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格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格心理学范文1
Abstract: Schools of psychoanalysis,characteristics,biology,humanistic,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constitute the major schools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they are essential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personality,and still are using different forms active i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is paper,based on review of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search,some new research paradigm are introduced,and the develop trends of future personality psychology are proposed and the complexity and breadth of personality research are revealed.
关键词:人格;人格心理学;范式
Key words: personality;personality psychology;paradigm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179-01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1.1 精神分析范式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是所有人格理论中内容最复杂、影响最大的,但对它的理论和时间存在着很多争议。
古典精神分析学派指弗洛伊德及其直接门人(如阿德勒、荣格等)。在早期理论中,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个是潜意识系统;另一个是前意识系统。但他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局限性,又提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1.2 特质论范式早在1937年,奥尔波特就指出,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元。一种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是根据人们在某一特征上的表现程度而分类的。该范式强调人的个别差异。
1.3 行为主义范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行为主义开始了缓慢但稳步的转变,许多杰出的行为主义者开始转向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由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发展到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后来,米契尔又提出了“认知――情感的人格系统理论”,它正好弥补了特质论研究的不足。
这一范式最初产生于沃森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它强调外部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个体内在力量,把人格看成是各种行为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
1.4 人本主义范式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新运动,因强调人的本性及其主观经验的重要性而得名。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这一范式重视个体的主观体验,关注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及其自我实现。这种以人为本的观点,在当时开辟了人格研究的新途径。人本主义者对人类自然本性抱着乐观态度,对人类潜能和人生目的的发展怀有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人本主义者主张应该以心理健康者为研究对象。
相比较而言,以上四种范式的研究目的各有其侧重。精神范式关注的是人格发生的动力的探讨,特质论范式重视人格结构的静态画面的研究和描述,行为主义范式强调的是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人本主义范式则试图从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即自我实现)来探索人性的本质以及人格存在的终极目的与价值。
2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范式
在过去的几年中,出现了三种新的人格研究范式。其中社会-认知范式和生物学范式分别源自于行为主义和特质方法。而进化心理学应被视为人格心理学的新范式。
2.1 社会-认知范式这一范式源自于行为主义范式,以班杜拉、米契尔为代表的社会-认知范式正尝试着从个体的认知过程(主要是直觉和记忆)来研究个体的人格,他们试图以各自的理论来整合社会-认知范式。在阐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时,班杜拉与米契尔都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认知在个体人格形成中的作用,把人格看成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人与环境是如何统一起来的,还不十分清楚。另外,在研究中,他们还试图寻求多种测量方法与技术手段对理论进行验证。目前在社会-认知范式下的许多研究的联系是比较松散的,由大量各不相同但又寻求相互独立的小主题组成,而没有把他们连接起来的总的主题,更没有提出一套彼此具有系统关联的假设构架。
2.2 人格研究的生物学范式这一范式来源于特质论范式所使用的特质研究方法,强调个体行为模式差异的生理起源。随着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入,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探讨人格产生的内在机制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可能的事情。已有的研究发现,人类的某些情绪和社会性特质在大脑中都有确定的解剖点,如杏仁核对人的攻击性和某些情绪性有重要影响作用。
2.3 进化心理学范式这一范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经过验证的理论构想,只从生物遗传的角度说明人类行为模式的演变,这使得它对人类进化及行为的解释缺乏说服力;二是在个体的适应中,更关注的进化与发展,这似乎与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本能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人格研究目前使用的方法可大致归纳为实验法、临床法与问卷调查,而这些方法本身都面临一对矛盾,即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难以两全的问题。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研究保证了内部效度,却很难将复杂的社会文化变量还原为个别实验室变量,导致研究的生态效度低下;相反,临床研究较好地还原了人的生活场景,但由于变量不易控制,研究的内部效度不尽人意,难以精确地刻画出变量间的因果联系。此外,问卷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但仍存在理论基础与现实情境相脱节、被试回答真实性、量表预测效度、测量目标的含义难以确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结论的效度。而如若将这些本身意义未明的测量结果拿来,以进一步探讨与其它变量间的关系,必然又使结论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虽然目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也存在着缺陷。就理论使命来说,人格的理论建构可谓丰富,但距离科学理论的标准尚有差距。在理论的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和有用性上都有欠缺。人格的研究呼唤整合的统一的理论,不仅学科内部各种范式之间需要整合,而且学科间也需要整合,人格研究需要整合来自发展的、认知的、社会的、生理和临床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兴贵,郑雪.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J].心理科学,2002(6):744-745.
