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坍塌事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坍塌事故范文1
5.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抢险指挥部。
6.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
7.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预计窒息。
8.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9.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
10.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说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11.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12.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13.基坑:
1)加强排水、降水措施;
2)加强支护和支持加桩板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
3)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
4)消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度。
14.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15.现场安全员应对脚手加要、井架、塔吊等施工设备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并上报集团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二、目的
为有效防止事故扩大,降低员工生命危险,最大限度减小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
成员:、、、、、
具体分工如下:
1.负责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
2.负责组织人员进行塌方处理。
3.负责立即同医院、劳动等部门的联系,说明详细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负责现场物资、车辆的调度。
四、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五、通讯联络
医院抢救中心:120匪警:110火警:119
工地现场值班电话:
有关负责人电话:
项目负责人:手机:
安全员:手机:
技术负责人:手机:
六、注意事项
1、应立即停止施工。
2、注意观察基坑周边建筑物或设备。
3、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持到底。
zz大学院系甲型HINI流感防控预案
为做好甲型HINI流感的防控工作,按照教育部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抓紧抓好学校甲型HINI流感的防控工作通知》的精神和学校的统一部署,提出具体要求如下:
1.各年级辅导员为各年级本科生甲型HINI流感的防控工作负责人,各班班长为各班级本科生甲型HINI流感的防控工作负责人;
2.各班级对学生宿舍进行卫生自检,保证宿舍干净整洁;提醒班级同学经常对本宿舍通风,保证宿舍内空气清新;提醒班上同学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各班班长要密切关注学生身体状况,要求学生每日进行体温晨检,对部分有感冒症状的学生增加午检,各班班长将班级晨检和个别同学午检结果向辅导员实行日报告制;
4.各班上午9:00前将本班系身体状况异常(如体温≧37.5度、伴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的学生名单汇总,向各年级辅导员处汇报;
5.要求身体状况异常的学生,请假并暂停上课,及时到校医院进行检查,按照医嘱服药或就诊;对于校医院没有实行隔离的学生,出入要戴口罩,要求同宿舍的同学尽可能戴口罩;
6.减少大型集会活动,预防聚集性疫情发生,取消不必要的人群聚集活动。如必须举行,则尽量在室外举行;如在室内举行,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同时尽可能缩短人群聚集的时间;
7.班内加强保健宣传教育,如勤洗手,在咳嗽和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之后用香皂洗手,用过的纸巾要扔入垃圾箱,不随地吐痰,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同时使学生了解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8.防控工作联系方式:
坍塌事故范文2
关键词:大模板,坍塌,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大模板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建筑领域。大模板虽然优势明显,但是由于其支撑体系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导致大模板坍塌事故的发生。这些事故带来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主要对大模板发生坍塌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1大模板坍塌事故的原因
