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印象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范文1

2、如果一定要关闭,可以在相机设置里找到快门声音选项,选择静音;

3、按手机一侧的音量“-”键,直到系统音量为静音。

4、或者打开手机上的音乐播放器。播放一首音乐,在音乐播放状态下将声音调到最低。

印象笔记范文2

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是一种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2016年1月,我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财新周刊专访中,对数字货币定调:“数字货币必须由央行发行,未来会和纸币并行。”当前,我国传统纸币发行和回笼是基于现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机构”的二元体系来完成的。数字货币在运送和保管方面发生变化,但发行与运行仍是基于二元体系完成的。

对于银行工作人员而言,货币话题是一个敏感话题,因为数字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数字货币是一个极易被人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本文结合《数字货币的现实意义和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课题研究,探讨问题:数字货币运行机制实现框架应该是怎样的?数字货币发行与运行对中央银行的影响是什么?

一、数字货币运行机制实现框架构想

(一)发行机制

货币发展相继经历了“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纸币”的过程。在我国纸币(人民币)发行模式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公众”。从人民币的发行模式看,中央银行掌握着货币发行权。但从比特币“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为标志的区块链技术看,数字货币的发行是去中心化的,是在国家特定发展要求和明确交易要求下,有着明确可追溯源头,省略了“商业银行”中介。

数字货币体系为了有效控制货币发行量,应该由中央银行设立“登记中心”,负责货币发行、货币换版和使用登记等操作,形成基于“控制中心登记中心”发行库和业务库两极系统结构。发行库控制中心负责在线监控数字货币的运行体系,数字货币发行库控制中心采用云计算技术,快速扩充发行库计算和存储能力,在两级系统之间采用可信可控量子通信技术,解决数字货币运行环境的安全问题。

(二)流通机制

数字货币通过加载信息的数据,在控制中心和业务中心两极系统间传输完成,并非实物流通,因此数字货币不存在毁损、清点、回收、销毁等问题,而且数字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是由政府背书的,在流通中也不需要第三方进行交易信用背书。

在流通过程中,数字货币作为一种开放式高频率支付手段,可以继续沿用比特币“分布式记账”的做法,将HASH(交易散列值)组合为交易记录集(前后链接的区块),并对其进行快速分发,让每个交易网络节点都有可追溯副本、一致性账本,但是数字货币受制于网络和数据量大,需要精心设计应用流程。在网络交易的基础上,划分数字货币流通记账区域,设计定时核对机制和分布式数据存储机制,确保数字货币流通效率和安全。

(三)防伪及信息记载

数字货币具备无法伪造和不可篡改的时间戳,完善的数据链,记载数字货币交易明细,确保可追溯每一笔交易信息,数字货币的特点决定其在流通中几乎不存在假钞、伪钞。

为了确保数字货币的唯一性,防止数字货币被重复使用和窃取冒用,可以为数字货币制定独有的永久标识代码,经过控制中心数字签名后,和持有人公匙、历史支付信息绑定,形成数字货币可用技术手段甄别的数字货币信息。

二、数字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数字货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的新型货币体系发行与运行的货币,对传统货币(人民币纸币)的货币政策、金融体系、货币发行、清算体系等有着深远影响。中央银行作为发行与运行数字货币的中心,意味着中央银行成为数字货币发行和清算中心,迈进“互联网世界”,扭转了当前中央银行尚未进入互联网“线上金融”的被动局面,推动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线上账户开设发展,但对金融体系和线下传统支付清算也有深刻影响。

(一)对金融体系影响

当前,传统纸币的发行与回笼是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机构”二元体系的。虽然,周小川行长说明“数字货币的发行与运行仍然应该基于该二元体系完成,但货币的运送和保管发生了变化:运送方式从物理运送变成了电子传送;保存方式从央行的发行库和银行机构的业务库变成了储存数字货币的云计算空间。”但是,数字货币的发行,势必中央银行掌握“大数据”,数字货币发行与运行“去中介化”,可能导致传统商业银行作为渠道角色慢慢衰败。数字货币的运行,全网就成为一个“大账本”,银行账户管理、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功能和价值也会逐渐下降,甚至解构。银行存款和贷款业务也逐渐被解构,数字货币加密决策的大规模应用,也将带来银行汇款业务的解构。那么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如中央证券保管、大额支付系统、证券交易存储库和证券结算系统等,将逐渐“脱媒”。数字货币的广泛应用,金融市场的脱媒现象,势必挑战金融体系中银行的中介地位。

