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快板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快板教学范文1
论文摘要: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是一所大学的优势所在,专业办学特色更是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图探索会计专业办学特色及其实现途径。
一、学科专业特色是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4年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办学特色的描述是: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①这一描述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出了办学特色的本质——独特性、稳定性、优质性等。“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是一所大学的优势所在。凡有一定成就的大学无不把培育办学特色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②所以,象广东工业大学这样追求强势本科的学校一定要培育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确保优势。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认为,大学共有三大基本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大学办学特色也就体现在这几方面。大学办学特色的主要构成因素有:人才素质特色(包括教职工和学生)、培养模式特色、学科专业特色、科学研究特色、管理机制特色、社会服务特色和办学环境特色等几个方面。其中学科专业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学科专业特色,其他的特色如科学研究特色及社会服务特色等也无从谈起。
二、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探索
(一)会计专业办学特色不能脱离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有无办学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发展后劲。在高校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竞争日趋激烈,一个没有特色的学校很难生存下去。学校的发展如此,专业的发展也是如此。现在各个大学都非常重视办学特色的探索。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特色在于:加强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融合,着眼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意识,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专业人才。所以他们会计专业的特色是会计专业加外语,他们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既有一般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还有过人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再如浙江工业大学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为核心的办学特色。他们的会计专业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色是会计专业加实践,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较大的比重。所以一个学校会计专业办学特色不能脱离学校的办学特色,要善于挖掘本校的办学特色,注重突出特色项目,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有我优”的思想。办学特色要具有独特性,强调优质性,体现创新性。
(二)会计专业办学特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积累和凝炼
特色的创建要在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总结提炼。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才能在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校要进一步总结、发扬和凸显这些办学特色。从目前我国创办会计专业的学校看,有综合性大学,有财经类的院校,也有工科院校。有的学校会计专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有的仅创办十余年,可以说没有几代人的传承,想在一日之间形成特色几乎是不可能的。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是一个总结和创建学校特色的有利契机。虽然教育部对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已暂告一段落,但仍要以评估为契机,适应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趋势,始终不渝地贯彻“以创新求特色,以特色求发展”的思路,推进会计本科教学工作不断创新。在今后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来。
(三)会计专业要办出特色,理念是关键,人才是基础
学会计专业出身的人,也许是囿于专业的原因,从接触会计专业开始,在学习工作别强调规则、制度、准则等,凡事要按制度、准则办理,这是这门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但会计专业要办出特色,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也没有已成的模式可循,因循现有的制度势必会走进一条死胡同。所以会计专业的师生应该有创新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开放意识、多元意识等新的理念,不断创新进取,才能有所成就。虽然专业特色的影响因素有多项,但人的因素仍然还是第一位的。会计专业要办出特色,人才是基础,这里所说的人才不仅仅是指学生,还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教辅等多方面的人才,会计专业要能吸引人、凝聚人、发展人,人才在发展专业中成长,专业因有了人才才能发展。
三、广东工业大学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思考
广东工业大学的会计专业由于创办时间短,底子薄,基础弱等原因,到目前为止,尚无明显的办学特色而言,与经济管理学院经管类其他专业相比较而言,差距仍很大,这与学校打造强势本科的目标是不相符合的。所以未来如何走出一条工科院校办出会计专业特色的路子,任重而道远。
(一)要有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战略性规划
战略与战术原是军事上的一对术语,战术着眼于短期,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战略则着眼于长期,围绕一个长远的目标可以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应该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战略性规划涉及会计人才素质(包括教职工和学生)、会计专业培养模式、会计科学研究、会计专业管理机制、社会服务和办学环境等诸多方面。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战略性规划应该由学校、学院及系本着长远、系统、统筹发展的原则来制定。会计专业有整个广东工业大学的工科背景,有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的多学科的平台,只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战略性方向,日积月累,必有所获。
(二)要有一个善于创新,勇于拼搏的教师队伍
分析一下广东工业大学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可以发现,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教师队伍中,大多30-45岁之间,毕业于国内某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学位教师约占总教师人数的一半,教师队伍中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位具有博士学位。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毕业前后均无实际工作的经验,仅有少数几人有社会挂职的经验,他们大多忙于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很难有精力考虑会计专业特色的发展的问题。为了晋升职称,他们才会考虑、申请课题之类的科研活动。他们普遍反映缺乏科研活动带头人,更缺乏科研活动氛围,社会服务也流于形式。因此要想办出广东工业大学会计专业特色,学校及学院必需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走出去,引进来,建立一支多元化、知识结构互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长,善于创新勇于拼搏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三)会计专业要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逐步创建品牌与知名度
如前所述,大学共有三大基本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会计专业也要从这三方面入手,逐步创建品牌与知名度。在教学上应明确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今后大多服务于广东省及珠三角的中小企业,所以要鼓励学生一专多能,一人能兼多职,鼓励会计专业学生辅修其他专业。在专业教学上,要立足讲透“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课程,而不能象有的重点院校一样,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上市公司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上。在科研上,现阶段还是以横向科研项目及发表专业论文为主,以横向科研项目及发表专业论文促进纵向科研项目的申请。在社会服务上,要通过横向科研项目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及美誉度,扩大广东工业大学会计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
注释:
①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04.8.9.
