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莫起风尘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素衣莫起风尘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素衣莫起风尘叹范文1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2、《古苑杏花》唐·张籍

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

3、《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范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素衣莫起风尘叹范文3

走在上学的路上,飘飘零零的雨星儿,不时在脸上抚摸,似有千言万语说不尽一般,缠缠绵绵,一股快意在心境里荡漾。终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风拂面。恍若与初恋情人驻立风中,不经意间脸上被猛吻一口,虽然并非热烈持久,却带着娇羞、携着一丝清凉,弥漫着温馨与清新惬意。清新气息,给人信心与力量,鼓舞与期盼。

头上湿碌碌的,蒸发着缕缕热气。发,犹如刚刚滋润过的庄稼一般,细雨虽无声,润物却有情。人也就变成一颗颗行走着的庄稼,行走在城市的每一条道路上,吸吮着春天的雨丝祥瑞,吸纳着来自天籁间的宇宙真气。

静坐,如鱼得水,又上网游弋;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竟然从鼠标上溜走。推开窗,高处不胜寒,一股冷风携带着雪花扑面而来,不由得打了个寒噤。静观天地间,苍苍茫茫,降雨变成了雪花,梅花般大小的雪片,纷纷扬扬飘洒着。远山隐隐,近景茫茫。雪花,劲头极大,似乎要将整个世界与人们永久隔开一般。虽紧锁眉头,抵御雪花,心境却飞舞起春天的灿烂花朵,与大自然分享起又一个春天的快乐。想起许许多多记忆里的雪花故事,过去读唐诗,挺喜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更留恋陆放翁《临安春雨初霁》的春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春天的步子,迈得好快,这才猛然想起,今天是雨水节。

过了雨水节,冬天告退,正式进入了春天,春雨就会慢慢多起来。虽说春雨贵如油,但终究成“雨”,而不会继续下雪。眼前这场雪,当是冬天谢幕的专场演出,像一个行将谢幕的西湖著名演员一般,作着告别一世舞台生涯的隆重答谢演出。

山迷茫,街雾浓,行人衣衫湿。整个山城坠落在灰朦朦的暮色里,能见度分外低。这倒好了落雪的自由,雪花正好可以如同抒情诗人一般浪漫,可以尽情放喉朗诵。既可引吭朗诵“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气吞山河、阳刚美壮丽诗句;亦可轻吟“未若柳絮因风起”的阴柔美词藻。再看地面,却不见驻足一片雪花……

渴望雨水已久的干渴大地,实在太需要雨水滋润了。雪花溜进草丛,不发出一声吱溜,就不见了踪影。莫非是即刻充当了酒麯,在大地的酒料中不停滚动,迅速发酵,酝酿起轰轰烈烈的春天芬芳故事?是酱香型?浓香型?凤香型?还是混合型?

闻到的,总是一种悠远而熟悉的醉人春天味道。气温变得稍稍躁动起来,徒添冷峻色彩,颜色如同一张仿古宣纸,淡黄的纸面上慢慢有了图像内容,那是冰雪画派的小试狼毫?还是大写意画家的信笔皴法?薄暮般落雪,轻轻吹一气就会化掉呢,却顽强地定格在冬青类阔叶树枝上,变成一顶顶可爱的浅白色雪帽,装点着公园全景。这雪帽也就热情非常的挽留你,不让你走出冬天的长久记忆。柳丝儿却按捺不住急性子脾气,冒出的新芽儿,急不可待地吞纳着雪花美食,吮吸着雨水的甜甜滋味,只留下一丝冰花细枝供游人欣赏。

四野暮合。雪,终于停驻了步伐。慢慢暗淡下来的光线,又作着一个傍晚的交待,交待得却并不十分分明:时间虽然过了八点,四野光线仍然停留在亮光里;雪花亮光,充当起夜的另一只眼睛,充当了时间的临时主宰,任时间在雪的形象上留恋忘返,迟暮不归。似乎仍须再停留一个时辰,那般恋恋不舍。终究这样的天气现象,以后不会再常见。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春天的崭新傍晚……

素衣莫起风尘叹范文4

关键词: 欠额翻译 原因 策略 文化补偿

1. 引言

欠额翻译(以下简称“欠译”),指在译语中,原语信息被译者忽视或打了不应有的折扣,即信息度过小,以致读者得不到理解原文意思的必要信息。(Newmark,1981)与过载翻译相对应,欠译是对理想忠实通顺翻译的偏离,也是英汉互译中的常见现象,一直受到译者的高度关注。

由于原语与目的语文化的不同,故原语信息和目的语信息不能完全对应,需要适当地变化和补偿,这里的“补偿”实质就是文化补偿。

2.欠译的具体表现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应,每种语言都有大量能反应特定文化的词汇,欠译的例子可谓不计其数。

2.1正面例证

带有浓厚汉语风味的政治术语“东风压倒西风”被译为“The east wind prevails over the west wind”,老外读后不知所云。在马休斯所编的汉英词典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岂有此理”被译为“There is no such principle”;“趣味横生”被译为“The interest flows horizontally”,这些都被视为笑柄,英汉翻译也有同样的情况。例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有这样的诗句:“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翁显良的译文是:

Away!Away!/Look at the dust on your robe,once immaculate./Well,of what avail are sighs of regret?/Away!Away!/By Chingming you should be home.

