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塞翁失马原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塞翁失马原文范文1
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②布置作业。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②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编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正合适。学生此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想像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总结
①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②布置作业
a.依据课堂讨论,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塞翁失马原文范文2
关键词 信息论 冗余 翻译
Abstract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Information Theory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ranslation and has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 attempting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methods to achieve redundancy equival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heory. Through illustr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possible ways to realize redundancy equivalence.
Keywords Information Theory; redundancy; translation
1信息论
信息论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数学家香农创立的,根据香农的观点,信息的传递遵循以下模式:①
在信息论视角下,信息传播通过的路径叫信道,信息从信源发出,在信道中通过编码,解码过程被传递到信宿。在此过程中,需要避免受到噪声干扰,同时,信息传输量需要与信息传输负载相符,达到冗余信息的平衡,才能有效完成信息的传达。
2信息论与翻译
信息论应用于翻译的表现就在于,信息论凸显了翻译的本质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将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信息交流活动。语言的本质是交际,翻译属于语际交际,信息的传递依赖于以下模式:②
翻译中“译者肩负了原文的读者(R1)和译文的作者(S2)的双重身份。他既是信息(M1)的接收者,又是信息(M2)的发出者”。 ③作为源语文本的接收者,译者首先正确理解,即解码原作者编码而来的原语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编码成目的语信息,传输给目的语文本的读者。译语读者再解码译文,理解吸收这些信息。
在此过程中,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在解码编码时受到的噪声(知识,文化背景,个人情绪,感情共鸣等)干_是不尽相同的,译文读者接受的不一定完全符合原作者的思想,所以克服噪声的干扰就不可避免;而且,信息传输量需符合信息传输负载,否则过精简或过冗繁的信息都会给接收者造成理解和阅读负担,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翻译中努力平衡冗余信息,达到冗余对等。
3冗余与翻译
在信息传播中,为了避免噪声带来的影响、准确传递信息,说话者会重复或累加所说信息以确保听话者能准确理解,这也就意味着说话者接收到了比实际需要更多的信息,而这部分超出实际最低需要量的信息就是冗余(redundancy)信息。④冗余信息并不是指这些信息是无用的废话,冗余的存在并不添加额外的信息,但能帮助读者预测错误,填补不确定信息,加速信息的传输。
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其冗余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信息论认为,如果一个语言文本冗余度过高,则简单易懂,读者很快会因过多的已知信息而失去阅读兴趣,相反,如果一个文本冗余度过低,新鲜的东西太多,就会造成信息传输过载,读者就会因为晦涩难懂而失去阅读兴趣。那么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需要特别注意传输负载的问题,翻译的内容不能超出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翻译时通过调整冗余信息,避免因翻译不当造成的读者心理噪声,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4 翻译中实现冗余平衡的手段
