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作文批改评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作文批改评语范文1
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在写作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老师在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时,评价机制不健全,仅仅是按照等级来划分学生的习作。在功利性的写作评级机制的驱动下,学生对写作逐渐失去了信心,学生无法在等级评价机制中明确自身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闪光点。教师如果能够在写作的评语中多运用激励性的评语,学生就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对写作学习的乐趣。
一、作文批改过程中激励性评语的重要性分析
激励性评语就是对学生的习作用带有鼓励性的话语进行评价,对其写作进行充分的肯定,通过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逐渐取得进步,建立自信,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很好的运用语言,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学生的写作批改中用激励性评语,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通过有效地反思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激励性评语是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是提高教师教育观念的重要体现,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是一个很大的提升,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在进行作文批改时,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学生学习写作中要扮演的角色,努力通过激励性的评语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激励性评语在作文批改过程中的运用
(一)规范的习惯评语在作文批改中的运用
在进行作文批改时,规范的习惯性评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因此,老师在进行写作批改时,一定要养成书写规范评语的习惯。在写评语时,老师要先理清思路,然后打草稿,对自己写的评语进行多次的修改,避免字迹潦草的情况发生。规范的激励性评语如果可以很合适地运用到学生的写作批改中去,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看到老师规范的评语,就会在写作中注意格式问题,并且确保书写工整。当学生的写作存在些许的问题时,老师可以运用激励性的评语进行鼓励,让学生提高学习写作的自信。
(二)专项引导类评语在作文批改中的运用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造句的错误或者用词不恰当,但是,老师在进行批改时,往往是用鲜红的笔打一个大大的叉号,学生看到醒目的叉号后对写作学习的热情降低了。所以,老师在进行作文批改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语句不通顺或者字词运用不恰当的情况,应该用笔轻轻标注,然后在旁边帮助学生将恰当的词汇补充出来,学生在看到这些批改后,在下次的写作中就会注意。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如果发现学生正确地使用的成语或者习语,这时候,老师便可以运用激励性评语,例如,成语具有很高的概括性,习语言简意赅,这样,学生在下次写作中,就会自觉地将成语和习语运用到写作中去。
(三)佳句评奖类评语在作文批改中的运用
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会发现,学生的作文会有一些亮点,在他们的习作中,会展现出一定的好词好句,佳句也是层出不穷的。但是,学生之间的认知结构和只是水平是存在差异的,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导致了学生的语言体系也是不同的,所以,老师在进行作文批改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语言运用的闪光点,并确保学生可以继续保持自己的优点,发挥其写作的长处,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佳句评奖类评语主要是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发现其语言的闪光点,进行赞美性的评价。
(四)宏观调控类评语在作文批改中的运用
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够培养自己按时写作的习惯,能够发现自身在写作的过程中词语和句子运用是否规范,这时,如果老师可以给出具有鼓励性质的评语,对学生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宏观调控类评语主要是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将学生往正确地写作方向引导,对学生写出流畅的佳作进行鼓励的激励性评价。宏观调控类评价的标准主要针对学生的主题句、推进句和结语进行引导性的评价。例如,文章的布局合理,文章的整体构思合理等整体性的评语。
(五)情感导向类评语在作文批改中的运用
情感的交流可以促进老师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写作课堂的效率。在写作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运用情感教学,将学生的情感进行挖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就可以发挥出写作教学的优势。情感疏导类的评语是运用具有温馨的鼓励性的评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写作教育,都能够主动地与老师进行写作问题的交流的一种手段。例如,老师在进行作文批改时,可以写“从你的文章中可以折射出你美丽的心灵”“从你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等等,通过情感的沟通与升华,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愿意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入作文中,提高写作水平。
三、结语
现在,在作文的写作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在写作中总会受到打击,长此以往下去,他们对写作就失去了信心,因此,老师在作文批改中运用合理的方法,给学生一定的激励是有必要的。在写评语时,老师要先理清思路,然后打草稿,对自己写的评语进行多次的修改,避免字迹潦草的情况发生。规范的激励性评语如果可以很合适地运用到学生的写作批改中去,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作文批改中,要运用宏观调控类评语、情感导向类评语、佳句评奖类评语、专项引导类评语,从而提高学生对写作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杨红.激励性的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09,14:55.
[2]陈崔昕.高中作文激励性评语的主要作用分析[J].考试周刊,2009,42:70.
