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镇户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镇户籍范文1
要了解小城镇对周围农村发展的作用,了解小城镇的人口容量,就必须研究小城镇的人口问题。也只有对小城镇的人口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可能对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改革有清楚的认识。
一、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回顾
农村改革后大量的农民进城谋生。因此1984年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县城以下的集镇入户居住,发给《自理口粮户口簿》。这是对50年代以来户口管理体制的一个重大突破。自理口粮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1990年全国自理口粮人口428万人,1993年只上升到470万人[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小城镇的经济缺乏活力。以1993年为例,在自理口粮就业人口中,从事工业的占26.7%、商业的占23.2%、服务业的占17.7%、建筑业的占10.7%、交通运输业的占6.1%、其他的占15.6%,从这个结构可以看出为小城镇自身经济服务的就业人口占半数以上。让农民自理口粮到城镇,而小城镇给农民的机会有限,因此吸引力也有限。
1992年公安部出台的《关于实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制度的通知》,决定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制度,范围是小城镇、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等,对象是外商亲属、投资者、被征地的农民。在这一基础上,1992年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地方城镇户口”政策,其他大部分地方采取的是“蓝印户口”这种更加机动的户籍政策。蓝印户口是一种介于正式户口与暂住户口之间的户籍,因使用的印章为蓝色而得名。拥有蓝印户口的人基本上可以享受正式户口的利益,但是要经过若干年后才能够转变为正式户口。最早采用蓝印户口的以中小城市居多,在一些地方的小城镇也实行蓝印户口。蓝印户口的条件和价值与城镇的地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镇地位越高,得到蓝印户口的条件也越高。
1997年在全国近400个小城镇进行户籍改革试点。从1998年开始,各地逐步开放小城镇户籍。在这方面,中西部地区开放的步伐迈得比较大。例如1998年贵州省在10个小城镇进行试点,在贵州省公安厅的《小城镇户籍改革试点方案》中规定,在小城镇中有合法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稳定的生活来源,有合法的固定居所后居住满两年,就可以办理小城镇的常住户口,并且不允许收取城镇增容费。
2000年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对县级市市区及以下的城镇,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对小城镇户籍的开放速度也相应加速。2001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小城镇的户籍改革进一步放宽,至此绝大多数小城镇的户籍基本上对农民开放了。
在开放小城镇户籍这场改革中,对开放户籍促进城镇化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其实从1997年开始小城镇的户籍试点改革到现在,小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并没有明显的增强,没有出现大量农民迁入小城镇的情况。例如1999年在安徽涡阳县竟然要把城镇户籍以每个600元的价格摊派出售[2]。河南省小城镇的户籍开放后,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在一些改革试点小城镇竟然没有一个人申报[3]。为什么小城镇的户籍改革没有引起大的反响,这从小城镇人口状况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小城镇人口状况
关于小城镇的人口统计比较混乱,不同的资料来源有出入。资料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计口径问题,按照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一个镇人口的身份至少有两种类型,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在一些镇中则可能还有“自理口粮人口”、“蓝印户口”、“地方城镇户口”等等。按照户口所在地又可以划分成本地人和外来人口,而外来人口中又可以划分为办理了暂住手续与没有办理的两类。按行政区划来划分镇人口,时常会产生误导。因为大多数小城镇的管辖范围都比较大,包含了大量的农村,容易夸大小城镇的人口规模。目前小城镇的范围界定也有待完善,因为在一些地方,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农村工业的发展,镇与周边农村在地理上已经连成一片,如果用原来的行政区域来计算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则容易缩小其实际的人口数量。鉴于上述情况,在本文中对小城镇人口的描述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只能是一种概况性的介绍。
表1与表2是来自不同资料的全国性小城镇人口资料,表1是历史性的回顾,表2是时间剖面的状况。表2的资料并不完整,缺了接近2000个镇的数据,占当年全部城镇数量的10%。如果比较两张表的数据,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在平均人口规模上有比较大的差异,而在平均非农业人口规模上的差异比较小,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统计范围的不同,前者是用镇行政区划统计,因此规模偏大,后者用建成区,因此规模偏小。由于农业人口大部分居住在镇的建成区外,用行政区与建成区不同口径统计导致的差距比较大。又因为非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镇的建成区内,所以用行政区与建成区不同口径统计导致的差距相对比较小。上述的两个资料都有缺陷,但是相比之下用建成区统计的资料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表1 部分年份小城镇基本情况
附图
资料来源:[1]《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出版社.
