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2-01
说课是教师将自身现有的知识储备经过再加工,设计出一套易于接受、理解的方案,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达到传递知识的初衷。设计方案主要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利用短暂且有限的课堂教学,理清知识,整合体系。之于教,这是提升的途径;之于学,这是反刍的过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研究生命物质的结构及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分子生物学)三部分。对于医学院校学生,修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有助于整体性、概括性的理解生命体,进一步探讨疾病、亚健康和健康间异同点,指导临床实践中的诊断、治疗。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及作用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遗传信息的传递部分,关于复制特征的总领性概括,是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开始。就知识体系而言,承接构成生命的物质、机体代谢及其调控两部分学习之后,围绕中心法则展开对生命的探索。
接触任何知识,搭建整体框架尤为重要。DNA复制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其特征是分子生物学部分的总概。首先了解一般性、基础性规律,有助于知识从共性到个性的迁移;有助于理论从浅显到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教学从灌输式到启发式的转变。
2、教学目标
学习的目标:根据遗传信息的传递(分子生物学)学习特点,围绕中心法则逐步展开。掌握DNA复制的三大基本特征,同时着重强调遗传的保真性。
教学的目标:通过基本特征的讲授,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整合知识体系。将DNA复制的基本特征与之后学习的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进行联系;与之前学习的核酸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梳理知识、体系间巧妙的相关性,建立一套适宜的思维体系。
3、教学重难点
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医院校二年级学生,已经对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健康与疾病问题有了相关了解。鉴于本部分内容从微观分子水平阐述遗传物质的传递,掺杂较多新名词、新概念且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想象,学生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全面分析,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以复制叉为主线,串联讲解重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及具体讲授专业情况,将本章节(第十四章第一节《DNA复制的基本特征》)安排为1课时(40min)。教学内容设计为:新课导入(5min),主要内容教学(30min),归纳总结(5min)。整体采用“总―分―总”的模式推进。
首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回顾、总结,将《生物化学》大致分述为三部分,前两部分已完成学习,而后接触到遗传物质传递(分子生物学)部分相对较为微观、抽象,联系中学阶段已接触到的重要概念――“中心法则”进行讲解。其次通过“中心法则”叙述的DNA、RNA、Protein引出三条主线,而本次课程讲授DNA的生物合成。最后利用“复制叉”串联第一节DNA复制基本特征。
三、说学法
课堂上主要采用课件加板书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利用学科特点(从实验归纳出结论)从经典实验入手,学习DNA复制的三个基本特征。同时,利用“复制叉形象的记忆,达到课后复述、应用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5min)
回顾中学阶段“中心法则”内容,构建基本学习框架,即DNA、RNA及蛋白质相关内容。本课时以DNA复制的基本特征为主。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经典实验回顾、分析,梳理DNA复制基本过程,导出“复制叉”概念。
2、讲授新课(30min)
围绕“复制叉”,以课件加板书的形式呈现其图例。依次结合常用实验技术(同位素标记、示踪,密度梯度离心,放射自显影等),从经典实验中得出相关结论。教学过程以启发式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理性推导,自我总结。从原核体系入手,由简到繁,将相关结论推及真核体系。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避免“填鸭式”,增加讲授趣味性。
3、归纳总结(5min)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是复制过程的综合提炼,利用“复制叉”这一重要概念将全过程串联,便于学生记忆的同时,也能拓展涵盖相关知识,如冈崎片段、前导链、后随链等。
参考文献:
[1] 查锡良.药立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唐炳华. 生物化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3] 林 凡.高冬.王一峥.等.生物化学“糖代谢”说课设计方案[J].卫生职业教育,2013,13:54-55
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2
1、生物的概念。
2、生物的分类。
3、生物的基本特征,结构特征和生命活动特征。
知道上述三点就足够很好地继续学习高中生物知识。
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引导 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呢?