快板教学范文2
关键词:中学英语探究教学板块设计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进行了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使新的历史环境下的中学生能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渐习得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与技能,以处理和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问题,我国在世纪之交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改革。开始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其中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为立足点,重视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是此次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要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增强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探究教学板块应该从几个方面设计,应该如何设计才能使探究活动有效的进行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中学一线英语教师及英语教育研究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1科学探究
大部分人在解释科学探究时都引用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提法,即“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语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东北师范大学郑长龙教授认为,科学探究始于问题,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解释是科学探究的核心;解释是需要证据的,解释实质上就是一种假设,证据就是假设提出的证据,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释,从而形成多个假设;假设的检验同样需要证据,验证实质上就是进一步收集证据,证实或证伪的过程;被证明是正确的解释就是问题的结论;“问题”、“证据”和“解释”是反映科学探究本质最核心的要素。科学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对科学研究的“简约复演”主要特征是:不把现成的科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他们自己亲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从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做出结论等活动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2英语课堂教学板块设计理论
英语课堂教学板块及特点“板块”一词来源于地质学的“板块构造”理论,这一理论将岩石圈的构造单元称为板块。后来,板块一词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英语课堂教学板块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构造单元,也就是说,英语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一个“板块”构成的各个板块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英语课堂教学整体。板块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构造单元,“五脏俱全”,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各个板块之间具有较为清晰的“边界”,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
2.2英语课堂教学板块的构成
“英语学习情景”、“英语学习任务”、“英语学习活动”、“英语教学活动”、“英语学习评价”构成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改造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3.1情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师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3.2协作
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3交流
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3.4意义建构
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根据这一含义,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或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4结语
中学英语探究教学板块设计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现“终身教育”的必需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英语教学领域探索的重点问题。要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必须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对探究板块进行精心的设计,使中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式。所以,英语探究教学板块设计是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1)探究学习情景的设计可以采取文学素材以及与英语教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等策略进行有效设计。
(2)探究学习任务的设计可以采取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设计探究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设计探究学习任务、结合教学中遇到具体事件设计探究学习任务等策略进行有效设计。
(3)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以采取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资源、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策略进行有效设计。
快板教学范文3
一、关于“信息库”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
所谓“信息库”是教材正文之后增加的知识板块,是正文物理知识的拓展.对正文而言,拥有补充与延伸的特性.这部分知识主要根据正文知识的具体情况在每章节后面设定的.并非所有章节都包含此部分的内容,而且设计此板块内容的目的并不是针对每位初中生,主要是为了在物理学习上仍有余力的学生而设定的.以此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更深入地探索,提升物理知识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并在探索过程中获取更为系统地物理知识,形成创新思维模式,从而进一步为初中生终身发展打下扎实地基础.物理教材作为传授物理知识的最佳载体,以及传授物理知识的最佳工具,有效地对物理知识进行传承与发展.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在培养初中生学习能力方面充分发挥了最基本的功效,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与支持,使得初中物理教学比起以往的教学模式更具可操作性.
