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产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工贸易产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工贸易产业

加工贸易产业范文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负增长。2009年全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下降了14.8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了2.56%。自2009年8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单月同比增长转正以来,我国进入了新一轮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期。表1给出了《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历年利用外资情况的整理数据和商务部网站提供的2009年8月以来的利用外资情况的资料。2010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4%,超过了“九五”时期、“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的前三年的年平均增幅。我国目前持续的实际利用FDI金额增长并不仅仅是危机之后的反弹回升,而是预示着世界经济将会出现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热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认为当前的FDI流量已出现复苏迹象,并预计2010年的世界FDI流量超过12000亿美元,2011年将进一步上升至13000亿美元至15000亿美元,2012年将上升到16000亿美元至20000亿美元。

世界FDI流量增长和国际产业转移加速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得到好转,企业盈利状况和能力得到改善。根据IMF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8%,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或其它发展中经济体,基本上均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正增长。微观上来看,2010年世界上很多企业都实现了主营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其中一些亏损企业还扭亏为盈。(2)发达国家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相继制定并出台,其产业结构调整有加快趋势。2009年2月奥巴马签署了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并作出了将经济刺激资金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的承诺。欧洲和日韩也各自出台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英国的“绿色振兴计划”、德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韩国的“机器人强国”战略。(3)金融危机中跨国公司的受损程度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止生产国际化的上升势头。2009、2010年,虽然跨国公司拥有的海外子公司附加值有所减少,但其降低幅度低于全球经济的降低幅度。2009年跨国公司的产值在全球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创历史新高,而且其海外雇员总数也在提高。(4)各国为吸引外商投资,出台了各项有利于投资便利化的政策措施。

2009年,各国政府出台的外资政策中约有70%是支持放宽限制和促进外商投资的,各国之间共签署了211项新的投资协定。而且,投资争端解决(ISDS)机制也得到了改善,一些国家修订了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投资者与政府间争端解决条款。总之,鉴于各种因素,我国面临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分工的模式与结构变动的结果。分工决定交换,因而对国际贸易结构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面临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热潮,这对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来说是一次契机。尤其,本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使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不再是金额和份额的简单增加,而是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总量上的影响。目前,随着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流,国家间的竞争优势不再仅仅体现在最终产品和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上。中间产品在国际间流动越来越频繁,因而加工贸易得以迅速发展。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过程,也是吸引FDI的过程。表2给出了根据海关统计月报的相关数据整理出的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表2显示,首先从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构成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较大,并且基本上逐年上升。1995年这一比重为57.1%,到2000年上升至70.6%,2009年进一步上升至84.1%。其次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方式构成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虽然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1995年这一比重为89.7%,2000年降为71.9%,但是加工贸易在外资企业出口中所占比重,要显著高于各类性质企业的平均水平,20101-10月份,加工贸易在外资企业出口中的比重为71.9%,在各类企业出口中的比重为47.0%,高出24.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主体,我国加工贸易的规模与FDI额直接相关,因而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规模扩大。虽然在加工贸易出口中排名不变,但份额增长迅速,由1995年的28.24%增至2000年的43.22%,再到2008年的64.67%;而纺织品虽然一直占据第二位,但份额呈直线下降。由此可见,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基本同步的,国际产业转移的高级化必然引起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高级化。对贸易方式结构的影响。我国的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两种方式为主。改革开放初,加工贸易以结构上的影响。

我国加工贸易保持总量快速增加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包括产业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和投资主体结构的变化。这都与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变化密不可分。对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加工贸易的优势主要在于服装、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较少。90年代中期开始,机电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迅速发展,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加工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加工并重的格局。表3显示的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势产业和加工贸易的优势产业的变动情况。从表3中可看出,纺织产业由1995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中的制造业第一位,降至2000年的第三位,再降至2008年的第五位,份额连续下降;而电子通信和机械设备产业的份额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再看加工贸易的优势产业变动情况,机电产品虽然在加工贸易出口中排名不变,但份额增长迅速,由1995年的28.24%增至2000年的43.22%,再到2008年的64.67%;而纺织品虽然一直占据第二位,但份额呈直线下降。由此可见,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基本同步的,国际产业转移的高级化必然引起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高级化。对贸易方式结构的影响。我国的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两种方式为主。改革开放初,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方式为主,1989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占加工贸易的比重为53.1%,首次超过来料加工的比重。后来,进料加工贸易的份额逐年增加,1995年进料加工贸易与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的比例为2.6∶1,2007年这一比例为3.8∶1。表4给出的是我国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内需率及其增长率的变动,以及与FDI增长率的比较。从表4中可知,进料加工的出口与进口的差值远高于来料加工,其能够带动国内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及除生产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外的其它生产消费的迅速扩大,也就是其内需率的持续提高。这必将也能够带动国内配套值的提高。因而,进料加工比重的扩大,能够带动加工贸易的附加值的提高,改善贸易从表4中还可以看出,进料加工内需率幅度的变动,是与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幅变动基本同步的。可见,国际产业转移模扩张和结构变动能够引起我国加工方式结构的变动。

对投资主体结构的影响。

我国的加工贸易投资主体结构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变动而变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初,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同时投资主体以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为主,主要是承接香港企业转送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业务。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开始转向机电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而逐渐形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再后来,由于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加速,以及国内企业结构的各种因素,外资企业成为了加工贸易的主要微观组织。2009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为84.1%,2010年,这一比重为83.7%。在机电产品和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上,外资企业的比重更高。这将有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我国内资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力的培养。

国际产业转移机遇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战略

加工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对贸易各方带来各种利益,而且能够推动国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及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我们应采取有效战略,保持加工贸易的总量的持续发展,并使其内部结构得到优化。