(二)对货币政策影响

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去中心化”,因此有学者预测数字货币技术可能会逐渐取代货币政策。虽然我国2015年人民币M2(广义货币)余额为139.23万亿元,而M0(流通现金)余额为6.32万亿元,中央银行印制与发行的传统纸币数量已经降低至货币总量5%以下,现钞发行与流通大幅下降。但是,中国人民银行盛松成予以反驳,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货币政策是现代经济的主要调节手段之一。如果数字货币被普遍使用但不由货币当局调控,现代经济将因此失去一个重要的调节手段,经济将无法正常运行。”他强调中央银行调节机制能够维持人民币稳定,货币政策微调功能甚至明显加强。笔者也认为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也将提升数字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作为数据中心,将拥有巨大数据基础,可以更加灵活的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技术能够帮助监管当局全面追踪资金流,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估。最后,数字货币“点对点”支付结算技术,增强资金流动性,使得利率期限结构平滑化,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更顺畅。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技术利于央行控制货币发行与运行,有效运动和传导货币政策,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

(三)对货币发行和支付结算的影响

印象笔记范文3

【关键词】老年人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中图分类号:R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31-0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the elderly

YANG Hongbo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Luzhou People,s Hospital, 64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in these patients. Methods 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patients at a certain period, including 218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and 186 cases of non-elder patients. Results As compared with the patients in non-elder patients, higher incidence caused by gastric ulcer, gastric cancer induce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the undetermined causes were observed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The elderly had a lower incidence of duodenal ulcer and infection r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than the non-elder group.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incidence caused by liver cirrhosis between the elder and non-elder patients. Conclusions As compared with non-elder patients, higher incidence caused by gastric ulcer, gastric cancer and the undetermined causes were observed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Key words】the elderly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etiology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常见病,老年患者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代偿适应能力差,常伴更多、更严重的合并症而死亡率高,预后差[1]。为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本文对2007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40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研究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入选标准为:有呕血或黑便症状, 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证实有上消化道病变,未经上述检查者以呕血、柏油样黑便,引流物隐血阳性为临床诊断依据。年龄≥60 岁者为老年组,年龄在18~59 岁者为非老年组。

1.2方法

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 性别、年龄、胃镜、幽门螺杆菌 (快速尿素酶法及病理检测) 结果, 分析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

1.3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5 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值x±s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样本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情况与转归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404 例,老年组218 例, 平均年龄(70±9.57) 岁, 男145 例, 女73例,行胃镜检查者159 例,未检查者59例;好转183 例, 死亡35例。非老年组186 例, 平均年龄(48±9.99) 岁, 男130 例, 女56 例,行胃镜检查者173 例,未检查者13 例;好转180 例, 死亡6 例;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男性比女性高,但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一般资料比较(x±s)

2.2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两组资料显示,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消化性溃疡出血均占首位。老年组以胃溃疡多见, 非老年组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老年组胃癌致上消化道出血及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于非老年组,见表2。

表2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P<0.05

3讨论

自1990年代以来,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增加,约70%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每年约超过1%的8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上消化道出血而住院,高龄始终被认为是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的高危因素[2,3]。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影响出血的性质、严重程度与预后。提高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认识,对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资料中,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的病因,均以消化性溃疡出血占首位, 但老年组胃溃疡多见。其机制可能为:老年人胃体胃窦交界上移,胃黏膜退行性变、腺体萎缩,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 同时老年患者常伴多种慢性疾病、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应激的诱发等,容易导致胃粘膜损伤而胃溃疡发生相对增多。

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饮食习惯和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4,5,6]。本资料中,老年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于非老年组, 其原因可能随年龄增长,胃粘膜萎缩及肠化生的程度逐渐增加而不利于幽门螺杆菌生存,同时与幽门螺杆菌定居部位从胃窦向胃底迁移,常规胃窦部活检易造成假阴性有关[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是门脉高压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门脉高压症常见原因是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其首次出血后存活的患者,在2年内再出血的危险性可达80%[8],本资料中,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肿瘤发生率高。本资料显示胃癌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居第4位(13.3%),表明胃癌也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是指消化内镜检查阴性的不明来源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而本资料中,老年组患者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占15. 1%,多与患者病重不能及时行胃镜检查或不愿配合行胃镜检查有关。

4结论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消化性溃疡出血占首位,其中胃溃疡、胃癌以及不明原因出血高于非老年患者。因此,对发生于老年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应尽快明确出血原因, 以便及时治疗,改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国芳, 瞿春莹, 张敏红,等.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影响预后的因素. [J].华夏医学, 2006,19(4):632-634.

