备应对其进行编号,每台设备对应一个编号。(7)大机设备中经常发生的一些惯性故障应及时进行统计分析,方便日后的更换与维修。
四、生产综合管理系统关键技术
(一)燃油消耗监测
为了有效将作业过程、作业车运行的燃油消耗量化管理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系统对其设计了数字化油耗监测统计分析装置,其是由来那个装置组成,即统计分析装置以及油耗测量装置。油耗测量装置安装在作业车油箱中,测量装置工作流程可以从以下5各方面进行分析。(1)统计装置形成油量数据记录。(2)油量数据通过485通讯将消息回传给测量装置,实现测量装置的油量显示。(3)统计装置通过偏差计算与排除处理得出油量数据。(4)通过485通讯油压数据将消息传送给统计装置。(5)对油箱内的油压进行测量。而统计装置的主要功能就是接收油量压力信息,显示、计算、分析油量数据,且形成油量记录。
(二)位置服务
系统对位置信息进行全面的管理,为系统上的各应用模块提供位置信息的访问和展示功能。位置服务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首先必须能保证提供正确的作业车位置信息,其次,对定位技术的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单纯的GPS定位的精度和盲区受卫星因素影响很大,且由于经过采集、传输、计算等环节,造成位置信息的时延是不可避免的,单纯的公里标定位由于存在轨道打滑等因素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如何提高信息及时性以及减少信息误差就非常重要。
本系统位置服务采用基于GPS定位和GIS的轨道信息的地图匹配定位。GPE地理信息系统包含静态铁路线路经纬度信息,系统建立公里标与经纬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数据库,然后由GPS实时获得的经纬度确定作业车将要经过的下一整数公里标。在整公里标之间,利用投影算法将GPS实测数据投影到真实的轨道上,得到列车精确位置的估计及上下行判断。
结束语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对铁路的建设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种统一开放的平台,准确、统筹地展现和管理生产尤为重要。通过对铁路维护生产调度的分析以及不同需求的总结,对引入GIS系统平台进行了探讨。基于GIS平台的铁路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作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满足了多级别用户的要求,建立了不同范围的管理体系,调用了多种数据,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参考文献:
[1]余泽西,蒋秋华.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管理信息系统[J].中国铁道科学,2009,02:127-130+136.
养路机械范文5
关键词: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037-02
1 概述
中国神华轨道机械化维护分公司(以下简称“神维公司”)是神华集团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运量需求,保证神华铁路的高效、安全运营,在整合神华各铁路公司相关设备和人员基础上组建的大型铁路轨道机械化维护企业;主要承担神华铁路轨道大修、清筛、捣固、整形等业务,下设三个工务机械段,分别承担神朔铁路、朔黄铁路、大准铁路、包神铁路、准池铁路等神华自备铁路的机械化维修作业;主要有线路捣固车、线路清筛机、道岔捣固车以及道岔清筛车等11种车型,共计81台,品种多、车型多样化,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大机是一种现代化的生产工具,科技含量大、技术密集、价格昂贵,为促进和提高既有线路水平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大机的使用集运行、施工、检修与一身,在管理、安全、生产、使用等方面又带来许多问题;大机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技术使用性能是否经常保持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它的合理使用和检修保养上,所以,如何用好、管好、修好这些设备,不仅关系到设备本身的寿命,而且直接关系到公司大机施工计划、施工质量、市场信誉和经济效益。
因此,加强大机设备管理,做好大机的检、养、修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检修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检修管理
2.1 设备的检修方法
按照设备管理发展、设备形态等划分标准的不同,设备管理的方式也不同。根据设备技术的发展,设备管理出现了三种方式:
2.1.1 设备事后维修
设备事后维修是指机器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或损坏之后才进行维修的管理方式。事后维修使设备停机时间较长,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影响生产。
2.1.2 预防性定期维修
预防性定期维修是指为了防止及其和设备发生意外故障而预先在设备修理之前安排检修的管理方法。其做法是:根据设备的磨耗规律和设备的故障规律,对设备进行周期性检查和维修,定期检查设备技术状态,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的维修,能将设备潜在的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和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的优点,同时,也存在过剩检修,导致维修费用较多,检修时间长,对正常生产影响较大。