《阿Q正传》是一部充满中国民族特色的小说,小说中运用了大量中国特色词汇,包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从《阿Q正传》的英译本的总体接受情况看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莱尔的译本对中国传统及特色文化信息的处理最具代表性。通过例证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四种实现冗余平衡的手段:
4.1 删减压缩
删减压缩,就是将原文中冗余度高的信息做适当的删减压缩处理,以降低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噪声,使待传输的信息量符合译语读者的信道。
《阿Q正传》中不乏一些四字结构的词,这些词的共同特点就是由两个近义词组成(如“心满意足”、“魂飞魄散”、“寻根究底”),或两次重复词组成(如“诚惶诚恐”、“探头探脑” 、“昏头昏脑”),这些词两两出现,表达相同的含义。
这些冗余并列符合汉语语法,并当作固定说法存在于汉语中。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这些特色词在语义上是冗余的,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可以做删减压缩处理,只翻出其中一个词即可代表整个四字结构的意思(如“心满意足”翻译成be satisfied)。否则,重复翻译只能使信息传输超载,徒增译语读者负担。
4.2 文化替代
文化替代指在翻译时使用译语文化中已有的、表达与原文相同含义的词或句来替代原文中的语言、文化信息。
小说中讲阿Q的一次经历,引用了一个汉语俗语“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汉国读者很清楚该俗语包含的那个故事,知晓一个住在边塞的老翁丢失了一匹马,看似是坏事,但之后在他身上发生的一系列事证明了好事与坏事、好运与坏运会相互间转换。
一个俗语传达了一个长故事,很明显,该俗语包含了冗余文化信息,属于语义冗余。汉语读者了解汉文化,故事不用讲,俗语表达的语义就被理解了,然而在翻译中,如果将该故事长篇讲给译语读者,冗余度过高,这些超额信息量就极大挑战了他们原本就相对狭窄的信道,造成理解和阅读负担,这时译者必须降低信道负载量,放弃讲述原故事,而是采取文化替代的方式,使用译语文化中已存的,表达相似含义的俗语。杨戴的翻译即引用了英语谚语“misfortune may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⑤异曲同工,莱尔给出译文:“losing can sometimes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 ⑥这样一来,译语读者就能接收到与汉语读者相同的信息和感受,在翻译中实现了冗余平衡和动态对等。
4.3 文外加注
文外加注,就是在译文外添加脚注。
小说原文中有这样一句:“阿Q见自己被搀进一所破衙门”。句中的“衙门”是中国旧时官吏办事的地方,在原文中是打压革命党、审押阿Q的地方政府机关,那么对中国文化有的社会机构“衙门”的翻译处理,如果直接采用汉语拼音yamen,没有任何附加解释,这就会让众多不识汉语的英语读者很费解,对他们来说,这个词语甚至是不可识别的。从信息论的角度看,“yamen”冗余度过低,冗余信息未达到平衡状态。
莱尔通过文外加注的方法,提供了一个脚注,解释了该词的含义“The seat of a local government.”⑦增加了必要的冗余信息,使译语读者通过看注释了解到这个词的所指含义,从而避免了读者因文本冗余度过低,新鲜的东西太多,晦涩难懂而失去阅读兴趣,保证了读者的继续阅读,与此同时,原文的信息也就实现了交流和传达的目的。
4.4 文内补偿
文内补偿指在译文中添加一些文化冗余信息(比如一些必要的词语),使信息传输更顺畅,使译语读者免受噪声干扰,进而通畅理解译文内容。
小说原文中讲革命党进城时,对其的描述是:“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该句隐含着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也是该小说创作时的背景――1911年清王朝的革命。当时社会混乱,时局动荡,反叛四起。表现之一就是革命党樯细龀代(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披麻戴孝。为了给译语读者准确传达原文中渲染的动荡和混乱,崇祯皇帝的身份就有必要交代一下,否则,信道中传达的信息冗余度过低,译语读者则无法理解崇正是谁,给他们增添了心理噪声,造成信息输送失败。对此,莱尔的做法便是文内补偿,在句中增添词句,以补充说明崇祯皇帝的信息:“… in mourning for the last emperor of the Ming, whose suicide three and a half centuries earlier had left the imperial throne open to the invading Manchus.”⑧莱尔的做法将原文中的隐形信息显性化,将原文中冗余度很低的信息,通过补偿适应了译语读者的传输通道,符合他们的理解需求,顺畅的完成了信息传输。
5结论
信息论视角下,在翻译时,译者是避免噪声的先决条件;译者充当了双重角色,需高度关注译语读者的信道容量,具备极高的解码、编码能力;在文化翻译过程中,冗余高的文化信息可以适当删减压缩或文化替代,冗余程度低的文化信息可以通过文内补偿或文外加注的方法来达到冗余平衡。
注释
① Shnnaon,C. E.Collected Papers, NewYork: IEEE Information Theory Society,Sponsor.1993.
