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和谐社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范文1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元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顾名思义,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使整个社会达到均衡、稳定、有序,广大人民群众达到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平安幸福。

那么如何创建“和谐社会”呢?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创造,要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做起。不久前,有件看似平凡的事就让我深有感触,使我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一个盗车贼像刚出洞的狐狸,贼头贼脑地将一户人家停放在家门口的一辆两轮摩托车的车锁撬开,慌忙牵着摩托车就跑。这时,恰巧被周围的一个邻居老大妈看见,只见她大声呼喊:“快来人啊,有人偷摩托车啦!”周围的其他邻居们老老少少闻声而出,义愤填膺,同仇敌忾,一起向那个盗车贼扑过去,不出200米大家就把盗车贼追上,将他人车擒获,扭送到当地派出所。事后,那些见义勇为的群众纷纷说:“现在我们最痛恨的就是这种盗车贼,我们要团结起来,见一个抓一个,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安宁、和谐!”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奉献出爱心,这个社会就得更加温暖、更加富有人情味。如:前段日子,曾有一些渔民在台风期间为了捕鱼而冒险出海。不料,海浪汹涌澎湃,如千条巨蟒挣扎着、盘旋着。一个巨浪咆哮而来,将渔船打翻,使渔船和渔民瞬即消失在大海里。当渔民家属们听到这个噩耗后,无法承受,整日以泪洗面,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县政府有关部门为了点燃这些渔民家属们对生活的信心,立即组织开展了“献爱心送温暖”募捐活动。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纷纷慷慨解囊,把带着颗颗爱心的钱送到这些渔民家属们手中,使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和政府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这感人至深的爱,这不可阻挡的团结力量,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想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地投入到创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来,付出我们的爱心和辛勤的工作,那我们的社会必将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平安幸福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范文2

建设一个温馨和睦、和谐的家庭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家庭面临着许多困惑与挑战。离婚率攀升,失谐的家庭通过其家庭成员将不良的情绪辐射到社会,激发各种社会矛盾,大大增加社会发展的成本,延缓社会发展的速度。近几年来,因家庭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泛,家庭问题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如家庭中青少年道德修养有待提高,不良教育方式引发的少年离家出走,第三者插足造成离婚率的提高、单亲家庭的增多,家庭暴力,“空巢”老人家庭的出现等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的有序、良性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怎样提升家庭的凝聚力,增强婚姻的稳定性,如何经营才能获得健康与安全,获得和睦与和谐,怎样为家庭成员成长提供支持的源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基本要素包括:家庭成员、居住的房屋和一定的财富。从相互关系上把握,包括: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以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亲子关系;以人与物的关系为前提的互为关系。从其功能性上来理解:家庭是人成熟、成长的摇篮;家庭是人成就事业、努力拼搏的情感港湾;家庭还是人生旅途中的温馨驿站。孟子说过: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意思是说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他道出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家庭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纽带,它是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单位,家庭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是否和谐,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稳定和积极功能的充分发挥,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应从营造和谐家庭开始。

现代社会的家庭主要趋势是核心家庭,从其基本关系来看,主要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物关系。家庭的和谐实质上是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要重视协调家庭三大基本关系。

夫妻关系和谐。夫妻和谐的前提是平等与尊重,离开了这一前提的爱,只能是一种不平等的、以一方的意志为主导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或占有与被占有关系,或主人与仆人的关系,这不是现代社会夫妻和谐的含义。夫妻和谐的德性要素包括:在平等与尊重的前提下,夫妻双方相互关爱、信任、谅解、支持和慰藉,在共筑爱巢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挥家庭的积极功能,享受家庭的和谐之爱与和谐之美。

血缘关系和谐,即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和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其内容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比如“尊老”,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送终,还包括:经济上的供给、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比如“爱幼”,不仅仅指供其吃饭穿衣,更不是一味“溺爱”,而是父母对子女承担起抚养、教育和监护人的责任。家庭是儿童初始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这也是家庭积极功能的重要内容。