二、“信息库”知识板块的教学策略研究
1.通过探索物理发展史,培养初中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从某种程度而言,物理发展史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物理规律探索的认知史.初中物理老师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物理学史教育,能够使初中生对此学科发展史了解更加全面与清晰.从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众多物理学家身上感受启发,并找寻创造灵感,形成创新思维.比如说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第7章的“信息库”,此版块对显微镜发展史做了详细的介绍,显微镜是由眼镜店老板研究出来的.通过此处信息库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善于发挥、善于创新,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又比如第九章“信息库”内容介绍中提到牛顿对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简述了牛顿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与运动三定律.通过对这些物理发展史的讲解与名人科学成果的宣扬,有利于初中生感受到科学家们在真理基础上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坚韧意志、求真精神,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同时也利于培养初中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2.温故而知新,增强学习效率
无论是物理还是数学教材,编写时需要讲究循序渐进,具有环环相扣的特性.老师要培养初中生养成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以此才能有利于初中生熟练掌握更加科学系统的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有机联系.比如说,苏科版物理教材第九章“信息库”的内容,讲述了关于“反应距离与制动距离这两者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产生这两者的要素.”初中生可以与之前教材中关于摩擦力板块的知识进行有机联系,回顾并复习摩擦力的要点.这样就能在学习反应距离与制动距离的过程中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物理老师可以将课堂转移到自然知识科目教育中,充分运用学校教学资源,激励初中生制作小发明,研究物理实验.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团队一起观测大自然中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并探索其规律.
3.增强学科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更加全面
苏科版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第1单元讲解了“多普勒效应”,第13单元讲解了有关光现象的形成,以及臭氧层、紫外线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第14单元也讲解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由此可见,人们社会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学科领域的各种知识,两者之间联系紧密.初中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学会将物理知识与初中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与此同时,老师在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也需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有效结合多媒体课程进行物理教育.使初中生通过互联网或其余渠道获取先进的科技知识.也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在附近工厂观摩不同的产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产品运用那些物理知识进行生产.
4.通过创意活动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
快板教学范文4
关键词:实验化学;教材;选修模块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9-0026-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与传统教材比较,新高中化学课程6大选修模块之一的中学实验化学教材的出现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实质上,都是一次重大的变化。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在教材结构、实验课题编排和内容选择等方面都作了精心设计。深入解析教材的编写思路、实验课题和内容设置等问题,能帮助化学教师深刻理解该课程目标,准确把握教材,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开发符合实际的实验课程资源,使实验的教学功能在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体现。
1苏教版《实验化学》的编写思路浅析
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规定,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的内容划分为“化学实验基础”和“化学实验探究”两个主题,即在“重探究”的大环境下,不忽视对基础实验的教学,将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学习与探究性实验的研究进行有机地整合。纵观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在两大主题的框架体系中,其编写思路基于化学实验学习要求的梯度变化、化学实验方法的渗透方式和化学实验思维的逐步形成这三个方面来安排教材内容。
1.1基础实验课题和拓展实验课题嵌套设计,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目的
为了实现基础实验和探究实验教学相结合的目标,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目的。教材以课题中嵌套拓展课题的形式,试图通过一个或一组精选的基础实验的教学,促使学生在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实验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进行类型相近的实验的探究学习,包括该类实验的操作流程、常用操作技能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学习和应用。
1.2渗透化学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
教材编写中十分注重在不同类型实验中渗透各种化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学习,如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专题,通过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实验,让学生学会物质分离及提纯的方法,形成方法优选的观念;在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题,通过对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及认识对比、归纳等方法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基础实验的演练,系统全面地学习了各种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并能举一反三,思考实验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个别实验向类型相近的实验迁移,顺利完成拓展课题中的实验任务。