认清形势,总结历史规律。

为了认清当前的形势,我们需要对加工贸易与国际产业转移的相互关系的客观规律进行认真总结。回顾历史,每一次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增长都能够引起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而且能带动其产业结构、方式结构和主体结构的变动。目前,跨国公司有将整个价值链中更多的环节纳入转移内容中的趋势,而且越来越多的高端制造业企业参与到了国际产业梯度转移之中,因而这给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发展、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甚至是其自身内涵的丰富化,都提供了重要的机会。我们应在认清这种关联性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对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产业转移的关系的研究。国际产业转移加速必然引起国内产业转移。虽然加工贸易由于运输条件、交易效率等因素的限制,还不具备直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条件,但是可以依据现有条件,形成东中西部的产业联动,尽量扩大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基地和需求市场的范围。制定加工贸易发展战略,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加工贸易和服务外包的关系、加工贸易的波动性和加工贸易的替代竞争等问题。总之,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通过总结经验规律来认清环境的基础之上。

发挥优势,保持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走的是一条多层次的发展道路,也就是高端产业和低端产业相结合、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相结合。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这说明各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是由我国当时的客观条件所必然导致的。虽然加工贸易的前后相关联和溢出效应不如一般贸易,但我国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两者并举才能够实现外贸的健康发展,并获得动态比较优势。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得有附加值较低的外向型产业来保障国内就业。因此,不能简单地看待贸易方式结构的调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不是替代关系,现阶段保障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虽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而且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替代竞争加剧,但是这都是由我国劳动者素质提高和法制健全所导致的,其它发展中国家能够替代中国承接的只是部分产业领域或者更加低端的领域,而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国际产业转移更加需要中国这种结构的劳动群体来完成全球价值链的重塑。在这一过程中,加工贸易这种贸易方式仍是一种重要载体和途径。同时,我国应充分重视动态比较优势的培育,确定适合我国长期发展的目标产业,使其确立该产业的国际市场主导地位,从而打破被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路径。

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要素。

我国的加工贸易应利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热潮,主动调节其内部结构。

第一,进一步调整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我国应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具有更高技术水平、更大附加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放在我国来完成,并争取其将研发、营销机构转移到我国。我国应遵照最新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新能源、信息网络、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加工贸易向高端产业环节升级的主攻方向。另外,应加强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出口产业,走出质量效益型的发展之路。同时,出台各项政策,为促进加工贸易中对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的打造良好环境,形成以模仿创新带动自主创新的模式。

加工贸易产业范文2

一、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国际趋势

(一)跨国公司战略的改变与产业的全球化

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跨国公司根据主要的地缘或者国家市场建立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难以应对,于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和建立生产体系便成为获得、保持与加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这样,跨国公司开始了由面向东道国市场的单一的独立战略和简单一体化战略向复合一体化战略的转变。

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体系内的职能分工逐步集中化和专业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按照各自竞争优势分置于价值链的不同位置上,形成了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垂直或水平分工。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体系将位于不同国家的子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分工和有机结合,使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生产过程之间建立了高度依存的关系,一个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便建立起来。在跨国公司组织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中,各国生产能力均被纳入其中,根据它们的产业竞争优势位居全球化产品价值链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于是,各国由各不相同但相对完整的产业组成的传统的产业结构状况逐步改变成为由不同产业的不同环节组成的群体结构,这些结构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挥该国的比较优势,具备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集中发展各产业中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则集中发展各产业中技术密集的生产环节,它们共同组成国际生产的全部。产业的全球化态势由此形成。

(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产业全球化发展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

首先,就国际分工而言,产业内部分工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

在新的分工格局下,特定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占据具有垄断地位的战略环节,提供着价值链上最多的价值增加量;特定行业中竞争力强的若干少数国家占据寡头优势环节,提供价值链上相对较多的价值增加量;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家占据不完全竞争环节,提供一定的价值量;而在价值链中不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只能占据价值链中完全竞争环节,在价值链生产中提供很小的价值增加量。

因此,从产业的国际竞争角度看,国际产业分工的内部化使得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于最终产品和某个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该国在全球化产业的价值链中所占据的环节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全球化产业的成长过程,事实上就成为不断培育和积累竞争优势,由非战略环节一步步向战略环节挺进的过程。

其次,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影响下,国际贸易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内贸易代替产业间贸易迅速增长,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体,加工贸易成为国际产业分工和交换的必要形式。

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进口中间产品加工复出口,或者海外加工直接转口,成为各国企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中普遍采用的形式。传统意义上完全由一国生产的纯粹“本国产品”的一般贸易出口会越来越少,中间产品的贸易规模会越来越大,现代广义的加工贸易成为产业全球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主要实现形式,成为现代产业分工和国际交换的重要载体。

因此,加工贸易在新的分工格局下较之一般贸易更具普遍性,区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在许多情况下将变得没有实质意义。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工贸易既是发展中国家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网络、促进出口和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它们利用外资带动国内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三)加工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

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不再仅仅是简单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转换,而且还包含由同一产业内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和出口上,将呈现出如下阶梯状演进: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生产和出口——零部件的分包生产和出口——中间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OEM和ODM)——自创品牌的生产和出口。在最初的组装生产阶段,发展中国家利用天赋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和营销优势相结合,参与国际分工,获取贸易利益;随着资金、技术优势的逐步积累和关联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由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渐次向中间产品、整件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阶梯提升。在达到最后阶梯之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基本都属于加工贸易形态。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一揽子直接投资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入了产业成长所必须而发展中国家又十分缺乏的资金和技术,而且提供了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同时,子公司和合资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和关联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迅速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可以由此逐步积累资金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关联产业,从而较为迅速和有效地建立和发展现代产业。因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产业的生产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重要而且便捷的途径。

(四)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化与加工贸易

高科技产业不仅具有远大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且对其他传统技术产业的更新改造具有积极影响,是决定民族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和资料来源的限制,我们目前对全球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跨国投资状况难以作直接的统计和评估。但根据对联合国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更为鲜明的全球化发展特征,跨国公司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更为广泛,扩张速度也更为迅速(潘悦:《高新技术产业中跨国投资的趋势与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5期)。

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加工贸易成为各国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若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则对于其摆脱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利益分配中长期被动不利的局面,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因此,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融入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跳跃式发展的捷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正是承接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包加工和其它配套业务,顺利地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的激烈竞争和扩张加速了这些产业中的相关链条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继亚洲“四小龙”之后,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态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转移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无形中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竞争。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激烈竞争,需要充分的重视和鼓励。