和谐社会范文3

綦江县三角中学2011级3班

叶秋彤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

——《礼记》

在我的心底、耳畔时常回荡着一个声音:我们是礼仪之邦。而在我的眼前却屡屡出现与这不相称的一幕幕,让我不得不时感汗颜、羞愧。

画面一:五角钱的闹剧

夕阳下,一辆车载着很少的几个乘客驶向归程。

车上,售票员正对着一个乘客说:“哎呀,没得(有)零钱了,少找(补)你5角钱,你们5个人哪嘛。”“好嘛。”那位胖乘客笑了一下,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算什么算?从这坐车回家,未必还要多收5角钱?”但胖乘客身后的女乘客不依:“该补好多补好多。”“都(就)是。”又有人帮腔。“但是我真的没有零钱了呀,你们说我怎么补嘛,未必还要退你们一块钱吗?”售票员为自己开脱道。胖乘客身后的一个矮个子叫道:“补1块就1块,未必你都不能少赚1块?我们是弱势群体噻。”司机皱了皱眉,微有恼怒地说:“吵什么吵?不就5角钱吗?谁有零钱,换两个5角来。”车上没有人回答,那个女乘客哼了一声,说:“态度好点哟,不然投诉你哈。”司机不回答,打着方向盘,说:“再闹,下车去,老子不拉了。”“我们还就不下。”胖乘客身后的4个都这么说,于是上来一个准备当和事老的老奶奶,她手里攥着5角钱,说:“不要吵了,不要吵了,我这有5角钱,你们也是,吵什么吵嘛?”售票员冷哼一声不说话。那个女乘客冷笑:“老太婆,滚一边去,关你什么事,各人走。”“对,这不是5角钱的事。”那些人你一句我一句,把老奶奶气走了。司机更是生气,恼怒地停下了车,那5个人还不肯走。车上的其他乘客虽然看不惯那五个人,却因着急赶路,不停地催促司机开车。售票员无奈的扔过去一元钱:拿去!买纸搭脸。司机狠狠地踩了一脚油门,汽车喷出一股黑烟,气呼呼的颠簸着往前奔去。

画外语:本来是载着夕阳带着喜悦回家的,却因为五角钱折腾半天,平生些许不和谐,司、乘皆败兴而归。

画面二:西瓜皮惹的祸

人行道上走着三个人,啃着西瓜的小个子,拧着香蕉的瘦猴,和坐在路边嗑瓜子的胖子。小个子走着走着,被路道上的石子绊了一下,幸好没率着,只见他将啃剩的西瓜皮一扔,哪个龟儿缺德的,将石头搬到人行道来的,差点把老子给摔了,瘦猴一笑,将香蕉皮扔了,正准备过去调侃两句,哪想恰好踩着了西瓜皮。。。。。。哎哟,哪个倒八辈子大霉的,生儿子不长的干的,!哎哟,——!这边还没叫完,那边正欲赶过来看笑柄的嗑瓜子的胖子也正好踩到瘦猴的香蕉皮,顾不得撒了一地的瓜子,逮着瘦猴赔我“汤药费”!赔我“汤药费”!瘦猴呢,气正没处发,也双手搂住小个子的肩:“都怪你”!“都怪你”!骂骂咧咧的三个人扭在一起,谁也不放手。很快就围拢了一大圈人小个子大声吼:“滚开!滚开!有什么好看!有什么好看!”人群立时闪开一条道,小个子正得意自己的威风,只见一位戴着红袖章的老太婆走过来,把手伸到面前:“乱扔垃圾,罚款五元!谁扔的,交钱!哟!胆子够大的,竟敢在街上打架,去派出所!”三个人都撒了手,立刻规规矩矩的,旁边的人议论纷纷,“活该!那老太婆最讨厌乱扔垃圾的了!”老太婆怒眼一瞪:谁说的!谁说的!旁边的人见了狠样,风也似散了去。老太婆撕了条子,收了罚款,凯旋一样到别处去了。。。。。。