②③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④ 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塞翁失马原文范文3
一、课文主题分析要适时地渗透求异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虽然教材中许多范文脍炙人口,但文学的特性决定他们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为了某种需要服务的,如果抛开其主题,从另一个或几个角度去看那些素材,可以得出与原文主题不尽相同的结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做适度的求异思维的引导、分析,就可以较好地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如,在进行《盲人摸象》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盲人摸象各自得出的不同结论,让学生谈谈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启迪和感受,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直觉有时也会欺骗人,感知事物时一定要全面,急于给自己还没了解全的事物下结论是不可取的等类似的结论。这样,既可以教会学生树立起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思考是很重要的观点,又能有效地拓展课堂教学。
再如,在进行《两小儿辩日》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孔子无法解答“日出初、日中时”距人远近的问题,设置让学生谈感受的环节,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得出学无止境,不可盲目崇拜名人,一个人不可能全知全能等类似的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全面地看待、评价人的道理,又有效地拓展了课堂的空间。
二、课堂口头表达训练时要穿插求异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的任务不只局限于让学生懂得文中所蕴含的义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去触类旁通,自己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思想、立场、观点。如,在学习作品《愚公移山》时,教师可以抛开当时写作本文的出发点,引导学生把材料放在现实生活中去分析和讨论:假如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选择挖山还是选择绕行?(生活中,要是让你选择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你会选择挖山还是选择绕行?)说出你做出这样决定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学生得出的结论就会与原文大相径庭。在引发学生进行这样辩论的同时,如果教师能适时地点拨学生结合写作如何从一定的角度选用材料,学生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启发。
再如,在进行《变色龙》教学时,如果教师能脱开原文主题,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以变色龙为鉴来谈谈假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时,应如何学会适应环境?”学生可能会生发出许多与原文主题相异的见解和观点。若是再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从选材、立意的角度进行启发,学生可能会在立意角度确定的前提下,在如何选材方面受到更多的启发。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更大程度地拓展课文的学习作用和意义。
三、分析文章义理时要鼓励学生锻炼自己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参对教材的分析,做鹦鹉学舌般地照本宣科,而应该创新性地使用教参。只有这样,才能使范文张扬出文学作品本来的多元价值,也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进行学习。如,在进行《皇帝的新装》教学时,教参对文章主题分析的侧重点放在了指责那位一心一意想着每小时要换一套新衣服的皇帝身上,这就有失偏颇了。就全文来讲,作者其实是通过这场看似滑稽的闹剧来揭示每个人骨子里的劣根性―爱慕虚荣。高高在上的皇帝、大臣如此,处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同样如此;只有涉世未深的孩子还没有被世俗恶浊的风气污染;其实真正应有的、健康的、纯正的社会风气应该是与孩子幼小心灵一样的纯洁、率真、朴素。教师如果能紧紧围绕“骗”字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展开“骗与被骗―骗子骗皇帝、皇帝骗骗子、皇帝骗大臣、大臣骗皇帝、大臣骗骗子、皇帝骗百姓、百姓骗皇帝”的分析、讨论,那么,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此外,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就“一语道破真谛的孩子的话”进行讨论,启发学生去思考(联想)应如何做人(修炼自己的人格),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对文章义理的理解会更加广阔、深远。
塞翁失马原文范文4
关键词:联想意义 “鼠、龙、牛、马” 翻译。
一、引言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把词汇分成七种: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及主题意义。除了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利奇把其余五种统称为联想意义。语言因各种联想意义而变得丰富多彩,但英汉中因文化原因使一些联想意义相同或存在区别。