二、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分析

(一)加工贸易产业分布的结构优化

加工贸易的发展在我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每一阶段里,投资主体的不同产生投资产业的分布差异,我国加工贸易也在诸生产要素的积累中不断提升着产业构成的水平。改革开放之初,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投资主体是与港、台、澳比邻的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主营港澳地区转移而来的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工艺简单,加工费低廉,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占据了其中相当大的比例;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亚洲“四小龙”成为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他们向我国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服装、纺织、皮革制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90年代初期开始,加工贸易进入外商投资发展的新阶段,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电子、电气设备、办公用品、通讯、计算机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产品的生产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稳步拓展,中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加工贸易由此呈现出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并重的态势。90年代后期,加工贸易中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达到了40%。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出口产品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外在反映,因而,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能够概括地反映我国加工贸易在上述发展中出现的产业升级和转换状况。表1展示了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总额的增长状况,表2则展示了加工贸易各类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比重的变化。

表1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增长状况(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根据表1的数据,1992年至2000年,机电、车船设备、化工、纸制品、木制品、塑胶制品和仪器仪表的加工贸易出口都获得了2倍以上的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增长近6倍。90年代后期与前期相比,机电、车船设备的增长速度加速提升,而皮革和鞋帽的增长速度则显著下降,表明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加速状态,而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明显减速状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朗。

表2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的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3中国加工贸易强势产业(%)

资料来源:表2。

表2显示的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变化更能够反映出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根据表2提供的数据,1992年,占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纺织、机电、鞋帽、杂项制品和皮革,其中,纺织和机电产品是出口的支柱产品;1995年,机电和纺织产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比重也出现了同样的转换,仪器仪表替代皮革进入前五位;2000年,产品位次没有变化,但机电产品的比重已攀升至43.22%,纺织产品的比重降至14.85%,其他产品的比重则在10%以下。加工贸易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局面已经形成,若将机电、车船设备、仪器仪表和化工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则这部分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31.54%增长到2000年的54.37%,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已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产品排序状况列表,得表3。

(二)加工贸易产业内部的阶梯递升

在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产业间分工和贸易越来越被产业内分工和贸易所替代,国家燉地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分居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因此,出口产品的产业类别逐渐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各经济体在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率便成为能够准确提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状态的判断指标。

表4加工贸易附加值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4显示了90年代以来中国加工贸易的总体增值率状况。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在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增长,到90年代后期已达到50%上下,这与80年代中后期15%左右的增值率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已经走出仅仅收取廉价加工费的阶段,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在加长,我国产业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在提升。

进一步的考察还可以通过产品性质的一系列指标,来测度加工贸易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进而确认其在全球化产业内的升级换代状况。根据课题组对全国611家加工贸易企业问卷调研结果的分析,约有35%的有效样本企业已进入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20%的有效样本企业在零部件的生产阶段,56%的有效样本企业在成品组装阶段(见表5)(由于多数问卷问题可以复选,因此,除表中列明外,各项选择占样本百分比的和大于100%)。加工贸易产品的上述阶梯分布状态,说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并非全部从事各产业的简单组装工序,相反,已有1燉3强的企业进入了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我国加工贸易已摆脱了简单组装加工基地的地位。

由于先进机器设备的发明和使用,大量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生产既可以采用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也可以将技术物化,采用使用大量机器设备、雇用简单劳动力的方式,因此,仅以阶梯分布还难以准确显现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进而判断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表3.7显示了课题组调研结果,样本企业中,67%的企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生产,8%的企业从事的是资本密集型生产,17%的企业从事的是技术密集型生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和为25%,表明我国四分之一的加工贸易为非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

归结起来,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的基本状况是,54%的出口产品是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了50%左右的增值率,35%的企业从事中间产品生产,25%的企业生产属资本燉技术密集型。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尽管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体存在着较大差距,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确实实现了产业升级,并且,这一升级进程是十分显著的。

表5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的阶梯递升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6加工贸易的要素密集度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三、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按照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市场导向进行划分,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两类:实施浅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中国市场)和实施深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后者便是加工贸易的主体。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积极影响中相当大的比重是通过加工贸易投资实现的。

外商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改革开放前期,我国轻重工业的发展长期失衡,与整体国民经济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后,加工贸易在纺织、电子、轻工机械和家电等行业的投资,一方面从总体上改善了轻

、重工业结构的失衡局面,另一方面也迅速提高了这些部门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并使这些部门迅速获得了国际竞争力。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化工、机电等资金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计算机、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也呈加速增长状态。表7显示了80年代以来按照附加值计算和衡量的制造业内部产出结构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到,20年来制造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其中,加工贸易集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等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高科技产业增长速度尤为明显。

分阶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看出,不同产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变化有所差异,产业结构在90年代的变动状况比80年代更为剧烈。在升幅较大的产业群体中,服装业的提升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半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90年代提升速度加快,电子产业在90年代后半期的增幅尤其明显,说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与作用的显著提高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述产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依次提升的顺序,与加工贸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吻合。

表7制造业产出结构的变化(MVA)(1980~199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3)和《中国统计年鉴》(1997,1999)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依据制造业各行业的附加值产出状况和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可以得到不同时期的强势产业组合(见表8),将表8制造业强势产业与表3加工贸易强势行业及表1加工贸易增长状况作对照,可以看到,强势产业中的全球化产业都是加工贸易增长最快的行业,其中,强势产业中排名提升最快的电子和运输设备的加工贸易增速尤为明显。电气机械产业在强势产业中位居后位,但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外突出,如果机电产业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作用得到发挥,则该行业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亟待升级的产业结构将产生有益的推动作用。

综合考察表明,加工贸易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在总体趋势和动态阶段性变化上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一致性,结合外商投资推动的加工贸易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诸要素的形成和积累中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课题组:迈向市场经济的前沿——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作用评价,国际贸易,2000年第9期),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外商投资和加工贸易发展对中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