画外语:乱扔垃圾者虽然受到了处罚,但市民的素质岂是用罚款可以提高的。

画面三:电话亭在

公共电话亭,油漆被擦掉多处,亭内外写满了乱七八糟的电话号码和各式各样的小广告,连显示屏也未能幸免:“办文凭 136xxxxxxxx”,按键盘上有几个窟窿,听筒悬在半空中摇曳,彷佛瑟缩着哭诉自己的不幸。一辆汽车飞驰而过,电话亭似乎晃动了几下自己羸弱的身躯,告诉人们自己的沧桑岁月和风烛残年。转身抬头,两行字赫然排列:第一行:此电话亭已坏,第二行只有一个字:拆!

画外语:电话亭本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却成了城市景观的污点。在城市宁静的夜晚,尚残存着喧闹的白天所留下的痕迹。

和谐社会范文4

一、和谐劳动的一般规定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马克思给劳动下的这个经典的定义,强调了劳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目标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生活需要而进行的活动。这一现实过程和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紧密相连。在私有制条件下,对立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状态,产生了“异化劳动”,人们创造出来的产品总是和人的主观愿望相背离,成为和人对立的异己力量。我国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人民当家做主的生产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劳动的和谐化”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谐劳动就是在扬弃异化劳动基础上形成的,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它既承载了马克思有关劳动的一般内涵,又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色。

第一,和谐劳动是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统一。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中工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和劳动同劳动产品的关系时,指出摘要:“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劳动同它的产品的直接关系,是工人同他的生产的对象的关系。”和谐劳动坚持的是劳动和劳动收入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劳动越多,消费就应该越多;创造的价值越多,创造价值的人就更有价值;产品越完美,创造价值的人自己也就变得越完美。

第二,和谐劳动是劳动手段和劳动目的的统一。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条件下劳动的强制性时,指出摘要:这种劳动“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一种手段”,“国民经济学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活本身却仅仅成为生活的手段”。“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至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是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和谐劳动则强调劳动对劳动者的内在性、本质性,强调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劳动者肯定自己、获得幸福、自由地发挥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手段。

第三,和谐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人的本质活动的统一。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所谓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有意识活动的标志就是人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实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认为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只能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支配进行的才是真正的生产。和谐劳动强调劳动者能够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按照美的尺度来建造。

第四,和谐劳动是劳动活动和劳动关系的统一。马克思认为劳动对劳动关系具有决定功能以及劳动关系对劳动具有反功能。“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雇主起个别的什么名字)同这个劳动的关系。从而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劳动活动和劳动关系之间由对抗性质转变为和谐性质,二者之间形成了高度统一的协调关系。

