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日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称日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称日语

职称日语范文1

关键词:中职学校 日语教学 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学制一般是三年,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第三年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将会在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进行工学交替的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后三年之内,学校采用就业跟踪三年的措施,对学生就业予以指导,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生”向“社会人”角色转变的过程。商务日语专业应以其为蓝本,完成课程的设置。

一、基础课程

商务日语专业在第一学年,除语数外公共基础课程之外,主要开设日语基础课程。如:基础日语、日语视听说。

基础日语课程采用新版《标准日本语》教材,对日语的初学者,它主要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掌握学习日语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等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合作的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丰富视野,培养爱国情怀,树立健康的人生观;逐步形成综合语言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日语视听说课程《大家的日本语》教材。学生通过听力训练,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将视听内容变成口语表达内容,有效提高听说水平,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语音及语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专业技能课程

升入二年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会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本专业将为学生提供两个毕业方向。一为赴日留学、考级方向,二为就业方向。

赴日留学、考级方向,主要是针对出国深造的学生。他们在出国前,要在日语方面有相关的等级证书,考取的级别越高,学生在日本就读的大学申请的奖学金就会越多,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针对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题目的要求,开设过级词汇、过级听力、过级语法、过级阅读、综合应用五个科目,将日语系统的分门别类,再综合整理,题海战术的同时又能模拟情景练习,将日语的听说读写译进一步升华,学生能够缩短语言的适应时间。

就业方向,主要是针对三年级工学交替实习的学生。他们毕业就参加工作,所以与企业提供的岗位零距离对接,是他们的目的所在。我们将对大连软件园的日资企业、中日合资、国有贸易公司进行相关调研,对他们提供的岗位,学生应该达到的技能要求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相关课程,即日文录入、企业词汇、企业语法等日语相关课程,Illustrator、InDesign等图形图像处理相关软件,使学生真正的成为一位“计算机+日语”的复合型人才。技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软件的更新,日语语言中新词汇的不断产生,就业方向的学生就得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定期的进企业实践,把企业最前沿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应用于课堂之中。

三、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在二年级一整年的学习过程中。赴日留学、考级方向的学生,知识储备量已经接近日本语能力测试二级的水平,教师在学生第三年的学习时间里,指导学生报考;按照出国留学的流程,指导学生准备相关材料,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升学。

就业方向的学生,培养企业员工的基本素养,能够达到实习时就能熟练操作的程度。当然,即便是熟练应用,学生的文化程度还是中专,一旦涉及到跳槽,这些学生是不占优势的。所以学校将会积极与高等学校的商务日语专业洽谈,以业余学习的形式提供给这些学生继续升学的机会,助学生一臂之力。

四、后期就业跟踪

赴日留学方面,教师将定期与日本友好学校沟通,每年将以带领新生修学旅行的方式,出国学习。让“新生”c“老生”进行交流,从吃住行方面回访学生在日本学习及生活情况,从而不断完善出国留学的制度,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应用于日后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

就业方面,教师定期进企业实践,关怀学生,使他们更好的融入企业文化。在得到企业允许的前提下,收集学生工作图片及最新资料,将其应用于课堂,丰富学生的生活。

中职学校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作为我们教师只有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以上是我一点点个人见解,期望您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姜向东.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及考核评估实务手册[M].河北音像出版社,2004.

职称日语范文2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学习过程;教学内容

1.高职日语学生学习日语的特点

(1)大部分学生随着日语学习的深入,需要记忆很多的单词、语法、句型,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导致同一班级内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等方面差异明显。学生接受语言的能力不一样,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2)大多数高职学生是在传统应试教育中表现相对弱的学生,不擅长传统的考试,尤其是笔试类考试。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他们在进校之初,就会为了将来从事的职业定向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2.现有的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

一直以来,日语学习的评价停留在词汇量和语法的熟悉度上,并不关心学习者掌握语言知识之后是否能够完成语言的应用。日语学习的评价形式多以期末笔试为主,考试内容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翻译、作文、听力等,试卷形式有选择、判断、完形填空、改错等。评价内容多是知识性的内容,与实际应用相差甚远,因此评价主体学习态度消极,被动多。且考试大多由教师主观性出题,学生没有任何选择权,也不会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方法上量化多,质性少。评价重心只在结果,不在过程。最后的分数决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不少学生在期末考试时一次临场发挥欠佳, 就导致该课程总评成绩不理想。