以上实属佳译,但清明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恐怕西方人读后非常迷茫,如加上“festival”或“in spring”这样的词或许会避免欠译。

2.2反面例证

例1: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

星期五发薪日到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

如将上句译为“星期五到了,他们……”,读者会非常迷惑,为何他们选择星期五而不是其他的日子出去喝酒,尽管译文表面忠实通顺,实际上,在英格兰星期五是个发薪日,适当加词能够避免欠译的出现。

例2:故五行五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五行相克,不可能由一行长期独霸,四季交替,不可能由一季恒久不变;白昼有短长,月亮有圆缺。)(孙武:《孙子兵法》程郁,张和生译)

The five elements:water,fire,wood,mental,earth,are not always equally predominant;the four seasons make away for each other in turn.These are short days and long;the moon has its periods of waning and waxing.

恐怕中国的读者都不能完全理解“五行”所指,更不用说英语读者,因此需要对译文进行细化以实现文化移植的目的。奈达曾经指出:“翻译即翻译意义。”在翻译时,“译”和“释”密不可分,甚或交互使用。在此,“五行”被清楚明晰地陈列出来,即水、火、木、金和土。这的确是对欠译的一种有效的解释性的补偿手段。

3.欠译的主要原因

3.1客观原因

3.1.1不同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最鲜明的特征,英汉文化有着不同的渊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风格,而英美文化来自希腊、罗马和圣经,属于混杂性文化。不同的文化必然会导致不同的性格、性情、、道德情操、语言表达、思维模式和具有民族风格的生活方式,因此,在翻译中经常会出现“语义空缺”。从翻译学的角度看,文化冲突造成了不可译,因此,翻译文化负载词汇必然会造成文化信息的丧失,欠译也就不可避免。

3.1.2不同的语言结构

汉语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英语属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汉语是音节文字(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script),而英语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 script);汉语的句子特点是“以意统形”,句法特征是意合(parataxis),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而不在意词语之间和句际之间的形式衔接,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强调形式和功能,因而句法特征是形合(hypotaxis),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形式标记表明。所以意合与形合之间的结构的转换就成为译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要做到两种语言的绝对对应似乎是很艰难的。

3.2主观原因

3.2.1不同的思维模式

首先,中国人注重伦理(ethics),英美人注重认知(cognition)。例如:顺其自然(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natural tendency)、听天由命(be at the mercy of nature;be left to God’s mercy;let fate have its way;submit the will of Heaven;wait for one’s fate)。其次,中国人重整体(integrity)、偏重综合性(synthetic)思维,英美人重个体(individuality)、偏重分析性(analytic)思维。再次,中国人重直觉(intuition),英美人重实证(evidence)。直觉思维强调感性认识、灵感和顿悟。这种思维受儒家、道家、佛家的观念的影响,也是“天人合一”(The Unity of Man and Heaven)哲学思想的产物。而英美人一向重视理性知识,主张通过对大量实证的分析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所以,英语的语言分析十分系统全面。最后,中国人重形象思维(figurative thinking),英美人重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

3.2.2译者的造诣与风格

欠译中最明显的主观失误就是机械地逐字翻译。当然这与译者的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密切相关,由于译者对直译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的七种意义,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的不恰当理解,往往会造成欠译,鉴于此,就需要对丧失的意义做出补偿。

4.文化补偿的手段

4.1加注

加注是翻译中常用的手段,也是克服跨文化交际中障碍的一种方式,有以下三种形式。

4.1.1音译加加注

在汉英翻译中,使用音译加加注法可使西方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比如:“气功”(qigong,a system of deep breathing exercises);“太极拳”(Taijiquan,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hadow boxing);“清明”(Chingming,a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 to commemorate the dead observed in late spring.);“诸葛亮”(Zhu Geliang,the master mind)。

4.1.2逐音翻译加加注

此方法即在拼音基础上附加原语文化知识,达到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好理解原语的目的。例如:下海Xiahai(starting a shop or going out doing business at the risk of losing one’s permanent job);油条Youtiao(a Chinese snack,fried sticks made of dough)。使用脚注也可以补偿语义的丧失,但太多的脚注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因此应该慎用。

4.1.3原语加汉语

LD影碟机、A型机、S形钩、H形电杆、U形急弯、CD盘、Sharp牌电视机、U形试管、V形。

4.2扩大语境

扩大语境即清楚地表明原语译者很容易能够理解,而目的语译者仍然茫然的部分。译者应再现潜藏在表层结构中被省略的部分,即翻译出它的“弦外之音”。例如:

(1)She was ready to go,but first she wanted her book to be in print.

她准备走了,但要目睹她那部书出版后才瞑目。(如不加“瞑目”与“to go”,很容易出现欠译。)

(2)He started to his feet with the intention of awaking the sleepers,for there was no time to lose.

他倏地一下站起来,打算把睡觉的人都叫醒,因为时间十分紧迫,必须马上赶路。

(3)He had lived all his life in desert where every cupful of water might be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他一直在沙漠生活,每杯水都是生死攸关之大事,必须精打细算地用。

4.3归化

与异化相对应,归化指用具有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原语词语,适当归化的长处能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例如:

(1)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谚语)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欠译:盲人圈里,独眼为王。)

(2)Last night I heard him driving his pigs to market.

昨夜我听到他鼾声如雷。(欠译:赶猪进市场)

(3)说曹操,曹操就到。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欠译:Talk of Caocao and he will appear.)

5.结语

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优秀的译者应该找到原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间的最佳平衡点,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恰当使用一种或某几种翻译策略,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对等。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al Press,2001.

[2]Peter Newmark.Approches to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al Press.1976.

[3]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