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代易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代易学范文1
关键词:大学文化精神;学术自由;人文主义;
一、大学文化精神的内涵解析
在广义上,大学是指所有的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在狭义上,大学是指在专科学校、学院之后的最高等级的高等教育机构。[1]“大学文化精神”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文化概念,是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具有两方面的属性特征:
第一,学术自由的属性特征。学术自由的内涵则主要是指自由探索知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需要,从而实现人的精神完满和个性发展。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将这一精神理念被带入并践行于早期的大学学术生活中,它是中世纪早期大学区别于其他社团性组织的一种外在的“标示性”文化,同时也是“生活于大学这一社团性组织的知识分子在日常学术活动中所具有的文化品性”。[1]从大学的起源上讲,中世纪的大学起源于自发组织起来的“精神的手工业者”,他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组织所属”,可以自由的云游讲学,而且形成了一种自由探索高深知识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品性,并维护和坚守这一“社团性行会组织”的独立和自治,不愿受学术范围以外的政治、宗教和社会因素的干扰或约束;求学者没有现代意义上学籍的限定性,可以依据自己探究的兴趣和需要自由的云游求学,以发展完整人格、获得广博学识与独立思考精神。这些“精神的手工业者”在探究和学习“高深学问”中的“教”与“学”所体现出的“学术自由”精神理念和文化品性,不仅蔚然成风,而且成为当时大学的一种“文化标示”。所以,从大学的起源上讲,“学术自由”的精神理念,表征着生活于大学这一社团性组织中的知识分子或精神的手工业者在日常的学术活动中所具有的原生性的、“自在”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品性,体现着中世纪早期大学人大学生活的日常状态、方式、态度、价值及精神风尚。
第二,人文主义的属性特征。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的解放,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的自由。虽然中世纪的大学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以人文本”的教育主张,但其大学教育几乎都是人文主义取向的,其一,既倡导学者个体对“高深学问”的自由探究,同时又关注对学习者个体独立思考个性的养成以及个体的精神自由;其二,教育内容主要是人文学科,不仅把人文学科作为“自由”探究所有“高深学问”的基础,而且以人文学科来陶冶学习者的高尚情操。所以,虽然中世纪早期大学的这种人文主义取向并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以人文本”的“人文主义”,但在关注个人理智的培养、高尚情操的陶冶以及个人独立个性的完善等方面,已明显表征出“人文主义”的精神理念。
现代大学人文主义精神和品性不仅是以“自在”的文化形态渗透于近代大学人的大学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以“自觉”的文化形态作用于大学人的生活文化中。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时把科学研究带入到近代大学的同时也把他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和精神渗透于柏林大学的精神文化之中,在洪堡看来,“唯有在研究活动中,每一个个体才能在获得精神自由的同时,运用理性来独立地思考,独立地面对疑惑和承担责任,才能够发现真理,并从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2]洪堡的这一新的人文主义教育观,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大学的教育理念,而且广泛地被各国大学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大学人大学生活的一种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在他看来,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心智,以此来“形成对个体终身受益的精神品质,如自由、公正、理智、温和以及睿智等等”。[3]因此,大学自由教育的思想观念,不仅以一种教育哲学的力量不仅影响着近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而且以大学人的群体意向渗透到大学人大学生活的文化心理和精神信念中。
二、大学文化精神的现代意义
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的独特气质是外在的“形”,而大学文化是内在的“魂”。作为具有真正现代意义大学的文化精神,它应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引领学生的品性性格培养。
从终极关怀的意义上讲,创建大学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而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文化所营造的大学的“精神场域”的重要组成,[4]所以,大学文化精神所内涵的“传统”精神理念以及所表征出的大学人的文化品性,对目前在校就读的大学生来讲不仅需要,而且是大学生提升其精神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的必需。
对现代大学生来说,广泛意义上的“精神”对每个人来说并非可有可无的东西,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而且也体现着或践行某种精神,哪怕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或物质至上主义的精神,所以,从“精神”之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这一层面上讲,“精神”不仅仅从生命存在的层面上表征着一个人的精力或活力充沛,也不仅仅是从心理的层面上表征着一个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处于自觉的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精神”表征着每一个人对其据以生活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信奉,是一种灵魂的“寄托”,也是每一个人的具有一定理想追求和目标指向行为的内驱力,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对生活价值的选择以及生活所持的态度、日常行为规则的遵循和方式的选择以及相应的意志品性,因此,精神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和价值,但不同的精神品性之于每一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大学文化精神内涵中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性所表征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确实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可以说,一个具有“无私奉献”这一“精神品性”的人,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上,总是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之后,具有这种精神品性的人,又被誉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所以,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阶段应具有何种“精神”,或者说形成什么样的“精神品性”,不仅是学生提升自身“精神 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的问题,更应是学校营造和创建大学精神文化来“引领”的职责及方法问题。
第二,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
从哲学上讲,“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合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根本体现。价值观念是一种衡量内心活动的尺度,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它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念、信念、理想等,也为人们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价值观被内化为个体的行为标准时,就表现为个体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可通过个体行为被外界感知,反映的是人的大脑关于外界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重要性的认识倾向,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与定向作用。
