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朗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诗词朗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诗词朗诵

古诗词朗诵范文1

关于五四青春的朗诵稿一

我伴着明媚的春光走进绿洲

我澎湃的激情化作条条彩绸

我的血液荡起昂扬的青春音符

我的追索一如倜傥的青春节奏

我何时走进青春人生似乎难以界定

但我总深恋着青春这一枝生命独秀

青春啊是什么

这个超越美丽的迷人美丽

青春啊能有多久

谁都想亲够却总也亲不够

青春不是平铺的几款色调

青春是刚刚展开的五彩缤纷的画轴

青春不是一张被渲染的彩纸

青春是书写壮美人生的一面锦绣

青春不仅仅是一种外表

青春孕育着理想、直面于挑战、深藏着追求

青春不只是一个时段

青春是矗立在生命旅程中的摩天大楼

青春似乎还欠有几分的练达

但谁不讨厌老气横秋

青春常常充满奇异的幻想

但谁不爱拥抱那创造的星斗

青春啊能随我多久

我的青春能跨越几度春秋

生命不竭啊

青春就不会衰老

漫漫征程啊

青春与朝阳一齐走

关于五四青春的朗诵稿二

当青春的花絮洋溢在天空,

追寻着你的梦。

天边漂浮的洁白绒花,

带来你的笑容。

红红的太阳朗朗的晴空,

是生命的源泉。

阳光灿烂照耀的原野,

一片郁郁葱葱。

春风化雨春雷滚滚,

惊醒沉睡的梦。

青春的花朵绽放在心中,

最爱你的笑容。

关于五四青春的朗诵稿三

想当初,我们的青春

自校园跨进尘世的门槛

就如含苞欲放的花瓣

少不了当之无愧而

慷慨淋漓的一声呐喊

青春涌动的激情岁月

在任性与成熟中交织

在灵性与理性中感叹

在道义与智术中碰撞

在心态与状态中纠缠

或许年龄上的习惯

来源于门当户对的阶段

心智在懵懂中演算

一时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时搞得青春眼花缭乱

此消彼长的朦胧

古诗词朗诵范文2

关键词:古典诵读;诗词;语文素养

古典诗词是用凝练形象的文字,用极富节奏感的韵律渲染出感人的氛围,营造出独特的情境,传达出作者细腻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读者通过朗诵走进诗词,在朗诵过程中口诵文字、心临其境,拉近语言的时空距离,有助于对文本进一步深层次地挖掘和揣摩,这样,古诗词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才能真正在古典诗词的浸润下获得深厚的语文素养。

一、强化古典诵读,培养学生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的确,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在言语活动中的语感。我们很多时候也会说,这个人的语感很好,这个人的语文素养很高。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了解力。”也就是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带上了浓厚的直观感觉、习惯经验,是长期耳濡目染强化和积累后的一种顿悟,是由感性的直觉认识不断上升到理性的理解,然后获取、吸收,自我内化,最后再通过感性的直观表现出的语言技能。

朗诵,其实就是有感情地放声言说,声音联通了眼、耳、口,以及大脑之间的各方信号,可以增强对语音语调、语词组合、语法规范的感受和领悟。初中阶段对学生的文言语感和文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获得文言语感,在这个过程中,正确有效地发挥朗诵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语感有着重大的帮助。

在朗诵古诗词的时候,因声悟语言,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古诗词写作的一些章法、句法、词法特点,能更好地了解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从而整体把握古诗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作品均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按照不同时期和体例进行编排,包含了各种题材,体现了知识的系统连贯性和情感的丰富多样性。丰富的语气语调,多变的句式,经过反复朗诵和揣摩,在无形中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感觉,丰富个体的语言存储,增强对言语的敏感性,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力,进而内化成自身的语言修养和思想素养。

二、强化古典诵读,体味诗词内涵

1.诗词形象再现

古诗词作品形象鲜明,有诗词中塑造的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还有作者的个人形象,我们要理解诗歌,体悟情感,就要先让其中的形象鲜明可感。朗诵时,朗诵者通过设身处地去感受作品中的各种形象,然后再建立自己的内心形象,让内心形象与作者塑造的形象相契合,从而通过语音表达出生动的场景画面,呈现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反复朗诵,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闻其声,感其情,入其境,就能如见其人,如现其形,让声音再现的形象与诗词作品中的形象互相交融、相得益彰。

2.增加内容理解

朗诵是通过对文本的语音外化,来实现对文本理解的内化。它可以把抽象的思想情感,转变为形象的可以感知的文本声音。与此同时,朗诵的准备练习,也必须建立在理解领悟诗词内容的基础之上,朗诵者心理应和作者心理形成默契。