3.改革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的好处

(1)形成性评价重视学习语言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平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增强其合作和参与意识、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课堂充满活力。并且在考试的时候,给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利于他们开放性思维的培养。这样开放式教育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

4.形成性评价具体实施过程

将学习的重难点及学过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整理,记录。把学习的内化过程进行一个简单的记录,比如学习单词、语法所花费的时间,学习过程中出现难解的问题通过何种方式解决及与同学讨论的过程等。记录自己通过日语的学习对日本文化的认识。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各种成果,如演讲稿、小作文、测验考卷、PPT 等。课程结束后对自己的课程进行反思,对课程进行一个回顾,提出今后的学习计划。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学习记录,可以发现学生思考的过程,改进学习与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随时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判断教学的有效性,改进教学方法中的不足。

教师要对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的总结;针对上课时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学生的反应情况与学生进行课上课下交流;对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进行适当的评价并进行修改。教师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变化,并提供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信息。

学习效果评价: 即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侧重于对学习兴趣、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生生互评是同学之间对对方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把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因素考虑进去。教师评价是最后的综合性评价,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试测试、上课提问、平时表现,都可以运用形成性评价进行评分。

总之,实施日语课堂的形成性评价过程虽然比期末考试一刀切的传统评价方式便利程度有所降低,但是却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对日语学习产生更大的信心,对以后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目标相契合,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证。当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关于高职日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细节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职称日语范文3

【关键词】 高职;商务日语;问题;课程建设;改革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135-01

随着中日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日语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是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之一,它对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一般院校,除了要提升学生日语水平外,还要将之与商务业务知识相结合,提升学生日语实际应用能力。要凸显高职日语专业“商务”特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商务日语应用性人才,需要我们不断加强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客观认识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推进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建设,大胆构想。

一、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教学反思,跟踪调查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发现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建设存在下列一些问题:

(一)课程定位有待明确。

“商务日语课程就是把商务知识与日语语言结合到商务活动中,培养学生商务技能和日语技能的一门课程。”[1]不少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没有与一般日语教学区别开来,商务日语、普通日语、科技日语等专业定位不清晰,“商务”特征不突出,它的应用性、实用性没有充分凸现出来,导致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日语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二)课程结构针对性不强。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针对性不强现象,核心课程普遍较少,商务日语专业课程缺乏系统性,不够完善,例如缺乏就业指导、日企企业文化、企业语用习惯、商务礼仪等。

(三)课程建设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形成了大商务格局,它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复合型商务日语人才。学生既要熟练掌握日语应用能力,同时具有商务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商务日语过于注重系统性、学科性,淡化高职教育职业性特征,导致高职商务日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四)课程设置整合程度不高

当前,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建设理论还不够成熟,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普遍。商务日语课程只是简单的进行结合,日语语言与商务整合度不够,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衔接不够、课程与职业技能整合程度不高。

二、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建设与改革

(一)调整课程结构、准确定位

高职商务日语课程结构安排要从高职商务日语零起点学情入手,坚持市场导向,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从基础日语学习开始,在掌握基础日语的基础上设置商务日语教学;要施行双线两种教学模式,即日语语言教学与商贸课程。一方面打好学生的日语基础,另一方面突出商务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国际贸易以及商贸进出口等日语语用情境。两条线有有机融合,突出学生日语语用能力的提升。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定位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日语语言基本功,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同时能够根据企业商贸对日语语言应用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语用能力,“高职院校要树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指导思想,在设计专业课程时,结合地区产业,以实用内容学习为指导,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一般语言交际和涉外业务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2]保证学生能够正常的运用日语处理涉日商务工作,能够胜任学生未来岗位要求。

(二)改进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对高职日语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我们要通过改进课程教学计划,推动商务日语课程建设:

首先,突出学生日语语用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的特征就是培养应用性人才。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学生日语语用能力为核心,突出商务特征,要保证学生日语语言能力。在此基础上开设其他相关专业,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在课时安排上,要确保日语教学课时,充分保证学生基础日语、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时间,体现商务日语函电、商务日语会话、商务应用写作等日语语用特色,且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社会对日语人才语用能力的要求。