从“价值”之于人的行为的选择与定向等方面来讲,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直接反映出价值主体对事物或行为所赋予的意义,价值主体作出价值判断从而作出价值观念的标准和依据:一是价值主体的信念、期望、理想追求,即合目的性;二是价值主体所处环境中的“他人”的价值观念以及价值实现的事实和引领;三是价值主体所处环境外的价值观的渗透和引领。对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来说,大学文化所内涵的价值观念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我们不能用主导价值观来强行取代大学生个体对自身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多元自主选择,主导价值观的确立并不等于完全消解大学生群体中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差异,而是要通过对各种现行的价值观的批判整合,确立一种为大学生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元价值观中作价值量的分析与比较,让学生懂得去确定价值等级次序,优先选择其中价值量最大、最值得选择的那一种,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等级最高的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是大学生自我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个人享乐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P.82,99
[2]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P.234
[3]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P.16
汉代易学范文2
关键词:古代汉语 常用词 分级教学
古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文史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基础工具课。自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问世以来, 古汉语常用词已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1]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常用词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然而, 古代汉语常用词作为教学内容, 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如何根据其特点编选内容, 采取有效的施教方法, 尚需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一.古代汉语常用词教学改革的意义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多年来已形成了一套较稳定的教学模式。它的教学内容来自长时期的文化积淀,即让学生通过古代语言的学习,热爱并传承中华文化。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教师往往墨守成规,习惯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满堂灌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教学方法、手段对学生没有挑战性、激励性和指导性。本文通过对古代汉语课程常用词部分的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改革,以期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思考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同时为语言类其他课程如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为古代汉语后续课程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古代汉语常用词教学改革的内容
本文将古代汉语常用词教学改革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精选常用词教学内容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教材四册共收常用词1086个,由于课时上的限制,多数院校在教学中均以一二册为主。本人在实际教学中选择第一册一至四单元、第二册五六单元、第三册第八单元的常用词作为教学内容,共计474个词汇,要求学生切实掌握。
(二)改革常用词教学方法
教材中的常用词也已经过编者的精选, 总体上常用程度较高,而词义复杂(包括古今差异和一词多义等情况)程度不是太高,且内容处于平等并列地位,[2]不利于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故将474个常用词根据常用度和词义复杂度各分两级。具体分类如下:
1、常用度Ⅰ级、词义复杂度Ⅰ级:请、姑、贰、计、侈、靡、战、知、诛、识、攻、恕、持、拱、事、异、进、戚、决、倍、晦、朔、坚、权、穷、难、居、什、伯、故、说、完、过、市、躬、振、壮、详、破、顾、徇、阴、屏、留、捐、效。
2、常用度Ⅰ级、词义复杂度Ⅱ级:克、有、卒、车、舍、报、谓、享、荐、族、馆、甲、田、亡、反、师、言、女、河、复、如、乘、介、兵、逐、及、两、君、具、习、会、寡、来、使、争、去、子、从、引、解、即、信、见、内、好、义、士、间、文、盗、正、苟、仆、家、贼、立、凶、斤、树、之、爱、孰、朝、商、旅、畜、法、府、宫、入、艺、同、比、退、善;、名、下、果、北、世、实、为、中、官、得、量、称、时、听、奉、利、益、取、登、临、假、备、离、爵、采、陟、怀、归、矢、集、叔、秉、降、大、干、败、禽、夺、画、咎、犹、多、与、罢、延。
3、常用度Ⅱ级、词义复杂度Ⅰ级:语、访、召、告、谏、讨、次、驰、骤、侵、袭、奔、执、免、圆、虞、堪、无、辞、谢、责、让、令、属、托、往、违、就、趋、赴、击、却、冯、据、约、释、给、谋、疾、病、饿、厌、衰、崩、示、视、观、望、矜、哀、恤、憾、愤、患、措、窃、翦、脩、讲、设、行、走、出、适、逾、逸、逼、治、保、伤、害、喻、毁、誉、劝、鬻、合、因、改、作、求、致、竭、遵、徂、征、流、放、游、浮、援、操、举、斯、伐、稼、穑、获、纳、交、错、被、任、负、施、用、制、贻、慕、惩、悼、建、置、学、养、谒、矫、遣、逢、候、胜、守、骑、伏、围、突、纵、购、抑、按、擢、挟、将、烝、亨、察、裁、断、奏、敕、委、诈、至、止、寤、寐、恨、惊、冀、贵、贱、笃、专、壹、稍、略、辄。
4、常用度Ⅱ级、词义复杂度Ⅱ级:昭、穆、勤、乏、乱、整、党、雠、防、城、池、匮、困、少、微、强、固、再、三、帝、后、王、侯、息、宗、庙、诗、书、礼、乐、忠、谅、邪、辟、恶、恭、敬、慎、显、著、相、帅、御、右、国、社、稷、仁、道、德、质、色、臭、先、前、后、外、诚、伪、、疏、饥、滋、烈、赡、共、殊、钧、锺、政、教、术、势、数、野、涂、江、关、衣、冠、屦、贾、徒、年、岁、陈、夷、平、庸、已、必、一、参、期、吏、衡、聪、明、功、淑、幸、偷、薄、险、阻、悠、皇、永、孔、亟、庶、裘、褐、裳、庭、宇、亩、所、骖、驷、策、身、领、武、仇、耦、阳、休、机、要、祖、宾、郎、男、部、曹、邻、里、狱、阙、祠、第、帐、壁、案、字、项、乳、体、意。
将474个常用词按照常用度和词义复杂度分级后,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常用度Ⅰ级、词义复杂度Ⅰ级的词汇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文选阅读加以强化,并注意与现代汉语常用义比较;常用度Ⅰ级、词义复杂度Ⅱ级的词汇采取讲练结合的方法,举例分析词义演变和古书用字的复杂性,将造字原型图片、甲骨文字形、小篆字形、楷书字形展示出来;常用度Ⅱ级、词义复杂度Ⅰ级的词汇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课外阅读实践掌握词义;常用度Ⅱ级、词义复杂度Ⅱ级的词汇也以学生自学为主,同时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加以识别。
(三)加大常用词考核比重
将古代汉语课程的三部分教学内容文选、常用词、通论的考核比重调整为30:20:50,并采用多种题型对常用词加以考核,如写出甲骨文的楷书形式,指出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等等,促进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知识,夯实语言文字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分级研究, 将古代汉语常用词的教学内容作了细致的等级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对应规律, 建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意识和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于衍存.浅谈古代汉语常用词教学[J].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汉代易学范文3
一、网络教育