人格心理学范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特质人格 交互理论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塞林格曼等人发起,提倡积极的理念,对人性进行积极的评价,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心态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其诸多理论引起心理学界的共鸣,其中理想人格理论尤具代表性。
一、积极心理学理想人格理论主要观点
(一)具有积极特质人格是理想的人格
塞林格曼等积极心理学家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考证,总结出积极人格特质共有6大美德和其下属目录中的包括幽默、乐观、宽容等24种积极品质。积极特质人格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这种被激发和强化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性的生活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就形成了。积极人格特质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二)理想人格存在利己与利他两个维度
理想人格特征存在两个维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征;具体是指积极人格者能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感觉到生活的意义,独立,渴望成功,能够掌控环境;二是与他人的关系;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能积极帮助他人,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最突出的人格特征是具有乐观型解释风格。积极人格特征的两个独立的维度将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做了明确的区分。
(三)交互理论――人格形成的要素
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即交互作用理论。积极心理学承认人格中先天因素的决定作用,即个体的先天生理机制会产生相应的行为模式。但积极心理学更强调人格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因素活动过程中得到的,是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不是按照由基因图谱规定的固定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
这一理论是在整合了传统人格心理学的若干理论的基础上,得出的理性判断。强调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是在一定的生理因素作用下,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人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个体内化其外在活动的结果。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诸多因素中,强调了挖掘人的潜力与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作用。
既然文化、人际等社会环境在塑造人格中地位重要,那么在人格构建中可以通过发展良好的社会行为,良好的文化、社会环境来达到建构与完善个体人格的目的。
二、理想人格理论的借鉴意义
积极心理学理想人格理论是在批判传统人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诞生不过十多年,但影响势头正盛,亦将为人格心理学发展指明方向。其人格理论对高校的借鉴意义在于:
积极心理学认为:“预防的大部分任务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②这就为高校心理健康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挖掘积极品质,培养积极力量,激活内驱力,实现有效预防。
(一)挖掘积极特质构建理想人格
传统人格心理学更关注消极面的研究,使人们只看到人格消极面消失的可能,却看不到人格的日益健康;而积极人格理论着重对人格积极特质的建构,积极的增长意味着消极的抑制,开辟了人格心理学新的领域,使教育者与受教者更多关注人性的积极力量的挖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把积极特质的培养作为教学中的重点,这些积极品质包括智慧、热心、仁慈、合作、宽恕等6种美德及24种性格品质,而应尽可能减少对负性性格的教学与测量,目的就是引导转移学生的视角,由关注缺点,放大缺点引导到对自己优点、优势的关注,心理层面也由关注缺点而引起的消极情绪转移到关注优点而引发的积极情绪层面上,并努力激活、固化和发展这些优点和优势,来确立自信,进而更好地发展积极人格,摒弃不良性格。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人格优势,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优势,将会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快乐的情绪体验。教师的任务就是用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潜能,品质,并在教学中对这些积极品质加以肯定与鼓励,使学生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唤醒,促成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最终达到抑制负性性格的目的。
(二)强调外部环境对理想人格塑造的中介作用。
积极心理学之所以强调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是想验证人格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人格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人的积极人格的成长过程,因为良好的行为和外部环境是积极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人在自己人格的构建过程中又具有主动性,那么我们就能通过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达到建设或改善个体人格之目的。
交互作用理论提示高校人格培养需从外部做起,创设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氛围,来促进个体乐观解释风格的形成,进而发展个人的积极行为能力,只有具备了积极行为能力的个体,才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从而影响自我人格的建构。正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 Willian James)所说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在外部活动内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中,积极的外部环境促成个体的积极体验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
(三)利用互动教育模式构建理想人格
人格构建与重建都是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互动教育来完成。古人云:“人格之道,当于治心”,人格教育是开启心灵之窗的过程。要求一方面教育者施教过程中要实际、客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事动人。做到三贴近,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心灵;另一方面是教育对象有渴望了解新知识、新感觉、新思想的愿望,能以“三认同”为前提,认同教育者的职业道德、认同新颖的教育方式、认同科学的教育内容。两者进行有效对接,实为完美互动,才能完成人格教育这一复杂的教育过程。
为此,高校要开放教室,创新学校选修课方式。具体做法是:每学期第一周为选课周,所有选修课教室对全校学生开放,尤其是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心理、思政、哲学课可以具体细化,比如心理课可以细化成,“意志力与成功教育”“乐观与幸福人生教育”“情绪与情商培养”等,课程实行“三定”,即指定教学地点、指定专门教师、指定学分。这种开放教室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盲选方式更为人性化,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导意识,也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优化课堂的积极性。它打破了传统的以各分院为单位选修的框架;也打破了文理科的界限,鼓励文理互选,也客观地培养了复合型人才。尤其满足了大学生的主观欲求,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课目,可谓一举多得的教学新尝试。
荣格说:“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③,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的本能,使对健康人格培养的空间变窄,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如何消除人格中的负性成分,也注重研究积极人格的建构,特别关注积极的现实环境与潜在能力挖掘在形成良好人格品质中的巨大作用,这些研究对转型期高校人格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启发。积极心理学理想人格培养之终极目标是:让个体充分体味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时刻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
参考文献:
[1]Caprara and Cervone A Conception of Personality for A Psychology of Human Strengths:Personality As An Agentic,Self-Regnlating System[J].in Aspinwall and Studinger。A Psychology of Human Strengths;Fundamehtal Questions and Future Dircetion for a Positive Psychology.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p.62.