1.3突出实验设计内容比例,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实验化学》教材根据实验设计的特点和一般要求,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加大了实验设计的比例,并在突出其思维训练价值上,分别从实验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三个方面作了精妙的问题设计。例如实验反应原理的思维训练主要从变化实质、定量关系、反应条件着手;装置原理的思维训练则从仪器选用、配套组合、连接顺序切入;操作原理的思维训练按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安全措施着眼。学生从典型的实验设计入手,逐步扩大思维的深广度,提高思维品质的层次。
2苏教版《实验化学》的内容体系分析
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可以分为宏观内容体系和微观内容体系。
2.1教材宏观内容体系
《实验化学》共分七个专题,专题内容按照科学家开发和研究物质世界的逻辑顺序来编排的。从获得物质的手段和方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性质的探究)物质性质的应用及反应规律研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电化学问题研究、物质的定量分析)物质的合成(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这一线索来选取内容。每个专题围绕设置目的,又分别设有2~3个课题,全书共16个课题;每个课题下还设置1~2个相关的拓展课题。另外,在每个专题的结尾处设有“整理与归纳”和“专题作业”栏目,以便学生对所学专题知识进行系统地总结。教材的宏观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2.2教材微观内容体系
教材的微观内容体系即教材的纵向内容体系,主要体现在课题内容的设计方面。《实验化学》中每一课题由“知识预备”、“课题方案设计”、“记录与结论”和“拓展课题”四部分组成,各部分中穿插有一定数量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性栏目。
2.2.1“知识预备”
“知识预备”主要是将课题涉及的知识点以概念、定律、原理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概念、定律或原理都与课题的实验原理、方案设计及实验步骤密切相关。“知识预备”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和理解实验原理的知识基础。这为学生能深刻领会实验设计意图、理解和熟悉每一个实验操作步骤,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并通过讨论得出实验结果做好知识准备。
2.2.2“课题方案设计”
“课题方案设计”主要以流程图、文字或流程图加文字的形式出现。
每个课题中,操作步骤较多和操作技术性较强的实验,如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阿司匹林的合成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分离和合成实验,均以文字配流程图的形式来描述实验方案;对于操作步骤简单,尤其是学生较熟悉的课题方案就直接用流程图来表示,如牙膏中主要成分的检验;操作细节较多的实验则以文字叙述为主;而一些重点考察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课题如“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则只对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和提示。
2.2.3“记录与结论”
实验的“记录与结论”主要是表格的形式,表格的项目名称取决于课题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要求。“记录与结论”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释”或“结论”等项目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2.4“拓展课题”
“拓展课题”是实验课题的后续学习,是基础实验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迁移训练,是对基础实验课题的学习的一种“评价”、“总结”和“反思”,而且这种“评价”、“总结”和“反思”是通过完成另一个实验来实现的。拓展实验课题的问题解决反映了学生在基础实验课题中的学习成效,这既是知识的考察,又是能力的考察。可以说,拓展课题的完成是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一种肯定。
2.2.5栏目介绍
与必修教材和其他五个选修模块的教材类似,《实验化学》也设置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开阔视野所需的与课题相关的知识性栏目。主要有“检索咨询”、“信息提示”、“交流与讨论”、“提示与建议”、“操作向导”、“安全须知”、“拓展视野”等,但各栏目的功能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又有了进一步的延展。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苏教版《实验化学》在课题内容的编排上摒弃了传统教材中“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记录问题与讨论”的实验编排模式,而是以“知识预备课题方案设计记录与结论”的形式展开,并将各知识性栏目穿插在课题的各部分内容中,使学生的知识目标和实验技能目标有机地整合在每一个课题中。可以说,实验已非纯粹的实验,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课题,通过对该课题的学习,学生将会在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实验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
3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特色分析
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在专题线索引导下,教材编写具有鲜明特点。
3.1教材注重实验的精选和设计,关注生活化、绿色化和探究性主题
3.1.1实验选题注重生活化
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来源于生活,如“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阿司匹林的合成”,这些实验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一改以往化学实验过于学科化的特点,避免了一些性质实验的程序化和机械化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学生通过亲身实验了解到身边物质发生作用的原因、学会鉴别常见物质、揭开原本神秘现象的面纱,充分体会到化学实验的实用价值,并体验到通过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知识学习的欲望。
3.1.2 实验设计关注绿色化和可行性
教材中的实验所选择的实验仪器和药品都是在充分考虑中学化学教学的现实实验条件的基础上,从经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作出选择的。其中定量和定性实验仪器都是中学阶段的常用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药品和试剂的选择一般以经济、无毒为主;实验原理中包含的化学知识以必修教材的基础知识为前提,尽量避免拔高知识的出现;实验方案设计遵循简单、可行和绿色的原则。
3.1.3 拓展课题创设思维空间