1.网络教育含义在国外,网络教育被称为E-learning,即电子化学习;在国内,作为远程教育的第三阶段,被习惯称作“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的易于跨时空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开放、平等的无中心网状环境来实现的。在网上学习的过程中,网络每时每刻都在以工具、环境、文化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网络教育也在无形中以手段、方式、理念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2.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其局限性传统教学模式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以教师注入灌输、学生强制记忆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教师口授、黑板书写为基本教学手段。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缺少学习的自主性。同时,由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态度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认知过程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用间接的方式教授学生间接的知识,学生难以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另一方面,统一化的班级授课形式,缺少对学生进行教学的针对性,更缺乏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自主性。一个教室的学生不管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如何,都只能紧跟教师的节奏,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个性潜能的发展;同时,传统教学手段的重复性、单一化,使学生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3.网络教育的优势网络教育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它使教学活动逐渐地由知识“传递”向重视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由知识学习型向知识发展型转变,为终身学习体制的日趋成熟奠定了基础。网络教育突破了传统学校教学模式的时空束缚,与课堂教育、广播教育、电视教育共同构成多元化的教育体系。网络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传统的学校教学总是围绕着教师、课堂、教科书进行,使得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受到限制,致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难以实现。互联网的建立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一个汇集世界各地先进学校、研究所、图书馆等各种信息资源的庞大资料库,便于学习者学习、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最新知识,同时还可以得到专家们提供的“个性化”教学指导。在网上,教学的内容、教材、教学手段及考试等,都可以因人因需而异,充分实现了个性化学习。网络教育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互联网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其效果是任何单一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甚至师生无需见面,就可以利用网络讲座、E2mail、BBS等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及时交流,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学习者在网络课堂上可随时发表见解而不影响他人听课,同一时间内还可接受两门或多门学科的教育,达到学习的目的。网络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传统教育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从一次性的学校学习走向终身学习。网络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可将教学由课堂扩展到课外的家庭、社区等任何信息技术普及到的地方,提高教育社会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人们还可根据自身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通过上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这种学习不仅可以存在于学校或类似机构中,而且还可以出现在办公室、娱乐场所、家庭和社会活动中,这种时空的超越使得“学习即生活”的最高人生境界成了终身学习的一种典范模式,为终身学习的实现创造了物质条件。
4.网络教育尚存在的问题网络教育还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教育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网络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也不相同,教学实践中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程度也大有区别,这种“数字分化”使得教育分化日渐突出。我国网络教育的软件建设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使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育尚未完全实现。同时,由于网络世界的交互性有别于现实生活,呈现出网络文化内容的庞杂性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学生上网势必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某种程度上会削弱家庭、学校和大众传播媒介所给予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作用。网络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应该能够熟练地制作本学科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而事实上,许多专业的老师计算机水平有限,学会并正确使用网络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能力和心理都难以逾越的“关卡”,超出了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
二、现代体育网络教育
1.现代体育网络教育的概念体育教育的最初含义是通过身体进行教育,即英文的PhysicalEducation,但随着体育的发展,体育的内涵已从身体教育向文化过渡。现代的体育教育已不再仅仅是学校的体育课程,还包括了社会上一切带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活动。我们说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大众体育的传播和教学是体育教育,所有体育工作者,包括体育干部、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新闻工作者、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以及所有的培训工作都属于体育教育的范畴。那么,现代体育网络教育则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的易于跨时空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开放、平等、无中心网状环境来实现的一种崭新的体育教育手段、方法、理念和组织形式。
2.我国现代体育网络教育的前景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如今已显现出强盛的生命力。网络教育具有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和优势,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都可以学习,它的弹性学习方法很适合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要求。我国有30万名体育教师,有2万5千名各级教练员,专业运动员1万4千名,体育科技工作者1万名,有15万名体育干部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企业家和工人、体育服务业的相关人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体育被认为是信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他们需要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都可能成为我们基于网络的现代体育网络教育的对象。因此,现代体育网络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汉代易学范文4
关键词:孟子;学;性善;求其放心;深造自得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1-0093-05
收稿日期:2014-11-12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道德承续研究”(14Z14);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的现代转化研究”(13K010)。
作者简介:冯丕红(1987-),男,云南大理人,哲学博士,广西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转化、教育哲学研究。