其次,开设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商务日语学习的需求,我们要尝试在高职开设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要紧紧围绕“商务”语用方向,要有助于提升学生商务日语应用能力,选修课程要尽量丰富多彩,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加强课程整合

为了提升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建设,我们要加强高职院校商务日语课程整合,提升课程效应。

首先,基础课程与精读课程整合。不少学生起初报读商务日语专业时,只凭着主观感觉,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日语不像英语,发音较为简单,却没有认识到日语中包含着许多汉字、假名、句尾、词尾等,而且日语语法变化较多,这些都给日语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因此失去了日语学习的兴趣,个别同学甚至产生厌烦心理。针对上述现象,我们要加强课程整合,可以将精读课程与基础日语进行整合,整合成综合日语。

其次,听、说实训课程整合。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平时学时较少,训练机会不多,如果单独设立课程,单科训练的时间更少;且单一训练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随着课程设置的增多,考查的科目也相应增多,容易使各科目之间产生隔隙,缺乏有机衔接,给学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我们可以将听力与口语整合起来,使听力与会话互相促进,从而提升学生的日语应用水平。

第三,日语课程与国际商贸课程整合。在实行双线教学时,要注意不要将日语基础教学与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隔离开来,以免出现重视日语忽略商贸或者重视商贸淡化日语等现象。我们可以尝试在中级阶段将日语与商贸课程结合起来,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例如经贸日语、日语贸易函电等。

(四)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

商务日语专业不是一门纯语言学习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学好日语知识、商贸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把握日语语系相关的文化、历史、习俗、商务礼仪等相关知识。这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材、教师等。“由于商务日语课程的授课时间比较短,课堂上仅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商务知识或概念,这从学生今后的就业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合理安排商务日语的课程时数,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探索商务日语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首要的任务。”[3]所以我们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

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转变教师角色,切实增强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善于创设商务日语语用氛围,通过情景创设为学生创造运用日语的机会;要善于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现代媒体形象、直观等优点,例如通过观看纪录片,了解日本风俗、生活习惯等。

其次,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走出去,为学生创造与日企、日中合企与涉日商务企业家接触的机会,通过走出去,了解行业特征,了解商务日语实际语用情境;也要请进来,可以定期举办商务日语课程建设与改革研讨会,邀请涉日经贸领导、日企高管等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与改革,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

总之,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建设要体现其职业特点,要以培养商务日语应用人才为目标,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不断提升高职商务日语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商务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纬纬.关于商务日语课程设置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7):178-179

职称日语范文4

一、深入落实、完善“双导师”制的几点思考

我们必须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刻思考,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就是加强对导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既具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明显的职业背景、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的导师队伍是保证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培养过程中校内的导师要以教授理论知识、学术指导为主,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而校外的导师则以培养技能,指导实践为主,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校内外的导师都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承担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责任。然而,实施并不尽如人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校外教师选聘困难、校企之间导师合作机制不完善、校外导师“有名无实”等现象。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学校应该充分了解企业对学校的技术需求和合作需求,真正做到服务好企业发展这一方针政策。通过签订“产、学、研”双向合作协议,校内教师走出去多服务企业,校外专家多走进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指导,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利。另一方面作为高校要建立来自企业的校外导师库,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广纳本行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与学校长期合作的校外导师。这就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凭优厚的待遇吸引人,凭优良的条件留住人。第三方面是加强和完善校内外导师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良性发展的前提。学校层面应建立导师选聘、教学管理、导师酬劳、教学考核监督等制度。通过制度来确保专业硕士导师队伍的质量、教学授课的质量,最终保证培养质量。同时,学校要积极打造校企导师的沟通平台渠道,以便两位导师各凭所长,共同探讨研究生的培养以及课题研究中的问题等。第四方面是要明确校内外导师各自的职责。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学术前沿、科研方法和学术规范等偏理论的指导,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实际问题、实践操作等偏实践的指导为基本原则,因为只有两位导师通力协作,才能使研究生能够将在企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利用相关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实践生产中加以解决。最终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合格工程硕士毕业生。第五方面是要加强对导师尤其是校外导师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实行相应的导师遴选和考核的动态管理方式,对校内外导师的师德、课堂教学效果、科学研究成果、实践教学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形成相应的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校内外导师的积极性。