2.1.3 状态监测检修
状态监测修理是指有计划地对设备作检查和测试,以确定其健康状态,必要时才进行维修。具有维修时间间隔长,可有效减少停机时间,对生产影响小和维修费用减少的优点,但是,状态监测检修需要专业的监测设备和专业技术员,监测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2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检修模式
《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规定:大机采用以检查保养为基础,计划性修理和状态监测修理相结合的检修保养制度,并针对不同部件的运用特点,采用不同的检修保养方式。大机修程分为:日常z查保养、定期检查保养、年修、全面检修(总成大修)和整车厂修。
日常检查保养,是指每日作业后作业车进行检查保养保养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核心工作是“四勤二净”,即勤检查、勤紧固、勤清洗、勤调整以及油净和空气净。
定期检查保养,是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机械进行规定项目的检查保养,按照等级分为一级检查保养、二级检查保养、三级检查保养和半年检查保养。
年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总成大修)在机械使用期间,每六年进行一次。
2.3 检修的目的及意义
首先通过对大机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整备和修理,确保大机设备技术状态良好,确保其长期达到施工作业的技术要求,为施工生产提供有效保障;其次,加强对大机的检查维修,以达到降低修理成本、保证机械技术性能、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目的。
3 神维公司大型养路机械检修管理的现状
神维公司采用“作业检修一体化,自修委外相结合,一主多辅”的检修保养模式。
首先,在施工作业期间采用“作业检修一体化”模式,各工务机械段以工区班组为单位,对机械车进行日常检查保养、定期检查保养和设备故障的检修,以检修工区为技术力量,解决处理施工作业中存在的难点和较大设备故障。
其次在设备冬检(年休)时,采用“自修和委外相结合”的模式,传动轴、车轴、车钩等的探伤与保养,制动阀及仪表的校验、动力传动及走行制动系统等强制检修保养项目及机械的状态修、机车“三项设备”的定期检测与检修等由北京瑞维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承修;发动机年修专业化检修保养由陕西渭阳动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修;工作装置、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空调暖风装置及其发电机组、车体等保养及不良状态修项目实行自修,由各工务机械段完成。
最后,“一主”,通过日常检查保养消除设备存在的隐患保证大机的作业,通过执行操作标准,保证操作标准化,消除操作影响施工的问题,“多辅”包括换件修、专业化检修、巡回修、状态修、随车修和基地修等多种检修方式。
3.1 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技术水平薄弱,后备力量匮乏
大机结构复杂,技术先进,涉及机械、电气、液压、气动、计算机、激光等多项专业技术,对检修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高,现阶段神维公司这方面人才较缺乏,严重制约着大机的安全运用和检修工作的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部分大机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技术业务技能偏低、检修水平低、经验少等问题较突出,而公司大部分检修工作依靠车组人员来完成,而车组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实践经验、故障诊断、故障排查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较差,并且对技术的吸收、消化、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不足,这也严重影响着检修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设备的安全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3.2 现有检修模式与公司的发展显现出诸多不适
首先,由于铁路行业的特殊性,尤其大机的应用要解决好使用和检修这两个基本问题,对此,《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中做出明确规定,即“大机采用以检查保养为基础,计划性修理和状态监测修理相结合的检修保养制度”,在这一综合维修制度中,状态性检测修理是核心内容,也是大机检修工作的关键。公司目前主要以日常检查保养为基础,计划性修理为主,状态性修理存在空白,在检修过程中可能造成设备的过剩修和漏修,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增加了检修成本,同时不能及时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影响施工作业和安全生产。现阶段,公司状态性检测检修设备不足、检查设备使用不熟练、检测分析技术力量薄弱,特殊工种人员缺乏等问题日益显现,实施状态检测和状态修工作也是公司迫切解决的问题。
其次,神维公司的大机相比于其他路局的大机,无论是年平均作业量,还是年平均运行里程,都远远低于路局的大机,如果继续按照原有的检修模式,存在一定的过剩修。
3.3 检修基地建设滞后