1.1吊环设计的不合理
吊环是大模板的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件。主要的事故类型为吊环因为强度不足导致不能承受大模板的重力而发生坠落事故。发生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吊环在材质上不符合要求;或者是焊接的长度不够;或者是吊环是组装式的,组装的螺丝固定不牢固,导致脱落等。
1.2支撑体系模板设计不合理
大模板的支撑体系结构设置不合理一般指的是支撑体系的主要架构的尺寸设计的不合理,支撑体系的受力结构点和结构段的设计都不符合规范。这可能是因为设计人员在设计大模板的支撑体系时没有事先对支撑利息进行合理的荷载分析和控制。所以不能对整个支撑体系进行精确地计算,这样整个支撑体系就会出现加大的位移和偏差,导致整个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就可能会造成大模板的坍塌事故。
1.3大模板的堆放不合理
大模板在堆放时,经常会发生事故,这是由于大模板的尺寸比较大,在堆放时要可能会由于放置的不稳,造成大模板的坍塌或者倾覆。
1.4外墙用外挂三角架设计部合理
外挂三角架属于大模板的辅助外用部件。外挂三角架已经多年没有出问题导致重大坍塌事故,但是在大模板的施工中却时时有险情发生。主要发生危险的部件是外挂三角架的挂钩可能会发生弯曲变形,或者混凝土没有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安装外挂三角架。发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如下四个方面:
(1)外挂三角架在安装时,需要悬挂安装,这时三角架的挂钩可能发生较大的是外伸悬臂,挂钩在较大的冲击力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弯曲变形;
(2)外挂三角架的挂钩的材质不符合标准要求或者在设计挂钩时设计的偏小;
(3)如果外挂三角架是在冬季畸形施工的项目中应用,混凝土在寒冷的天气下强度增长会比平常慢,在混凝土还没有达到相应的强度就悬挂外挂三角架就可能会发生事故。
1.5材料质量不合格
大模板的支撑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钢管和扣件,如果这两种材料质量不合格会直接影响大模板的搭设,造成坍塌事故。按照相关的规定,钢管应该选择φ48.3×3.6的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扣件也有相关的要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大模板的支撑体系的钢管和扣件选择了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导致钢管的壁厚达不到要求或者扣件的自重达不到要求就会可能导致钢管在受力过程中发生扭曲的现象,扣件发生脱落或者位移,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大模板的坍塌事故。
1.6施工现场管理不合理
在进行大模板的搭建时,有些施工人员在没有技术人员的许可下就擅自改变搭建的方法或者构件的连接方式等。施工现场的这种混乱的管理方式是造成大模板出现坍塌事故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2大模板坍塌事故的防治措施
2.1 吊环设计事故的防治措施
因为大模板的吊环是大模板的主要受力部件,所以保证吊环的强度是确保施工现场不出现大模板坍塌事故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节提到的组装式吊环主要用于组装式大模板,但是这种吊环和大模板不是一体的,所以要以对称骑缝和平面外补偿吊环的强度。和大模板焊接在一起的吊环要保证焊接的长度和焊接的饱满度。另外,吊环的附件的质量也要保证合格,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大模板在吊放时不会发生坍塌事故。最后,要做好大模板吊环的检查工作,在每次施工之前都要认真检查螺母是否松动或者损坏,如果有则应该进行紧固或者更换。
2.2 支撑体系设计事故的防治措施
首先,在大模板的支撑体系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应该和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一起召集施工现场的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开展讨论,明确支撑体系需要采用的设计方案、设计标准和施工方案,并且要明确各种类型的人员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职责,签署责任书。
其次,要保证所有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具有相应的从业资质,坚决杜绝没有资质的人员进行支撑体系的设计和施工。
2.3大模板堆放的防治措施
大模板堆放的防治坍塌事故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大模板应该有独立的操作平台。大模板的安放工具和螺栓要有单独的工具箱存放。
(2)大模板和它的相关的配件,应该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分别堆放在不同的区域,并且各个区域之间不能连接在一起,要能独立分开。应该选择平整的存放场,不能选择地基松弛和坑洼不平的地方。