[3]王芳.激励性评语在中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作文批改评语范文2
近年来我区各校都在大力的推进课堂改革,变过去的“师本课堂”为“生本课堂”, 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教师也在不断的学习新的思想理念以转变自己的观念,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中不断创新,最大限度的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课堂导入、重点难点的解读、还是拓展延伸、课后小结等等,都能体现这一理念。可是笔者发现我们教师往往容易忽视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业的批改。作业的批改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教师了解和检查学生学习的重要窗口,是教师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通过作业的批改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同时更是在作业批改中要让学生接受到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信息。这才符合生本课堂的要求。可是对于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比较学习的差异。这样的评价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不是“以生为本”的体现。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在作业批改中巧妙地运用简短的评语,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它信手拈来、篇幅短小、针对性强。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巧妙运用它,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小小几字评语往往能起到” 字字拨千斤”“此字无声胜有声”作用。
一、简短评语能直指错误要害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概念、答题方向等方面的错误时,教师可以用简短的评语进行指导,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注意审题”、“文末句子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考虑”、“区别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注意答题格式”等,根据这些评语的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样改正。又如教师可以用“不会吧”“这是你做的吗?”“老师记得课堂上咱们分析人物形象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啊”等评语间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如果说教师盲目布置作业会把学生带入“题海”,那么,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的全收全改,将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这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惰性。因此,作业的批改也可采用评价的方式的方式进行。例如,可采用随堂评、课下评、个人评、小组互评。教师对某些作业的处理还可采取让学生“自改”与“互改”的方式进行,这不仅能使信息反馈及时,而且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提高他们自我教育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批改作业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简短批语是学生的一剂心灵鸡汤
每个学生都有被尊重、被表扬、被认可的精神需要。恰当的评语是学生的一剂心灵鸡汤,它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的动机。例如,“你不错,老师赞赏你的好学精神”“你准行”“你的解题思路很好,可要细心点哟”等等。这种带感彩的简短评语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对学习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如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还能注意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并适时的用精妙之语给学生以点拨,更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的浪花,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发挥潜能,激发创新意识。比如我教学《孙权劝学》一文时,其中有一道思考题:读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许多学生都只得出“开卷有益”“读书对人很重要”等启示,我就在评语中启发学生“可以从孙权、鲁肃、劝说艺术、接受意见等多角度思考呀,你准行的。”结果第二天发现学生的作业上就增加了许多启示。又如对于发散性思维的写作练习,对于写得好的学生,我常评语“写得妙”“爱写作的你肯定还有高招”等激发学生的的创新意识,开启学生心灵的智慧。
三、简短评语是师生间沟通的桥梁
作文批改评语范文3
一、完善批改机制,多写鼓励性语言,起到示范作用
过去,作文评语往往是指出学生作文的不足,大大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为此,我提倡用鼓励性语言写评语。评语首先要明确地指出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对于其不足之处,教师须用婉转的语言指出,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供其参考。这样一来,学生认为自己与教师是真正的民主与平等关系,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互批作文,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
在学生的印象里,作文批改是教师的事,学生的任务就是写好作文,修改工作由教师完成。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我们力求改变“学生写,老师改”的现状。在第九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我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并找例文与学生一起进行修改,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作文批改评语范文4
作文评讲是小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作文教学中,作文的评讲是十分必要的,它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评讲好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集体批阅,群策群力,逐步提高学生的防病能力和习作鉴赏水平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但这样做却加重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批改负担,一方面限制了学生作文数量,同时学生从中收效甚微,常常是作文本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只看一眼总批和分数,不能从中领悟并改进。