[2]《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3]《中国人口年鉴》(198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根据表2中的数据,从60年代初期开始到改革开放前的20年间,全国小城镇在数量和人口规模上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小城镇的数量从1980年不足3000增长到1999年接近2万个,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0.5%;人口规模从5693万增加到37637万,平均每年增长率也为10.5%。虽然近年来小城镇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分析一下却可以看出小城镇发展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作为小城镇主体的非农业人口,从1980年到1999年的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8%,扣除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素,小城镇的非农业人口迁移增长率实际上是很低的。第二个是在1980年平均每个小城镇有1.5万的非农业人口,到1999年平均每个小城镇的非农业人口不到4000人。小城镇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缩小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部分人口规模大的小城镇发展为小城市,二是新增加的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小,三是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大量在小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业人口”没有被承认是非农业人口。
表2 1999年各地带小城镇人口情况
人/个
地带 平均人口 平均非农业人口 平均劳动力人数 平均企业人员数
东部
5842
2415
3155
1516
中部
5119
2378
2489
857
西部
3312
1460
1676
505
全国
5009
2169
2612
1077
说明:①共17260个镇资料,根据这些镇的资料计算,下同。
②此表的人口指的是镇区的人口。
城镇户籍范文2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2011年度中国两会空前关注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政协委员陈德两会提案建议农民工在小城镇安家落户,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具体分析将农民工纳入城市户籍存在的困难,然后提出将农民工纳入城市户籍的政策建议,为切实解决将农民工纳入城市户籍难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户籍 农民工 制度
农民作为我国的一大主体,深切关系着我国的发展与稳定,而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耕地面积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向城市迁移,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城市农村两条线的管理体制,农民工问题也就变得越来越突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许多重大的制度变迁几乎都与农民工进城有关系。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率的提高,越来越体现在农民工进城而形成的增长上。研究农民工与城市建设的关系,解决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有助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步伐。
1 将我国农民工纳入城市户籍存在的困难
1.1 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导致将农民工纳入城市户籍的困难。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在覆盖面、保障待遇水平和服务范围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现在占总人口30%的城镇居民消耗了社会保障全部支出的 89%,而占 70%的农民只能分配到 11%。根据 2008 的数据,目前,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人均保费分别人 3476 元和 920 元,而农村试点地区居民的这两项保费是 66 元和30-50 元。从覆盖范围上看,城市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覆盖的基本上是困难户和五保户,农村大多数人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迅速将农民工纳入城市户籍,将使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面临巨大的挑战。
1.2 财政水平不足以支付大量费用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系统。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政府必须要为这些新城市居民提供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等,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当前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运行还要受到资金限制,若再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考虑在制度范围内,必然要面临更为严重的资金困难。
1.3 住房的缺失导致将农民工纳入城市户籍的困难。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与农民工经济状况相适应的住房供应模式,农民工居住游离于城镇住房体系之外。大量的农民工在进入城市后一般很少能够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帮助,大都只能自己从微薄的收入中挤出钱来租赁房屋。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新移民,虽然为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没有纳入或无法享受城市的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无住房,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将他们纳入城市户籍。
1.4 农村土地政策与城市化趋势不相适应。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较为困难,农民不能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 不能以土地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不能流转土地,农民不能获得到城市生存发展的资本,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农村土地制度的僵硬化特征进一步加大了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
1.5 公共资源不足导致将农民工纳入城市户籍的困难。当前,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城市公共资源短缺的现象很快显现出来。农民工群体在诸如子女教育、公共卫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被排斥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之外。将农民工纳入城市户籍,政府必将加大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因此这也是阻碍将农民工纳入城市户籍的困难之一。
2 将农民工纳入城市户籍的政策建议
2.1 户籍改革应树立从局部到整体统筹的观念,坚持循序渐近的原则。现阶段的户籍制度改革要分阶段,分地区的推进,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推出不同的政策,吸引所需要的人才,满足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如果操之过急,没有充分配套措施的跟进,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采取一步到位的户籍改革, 将会导致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崩溃,循序渐进是保障政策顺利实施的基本原则。