(3)存放大模板时,要使得地脚螺栓的角度为70°到80°之间。在大模板的下面要垫上长方形的木方。如果大模板是要长期存放的,就应该额外用拉杆进行固定。
(4)如果大模板自身没有足够的自稳角度或者没有支撑,就要用特殊的堆放架来存放大模板或者直接将大模板平方在水平地面上。
2.4大模板外墙用外用三角架事故的防治措施
大模板外用三角架的事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外用三角架是大模板在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的受力部件,所以外用三角架在设计时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来进行。
(2)要对外用三角架的挂钩进行经常性地检查,以防止由于挂钩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坍塌事故。
2.5从材料角度采取的防治措施
在大模板的施工材料进行采购时,一定要选择有营业资格的正式的企业进行采购或者租用。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材料的质量。购买的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还要按照批次进行抽样检查,如果材料的质量不合格,一律不能用在施工中。另外,要在施工过程汇总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如果发现施工中有不合格的钢管或者扣件,需要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整顿,对相关的负责人员要进行问责。
2.6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解决大模板的施工管理问题,要提高决策层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决策层的领导下,建立一支优秀的质量管理的队伍。大模板的施工质量管理不是仅仅在施工的过程中,而是应该从建筑工程项目立项就应该开始质量管理的工作了。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需要建立一个全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3小结
大模板是现在化建筑中出现的一种模板形式,它的出现为建筑施工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技术革新。虽然,大模板的应用为建筑施工带来了更好的效率,但同时也为建筑施工带来了高风险。所以要在大模板的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治措施,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坍塌事故范文3
【关键词】桥梁坍塌 泥石流 冰凌
一、泥石流造成的桥梁坍塌事故
1.泥石流造成的桥梁坍塌事故现状
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山区自然灾害,一次强大的泥石流,常常会冲毁桥梁,淤埋铁路,淹没车站,中断交通。是山区建设和铁路、公路运输中必须注意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因而泥石流分布也较广,桥梁遭受泥石流的破坏,几乎连年不断,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我国铁路史上最大的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成昆铁路向南行横跨大渡河后所穿越的第一条沟谷——利子依达泥石流沟中。该沟地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是大渡河的一条支流。
这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时间是1981年7月9日凌晨1时30分。冲毁成昆铁路利子依达沟铁路桥一座,把2号墩连腰斩断,钢梁被冲入大渡河。当天凌晨1时46分,由格里平至成都的442次客车,不幸在桥位处与泥石流遭遇,两辆机车、一节邮政车、一节客车及一批旅客,一起被洪流推人奔腾咆哮的大渡河中,死亡275人,受伤数十人,酿成了我国铁路史上罕见的泥石流灾害事故。
2.减少泥石流对桥梁危害的措施
(1)排导工程。公路、铁路在选线时尽量避开泥石流的洪积扇,实在避无可避,可选择大的桥梁跨径,增大桥梁等构造物的泄洪能力。让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通过排导设施顺畅地从要保护的桥梁的上游泄到下游,不造成危害。
(2)拦挡工程。在容易发生泥石流沟中修筑各种形式的拦挡坝,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拦截泥石流的沙石、削弱泥石流的流量和能量。
(3)植物措施。以上措施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泥石流对桥梁的危害,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对泥石流的活动规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虽然其突发性强,治理难度大。但它的发生和森林植被覆盖率有很大的关系,森林植被覆盖率小的地方,水土保持能力差,容易或者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因此,我们可采用以林为主,林、灌、草多层立体交错覆盖的造林结构,层层截流降水,减轻地表侵蚀,防止水土流失,防治泥石流。