[2] van Leerdam ME,Vreeburg EM,Rauws EA,et al.Acute upper GI bleeding:did anything change? Time trend analysis of incidenceand outcome of acute upper GI bleeding between1993/1994 and 2000[J] .Am J Gastroenterol,2003,98(7):1494-1499.

[3] Kaplan RC, Heckbert SR, Koepsell TD,et al.Risk factors for hospitalized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mong older persons[J].J AmGeriatr Soc,2001 ,49(2): 126-133.

[4] 汪功华,凌安生.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人胃病的关系[J] .安徽医药,2008,12(8):731-732.

[5] 卢平,周力,张永宏.贵阳市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3):268-269.

[6] 张玫,汤哲,汤欣,等.社会因素对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4):1779-1780.

印象笔记范文4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GDP;增长率;国际收支利率;外汇储备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05-01

0 引言

自从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的汇率都一直保持着稳步上涨的态势,而生长的速度也在2010年实现了近几年以来的巅峰。往回看,根据中国外汇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的人民币升值已经达到了6.1%,接近2007年全年6.9%的升值幅度,升值的进度明显加大了。直到8月份,人民币的升值步伐已经完全被打乱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速度开始放缓,到第三季度仅仅0.6%。在这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多数处在6.82至6.85的汇率之间徘徊,升值放缓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直到第四季度,由于美元的强力打击、中美利差下降、出口数据疲弱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回调和小幅下降的趋势。同时,由于政府及央行态度也从上半年为防止经济过热向下半年促进经济增长而转变,人民币对美元在此环境中也停止了稳步上升,导致市场猜测央行会依靠人民币贬值来支撑经济增长。一直到2010年新汇改之前,人民币汇率基本维持在一个水平上。2010年7月后,人民币兑美元屡破新高,升值压力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1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1.1 经济持续增长为人民币升值提供重要支撑

人民币汇率的稳步发展是有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水平所决定的,而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有GDP的增长来体现。一个国家的GDP越高,它的生活和消费就越活跃,人们对经济发展就有一个好的预期,企业会不断增加投资,人们的收入会不断增高,消费能力也会增强,这些都是增加本币使用的条件,从而导致本币汇率升值。此外,GDP的增长可以增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就提高了国家本币的世界地位,代表着强大经济实力的本币会持续稳健的发展。

1.2 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

国际收支状况是影响汇率变动的直接因素,也是主导作用。一个国家的收支情况会直接决定外汇供求影响汇率。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如果出现顺差,经济收入增加,本币需求增加,本币就会升值,反之,本币就会贬值。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国际收支状况是否会对汇率有直接的影响还要根据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来决定。长期的、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通常都会导致本币贬值,而短期的、小规模的国际收支逆差还可以通过国际资本的流动和政府对外汇的干预来缓解,可见,收支状况也不一定最终会影响汇率。

1.3 人民币升值速度应放缓的影响因素

石油价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世界每桶石油价格已经从2008年初的100美元涨至140余美元。石油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种不利的程度甚至大于了美国,我国和美国的石油的进口依存都保持在50%左右,但美国的这种情况有明显的下降,我国则在不断上涨。这些因素在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汇率也有一定影响,是抵消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从中美CPI的情况看,自2008年以来,我国CPI,保持在在7%-8%左右,而美国CPI,在折算过后还保持在4%上下。

我国的通货膨胀也比美国要严重,因为我国是输入型经济发展和成本推动型经济发展,进口的原材料和资源型商品涨价程度超过了人民币的升值程度,从而将外界的通货膨胀引入进来。

2 人民币汇率发展走势预测

2009年的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明显的缓慢下降,估计整年的人民币升值在1%-2%。2010年的美元上升速度比较快,但也不排除人民币贬值的问题出现,假如欧美的经济出现下滑,可对于一个窗口已达到GDP40%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虽然2008年1-11月我国的出口有13171.6亿美元,增长19.3%,但主要是上半年订单起到作用,从金融动荡到全球总需求大幅下降,总会出现一个滞后期,在后来的几个季度里面,美国的经济下滑波及全球,对中国也有很不好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2010年7月汇改后,之前一直维稳的人民币汇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未来一、二年内,中国的国际收支会继续保持平衡,顺差总体规模还很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所统计的数据,2008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0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中国的经济总体比较良好,人民币汇率短期内不会出现逆转,升值也还没有结束,未来人民币总体仍将小幅升值,不难排除再次出现2008年上半年那种加速升值的走势,人民币汇率波幅也会减小,主体是跟随美元而波动,不排除人民币出现阶段性贬值的情况。