由于中西方在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历史进程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人们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对待动物的感彩也相去甚远。动物是伴随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在英汉语言中所体现的联想意义也存在分歧。以词汇的不同分类为指导,除了词汇本身的概念意义,词汇的其它联想意义也蕴含着丰富的感彩,通过对动物词汇“鼠、龙、牛、马”联想意义的学习,更能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及提高语言学习。
二、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
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使中西人民对待事物的看法也各有千秋。动物也一样,对于同一个动物,人们可能赋予同样的情感,也可能赋予不同的情感,因此其联想意义也有同有异。
(一)词汇相同,联想意义相同
中西对“鼠”,“rat”的相同联想意义
老鼠似乎是大自然设置给人类的天敌。汉语中,一提到鼠,人们产生的就是一种厌恶的感觉,这是和老鼠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鼠是小型啮齿类动物,嗜吃好偷,和鼠联系在一起的成语往往有贬义的倾向,如“獐头鼠目、贼眉鼠眼、鼠目寸光、鼠肚鸡肠”等来形容气量狭窄,眼光短浅;用“鼠窜狗盗、狼奔鼠偷”指责偷窃之事;还有“奉头鼠窜、狐奔鼠窜、鸟骇鼠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来形容狼狈的窘境。
西方对“rat”产生的情感和中国人民是如出一辙,认为“rat”的品质也是嗜吃好偷,心胸狭窄和胆小怕事之辈。人们对“rat”产生的联想也是和贬义联系在一起的,在英语中不乏关于“rat”的英语词汇“a rat in the hole洞中之鼠,as short-sighted as mice鼠目寸光,as timid as a mouse胆小如鼠,dig house to find rats掘室求鼠。”
(二)词汇相同,联想意义不同
中西对“龙”的不同联想意义
龙是中西文化中联想意义不同的典型代表。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纽带,也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吉祥物。所有的炎黄子孙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据《本草纲目》记载:“龙是由九种动物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综合而成,其头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腿是蛰,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它聚集了多种动物的优点于一身,有强大的力量,无比神通,龙在天则腾云驾雾,兴云降雨、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在中国,龙带给我们的意义是尊严,高贵,权势,荣耀及力量。早在古代,龙就是帝王的象征,“真龙天子”就是帝王的代名词。龙也应用在和帝王有关的用语中,例如皇帝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其行使工具如船、车等叫“龙舟、龙辇”。对于龙,我们是持一种赞赏、褒奖的态度。关于龙的成语及谚语在中文中也层出不穷,例如“龙马精神,龙盘凤舞,龙凤呈祥,画龙点睛”都有褒义的情感。
在西方,中文的“龙”通常被翻译为“dragon”。但由于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的不同,西方对dragon的理解和我们几乎完全不同。在西方神话中,“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磷,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在《圣经》的《新约》部分,dragon就是恶魔撒旦的代表。《以赛亚书》中有这样的话:“In that day the Lord, with his great and strong and cruel sword, will send punishment on Leviathan, the quick-moving snake, and on Leviathan, the twisted snake; and he will put to death the dragon which is in the sea.” 在《启示录》中对dragon也有这样的描述:“And there appeared another wonder in heaven; and behold a great red dragon, having seven heads and ten horns, and seven crowns upon his heads.” Dragon在《圣经》中的形象就是丑化了的撒旦的化身,所以dragon在西方也成了恶的化身。如恶魔撒旦在英语中称为“the great dragon, the old dragon.” 。dragon在非正式的口语中表示凶狠的妇女。Dragon 相关的成语如“like a dragon, blind dragon, dragon’s teeth.”等都包含了贬义的色彩。
(三)词汇不同,联想意义相同。
中文“牛”与英语horse”的对比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科技文化不发达的远古时期,人们要耕作,牛就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在中华民族看来,牛是力大无比,任劳任怨,甘愿奉献的动物。《周易》里面说到: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把牛说为坤,意思就是把牛比喻为滋生万物的大地,其重要性不可小看。汉语中有不少赞美牛的词语。我们用“牛气冲天” 比喻事业兴旺发达,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老黄牛精神”更加充分地体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气节;“俯首甘为孺子牛”也赞颂了心甘情愿、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精神。“牛脾气”等虽然是指责牛的词语,但在中国文化中牛多说还是让人称赞的。