表8制造业强势产业的变化(1980~1999,%)

资料来源:表7。

四、加工贸易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中国具备了较强的加工生产能力。到90年代中后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产业基础、科技和人力方面的相对优势吸引着跨国公司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跨国公司将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相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及非关键的技术密集型环节置于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力资源密集区,这些子公司大都采取加工贸易方式运营。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亚洲“四小龙”也将中国作为其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将其在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中的部分劳动力较为密集的环节逐步移入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1993~1998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4%,高于全部制造业11.0%的平均水平,同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9.9%,同样显著高于全部制造业的7.1%的平均水平。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占申请专利数的2燉3,占出口值的3燉4。这个趋势随着我国外资引进的不断增长而加速发展,加工贸易在此发展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表9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构成(亿美元)

资料来源:科技部。

从表9中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9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增长,出口增长速度尤为显著。在进口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比重大致相当,但在出口中,一般贸易的比重远远小于加工贸易,并且,一般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大幅下降,加工贸易出口比重显著上升。到1999年,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上升至88.6%,一般贸易下滑至8.8%。在加工贸易的增长中,来料加工规模没有太大变化,主要增长来自外资企业的进料加工。可见,加工贸易带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构建了初步的规模。

加工贸易产业范文3

从2000-2013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其结构类型逐渐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的结构类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仍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点在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就业人口的非农业化,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2004-2010年,河南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加工贸易在河南省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2011年至今,加工贸易在河南省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至近40%,而2013年增长到98.6%,增速达到了360%,其中有15.7个百分点是加工贸易拉动的。笔者发现,这一大幅增长时间与富士康等一批企业入驻河南时间吻合:2011年,富士康入驻河南半年之后,其进出口合计94.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9.0%。经测算,2011年全省进出口增幅中有52.6个百分点由富士康集团拉动。河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扩大,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偏小的趋势得到明显改变,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仍不能忽视。

2.加工贸易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近年来河南省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绝大部分来源于中间品贸易的迅速增长。本文着重从就业结构升级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来阐述这两种效应是如何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

2.1就业结构升级效应

就业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就业结构能够通过对劳动力消费习惯的影响进而对产业结构产生反作用。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因此造成社会需求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此外,不同生产部门其生活方式差异较大,这些变化都要求供给结构做出相应调整。

2.2技术溢出效应

加工贸易企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产生技术溢出的效应:示范效应、产业关联、技术人员流动。第一,加工贸易通过示范效应对其当地竞争者产生技术示范作用。通过复制、模仿与逆向工程,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在反复的拆分产品中反向推导出产品中所包含的设计技巧、组成成分,间接获得生产该产品的技术,再结合当地需要重新改造,这种活动需要的投入资源更少,更容易提高本土企业劳动生产率。第二,加工贸易通过产业关联对当地企业扩散了技术。加工贸易正是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对产业升级产生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配套企业的采购订货要求和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援助两个方面。当地采购率越高、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内资企业配套体系越健全,加工贸易企业对相关配套产业升级的作用越大。第三,加工贸易通过技术人员的流动促进技术溢出。加工贸易企业一般比当地企业有着较高的技术、质量与管理水平,其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了解和熟悉了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标准和操作技巧,在“干中学”中积累了大量的产品信息和丰富的经验。

3.相关政策建议

3.1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转移,实现区域优势互补

随着东部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势在必行,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必然会像中西部地区转移。河南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发挥比较优势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有序可行地贯彻实施。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有助于河南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并与国内外产业转移所输入的先进的技术、资本、管理经验等形成优势互补,推动加工贸易更高更快更强发展。

3.2加大加工贸易本土采购率,推动配套产业的发展

发展河南省内配套产业,加大加工贸易的本土采购是加工贸易带动当地产业成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关键。河南省加工贸易的主体仍为外商投资企业,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作用。大力培养加工贸易的其他微观主体,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政策上引导扶持其快速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

3.3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档次

加工贸易产业范文4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027-02

一、引言

我国加工贸易自1979年以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高速度、跨越式的发展,水平档次也在不断提高,加工贸易进出口值已经连续多年占据全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的贸易结构,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使我国迅速成长为贸易大国。因此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的研究多从定性角度来研究影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因素,缺乏经验证据的支持,本文在实证方面作出尝试,以期对已有的相关研究作补充。

二、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发能力

在掌握复杂技术的过程中,一国的研发投入往往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成功将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中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引入到我国加工贸易中后,加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快从模仿创新转化为自主创新,这是加工贸易技术升级和增值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二)外商直接投资

从有关理论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贸易结构优化的直接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资本、技术等“一揽子”生产要素流入,改变东道国的资本结构,进而直接促进东道国的贸易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使东道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改变了该国的消费需求结构,从而间接地促进东道国的贸易结构优化。另外,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对当地企业形成竞争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东道国贸易结构优化。

(三)产业基础

从长期的经济发展来看,一国贸易结构的升级必须由该国国内产业的发展作支撑,国内产业结构是贸易结构形成的内部条件。经过数十年的工业化建设,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强大的制造能力。尤其是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顺应了国际制造业平台的要求,已经具备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能力,特别是在一些新兴制造业领域表现尤为明显。

(四)劳动力因素

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要素条件对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得至关重要。我国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我国的加工贸易目前仍然处于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阶段,在一定时期内,要素禀赋结构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目前,我国新兴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而我国高级技工却供给不足,尤其是具备专业技术和外经贸业务知识、熟悉国际经贸法律和市场营销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因此,劳动力供给状况与加工贸易升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我国加工贸易顺利转型升级的障碍之一。

(五)对外贸易开放度

对外贸易开放度和对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是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外贸易开放度反映了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程度,经济环境开放程度和国内市场对外开放领域大小,更加开放透明的贸易政策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对外贸易开放度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三、我国加工贸易升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和模型的构建

选取1997—2009年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北京、天津、山东、福建加工贸易全国排名前八的省、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因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这八个省市,对我国加工贸易情况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选取加工贸易增值率ICRit用作反映加工贸易产业升级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ICRit=p_exit-p_imitp_imit