2.2 政府应给予政策倾斜,引导农民工向西部地区城市落户。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是地少人多,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日渐不足、产业升级压力增大,因此在东部地区,农民工落户城市户籍将存在较大压力,而中部地势较为平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未来发展高效农业的首选之地,因此,不需要过多的农民工,未来要继续强化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为保障粮食安全做贡献。西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宜发展优质棉、烟叶、花卉、茶叶、马铃薯、畜产品、林特产品、中草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同时,应减少农业种植,节约水资源,在此基础上,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特别是西北地区土地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全力承接东部的加工工业和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大批的劳动力向西部转移,构建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
2.3 按照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当前要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口管理结构,实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人在哪里工作、生活,就在那里登记,就纳入当地的管理范畴建立以常住户口、 暂住户口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实现户籍管理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
2.4 加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现行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力度,建立市场化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培育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使转让土地的农民获得到城市生存发展的资本,让得到土地的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扩大规模效益。适度放宽城市落户条件,便于人口流动,从根本上解决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3 结论
中国的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是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解决好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这个问题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逐步产生的,在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这个问题仍然有着很大的探索空间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长子中.农民工户籍问题研究,中国知网,2010:11-16
城镇户籍范文3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发展;交互影响
1.中国城镇化现状
1.1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现象,描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的一个进程。相对应地,城镇化率作为衡量城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示某区域内常住人口与该区域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在当今时代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城镇化正是城市发展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成为现在乃至将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1.2中国城镇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图一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根据表一和图一可以看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GDP增长率基本呈现平缓趋势,部分年份有波动,但仍表现出经济的长期增长。而城镇化率则由1978年的17.9%逐年上升至2014年的54.8%,城镇化水平呈现不断增长的局面。比较GDP增长率与城镇化率可以得出,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城镇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由此明确指出要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遵照以大代小的原则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市协调发展。
2.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1产业转移影响显著
图二 数据来源:笔者问卷调研
由图二可知,城镇化的三大核心特征中,21%的被调查者认为影响最大的是人口转换,6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产业转移,15%被调查者认为是空间社区转换。由此可得,产业转移是城镇化的核心特征,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更大。产业转移使原先在区域内占优势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同时也要求了财政资金与资源要素的重新合理分配,使产业向城镇聚集,企业对规模经济效益的追逐越来越强烈,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大中型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城镇化特征重要性排名其次的是人口转换: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换,居民就业结构得到了改善,就业者素质得到了提高,但人口素质的提升非短期能得到解决,影响力不明显;空间社区结构变换重要性最次:农村向城镇区域的变换存在一个界限的问题,难以准确划分两者的分界线,许多区域存在过渡。
图三 城镇化对不同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数据来源:笔者问卷调研)
2.1.2城镇化对不同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体现在不同行业发展方面。由图三可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服务业,占比35%。作为第三产业的核心部分,需要有高质量的区域空间与高素质的开发人员完成,这就需要城镇化这一方式来改善现状,只有通过城镇化,才能具有发展服务业的可能性与竞争力;其次的是工业,占比24%,这与产业转移的联系不可分割;再次是生态农业,占比19%,因为城镇化的原因,原有的城乡传统农业可以在技术上到达改进与创新,提高了产量与生产效率。相对而言,商业和其他行业受城镇化影响较小。
2.1.3城镇化加速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加强经济辐射作用,占比29%: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会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的集聚,形成类似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集聚区域,缩短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占比其次是扩大内需,为26%:城镇化能够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调节市场供求平衡,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再次是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和提高生产率,分别占比23%和22%:城镇化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生产,为农村人口创造了许多在城市工作的岗位,缓解了农村就业僧多粥少的局面,提高了就业质量;另外,城镇化要求在生产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生产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经济发展。