在课题的选取过程中,编者还特别关注实验趣味性、启发性和探究性的融合,如“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干电池模拟实验”、“蓝瓶子”实验、“蔗糖的燃烧”、“淀粉与碘显色现象的探究”等,这些实验内容大多属于拓展课题,在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学生探究欲望得到了激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反应原理是什么?”、“若改变反应条件,又会呈现怎样的趣味现象?”,问题不断出现并得以解决,学生也在释疑解惑的过程中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3.2教材突出实验的教学功能,关注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
3.2.1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迁移
《实验化学》十分重视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以及基本的实验操作知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实现知识的迁移,如:预备知识、课题方案设计或其他支持性栏目的设置,为实验完成打下了坚实的知识铺垫。在知识和原理指导下的实验研究也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表现得更加积极和自信。
3.2.2注重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应用
在专题的设置上,《实验化学》选取的大多是对实验操作技能有一定要求的研究课题,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定量分析”,“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这些专题中都包含着许多具体的基本实验操作程序,如溶解、过滤、萃取、分液、鉴别、检验、滴定、倾析、称量等。这些操作的反复演练,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趋于熟练,并能深入领会各项实验操作的应用范围、注意事项和要领。
3.2.3注重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
《实验化学》中有关实验设计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粗盐提纯;
*物质性质实验设计:比较盐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橙黄色物质组成探究;
*物质的检验实验设计:牙膏中钙离子的检验;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检验;
*物质的鉴别实验设计:食盐和亚硝酸钠的鉴别;
*反应条件探究实验设计: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实验的最佳实验条件;“蓝瓶子”实验反应条件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的实验因素对蔗糖燃烧实验结果的影响;温度对碘―淀粉溶液显色的影响。
教材中几乎每个课题都有涉及实验方案设计的内容,根据以上的归纳整理,可以发现每个课题中实验方案设计的要求各不相同,覆盖面广,在突出这部分内容相当的课时比例的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3.2.4注重实验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教材中的每个实验活动都十分注重以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在拓展课题中为学生创设了使用习得的实验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应用情境,促使学生在方法学习之后很快能找到情境相近的“用武之地”来检验学习的成果和进一步加强方法使用的熟练程度。如通过“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提纯”实验,学生学会了从植物中分离提纯某些元素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中得到迁移和巩固;“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影响”中利用实验比较法来探究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方法在教材其他有关反应条件控制的实验中又多次应用,学生在多次参与对反应条件控制实验的探究的过程中,因素控制的思维方法逐渐形成,科学研究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快板教学范文5
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项,这四项技能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其中“读”是“说”的基础,在语言习得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英语是一门语言,学好英语要多说多练。对于学生来说,朗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认读英语和发展口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朗读是让学生齐读或自读,这样一成不变的朗读方式约束了学生的自由,看似整齐的朗读背后,学生们或低声朗读,或口齿不清,或心不在焉,认真读的学生寥寥无几。缺乏趣味性的朗读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长时间“循规蹈矩”反复朗读会使学生与英语渐行渐远。教师训练方法单一,疏于管理使学生养成了机械朗读的坏习惯,读书时口是心非。一些学生对于词记忆不深刻,读书时猜读、漏读,这些都是造成朗读效率不高的原因。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训练朗读又能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新版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不同板块要用不同的方式来朗读,朗读要有趣味性,让学生们通过“读”喜欢英语,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一、借助符号,读出语音语调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Story time通常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故事内容是英语口语交际中的常用语。英语与汉语的不同之处,在于英语在进行口语交际时都有语音语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言知识”二级目标指出: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语言技能”二级目标指出: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在平时教学时,可以向学生出示不同的符号:用向上的箭头“?J”表示一般疑问句的升调;用向下的箭头“?K”表示特殊疑问句的降调;用着重号“?”表示重音和重读;用“/”表示停顿。在朗读Story Time前,要求学生根据录音标记出语音语调,在朗读时进行模仿,大家听一听、比一比,看谁模仿得像。学生借助符号,通过听和模仿进行朗读,有利于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英语口语素养,将英语说得准确、自然。教师也可以自己示范朗读,用自己的语音语调、动作表情来感染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他们对朗读英语的兴趣。
二、利用插图,读出故事乐趣