这里,p_exit表示第i个省加工贸易出口额,p_imit表示该省加工贸易进口额。这里的数据来源于各省的统计年鉴。

地区研发能力R&Dit为研发投入变量,用各省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GDP的比重。

外商直接投资FDIit变量的指标采用各省FDI流入量的增长率。

产业基础Manuit变量,由于制造业产值数据获取的限制,用各省工业产值与GDP的比率来近似反映其加工贸易的产业基础。

劳动力投入Labit变量,出于数据可获得性考虑,使用制造业职工数与全体职工数的比率。

劳动力禀赋Humit的度量本文选取劳动者报酬法,采用制造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率。

经济开放度Opennessit采用贸易依存度指标,即一国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

以上研发投入变量R&Dit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网,其他均来自各省统计年鉴。

构造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如下:

ICRit=Ci+αR&Dit+βFDIit+χManuit+δLabit+εHumit+Opennessit+μit

i=1,2,……,8

t=1997,1998,……,2009

模型中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μ是随机扰动项,体现其他未考虑的因素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本文采用的统计软件是Eviews 6.0。

(二)计量结果分析

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两种。考虑到研究的严谨性,需要进行Hausman检验方能确定采用哪种模型。用面板数据构造随机效应模型,得到P值为0.0043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本文对该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1。

第一,从回归结果来看,度量地区研发能力的变量R&D比较显著,回归结果显示R&D变量系数在19.5左右,即研发投入每增加1个点,加工贸易产业增值率则增加19.5个点。这说明地区研发能力对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在所有的因素中是最明显的,可见较强的研发和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为加工贸易向上下游产业链的扩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第二,度量外商投资水平的变量是不显著的,在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方面,FDI的促进作用可能只存在于加工贸易开展初期。这说明我国的创新能力低,人力资本水平不高,阻碍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吸收能力,降低了FDI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溢出效应。

第三,产业基础变量MANU系数在模型中是高度显著的正值。说明了制造业基础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加工贸易委托商主动将部分生产环节移交给加工贸易企业,并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发展中国家有相关的制造业基础,那么本土企业就更容易在加工过程中主动吸收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升级。

第四,度量劳动力投入的变量LAB在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在0.78左右,且都在1%的显著水平下统计显著。劳动力投入LAB对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作用比较明显,即劳动力投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0.78个百分点。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仍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

第五,度量人力资源禀赋的变量HUM在模型中的回归系数为0.96左右,也比较显著,这说明人力资源禀赋是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六,度量经济开放程度的变量OPENNESS的系数为负数并且在10%的水平下显著,说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使得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容易受控制,潜在的风险性大,当主要出口市场需求萎缩的时候,我国加工贸易会大受影响。

以上分析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内在促进机制还不成熟,尤其是研发投入、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和使用外资等关键因素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过高的贸易开放度也是制约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因素。因此,应立足增强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区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立足劳动密集产业,强化人力资本积累和培育,促进产业关联和发展产业集群,以及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来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黄菁,杨三根.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1):41-47.

[2]叶红雨.基于国内价值链培育的中国IC产业互动发展障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8).

[3]周丽,黄原.中国与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3).

加工贸易产业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低碳经济概述

1. 1低碳经济的概念

2003年的英国政府文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更为详细地认识低碳经济是在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现广泛认可的定义是由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全新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可再生能源、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排放的模式转型。具体到中国,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中,低碳经济被定义为:一个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体系,与传统的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2低碳经济的实质

低碳经济实质就是是能源的利用问题,即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新的清洁能源。而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同时伴随着能源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低碳经济的模式是以“三低”为基础的,即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可以这样说,低碳经济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1. 3低碳经济的发展

由于金融危机,近期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试图将经济复苏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而在所有可能的选择中,只有低碳经济具有经济增长、劳动就业、节能减排等三重效益的新型产业,低碳经济成为发展趋势。2009年 11 月 25 日,国务院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宣布了到 2020 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 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是中国首次提出明确的碳减排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将进入低碳经济模式,这也意味着从现在起到未来 10 年,中国必须采取各项措施,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技术进步、改变消费方式、以进入到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走上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能够在发展中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降低我国的环境污染程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在环境要求改变下,提升应变能力。

2河南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2. 1河南省加工贸易总体状况

河南省从1993年开始接触到加工贸易这个行业开始,到2011年,河南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已达128.2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3.1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5.2个百分点,占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9.3%,较2010年提高21.7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3.5个百分点,年度历史首次超越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进口51.9亿美元,增长3.6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45.2个百分点;出口76.3亿美元,增长2.8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6.9个百分点。

2. 2河南省加工贸易产业现状

河南省加工贸易主要涵盖了手机、轮胎、铜管、太阳能电池、毛皮制品、发制品等产品,主要分布在以郑州为中心的沿黄河经济带上,在地区上过于集中,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上比较落后,还是以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为主,例如有色金属加工、毛发制品等。当然近年来河南省也有一些高新技术的产业不断发展,例如太阳能电池。

2. 3河南省加工企业现状

在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省的来料加工被国有企业所控制,90年代后半段,我国国内企业进行了很大规模的产权改革,涌现出一大批三资企业,并慢慢渗透到了国内的来料加工。近几年在河南省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环境制度宽松各项条件的刺激下,吸引了许多外资企业来河南投资,虽然从开展加工贸易企业的数量上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主要地位,但从对河南经济的影响程度来看,外资企业却是加工贸易的真正经营主体。他们依靠富士康等大企业的投资带动其它外资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由于他们熟悉国际市场操作规则,掌握着管理全球化企业的窍门,因此在国际上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主导着河南省的加工贸易。

3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南省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3. 1河南加工贸易企业多为两高一资,加工产品高碳特征明显