(4)耕作措施。禁止毁林开荒和顺坡耕作,推广少耕、免耕、覆盖耕作等保土耕作措施。
二、冰凌对桥的破坏
1.冰凌对桥产生破坏的原因
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及内蒙地区,气候严寒,封冻期长,平均封冻期在五个月左右,平均最大冰厚为l至 1.1米。因此在这些地方,冰凌对桥的危害就变得非常严重,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冰凌对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桥墩的危害。冰凌造成桥墩破坏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三种形式:一是覆盖冰层形成时,由于气温剧烈变化,冰膨胀所引起的静冰压力;二是流冰期冰块与桥墩碰撞时产生的动冰压力;三是流冰期冰覆盖层对桥墩的磨损作用上述三种形式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互为影响共同作用的。
2.冰凌对对桥的破坏实例
京包线妨水河桥1955年建成通车后,先后在1956年和1967年两次发生冰凌破坏,1956年1月9日,该桥第5—12号墩向上游倾斜,目测桥面变形,约180—250毫米。经过详细检查发现第4、5、6、7、8及19号墩断裂,第12、16、20号三个墩也发现裂纹,但未断裂。1967年12月8日,冰压力又将第6、9、13、17、18号五个墩挤坏,其中第6号墩是第二次折断,断裂位置及倾斜方向与第一次基本相似。造成本桥两次破坏的主要原因,系第一种形式,即冰在气温上升时膨胀而引起的静冰压力,而其他二种形式则起辅助作用。因为本桥桥位处,每日上午11点,气温上升速度较快,且时间较短,此时产生的静冰压力急剧增加,致使桥墩承受不了而被剪坏。1975年1月23日,大冰排将永和村津唐公路桥撞毁8孔。同日,宁车沽公路桥主流中4个桥墩也被撞击错位露筋。
3.防冰凌破坏的常用措施
(1)用人工把桥墩附近0.6—1米范围内的冰破开,或者用破冰船在距桥墩50米以外,撞开一条活水带,并围着桥上下游两侧破冰,以期达到保持不冻的目的。(2)开河前对大块冰凌预爆。(3)在桥墩位置选择破冰棱及护基工程。(4)改变过去桥的跨度小、墩密、横阻河道的设计方法,改用大跨径桥梁通过,减少桥墩数量。
三、车撞桥事故实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跨线桥尤其是城市高架桥大量修建,再加上各种车辆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使得汽车与城市桥梁屡屡“亲密接触”。以北京市为例,2005全年发生60余起车撞桥事故,2006年截止到5月底,己经发生了33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5%,全国其它的城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实际上,车撞桥对桥梁造成的损坏是无法估量的。通常说的损伤是有形的,比如撞坏主梁等。但是,并不仅仅如此,因为每一次的撞击都会使桥梁受“内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内伤”带来的隐患则会逐步显现出来。有关专家指出,由于汽车撞桥事故及车辆超载等原因,使很多城市桥梁的平均使用寿命减少了近20年。因此,车撞桥的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四、结论
桥梁存在于自然界中,满足我们的使用要求。不管是在其建造阶段还是运营阶段,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像我们前面各章所介绍的洪水、地震、风沙、冰冻、泥石流等等。这些自然界的不可抗力既然存在,我们的桥梁就避无可避,必然会遭到它们不同程度的破坏。短期内发生的诸如突然破坏与倒塌,多是由于施工质量没有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典型的问题包括材料强度不足和施工工艺不合格等;也有个别桥梁存在诸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严重的管理问题,更是对桥梁安全造成致命的损害。而大量的桥梁在远没有达到预期使用寿命时,出现了影响正常使用的病害与劣化;特别是一些桥梁在只使用了几年、甚至刚建成不久就出现严重的耐久性不足的问题,这也与施工质量低下有重要关系,典型的问题有钢筋保护层不足及目前广泛存在于施工现场的严重的构件开裂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水泥选用、混凝土配合比、振捣、养护不当及预应力施加不合理等)。这些施工上的缺陷虽然短期不会对桥梁的正常使用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却会对结构的长期耐久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危害,造成桥梁的安全隐患。在承认施工存在问题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在桥梁设计领域,特别是关于桥梁施工和使用期安全性的问题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其次是结构分析与构件和连接的设计,并取用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性指标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履.桥梁耐久性发展的历史及现状[J].桥梁建设,2000.
[2]王元清.钢结构脆性破坏事故分析[J].工业建筑,1998.