古诗词语言意蕴深远,语词背后包罗着多层含义,一般除表层义之外,往往有深层义、双关义、隐喻义等。这种暗示的话外音,正是诗歌难以理解的关键,仅靠教师的讲解无法让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如果借助朗诵,一个一个语音在耳畔回响,一句一句诗句在心中感知、琢磨,学生就能在上下句的联系中准确把握语词和句子的含义,对古诗词内容的感性认识就会越来越深,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那么,正确品读古诗词语言深层的含义,充分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怀,就不再是让学生烦恼的问题。

3.感悟作者情感

古诗词朗诵范文3

作为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在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提升方面具有现实意义。虽然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学校和教师,转变工作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就能避免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以小学生古诗词教育的意义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小学生古诗词教育的意义

1、了解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

古诗词是我国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体现,是古人文化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我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积淀,更是语言艺术的精髓,它讲究炼字精准、对仗工整,小学生古诗词教育对提高学生语言规范性和准确性以及写作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此外,古典诗词涵盖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生动全面的展现了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的历程,并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品格。大量流传下来脍炙人口的诗词篇章或是雄奇飘逸,或是婉约细腻,又或是富含哲理、发人深省,处于小学基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理解古诗词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其影响,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自身文字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提高其文化素养。

2、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古典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性,还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因此,古诗词教育是对学生一种美的启迪。首先,古典诗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其中大量的运用叠字、拟声、格律、用韵等,使其朗朗上口并形成一种韵律美感和声韵美感。比如,《春晓》这首诗,读起来就很押韵,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容易记忆。其次,古诗词更具有深远的意境之美,很容易引发读者的想象并沉浸其中。比如,《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从诗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认知和欣赏美的能力,进而发掘诗词所传达的内涵和意境,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运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有:在熟练朗诵的基础上,体会诗词所传递的情感;教师要逐字进行解读,以便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进行对古诗词的自主解读,提高他们学习自主性;拓展古诗词教学内容和深度,便于学生品味诗词意境。具体内容如下:

1、在熟练朗诵的基础上,体会诗词所传递的情感

朗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一首诗词的学习要以朗诵为基础,进而通过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展现其韵律、节奏等无法通过文字传递的内涵,令学生能够结合阅读对诗词产生立体化、全方位的感性认知,体会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并潜移默化的融入作者创作的感情基调中。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朗诵能为学生理解诗词内涵、领悟诗词意境及情感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朗诵技巧加以指导,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深层次内涵。

2、教师要逐字进行解读,以便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在学生熟悉原文的基础上,教师应对古诗词中每个字、词进行深入的解释,以便于学生掌握其含义、用意,进而结合字义及诗词的含义进行诗词的背诵。理解性的记忆相比于机械性的死记硬背,会令学生感到更加轻松、顺畅、牢固,且在课堂默写中也不容易发生拼写错误,传统古诗词的教学方法,过分注重学生的背诵,却没有让学生真正对诗歌的内涵加以理解,这样不利用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更无法对诗歌内涵领悟透彻,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3、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对古诗词的自主解读,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灵活多变是古诗词的一种特性,这主要体现在,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心境或角度对同一诗词会产生不同见解和体会,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应在古诗词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讲解了诗词基本含义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解释和想象,鼓励学生对于诗词的内涵和意境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他们学习古诗词的主观能动性,并尊重理解和体会的差异,带动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最后,要由教师进行最终的归纳和总结,并对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目的。

4、拓展古诗词教学内容和深度,便于学生品味诗词意境

古诗词朗诵范文4

一、背景及作者介绍

如果知道古诗词的创作者是谁,我们可以大致猜到诗词的创作风格;知道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了解整首诗词的情感表达方向。所以,背景及作者介绍是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一首诗词的内涵的。可能有人觉得,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古诗词,作者都是那几位,没介绍的必要,但笔者反而更加认为需要介绍。初中生学习的自主性还不够强,需要老师反复强调。在教学时反复介绍同一位作者,让学生牢固记住其创作特点、惯常的情感表达方式,这对学生日后学习新诗词很有好处。如在《次北固山下》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先介绍作者王湾的身世等,如果以前曾学过他的诗或还有什么重要名篇都可以提及。

二、基础知识训练

所谓基础知识训练,一般理解为让学生掌握古代文言文的语法和表达方式,我相信这是很多老师都会着重训练的。但笔者认为,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这一部分反倒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古诗词的学习与古文学习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不过,不重要不意味着其没有必要。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是掌握情感表达的基础。没有对基础知识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对意境情感把握的质的飞跃。如在教学《次北固山下》时,教师可以通过教授或提问的方式先让学生理解“客路、潮平、风正、残夜、旧年、乡书”的意思,再介绍诗中蕴含的典故。