脑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中在下丘脑和边缘系统有“乐趣”中枢和“痛苦”中枢。如果“乐趣”中枢被激活,人就可以乐此不疲地去做事情,而且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感到兴奋愉快。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快乐中朗读英语,激活“乐趣”中枢。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Cartoon time通常是Bobby和Sam的一些趣味故事。这部分故事图文并茂,图中人物表情生动,情感丰富,有较强的幽默色彩。学生都很喜欢这一部分内容,一看便会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来。在朗读时,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人物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加上夸张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如四年级上册Unit 6 Cartoon Time中Bobby、Sam向大猩猩点餐的对话,不仅内容充满童趣,还为下一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其中大猩猩的一句“Can I help you”以及Bobby的一句“What a big egg”在神态表情上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了故事的诙谐与幽默,最后Sam的惊愕表情更是逗得学生捧腹大笑。在朗读时,学生们或模仿Bobby的机灵可爱,或模仿Sam的憨态可掬,时而满脸疑惑,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惊讶不已,恰如其分地将故事人物表现得入木三分。根据插图朗读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感受故事幽默,体会朗读的乐趣。
三、进行比赛,读出文本趣味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在教学时,激发和唤起学生的兴趣十分重要。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Sound time部分内容较少,主要让学生了解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本部分句子以绕口令的方式,让学生在有节奏的背景音乐中感受抑扬顿挫的英语朗读。竞赛是学生们喜欢的游戏形式,学生们好胜心较强,开展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中,使学生们积极思维,主动学习。在朗读时,可以设计“竞读比赛”,利用计时器,看看读完句子谁用的时间少。也可以设计“一口气读”,让学生深吸一口气,快速读句子,在换气之前看谁说的次数多。还可以进行“秀读比赛”,让一些有自信的学生来“Show”一下自己的英语,以他们响亮和流利的英语来激发和鼓励其他学生朗读。学生喜欢这种比赛式的趣味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们注意力集中,调动眼、耳、口、脑、心共同参与,有利于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四、利用Chant,读出抑扬顿挫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些迎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活动,满足他们需要。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Song /Rhyme time通常是一些节奏明快的歌曲和歌谣。演唱歌曲和歌谣,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学习英语方式。教材编排的歌曲内容简单,学生容易上口。从儿童心理学来讲,欢快的节奏能刺激大脑并引起兴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Chant抑扬顿挫的语调能帮助学生很好地记忆英语。在朗读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拍手打节奏,将歌词或歌谣变成琅琅上口、节奏明快的Chant。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歌词或歌谣的内容进行替换,对Chant进行改编,再进行朗读。借助Chant朗读歌曲和歌谣,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中来。在大声的Chant朗读中,学生情绪高涨,朗读气氛不再沉闷。
五、课后熟读,巩固学习内容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Ticking time部分通常用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往往只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评,而不再延伸到课堂外。我们可以将这部分的内容设定成分级的评价目标,让学生每天回家对朗读内容进行巩固,自评学习效果。如四年级下册Unit 1 Ticking time,要求学生“I know the sound of the letter‘a’”。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评价太简单,体现不了学生的能力,可以将评价内容进行分层:一是I know some words which have the sound /ei/of letter“a”。二是I can read Sound time quickly。三是I can recite Sound time fluently.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进行检查,通过听学生模仿录音进行评价,监督学生养成每天朗读的好习惯。录音光盘的语音语调比较纯正规范,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课后跟录音读能纠正学生不准确的英语发音,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还能培养英语语感。
快板教学范文6
笔者认为,智慧数学课堂可以进行板块式设计,在“引出问题――整体建构――巩固提升”的整体框架中,使教学高度得到逐渐提升,让数学课堂更好地发挥其发展智慧的功能。下面就以“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教学为例,谈谈每一个板块式设计的目的。
第一板块:引出问题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始可以设置数学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即将学习的知识。这个环节一般只需要2~3分钟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
教学片断:“替换”策略一课的引子板块
一个苹果重( )克,一个梨重( )克。
思考:天平是学生相对熟悉的物体,利用天平的恒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换”的作用,初步领悟将不同的物体换成同一种物体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一引子,引出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使学生产生熟悉感,因为这一策略并不是学生完全陌生、无一知晓的。
第二板块:整体建构
数学知识本身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着眼于整体建构,还要研究学生的现实基础,找准教学的起点,同时要特别注重“反观”和“比较”两种方法。“反观”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初步形成之后进一步“回味”,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辩证地把握知识的内涵。这是教学的主体部分,一般需要花费15~20分钟时间。
教学片断:“替换”策略一课的整体建构板块
1.教学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1)哪句话说明了大杯和小杯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请你在纸上画一画,或者写一写,也可以把想法直接和同桌说一说。(全班交流,并在屏幕上呈现相应的替换过程)
(2)谁能把我们刚才的思考过程写出来?(板书过程)
(3)这个结果对不对?如何检验?想一想:检验哪些方面?