在“性善论”和“仁义说”的喧嚣中,学界很少有人专门论及《孟子》中“学”的意涵,即使偶有关注,也多从“教育”或“教化”视角概而述之,而不愿正面论之,这似乎成了一种不言自明的规常。何以如此?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孟子》言“人性本善”,在顾名思义的解读中人们通常认为,人性既已善矣,故无需学以善之,因此,“学”自然显得不重要;另一方面,《孟子》言“学”,凡32见,占全书之0.09%[1],其所论之“学”远不如《论语》、《荀子》浓墨重彩,其意涵未被深入发掘,自然不足为奇。因此,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学”并非《孟子》之重要范畴,而不屑或不愿进行研释,纵有涉及亦统归于修养教化之列。事实真的如此?实践证明:顾名思义式解读不仅流于草率,堕为肤浅,且常是错误与悖谬之滥觞;《孟子》中“学”论述虽少,着墨亦轻,但并不能从逻辑上推断它没有特色优长,更不可断然否定其研究价值与意义。因此,在遵循《孟子》原典本意基础上,破除顾名思义式解读所铸就的――《孟子》言“人性本善”不重视“学”或无需“学”的――思维定势,于“无墨”或“少墨”处悉心探寻其中“学”的意涵不仅急迫而且必要。我们于此立意,拟对其论说语境、基本内涵做梳理澄明,以提供学习之参考借鉴。
一、“求其放心”:《孟子》中“学”的
论说语境
“求其放心”是“人性本善”的逻辑使然,是《孟子》中“学”的论说语境。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指出“四端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是与生俱来“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者(《孟子・尽心上》)。四端乃人的基本规定,一开始就以萌芽形式存在于每个个体中,并构成了个体自我实现的内在根据和出发点,理想人格的养成,无非是其具体展开。那么,现实生活中人之恶从何而来?孟子以“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牛山之木”等做了回答,指出“人之所以会有不善,并不是天生的资质如此,而是受到了外界的污染、为环境所迫,即由于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心――‘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其所放其良心者’――才会变成这样”[2](P25)。具言之,孟子认为人性先天本善,之所以变得不善,并非本性使然,而是由于“外力影响、自暴自弃、‘以小害大,以贱害贵’等原因‘不能尽其才’”[3],因耳目之欲与不良环境的侵袭致使(善)良(之)心失掉了自身作用[4]。虽然,孟子未能像荀子一样深究“人之恶”的本原,但这并不妨碍其指出复归“本善之性”的方法。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人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可见,《孟子》中“学”之鹄的在于把“我固有的”后因诸原因而“放失”、“陷溺”的“善心(端)”找回来,从而回归“先天本善之性”。换言之,《孟子》之“学”是在“从先天善端出发而又返归本善之性”[5](P131)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因此,如果说“人性本善”是《孟子》一以贯之的主旨,其“七篇之中,无非此理”[6](P235),那么,“求其放心”就是《孟子》中“学”难以逃脱的论说语境。
《孟子》中“学”要在“求其放心”的语境中才能被准确理解。“求其放心”是把握《孟子》之“学”的关键,若抛开该语境,则难免会陷入两重困境中:其一,《孟子》中“学”失去存在意义――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人性本善”故无需言“学”,《孟子》中诸多论“学”文本终因缺少提挈之纲领而变得支离难解,以致被当成“篡文”;其二,《孟子》中“学”将丧失本色。正如《荀子》之“学”以“化性起伪而从善”为存在语境[7],从而显现出独有特色一样,《孟子》中“学”也唯有在“求其放心以复归善性”的语境中才能确证自己的特色。那么,何为“求其放心”?结合《孟子》全书,我们认为将其释为“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把那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8](P206)是较妥当的,个中缘由,船山先生做了精细公允的论述:
“人之所以为人者,仁义而已矣。受之于性,而含之于心,其存其去而善恶分焉。其失之也,则有放之事,而所放者皆吾之此心,非其难存者也;其求之也,则有学之功,而所学者皆以尽吾之此心,非有外袭者也……人皆有心,心皆有路,存之则不放,放之固可求,是以君子知其可求,而求之事起焉。古人之嘉言懿行,皆示我以此心之轨则;天下之庶物人伦,皆显我以此心之条理;于是而有学问之道。乃不知者谓增加于见闻之后,求备于古今之远,而非也。君子之所以终身学问而不倦,其道岂有他乎?心不自信,以学验之;心不自坚,以学辅之”[9](P727-728)。
《孟子》在“存心复性”的前提下谈“学”。“在强调先验的‘善’的同时,又强调经验的‘学’,认为如果不加以后天的培育,先验的‘善’仍然会掩埋失去……孟子的‘学’是为了扩展人性(善)。对于孟子来说,一切后天的经验和学习,都是为了去发现和发扬亦即自觉意识和保持、扩充自己内在的先验的善性,也就是所谓的‘存善’”[10]。因此,当毛奇龄看到朱熹将“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阐释为“学问之事,固非一端,然其道则在于求其放心而已。盖能如是则志气清明,义理昭著,而可以上达;不然则昏昧放逸,虽曰从事于学,而终不能有所发明矣”时[6](P312),对其提出严厉斥责,“据此,则求放心但为学问而设,其曰‘义理昭著’,谓必存心则学问义理始昭著也。曰‘有所发明’,必存心始学问可发明也。是孟子一生只在求放,而注者抄变其词,谓必著义理;孟子一生只存心养性,而注者抄变其词,谓必发明学问,是背驰也”(《四书改错》)。也正是出于《孟子》学之“存心复性”的语境,我们不赞成将“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释为“读书学习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追求心灵的旷达、高远、超越与自由境界”[11]。此外,“学问之道”值得关注。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指向是人文而非科学,学习内容主要是伦理道德而非客观知识,《孟子・滕文公上》“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即为确证。因此,“学问之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绝非“读书学习”四字所能概括。
概言之,在《孟子》的思想世界中,我们决不能离开“求其放心”语境,抛弃“存心复性”意境而空谈“学”。
二、“深造自得”:《孟子》中“学”的基本意涵
在“求其放心”的语境下,《孟子》中“学”的目的在于“存心复性”。《孟子》言“学”进路虽与《荀子》“长迁而不反其初”(《荀子・不苟》)相异,但同样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或恢复人之善良本性,这可说是儒家的大传统。与《荀子》在“恶”之前提下主张“化性起伪”并一以贯之的做法不同,《孟子》言“学”为善展现出了两个貌似矛盾的面向:其一,顺先天本善之性而为之,即对先天善端“扩而充之”;其二,面对后天或现实之恶,主张“反诸求己”。前者是在理想境况中说的,可称为“顺推”,后者则是在与实际生活交会遭遇阻力与逆境后提出的,可称为“逆求”。因此,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实践工夫,有顺推与反逆两端”[12]。顺、逆似乎矛盾,实则均以“人性本善”为起点和归宿,呈现出内在一致性。不管“顺推”或“逆求”,《孟子》中“学”都以“深造自得”为本意。
“深造自得”出自《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原意“君子依循正确的方法来得到高深的造诣,就要求他自觉地有所得”[8](P145)。泛指“学习者在学习中对学习内容在内心不断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加工,以达到精深的境地的学习策略”[13]。若要准确把握《孟子》中“深造自得”的内涵,需对“深造之以道”和“自得”进行深究。“‘深造之’者,进而不已之‘意’;‘道’则其进为之方也”[6](P273)。此处“道”除具指学习方法,亦可释为为学之总依据,在《孟子》指“人性本善”的大前提和“存心复性”的要求,亦即逃脱不了的“求其放心”语境;“自得”除指“自己去做、去看、去想、去经历而有独特的心得体会”[2](P59)外,亦指在“求其放心”语境中,顺性而为,循“顺推”路径扩大本有善端,或努力克服外在环境及自身不足的影响,依“逆求”路径“反诸求己”,最终殊途同归,均有斩获――在《孟子》中集中体现为努力趋近或最终成就内圣外王之理想人格。
那么,《孟子》中“深造自得”有何可行之方?主要包括先立其大、反诸求己、博而约之、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反思质疑等六方面内容。
(1)先立其大。《孟子・告子上》说“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贵害贱……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也”。“在孟子看来,所谓的知识,不外是认识并保持仁义的规范”[5](P55),与此相关,孟子将感性(食色利欲)与理性(善良本心)分别同小体和大体对应起来,认为“大体”――“心之官”,代表理性,“小体”――“耳目之官”,代表感性。顺从“大体”就是“大人”,从其“小体”即为“小人”。“孟子看来,理性与感性既有大小之分,又有贵贱之别,感性永远处于从属地位,不能以感性的欲望,去抑制理性的要求”[5](P83)。因此,主张“先立乎其大”、“无以小害大”,将理性(善良本心)奉为圭臬并将其做为认识的起点与终点,指出要善于理性之“思”,而不能蔽于“耳目之欲”。《孟子》论及“大”、“小”之处虽未直接言“学”,但却胜似言“学”。因为,“学”作为一种具体实践无疑需以“认识论”或“知识论”为基础,《孟子》中多处论“学”,并展现出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如反思质疑等),与其“先立其大”的理性认知不无关系。