一、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打破旧有教学模式,引进探究、合作、情境、实验等多种新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生物本身的趣味性,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能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 如在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课中,引导学生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先提出问题“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身体结构有什么特征?”引起学生观察思考,再引导学生将蚯蚓放置在硬纸板、玻璃板等不同的物体上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结论。最后还可以提问“活动结束,我们为什么要将蚯蚓放入大自然?”探究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形成,计划的制定,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的过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易于形成创新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成功后的又将内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学生当然会兴趣浓厚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又如在教 “营养繁殖”时,可设计这样的情境:有人种了一棵苹果树,上面结了许多苹果,竟然有不同的外观和色泽,吃起来口味也不同,这个人是怎样种出这棵与众不同的苹果树的呢?引导学生带着饶有兴趣的问题去阅读“营养繁殖”,学生会积极思考,认真在书中寻找答案,必然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情境的创设有时非常简单,如:教学“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索”,就可以巧妙地利用实际的情境――两组种子萌芽的标本:一组萌发状态良好,另一组则种子没有萌发。这充满矛盾的情境,自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加强实验教学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以获得探究的基本方法。生物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生物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等教育功能。生物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生物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1. “以实验为基础”是生物学的基本特征
学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学科的学习特点,在实验中学习生物学无疑是最有效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在生物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和研究生物学,掌握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生物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生物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生物学探险究性学习。例如: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试验中,学生通过亲自的操作,让他们发现光确实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喜欢生活在黑暗处。通过试验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新知识而且还懂得了实验的基本技能操作。
2.生物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
生物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生物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生物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地探究的过程。例如克隆羊“多莉”、“试管婴儿”的实现,就是一个科学探究过程。
三、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字:计算机;病毒;特征
1引言
病毒原属生物学内容的概念,指的是不具备细胞结构但具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病毒自身虽然不能复制,但往往具有相当的破坏性。当计算机技术普遍发展并给人类带来一定的便捷性时,计算机系统同样出现类似于生物系统病毒的破坏程序,通常称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存在于计算机环境中的一个程序,由人编制而成,进入计算机系统后可以影响计算机的使用,浪费计算机资源或者破坏软件,部分恶性病毒甚至可以损坏计算机硬件。
2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
破坏性是计算机病毒的最核心特征。计算机病毒并不是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需要的程序,而是非法运行的违背计算机系统运行规则的程序。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表现为显性与隐性两个方面。部分计算机病毒表现为显性破坏性,而部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则比较隐蔽,或者说不直接。而显性破坏性的计算机病毒,又有不同的两种,一种是软件的破坏性,另一种是硬件的破坏性。很多计算机病毒具有软件破坏性,有的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文件,有的破坏计算机的应用程序,有的破坏计算机的系统程序。譬如2007年1月肆虐网络的计算机病毒熊猫烧香,其原型病毒就不会破坏计算机系统程序,只是对计算机中存储的EXE文件进行图标替换。但后期熊猫烧香病毒变种后,就会破坏计算机系统程序,造成计算机蓝屏现象、频繁重启操作等,甚至出现破坏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文件的功能。还有一类计算机病毒,可以对计算机硬件产生破坏性。譬如CIH病毒,就是一种能够破坏计算机系统硬件的恶性病毒。除了这种显性破坏性的计算机病毒外,还有一种隐性破坏性的病毒。这类病毒只是自身在计算机系统中复制,使得计算机做并不需要的无用功,但是并不直接影响计算机的使用。
3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
