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进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向沙漠进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向沙漠进军

向沙漠进军范文1

关键词:导语; 激情; 设疑; 引趣

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好坏对一节课的功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导语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试教学气氛,切入新旧知识的切入点。独具匠心的导语设计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备课时应在这方面仔细斟酌。笔者根据几年的实际教学归纳出有关导语设计的体会,希望能给读者一点启示。

一激情:就是激感,上课之前,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把学生很快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和氛围中去,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因此,讲述时,教师的情绪要尽快到位,每句话都要说得有感染力,使学生尽快深入到教者所描绘的境界中去,这样,才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感情撞击力量。例如,《背影》一课的导语设计,“同学们都听过《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歌中唱出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那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母亲的关爱和细心呵护,同样离不开父爱的熏陶和影响,如果说母爱似风,轻柔温存,那么父爱就像高山一样庄严深沉。从古至今,有很多文人为亲情唱出一曲不朽的赞歌,而著名作家朱自清最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让我们打开书,共同感受那刻骨铭心的一幕。”这样的导语以浓郁深沉的感彩来打动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设疑: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处始。教者上课前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牢牢抓住,就要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叙述时语调从容不迫,语势异峰突起,利用一个强调性的重音或一个回味性的停顿,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心力和神力,尽快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力求表现出一种深刻独到的点拨启发作用。例如《向沙漠进军》一课的导语。“同学们尽可能多的说出对沙漠的了解,(同学们可以归纳出:寸草不生,荒无人烟,海市蜃楼,沙漠仙人掌)那么本课的题目是向沙漠进军,谁要向沙漠进军,进军一词有何含义,向沙漠进军有何重要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课文。”一个又一个问题,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个惊奇和疑惑,犹如一块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

又如我在教读七年级下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童年是一首乐章,有快乐,也有悲伤,童年是一次奇妙的旅行,有好奇,也有抱怨。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生命中的最初快乐,那是一个快乐的时光,一个无忧无虑的时光,一个天真浪漫的时光。每个人的童年都各不相同,大作家鲁迅的童年时光又是怎样的呢?在回忆童年时光时,作者为何仅选取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个生活场景,这两个生活场景在作者的记忆深处烙下了怎样的印记,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进鲁迅的童年,去揭这个谜吧!

三引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师一上课就应该用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趣味性讲述,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也可以引用名言俗语导入,在实际教学中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为学》一课的导语,“同学们都听过“学海无涯苦做舟”这句话,那么学习对于同学们来说是苦还是乐呢,有哪些切身体验呢,同学们也听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世上的事情只要肯下功夫,就没有难事了。同样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只要你肯学,肯下功夫,自然会尝到学习的甜头。”

又如《岳阳楼记》的导语设计。“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岳阳楼上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正所谓,前人之述备矣,面对前人熠熠生辉的文学作品,范仲淹另辟蹊径,使岳阳楼名于世,传于后,一纸文章天下传,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文学魅力呢,今天我们来感受范公宽广博大的胸襟。”

再如,《散步》的导语设计,“有人说,幸福的家犹如港湾,让我们疲惫的心靠岸,浓浓的的亲情如清泉,滋润我们枯涸的心田,家因为有了爱而温暖,因为有了情而温馨。那么家是什么,是一所老房子,是一张旧照片,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还是一种久久挥之不去的童年的记忆。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完成一次别样的心灵之旅。”

向沙漠进军范文2

摩洛哥,离三毛当年住的阿雍镇,只有四十公里的距离。

1975年夏末初秋的撒哈拉沙漠,诡谲多变。土著沙哈拉威人要求民族自决,情势越来越激烈。一天,荷西神色凝重地回家后,开车带三毛上街,镇上的建筑物,一道道白墙流着红色的血字。而在他们的周围,种种敌意的迹象已经显露。海牙国际法庭裁决,西属撒哈拉享有民族自决权利。摩洛哥国王哈珊召募志愿兵,向撒 哈拉“和平进军”。游击队有两千多人,赶到边界去堵截摩洛哥的军队。惟三毛与荷西生活的阿雍小镇,得知摩洛哥势在必得,且敌众我寡,升起摩洛哥国旗。三毛从未料想到,在大漠生活与世无争的沙哈拉威人,在面对民族自决问题时,竟展现了极为复杂的人性争斗。西班牙不战而败,签了密约,让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瓜分了撒哈拉。沙哈拉威人血战独立已成泡影,阿雍所有的沙哈拉威人全部失业,军人也遭解散。