(2)反诸求己。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以及《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是对孔子《论语》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语义延续。意谓:当学习实践遭遇困境时,首当从自身查找原因,审视、检讨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然后加以改正。《孟子》“反诸求己”是在“人性本善”、“求其放心”的语境下提出来的,它要求人们反观自身,且要心“诚”。“诚”即真诚地内省人之先天固有善性。当然,反诸求己并非主观臆断、为所欲为而是有前提和原则的:其前提是“万物皆备于我”以及“人皆有之”的善端;其基本原则就是“诚”。
如把先立其大、反诸求己分别看成是《孟子》之“学”的认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是从宏观处着眼的,那么,博而约之、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反思质疑作为为学的具体方法,则是从微观处着手的。
(3)博而约之。“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约之”(《孟子・离娄下》),意谓学习理当注意“博”与“约”的关系。做到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论说阐述,对各种知识有较为充分、全面的认知了解,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进而“约取”之。博学详述旨在增广见闻知识,夯实基础。但唯有把“博观”之见闻知识进一步提炼升华、融会贯通,之后方能进入执简驭繁的更高境界。这与苏轼所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稼说送张琥》)无疑有相通之处。学习过程中,博而约之,“博”是“约”的基础,“约”乃“博”之提炼、深化与目的。无“博”而欲“约”之,古人称其为“躐等”;无“约”而徒“博”之,古人诟病为“支离”。不管是“躐等”抑或“支离”,都是学而无方、不得要领的表现,如此谈“深造自得”犹痴人说梦。与之相比,《孟子》已然洞见“博”、“约”之内在关系,为横渡“学海”,攀爬“书山”的人们指明了方向。
(4)专心致志。倘若反诸求己道出了学贵自得的真意,那么,专心致志则说明了学而贵专的道理。学而贵专指学习用心专一,无丝毫马虎。孟子举“弈秋诲二人弈”(《孟子・告子上》)的故事说明学而贵专的重要性。在个体智力与教育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学习能否专心致志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最终效果。倘能专心致志地学,人们完全可在后天环境中弥补先天智力等不足。那么,同时学弈,何以一人专心致志,另一人驰心神游?其实“有心不专,非天啬之于心;有志不致,非天夺其志”[9](P718),而是因为为学过程中未能“先立其大”,结果被外在的、感性的欲望――大雁的诱惑――所牵引遮蔽,这也进一步确证了“先立其大”之于学习的前件性作用。
(5)持之以恒。《孟子》中多处论及学习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如:“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刃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上》)……为学犹掘井,唯有坚持到底,方能泉源洞开;为学亦如走山路,不坚持终将茅塞。学贵以恒,恰如泉水般“泉源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如此,离所期盼的理想境地――不管是内圣外王抑或复归本善之心――亦不远矣。
(6)反思质疑。“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尚书》乃儒家经典,孟子怀疑其中《武成》篇所载“武王伐纣”事件的真实性。孟子怀疑的具体内容姑且不论,其学习的严谨态度及善于反思质疑的治学精神无疑值得我们效法和借鉴,纵是世所公认的经典,作为学人亦不能盲目崇信,而须实事求是,在反思质疑基础上保持自己的审慎思考与独立判断。正因反思质疑之为学精神的宝贵与难得,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成为了一句千古治学良言,素为世人津津乐道。
如上所论,先立其大、反诸求己、博而约之、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反思质疑构成了《孟子》为学之“深造自得”的基本内涵,也正是基于上述内涵,孟子才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尽心上》)。
三、“学应有方”:《孟子》中“学”的现代启示
《孟子》中“学”除了包括以上意涵,还纳含知人论世、磨练意志等内容,但不可否认以上方面是最主要的。尽管其内容侧重于伦理道德方面,与当下知识之学有所不同,但“学”之方法与精神无疑是相通的,即便今天我们一一审其学的意涵,依然能得到诸多启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学当致用。孟子言“性善”,论“为学”,终未将其束之高阁,而是为实现“王道仁政”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服务。结合孟轲人生轨迹,《孟子》中学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莫过于:学当致用。具言之,学习应为改善社会总体状况,为公义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我私利。所以,当孟子发现乐正子学习是为了吃饭、饮食时,对其投去了鄙弃的目光,感慨道“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J啜也”(《孟子・离娄上》)。放眼当下,为短期功利目的而学甚至学而无用、学无目的的观念与乱象在社会乃至大学中依然存在,其深层原因在于“为己之学”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分离,“学”没有了支点、目标与方向,自然难以产生孜孜不倦的热情与兴趣。孟子学以致用,点醒我们:个人之学与我们所栖身的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切不可忘记中国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中国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就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形成了知识报国的深厚传统”[14]。张载、顾炎武、等无不例外。因此,“当代学者生逢大时代,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确实需要超越左右、超越虚无、超越极端,真正将国家前途、民族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强盛和民生福祉不遗余力地贡献才智”[14],为国家繁荣发展、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另一方面,学当有方。从《孟子》的学习意涵中我们体悟到,学习也要讲规矩、方法。倘若学而无方,那么只能徒费心力而不得门径。学习有何方可循?(1)学习要始终秉持理性精神。学习是个过程,其中充斥着各种诱惑,在此过程中作为学人固要兼顾感性之知,但绝不可被感性见闻所遮蔽,被无穷欲望所牵引,而需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与清醒的理智,如此方能洞明世事,学有所成;(2)学习要注意自觉自省。现代人通常寄“己之学”于“他人之教”,当学无所获时,便哀怨“在外者”(客观环境),而不反省“在我者”(主体自身),不愿查找自身原因,徒然不知学习是个“出于己又归于己”的过程。《孟子》反诸求己可谓根治上述病灶之良方。学习是自己的事,理应自觉自进。若学有依傍,将其寄托于“他者”,则难免徒学无功。因此,孟子说“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用之于学,无非此理;(3)学习要讲究博观约取。“博”与“约”的内在联系如加以引申,既可用到今日大学生“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亦可用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关系中。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精或精学专业知识,教育界亦提出“厚基础、宽口径、精技能、重个性”主张,这无疑是学习需博观约取的自然深化与逻辑演绎。就此而论,《孟子》“博而约之”的学习理念并未过时;(4)学习应该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学习既是过程,那么,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深入精髓,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源远流长。现代人读书学习往往难以静心,纵能静心亦不能持久,仅此现象已足以反映目前“学”之社会心态。《孟子》“弈秋诲二人弈”所内涵的“学当专心致志”的精神可提供有益启示;作为学人除了专心致志,尚需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更不能像“陈相见许行”一样,见异思迁,“尽弃其学而学焉”(《孟子・滕文公上》);(5)学习要有反思批判精神。反思与批判不仅是行之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而且是涵养学者气质和学术精神的重要途径。就读书而言,学者“保持自己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千万不要以为印成铅字、装订成册了,其中的内容就一定是对的”[2](P59);就治学而论,学者不能唯权威与专家是从,而应在实事求是基础上保持批判性与独立性,不可人云亦云。
总而言之,《孟子》中“学”给予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上述所云仅是个挂一漏万的概括,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和挖掘。
参考文献
[1] 杨泽波.孟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50.