[2]赵玉芳,积极心理学分类体系的整合观[J]社会心理科学,2009.3.
人格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生理;心理;伦理;社会;健全人格;多维度
“健全人格”是一个表达人的本质存在状态的新时代概念。概括来说,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积极客观的自我认识,正视现实,对他人对社会具有理性认知,有健康的体魄、愉快乐观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有良好、稳定、协调的人际关系,独立的自我意识,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热爱并投入到自己的学业中去等等。可见,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各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应突破以往传统的单一、片面的培育方法,充分发挥“生理-心理-伦理-社会”模式的作用,从多维度多视角进行考察研究。
1.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生理维度
医学,尤其是精神医学,多从身体发育的正常与否、智商高低、神经系统是否健康的角度研究人格,相对来说,对人的生理状态关注更多。生物医学认为,塑造健全人格应充分重视身体的健康完整。首先,生理状况是人格形成的物质条件。身体是人进行活动、思维的物质资本,身体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人的体力、智力,对人的气质、性格、情绪、价值观等内在因素也关系很大;其次,人格的成长成熟,与身体发育成熟也是相联系的。在人格成长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刺激以及身体内部生理特征的变化会使成长中的人格发生方向性的转变;此外,身体素质本身又是构成健全人格的组成部分。如果身体素质发展不正常,虽然不会从根本上动摇人格结构的性质,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格目标实现的程度,妨碍了人格结构的完美,从而使人格不完整不健全。从以上生理维度考察,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应采取以下措施:
1.1开展生理卫生知识讲座
当前大学生由于在中学忙于应试学习,导致生理卫生知识的贫乏和健康观念的淡薄。生理卫生健康知识讲座的开展可以使科学的生理卫生知识在大学校园得到普及,从而消除大学生对自身一些生理现象的困惑和疑虑,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健康观,从而为健全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
1.2帮助学生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了父母的约束,生活作息变得相对自由。于是,很多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逐渐养成了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由于过度沉迷于网络而晚上熬夜、早上赖床、三餐不规律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一旦形成,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萎靡不振、精神麻木,从而造成孤僻、冷漠、消极、颓废等人格障碍。因此,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规范学生作息,比如进行学生自控能力培训和营造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等,以帮助学生戒除影响自身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
1.3因地制宜组织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一方面能够克服大学生胆怯、自卑、孤僻、急躁、自负等人格障碍,从而使其变得洒脱、开朗、无畏、平静、宽容、勇敢。另一方面,在体育活动中大学生能够领会到集体主义、拼搏进取、公平竞争、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从而使他们逐渐养成诚实而恪守信用、独立而不求依赖、团结而善于协作、守法而维持公正、拼搏而勇于创新的健康人格。
1.4注意三餐营养搭配和饮食卫生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脑力劳动,身心消耗较大,如果食堂后勤不注意学生的三餐营养搭配和饮食卫生,势必会耽误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进而影响到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生理基础。因此,高校应加强和改善对食堂的管理,营造“绿色”后勤社会化的制度氛围。
2.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心理维度
心理学,主要是人格心理学,特别注重人之心理的内在组织与活动。其中精神分析学说注重对人的精神心理进行分析,而类型学说在根据人的体液及身体类型对人格进行分类方面做了比较深入地研究。[2]从心理学角度说,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对内外环境刺激所持有的反应方式(或态度)和行为模式,既有先天的遗传,也有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结果,而且后者起决定性作用,包括兴趣、爱好、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学从人的生存上或是人的发展上或是精神上来把人格分成正常与异常。并试图纠正异常人格以归于正常人格。心理维度要求在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1丰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利用心理健康课程讲座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解决他们在学习、成才、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困惑,及时缓解心理压力,纠正人格偏差,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发展;
2.2维护学生心理平衡
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施加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完善变化之中,因其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个性心理问题复杂多样。开展心理咨询辅导,目的是从个性心理上进行调节,使个性心理达到平衡,进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2.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主要是培养学生以理想、报负、成就欲为核心的进取性心理品质和丰富的创造能力。现代社会要求人格的独立性、开创性和主动性,需要有独立的自主意识、积极的进取精神、勇敢的开拓意识以及较强的社交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些优秀的人格品质,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逐渐形成。