在西方国家,英国等地依靠海洋,是海洋提供了与生存有关的物质;次之,他们的生活环境多是高山与牧草环绕,与中国用牛耕地的情况不同,西方用马来耕作更为方便。因此,西方的渔业与畜牧业也较之农业发达。西方人民对马更为熟习,也更有特殊的感情。他们多用马来比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to talk horse吹牛,to work like a horse,a willing horse像老黄牛一样拼命干活、工作认真的人,as strong as a horse强壮如牛,a dead horse徒劳无益的事,tobuy a white horse浪费钱财 ,to change horse in midstream作不合时宜的重大改变,to ride on the high horse傲气凌人,to come off the high horse放下架子,to hold one’s horses沉住气,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spurred好马无须多加鞭等”。
以上所举动物例子“鼠、龙、牛、马”联想意义的相同或不同仅是从众多动物中简单概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来说明。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动物产生的部分相似的联想意义或一些英汉动物在语言中所产生的联想意义的空缺也是实际存在,这应引起得大家注意。
三、关于不同动物联想意义的翻译
中西方对动物所产生的联想意义不同或相同,因此,在把相应的动物成语或谚语翻译为另一种语言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用的翻译策略。在英汉、汉英互译时,既要考虑到动物在不同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又要注意到动物在双方语言中所特有的形象。在此情况下,翻译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直译、借译及意译。
(一)相同词汇所表达相同的联想意义―直译
在中西方,动物的联想意义虽然存在不同或差异,但某些动物让人们所产生的联想意义是相同或相似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直译法,直译能保持原话的文化特征,忠实于原文。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两鸟
To 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
Play the jackal to the tiger:为虎作伥
肥的像猪一样:as fat as a pig
骄傲得像孔雀一样:as proud as peacock
狼子野心:as greedy as a wolf
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英汉、汉英的动物翻译中,不仅译出了动物的原型,同时也它们所包含的联想意义也是差不多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几乎对等的翻译是不占多数的。
(二)不同词汇所表达的相同联想意义―借译
当英汉语言用不同的动物词汇传达相同的联想意义时,翻译是不能用译文中对应的词汇来译出原文的,直译会造成误解或不解,这时借译法就是较好的选择。借译用文中读者熟悉的形象来翻译原文中动物的形象。
A lion in the path:拦路虎
Put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
To work like a horse:像牛一样的拼命工作
虎口拔牙:to take the bear by the tooth
亚洲四小龙:the four tigers of Asian
鹤立鸡群:a big fish in the a small pond
在以上的英汉、汉英翻译中,不同的动物词汇表现出的联想意义相同或相似,可将原文的动物形象更换成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其相应意义,便于更好的理解文章的真实含义。
(三)同一词汇表达的不同联想意义―意译
意译时是在翻译中,当遇到不能保持原文的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时,译出词汇所隐含的意义,把原文的意思用译文相应的习语表达出来,避免影响理解。当词汇包含很重的文化色彩是,意译法就更容易为读者接受。
Fishing in the air:水底捞月
To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Cook with a fish eye:冷眼旁观
画蛇添足:to put the fifth wheel to a loach
望子成龙:hope one’s child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misfortune maybe an actual blessing
意译法虽然没能保持原文的文化风格,但通过意译,把原文的意思用读者所理解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使得读者更能准确的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图,意译在此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翻译中,翻译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种翻译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需要译者在语境和文化中推敲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除了以上所介绍的几种翻译法,此外其它的方法如曾译、省译、插入法等也要懂得变通,尽量做到“信、达、雅”三方面的一致。
四、结语
本文着重从英汉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出发,浅谈了在中、英两大语言中因文化,思维等不同因素而导致人们对动物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进而就产生了不同或相似的联想意义。在大量的文学作品及新闻报刊中,存在许多关于动物的习语或成语。因此准确了解和掌握动物习语,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在翻译时就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姜望琪. 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5]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龙元祥,李芦生.刍议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及翻译策略[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2):106―110.