[2] 徐洪兴.《孟子》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 .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01-202.
[4]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7.
[5] 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 冯丕红,李建华.《荀子》中“学”的意涵及现代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3(4):92-97.
[8]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 王夫之.四书训义[M].长沙:岳麓书社,2011.
[10]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43-44.
[11] 张传燧,陈艳君.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新解[J].大学教育科学,2013(5):95-100.
[12]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192.
汉代易学范文5
关键词:韩流 当代大学生 价值观 启示
韩流,是指韩国音乐、电视剧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1种形象说法。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我国。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使得“韩流”1词应运而生,并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中频频出现。正如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说的:“凡是社会制度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概念、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新的东西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语言中的新词语是新事物、新现象和新概念最直接的反映和记录。“韩”是指韩国,“流”是水,是韩国特色的水,韩国的服饰,文化,饮食,就是通过韩流来流入中国,流入我们的大学生之间。事实上韩国国土面积只有9.93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700万。其文化传统不如中国深厚,经济也没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发达。但是在近10年来,就是这样1个国家的影视产业异军突起,其电影数次赢得世界关注,电视剧渗透到了亚洲每1个国家,韩流的出现不只在中国大陆,在日本、菲律宾甚至俄罗斯及中东国家也受到广泛拥趸。
曾经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大多都是通过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接触韩国影视剧、韩国流行音乐的。可见,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对于韩国文化的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韩流的出现究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那些启示意义呢?
韩剧中的很多故事在向我们大学生传达1种强烈的现代意识,即强调的是个体的最大程度的自由发展,是对个体的充分的尊重,是1种独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意识
韩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白,如“我的人生”、“自己的人生”、“父亲有父亲的人生,我有我的人生”等等。“自己的人生”强调的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权,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由自己负责,为自己负责,由自己来选择要走的路。这便是1种主体意识。这种思想意识才是韩剧在极力肯定的。《看了又看》中银珠这个人物便表现出了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她自己选择自己的爱人,当爱情受阻的时候她也是经过自己的考虑做出选择,她甚至从不向家人求助,不管生活中有多少艰辛与困难,她都能够不放弃,不抱怨,永远相信自己可以,而对比较为明显的就是跟她同龄的李圣美了,虽然家境比她好,工作比她好,却生活得比她痛苦,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除了盲目的骄傲以外再无别的,失去了1种坚定的人生信念,当挫折出现时,她才表现得毫无招架之力。后来,当她经过痛苦的反思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时,才开始乐观、坚强起来。当她的爱情遭到父母的反对时,她才表现得无比坚定,当她为了母亲而打算放弃自己的爱情时才显得那般伟大和美丽。
2、自强精神
这是韩剧中表现的非常明显的1种价值取向。自从《大长今》开始风靡以后便出现了1个新的名词“励志剧”。励志精神的1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去抱怨客观条件的恶劣和社会环境的不公,而是认定自己的方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大长今》就不必说,在韩剧中具有长今精神的又岂止这1个。《屋塔房小猫》中的智恩,《嫂嫂十九岁》中的郁美,《加油,金顺!》中的金顺,《我的女孩》中的周裕玲,《巴黎恋人》中泰英,每1个都是在逆境中坚持,在困境中努力。有谁能说,她们的美丽,她们的幸运跟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无关呢。或许吸引我们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并执着不懈地为了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这种精神几乎贯穿了韩国的每1部电视剧。《看了又看》里的银珠、《人鱼小姐》里的雅丽莹、《汉城奇缘》里的汉妮、《黄手帕》里的紫英、英俊……无不为了自己的爱情、婚姻、事业、家庭进行着执着而认真的努力。“fighting!”、“加油!”成为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台词和主人公鼓舞自己的口号。这1点,不论生活多么艰难,总是能让我们看到希望,领会到1种积极的、振奋人心的力量,这是韩国电视剧吸引众多大学生的魅力之1。
三、乐观态度
汉代易学范文6
论文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仍然存在,当今时代远没有超越劳动价值论。现代劳动在内涵上的扩大与形式上的改变使劳动创造价值的机理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为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形态。科学认识并坚持劳动价值论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以19世纪英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模本的,近一个半世纪之后,劳动在内涵与形态上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创造价值的机理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简单地以理论原则去裁剪发展变化了的现实,或是不加分析地否定劳动价值论,都不是对待问题的科学态度。只有从无限丰富与生动的现实与实践出发,去分析与研究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科学与完整的认识。
一、当今时代远未超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归结到一点,即劳动创造价值,并且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价值论的逻辑起点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庞大的商品堆积现象中抽象出最普遍、最基本的元素—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即商品(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则不属于价值范畴),外形千差万别的商品世界则立刻呈现出单纯的商品两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商品的交换在形态上是使用价值的交换,然而使用价值却无法完成相互之间有意义的比较藉以确定交换时的量的比例,只有抛开使用价值具体属性的代表劳动一般属性的价值才能成为商品交换的真实基础,生产商品的劳动随即也呈现出两类劳动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物的交换、使用价值的交换只是商品交换的物质外壳,其掩盖下的真正本质是使用价值还原为价值即价值交换,是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即通过物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与复杂之分,但一般情况下,所耗用劳动量并不直接而是间接地通过交换过程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生产商品的劳动效率提高意味着生产等量商品所需劳动量的减少,导致商品价值量减少;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生产商品的劳动就有了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之分,必要劳动用于弥补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则无偿地为资本家占有;雇佣劳动是价值与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资本的源泉。
近年来对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问题争论很多,归根到底是怀疑劳动是否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价值论是否过时。的确,在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后的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先后演变经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阶段,新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后工业社会、经济全球化等已不仅仅是未来学家的天才设想,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也一度在欧亚大陆等许多国家建立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商品生产不仅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或主要形式,而且具有了全球普适性意义。那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真的过时了吗?不是不容设问的教条,劳动价值论也并非穷尽了一切真理。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检验方法为实践,劳动价值论是否过时也只能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说明。