坍塌事故范文4
关健词:模板支架 事故坍塌混凝土浇筑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建筑行业中,各类施工支架在承载和使用中发生坍塌时,大多都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大跨度、重负荷构件及高架桥等的出现,对模板支撑的要求越来越高,发生模板支撑坍塌事故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混凝土楼(层)盖模板支架在浇筑中发生的坍塌事故,往往都会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不仅给遇难人员家庭带来难以弥补的创伤,也会严重危及企业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因此,对于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分析,浅谈以下几点个人建议:
设计方面
首先应根据工地的具体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工人技术情况来决定模板的结构形式,然后再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使之在现实的基础上,力求做到既经济与合理,又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此外,不同构件在设计时,考虑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定型模板、梁模板、主次楞木等主要考虑抗弯强度及挠度;对于支撑柱,主要考虑受压稳定性;对于桁架式楞梁,还应考虑上弦杆的抗弯、抗压能力。对于木构件,在支座处还应考虑抗剪及承压等问题。
从目前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方案来看,在设计计算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荷载计算有误;荷载组合未按最不利原则考虑;对泵送混凝土引起的动力荷载在设计计算中估计不足等,均造成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度大幅度下降。
技术方面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架坍塌破坏之所以会发生,不外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一是架体或其杆件、节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实际具有的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二是架体由于受到了不应有的荷载作用(侧力、扯拉、扭转、冲砸等),或者架体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倾斜、滑移和不均衡沉降等),招致发生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破坏。如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地基承载力、沉降等应能满足方案设计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处理:地基土层宜置于原土层上,不宜置放于填土层或软弱地基上;当遇到有松软土层时,应将松软地基土挖除0.3~0.5m厚深,采用砾砂或三合土填筑夯实,夯平整后作为地基土,若还不满足要求则可采用加宽改浇一条素混凝土地基的方式处理;若条件允许,可先施工地下沟道和地下的全部预埋管道,后按技术要求处理好挖填土,再浇筑地坪混凝土垫层,并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开始支模;待按地基土垫层符合要求后,于其上再铺设符合设计要求的垫木。
材料的选用方面
造成模板坍塌事故的几大原因中,搭设模板的钢管和扣件质量低劣是重要原因之一,对承重模板结构来说,防止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是十分重要的,因而在选用模板及搭设材料时必须注意材料的特性。目前由于钢管、扣件生产及流通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管和扣件多为质量不合格产品,如钢管壁厚达不到规范要求,钢管的平直度较差, 一些钢管已明显弯曲等,致使模板支撑承载能力明显降低 。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造成一系列安全隐患,臂如:钢管锈蚀:普碳钢管较易锈蚀,严重的会出现麻坑,将影响其承载力。钢管壁厚变薄:规范规定钢管管壁标准厚度为3.5 mm,而市场采购和租赁的钢管管壁厚度严重不均,实际测量时普遍为2.6~3.0 mm,其轴向抗压能力将降低18.7~13.3%。此外,钢管经多年使用和反复周转,局部壁厚也在变薄。管端端面不平:管端经多次气割或电焊割,端面严重不平整,当钢管被用作立杆时,在对接扣件部位将出现初弯曲,从而严重影响立柱的承载力,易造成失稳现象。钢管弯曲:经过多年使用,钢管产生变形和弯曲,而模板系统设计时均按直线钢管来考虑,不考虑其弯曲变形的,弯曲后的钢管承载能力将大为降低。
支架搭设方面
模板施工方案除了设计时要满足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外,还应注意模板的构造要合理,立杆的垂直偏差要控制严格,所用材料选材要把关严格,特别是用作立杆的钢管更应对其规格、尺寸、翘曲、锈蚀等严格要求,对地基土要严格平整、夯实,并满足密实度系数要求,然后在其上再浇筑混凝土垫层,待达到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支模。严格做到板梁的立柱在横杆相连方向间距相等。现场施工人员往往不按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进行搭设,有的缺少剪刀撑和扫地杆,使得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无法保证;有的现场作业人员不重视模板支撑立杆底部的构造处理,造成雨季施工地基产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导致模板支撑产生较大的次应力,极易发生垮塌。
混凝土浇筑方面
在编制模板施工专项方案时必须同时考虑混凝土浇筑方案,应包括混凝土浇筑方法、浇筑顺序、浇筑速度等内容,并根据混凝土施工工艺和季节性施工措施等情况,以确定施工时所承受的荷载不超过设计规定。如混凝土梁施工应分层对称的浇筑,由跨中向两端对称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上、下层应在初凝前相接,对分层浇筑的梁混凝土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在混凝土中适当加点促凝剂;混凝土平板厚度大于200mm时,同一跨板最好从中间往两边浇筑,严禁一次浇够厚度。
现场管理方面