3 结语

总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相对弱势可能会在2010年继续进行,但我国在扩大内需和降低利息之后,经过半年的政策改革,中国经济下滑的态势有望起稳,贸易顺差还能持续进行,可见,人民币下半年可能会重新迈出升值的步伐。人民币币值的稳重有升将成为2010年全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基调。

参考文献

[1]史昱.强势美元政策有望延续[EB/01].省略,2008,(9).

印象笔记范文5

军阀版和私铸版的概念

业内所说的军阀版就是指各地军阀为搜刮民脂民膏、筹集军饷、争夺利益而模仿官铸袁像机制银币模具铸造,在一定范围内流通的银币(图1)。私铸版是指民间私自仿造,或以手工或半手工制作,或为翻砂铸造的袁像银币,这种民间私铸假币被业内称为“老假假”(图2)。这两类银币的共同特点都是仿官铸正规银币,借国家货币的信誉和影响充当等价货币,在一定范围内行用流通。军阀版和私铸版实物的存在也证实了这一点。

军阀版、私铸版的

基本特征

笔者从150多个军阀版和私铸版的实物资料分析,发现军阀版和私铸版银币不外乎以下几个特征。

1.模仿官铸袁像机制银币,图案、大小、厚度、重量都接近袁像机制币,年份也分别为“中华民国三年”“中华民国八年造”(图3)“中华民国九年造”(图4)“中华民国十年造”(图5)等。偶尔也发现有“中华民国四年”“中华民国五年造”“中华民国七年造”臆造品。

2.工艺简陋,制作粗糙。由于地方军阀和民间工艺均赶不上官铸银币的制作水平,军阀版和私铸版与官版有明显区别,要么字体不规范(图6),要么头像变形(图7),要么嘉禾图零乱(图8),要么制作简陋粗糙(图9)。民间铸造的袁像银币大多数是手工或半手工制作,有的银币文字图案变形(图10),有的还带有明显的地方风味,如业内所说的“新疆大头”(图11)。由于制作工艺水平有限,很难出现一模一样的银币,因而一币一貌的现象是常态。但也不排除有相近的情况。

3.成色普遍偏低。官铸版的标准成色为89%,而军阀版和私铸版的成色普遍低于这个标准,成色好一点的能达到70%左右(图12),一般只有50%左右(图13),有些含银量过于低,可说是近似铜质币(图14)。

4.大小不一,重量较轻。军阀版、私铸版袁像银币尺寸大小不一,厚薄不均,在重量上与标准重量不符,普遍较轻,目前发现最轻的不足20克(图15)。当然,偶尔也能发现27克以上的超重版(图16),但这是个别现象。

5.铸量有限,地域性强。军阀版、私铸版尽管工艺简陋、制作粗糙、成色较低,但在市场上价格一直较高。现在一枚官铸袁像机制银币普通品的价格在650元左右,但军阀版、私铸版普通品价格在800元以上,品相好一点的超过1000元,甚至更高。那么,为什么官铸袁像银币卖不过军阀版、私铸版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阀版、私铸版在一定地域内流通,铸量较小,存世量少,稀缺性是致使其价格攀高的直接推手,再加上手工或半手工制作,有一币一貌的特性,这都赋予了这些银币更多的故事性,符合收藏爱好者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

印象笔记范文6

关键词:作弊现象 成因 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37-01

一、引言

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是目前高校最为严重的消极现象之一,近年来,舞弊现象日益严重,各个学校对这些违规行为的管理力度也随之加大,除了平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外,还要严格考场纪律,加大处罚力度,情节严重的进行处罚或者退学。随着惩罚力度的增加,作弊行为并没有因此减少,反而是各种手段的作弊层出不穷,仅凭处罚是无法杜绝作弊的。因此,需要从作弊现象着手,分析作弊现象的成因,找出对策。

二、考试作弊现象分析

1. 作弊现象普及

由于作弊人数越来越多,作弊手段越来越高端,甚至已经发展成团体作弊,作弊行为贯穿了小学生、中学生到大学生,贯穿了各种大小考试,甚至像升学考试、高考、司法考试等大型考试也存在着很多高科技的作弊行为。甚至有越来越多的考生认为考试作弊是正常的观念,不能认识到考试作弊的危害性,也不觉得作弊行为是错误的,是在欺骗自己欺骗别人。