河南省的加工贸易企业两高一资的较多,这是由于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为了快速发展,获取利益,在加工企业的选择上不够慎重,并不断给与鼓励优惠,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却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转移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的目的地,并至始至终伴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大量消耗等问题,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加工贸易通过加工组装方式参与出口的制造环节,付出的只是土地、厂房、设备、水电等物化要素成本和简单的劳动成本,投入大,但增值率低,可替代性强,企业的利润率较低。尽管近年来河南省加工出口的商品结构已大为改观,但由于其主要从事污染比较集中的生产环节的活动,“产品出口国外,污染留在国内”的现象仍很严重。

3. 2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市场集中,面临低碳壁垒的挑战

尽管近年来河南省对外贸易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河南外贸最主要的贸易伙伴还是欧盟,美国,日本这几个有限的国家地区。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环保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由于自身拥有先进的清洁能源,低碳生产等高新技术,他们积极推行与低碳经济有关的贸易制度,强调清洁环保、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同时为了减少外来价格低廉的产品的竞争,他们以环境为借口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实行低碳壁垒,以此来促进他们本国的市场发展,同时维护本国同类企业,刺激经济回升以及保护他们本国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河南省对这些发达国家地区的市场高度依赖,在面对这种以低碳经济为标准,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新兴贸易保护政策下无疑显得有些乏力,加工贸易进出口受到“低碳关税”的限制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4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理论及机制

加工贸易产业范文6

关键词:加工贸易;生产控制模式;外国直接投资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9)04-0001-12

加工贸易在中国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内许多学者对加工贸易的研究是从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等两个方面展开的研究,国外对中国加工贸易的研究则从加工贸易企业控制模式这个比较微观的角度分析外方和中方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控制能力和控制程度。

一、研究背景

根据海关总署对加工贸易的规定,加工贸易是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等(以下简称料件),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区别是:第一,料件采购不同,加工贸易的料件中全部或部分必须通过进口方式,而一般贸易的料件采购没有任何规定;第二,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获得的收益主要来自生产成本或收购成本与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而加工贸易的收益主要是工缴费(加工费用),当然进料加工贸易企业还可能从料件进口中获得收益;第三,一般贸易的进口要缴纳进口环节税,出口时在征收增值税后退还部分或者全部税收,加工贸易进口料件不征收进口环节税,而实行海关监管保税,出口时也不再征收增值税。

一般情况下,加工贸易分为来料加工(单纯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进口并装配)贸易两种形式,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的基本区别是料件的所有权不同,来料加工贸易方式的料件是外方不作价提供给加工装配企业,因而产品的的所有权归外方,进料加工料件由中方购买,因而产品的所有权归中方。

之所以要研究加工贸易企业的控制模式,主要基于4个原因。

第一,加工贸易在我国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198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25亿美元,1994年超过1000亿美元,2000年以后,随着台湾计算机企业进入大陆,我国加工贸易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达到10305.8亿美元,占国际贸易的47.25%,这么大的加工贸易量,无论对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二,加工贸易企业的控制方式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贸易转型升级的实质就是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一般情况下,由于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权归外方,因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并不主要取决于中方的努力程度,而是取决于外方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基本定位。目前加工贸易的企业性质类型可以分为国有企业、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和民营企业等5种类型,随着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类型的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不同加工贸易企业,由于中外双方拥有的所有权和采购权不同,外方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控制程度就不同,这样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条件也就不同。

第三,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对加工贸易控制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逐渐成为加工贸易的主流,1998年,两类企业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为60.11%,其中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为38.10%,到2007年,两类企业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上升到82.51%,其中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上升到64.83%。外商独资企业通过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我国,对加工贸易企业控制模式产生很大影响,根本性的影响就是原来加工贸易的基础是中方提供厂房、土地,外方提供销售渠道,而目前外商所需要的土地是购买的,厂房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也属于外资企业,中方没有任何股权。由于没有任何所有权,采购权也自然就没有,这样也就不存在中方与外方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控制问题,而是外方企业与外方企业之间控制和被控制的问题。

在图2中,外商直接投资与加工贸易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两种形式表现的,一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采用加工贸易(一般采用进料加工贸易)的方式,是跨国公司企业内贸易的一部分。美国英特尔公司在中国成都从事芯片的封装、测试就是加工贸易的典型企业。。二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外包给契约企业的方式,而契约企业通过外国直接投资以加工贸易方式形成业务联系,尽管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这类企业是外包企业,但外包企业不是国内企业,而是国外企业进入中国投资而产生的一个子公司。这种形式在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中占主导,以计算机加工贸易为主,惠普(HP)等是世界计算机品牌制造商,但他们大多将业务外包给台湾企业,例如广达、仁宝等,台湾计算机企业又通过到大陆投资的方式加工组装计算机,他们大多采用加工贸易的方式,销售到这些品牌制造商的全球网络。

第四,国内有些企业开始利用加工贸易的方式来形成自己的品牌,这些企业进口料件,生产出最终产品,并通过自己控制的销售网络出口到国外。

二、文献分类和研究现状

对于加工贸易的研究,文献颇丰,主要集中是否要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加工贸易控制模式等3个方面。这3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但加工贸易控制模式是基础。

首先,国际贸易只是实现一国宏观经济目标的手段,在制造领域,工业化是一国经济在制造业发达程度的表现,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工业化可以通过外资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实现,这种实现方式具备了技术(制造工序的模块化)、制度(贸易自由化)条件。其次,以外资特别是独资为主的加工贸易方式,其实质就是外方控制了加工贸易的所有权,因而,加工贸易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为外方左右中国的工业化,不管加工贸易如何升级,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跨国公司以及契约企业。最后,由于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工业化是被发达国家所控制的工业化,因而即使实现了工业化,产业利益也相当小,这样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策制定者,就会提出是否要发展加工贸易的问题,这是加工贸易讨论的基本源头问题。

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中,是否要发展加工贸易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发展加工贸易,这种观点认为,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不仅微小,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潘永源(1999)认为,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发展空间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造成出口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使国际贸易陷入“贫困性增长”。夏虹(1998)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角度分析了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认为加工贸易使我国处于不利的国际分工和利益分配格局,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小。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加工贸易会导致我国技术创新缺乏,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因此,李蕊(2005)认为,中国经济应该走“开发主义模式”,

