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狂人日记赏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狂人日记赏析范文1
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切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展开。然而,这样的阅读教学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本真。本文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来指导阅读活动,旨在激活阅读活动,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激活 课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文作为中国的母语自然也有着其不可磨灭的魅力,因此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应该是片面的,而应该用全面、多方位的眼光去赏析文学作品。意象和情境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可或缺,它们是语文的精髓,培养这种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造特定的情境,能够让学生融入到作品中去感悟作者的意图及思想情怀,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
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同一文章的解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禁锢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想象、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探究兴趣。例如,在学习唐代诗人李贺的《从军行》这首古诗时,教师和学生对“大雁”这个意象进行了分析。如诗的开头这样写到: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这首诗开头交代了地点及战争恶劣的环境,暗示了战士的艰辛。大雁本是候鸟,春秋迁徙,努力飞回自己的故乡。接着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探讨,用大雁迁徙这种意象除了暗示了环境,更多的对于战士来说有什么深层含义呢?学生可以根据问题情境进行交流与探究,然后分享了自己的理解。有些学生认为:大雁的迁徙牵动了游子的羁旅之思,此时诗人也借景抒情,用大雁这一物象寄寓了自己浓浓的乡愁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以及渴望团圆的心境。大雁迁徙带走的不仅仅是诗人的乡愁,更是千千万万位战守边疆战士渴望结束战争和对家乡的情思。
二、创造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语文是历史的沉淀,是作者情感的结晶,是思想的升华。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文化素养不可或缺。当然,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能够切身去体会、感悟作者的思想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创造探究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感悟语文的真谛。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听相关的课文朗诵,让他们通过聆听去想象荷塘月色的美好以及感悟作者的感情基调。或者让学生想象自己就站在荷塘欣赏月色下的荷塘,继而探讨此时作者的心境或者想象作者去荷塘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喜欢荷塘而去欣赏吗?例如,在学习《雨巷》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雨巷的情境:空旷的雨巷里有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像丁香花一样美丽。继而让学生去想象这一场景,去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以及体会作者写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去欣赏、感悟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心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创设音乐情境,渲染阅读氛围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语文文章的学习与理解也很重要,音乐便在此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音乐的播放中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作品的情感。例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影视播放相关课文的朗诵。同学们一面聆听朗诵,一面阅读文章内容,同学们被朗诵亢奋激昂的饱满感情震撼,一面钦佩作者的感情基调,一面责骂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如果此时的你们生活在那个时代会做什么?内心的想法又是什么呢?有些学生说道:对于他们的行为气愤但也不知道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抗议。当然如今很多诗歌也被改编成了歌曲进行传唱,例如《将进酒》,写出了诗人磅礴的气概,至今仍广为流传。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这首词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假如自己便是诗人,此时他的心境又是怎么样的呢?是什么促使他完成了这经久不衰的作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也渲染了课堂氛围,学生对于理解作品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设资源情境,充实阅读教学
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上,要充实学生的课外知识量。同样学生也不能仅仅掌握课内知识而忽视对于课外知识素养的培养。语文是一汩泓泉能够滋润学生的内心枯燥乏味的心灵,因此充实阅读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狂人日记》这一课时,作者开篇提及:这是个吃人的社会。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当时的社会现象并让他们结合时代背景去探索为什么作者说是吃人的社会?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阿Q这一虚构的能够代表当时中国人民典型形象的人物揭示了中国国民的劣根及病态,中国人民的怯懦、虚伪、忍让。通过这两篇文章的解读,习得了国民时期的一些知识,概括了当时中国人的某些人性的弱点,这种弱点很难改变,同时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从而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作者创作文章时的背景及感情基调,更加具体客观地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继而达到充实学生阅读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揣摩作品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语文文化素养。
总之,情境教学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够调动学生的感情基调,培养良好的欣赏作品的能力,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地气氛中学到知识。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培养了小组交流协作的能力,这对于作品的赏析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整合,从而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这为中国文学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玉英.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拓展的泛化及对策【J】.吉林教育,2014(04)