除了能把握诗中的表现手法,笔者认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是通过准确捕捉理解诗眼、词眼来鉴赏古诗词。正如我们所熟知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经典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分析体会“绿”字用得怎么好,它所蕴含的意义、传达的情意,能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词。而在教学《次北固山下》时,诗眼可能不怎么明显,但其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我们就可以重点把握。这两句营造的情境如何,所表达的情感如何,是不是有一些哲学道理,都是我们可以剖析的问题。把握重点词句,一方面对理解诗词本身有直接的帮助,另一方面,我认为是我们鉴赏诗词的意义之所在。

三、培养学生朗诵古诗词的习惯

古诗词的意境宽广,难以把握,往往还“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笔者认为,不能言传是不能通过老师的口传,却可通过学生自己的口传。而简单的说,就是要培养学生朗诵诗词的习惯。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诵是最有效而又最直接地让学生进入意境的方法,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当中,可以尽可能地让学生开口读。一味的集体通读显然枯燥了些,教师可以变换方式让学生朗读,如个人读、小组读、交叉读。而笔者最为推崇的是分角色朗读。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诗本身就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角色也就作者一人,怎么分角色?错了!所谓触景生情,除了作者本身,诗词中的各种景物或作者自身的想象,就是笔者所说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一来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二来让学生们身临其境,迅速拉近了和作者之间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产生与作者相近的心理情绪上的契合。

如在教学《次北固山下》时,老师可以选择先给学生示范朗读或在网上找出音频文件播放,使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然后,可以选择如个人读、小组读、交叉读等方式让学生们开口朗读。当然在教学上,不是说将讲与读分开,而是将读穿插在讲课当中,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布置下这个任务,下节课来操作。学生有一位可以扮演诗人,要求他最好能背诵;另一位同学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大海、残日;再有一位同学扮演船家;还有一位同学扮演大雁。当然,各同学还可准备一些道具,同时进行配乐,增加真实性和趣味性。分角色朗读可以不只一组,风格可以各异,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老师对学生的朗诵作出点评,从动作、声调、语速上给予指导,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

四、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古诗词

古诗词朗诵范文5

一般而言,古诗词涉及内容比较丰富,如创作背景、作者心境、相关评价等。介绍和讲解创作背景,可以让学生了解诗词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领悟和把握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词其实是作者人生感悟、情感变化的具体体现。优秀的诗词作品能够生动地体现作者的人生观和思想境界。因此,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内心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充分了解他们创作时的心情状态。如,教学《泊船瓜洲》,教师可以事先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在学习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可以向学生适当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提前布置课前作业,发动学生收集与诗歌相关的背景材料,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可为学生创造课堂展示自己的机会,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看法,从而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品味语言,涵养人文情怀

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语言精髓和遣词造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艺术特点,有效提高学生对古文化的认识。要深入地领会和鉴赏古诗词的精髓,就要先理解其中的词句。我国的古诗词大多采用单音节词,如《望庐山瀑布》,望:远看;日:太阳;照:照射等。在发音上,古诗词也有独特之处,与现代文具有较大差别。例如,《回乡偶书》中的“衰”字的发音。在句式上,倒装句是古诗词经常采用的表达形式。例如,‘客愁新”实际是“客新愁”的意思,在翻译成现代文时,要将顺序理清。古诗词大多语言精练。例如,在教“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时,要向学生介绍诗词的这类特点,将古诗词的精髓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境。

三、朗读感悟,丰富人文情怀

阅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技能,教师要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要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学习,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精髓,与诗人在情感上共鸣,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充分感受古诗词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学生的朗诵增加音乐背景,以强化现场气氛,让学生全心投入。例如,在要求学生高声朗读《敕勒歌》时,用一段蒙古草原音乐,给学生伴读。通过多次的朗诵训练,学生会逐渐体会到诗歌中的豪迈之情,被诗歌所描述的蒙古草原的气魄所深深打动,仿佛北方的羊群就在眼前,放牧人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游牧民族热爱大草原、热爱放牧的情感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品的精髓。高声朗诵诗歌,不仅能够让朗诵者更好地体会到诗词的韵律和意境,而且能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