3.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伦理维度
在伦理学中,人格通常被当作道德品性的同义词。作为人格主体的人,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道德人格作为人的本质的一个组成内容,是社会关系中道德伦理关系的一种自我塑造过程。道德人格具有多层面涵义,是一种人格形态、一种人格理论、一种人格传统和一种人格理想。[3]大学生道德人格是以高校学生群体为主体的特殊道德人格,是大学生“社会关系总和”本质中道德关系的一种自我塑造过程,是大学生创造活动与自我价值评价的统一,其基本特征是社会性、独立自主性、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大学生理想道德人格的标准应当是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即正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性格;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善于应变与自我更新;既坚持人格的独立性,又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需求);较高的审美修养,追求仪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为了实现这一理想道德人格的标准,应从以下几点措施入手:
3.1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学生自我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风度,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而“学会做人”是人之为人的最基础的、最核心的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既是道德人格塑造的途径,也是道德人格培养的重要内容。要发挥教师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使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渗透人文精神。
3.2培养大学生道德自律品格
只有外部因素还不够,必须从大学生自身获得内在根据与动因。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完善说到底应该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首先要自觉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保持正确的人生方向,不因外界的一时纷扰和诱惑而迷乱了做人的真谛;其次要注重品德修养,妥善处理责任与名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最后还要特别注意努力慎独,始终保持统一独立的道德人格。
3.3组织大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实践证明道德教育中如果忽视了“行”的环节,教育的成效就会大大减弱。加强道德实践,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健康、高雅、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要走出去,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社会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公益活动、专业实习、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咨询服务、勤工俭学、社团活动等。
4.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社会维度
社会学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研究人格,人格的正是形成是个体把社会的价值、态度、技能都内化了的过程。[4]社会人格的中心内容是社会中自我的完善程度,即个体对于自己在社会中存在状况的认识。主要包括两层涵义:一是自己对社会的认识。通过与社会的交往,熟悉社会环境,理解并内化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和通行的行为模式,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二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通过自己与别人的交往,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异,通过别人的态度来反映并不断修正自己独特的人格,使之更趋完善。实质上,自我不断完善的程度就是人格中社会性和个性完善结合的过程。从社会维度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培养应擅于捕捉最新时代气息,随着社会观念发展而与时俱进。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4.1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正确的荣辱观,是大学生社会人格培养的首要条件。当前,社会转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系列负面影响,大学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文化绿洲,社会大环境各种负面现象不断渗透到大学生身心中来,严重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八荣八耻”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时展的要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新时期塑造大学生社会人格的重要指南。
4.2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格培育理念,既要对学生提出共同的教育要求,又要对他们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从而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使其具备现代社会要求的积极、主动、合理竞争、勇于创新的、主体性非常强的人格;其次,应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人格教育结合起来,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避免大学生的片面发展;此外,还应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注重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另一方面应培养能够与环境相适应,在个体与复杂的环境相互作用中,有生态、可持续观念,做到个体同环境多方面的均衡、协调和整合,体现个体身心、智慧、品质的协调发展,也体现环境的可持续性。