狂人日记赏析范文2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 教学现状 多媒体教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曾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和生活。现当代文学中出现了“鲁郭茅巴老曹”文学六大家,20年代形成了北大的学生数次的思想潮流和文化运动,30年代形成了上海为核心的,三足鼎立的三大文学流派,形成了西南联大名师齐聚的独特风景,40年代出现了众志成城的抗日文学大潮等现象。同时现当代文学史中,经受历史涤荡留下的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血和热。然而在今天,随着商品经济文化的冲击,随着高校教育的扩招,曾经被视为“精英教育”的大学教育现在多少已沦为“大众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困境,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学生不读文学作品,就算读了作品也读不懂,读了作品不进行思考,思考了却不和当时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挂钩,以现代的眼光去质疑当时的文学发展。
贺仲明先生曾在《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表达了对当下背景下,现当代文学教学重理论轻阅读的隐忧。其实这一隐忧并非贺先生一人独有,该领域的研究大家诸如朱晓进、温儒敏、陈思和、何言宏等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但遗憾地是,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总体上依然还是走的理论讲授大于文本阅读之路。典型的现象是:教学方面,各高校日益重视教师的理论研究成果、学术成就,导致部分教师直接将自己对该课程的学术研究灌输给学生,对文本分析的过程也走向简单化和程式化,教师一方面照本宣科缺乏自己独特的观点,另外一方面学生跟着教师思路死记硬背,也难以形成自己独有的、系统的文学观念。
一.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偏重于人文知识的体认、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除了要和整个文学教育一样,负有“将文学固有的智慧、感性、经验、个性、想象力、道德感、原创力、审美意识、生命理想、生存世界”等进行发掘和展示之外,还应该努力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呈现着的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发掘其所蕴涵着的精神资源,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的现代人文精神的现代公民。然而目前许多文学史教材与有限课时形成了诸多的教学问题。
1.教材理论阐释和文本分析尚未并重
建国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主要有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钱理群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丁帆的《中国新文学史》、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可以说教材权威编者比比皆是,但内容学术性较强,学生看一遍如云里雾里,看第二遍朦朦胧胧,看第三遍的人少之又少,导致学生理解、掌握有困难。例如目前的教材,普遍都重点分析了郁达夫《沉沦》的病态描写以及“零余者”等常见问题,但学生在读完文本,还是会提出一系列的疑问,例如:为什么“他”一定要将自己学业、爱情、友情各方面的失落简单归结于“弱国子民”这一原因?同样为留日学生,为什么郭沫若没有写出《沉沦》但郁达夫却写出了《沉沦》?等等诸如此类问题。由于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一般开设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刚迈入大学,本身就对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应,而现当代文学一开始又涉及很多新文学理论和文化背景,导致学生到第一个十年结束之后或许才对五四精神、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词汇有个朦胧的了解,对于郁达夫这种大胆地描写更多地学生是不敢评论,也不会评论,只会跟着教师的思路去识记教材中对该文本的分析,但这并不是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
2.教师教学地位的偏差,教学定位的倾斜
吴晓东在《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一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些疑问:“我们所理解的文学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文学做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我们研究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文学教育?我们究竟想让学生从我们的讲授中获得什么?”的确,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历史发展到今天,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普遍反映出来的就是教师的教学地位定位不准确,出现的“满堂灌”、“一言堂”现象,而且由于各高校现在对学术成果的重视,导致教师忙于学术研究,轻视课堂教学,以教科书为标准,照本宣科,讲授毫无新意,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角,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另外,教师的“满堂灌”貌似更侧重地是对教材中文学思潮、文学理论的讲授,往往在讲到作品时以“故事梗概”的形式简短论述,丧失了文学本真的色彩,学生因为教师的故事梗概对文本有一知半解的了解,对原文反而没有了全篇阅读的兴趣。
同时还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代文学中,在讲授余华的《现实一种》时,好多老师会根据作家的创作分期,将《现实一种》作为早期作品,给学生介绍一下他早期小说呈现出的“暴力”和“血腥”之美,并将《现实一种》这一小说简单地概括为:余华以纯粹零度的情感介入,异常冷静理智、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一个亲人间相互残杀的故事。然而小说其实从生命的本质上,为读者反思了人生、生命的本质的残忍。但是推而论之的话,后来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样一种平实不动声色地叙述,未必没有展现生命的残忍。同时对于目前依然写作的余华(例如《兄弟》《第七天》好多教材未列入,好多教师也不讲),教师和教材不能将其目前的创作简单地划分为前后时期进行分析,类似的作家还有贾平凹、毕飞宇、余秋雨、陈染、林白、王安忆、严歌苓等。
二.现当代文学史的改革探索及建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提升,与现今大学教育理念的建构、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学观念的更新均有着直接的联系。探索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新途径,对冷静审视大学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现状具有进步意义。因此,本文尝试在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上,结合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一下现当代文学史的改革思路和教学建议。