身处大西洋及地中海之间的摩洛哥,当年凭经典电影《北非谍影》成为最让游客向往的非洲国家。虽然摩洛哥首都是拉巴特,但卡萨布兰卡比它更出名。哈辛二世清真寺是卡萨布兰卡的地标,这座超过二百米高的清真寺,一次能容纳八万人,不但气势十足,里面的墙壁也是精雕细琢,充满艺术感。

现在的卡萨布兰卡跟《北非谍影》中的形象完全不同,相当现代化,随处可找到极具特色的路边咖啡座和酒吧。在街边坐坐,喝杯咖啡,轻慢而又浸着淡淡幽怨的老歌不知何时就在心里流淌……

然而,摩洛哥最为火热的旅游胜地,非撒哈拉沙漠莫属。在跨越多国的撒哈拉沙漠中,位处摩洛哥境内的沙漠地带特别有名,因为其他国家的沙漠大都只会呈现黄土颜色,惟独摩洛哥得天独厚,还拥有赤红的沙漠,身处红土飞扬的沙漠之中,感觉也会变得特别炽热。虽然踏足这样广阔醋热的沙漠并不轻松自在,不过就算如何艰辛,仍然有人愿意一尝个中滋味,全因这个浩瀚神秘的沙漠魅力十足,无论是骑着骆驼夜闯沙漠看满天繁星,抑或是在万里无垠的沙漠静待黎明,同样美丽得像图画一样,令人心动。

向沙漠进军范文3

一、 兴趣导入阶段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更是学习、工作以至发明创造的动力源。在准备让学生进入自学状态前,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学习一些抽象的说明文和应用文时,更应该创造学生的学习条件,充分利用各种电教、模型及标本等手段,来激发兴趣。如在事理说明文《向沙漠进军》一文的教学中,可利用投影或教学VCD碟片或网络视频向学生展示沙漠侵吞良田美池的事实,让学生发挥想象,从正、反两个方面设想未来的世界环境景况,从而顺利地把学生思维引向课题,导入正课。

二、设问导入阶段

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以后,就该采用设置问题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难易适度的思考题(用小黑板显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又如在《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人类为啥要向沙漠进军?(2)沙漠这个可怕的巨人是如何在人类面前逞强显威的?(3)面对沙暴强敌,人类有办法吗?啥办法?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感受逻辑力量,结合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形式到内容上把握文章的整体。这些问题本身也应该具有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语言上要做到既简明、形象又生动有趣,与第一阶段的内容在风格上达成一致,不中断学生兴趣的延续。

前两段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思”做好“点灯”“引路”工作,让学生紧随着“航标”,在知识的海洋中轻快起航。在这种态势下就进入下一阶段。

三、读书、动手阶段

学生在简短的导读把握文章整体后,就让他们精读课文,教师提示学生边读边划,划出重要的词语、重要语句。文学性较强的文章还可提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段。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可提示学生划出暴风雨来临中描写海燕动作的词语,划出描写风云雷电动作的词语,并注意这些动词的先后的连续性与变化,提示学生思考这些变化说明什么问题?要求学生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这些修辞手法又说明什么问题?在学生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后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了。

四、讨论切磋阶段

学生动手阅读后,就会产生相互交流的欲望,这时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作为教师,则以平等的身份巡回组织、参与,加以点化指导,既要求学生紧扣文题争论,不可任由他们漫无目的的摸索,又要注重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思路有时能够突破习惯逻辑的羁绊,他们的那些闪烁着创造性火花的“神来之思”,正是教学过程最精彩的部分,教师要善于发现,给予真诚的鼓舞,让孩子们的思维有海阔天空的发展空间。讨论后让学生把思维切磋过的结果用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这个过程有两方面意图,其一是为了加深课文思想情感;其二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一阶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此,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使讨论充分开展,学生还可以有独到的创造性思维。