二、加强校园内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尤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第二课堂,建设好实践教学基地是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

1.利用学校、学院资源,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通过与学校、学院的友好企业、科研单位共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在此平台上还可与共建单位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合作。学校教师可利用企业委托科研课题来为学生选题;企业导师也可以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给学生拟定课题;通过工程硕士这根桥梁,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最终使学生成为合作的受益者。

2.各专业领域可利用学科资源,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各专业领域可将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资源整合建设成为校内实践基地。

职称日语范文5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对大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更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

一、对高职学生的严格管理

(1)高职院校严格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在管理工作中,严格管理是一项基本要求。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对于班级的日常工作要承担起责任,就要对学生严格管理,以规范学生工作顺利展开。辅导员要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首先就要做到严格自律,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塑造自己,以在学生中做到为人师表。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上来看,工作涉及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相关的方方面面。面对庞杂的工作,辅导员要建立起严格管理的理念,才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问题。否则,很有可能会使自己身心疲惫,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于会导致意外事件发生。

(2)高职院校严格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从学生入学起,就要让学生懂得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白国家的法律法规需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具有强制约束力。理论教育是将教育思想注入到学生的意识当中,要使其具有时效性,就要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理论教育的可信服性,以提高觉悟。为了能够将管理制度细化并具有可操作性,就要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法纪要求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出《班级公约》。在公约中,除了可操行的内容之外,还要建立激励机制,以奖励先进,惩罚后进的方式,督促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在履行公约的过程中,还要强化监督,并及时总结,以考评的方式衡量学生对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履行情况。

二、对高职学生的关爱有加

(1)高职院校严格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对于事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辅导员对学生的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情绪。那么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真诚对待每一名学生,对他们无微不至地关怀,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处于温暖的大家庭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思想的引导者。教师赋予学生的关爱要准确到位,才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与教师建立起朋友关系。

(2)高职院校要注重关爱学生。教师所赋予学生的爱,要建立在全面、客观的基础上。学生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状态等,教师都要有所了解,并熟记于心,以使所付出的关爱有的放矢。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够建立起朋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关爱。辅导员在学生管理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每一名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个性,辅导员教师在学生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并给予适度的宽容。在对学生提供关爱的过程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帮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依赖性。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一些事情常常手足无措。此时,辅导员就要给予生活上的关怀,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特别是学生生病的时候,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就会有一种孤寂之感。此时,辅导员伸出温暖的手,给予适当的帮助,就会感化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

三、高职学生管理中“严”与“爱”工作方法的结合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在矛盾中运动、变化中发展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矛盾会永久地持续下去,而是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也会相互转化。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严”与“爱”是存在着矛盾关系的辩证统一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却又相互制约。对于学生的管理要严格,这是对学生的约束力,而要使学生自觉地服从管理,就要对学生以适度关怀,以做到刚柔并济。从原理上而言,“严”与“爱”是单独存在的,而在实际工作中,“严”与“爱”之间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即“严”要合情合理,“爱”要坚守原则。辅导员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做好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在管理中,要做到用心做事,给予学生以热忱关爱。将“严”与“爱”之间有效结合,将其转化为基本的工作方式,以使复杂的管理更为条理化、更为人性化。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职称日语范文6

中图分类号:TD3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3(c)--0082--01

本人工作在生产一线多年,对过程监测与控制仪表的日常维护与检修积累了丰富经验,简单地总结了以下几点,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认真做好日常巡回检查工作

仪表工一般都有自己所辖仪表的巡检范围,根据所辖仪表分布情况,选定最佳巡检路线,每天至少巡检两次。巡回检查时,仪表工应向操作人员了解当班仪表运行情况,及时处理仪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仪表工巡检,主要针对以下几项内容:

1 巡检DCS系统时,查看有无DCS系统报警(包括正在发生的报警和上次巡检后发生的报警)、检查DCS机柜是否有异常声音,在DCs报警盘测试报警灯是否完好。

2 巡检PLC(LM)系统时,查看各个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尤其要确认后备电池电压低LED指示灯是否亮。