二、构建和谐劳动的依据

社会的和谐,既是社会关系稳定和协调的理想状态,也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从本质上看,社会和谐是由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而劳动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功能。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其他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和谐劳动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第一,和谐劳动是人类和谐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摘要:“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自然界有着丰富的物质资源,人类只有通过符合自然规律的劳动,才能将这些物质资源开发出来,并为我所用,人们在劳动中通过不断地发现、发明、创新,推动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生产劳动是人们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过程,我们的一切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共同产物。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活动是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条件,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是人类社会第一个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生活的起点、人类历史的开端,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基础。在劳动过程中,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摘要:一方面,人和自然界要发生关系,人功能于自然界,利用劳动来改变自然物的形态和性质,使之适合自己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人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发生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劳动关系。人们的社会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网络系统,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法律的、思想的社会关系和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其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是劳动关系,是劳动把人和人联系起来,形成了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其他各种社会关系,派生出社会的上层建筑系统。由此可见,劳动和谐是人类和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谐劳动是人类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和谐劳动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社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运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始终起着最基本的功能,推动着社会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劳动关系既是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子关系,同时又体现了一定的政治关系。因为,劳动关系形成的特征,是受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所决定的,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体现了劳动关系的性质。各种所有制的生产关系,都必须寻求劳动关系的平衡,这样社会的经济活动才能有效地运行。当劳动关系平衡点失衡或者是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劳动者就会寻求社会变革,改善劳动关系,使劳动关系产生新的平衡。没有协调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创新精神受到压抑,劳动生产率自然得不到提高,生产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当然也不会有经济的繁荣。只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和落实,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为国家的经济繁荣提供发展动力。另外,劳动关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只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实行;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展了,社会才能发展进步。解决劳动关系上突出的新问题,构建和谐劳动,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第三,和谐劳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含义,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摘要:一是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三是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四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之相对应,和谐劳动充分反映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一是和谐劳动体现了人的生命活动和人的本质活动的统一,有利于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是指人的内在条件和外在表现都能同时代和社会相适应,并能积极推动社会和时代的进步,即人的思想能和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人的心理处于积极的状态,乐观向上;人的能力的充分展示和价值的充分实现。和谐劳动能够建立一种使组织和个人都能“各尽其能”的合理的社会机制,成为个人自身和谐的关键。二是和谐劳动体现了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统一,有利于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产品的分配方式,是人和人之间和谐的重要基础。分配正义既体现在它的手段性上,直接影响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更体现在它的目的性上,是人类世代向往的目标,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三是和谐劳动体现了劳动活动和劳动关系的统一,有利于促进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是为了创造一种使人人都能在社会上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即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和谐劳动既为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又为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而且为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实现人和社会之间和谐的有效途径。

四是和谐劳动体现了劳动手段和劳动目的的统一,有利于促进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和谐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建立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是保持人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形成人和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谐劳动从根本上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了人和自然和谐。

三、和谐劳动的实现途径

构建和谐劳动,必须要有科学的机制和有效的途径。根据党中心对和谐社会的原则性界定,笔者认为,和谐劳动的实现主要有以下基本途径摘要:

第一,切实明确劳动主体责任,实现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和谐。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构建和谐劳动互相关联的主体三方。政府是构建和谐劳动的倡导者和主导者,用人单位是实现和谐劳动的直接主体之一,劳动者是构建和谐劳动的另一直接主体。在构建和谐劳动的过程中,三者的责任各不相同,又互相依靠和影响。政府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完善相关政策办法,建立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制度;对劳动纠纷、违法违规案件进行调查、调解和处理;通过不同形式教育用人单位、劳动者遵纪守法,创建协调劳动关系的制度和机制,指导用人单位制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案和实施办法。用人单位是整合生产要素的组织,为劳动者提供进行社会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要通过推行科学民主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依法参加并按时足额缴纳各种社会保障费用,完善管理制度、员工培训等办法,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职工工资、增加福利、改善劳动条件,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条件和环境。劳动者是能动的、活跃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用人单位必不可少的劳动力。劳动者要主动学习,创造性工作,提高自己的民主维权意识、职业道德水平;要善于自我管理、关心社会、关心企业、关爱他人;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的要求也会尽可能地限制在合理和可能的范围内。正是三方的一致性,为实现和谐劳动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基本平台。

第二,科学确立劳动价值取向,实现劳动目的和劳动手段的和谐。劳动创造价值,科学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创始人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取得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以劳动二重性学说为枢纽,以确认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为核心,是一个包括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价值规律、价值转型等理论在内的完整体系;它分析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劳动生产力和价值量的关系,区分了价值源泉和使用价值源泉、价值创造和收入分配,阐释了自然力、机器、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中的功能,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很强的理论延展性。和此相对应,构建和谐劳动必须有科学的价值取向。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劳动政策干预用人单位的劳动价值取向,使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始终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态势,并促进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的改善和用人单位效率、社会发展形成互动关系,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中促进劳资双方的合作和劳动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劳动的任务,就是改善劳动生态环境,推行积极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容量,降低失业率;提高劳动合同签约率和履约率,化解劳资关系冲突和对抗,减少劳资纠纷;规范用工行为,减少劳动歧视,依法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参保率及给付率;改善劳动平安卫生条件,降低工伤和职业病发生率;加快劳动保障立法建设,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建立劳动工作预警制度,降低突发事件频率和危害程度。