塞翁失马原文范文5
【关键词】谚语 语言特征 文化 翻译方法
引言
谚语是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综合概括并在群体中广泛流传运用的语言。不少谚语以通俗简洁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现代汉语词典》给谚语的定义是: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泽尔巴赫说:“谚语是凝结的群众智慧。”英国政治家约翰・罗素说:“谚语是一个人的才智,也是许多人的才智。”探讨英语谚语的语言特征,掌握英语谚语的常用翻译方法能使我们加深对英汉谚语的理解,更好地欣赏和使用它们。下面拟就英语谚语的主要语言特征及翻译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一、英语谚语的主要语言特征
1.富于形象。很多谚语不是直截了当地发表议论、论述道理,而是用生动的语言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让这个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意思。举个例子说,The dogs bark but the caravan goes on(我们仿佛看到大军队在行进,周围群狗狂吠,但大车队对此根本不予理睬,继续走向远方)。这个形象告诉我们:不要管旁人的讥笑辱骂,自己认定了目标,就坚定地走下去。这句英语谚语跟汉语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意境虽不一样,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如:The cross on the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eart(胸前挂着十字架,心里却装着魔鬼),多么形象地勾画出那些伪善的教士们的凶恶嘴脸!再如,There’s many a slip between the cup and the lip(举杯近唇,眼看就能喝到了,但往往这时还会失手),用这一形象来表示“事情往往功亏一篑”这一意思,是多么恰当。
下面再举几个例子:
(1) Diamond cuts diamond. (钻石割钻石――强中更有强中手。)
(2) 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牛奶打翻了,哭也没有用――覆水难收,后悔无益。)
(3) Misers put their back and belly into their pocket.(守财奴把背脊和肚皮(比喻衣服和食物)放进口袋里――守财奴宁肯挨冻受饿也舍不得花钱。)
(4) 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 (鱼从头部开始腐臭――上梁不正下梁歪。)
2.简炼概括。谚语经过长年传诵,千锤百炼,能以极少的词表示极丰富的内容。例如,“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 这么简单一个短句就道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世上既然没有不转弯的道路,坏的运道也不会永远坏下去的,这实有“否极泰来”的意思。又如,“Habit cures habit.” 只用了三个词便说出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内容:只有养成新的习惯,才能纠正旧的习惯。“Practice makes perfect.” 说明了一个内容丰富的道理:一切技巧不能只靠记忆就可以掌握,只有亲自实践、多练习,才能得以熟练。
为了达到最大限度的简炼,不少谚语是省略句。例如:
Better late than never.(迟到比一直不来好,晚开始比不做好。)
New lords,new laws.(一朝天子一朝令。)
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In for a penny, in for a pound. (一不做,二不休。)
3.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1)比喻。谚语广泛使用各种比喻,特别是暗喻。例如:1)“Spare time is the gold dust of life.”把c滴的业余时间比作生命的金,多么形象,又多么发人深省!我们善于抓紧零碎的业余时间,不就象挖掘到了金砂矿吗?2)“Books are ships that pass through the vast sea of time.”把书籍比作航船,把时光比作,这种比喻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Many a good cow hath a bad calf”,良牛产劣犊,用来比喻好的父母未必培养出好的子女。“The face is the index of mind.”把脸比作心灵的指示针,表示“心灵的善恶、情绪的喜怒哀乐都能从脸部表情得到反映”的意思。
(2)似人。一些谚语把无生命的事物或者动物当作人,给语言增添了生动感。例如: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不待人),Hunger breads stone wall(饥饿能破石墙),Every horse thinks his sack heaviest(各人都觉得自己担子最重)。
(3)对偶。把在概念、意义上相对立的事物、行为、性质并列在一起,形成强列的对照,能使语言有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因此很多谚语都是对偶句。例如:
More haste, less speed. (欲速则不达。)
The life of the wolf is the death of the lamb.(豺狼活,则羊羔死。)
Easy come, easy go. (得来容易,去得快。)
Short accounts make long friends。(债务还得早,朋友交得长。)
Grasp all, lose all. (欲尽得,必尽失。)
(4)押韵。大部分谚语是在民间流传的口头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讲究音韵,往往运 用押韵使谚语具有回环和谐的音乐美,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并且易记易传。例如:
No pains,no gains.(不劳则无获。)
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makes a man healthy,wealthy and wise. (早睡早起,令人健康、富有和聪颖。)
简单句的内部也往往有一个词与句末的一个词押韵,这就是所谓的“中韵”,
如: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见真情。)
A work ill done must be twice done. (做不好的工作必须做两次。)
下面的例子是押头韵: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岁月不待人。)
Love me little, love me long. (爱不贵亲密,而贵长久。)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注意饮食无须看医生。)
No mill, no meal. (不磨面,没面包;不劳动者不得食。)
二、英语谚语的常用翻译方法