我们探讨并尝试集体批改。我们先将全班作文浏览一遍,大致了解本次作文共同的优缺点。从中选择几篇最有代表性的文章交同学们在课堂上集体批改。把准备集中批改的作文印发给每个学生一份,由每一位都改一遍。让学生找出其中错别字、语病、词不达意的地方等等,力使文章完整,这是批改的第一步。在文章没有这类问题之后,交全班同学讨论该文的问题,是否有力表达中心、文章辞藻是否华丽、文章素材选取是否恰当、文章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晰。找一些写作能力强的同学发言,在大家评过之后,教师再针对学生还未发现的问题进行补充。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评讲时组织同学们开展了小组互评的活动,组成四人批改小组,其中一人为小组长,组长读文后,组织讨论,共同修改,其他三名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读文、评文的过程中,学会了欣赏别人文章的优点,针对别人的文章提出宝贵的意见。比如:文中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用得好就用特定符号划出来,还可加上旁注(这个词用得真妙或这个句子太形象了);哪个句子表达不够准确,哪个片段不具体等,学生都能发现。学生通过参与互评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他们学会了欣赏别人,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接受别人的看法,使合作探究的精神在习作互评互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组批改的做法,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评改中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学会合作,思维活跃,集思广益。他们不但在相互批改中得到了锻炼,还提高了他们的作文水平,这不能不说是条妙计。
三、以鼓励的方式、口吻、心态去批改学生的作文,能激发他们对写作的热爱
作文批改评语范文5
关键词:作文评改 互改 再改 学生评讲 教师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123—01
作文是考察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标志。语文老师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费尽心血批改的作文,学生只是粗略的将评语看看,有的甚至看都不看,就随手将作文本往抽屉一扔,尽管我们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但学生对我们不辞辛劳的成果并不领情,这样且不说我们的工作量如何大,单就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而言,因为只是完成一项“任务”,也似乎起不到多大作用。
我曾经反复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精批细改对学生的作文起不到相应的指导作用,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水平总是徘徊不前,收效甚微?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否应动点手术,给它注入新的血液呢?为此,我尝试着对作文教学进行改革。我想,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就从这个最根本的“源头”抓起,能不能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从一项没有兴趣的“任务”中解放出来,换一种眼光审视和评判其他同学的作文,这样才能真正的思考自己的作文得失。
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的热情很高,劲头十足。说实在的,刚开始,我也很担心学生会不认真修改,那可就适得其反了,可我想错了,他们修改的作文甚至比我都更认真,小到错别字,标点符号,大到段落的安排,文章的立意,他们都有很高的要求,评价之恰当也是我始料未及的,有的学生写的评语真的是非常中肯。以下是我在具体教学中的一点粗浅做法与体会。
一、 批改
作文批改我采用分组进行,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第一步,分批改小组。一般六人为一组,按学生作文水平高低搭匀。每组安排一个写作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担任批改小组长。为便于组织,原则上分组以座位为序,灵活调动。
第二步,分组批改。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集体修改本组作文。开始我先教给学生修改符号,提出几点要求,学生拿到别人的作文后,进行第一次修改,找出错别字、病句。第二次修改,找出点题句、过渡句、呼应句、点睛句、抒情句等好句子,用波浪线标出。第三次批改,对每篇习作提出修改意见,达成小组共识后,写上评语,写评语时书写要工整,语句要通顺,最后签上批改者的姓名。
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人人都参与到改作文中来,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并且可以广泛争论,互相交流观摩,互相启发,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借鉴同学的写作优点,往往比教师讲得更直接更有效。同时,别人作文中的缺点短处,自己也会引以为戒。
第三步,教师再改。这是作文评改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指导的重要时机。学生互改作文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的不认真,有的不会改,有的甚至把文章改坏,如果教师不及时作出再次评价,很可能有些误评会把学生引向歧路,因此教师的再评和检查很关键。
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批改作文,批改学生的评语。
首先,批改作文。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准确地运用文字和符号来点明需要修改的地方,提示修改的方法。因为学生已经批改过,这时教师只需宏观上把握就行了。
其次,批改学生的评语。学生互评中,批地好的、正确的要加以肯定、表扬;批得不准确、不认真的要及时修正和提醒,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
二、 讲评
互相批改是实践,讲评是提高。作文讲评我是这样做的,每组选出一到两名优秀作文,由小组长或者本组成员代表来读,宣读评语,并且进行点评,指出作文中值得肯定的地方,提出改进的意见或建议,然后其他组成员针对这篇作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好在哪里,或者从文章的结构,立意,语言等方面来谈,或者就某一句话来谈也可,或者也可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只要能谈出自己的看法都予以肯定,最后我再予以总结。
起初,作文讲评时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评。刚开始读的同学声音很小,离得远的同学听的不是很清楚,效果不是很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多次鼓励多次提醒,仍然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我非常着急,真想把作文本拿过来自己读,我知道这样做会让每个同学都听的很清楚,但是却违背了我的初衷——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一次讲评,轮到骆腊腊同学代表她们组来读,她读的是崔桃同学的作文《小议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文章写的很好,她的声音也很洪亮,读的非常清晰,每个同学也都听的很认真,读完之后,大家给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我不失时机的进行表扬:“崔桃同学的作文写的很棒,骆腊腊同学也读的非常好,让我们再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崔桃同学和骆腊腊同学。”这时每个同学都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让我没想到的是后边几组同学读作文的声音有了明显提高,她们都尽力把声音放大,把自己最好的朗读水平展示出来。