(4)反观回顾: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替换的?
(5)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的地方都是使用了替换,而且都是将两种物体替换成同一种物体;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方法是全替换成大杯,一种方法是全替换成小杯。
2.教学例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1)现在大杯和小杯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打算怎么解决?独立思考后,同桌互说。(学生汇报两种替换的方法,屏幕随之依次呈现替换过程)如何检验?
(2)反观回顾: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替换的?
(3)比较:为什么其中一种方法中果汁总量增加了,而另一种方法中果汁总量却减少了?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4)比较:这两道题在解决的时候有什么异同?
相同之处是都使用了替换的策略;不同之处是例1中大杯和小杯之间是倍数关系,在解决的过程中,杯数变了,果汁的总量不变;而例2中大杯和小杯之间是相差关系,在解决的过程中,杯数没有变,果汁的总量发生了变化。
思考:书中给倍数关系的替换和相差关系的替换分别设置了两个不同的情境,我们在教学中将不同的情境整合成同一个情境,便于学生很快抓住变化的关键部分进行思考。教师在教学每个例题时不可平均用力,要由扶至放,疏密有致。同时,教师要注重重要环节的反观回顾,利用刚形成的深刻表象,引导学生在脑海里重复之前的操作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比较,除了重视细节的比较外,更要重视整体的比较,帮助学生站在较高的高度上建构认知板块。
第三板块:巩固提升
对于学生刚刚形成的认识,有时候运用起来还不是很灵活,需要给学生设计一些拾级而上的练习,如变式练习、综合练习、提升练习等,以巩固知识,完善认知。
教学片断:“替换”策略一课的巩固完善板块
1.贴题仿练。
(1)六(6)班37名同学和余老师、刘老师一起去秋游,买门票一共用去410元,成人票的价格是学生票的2倍,每张成人票和学生票各是多少元?
(2)2个大盒、5个小盒装满球,正好100个,一个大盒比一个小盒多装8个,一个大盒装多少个球?一个小盒装多少个球?
2.变式练习。
一支钢笔多少钱?一枝铅笔呢?
(1)你会补充一个信息吗?(学生可能会补充钢笔单价和铅笔单价之间倍数关系的信息,也可能会补充钢笔单价和铅笔单价之间相差关系的信息)
(2)选择相差关系,如“钢笔的单价比铅笔贵1.8元”等,让学生尝试解决。
(3)学生汇报“替换成全部都是铅笔”或“替换成全部都是钢笔”的方法。
(4)是否想出了特殊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差问题”实质上就是“替换”策略的使用)这种方法任何时候都适用吗?
3.拓展提升。
(1)4x+y=60
y=2x
你知道中学里面称这两个方程叫什么吗?你知道x、y分别等于多少吗?
思考:在一个新的例题学习之后,一定的仿练是必不可少的。在第1题的仿练中,学生感受到有时候两种替换方法是有优劣之分的,要选择比较简单的易于理解的替换方法解决问题。在第2题的仿练中,学生明白大盒子替换成小盒子,装球的总个数会减少;反之,小盒子替换成大盒子,装球的总个数会增多。这样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总数减少或增加的道理,让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加顺畅。
模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思考应该补充什么信息的过程中,深刻把握“替换”问题的基本结构。之所以选择“钢笔单价比铅笔贵1.8元”的相差信息让学生来解决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相差关系中没有很明显谁大谁小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将总量的增减关系弄反,这要比倍数关系的替换稍难一些;另一方面,从解决问题独特的角度思考,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