英语谚语是几千年英美文化的沉淀,特别是英美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加了我们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尤其是谚语的翻译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谚语本身的含义及其折射出的民族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的标准有很多,“形神兼备”是最高标准,但由于英汉文化上的差异,翻译中的“形似”和“神似”往往不可兼得,所以我们就以能揭示原文本质的“神似”的翻译标准为主。在翻译英语谚语时,我们必须全面考虑到其语言特征和文化背景,灵活地运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法、套译法等方法,力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全面正确理解谚语的深刻内涵。既然谚语反映的内容是经验的结晶、智慧的闪光、历史文化的沉淀,那么谚语的翻译也是必然要反映谚语的本质,揭示谚语的内涵。下面我们将探讨如何针对不同的谚语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1.直译法。由于大多数谚语都是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只要是在读者能理解的范围内,我们都应尽量使用直译法,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去,给读者以“原汁原味”的感觉。例如:
(1)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
(2) 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盲人国中,独眼称雄。)
(3) 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 (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4) As a long road tests a horse's strength, so a long task proves a person's heart.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 Barking dogs seldom bite. (爱叫的狗不咬人。)
(6) Beware of a silent dog and still water. (提防不吠的狗和不流动的水。)
(7) Don't do unto others what you don't want others do unto you.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 A wise fox will never rob his neighbour's henroost. (聪明的狐狸,不偷邻里。)
2.意译法。也有一部分谚语由于英汉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差,无法进行直译。这时,我们就没必要追求原文的字面意义和形式了,而是把原文的内存含义译出来。如果硬是进行直译,反而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或使译文牵强附会。例如:
(1) 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 (有功者受赏。)
(2)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3) Let sleeping dogs lie. (别惹是生非。)
(4) It is an ill wind that blows nobody good. (对人人都有害的事,天下少有。)
(5) 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 (每个人都有糊涂的时候。)
(6) 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 (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7) 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8) 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3.直译兼意译法。有些谚语既不好完全直译,也不好完全意译。这时就应该用直译兼意译法。例如:
(1)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不自由,毋宁死。)
(2) 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 never dies. (不到黄河心不死。)
(3) Lifting a rock only to have his own toes squashed.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_。)
(4)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
(5)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6) 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实胜于雄辩。)
(7) All occupations are base, only book-learning is exalted.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4.套译法。英语和汉语中有不少非常相似或相近的谚语。对这些对等或基本对等的谚语,我们可采用套译的方法,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例如:
(1) Love is a sweet torment. (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
(2) Enough is as good as a feast.(知足常乐。)
(3) 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5) Teach others by your example. (以身作则。)
(6) What you lose on the swings,you get back on the roundabouts.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英雄所见略同。)
(8) He that sows the wind will reap the whirlwind.(玩火者必自焚。)
三、结语
谚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本文深入探讨了英语谚语的主要语言特征及翻译方法,认为英语谚语的主要语言特征是:富于形象、简炼概括、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文体非常口语化,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英语谚语的常用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法、套译法。谚语(格言)都是前人(主要是群众)智慧的积累,好的谚语足以启发人们的深思,是取之不竭的智慧的源泉。正确理解和运用谚语会使人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钱歌川.翻译漫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塞翁失马原文范文6
关键词: 英汉互译 词汇空缺 产生原因 解决对策
引言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我们应明白这样的事实,由生活经验、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而引发的英汉两种语言成分在意义上不完全对应的情形,也就是有时彼此不能在对方的语言里找到相应的对等词,即所谓的词汇空缺现象。通俗地说,就是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个圈子才能表达。如果译者不了解词汇空缺,就会给交际和翻译带来困难和障碍。因此,研究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是寻求词汇空缺问题解决策略的前提。