2. 考试作弊主体多元化

考试作弊的主体主要有考生本人作弊,这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形式,作弊动机单一,表现方式较为简单。除了考生作弊外,教师作弊是近年来产生的较为新型的作弊方式,老师为了谋取私人利益,基于金钱或者其他利益,违背自身的职业道德给考生透露考试试卷的相关内容或者直接给有关考生传递答案。教师作弊跟考生作弊相比更为隐蔽,并不容易发现。这种监考老师带头作弊的行为,为考生树立了一个毫无诚信,虚伪欺骗的反面形象,让学生无心向学,严重影响了考生的价值观。考试出卷人员作弊的现象较为少见,但考试出卷人员作弊的危害远远大于其他作弊方式,引起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是最严重的作弊形式。还有一种主体较为特殊的作弊方式,就是招生考试部门,有很多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自己掌握的职权进行作弊,一般是为了人情或是谋取金钱利益,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内部作弊行为。

3.作弊工具多样化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电子产品被运用到考试作弊中来,使之渐渐的发展成为了一门新兴产业,防作弊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作弊的工具日益现代化,作弊方式日新月异,除了先前的手机外,还出现了像无线隐性耳机、对讲机、针孔摄像头、防屏蔽隐形耳机、还有藏着耳机的皮带、钱包等等。

4.作弊团伙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作弊团伙出现在各大高校中,他们不仅有着专业知识替人考试,而且还具备了职业化的特点。每当到考试周或是大型考试时,他们就会利用中介与学生进行联络、接头,为出钱的考生提供一条龙服务。作弊团伙的逐渐增多与作弊需求的日益增加有直接联系,从而导致了作弊市场化、产业化。如果让其在继续发展下去,将严重危害我国的考试制度。

三、产生作弊现象的原因

1.缺乏诚信教育

诚实守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弊本身带有欺骗性,是诚信缺失的一种最为明显的表现。现代教育之所以会如此缺乏诚信,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脱离不了关系。但除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外,我们不得不正视教育本身的问题。诚信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诚信理念,拥有诚信品质。除此之外,教育本身就有责任需要保证诚信,教育必须对受教育者、社会乃至国家保证诚实守信。再次,受教育者必须自觉教授诚信教育,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必须要具备优良的诚信品质,这是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目前学生的失信现象主要体现在考试作弊、抄袭论文、随意骗取困难补助等方面。

2.教育机构的放纵

考试作弊风气的滋长离不开社会上不良风气的推波助澜。社会上通过欺骗从而不劳而获的现象层出不穷,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打击与制止。很多学生看到这些现象也开始效仿,利用作弊从而获得高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腐败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腐败除了渗透到经济政治领域之外,也开始逐步向教育领域迈进。有很多教育机构利用自己的监考权、录用权、监督权等权利,私自收下考生的贿赂,帮助考生作弊甚至与考试一起违反考试管理的规定。

3.考生缺乏是非观念,漠视作弊行为

有很多学生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出卖了自己的良心和知识去当,为别人替考。而这类学生往往是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有的甚至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另外,由于大学中大多设有奖学金、贫困补助金,这项奖金的发放在很大程度上与学习成绩挂钩。就有很多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想要不劳而获,导致差生拿到了奖金。有很多学生甚至不认为作弊是错误的行为,反而认为作弊情有可原。

四、防止考试作弊的对策

1.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育体制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结果为主,而忽略了培养的过程,重视量而忽视质,把分数看的比学生的能力发展还重要,把学生培育成了一个只会应对考试的工具。这种模式下毕业的学生十分缺乏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导致作弊现象无法根除。因此,想要杜绝考试作弊,就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改变原有的以一考定终身的观点,推行自主招生的方法。将各种考试与学位证书挂钩,更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力。

2.加强对考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

考试包括很多环节,例如命题、监考、评卷等等,这些环节都是紧紧先联系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否则会影响考试的运行。加强对每个环节的监督力度,坚决打击腐败受贿行为。一旦发现必须从重处理,保证各个环节清晰明了,绝不出现暗箱操作。保证试卷保管过程中不泄露,从源头上杜绝作弊现象。

参考文献

[1]徐亚,徐甜甜.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 职业圈,2007,2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