放弃加工贸易,实行技术研发和品牌战略,利用我国的大市场培植大企业,掌握核心技术,通过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实现工业化。

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加工贸易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加工贸易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第一,发展加工贸易可以解决我国的就业。张华初、李永杰(2004)研究了加工贸易对我国就业增长的贡献,根据他们的估算,1992~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平均每年就业人数为3632万人。第二,加工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隆国强(2003)认为,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接受跨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而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相当大的比重是从事加工贸易的。同时,加工贸易适应了国际分工深化的趋势。第三,可以通过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喻春娇、喻美辞(2007)认为跨国公司生产组织正在发生变化,外包等形式使为跨国公司提供制造外包的企业获得技术外溢的可能性增大,而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可以利用技术外溢推动加工贸易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加工贸易来实现我国的工业化。朱有为、张向阳(2005)认为在制造模块技术下,国际分工更加细化,从产业间分工转为生产环节的分工,每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不是体现在某些产业,而是体现在某些生产环节或者说是某些制造工序。因此,我国工业化的任务应该从以往的推进产业升级转变为推进产业链条升级。其升级的台阶为“简单的组装一复杂的组装一零部件制造一零部件研发一最终产品研发~自由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刘德学、苏桂富、卜国勤(2006)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得出我国的加工贸易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升级态势,从价值链环节看,已越过了简单组装而进入到加工阶段并逐渐接触到了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阶段。但总体而言仍然处在全球生产网络中较低层级的供应商。沈玉良、孙楚仁、凌学岭(2007)认为,如果不从全球生产体系下理解加工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模式及其带来的贸易利益,则要理解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是十分困难的。现代加工贸易由跨国公司发起和推动,现代加工贸易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的成本和可行性由加工贸易所在价值链的跨国公司对价值链的控制能力决定。因此,为了分析加工贸易对我国带来的贸易利益和转型升级的可能性,我们必须从跨国公司对加工贸易的治理的方式即加工贸易的生产控制模式及其影响进行研究。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是否要发展加工贸易以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实现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实质问题还是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问题,而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分配同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控制方式有关,尽管这方面的文献不是特别多,但是我们认为这是研究加工贸易的核心问题。

加工贸易控制模式研究就是中外双方对加工贸易企业所有权和采购权的控制方式,由于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权控制在外方手里,因而对加工贸易生产企业控制权的研究不考虑销售权问题。外方控制了销售权并不一定完全控制了加工贸易企业,所有权和采购权的不同配置影响了中外双方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控制方式。

不管是中方,还是外方,生产控制不是双方的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才是双方的目标。而利润最大化是中外双方在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就会涉及产权理论,因而对我国加工贸易生产企业控制模式的研究就引入了不完全合约下的激励制度模型分析框架。

由于加工贸易企业大多属于外商独资企业,因而要研究加工贸易,就离不开外国直接投资所采用的方式,而北方国家企业是通过FDI垂直一体化进入还是通过外包企业进入有不同的理论分析(见表1)。

根据Hart和Moore(1990)提出的财产所有权模型(model of the property rights),在加工合约为不完全合约,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的不再是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是“敲竹杠”问题,中外双方间需要对等的“纳什谈判”来分配事后收益的假定下,得出最优的战略选择。

Feenstra和Hanson(2002)利用Holmstrom-Milfrom提出的激励制度模型(model of incentive system),在加工合约为完全合约、外方和中方存在委托关系以及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假定之下,得出最优的战略选择。

根据两种权利(包括:所有权和采购权)的不同组合,Feenstra&Hanson(2002,2005)将中国加工企业的生产控制模式划分为4种类型:(1)外方同时拥有采购权和所有权;(2)外方拥有采购权,中方拥有所有权;(3)外方拥有所有权,中方拥有采购权;(4)中方同时拥有采购权和所有权。一般地,第一和第四类称为“独占”模式,第二和第三类又称为“分治”模式,相应的理论分析分别称为“独占”和“分治”假说。

Feenstra和Hanson(2003,2005)利用财产所有权的分析框架,引入人力资本专用性(包括合约的不完全性。)和外方的谈判权力等变量,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模型中涉及的具体假定:

(1)两个当事人为中方(加工贸易企业的经理人)和外方(销售方);

(2)无生产性的损耗,即一单位的投入品,被完全用以生产最终制成品;

(3)投入品的采购权可以在中外双方间抉择,而加工装配过程和最终品的国外销售分别由中方和外方负责;

(4)将产权和中间投入品采购权定义为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的核心内容,进而间接地影响当事人的事前努力的投入水平,也间接地影响中间采购的进价、加工装配阶段的成本、销售收入水平以及双方当事人的成本函数;

(5)当纳什谈判破裂时,拥有加工贸易企业所有权的当事人有资格获得残留利润,并可以通过和其他当事人签订合约继续加工贸易活动;

(6)当纳什谈判破裂时,相应阶段当事人的努力投资的边际收益将降低;

(7)当纳什谈判破裂并外方控制加工贸易企业的所有权时,中方只拥有采购权,才能改善其外部选择性,其事前的努力投资才能被第三方所认可。

Feenstra和Hanson将整个加工贸易活动被分为3个时段,第一期:当事人决定哪一方拥有工厂和哪一方控制进料的购买;第二期:当事人双方同时投入各自进行专用性投资;最后:当事人按规定进行投入品的购买,加工,销售产品,分配盈余。

作者分析的结果是,合约的不完全性对双方的影响是对称的,进而对生产控制模式没影响,而加工企业的加工的附加值(value-added in the processing factory)、外方的谈判权力和人力资本专用性(human-capital specificity)对生产控制模式作用明显。当人力资本专用性低,或者外方的谈判权重高时,外方可以通过将投入采购权转移给中方,激励中方的专用性投资,改善“敲竹杠”问题,形成了“分治”模式;当人力资本专用性高,或外方的议价谈判权重低时,应采取“独占”模式。随后作者对中国加工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认为,在1997至2002年期间我国的加工贸易模式