四、想象赏析,培养人文情怀

(一)讲解古诗文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

诗歌具有用词精练、语句高度浓缩的特点,诗句的意思跳跃性很大。因此,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品味诗歌所包含的情感。意象,是欣赏古诗词的一个关键词。它通过触景生情,让读者从环境描写中发现作者的心理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例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包含了作者对外部环境的深刻认识和丰富情感。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立意与主题,都与之密切相关。意境综合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创意。古诗词都离不开意境的创造。意境是用来描述诗人内心感受的具体物象。教师要注重诗歌意境的剖析,将学生带入诗人创造的独特境界之中,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山居秋暝》为例,在讲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时,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创造的意境:竹子、泉水、村妇等图画元素,体验到诗人所创造的意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不断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体验情感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

古诗词朗诵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归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古诗词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古诗词的教学策略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同时为了适应高考考试的要求,而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古诗词教学仍然花费了过多的人力和时间,而获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仍未达到语文教学的实质要求。因此,寻求一个符合实际要求、适应学生能力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已然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少自己的见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向学生灌输教科书上所给出的观点和内容,而缺乏自己的见解和自身的语言解读,这使得知识在传授的过程中过于死板,形式单一,这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而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使本身就内容丰富难解的古诗词更加被动不堪,这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读悟不够深入

不同于现代语言通俗易懂,古诗词的语言与白话文的差距很大,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而现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限于解释单个生词的意思,学生了解诗词大意即可,将教学目的定位于理解诗词浅层含义、识记背诵的程度,而学生自身则很难从诗词中产生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更不用说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寓意,体会诗词中优美的意境,教学狭隘的背字意、背句意、背课文,使课堂乏味无趣,忽略诗词本身的意境因素、情感因素,更不用谈审美水平的锻炼和文学素养的培养了。

(三)“题海”现象

当今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受应试要求所局限,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考虑是否符合考试出题、答题的范围,而使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接触更多的是做题,这种少读多练的方式更加阻碍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深入体会,而仅仅是将一首诗词进行拆分硬记,根据考试来学习古诗词,从而导致古诗词教学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也使得学生的负担加大,失去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使古诗词更加晦涩难通,学习效果也将事倍功半。

(四)过于注重语言的教学

针对于现今的语文教学而言,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两大方面始终无法达到平衡,而许多的教师更加看重语言的教学,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将一首古诗词进行分解,将准备的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不但使诗词变得支离破碎,更加将诗词解读限制在固定的框图中,而教学过于程式化,使得诗歌本身的艺术体现、文化底蕴和意境情感被忽略,阻碍了学生自主进行诗歌内容的感知,降低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过于重视文学教育

与过于重视语言教育的教师相同,过于重视文学教育,将使得教师忽略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一套固定的古诗词鉴赏方法照搬套用,滔滔不绝,而由于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缺乏文学基础,学生难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含义,在课堂上反而昏昏欲睡,从而达不到教学知识的目的,而知识本身也脱离应有的掌握,学习会乏味无趣。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

(一)注重朗诵和阅读

朗诵和阅读是理解古诗词最直接、最方便的手段和途径,我国从古至今,对于诵读的学习方式都有记载。通过大声朗读古诗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方便学生很快地理解诗词中所要表达的大致含义,强化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但是如今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都容易忽略诵读对于古诗词理解的益处。事实上,大声朗诵和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词含义,投入自身的情感。

(二)把握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古诗词的创作往往是作者对于所处环境而产生的感触的抒发,这和诗词创作的背景密不可分,脱离应试教育的限制,文学常识背景的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情感把握和内容理解。单纯的研究诗词句意,很难深入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深厚寓意,更加不能体会古诗词的创作意图。

(三)深入分析古诗词所表达的意象

所谓意象,是指客观的物体,通过作者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表达形象,即是指作者用来寄托自身情感的物体。在古诗词中,这种意象经常被运用描写出来,用来表达作者的特殊情感。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从而体会诗词的深刻内涵。

(四)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

针对于古诗词的教育教学,意境的领悟和体会起着极大的引导作用,了解古诗词中描写意象所刻画出的环境和艺术境界,可以领悟作者创作时所处的情感,引导学生在领悟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并运用自身的想象力,描绘出古诗词的意境。这样,学生就更加容易理解句意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了。

(五)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异同的学习方法,将背景、手法相似的诗词进行比较,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水平,开拓古诗词的学习思维,从而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长久以来,高中语文教材中都编有大量的古诗词内容,而教学计划中也含有古诗词教学部分,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厚内涵,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提高自身审美水平,同时融入我国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因此,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教育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学习,要从根本上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鉴别能力、鉴赏能力,要求学生注重平日的积累,同时也要避免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众多误区,只要将诗词教学中的特点把握牢固,将文本解读和情感分析相融合,应用到实践之中,着重培养学生文本阅读、情感领悟的能力,并逐渐进行能力的拓展锻炼,从而促使古诗词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学习领悟诗词内容时不会过于困难,并且获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