我们常说:“施工安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这不是说技术只有“三分”的重要性,技术肯定要占“七分”以上。但是,再完善的技术和方案、措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施工管理,不被认真执行,或者可以随意改变,也是难以起到它应有的保障作用。而技术管理又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板支架坍塌事故之所发生,除前述技术及其管理原因外,还有多个方面的管理原因,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顾安全的违规行为和工作决策与安排问题;二是对大量存在的“习惯性安全隐患"熟识无赌的问题。
所谓“习惯性安全隐患”,就是长期存在于施管人员之中的、已变成习惯性做法、习以为常、熟识无睹的生产(施工)安全隐患。习惯性安全隐患正是工程和技术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反映。其严重性在于施管人员对这些问题的模糊认识及由此形成对安全生产氛围的削弱和销蚀。例如,常有以下说法:“过去都是这样干的,也没有出事”;“不知道这样做会有问题”;“我们一直这样做,领导也没有管";“计算没有用”;“用不着那么严,我有经验,不会出事”,等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必须从提高认识着手。
坍塌事故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基坑坍塌危险有害因素事故树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而且在高度上越来越高。基坑工程也由单纯重视基坑自身安全逐步转向了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保护。我国高层建筑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建筑面积将会越来越大,深基坑向大深度、大面积方向发展已成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基坑施工过程,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否则重则将导致土方坍塌群死群伤事故,轻则造成周围建筑的沉降开裂,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致使经济上损失,建设工期延误,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基坑支护的管理,科学施工,才能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基坑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基坑施工的安全防范十分重要。
2 施工现场基坑坍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为了有效地验证基于事故树而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我们将结合各基坑分项工程支护系统的实际情况,对基坑坍塌事故危险因素的分析作以较详细的阐述。
2.1基坑施工临时边坡支护工程危险因素辨识
a)引起临时边坡支护工程的危险因素
1)基坑边坡土体承载力不足,基坑底土体卸载而隆起,造成基坑或边坡土体滑动;地表及地下水渗流作用,造成的涌沙,涌泥,涌水等导致边坡失稳,基坑坍塌。
2)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或者稳定性不足,引起支护结构破坏,导致边坡失稳,基坑坍塌。
3)监督管理体制方面:制订的规定、依据与施工安全内在规律所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尚存在差距。对于建筑业这样一个生产特点较为特殊的行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在制订时没有考虑因地制宜的因素。同时,政府的监管力度小,监管体系不完善,没有强调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同时,群众监督的力量小,群众监督是保证国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而科学合理的建筑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高素质的执法人员也是保证政府高效实施安全管理的基础。
4)人员培训方面: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整体素质不高。在近4000万建筑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了近85%。这些工人多文化水平低,其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差,其职业技能培训远远不够;同时,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而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更少,还达不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需要。尽管各级政府或企业已经在对人员培训方面下了一些功夫,但是在培训体制、培训计划、培训方式、考核标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5)施工安全预警方面:预防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中的事故,是实现施工安全的基本保障。目前我们还缺乏施工安全危险预警和评估方面的行之有效的机制。通过对一些施工中已发事故的分析、评价,能给事故预警带来有效的借鉴作用,但一些企业甚至一些地力政府,为了私利或名誉,封杀安全事故信息,使得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信息流通不畅。对已发事故缺少认真、深入和科学的分析、研究;缺少安全信息,特别是近发事故和施工安全科学发展信息的不及时传播,也使得一定时期的施工安全预警和评估方面的工作停滞不前。
图1引起基坑边坡施工坍塌事故树
b)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识边坡支护工程的危险因素
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建立了边坡支护工程事故树如图1所示。
1)求出最小割集
由事故树可知,造成促使该事件发生的初始原因有11个,分别用X1,X2,X3,…,X11 来表示,这些原因即为事故隐患。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每个初始原因都同时发生。只有当某些初始条件发生时,就可以使顶上事件发生,这些集合称为割集,即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集合。如果割集内所包含的初始原因对顶上事件的发生充分必要,或者说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起码的基本事件的集合,则称为最小割集。应用布尔代数简化,就可以得出最小割集。
T=P1・P2=X1X2B1(B2+B3+X11)=X1X2B1X5+X6+X7+X8+X9+X10+X11
= X1X2(X3+X4)(X5+X6+X7+X8+X9+X10+X11)