第三,合理布置劳动分配制度,实现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和谐。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基本标准。财富占有和分配的公平合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条件。收入分配公正,就是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每个个体得到应得的收入。如何在市场秩序不规范的条件下,使强势资本的获利冲动不破坏法治,不冲破社会道德底线,是在制定分配政策时必须要认真探究和考虑解决的新问题。在市场价格机制调节分配的过程中,要探究劳动力价格形成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劳动收益率高于资本收益率,把资本的获利冲动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获得垄断利润、超额利润的行业和企业要提高征税水平,既要鼓励劳动者合法经营致富,又要缩小初次分配收入的差距。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把灰色收入、黑色收入降低到最小程度,在社会再分配的转移支出中,要公正、公开、透明,要使“穷人”多收益;要把社会保障扩大到各类企业,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加大对应参保而不参保单位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要重视发展公益慈善捐助事业,倡导富人、有钱人多献爱心。

和谐社会范文5

诚信性原则――达到心与口的和谐

诚信性原则是构建和谐语言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人际交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要真实诚恳不虚伪,抱着坦诚的态度与人交流和沟通,使对方能够接受和信任,从而使语言交际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在交际中要做到讲究诚信,以诚相待,襟怀坦荡,信守诺言。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诚则灵”、“将心比心”等,都突出了人际交往中以诚为本,讲究诚信的重要性。《周易》云:“修辞立其诚。”所谓“诚”,就是指“诚实”、“真诚”和“忠诚”,要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一致,即古人所说的“诚于中,形于外”、“勿自欺”、“勿欺人”。所谓“信”,就是“真实”和“信守诺言”,强调一个人要“言而有信”。心里所想与口头表达的要一致,即心与口达到和谐的状态。

如果违反了这一规则,则会嘴里说出来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就是自欺和欺人,就会造成信任、信用和信誉的缺失,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无法正常进行,和谐社会的稳定秩序无法建立起来。当前违反诚信性原则最突出的表现是语言欺诈现象。

所谓语言欺诈,是指不根据实际情况,在人际交往中夸大其词,玩弄语言游戏,蒙骗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语言欺诈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被经济利益趋动的虚假广告、虚假信息,交际中的夸夸其谈,语言表达中的假、大、空。很多广告夸大其词、无中生有、鱼目混珠,用带有诱惑性的词语欺骗消费者。有的故意使用障眼法,或故意使用有歧义的句子误导消费者,或把有利于消费者的内容用大号字体,而不利于消费者的内容用小号字体标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有时也会利用模糊性较强的词语,让群众产生错误的理解,在追究责任时却有托词而金蝉脱壳。

诚信性原则,主要是对使用语言的主体――人的道德方面的要求。构建和谐语言首先要求使用语言的人应该是文明和善之人、诚信高雅之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文明和善程度决定了语言和谐的程度。

规范性原则――达到符号与意义的和谐

规范性原则是构建和谐语言的又一重要原则。所谓规范性,就是要树立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要发挥语言规律的积极因素,应对和干预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语言现象,清除语言污染,保持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和健康。

当今时代,语言文字规范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和重要。我国的国际交往越来越多,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语言及其所负载的信息是信息处理的主要对象,加上计算机信息处理,图书情报资料的自动检索,排版印刷的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的迅速发展,都要求语言文字传达信息和传达的信息规范化。正如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所说:“成熟的优秀的有影响的语言,必须在语言结构、文字系统和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等方面,建立一系列科学、管用的规范和标准,以便于语言的教学与使用、便于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并有利于语言声望的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六条规定:“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语言规范化也是国家法律的要求。