首先,神维公司现有检修基地一个,检修库一个,位于神朔线三岔站,配属府谷工务机械段,主要z修设备有:16台架车机,一台传动轴荧光粉探伤仪,一组大型空压机机组,一台油管风水压试验台,一台制动软管水压试验台,一台电磁焊缝探伤仪等,具备一定的修理能力。随着大机检修技术和公司的不断发展,目前神维公司配属的检测设备、检测手段和检测精度已不能满足目前大机检修的需求,亟待增加、更新检修设备。
其次三个工务机械段分散,距离远,跨度大,对检修基地的综合利用不够,组织困难,协调难度大,而且机械车长期多次远距离往返基地,安全压力大,运营费用高,影响神华铁路系统综合运营能力。目前检修基地主要用于设备的冬检工作,对公司配属设备状态修和状态性检测能力发挥不够。
另外,由于检修人员在技能水平、检修检验、标准化作业、检修质量以及检修检测、试验设备不足等条件制约下,没有建立、形成一支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检修技术队伍。
基于以上分析,目前神维公司检修基地的应用只停留在设备年检层次,检修基地建设滞后和应用不足,严重影响了公司大机检修工作的开展,制约着公司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
4 神维分公司大型养路机械检修管理对策分析
基于对铁路大机设备的检修模式的分析,结合神维公司大机运用和检修的实际,公司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改进和完善:
4.1 科学合理地探索研究适合公司发展的检修模式体系
对照现行《大型养路机械检修规则》,结合公司大机运营管理情况,进行对标管理,探索研究制定适合本公司发展的检修管理制度和检修模式体系。目前公司设备80%的设备属新设备,打造以预防为主的机制,建立完善状态监测体系,积极推进大机“状态修”工作的开展,降低计划性检修比例,增加状态监测检修比例,逐步实现对各设备实施全寿命状态监测,将全面修以及大修内容根据设备状态纳入每年的年修修程中,延长大修周期、减少全寿命周期检修费用;提高检修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避免失修和过剩修,使大机在科学、经济和适度下维修,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4.2 加强设备管理,做好设备故障的预防
良好的设备管理是确保机械状态的前提条件。大机设备的管理工作要执行“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和“预防为主”的方针,掌握大机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做好大机的检、修、养工作。
首先,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设备管理思想,明确设备故障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对设备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观念和行动的改变,可使设备故障为零,要从“设备一定会发生故障”转变成“不使设备发生故障;转变“重使用、轻保养、不保养”的设备管理理念,通过对设备做到正确使用,精心养护,合理,认真进行有效的日常检查保养,大机操作人员要做到“三好”(管理好、使用好、养修好)、“四会”(会使用、会养修、会检查、会排出故障),实施彻底的预防性检修,加强设备的状态性监测和状态修,做好设备故障的预防。
其次,加强检修过程控制,保证检修质量。建立健全大机检修保养制度,严格按照大机的保养和检修基本流程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检查保养和检修,杜绝因施工任务重,作业繁忙,不按期保养、项修和大修的情况,车组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本车修程技术,注重大机使用过程中的养护,做到不漏检、不漏修;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强化责任,进行绩效考核工作,尤其对委外修项目,要加强检修过程控制和机械设备的验收工作。
4.3 加强检修基地建设,增加检修设备,适应检修需求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大机车型不断增多,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在消化、用好现有检修基地的同时,合理规划和建设新的检修基地,提高设备的综合检修能力,同时应加强检修检测设施的配备和建设,提升基地硬件水平,适应公司大机检修保养工作的需求。
4.4 加强检修人才开发和检修队伍的培养
加强班组长及班组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班组设备的日常检查保养和设备检修能力;加强作业队技术员和检修骨干的培养,提高作业队自检自修的水平;加强检修队伍建设和特殊工种人才培养,积极联系做好送配工作,不断取得相关检修检测资质资格,建立形成一支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检修技术队伍;加大修旧利费、小改小革、科技创新工作,提高职工吸收、消化、利用和创新技术能力,实现班组、作业队现场检查保养、抢修与检修工区、检修基地检修相结合的良性发展格局,确保检修基地检修检测能力和专业检修人员数量满足大机检修的需要。
5 结语
大机检修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改进、完善、提高的过程。结合公司大机运用和检修的实际,改善现有的检修管理体系,规划设计建设好检修基地和配备完善的检修检测设备,建设形成一支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检修技术队伍,更好地执行各项检修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技术人员、检测设备等因素的作用,为大机检修保养工作提供保障,提升大机设备的综合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养路机械范文6
关键词:清筛机;机械清筛;道岔
前言