2.2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城镇化会民工大量涌向城镇,造成农村人口大量缺失,其中不乏高素质人口。然而民工在高压力的城市生活中会面临许多压力,比如消费,住房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镇化进程。综合来看,城镇化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各种农村资源流失等等。会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与城镇经济发展不均衡。
3.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3.1经济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经济发展会在不同层面上对城镇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人口方面,经济活动会使人口发生空间上的转移,进而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土地方面,城镇区面积增加,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体现。另外,经济结构的优化,会使经济结构非农化得以发展。总之,经济发展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
3.2.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经济发展的速度过快,会导致城镇化发展难以与经济发展均衡,两者会产生互相脱离的现象。而城镇化的加速追赶会忽略一些细节的处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完善,占比44%,占比其次的是就业问题,占比35%。最次是土地政策与户籍管理制度难以完善,占比21%。
3.2.1就业问题
经济高速发展会使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参与农业生产的人数在原有基础上有所下降,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进行生产,改变了原有的就业结构。第一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从业人口减少,人才流失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农业的发展。然而,因为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或者工资上的一系列问题,进城打工的农村人口会面临着就业质量不高或者失业的现象,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要求,这种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3.2.2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完善
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将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大型城镇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建设,相对地,小城镇及农村地区所分配到的资金则较少,难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镇的基础设施要求也相应提高,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更看重产业的发展,城镇基础建设这种难以在短期内收获成效的项目则应运成了牺牲品。于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交通问题和环境问题。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现在还难以享受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另外,相对城镇而言,农村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政府补贴,医疗、农业、养老保险等目前也不完善。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将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化,对违反这一制度的行为进行严惩。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可以从多渠道筹集资金,应合理高效地利用社会保障资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
3.2.3土地政策与户籍管理制度难以完善
政府为求发展而强制征地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了耕地面积的减少、浪费以及农民利益的损失。对此,政府应加强管理,高效规划,减少非法征地,维护农民的利益。针对进城工作居住的农民,应通过合理合法的户籍管理制度帮助其完成户口的迁移,使其真正“安居乐业”,避免因为住房与户口问题产生一系列城乡歧视问题。
4.对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4.1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许多地区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区域环境限制,导致城镇化效率不高,产生了资源的浪费。发展城市,首先要以人为本。过度要求速度,反而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部分农村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过度征地开发,转而发展工商业与房地产业,会造成当地资源的破坏。例如在土地肥沃的地区建造房屋,会使农作物产量降低,严重地,会破坏粮食供需平衡,可能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对某些特殊地理区域内的居民征地,强制使其长期安居的环境在短时期内向城镇方向转变,会使其难以适应,在补贴等福利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幸福感会急剧降低。对于这些区域,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不妨采取短时间内维持原状或循序渐进的方式,采取适宜的经济发展方向。
4.2保障民生
居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质量,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拆迁征地用以经济发展,会破坏破坏农村地区居民原来安稳的生活状态,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会受到损失。为此,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障民生。首先,要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居住在城镇的农民的生活较以前得到改善,以提高居民幸福感,使其对政府的城镇化建议持有积极态度,减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阻力。其次,要完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户口迁移制度,使在城镇有固定居住场所,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农村居民真正转化为农村居民,避免因户口迁移不完善而产生教育、福利、甚至城乡歧视方面的问题。最后,要在经济等方面对农村居民进行福利补贴,完善社会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对于城镇的民营企业,要加以鼓励,促进其与国营企业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以城镇化为目的而对民营企业加以限制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4.3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而是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道路,统筹兼顾城乡发展,实现绿色城镇化。在农业,工商业,服务业等进行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要注意节能减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重视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另外,还要注重产业的集聚发展,合理分配空间,走集约化道路,减少发展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作者单位:1.南京财经大学;2.安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
[2] 蔺雪芹,王岱,任旺兵,刘一丰.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地理研究,2013,32(4)