语言规范化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是每个现代化建设者学好现代汉语、加强语言文字修养、提高语文水平的需要。对于语言文字应用的不规范现象如果置之不理,任其发展,不仅不利于汉语语言文字的传承,还会导致不和谐因素扩展,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

语言文字不规范,是用于表达意义的符号与所表达的意义不和谐,即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所说的“所指”与“能指”不和谐。由于“能指”不能很好地表现“所指”,造成了人们理解上的偏差,从而造成误会,影响交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媒体语言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日常生活。曾任国家语委主任的许嘉璐指出:“媒体语言(包括文字),尤其是广播电视语言,太重要了。它对社会语言和民族文化的走向有着任何其他载体不能比拟的影响力;现代化需要规范的语言文字生活和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因而广播电视语言应该规范而多样、高雅而活泼。”但现代媒体上常常出现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在网络、广告以及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出现的不规范汉字现象。

繁体字的不规范使用。近几年来,繁体字的使用又在逐渐增多,店铺、机关的牌匾上,电影字幕中,报纸杂志上,繁体字随处可见,街头的广告牌、宣传单和相关标志上的繁体字使用率非常高。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一些招牌随心所欲地使用繁体字。

错别字的普遍泛滥。造成错别字的主要原因不是汉字笔画结构繁难,难记难写,形体结构近似,而是人们对错别字的态度。部分使用者认为,错别字的产生只要不影响意思的理解就无所谓,这种态度助长了错别字的产生,是错别字产生的主观因素;当前表现在网络沟通和短信沟通上的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却故意将错就错,使错别字在这些领域泛滥,更加体现出对语言文字规范不重视的态度。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语言也日益流行,网络词汇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言谈写作中,“大虾”、“灌水”等新鲜词汇层出不穷;网络语言已逐渐影响到日常汉语的使用,比如用“MM”代替“妹妹”、用“88”表示“再见”,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冲击着我们汉语使用的规范性。网虫们尤其是青年一代都视此为紧追时尚的表现。这类词汇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鲜和活力,但另一方面网络词汇的滥用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不了解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它的含义,如有的传统词汇在网络上也被新用,这使得不懂网络语言的人有的时候很尴尬:天才(天生蠢材)、蛋白质(笨蛋++神经质)、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等等。网络语言的使用者有其显著的群体特征,它在年轻时尚的群体中比较流行,而中年人和老年人则大多不会使用。

标点符号的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书写符号整体的一部分,也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使用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文字的歧义;标点使用不规范,会影响全篇文章的表达效果。

语言规范性的目标是要在主体上规范一致,不断剔除语言中不纯洁、不健康的成分,而使其能够更精确、更有效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和细腻的感情,更好地发挥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但规范并不是要把活生生的语言框死,也并不是在限制语言个人风格的发展,在规范化的同时必须注意到语言的发展和语言的多样性问题。例如:大力推广普通话,并不是禁绝方言;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求在所有场合都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当今社会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丰富,主体化和多样性的问题在词汇中显得尤为突出,整个语言系统中的新词新义新用法都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例如字母词、外来语以及争奇斗艳的网络语言对汉语的规范和发展会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随着汉语的国际化,汉语的变异形式也会越来越多,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得体性原则――达到语言与语境的和谐

和谐语言的得体性原则,是指在交际中,语言的运用要适境应情,恰当有效。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赵元任先生说:“什么是正确的语言,这要看什么场合适宜于说什么话和说话人或写作者是什么身份。如果你要在交际中达到最大的效果,那么你就应该怎么怎么做――如此说来,语言的正确似乎成了有条件的规定,而不是绝对的规定。但是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他的责任就是要进行有效的交际,他使用的语言应该始终切合相应的场合。”可见,在言语交际中,一个词,一句话,静态地看无好坏之分,只有在动态的言语中才能判断出运用的优劣来,判断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语境、符合语境的言语交际才是得体和谐的。