大准线横亘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煤炭外运的一条干线。大准铁路东起山西省大同市,西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正线全长298km,共计道岔507组,途经两省六旗县(市),是大秦线的向西延伸,属一级单线电气化铁路。2012年运量已达到7700万吨,为缓解蒙西地区的煤炭外运紧张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受北方春、秋、冬季风沙天气的影响,许多沙尘与煤尘侵入道床内,加之近年来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造成了道砟破碎的加剧,道床不洁逐渐形成的道床板结问题凸现。而道岔作为铁路线路的联接以及线路养护的薄弱区域,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道床板结在雨季会产生翻浆冒泥,冬季冻胀、春季春融期间道岔几何尺寸变化频繁,不但加大了线路维修工作量和维修成本,也影响了列车安全运行,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效的整治办法就是对板结道岔进行彻底清筛。
大准线道岔清筛工作仍以人工清筛为主,不但施工速度慢、质量更是难以保证,因此使用大型养路机械清筛道岔尤为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用大型养路机械清筛道岔已是大势所趋。
2011年,我们在国内首次使用道岔清筛机在大准铁路进行道岔清筛试验,在验证道岔清筛机性能的基础上开展了机械清筛道岔施工的探索工作。经过1个月的试验工作,在大准线共计清筛道岔28组,解决了岔区道床板结的病害问题。在毫无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通过反复的摸索和试验,总结形成了大型养路机械清筛道岔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不但对完成大准线道岔清筛施工任务提供了保证,对以后的大型养路机械清筛道岔施工也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1.机械清筛道岔施工组织与初始作业方法
1.1道岔清筛范围
鉴于目前道岔清筛机的结构和功能,结合现场调查,本次清筛作业对象为大准线正线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
清筛范围包括岔区90根新Ⅲ型混凝土轨枕及前后各2m线路。
1.2机械配备
道岔清筛作业采用一台道岔清筛机,一台道岔捣固车,四台便携式内燃捣固机等设备。
其中道岔清筛机为CQS-550型,为国内首台样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穿入轨排下的伸缩式底梁、挖掘链和筛分、输送装置,实现全断面道砟的挖掘、筛分、回填及污土抛送。
CQS-550清筛机作业方向为由岔尖至岔尾,在满足道床内无障碍条件下清筛一组道岔原机械设计用时大约为90分钟,最小清筛宽度为4030mm,最大设计清筛宽度为7700mm。 具体每种型号道岔对应设计清筛宽度见表1。
道岔捣固车为国内已经运用多年的CDC-16型,负责筛后的开通、提速捣固作业。
便携式内燃捣固机用于配合道岔捣固车作业。
1.3施工组织与准备
道岔清筛作业时封锁区间。封锁区间内停止接发列车作业,区间信号设备停用,接触网停电。
道岔清筛涉及铁路多个专业单位,需要相互配合。具体包括:施工主体单位为工务机械段,配合单位有工务段、信号段、供电段、车务段,各单位共同协调编制施工计划。工务机械段与各配合单位签订施工配合协议。
主要作业人员包括:CQS-550道岔清筛机操作人员6名,CDC-16道岔捣固车操作人员6名,防护员3名,地面配合人员40名。其中地面配合人员主要负责预卸道砟,协助拆除转辙机、拉杆及跳线等障碍物,开挖工作口,回填道砟以及施工后协助恢复设备。
施工前调查计划清筛道岔的道床,决定备砟量。大准线正线道岔多为12号60kg/m新Ⅲ型混凝土枕道岔,按设计要求每组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道床总石砟量为157m3,按照以下方式预卸石砟:
1.3.1道岔道床有翻浆冒泥现象,表面脏污比较严重,每组道岔一般预卸石砟70~75 m3;道床两侧既有石砟量较多时,预卸石砟50~60 m3。
1.3.2道床表面脏污不严重,抛深50~100mm后小粒径道砟多且有板结现象,一般预卸石砟35~40 m3;道床两侧既有石砟量较多时,每组道岔预卸石砟20 m3。
1.3.3卸砟工作一般安排在封锁点前某个天窗完成。调查道岔转辙机、信号机、通信信号电缆埋深情况,确定岔前开挖工作口位置。
封锁前1小时施工道岔限速45km/h慢行,慢行期间在开始工作口、结束收尾口堆放足量袋装石砟,不得侵入限界。
1.4清筛作业及注意事项
1.4.1车务段:将清筛道岔固定直向开通位置并用钩锁器锁定。
1.4.2信号段:由地面配合人员协助拆除一、二位转辙机及拉杆、道岔范围内所有影响施工的跳线、接续线,并将影响清筛的调车信号机及信号机平台外移,将埋深不足的光缆、电缆下放到规定深度。
1.4.3工务机械段
(1)开挖工作口,工作口垂直线路方向并贯通道床,工作口深度自轨枕底向下不少于300mm,顺线路方向长度不少于1500mm。
(2)工作口满足作业条件后,清筛机进入作业地点。先将底梁及部分挖掘链吊入工作口合适的位置,再将底梁与导槽、工作口挖掘链条和导槽内链条连接好,试运转调节链条驰度及作业深度,然后开始清筛作业。
(3)整组道岔清筛作业完毕后,解开导槽和底梁、链节与链节的连接,并将其吊离工作口。地面配合人员负责收尾口补砟,补砟过程中需重点检查尖轨与基本轨间是否夹有异物或石砟,开始工作口处及结束收尾口处石砟是否饱满。
(4)清筛作业中应注意。机械清筛时,防止人身和工具侵入邻线限界,确保施工、行车安全;
随着清筛的进行,地面配合人员及时填补石砟;
施工中做到防护到位,岔前、岔后各设一名熟悉站场的专职防护员,根据驻站防护员提供信息指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作业。
(5)CDC-16道岔捣固车采用三线起道四线捣固作业模式捣固整组道岔(捣固两遍),开始工作口、结束收尾口加强捣固。
(6)工务段采用每根轨枕一道尺检查法检查线路几何尺寸;检查尖轨状态及全长范围内有无不平顺;检查工具、材料、弃土有无侵限.