讲评时,虽然他们的表达稍显稚嫩,但他们敢把自己最真的想法说出来。哪些地方写得真,哪些地方写得美,哪些地方有违生活真实,他们评说起来可说是头头是道,有的学生的观点让我始料未及,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创造性。我认为这样的讲评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他们对作文的兴趣。
作文批改评语范文6
【关键词】 作文评改 效益 写作热情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35-01
作文是集中反映学生在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以及语文技巧等方面态势的一个重要形式。作文既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形成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它在中考、高考中所占的比重,都要求我们应当认真对待。所以,作文可以作为衡量学生语文学习程度的重要尺度。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呢?我想,除了日常的作文的指导和课堂讲评外,高质量的作文批改也是重要的一环。
在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常常使语文教师付出许多精力,花费许多时间,但却收效甚微,对学生往往帮助不大。加之教学任务繁重,批改作文就成为教师的沉重负担。因此,研究怎样改进作文批改方法,提高作文批改效率,在作文评改方面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新方略,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不少语文教师批改作文都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轻视课内批改作文的作用,他们往往将作文批改工作放在课后。这样做只能将教师往作文堆里推,还遏制了学生对自己作文质量做出自我评价的主动性。二是批改作文只讲究形式,不重视效果,结果使老师的辛勤批改成为无效劳动。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大量事实证明,好的作文往往不是教师批改出来的,而是学生写出来的。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包括改进语文教学、加强课外活动、有计划地进行写作前的指导等等。只有在此基础上去研究解决批改问题,才能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正确方法。
在具体做法上,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参考:
1 培养学生写作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是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因为一旦学生缺乏自信,就会越写越没劲,从而滋生失败心理。这方面的道理不言自明,无需多说。关键是教师怎样去做,才能不伤害学生的写作信心,甚至还能提高这种信心。
据此,在评改作文时,评语就要多给学生以鼓励、肯定和期望。中学生的自尊心较强,比较爱面子,教师的训斥、讥讽及否定只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而及时恰当的鼓励、期待,则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2 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让学生乐于谈写作,有助于促使他们乐于动手写。
当然,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教师要使学生明确修改作文应该注意的事项。其实,作文修改不外乎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文章的内容,一是文章的形式。再具体一点,内容主要包括文章思想观点的斟酌和具体材料的提炼;形式主要包括文章结构的调整、语言文字的推敲、标点符号的使用、书写格式的规范等。
要使学生明白,修改作文是有章可循的。比如,第一步要让学生在通读作文的基础上,对主题是否突出、观点是否鲜明、选材是否典型、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等几个方面作出判断,对要修改的文章有个总体认识。其次,则是更进一步,细化到对字、词、句、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加以推敲,进行修改。
3 教师示范,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由于学生的知识、阅历有限,有时难以识别文章的优劣,这时教师就应当用具体的文章作示范,进行分析指导。通过几次典型批改,使学生领悟到作文修改的门径。学生摸索出了修改作文的门径,动笔之前,就会考虑怎样审题立意、怎样选材组材、怎样提炼中心等,就不会信笔乱写,写好之后还能自己进行修改,作文质量自然会有较大的提高。
教师的示范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有闲暇的时候,可以跟学生一道写一写,甚至写同题作文。教师不能怕露丑,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把老师写得不好的下水文章改得更好了,那么,对学生的写作、修改作文的兴致和信心就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4 合理评判,以个性化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给学生作文下评语似乎是小事一桩,不值得一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果只是写一些“语言通畅,结构合理”等之类的空洞话语搪塞了事,甚至只是简单打个分数、划个等级,久而久之不仅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对作文提不起兴趣,而且作文训练的效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有人提出:“作文评语至少有三重功效:一是评价作用;二是反馈作用;三是激励作用。”一个好的评语可能会使写作能力差的学生鼓起写作的勇气,同样也会使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再接再厉继续前进。相反,如果学生不能从评语中读出自己存在的不足,那么他在下次训练中也就不可能努力克服、改正,他的写作水平也就当然只能在原地打转。
但在评分过程中,也不应要求过于全面或提出过高要求。希望学生一步到位,这样的评判标准势必造成学生写作兴趣下降,信心丧失。
5 以点带面,实行面批面改
所谓面批面改,就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口头批改。当面批改作文,针对性强,便于因材施教,也可密切师生关系,增强感情。但面改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不可能过多地进行。
那么,要选择那些作典型,实行面批面改呢?
一类是水平较高的作文。这些同学大都语文学得好,课外阅读广泛,语言基本功扎实,观察思维能力强。但他们的作文也易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进行面改,指出其不足,可以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类是特别差的作文。比如立场模糊,观点错误,情调不健康的作文;比如错字连篇,基础特别差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