=X1X2X3X5+X1X2X3X6+X1X2X3X7+X1X2X3X8+X1X2X3X9+X1X2X3X10+X1X2X3X11+X1X2X4X5+X1X2X4X6+X1X2X4X7+X1X2X4X8+X1X2X4X9+X1X2X4X10+X1X2X4X11根据布尔代数简化,得到共有14组割集。不难看出,这14组都是最小割集。也可求出该事故树的4个最小径集。
2)求出最小径集
用T´,P1´,P2´,B1´,B2´,B3´,X1´,X2´,X3´,X4´,X5´,X6´,X7´,X8´,X9´,X10´,X11´表示事件T,P1,P2,B1,B2,B3,X1,X2,X3,X4,X5,X6,X7,X8,X9,X10,X11的补事件,即成功事件,逻辑门做相应转换。利用布尔代数化简法求成功树的最小割集T'=P1'+P2'=X1'+X2'+B1'+B2'B3'X11'=X1'+X2'+X3'X4'+X5'X6'X7'X8'X9'X10'X11'
成功树的最小割集:{X1'}{X2'}{X3' X4'}{X5' X6' X7' X8' X9' X10' X11'}
即故障树最小径集:P1={X1}、P2={X2}、P3={X3,X4}、P4={X5,X6,X7,X8,X9,X10,X11}
c)结果分析:
1)由事故树可知,或门个数多而与门个数少。根据或门定义,只要有任意一个基本事件发生就有输出,而与门表示只有全部基本事件发生时才有输出。所以,从与门和或门的数量比例来看,可知该系统的危险性是比较大的。
2)从最小割集来看,每个最小割集都是顶上事件发生的一种渠道。最小割集的数目越多,系统就越危险,最小割集表明系统的危险性,也表示了顶上事件发生的原因组合,它为降低系统的危险性提供了控制方向和预防措施。
3)从最小径集来看,它是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各基本事件不发生的基本组合。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表示了系统的安全性,是选取确保系统安全的最佳方案。只要控制一个最小径集不发生,顶上事件就不发生。
4)结构重要度分析,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即在不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的情况下,分析各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越大,它对顶上事件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亦然。结构重要度也是制定预防措施一个依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最小径集入手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最基本的有效途径。在建立的基坑施工塌陷事故树中,其中最简单的一个最小径集(P1)只包含一个因子即未充填或充填质量差。
2)由以上计算分析知道,在导致塌陷事故的基本事件中人为是主因,自然破坏是次因,只要严格按照正确设计标准进行支护,并且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该事故的发生是可以控制在很小范围内的。
3)进行事故树分析,能够一目了然地清楚一个系统的安全隐患,可以得到各个安全隐患对顶上事件发生的影响程度。根据影响程度的不同,可以对各个影响因素采取轻重有别的预防措施,从而把事故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际,把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这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模式中的“事故后处理”的被动挨打的局面,变成了一种主动的事故预防处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思路。
基坑支护一旦失效,轻则支护变形,重则发生坍塌酿成事故。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受基坑的开挖卸载、气象(台风、暴雨等)、环境等较多的可变因素影响而改变,不可仅按某些特定的参数判断基坑工程的安全度,忽视基坑工程的实际动态变化。因此,要针对基坑施工的作业特点,对开挖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施工过程中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制定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一玮.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J].建筑安全,2005(7):39~41
2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冯柳,蓬光俊.基坑坍塌事故分析[J].建筑安全.2005(2):11~13
坍塌事故范文6
[关键词]支模体系 坍塌 措施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063-01
模板坍塌事故是建筑施工中极易引发群体伤亡的危险源之一,尤其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大层高的建筑越来越多,一些高度大于4.5m,且采用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模板工程频频发生了坍塌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工程基本情况
2013年5月30日11:00上午,太原某工地地库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架体突然坍塌,坍塌范围为10-13轴H-F轴内,坍塌面积为300平方米,砼约为160立方米,坍塌的形状为锅底状,四周钢筋撕裂伏地,地库从底板到板面标高为5.4米,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现场
经事故调查组调查,该模板支架立杆下无垫木,部分立杆上下同时使用可调托丝,顶板的梁托支撑用的可调托丝架单钢管,可调托丝长度大于25cm,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过大且没有连续连接,未设置水平剪刀撑与纵向剪刀撑。
2、相关资料
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未提及地库的模板架体施工的方案措施,架体搭设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架体搭设与模板施工完成后未进行质量、安全验收。
3、管理行为
带班负责人与工长均没有收到安全交底,浇筑申请,浇筑方案,凭经验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只是口头与施工单位质检员提过方案未申报,砼浇筑未申请,并未制止施工,现场监理监管严重失职。
三、采取的措施