1.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文本细读”是西方文论的一个关键词,它的主要含义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首先尊重文本,立足于文本表达,通过慢慢地读,细细地品,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所蕴含的深厚意蕴做出丰富的阐释。但是,目前教学所存在的现象是,一方面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认为作品的阅读涉及的考试内容十分有限,同时学生阅读水平的日益下降,导致学生读作品读不懂,读不深。例如在讲到鲁迅的《狂人日记》时,学生普遍反映搞不懂小说到底讲了哪些内容。书中的“陈年流水簿子”为什么是象征性的含义,狂人为什么是一个反封建反礼教的先驱。另外关于文本细读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反映在诗歌的阅读上。当代文学中,80年代的“朦胧诗派”以一种复杂、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的复杂姿态,表达了对抛弃的失落感、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执着、对失去家园的牵系,但是教材在介绍诗歌的时候,更多是以诗歌为基础,重点分析的是诗歌背后体现出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特的精神历程,但是怎么个独特法,可能更多的需要学生去阅读。但很多教师在讲到该节的时候,更多是先给学生列举作品,接下来就开始分析诗歌背后的精神世界、艺术风格等。例如讲到北岛的诗作的时候,学生一般根据教材和教师的要求,阅读的仅仅是《回答》《一切》等常见诗篇,但是北岛的《你好,百色花》、《五色花》、《我走向雨雾中》、《路口》等诗歌,同样具有一些和“朦胧诗”派总体特征不一样的美。笔者选了一个独特的讲课方式,课前让学生自行搜集北岛诗作,课堂上开了一场“朦胧诗派诗歌欣赏品读会”,在学生一个个站起来朗读诗歌的过程中,一方面一些诗歌的诵读加深了学生对“朦胧诗派”的总体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同时,也发现了北岛作为独特的个体,他的诗歌的独特魅力,同时在品读诗歌时,他们也体会到了诗歌“言有穷而意无尽”的美,可谓“一举多得”,远比教师照本宣科讲授要好得多。
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能
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局限,体现了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的与时俱进和教学手段的推陈出新,是该课程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教学的适当运用,可以使教学效果倍增,但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炫技”似的课件展示,则会将原有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一定要“适可而止”。
多媒体教学使新颖、形象、丰富多元的信息传递得到了充分体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手写口说”的固定模式,使之成为“图、声、文、像”并茂的多样展示,增加了课堂信息的传递量,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广度。例如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一些已逝的作家的肖像图片、影像资料、手稿书影得到再现,从直观角度丰富学生对作家的认识,与此同时一些作家的经典作品也被改编成了优秀的影视作品,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的《雷雨》《日出》,莫言的《红高粱》,苏童的《妻妾成群》,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等等,适当地运用试听资源,通过影视片段,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变难为易。同时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加深对文学文本的深刻理解,还可以从中对话剧、电影、小说等不同文学艺术门类的特征及表现手法加以直观地辨别和认识。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其优势存在,但一定要把握适度原则。失败的多媒体教学案例同样存在。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沈从文、徐志摩、萧红等人的作品一方面学生比较感兴趣,同时学生也对作家的爱情历程有所期待。有的教师或许会将这些作家的人生经历甚至爱情经历大做文章,导致课堂倒是热闹非凡,学生参与热情极高,但是这种做法明显喧宾夺主,偏离了课程教学的方向和内容,导致原本应为重点的文本分析、作品介绍等流于世俗和哗众取宠的境地。
3.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辩证学习
众多教材中,对现代文学的分期一般为2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40年代文学;而当代文学则一般为17年文学、文学、新时期文学,也就是大家所俗称的“六大块”。在题材上,一般分为小说、诗歌、散文、话剧四种文体,这当然有其优势,便于讲授和区分,但是也有一些尴尬的现象。比如老舍这一作家,其创作历程从20年代文学可以一直延伸至十七年文学,创作成就涉及小说、散文、话剧等多种文体,在介绍该作家时,不免出现前后重复和渗透。所以在当代文学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针对现代文学中老舍的创作成就,反思老舍建国后文学的独特价值。从前后创作文体的不同,去反思老舍各时期的文学成就和不足。
同样,在学生学习过一学期后,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将一些具有共同创作倾向的作家作品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梳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线索。例如,从大的方面来说,现代文学史就是体现“人的观念”的一部发展史。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到冰心的爱“人”的哲学思想,老舍的批判“市民人”的思想,到30年代左翼革命文学中“革命人”的文学思想、京派“独立人”的文学思想,海派“都市人”的文学思想……学生在梳理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重新回顾这些作家的作品成就,同时也从另外一条线索发现作家的独特魅力。相应的例子比如从现代文学的“第一代海派”到当代文学的“都市文学写作”,到通俗小说中的“都市小说”,同样可以梳理出不同时期,针对都市描写的侧重点和闪光点。当然,这种梳理一般放在较高年级的文学专题讲授中,可能更易于学生接受。
三.结语
北大温儒敏教授曾经提出呼吁:“本科文学基础课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本文也算抛砖引玉,希望广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师能够看到文本细读的重要性,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从单方面的教授,转向导学、助学、促学的教学相长的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3]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2003(5).
[2]何言宏.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专业性问题的反思[J]江海学刊.2006.(3).
[4]张伯存,王冬梅.文本细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J].枣庄学院学报2014(3).
[5]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2).
[6]朱晓进.略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历史意识[J]江海学刊.2006.(3).
[7]贺仲明.文本阅读能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江海学刊.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