五、归纳、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由教师做补充总结。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讨论切磋后,再进行归纳总结,把零散的知识集中起来连接成篇,把不同的意见统一起来(这一点能统一的则统一,不可牵强附会,可以让学生“保留意见”),把学生还没有认识到的补讲出来,并深入地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由于这时的总结内容是在学生努力探讨的基础上讲的,因此学生会兴致盎然,如饥似渴地听,效果会很好的。如高尔基的《海燕》,在老师导读的基础上,学生经过熟练讨论、切磋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在当时俄国社会背景下,这首散文诗的深刻含义,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海燕的形象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六、练习、巩固阶段

向沙漠进军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说明文教学 创新

一、注重新课导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导人能否引人入胜是教好一节课的关键。好的导人入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每次上新课,我都精心设计课堂导语,使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好的开端,使学生产生好奇,发生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例如讲《向沙漠进军》这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讲了众所周知的唐山大地震,尤其是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的灾难。讲完之后,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自然界除了地震以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问题一提出,很多同学就举起手来,争先恐后地列举火灾、水灾、火山爆发、沙漠等自然灾害。我因势利导,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语:“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向前发展,人们就要同大自然进行斗争,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敌人,让它们为人类造福。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些自然灾害已被人类所认识,所征服,但有些自然灾害则正处在认识和改造之中。比如沙漠,它至今仍然威胁着地球,威胁着人类。土地沙漠化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危机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地球上每年有六百万公顷的土地变为沙漠,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有十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如果不控制沙漠的蔓延,到本世纪末,全世界将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荒废。所以,我们必须向沙漠进军,征服这个顽固的敌人。”在讲《死海不死》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每到烈日炎炎的盛夏,人们都喜欢到海滨去消夏、避暑,或利用闲暇到游泳池游泳,到河里洗澡,孩子们更是喜欢到河沟里捕鱼捉虾。但总有人因为不会游泳经常会发生意外。如果有一个淹不死人的海,那该有多好啊!”没等我把话说完同学们就骚动起来,有的来不及举手就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死海!”我说:“同学们说得对。”说完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并给同学提出问题:死海为什么淹不死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极大的激发出来,能够很好的配合我的教学,带着问题,我开始了讲课。

二、夯实教师自身素质 提高教学实效性

说明文的写作具有客观性、科学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能过于肤浅,要落实到说明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例如,在对说明文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该用什么样的顺序以及说明方法等一些基础知识,方便学生在写作说明文的时候注意应用。而作为任课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才不至于让我们的授课太过枯燥乏味,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想方设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联系实际 提升教学实效性

说明文实用性强,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活动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学习中,我为学生补充二十四节气歌,还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农谚。在学习《奇妙的克隆》一课时,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报纸上好的文章,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克隆的知识,在课堂上开展了“我看克隆人”的讨论,学生准备充分,发言精彩。还有如在教授《大自然的语言》中,在学生明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后,出示古诗词中的与物候有关的诗句,让学生从中寻找诗句中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在浓浓的诗句朗读中渗透了科学的的物候知识,使一堂说明文散发浓浓的语文味,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得到听课者的充分肯定。此外,让学生在课余收集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有关生活用品,诸如:家电、机械、药品、炊具等方面的说明书,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设施 提升教学效果

向沙漠进军范文5

宁夏是个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高达1600毫米以上的内陆省份,缺水制约着宁夏的经济发展。黄河流经的宁夏北部狭长的平原地区,被誉为“塞上江南”。那里水网密集、物产丰富。而中南部山区、沙漠边缘地带则严重缺水,那里生态脆弱、不宜人居,近10年来,宁夏政府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在离水源近的地方建起了移民村。宁夏就是在半是富有、半是贫瘠的状况下艰难地发展着。