1. 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1)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施工企业要根据《安全生产法》及《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工地施工项目班子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以现场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安全生产工作。
2) 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作为施工项目第一责任人要组织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管理层到工作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并定期对项目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3) 建立健全领导带班管理制度。项目部领导现场带班实行交班制度,轮流带班领导要把保证安全生产作为第一的责任,全面掌握当班的安全生产情况,加强对项目所有部位,所有环节进行检查,并指导现场人员安全作业。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及时制止;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交接班时应向对方详细告知当前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4) 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 、
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交底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用工管理制度等。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奖惩分明。
2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1) 公司教育。通过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提高全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三违”:即不违章指挥 、不违章操作、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保证“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利用过去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给家庭社会造成的损失,对职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2) 项目教育。全体职工都必须接受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安全知识教育及培训,让职工掌握必备的安全基本知识,安全知识的重要内容。本项目的生产状况、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施工作业的危险区域、危险部位、各种不安全因素及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及各种安全技术规范。
3) 班组教育。定期开展班组安全活动,以安全问答有奖制度,让工人意识到自己工作环境的危险性,熟悉本班组易发事故的部位,结合行业特点,利用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使工人对照先进找差距,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对于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要经过专门培训,通过考试合格取得岗位证书后,持证上岗。
4)日常安全培训教育。所有施工人员应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的各种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搞好安全生产。日常教育的内容:(1) 所有进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施工人员不准穿拖鞋、高跟鞋进场;不得在工作中开玩笑、打闹以免发生事故。(2) 不得酒后作业,遵守施工现场相关规章制度条例在易燃、易爆场所工作,严禁明火、吸烟等。(3)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消防设施、安全标志及警示标牌不得任意拆除或移动。(4)现场材料堆放要整齐稳固,搬运材料、半成品等应由上而下逐层搬取,不得由下而上或中间抽取。
3 .加强安全技术交底
1) 安全技术交底的原则。一是交底必须全面具体 细致明确 针对性强; 二是安全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给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三是安全交底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交底双方必须在交底书上签字确认,防止走过场,以利于确认各自的责任。
2) 安全交底的要求及内容。工程开工前,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 施工方法以及安全措施向施工负责人和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项目和分部分项工程的危险部位;针对危险部位采取的预防措施;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应采取的措施和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躲避和急救措施。
2. 加强模板搭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 建筑施工模板支架搭设必须由持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的架子工进行搭设。
(2) 搭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指定专人实行过程监控,对剪刀撑设置、连接件等关节点进行验收,并如实填写验收记录。
(3) 搭设完毕后,必须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能浇筑混凝土。模板支撑的拆除,必须在确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且拆除的顺序也应严格遵照模板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严禁野蛮拆模。
3. 监理单位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
(1) 监理单位要按照规定配备项目监理人员,确保企业资质、人员数量、资格等条件符合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