中,总体来说产权和投入控制权更倾向于分离,其中外方拥有产权,而中方控制投入采购权。同时,根据地区特征、产业特征、是否通过出口加工区、是否经香港转口,生产控制模式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在我国内陆和北方省份,由于出口市场厚度较薄,法律成本高,故可认为具有高的投资专用性,加工贸易企业大多采用“独占”模式,在南方沿海省份(特别是经济特区)的出口市场厚度高,法律效力强,故而投资专用性低,进而“敲竹杠”的成本低,加工贸易大多采用“分治”模式;在附加值较高的行业中,“分治”模式占优,附加值较低的行业中,“独占”模式占优;通过出口加工区出口或者经过香港转口时,“分治”模式占优,反之则“独占”模式占优。

王怀明(2006)认为,Feenstra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中沿海和内陆省独占模式与分治模式并存的现实情况,也没有建立产业特征与生产控制模式之间的理论联系,也没给出选择具体模式的条件。他提出:人(加工企业的经理人)不能等同于加工合约的中方,外方也应在加工装配阶段付出成本,并扩大了资产专用性的范围,进而沿用前人思路修改了模型,分析结果是: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不仅与资产专用性、外方的谈判权利有关,而且也同产业特点有关,它们也实质地影响独占或者分治模式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附加值低,加工企业大多采取中方独占模式,而机电行业附加值相对比较高,加工企业则以外方控制所有权、中方拥有采购权的“分治”模式为主。结合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分布特点,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大多采用“分治”模式。

张居衍(2006)从中国加工贸易的两种类型出发,认可了加工装配权是由中方经理人来控制的,营销和销售环节是外方来负责的,而采购权是哪一方控制未定这样的假定,针对(1)相比契约外包,什么时候应该选择在加工贸易企业内生产;(2)对当事人来说,什么条件下该拥有加工贸易企业的所有权,什么时候权利应独占或分治。在纳什均衡范围下,将整个经济活动分成两个阶段,利用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理论,考虑了当事人在一体化和外包之间的战略选择,细化双方当事人在加工贸易企业主体内的权利分配和议价过程,列出双方当事人的支付矩阵,并解出每一种行动集合纳什均衡的条件,强调了市场厚度、交易效率和外部选择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当市场厚度不够时,双方偏好独占;当市场厚度增加时,双方倾向于分治,此时的外方倾向于拥有加工企业的所有权,而地方管理者则更偏好拥有中间品控制权;当市场更加厚且贸易更加有效时,在现货市场中与第三方的当事人主体从事契约外包变得比单纯地在加工企业内生产更令人满意。

三、文献不足及展望

从上面我们对文献的归类中知道,国内外学者对加工贸易的分析从原来的是否要发展加工贸易到目前加工贸易控制模式的研究,这些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政策意义。

但从整体对加工贸易控制模式的研究看,我们认为国内外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同时还有几个关键问题要亟待澄清。

首先,外商独资企业加工贸易的控制权假设问题。在第一部分,我们已经指出,外商独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占加工贸易额的比重达到60%以上,同时,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外商独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占76.08%。这种企业通过FDI方式进入我国,在图2中我们已经说明,这种企业或者是通过企业垂直一体化以加工贸易方式实现跨国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或者是通过外包方式通过本国或第三国企业外国直接投资以加工贸易方式实现跨国公司与契约企业之间的最优化决策。

对于以企业垂直一体化方式的加工贸易企业,不管是所有权还是采购权,或者任何其他权利,都属于跨国公司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的权限设定,与任何第三国或者第三方企业没有任何权利分配关系。因而不存在Feenstra和Hanson(2002)对加工贸易企业两个当事人为中方(加工贸易企业的经理人)和外方(外企)的假设,在这种企业类型中,只有一个当事人,就是外资企业本身。因而其激励机制的设定只有母公司对子公司内部的激励机制,并不涉及到中方当事人。对于以国外母公司以外包方式进入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其基本运行方式见图3,第一,发包方控制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市场,当然这个加工贸易企业可以承担一个发包方的业务,也可以承担多个发包方的业务,而承担多少外包业务取决于承包方的决策。第二,通过FDI进入到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属于承包方的子公司,加工贸易企业的决策取决于承包方对其的决策权限界定,因而也不存在中外双方当事人的假设基础。第三,由于存在着发包方控制着销售权,因而尽管发包方没有控制所有权,但可能控制着采购权,或者其他同加工贸易生产有关的权利。

但是,不管是垂直一体化的加工贸易方式,还是外包的加工贸易方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外方完全控制了加工贸易企业,中方没有任何参与权利配置的可能和形式。

其次,销售权的假设问题。目前研究加工贸易控制模式一般假设销售权归外方,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是否所有加工贸易的销售权归外方,另一个问题是销售权归外方,但不同企业类型和销售网络是否影响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控制方式。

从我们对沿海地区的调研看,有些民营企业确实拥有国外的渠道,并且有自主的品牌,他们将加工贸易作为生产运行中调节采购成本和控制质量的手段,在我们对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调研的28家民营企业中,有50%以上的企业拥有销售权,而且有的企业还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专利。尽管这种加工贸易在我国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但是对未来发展加工贸易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权归外方,但是不同企业类型的销售渠道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控制方式产生影响。

以我国加工贸易中比较大的纺织品和服装为例,这种产品的渠道多种多样,见图4,在美国,服装商品链的渠道包括5种类型,在这5种类型中,有低端的产品,也有附加值比较高的产品。因此,品牌制造商、经销商和大型零售商的客户群体不同,因而产品的附加值就不同,对于大型零售商,产品的附加值低,标准化程度高,生产量大,因而这种渠道商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控制主要以产品的标准进行控制,既没有必要指定采购的原材料,更没有必要对所有权进行控制。对于品牌制造商,产品本身的生产量比较小,附加值比较高,为了维护产品的质量,对使用的料件、制造工序和工艺都有严格的要求,这样,品牌制造商大多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比较严格的控制,最主要的表现是对原材料的控制,品牌制造商或者指定国家,或者指定相关的企业。因此,不同渠道,对加工贸易企业控制的模式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