首先,劳动价值论赖以建立的基本前提在当代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仍然是人们普遍拥有的经验事实。劳动,即人类借助一定的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过去是、现在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然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唯一手段,人远没有超出对物的依赖;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需要的多方面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多,按照社会需要的一定比例分配劳动的必要性更加突出;社会分工依然存在,并且由区域性的垂直分工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水平分工,但社会产品的所有权仍然分属不同的生产主体,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依然是社会生产普遍而必然的形式;作为劳动产品,自然的因素和劳动是商品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由于自然不可能向人索求报酬,人类使用纯粹的自然是无偿的,商品生产中只有人类劳动因素的凝结,人们在商品交换中所比较的实际上也就是交换双方物化于商品中的劳动的多少;人们在现实中取得自然资源时所付出一定量的代价只不过体现了一定生产关系中法权的要求,它构成商品生产的成本,但与商品价值的创造并非是一个层面上的的问题,因而与劳动创造价值并不矛盾。商品的价值唯一的源泉只能是生产商品过程中人类活劳动的凝结。尽管劳动的内涵与外在形态在当代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劳动仍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只要社会分工依然存在、劳动产品仍旧分属不同的所有权主体,商品生产与交换就依然存在,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仍然发生作用,劳动价值论就不可能过时,在这个意义上,当今时代并没有超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范畴。
实际上,对劳动与价值之间关系的探索并非始自马克思,至少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配第那里就开始明确商品价值的源泉是人的劳动的观点,“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把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的这一规定作了最透彻的表述和发挥,区分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劳动创造价值并且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则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在论证方法与过程上,劳动价值论从抽象到具体层层展开,从资本主义庞大的商品堆积中抽象出商品,分析商品两个基本因素(属性),从价值与使用价值到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与形成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从商品二因素的内部对立到货币的外在统一,再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与剩余价值的生产等等,每一个逻辑环节都严密不隙,试图从逻辑上找到劳动价值论的破绽是图劳的。
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劳动价值论占有不可移易的重要作用,劳动价值论为前提才有剩余价值论对资本剥削本质的揭示,才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揭示,才有对整个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的揭示。否认劳动价值论,不仅从根本上背离了唯物史观,而且消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引起思想混乱。但是理论要能说服人,理论就必须彻底;理论要能指导实践,理论就不应停留在原地。只有从生动的现实物质生活出发,分析现代劳动形态上的变化与现代劳动形态下的劳动创造价值新的机理,才能真正做到坚持、丰富与发展劳动价值论。
二、现代劳动形态下的劳动价值论
当代关于劳动价值论争论真正的核心问题是劳动是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其余的问题在严格意义上只具有与劳动价值论相对的从属意义。应该说这并不是什么新问题。马克思在批判“三位一体”公式时已经对以萨伊为代表的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进行了清算,如果以“创新”、“发展”为名重提要素(效用)创造价值,无论在哪种程度上都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倒退。但是必须看到,有关劳动价值论的争论起因于现代劳动形态的新变化与资本、管理、技术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当代社会的经验事实。因而,只有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经济现象作出分析,阐明现代劳动形态下劳动创造价值的新机理,才能从根本上厘清理论上的纷争。
(一)劳动内涵的扩大与劳动形态的变化带来现代劳动一些新的特点
现代劳动形态与马克思生活的工业化早期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从19世纪工业化早期的经济技术现状出发,区分了“简单劳动一复杂劳动”、“体力劳动一脑力劳动”等范畴,并重点考察了可重复的体力劳动,如果把这类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即生产有形物质产品的可重复的劳动作为一般,把其它类型的劳动作为特殊,而在抽象研究中舍去,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而现代社会特别是新科技革命之后,劳动的内涵与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点,如果再沿用这种“一般—特殊”的分析方法就有点过于简化。
1.从劳动最终的结果来看,现代劳动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的劳动,也包括生产只藉以某种介质存在的无形产品的劳动,介质自身并没有相对于劳动的实际意义,如计算机软件编写;现代劳动还可能只依附于劳动过程没有结果,如音乐会上歌手的演唱劳动。借用西方学者的说法—“后物质主义”时代,非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越来越占重要地位。此外,有些劳动的结果具有唯一性,也有些劳动结果可能具有无限制的扩散性,只要用简单的成本就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劳动结果。
2.从具体形态上看,现代劳动更为具体化、专门化、差异化。现代社会中精神劳动、科技劳动、创新劳动、管理劳动在原则上都可以划人脑力劳动或复杂劳动范畴,但由于这些劳动对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更由于它们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在机理上各有其特点,可能一门新的技术的出现,就会产生一门新的职业与新的劳动形态,沿用传统的“简单—复杂”劳动、“体力—脑力”劳动二分法涵盖现代劳动各种形态显然过于简化。
3.从劳动过程来看,现代劳动除了一般意义上是人类体力、脑力耗费之外,具有更多的特殊性。有些劳动具有不可重复性,如文化创新劳动;有些劳动虽然可以重复,但却毫无意义,如计算机软件开发。传统劳动在过程上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对于商品生产而言,只存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转化上的风险,而像现代劳动中的科技劳动无论是否作为商品生产劳动,都存在探索性与风险性,投人巨大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未必能达到研究的预期目的,有的甚至完全以失败告终。
4.从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上看,创造价值的劳动内涵有所扩大。服务劳动原来一直不被视为创造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也已经是一个经验事实。
由于现代劳动的新特点,如果简单套用马克思当年分析可重复的有形产品的方法来分析现代劳动生产过程的价值形成,显然是削足适履,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需要对现代劳动形态下劳动创造价值的新机理作出具体的分析。
(二)现代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带来了生产商品过程中价值创造新的机理
由于劳动内涵的扩大与形态的变化,现代劳动创造价值的机理也就各有其新特点,这些新的机理不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是作为劳动价值论特殊对劳动价值论一般更具体的体现。
1.现代劳动形态下,凝结于商品中的劳动可以是间接的,即创造价值的劳动可以脱离直接生产过程间接与劳动对象发生联系,如管理劳动。在既有生产条件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劳动在现代经济社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往往是至关重要的。管理劳动主要是通过对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流程的合理设计、过程的有效控制等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存的生产力。管理虽然不直接地介人产品的生产过程,但是管理劳动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来整合生产主体的既有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例如企业中从事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劳动者劳动间接地凝结在商品中,从而间接地创造了价值。