吕叔湘先生早就说过:“此时此地对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在另外的场合,说的还是这样一件事,这样的说法就不一定最好,就该用另一种说法。”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讲求说话的方式方法十分重要;说话要看听话对象,要注意周围环境。在沟通和协调社会不同群体的关系上,和谐的语言犹如畅通的桥梁和柔韧的纽带。假如大家都对自己有这样一个要求:说话时选择恰当的方式,把握合适的尺度分寸;当自己理直时也不一定非要气壮,即使是忠言也不一定非要逆耳,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违反语言得体性原则的突出表现是语言伤害。语言伤害指以粗暴、侮辱、威胁、诅咒、恶意等不良语言给对方造成伤害,如无中生有、造谣中伤、滥起绰号、污言秽语、恶意攻击等,给对方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这种伤害甚至超过肉体遭受的伤害。语言伤害在家庭、学校、医院、厂矿企业等无处不在,如家长教育孩子中的语言伤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语言伤害,上级对下级的语言伤害,日常交际中的语言伤害等引发的恶性案件屡见报端。

有些话,如果换一种说法,取得的交际效果可能就会不同,如标语“请别踩醒小草的梦”就比“严禁践踏草坪”更好。和谐的语言环境要求每一句话都充满人情味,即使是批评话语,也要让人感觉舒坦。和谐的语言环境要求人们对语言的发展采取宽容的态度,要求人们有自觉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要求人们能够准确灵活地传情达意。

礼仪性原则――达到语言与态度的和谐

和谐语言的礼仪性原则,是指在语言交际中,要和善委婉不生硬。

中国历来讲究“知礼数”、“懂礼貌”、“礼多人不怪”,《礼记》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交际中讲究礼貌是自古就有的交际准则。人际交往中广泛使用众多的敬辞和谦辞,足以表明我国人民十分重视用礼貌谦恭的言语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比如生活中最常听到的:“贵姓?”“免贵,姓×。”其他像敬称“您”,敬辞“请”、“劳驾”、“惠顾”、“奉还”、“烦请”、“光临”等,谦辞“浅见”、“拙文”、“寒舍”、“见谅”、“错爱”、“过奖”、“不敢当”等,都十分常用。只有这样,在言语交际中发话人和受话人才能相互理解和信任,才能保证交际双方言语交际的可持续性,言语交际才能成为有效的言语行为。

违反礼仪性原则的语言是激化矛盾、引发事端的导火索,是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如公交车上“挤什么挤,没长眼哪”,再如学校教师责骂学生“笨猪”、“渣子”,城里人歧视民工的“乡巴佬”、“土老帽”,以及发生在家庭中的语言歧视、语言暴力、语言冷漠等。像一些标语和宣传口号常用“严禁”、“不准”等词语,充满霸气和暴力色彩。在城市的街头巷尾,语言暴力问题也比较突出,如“谁在此倒垃圾,全家死光光”。还有城市改造过程中,某些老城区家家户户墙上写着大大的一个“拆”字,也显得有些蛮横。这些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和谐语言的构建,运用以上原则加强和谐语言的构建。人们之间的语言和谐了,才有可能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能和谐相处了,人的社会活动才能有序化,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范文6

(一)辩证的和谐

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非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是辩证的和谐。

1、民主与法制的和谐统一。和谐社会既讲民主又讲法制,只讲民主不讲法制,就会使民主失去正确的方向;只讲法制不讲民主,就会使法制变成个人专制,和谐社会是民主与法制和谐统一的社会。

2、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和谐社会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果没有效率,即不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公平和平等都是空话”。和谐社会也不可不讲公平,如果利益分配不公平,就会缺乏效率。

3、发展与秩序的和谐统一。经济的停滞、社会的贫穷不仅不能带来和谐,而且会导致动荡,和谐社会必然以经济与发展为基石。但社会没有稳定的秩序,也不可能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和谐社会既要讲发展又要讲秩序,形成发展和稳定良性互动,达至和谐统一。