通过上述对健全人格内涵的考察和主要学科对人格的不同解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学术领域对人格的区分,虽然反映了各自领域对人格研究的特点,但又不是泾渭分明的,相互间的关系是交叉而又复杂的。”[6]作为人的存在状态,人格不可能只是某一方面的特质,它是人所具有的各方面要素的整合,生理状况是人格形成的物质基础,心理素质影响人格的完善程度,道德修养决定人格的本质,社会环境是人格形成的熔炉。因此,健全人格的塑造,必然要求建立“生理-心理-伦理-社会”模式,这不仅是人格塑造理论创新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人格塑造的召唤。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注释:
[1] 胡凯.试论“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5.5:57-58)
[2] Burgen 著,陈惠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第一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2页
[3](德)包尔生著,何怀宏 廖申白译:伦理学体系[M],1988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曲炜:《人格之谜》[M]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版,第16页
人格心理学范文4
就基本专业素养而言,我本硕七年时间学习心理学,并多次见习、实习和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工作。心理学理论扎实,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我的个性乐观有韧性,不喜好张扬。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职 到岗时间: 1~3个月 月薪要求: 面议 求职状态: 意向岗位: 人力资源管理类员工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类招聘经理/主管,人力资源管理类人力资源专员/培训师,人力资源管理类行政助理 意向行业: 事业单位,企业单位 工作地区: 辽宁省沈阳市 其他要求: 教育 学历 学校名称 专业 时间范围 专业描述 辽宁师范大学 心理学 2009年9月-至今 哈尔滨学院 心理学 2005年9月-2009年7月 培训 语言 外语语种 掌握程度 英语 精通 工作经验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中小学校 所在部门: 担任职务: 实习教师 工作描述: 教授心理课和进行心理团体训练 离职原因: 实习 2008年3月-2008年4月 :哈尔滨市第九专科医院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医疗卫生机构 所在部门: 担任职务: 见习生 工作描述: 跟随主任医师进行查房、填写病人档案等工作 离职原因: 见习 技能专长 1 文字表达。
多次为心理学出版物以及博士毕业论文校稿。并在读研期间为幼儿园儿童家长写过200多份教育建议,收到广泛的好评,所写建议书被作为团队以后类似工作的模板。
2 外语。
多次协助团队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开展科研工作,翻译大量的一手外文资料,并多次在团队工作中撰写英文摘要。
3 社会学统计软件。
熟练掌握心理学和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使用SPSS整理和统计各种心理测评数据。
人格心理学范文5
第一,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也是最具权威的教师,班主任人格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8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还不稳定,年龄越小模仿性越强,受暗示性也越强。
一名初一学生的笑声很奇特,笑起来跟吃了豆豆似的,问其是否天生就如此笑,该生说小时候不是这样的,是上小学时受班主任的笑声影响不知不觉就变成这样了:一名初二学生曾很严肃地告诉我,他从小到大只佩服一个老师,就是他现在的班主任,因为这个老师每次给他递本子的时候都是用双手递过去的,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让他很感动,也很敬佩;同样,也有很多初中学生讨厌老师,因为他们小学时的班主任实在太差劲,彻底破坏了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有的班主任言语不文明,有的班主任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致等,于是,他们从心底里就讨厌班主任,即使上了初中,这种讨厌这种愤恨也无法消磨掉,甚至泛化到了更多老师的身上。他们也因此渐渐变成了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学生,初中的班主任再来改造他们时已相当困难了。
第二,学生的心理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班主任评价的影响,而班主任对学生评价往往又受自身人格特征的限制。
根据心理学家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对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来看,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主要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创造力发展和掌握技能;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主要是建立同感,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自我同感能力的发展。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中学阶段,学生都处于心理上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的建立以及人格特征的发展主要来源于两类评价,一类是自我评价,一类是他人的评价。学生的年龄越小,自我评价的能力越弱,更多地倾向于他人的评价,别人说他是什么样的,他就接受自己是什么样的,再加上班主任的权威效应,学生很看重自己在班主任眼中的地位,特别是班主任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和学期末的评语,学生会按照班主任的评价或期望继续发展下去。
班主任对学生所做的任何一个有意或无意的评价往往都受他本身人格特征的限制,比如,积极乐观的班主任倾向于给学生赞扬、鼓励或支持,善于观察的班主任倾向于抓住学生的细小闪光点给予表扬使学生拥有自信,幽默风趣的班主任倾向于以艺术的幽默使学生愉悦地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懂得尊重学生的班主任总会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在此之下的任何评价学生都能从心里接受了。
第三,学生心理需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班主任人格的影响。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格心理学范文6