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典型特征。典型意义世界第一款计算机病毒“ElkCloner”感染了上千万台计算机,尽管其不具有显性破坏性,但是依然让众多计算机感受到他的力量,其后,臭名昭著的计算机病毒梅丽莎传染了全世界15%到20%的计算机,而2009年的Conficker病毒感染了全世界约1500万台计算机。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光盘、硬盘、优盘或软盘等存储介质或者网络,在计算机内部或者计算机之间进行广泛传播。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有类似于自然界的生物病毒的传染性,其传染过程主要表现为感染、潜伏、繁殖和变异。感染,是指良好的计算机因接触带有计算机病毒的存储介质或者网络文件,自身携带计算机病毒的过程。当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后,有可能病毒立即产生破坏作用,也有可能潜伏在计算机中,等待指令或者静默传播。潜伏,是指计算机病毒存储在计算机中但不产生破坏作用的过程。繁殖,是指计算机病毒可以在其寄生的计算机内利用计算机程序通过网络、存储介质等方式复制自己。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病毒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也正是因为计算机的繁殖属性保证了其具有传染性。变异,是指计算机病毒被常见杀毒软件防御或者清楚后,程序员根据计算机病毒代码改变制作的新计算机病毒,或者计算机病毒编制者预先设定计算机或服务器,病毒定期访问并变异代码。变异后产生新的计算机病毒具有更强的破坏性。
4计算机病毒的可触发性
可触发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如果失去可触发性,计算机病毒则失去其传播感染及破坏的能力,也就失去了计算机病毒的能力。可触发是指计算机在感染计算机病毒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计算机病毒就会在计算机中运行产生作用。计算机病毒的可触发条件的限制是计算机病毒制造者精心设计的环节。因为简单、易于实现的触发条件将导致计算机病毒容易暴露,导致计算机维护者及时做出反病毒措施,将其处理,而难度高的触发条件又不利于计算机病毒的广泛传播,失去了病毒的感染特征。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条件有很多种,有计算机病毒将计算机系统时间作为触发条件,有将I/O输入作为触发条件的,有将计算机系统某一命令为触发条件,有将计算机硬件型号作为触发条件的,还有将系统运行某些文件作为触发条件的。譬如,有些计算机病毒将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的型号作为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条件,计算机感染病毒后,计算机病毒在后台运行,读取系统文件,一旦发现该计算机的处理器是其设定的某些处理器之一,则计算机病毒立即进入前台运行,发挥破坏作用,反之,则等待潜伏,复制传播感染其他计算机,直到触发条件具备才可以发挥作用。总之,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条件是计算机病毒设计者设置的,有单一触发模式,也有多种触发条件共同作用的模式。
5结论
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5
基因独立遗传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遗传上,各自控制自己的性状且互不干扰,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要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基因一共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在繁衍后代上,基因能够“突变”和变异,当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的影响,后代的基因组会发生有害缺陷或突变。
(来源:文章屋网 )
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园林 建设
1.生物多样性的涵义生物多样性可以定义为不同性质的生命系统的不同的、不相似的属性。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植物是园林绿地的主体,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还原者,死亡物质和排泄物被分解用作能源,支持着微生物的活动。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物种在不同地理条件下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结构,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同一生态系统内种类结构功能等各个水平上存在着差异性。生物多样性是相互依赖的,没有遗传的多样性,生物便失去了进化的动力,物种的生命力将变得十分脆弱;而没有物种多样性,就无法形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没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许多物种就会面临灭绝,也就谈不上遗传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实质就是基因的多样性,是每一个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从分子到生态系统的各个生物级水平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
2.生态园林建设的意义由于城市人口密度高,工厂集中,三废排放多,加之城市的地表被大量的建筑物、水泥、柏油路面等覆盖,使城市的每条街路都变成一个热岛,繁华的建筑构成了水泥森林。同时,随着城市工业、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城市噪音增多,噪音分贝大,国际标准组织提出的工厂噪音标准为70dB~75dB,当强度超过70dB时,就会使人产生头昏、头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高血压等病症。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噪音污染是很严重的;另外,城市中的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北方冬季取暖烧煤排放出大量的粉尘、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硫化物、煤烟等有害物质,使城市空气污浊,烟雾弥漫,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生态园林建设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绿色树木对声波有散射、吸收作用,如40m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音10~15 dB,高6~7m的绿带平均能减低噪音20~30%。据统计,乔木的叶面积是占地面积的20~75倍,灌木和草是占地面积的5~10倍,所以应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规划设计多层次绿化结构。植物的环境保护作用是和叶面积成正比的,植物的叶面积大,摄取太阳光能的能力就高,植物叶形多样,形态各异,减弱噪音的作用较大,生态园林能建立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人工植物群落,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减少噪音、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的绿色生态环境。
3.生物多样性的种类生物的种类十分丰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藻类等应有尽有,可在园林中应用的种类、品种不计其数。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土壤条件变化较大,植物的生态类型多种多样,植物群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呈现明显的规律变化,荒漠、草原、热带雨林等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特征。而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植物形成多种生态适应性,对土壤、大气都有着不同的适应性,为营造各种不同景观,满足不同地域及小环境的绿化美化需求提供了充分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