一、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1.因生存环境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汉语的谚语、典故、成语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习惯等作为基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历史渊源。如:“隔墙有耳”、“四面楚歌”、“东山再起”、“名落孙山”、“胸有成竹”等,若直译只会令英美读者费解。在我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见面时总爱说:“吃过了吗?”在一般情况下,说话人并不是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只是打个招呼罢了。但如果向英国人问起:“吃饭了吗?”则他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没吃过饭你会请我吃?”有的还会对问话人产生反感。
2.因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如paint the lily,从《圣经》天使报春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百合花在基督教艺术中被当做贞洁、清白、纯正的象征,显得格外高贵和美丽。因此为百合花饰粉抹彩是徒劳无益的事。如果仅译成“多此一举”、“徒劳无益”等汉语习语,则文化差异丧失殆尽。汉语习语“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含有褒义,而原意略带贬义,二者修辞色彩不一致。“画蛇添足”又令人联想起中国文化中有关蛇的传说故事,与原文文化背景不符。又如把中国的玉皇大帝译为Jade emperor,或把佛教里的“观音”、“四大金刚”之类的词直译过来,都会令西方人困惑。
3.因风俗习惯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如汉语里用“张三”、“李四”、“王麻子”来指普通人,而英语则用Tom,Jack,Mary表达同一个意思。我们常见的“油漆未干”说成英语也变成了“湿油漆”(wet paint)。女生宿舍门口常见的“男士止步”警示语,多被误译做Don’t come in boys!或No admission for gentlemen!这是最为典型的直译。国外习惯性的称法为Girls only.我们考虑的是别人的立场,总是客气地说:“您先请!”而一般在国外却常说自己怎样,一句After you也传达了不少思维过程的差异。
4.同一人或事在两种语言中各有所指。如即翻译专有名词时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否则会造成混乱。如你把“张曼玉”译成Zhang Manyu,英语读者多会不知所云,但是你若说Maggie Cheung他们就会啧啧称赞,因为他们在影片中所熟悉的美女是Maggie Cheung而不是Zhang Manyu。
5.英汉两种语言里,有不少修辞格利用了各自语言的特点,要把它们译成另一种语言相当困难,有的甚至是不可译的,因为它们的语法、语音语言形式或文化背景不为译文读者所了解和熟悉。如:
人曾为僧,人弗能成佛(拆字)
外甥打灯笼——照舅(歇后语)
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双关)
女卑为蜱,女又可为奴(拆字)
上述方面是英汉互译中产生词汇空缺的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需要明确的是,语言之间存在词汇空缺,完全属于正常现象,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
二、英汉互译时词汇空缺现象的处理
在英汉互译中,针对词汇空缺现象,在词汇的借用、引用方面通常采取三种对策:音译、直译、意译。
1.音译
音译对策主要适用于人名、地名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应词来表示的情况,如汉译英的例子有:磕头(kowtow)、荔枝(litchi);英译汉的例子有:engine(引擎)、motor(马达)、sofa(沙发)、logic(逻辑)。
2.直译
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素质不同,两种语言的一对成语即使词义相近或相似,因潜在的背景因素引起的心理联想不同,二者的确切词义与情感色彩也不会完全等值。直译加注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不会歪曲中文形象,二是有益于文化交流,三是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选集》第956页)
The old saying,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simply means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
3.意译
填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空缺,采用“并行对策”即意译对策非常有效。如果某一语言现象,在译文语言中只用意义相同的不同语言形式即“并行”的词汇来翻译,那么译文语言的形式中存在一个“空缺。有些汉语在字面上就内含中国古代的人名、地名,有的出自寓言或历史典故。对这部分词汇不能按字面意思直译,加上解释性的文字又失去了成语精粹的特点。这时最好避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内含意义即可。如将“毛遂自荐”译成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说成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不管三七二十一”译为regardless consequences,粗枝大叶仅说成careless或crude 均较妥帖。
4.套译成英语习语
有些汉语惯用语所具有的民族性、民俗性和地方色彩很浓厚,直接把它们的字面意思译成英语,无法使英美读者接受,我们可用对等的英语习语进行套译。一方面可使译文读上去更通顺,另一方面能给英美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如“说曹操,曹操到”可译成Talk about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惺惺惜惺惺”套译为Like attracts lik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
结语
我们只有深入研究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解决它给交流和翻译造成的障碍。英汉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繁杂,只有把握好源语言的真正含义,才能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原本难以翻译的词汇已经被直接借用,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新的词汇空缺仍会不断出现。深入学习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译英教学之我见[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2]范仲英.使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杨佳.翻译处处皆学问[J].英语学习,1999.
[4]冯庆华.辞格与翻译[J].英语自学,1992.
[5]邱懋如.翻译纵横谈[J].英语自学,1999.
[6]沈志莉.谈英语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J].英语自学,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