[3] 曹文莉,张小林,潘义勇,张春梅.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2)
城镇户籍范文4
1.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1.1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我国城镇化经历了相当曲折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前的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户籍管理制度,我国城镇化过程受到严格控制。根据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我国1949年的城镇化程度为10.6%,1978年仅为12.5%,29年间城镇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仅提高了1.9个百分点。 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资渠道多元化、城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潜力增大等提高了城镇吸引力和吸纳力,乡村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剧增等因素,对城镇化形成巨大推力。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城镇化过程大大加速了。 1978年到2006年29年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提高了31.4个百分点。
1.2对202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预测
尽管在城镇化速度估计上各种观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我国正面临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未来的几十年,我国将从一个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变成一个市民为主体的社会。通过对1985~2006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在今后14年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以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至2020年时城镇化水平为60.57%,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很多人认为,小城镇工业化水平低,生态环境状况相对会好一些。事实上,随着国家今年来环境保护手段的力度不断加大,很多污染大,产出低的“夕阳”工业逐渐将生存之地向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城镇转移。而对于小城镇未经规划的脆弱的天然生态环境而言。这种生态污染的破坏性更为致命。
2.1企业违背政府环保政策
政府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减少环境污染,然而企业不仅不理会政府产业政策指导,而且依旧使用资源消耗多,污染严重的陈旧设备,违规生产。政府产业政策要求关闭造成严重污染的“十五小”企业,然而却屡禁不止,依然是“遍地开会”。2.2政府部门违规操作小城镇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压力相对较大。许多小城镇地方政府为了达到增加本地产量、就业、地方税收的目标,为了利益,不惜越权审批、庇护污染型企业,甚至支持污染项目上马。以地方生态环境永久性破坏换取地方经济的短期增长效益。
3.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3.1环保法律制度约束软化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少,但对企业没有形成硬约束,致使违法企业得不到相对制裁。例如,我国《刑法》中有“破坏环境资源罪”,企业超标偷排,偷放污染物,都应定罪。但实际触放此条法规而依法被罚处的企业却没有几家。
3.2政府政绩与环境不挂钩
中央对地方干部政绩评定的关键指标是经济增长率,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并未真正纳入地方政府政策考核指标。这种状况必然导致各级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真正,以牺牲生态环境未代价。一方面政府提倡重视环境,改善环境,另一方面,政府行为又将环境保护置于脑后,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和税收、就业而盲目追求,另一方面是政府执法和监管部门对环境破坏行为听之任之。
4.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1完善对企业的约束机制
①完善法律约束机制,对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企业,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排污费外,可根据危害后果罚款、责令停业、关闭;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②建立排污权制度约束机制。建立以排污申报为基础,排污许可证为主线的环境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落实总量消减目标,最终实现环境质量全面改善。③家里监督机制。政府可设立环保举报电话、举报信箱,鼓励公众,舆论参加监督,形成开放透明,集中民智,代表民意的环保监督机制。
4.2建立对政府部门的约束机制
①完善政府绩效考评激励机制。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质量覆盖率,环保投资增长率,环境诉求事件发生量等指标纳入有关政府党员考核标准。政府政绩考核指标还要包括反映环境与经济发展持续相关的环境指标。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程度。 ②建立政府政绩考核监督机制,建立舆论监督制度,政绩考核内容对社会公开,社会舆论进行全方位跟踪与监督,增加考核的透明度与真实性。 ③建立对政府部门失职的罚处机制。
5.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可行性办法
5.1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直线型经济发展模式,变为“资源—产品—二次资源”的环形经济发展模式,使上一环节的废物成为下一环节的原料。政府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政府制定贷款低息政策,对企业进行循环利用资源的技术创新,高层次的技术攻关所需资金,发放政府贴息贷款。
5.2引导企业发展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要求在设计新产品时从材料的选择,产品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加工过程设计,以及包装和运输方式等方面综合考虑资源优势和环境影响,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采用的生产工艺与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城镇户籍范文5
【关键词】门诊导诊护士;岗位绩效管理;实践;成效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76-02
为了从患者的切身利益出发,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有必要明确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采用门诊导诊护士岗位绩效管理手段[1]。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实施门诊导诊护士岗位绩效管理后,产生的效果。本院在2013年6月开始实施门诊导诊护士岗位绩效管理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包括医疗、科研、急救、传染病防治等。开放床位1200张。本院现有护理人员650人。床护比为1:0.38。有120护士属于在编人员,其他均为合同工。在2013年实施绩效分配改革,然后在改革的基础上,制定了绩效分配方案。
1.2方法
门诊导诊护理的绩效=工作量绩效+工作质量绩效。下面是我院门诊导诊护士岗位绩效管理的具体办法。
第一,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岗位系数,然后进行工作量绩效的分配。首先,认真听取护理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护理人员的岗位强度、劳动特点、风险系数,以及技术含量等因素,将护理人员的岗位设置为6个,并规定出岗位系数[2]。