4、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人不仅在生产与生存的意义上依赖于自然,而且在更初始的意义上,人就是自然界的产物。和谐社会里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

(二)积极的和谐

和谐社会的“和谐”是自觉、双赢、可持续的积极和谐。积极的和谐是指人们自觉地对世界积极改造,使具有不同特性的矛盾各方和谐共处的一种良性竞争态,与表面一团和气但却相互争斗的消极和谐相对。

自觉和谐。和谐社会是人们设定的理想目标,人们按照这个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自觉从事社会活动,因此,“和谐”状态并不会自己主动呈现,需对社会发展方式、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等进行理性选择和自觉创造才能达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一种自觉和谐。

共赢和谐。社会有机体内各要素如协调运作就能达到共赢,如彼此冲突、尖锐对抗,就会停滞不前。和谐社会里,矛盾各方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不是消灭对手,而是商定如何共同发展;发生冲突时通过多方对话,相互理性地协商,形成化解矛盾冲突的和谐氛围。

可持续和谐。和谐社会的和谐是可持续的,人们积极转化各种矛盾、化解各种冲突,使已有和谐持续地更好地发展,在和谐中实现发展,在发展中寻求和谐,在更高层次的和谐中寻求新的意义上的发展,如此循环往复。

(三)动态平衡的和谐

积极的和谐追求的是动态平衡的和谐,在发展中多种因素密切配合,矛盾双方或诸方相互协调达到平衡。

和谐社会的和谐具有动态性,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这种“变化”不是杂乱的,是人类自觉协调矛盾的有序发展,保持社会内部各矛盾因素之间的张力,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是发展与平衡的统一。

(四)实践的人的和谐

人的和谐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追求和谐离不开人的实践;其二是追求的最终和谐是人的和谐。

追求社会和谐的过程就是人的实践过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通过人的实践得以实现的,在人与自然之间,人是主动积极的一方,通过人的积极的实践,人与自然实现和谐。至于人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则更明显的是通过人的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离开人的实践,所有的和谐都不可能实现。

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和谐社会只能在个人全面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人的和谐是最终的落脚点。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意味着造就和谐的人,让“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切和谐都被打上人的烙印,最终归结为人的和谐。

二、从哲学视角对和谐社会进行诠释,思考和理解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好的理论指

导,在构建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促进发展的原则。马恩曾断言,生产力发展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和谐转化各种社会矛盾提供物质基础和社会保障。如果减慢发展速度,可能使某些正在显露的社会矛盾暂时退隐,使某些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暂时缓和,但最终只能造成社会矛盾的“积蓄”效应,使和谐转化矛盾的工作陷入更大的被动乃至成为死结。所以,必须把促进发展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原则,

第二,坚持和谐转化利益矛盾的原则。为了某种利益,各利益主体会会发生冲突导致社会不稳定,“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社会矛盾本质上就是利益矛盾,利益矛盾得到合理调节,各类社会矛盾就都可以进行有效化解。能否和谐转化利益矛盾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一,如果利益矛盾得到和谐转化,各利益主体间形成一股合力,达到共同发展,社会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其二,如果利益矛盾没有得到和谐转化,各利益主体间利益冲突就会进一步激化,最终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由于经济利益矛盾可以上升为政治、文化利益矛盾,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中,从经济关系入手,坚持以和谐转化各种利益矛盾为中心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坚持动态平衡原则。组成动态平衡态势的各因素也是组成社会的各因素,当各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动态平衡态势体系时,就会构成一种聚张力,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少不了这种聚张力。社会各要素全面、协调发展,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社会内部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处于失衡状态,社会发展的速度就会放慢,甚至停滞不前,和谐社会就实现不了。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消除各方面的不平衡以维护和推动动态平衡态势,并使之由一个较低形式向一个较高形式推进。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解决以保持社会诸要素动态平衡的原则,从总体上把握各种矛盾间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良性的动态平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