陪同我们采访的宁夏宣传部官员张伟为记者没能领略到“塞上江南”最好的景致感到遗憾。他告诉我们,宁夏最好的季节应该是明中旬到9月下旬。而此时我想的最多的问题则是:宁夏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一路想着,车子已经驶进了银川市西南方的中卫市。

在沙漠中建人工绿洲

中卫市临近腾格里沙漠边缘,处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上,是防沙、治沙开展沙产业的示范市。从中国地图上看,南北偏西走向的贺兰山脉与东西偏南走向的祁连山脉在中卫市交会,因为没有完全连上,所以中间形成了一个数十公里的“丫”型缺口,被称作“西风口”。腾格里、巴丹吉林和罗布泊等多个沙漠生成的沙尘,正是通过这里侵入中国内陆腹地的。

当车子开到沙漠公路的尽头,放眼望去,沙丘一座挨着一座,下车后向前步行了几十米,我们与正在这里安装滴灌设备的林业生态建设局的高级林业工程师俞立华攀谈起来。他告诉我们:“这里今年新栽种了柳树苗,等这片林子长起来,路就可以继续往前修了。”“沙漠中种的这些树苗成活率高吗?”面对我们的质疑,俞工回答说:“利用缠膜技术不让苗木水分快速蒸发,待苗木发芽后去掉薄膜,配合滴灌技术,成活率在90%以上。”他还介绍说,当地培育的树苗小,成活率不高。现在栽种的树苗都是从河北、山西调来的直径在3公分以上的大规格树苗,秋后枝条就可以长到七八十公分长,再过几年就可用于防风固沙了。据了解,一株树苗的成本加上运费大约20元,前期管理的人工费是每人每天80元,总体成本不高收效却很好,特别是滴灌技术的运用可以充分利用从黄河干渠里抽上的水,从而避免了浪费。有着30多年沙漠造林经验的俞工自豪地说:“近几年中卫加快了沙漠植树造林的速度,不仅生态环境变好了’还吸引了多家企业到我们这里投资落户。”

多年来,中卫人在治沙和兴办沙产业方面摸索出了新的模式。为了激发社会各界治沙造林、兴办沙产业的热情,中卫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鼓励政策,规定不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在沙区开发建设,给予无偿划拨土地,并由土地管理部门核发土地使用证,林业部门发给林权证,提倡谁造林、谁所有、谁受益。同时,根据国家造林补偿政策,对单位或开发大户在沙区营造防护林、经济林,给与资金补助和治沙贷款贴息扶持。以木浆为原料的中冶美利纸业10年来投入6亿多元,在沙漠边缘种植以速生杨树为主的造纸原料林50万亩,让沙地后退了10多公里;香山酒业、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起了植树基地和花卉基地,经营规模小的几百亩,大的上千亩,在沙海中造出了一个个人工绿洲。

在沙漠中建日光温室大棚,也是中卫市近年来发展经济的―项重要举措。带领我们参观的中卫市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有独特的自然条件,日照时间长,年均总日照数在2800小时以上,非常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沙地早晚温差大,空气洁净,长成的瓜果甜度大、口感好而且具有病虫害少的特点。”我问大棚的效益如何?当地人告诉我,一个占地约一亩半的大棚的收入,相当于10亩地的收入。“沙地里如何能长出这么好的经济植物?”我在寻找答案,原来他们是将造纸用的废料、树皮、锯末、家禽粪便、豆饼等有机物均匀地搅拌在沙土里,它们在经过充分发酵之后,变成植物最需要的养分。沙地渗水严重,营养成分容易流失,科技人员想出了铺设防渗膜的好办法,运用滴灌、渗灌的技术“多用光、少用水”,使蔬果得以茁壮成长。建设中的沙漠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在未来几年将建成一个占沙荒地1.6万亩、7000多座沙漠日光温室大棚的蔬果产业基地。