第二,分配工作质量绩效。医院护士质量部门在分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绩效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考核要求,对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进行打分。护理人员的个人质量得分,纳入到年终考核中,并与工资、福利挂钩。评分高的人员,可以获得晋升职称、培训教育的机会。质量积分包括:劳动纪律、患者满意度、教育培训等。在绩效分配改革中,应该遵循注重能力与护理质量考核的原则。计算的方法为:护理人员的工作总绩效乘以70%,然后除以总质量分数,最后乘以个人总分。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对比实施门诊导诊护士岗位绩效管理前后的效果。考核的内容包括:护士业务技术、服务态度、服务流程、需求满足、交流沟通、健康教育。其中,业务技术与服务态度均为20分。其他各项均为15分。实施门诊导诊护士岗位绩效管理后,与之前相比,整体满意度更高。差异明显,P
3 讨论
我院实施门诊导诊护士岗位绩效管理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门诊到诊护士岗位绩效管理中,护士的工资、福利待遇、岗位职责全部与工作绩效挂钩。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岗位绩效管理更体现了内部的公平性[3]。
在岗位绩效管理中,由于护士的绩效与薪酬挂钩,所以使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具体表现为:护理人员在服务的过程中,能够与患者主动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此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在这种良性发展的形势下,提高了我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另外,实施岗位绩效管理后,护理人员在正常工作时间外,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我院开展的多项知识、技能培训,从而提高了在护理方面的专业能力[4]。因此,患者在护理中依从性更好,配合度更高,并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大大减小了医疗纠纷的几率,避免了因为医疗纠纷带来的经济损失,最终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另外,当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后,她们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成就感,从而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当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医院的护理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另外,绩效管理实施后,还促进了医院的整体改革。实践证明,科学的绩效考核与分配,能够公正的评价门诊到诊护士的工作业绩,激励护士积极进取,争取到更高层次的发展[5]。除此之外,加强门诊导诊护士岗位绩效管理,有助于建立一个团结奋进、积极上进的医疗团队,从而促进医院的长久、稳定发展[6]。
综上所述,在医院开展门诊导诊护士岗位绩效管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付晶晶. 导诊护士在医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急与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109-110.
[2] 郭彩治. 特需门诊病人对导诊护士服务质量评价的调查分析[J]. 全科护理. 2011, 09(26): 2429-2430.
[3] 吕露瑜. 门诊、导诊护士工作趋势于人文动态发展的思路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2, 22(8): 2754-2755.
[4] 齐晋. 强化培育导诊护士综合素质提高导诊服务质量[J]. 医学信息. 2015, 28(7): 244.
城镇户籍范文6
【关键词】急诊;输液护理;风险成因;护理对策
急诊输液室具有人员流动量大、护士工作量大等特点,造成急诊输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1]。为进一步探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风险成因及护理对策,共选取我院324例急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0月急诊输液患者162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男84例,女78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38.75±4.4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2例,高中57例,本科及以上63例;另选取2015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162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男86例,女76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38.24±4.3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1例,高中56例,本科及以上65例。上述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急诊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总结护理分风险事件成因,后加强安全化管理,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组建由护士长及门诊护士所组成的安全管理小组,对门诊输液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对输液室护士风险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后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措施。其次,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及风险意识培养,确保充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深入各护理人员心中,在急诊输液过程中,能够对患者存在的疑问进行及时有效的解答,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第三,加强输液室管理的安全化,在有效规范就诊秩序的同时,对护士人员的配备及进行优化,做好等候区、缴费区及输液区的合理划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2]
观察记录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后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 ±s)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安全隐患情况对比
观察组呼叫不及时、滴速不合理护理、穿刺技术差、过敏及药液外渗等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162例患者中,满意98例,基本满意59例,护理满意度为96.91%(157/162);对照组162例患者中,满意53例,基本满意75例,护理满意度为79.01%(128/162),对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静脉输液治疗是当前常用的治疗手段,由于急诊输液室本身人员流动量大,且护理工作繁琐、工作量大,发生护理纠纷的几率也相对较大。通常情况下,急诊输液护理风险的成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因素:主要是患者自身急诊输液过程中未遵从医嘱,例如其对液体滴速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私自调节滴注速度的情况;或患者私自离开观察区,引发护理风险事件。另外,也存在着部分患者文化程度低,对急诊输液相关知识存在较多误区,过度依赖护理人员或对急诊输液治疗效果存在过高期望,由此极易引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2)护士因素:工作量繁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医嘱的情况;另外,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可能会造成药品配置及使用方面的错误;而在护理人员巡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并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存在药液外渗等风险事件,从而引发护理纠纷[3]。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护理风险事件的总结及成因分析,针对性的加强的急诊输液护理的安全化管理工作,结果表明观察组急诊输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陈丽芳.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