线路开通前几何尺寸需达到标准如表2所示:
(7)信号段安装转辙机并调试道岔、在封锁点结束前将线路恢复到保证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运行状态。
(8)清筛整组道岔用时如表3所示:
(9)当日清筛作业地段,采用阶梯提速,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第三列之后60km/h。
根据给点情况,待复捣达到设计标准后,恢复80km/h正常行车速度。复捣提速前,要先测量线路几何尺寸,合理制定捣固方案,并保证石砟饱满。
2.道岔清筛作业方法优化
按照CQS-550清筛机的作业要求,要在3小时之内完成12号单开道岔的清筛作业,除90分钟的机械清筛作业时间有明确的限定外,剩余时间内如何完成机械清筛作业以外的其他作业项目,需要结合现场实际进行。限于初次进行道岔机械清筛作业,且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前期的实际作业时间达到了4小时,不能适应常规情况下3小时天窗清筛一组12号单开道岔的需求,关键是对铁路运输资源的占用较长,不利于推广该作业方法。从表3的时间占用可以看出,机械清筛作业的用时限于机械的性能,压缩的空间有限,只能减少辅助作业用时才有可能实现3小时的目标。
通过对辅助作业项目的分析,准备工作和道岔恢复及调试工作占用时间较多。实际作业中,即使在正常情况下,清筛前拆除转辙机及清筛后安装工作耗时需要80分钟;一旦出现转辙机底架角钢螺栓锈蚀或螺栓丝扣损坏的情况,转辙机拆卸困难,甚至4小时天窗时间也难以完成整组道岔的清筛作业,从而导致延时。因此减少转辙机的拆装用时成为缩短辅助作业时间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在不拆除转辙机的情况下满足清筛机作业要求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结合现场实际,作业中对此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试验、分析和摸索,具体做法包括:
一是确认转辙机的宽度:12号单开道岔转辙机宽度最大在第2转辙机处,实际测量值为3093mm,鉴于清筛机作业最大宽度为7700mm,转辙机最大宽度加上清筛机两侧导槽宽度1400mm后仍在清筛机底梁及链条可调范围内,转辙机两侧限界也能满足导槽通过要求。当清筛机作业到转辙机位置时,可将底梁、链条伸长至满足跨过转辙机宽度后,清筛机按正常工作状态通过转辙机。
二是确认转辙机的高度:如图1所示为清筛机通过转辙机尺寸示意图。
正常情况下,转辙机机箱顶面高出轨面90mm,而在清筛机通过时导槽底部距转辙机箱顶部边缘为230mm,清筛机可顺利通过转辙机。
通过以上对转辙机宽度以及高度的调查,结合清筛机的结构特点,将清筛作业方法变更为:
道岔清筛作业不再拆卸转辙机,在清筛机作业到转辙机附近时停止作业,伸长底梁至满足跨过转辙机宽度时,放慢清筛速度跨过转辙机,如图2所示为调整底梁长度通过转辙机。
通过转辙机后清筛机停止前进将底梁收回至适当宽度,按正常清筛程序完成整组道岔。
经过现场作业试验,清筛过程中停车调整底梁及链条伸缩操作可在正常作业中完成,而转辙机的宽度和高度不会影响到清筛机的作业,且在清筛机作业时转辙机也不会掉落,表明可以在不拆卸转辙机的情况下进行道岔清筛,实现了机械清筛道岔作业方法的优化。
优化作业模式清筛道岔用时如表4所示:
通过优化作业方式,保证了3小时内完成一组12号单开道岔的清筛作业,而且免去了信号段拆装两组转辙机的繁重作业,也缩短了调试道岔时间。道岔清筛作业封锁时间由4小时减少为3小时,缓解了施工对运输的影响,可创造更大的运输效益。
3.总结
通过摸索、改进作业方法,保证了3小时完成一组12号单开道岔的清筛作业。同时通过认真落实施工组织,严格卡控施工关键,在与大秦线同步的“集中修”施工中没有造成延点、晚点,没有出现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圆满完成了道岔清筛施工任务,实现了岔区道床的稳定,改善了道岔的技术状态,为运输与施工双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为后续机械清筛道岔积累了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