3 在巡检机组系统时,查看各种盘装仪表工作是否正常,有无报警发生,测试就地盘的报警灯是否完好。

4 在巡检现场仪表时,检查各检测点仪表以及伴热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检查调节阀是否有异常声音,膜头是否漏气等。

5 如发现以上问题,按照DCS、仪表有关规程操作及时处理。

二、制定详实的排污计划,定期排污

定期排污主要主要是针对易冷凝、易结晶、易沉积介质仪表,这项工作应因地制宜,并不是所有过程检测仪表都需要定期排污。

1 排污对象

排污主要是针对差压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浮筒液位计等仪表,由于测量介质含有粉尘、油垢、微小颗粒等在导压管内沉积(或在取压阀内沉积),直接或间接影响测量。排污周期可由仪表工根据实践自行制定计划,定期执行。

2 定期排污应注意事项:

a、排污前,必须和工艺人员联系,取得工艺人员认可才能进行。

b、流量或压力调节系统排污前,应先将自动切换到手动,保证调节阀的开度不变。

c、对于差压变送器,排污前先将三阀组正负取压阀关死。

d、排污阀下放置容器,慢慢打开正负导压管排污阀,使物料和污物进入容器,防止物料直接排入地沟,否则,一来污染环境,二来造成浪费。

e、由于阀门质量差,排污阀门开关几次以后会出现关不死的问题,应急措施是加盲板,保证排污阀处于不泄漏,以免影响测量精确度。

f、开启三阀组正负取压阀,拧松差压变送器本体上排污(排气)螺丝进行排污,排污完成拧紧螺丝。

g、观察现场指示仪表,直至输出正常,若是调节系统,将手动切换与自动。

三、在冬季进行仪表巡检维护,要抓住重点一保温伴热

检查仪表保温伴热,是仪表工冬季日常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节约能源,防止仪表冻坏,保证仪表测量系统正常运行,是仪表维护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冬天,仪表工巡回检查应观察仪表保温状况,检查安装在工艺设备与管线上的仪表,如脯圆齿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旋涡流量计(涡街流量计)、涡轮流量计、质量流量计、法兰式差压变送器、浮筒液位计和调节阀等保温状况,观察保温材料是否脱落,是否被雨水打湿造成保温材料不起作用。个别仪表需要保温伴热时,要检查伴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还要检查差压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导压管线保温情况,检查保温箱保温情况。差压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导压管内物料由于处在静止状态,有时除保温以外尚需伴热,伴热有电伴热和蒸汽伴热。对于电伴热应检查电源电压,保证正常运行。蒸汽伴热是化工企业最常见的伴热形式,对于蒸汽伴热,由于冬天气温变化很大,温差可达20℃左右,仪表工应根据气温变化调节伴热蒸汽流量。蒸汽流量大小可通过观察伴热蒸汽管疏水器排汽状况决定,疏水器连续排汽说明蒸汽流量过大,很长时间不排汽说明蒸汽流量太小。蒸汽流量调节裕度是很大的,因为蒸汽伴热是为了保证导压管内物料不冻,所以伴热蒸汽量不是愈大愈好,有些仪表工为了省事,加大伴热蒸汽量,天气暖和了也不关小蒸汽流量,这样一是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有时甚至造成测量误差,因为化工物料冰点和沸点各不相同,对于沸点比较低的物料保温伴热过高,会出现汽化现象,导压管内出现汽液两相,引起输出振荡,所以根据冬天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伴热蒸汽量是十分必要的。

四、DCS系统的日常维护

系统的日常维护是DCS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主要的维护工作有以下几点:

1 完善DCS系统管理制度。

2 保证空调设备稳定运行,保证室温变化小于±5℃/h,避免由于温度、湿度急剧变化导致在系统设备上的凝露。

3 尽量避免电磁场对系统的干扰,避免移动运行中的操作站、显示器等,避免拉动或碰伤设备连接电缆和通讯电缆等。

4 注意防尘,现场与控制室合理隔离,并定时清扫,保持清洁,防止粉尘对元件运行及散热产生不良影响;

5 严禁使用非正版软件和安装与系统无关软件。

6 做好控制子目录文件的备份,各自控回路的PID参数、调节器正反作用等系统数据记录工作。

7 检查控制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等硬件是否完好,实时监控工作是否正常。

8 查看故障诊断画面,是否有故障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