2.现代劳动形态下,商品价值量并不一定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这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但是这只是个别的、偶然的情况,在现代劳动形态下,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就某些劳动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由专门组织计算得来,而是假定多个生产主体充分竞争情况下藉由市场交换而形成的,一般简约为一个理论上的平均数。如果只有一个生产主体,则个别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如不可重复的文学艺术创作劳动、科技创新劳动,管理劳动一定意义上也是如此。 3.现代形态下,有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不能简单地用(个别)劳动时间来计量。例如艺术家创作一幅作品的时间是确定的,假定他的作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如果把这件作为商品的艺术品的价值简约为一个特殊劳动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那么如何来确定这个特殊劳动者个别劳动时间的单位值呢?是不是要追问该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切耗用、支出来确定个别劳动时间的单位值?即使得到这个单位值,这样计算出来的就是作为商品的该艺术作品的价值量吗?如果这样衡量这类商品的价值量,就忽略了艺术创作、技术发明、科学实验等创新劳动的特殊性。在像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等创新劳动中,劳动主体在劳动过程中除了有一般的体力与脑力耗费之外,更重要的是不可重复的、多数情况下难以把握的创新性劳动。正如爱迪生所说,成功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但很多时候这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笼统地适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创新劳动创造的价值或是把创新劳动还原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这种计量与还原却不因此具有现实意义。创新劳动产品在交换中的价格体现的是一定条件下社会(市场)对该产品使用价值的认可程度,这种认可反映了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计量创新劳动价值的参考,但不能以此反推出商品价值。
4.现代劳动形态下,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科学技术自身不创造价值。如前所述,科技劳动创造价值,即只能从凝结在科技产品中的科技工作劳动者的劳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另一个方面,科学技术作为要素应用于具体生产过程所带来的劳动生产力水平提升而创造的价值,只能被理解为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创造更多的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附着于劳动主体与劳动资料,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扩大劳动对象,劳动者推动更多的生产资料、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因而,科学技术成为是当今社会进步第一推动力,科学技术本身却并不创造价值。只有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活劳动才创造价值,不是商品则无所谓价值,不是活劳动,无论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也不创造价值。同样,生产中除人类劳动以外必备的如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取得生产要素的代价在商品生产过程发生转移并构成商品价格的一部分。科技劳动及其物化形式具体应用于生产过程时,物化于其中的劳动同样会发生价值转移。例如,高度科技化的“无人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并非没有价值,而是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此时商品的价值是通过生产过程转移来的包括物化在其他生产要素(高科技设备、技术材料等)中的人类劳动,价值的源泉仍然是劳动。
总之,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形态并不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而是现代劳动内涵的扩大与形式态上的变化带来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形态与劳动创造价值的新机理。可以说,现代劳动形态的发展变化还会进一步发展并丰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涵。
三、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
全面完整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分析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形态才能明辨当今关于劳动价值论理论纷争中的正误。作为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当代现实的经济生活也没有超出劳动价值论的范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劳动价值论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是内在统一的,坚持唯物史观必然要求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坚持劳动价值论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劳动价值论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出发,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社会,劳动创造了文明;透过纷繁复杂的商品现象,只有人类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不仅价值与剩余价值而且资本的最终源泉也只能是归结于劳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同样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动因;到了更高的社会阶段,劳动不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自由自觉的劳动仍然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基础。劳动虽然不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但无疑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程度文明的真正原动力,人对社会的贡献说到底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因而劳动与从事劳动的人才是最可贵最值得尊重的。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的历史的人民主体性原理也是内在统一的,历史的人民主体性完整的表述应是历史的劳动人民主体性。历史发展与社会形态变革的根本动力不能归结于精神的力量,也不应到意识形态领域中去寻找,而只能归结于物质力量与掌握这种力量的人,正是那些从事物质生产的、感性活动过程中的人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从事各类劳动的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实现社会变革与自我解放的主体力量。因而,坚持劳动价值论就是坚持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人民群众是通过劳动创造了历史。以人为本,即是以最广大的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为本,这既是由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决定的,也是由劳动创造价值的内在要求。
只有最广泛的人民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实现与发展,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才能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与首创精神,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才能充分涌流,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向度是人,发展本身并不具有终极意义,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只有立足于从事具体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只有发展成果由劳动人民共享,发展才有其现实的意义。否认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否定人对物的主体地位,必然会否定以人为本,继而否认唯物史观。
(二)科学全面地认识劳动价值论及其现代形态,有利于从制度上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谐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
新时期的诸多社会矛盾大多直接或间接地根源于物质利益上的差别,坚持劳动价值论为指导,有利于为化解矛盾、构建社会和谐找出制度上的根源。现代劳动在形态上与价值形成机理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脑力劳动、精神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等创造的价值在量上早已超过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而在社会生产中占有决定性作用。从事各种现代劳动的劳动者各自形成了较为独立的阶层,相应地,他们与其他劳动者阶层在利益上也有了一定的差别。尽管各部门的劳动者在市场经济中都在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作贡献,但是不同的劳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各不相同的,即便是同一类劳动也存在劳动者质量、效率的高低。根据劳动价值论,不同劳动创造不等量的价值,取得不等量的劳动报酬,劳动者之间必定存在动收人的差距。劳动收人拉开一定的差距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否则就重返平均主义的案臼,劳动收入分配存在一定的差距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劳动价值论的内在要求的,人为地削平劳动收人差距不是进步而是一种倒退。现代劳动形态下,有些劳动的复杂性、艰巨性与风险性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对劳动所作的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二分法,有些劳动(科技创新)有可能不只是倍加的简单劳动而是“幂”加的简单劳动,有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科技创新也不能机械地简约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从事对自身素质要求较高的创新劳动、科技劳动等的劳动者依法获得较高的劳动收人是合理的,只要适当地调节,就不会因此产生普遍的社会不满。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导致收人分化并产生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坚持劳动价值论而在于背离了劳动价值论,例如相同的、更少的劳动甚至不劳动却能在制度的支持下获取更多的收人(垄断行业的收入等),贪污腐化、设租寻租、权钱交易等不仅从根本上背离了劳动价值论而且是加剧收人分化引发社会不满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以劳动价值论为指导,才能根据劳动收人分化的具体原因完善制度,适度调节高收人,扩大中等收入,提高低收人,保护合法收人,取缔非法收人,惟其才能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合谐社会各劳动者阶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