关键词:历史角度;李白;诗歌意识;人格;美学欣赏
盛唐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始终充斥着儒家思想文化,而李白作为这一时代的士大夫,他的诗歌以及人格无不带有儒家文化的思想缩影。但纵观李白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求仙问道,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因此李白与道家思想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在李白的诗歌当中,体现着李白儒道两家的思想文化人格。
一、儒家文化对李白人格和诗歌的影响
儒家美学的基本精神是追求完美的人格,兼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在李白的身上体现着儒家文化人格的缩影,也是驱动李白整个诗歌创作和生命历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对李白的人生进行了描述,用“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说明李白从小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李白在人生历程中不断的通过学艺来提升自身的。在李白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曾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在李白的诗歌《南陵别儿童入京》表明了李白在生命的过程中游历四方,不断的积累人生的经验,一旦有了实现理想的机会,就表现出一种快乐自由的心态。儒家文化中的孟子对李白人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德主题崇尚生命的力量。在李白的身上正是闪耀着道德人格的光彩。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李白通过“白…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 ”来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理想抱负,并且具有坚定的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意识。李白的这种主体人格一旦显现,就爆发出对外界事物无限的道德力量,将自然万物的真善美看穿。在李白的诗歌中将黄河以及自然界万物的丑恶看的非常清楚“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二、道家文化对李白人格和诗歌的影响
李白的人格除了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受道家宇宙自然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然本体论。在李白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将天地万物比作虚无的道,说明天地之间充满着阴阳二气。这些都代表着李白对老庄思想的深刻领悟。李白的道家文化是在自然万物宇宙观念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他的许多诗歌都表现着宇宙的意识,如在《赠僧崖公》中“揽彼造化力,持为我神能。”《赠僧朝美》中的“高价倾宇宙,余辉照江湖”都表明了李白站在宇宙的角度,表达对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赞美。
在李白的文化人格中将道家的思想作为人格思想的基础,将庄子哲学中的逍遥精神作为自身追求的精神境界,这也正是李白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庄子同样把道家思想作为基础,追求逍遥的思想境界。在李白的《金门答苏秀才》中追求时空上的生生不息,将自身的精神进入到空灵自由的境界当中。在《独坐敬亭山》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追求摆脱人世间的人际关系,追求个体的生命价值,也就是这样的人格思想,才使得李白在现实中排除异己和世俗的牵绊,实现自我的超脱,追求自身的个性和理想。李白的一生也正是由于这种逍遥自由的精神境界才能勇于追求自身的理想抱负。在李白的诗歌中给人一种自由洒脱的气质,这也是李白的道家文化人格的体现。
三、李白的政治人格以及诗歌意识
政治理想是李白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虽然向往儒家的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但也常常羡慕法家的治世之道。李白的政治理想表现的铺张扬厉,但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缺少现实的合理性。在李白的《明堂赋》中描绘了一幅理想的政治图景,但与现实的实际不相符合,显得过于理想化。在李白的诗歌中不乏对当时政治的主张和见解,但历史观和政治观相对比较落后,与盛唐的经济状况相比,李白诗歌中的政治主张与盛唐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明显的不相符。李白的政治理想是依据道家的庄子思想构建的个人政治理想图景,以自身假定的思想加以润色表现现实的政治。
李白的政治空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美学阐释,因此意义也会大不相同。虽然李白的政治理想是一种空想,但却蕴含着当时那个时代特定的理想图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不乏有着自己政治抱负的天下名仕,但谁都不能否认空想的政治理想蕴含着无穷的思想资源。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思想的精华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多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下产生的,因此李白的空想政治也具有多样性和美学价值。与其说李白在展示一个空想的世界,不如说通过李白的空想政治透漏出李白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急于诉说现实的超越心情。
总之,从李白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文化人格深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形成一种空想的政治理想抱负,表现出对现实理想的超越和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李白将自己对自由的追求转化成诗歌,以诗歌的无穷魅力展现对自由无限向往和追求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现着无限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意蕴。
参考文献:
[1]孟修祥.论李白诗歌的节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23-28
[2]朱谷强,刘筱华.埃兹拉・庞德对李白诗歌的西化[J]. 外国语文,2010,06:35-39
[3]房本文.唐人选唐诗中李白诗歌异文刍议[J].文学遗产,2012,03: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