示范区推广治沙新技术

近年来,中卫市还通过示范区建设推广防沙、治沙及节水灌溉新技术。沙区陆续建起了优质葡萄示范区、红枣节水灌溉种植示范区、万亩枸杞观光示范区、优质苹果示范区。如今,以苹果、红枣、枸杞为主的经济林产业面积已达82万亩,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推广了防沙、治沙及节水灌溉新技术,总结出了防沙、治沙及产业化发展新模式,为类似区域的防沙、治沙提供了科技支撑,加快了沙漠综合治理步伐。

在中国耕地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向沙漠要耕地是一种新的尝试。它不仅有效地开发利用了国土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特别是一年四季都能产出新鲜蔬果的大棚和各种种植园还解决了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并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向沙漠进军范文6

[关键词]语文课堂 结尾 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41

一节语文课不仅有导入,还有小结。很多教师,往往只记得导入的重要性,对于课堂结尾,却不太重视,要么直接布置作业,要么三言两语,草草结尾。其实对于语文课堂来说,一个好的结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高度概括课文内容,而且还能引发学生思考,真正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笔者结合课堂实际,在尊重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重点谈谈语文课堂结尾的艺术。

一、采取发散式结尾,诱发学生思考

语文课堂不是自学,不是随意学习,而是围绕一定的文本内容、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教学。因而语文课堂目标性很强,学生所有的思维都具有集中性,都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服务。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不能发散。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在结尾总结的时候,适当扩展一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大有益处。

比如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目的是鼓励学生学会打破常规思维,敢于创造。当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笔者在总结时提到文中的一句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文中的打破常规就是横着切苹果,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打破常规有哪些呢?”为了鼓励学生回答,笔者还诙谐地说了句:“你看,这个粉笔头怎样创新使用呢?”在学生懵懂中,笔者顺势一扬手,粉笔头呈抛物线抛了出去:“看,还可以做飞镖!”全班哄堂大笑。但是在笑声中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他们有的说可以用书脊做尺,有的说可以用桌子拼成床……

结尾不仅仅是文本的结尾,也不仅仅是一节课的结束,而是语文学习的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在结尾中运用发散性思维,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他们在课后继续去探索、去求知。

二、采取回味式结尾,渲染课堂气氛

对于语文课堂来说,有开始,有,也有结尾。然而要真正生成课堂精彩,则需要教师运用自身丰富的情感积累以及深厚的知识底蕴进行渲染,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充满生命气息。教师应通过课堂结尾给学生更多的精神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回味。在结尾中教师需要把握时机,围绕课文内容创设情境,用发自内心的语言、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真正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比如《》这一课,笔者在结尾时做了如下处理:“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那么,为什么要称为‘壮举’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呈现相关视频,让学生感知当时的那种气氛、那种压抑,然后让学生思考:“假如自己就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会说些什么?”

这样的结尾,不仅运用了多媒体,而且还采用声响,目的是化静为动,通过各种感官,给学生营造情境,让学生沉浸在悲壮的氛围中,从而感悟林则徐的壮举。这种回味式的结尾,不仅让学生又一次走进了文本,学到了知识,丰富了情感,发展了能力,还给予了学生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甚至说是一次灵魂的洗涤。

三、采取延伸式结尾,激发学生思考

相对而言,“大语文”范围比较广泛,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如果教师仅仅围绕文本来教,一来内容有点狭隘,不能体现“大语文”思想;二来学生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成效较低。其实,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需要做的是发挥例子的作用,尽可能地从文本出发,因文制宜,适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相应阅读水平,尽可能的对课堂进行扩充。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内心产生学习的欲望。当然,这种延伸更可以在课堂结尾时采用。

比如《少年闰土》这一课,是根据鲁迅小说《故乡》改编的。课文着重描绘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孩子形象。在课堂结束时,笔者向学生重点推荐了《故乡》这篇小说,以便让学生对闰土前后的变化有个深刻的认识。

还有《云雀的心愿》这一课,文本不仅描绘了沙漠化的危害,还重点提到了防止沙漠化的方法,即去植树。对此,笔者就引导学生结合《沙漠中的绿洲》以及《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这两篇课文,并拓展了竺可桢写的《向沙漠进军》这篇课文,以及北京春天的沙尘暴现象,让学生对沙漠有了形象的认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