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实验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检测实验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范文1

胰腺炎患者早期出现的临床症状均无特异性,易与上腹部的其他脏器如胃十二指肠、肝胆等器官的疾病相混淆。根据病程胰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酶消化胰腺本身组织而引起的化学性炎症;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的复发性的或持续性的炎性病变。慢性胰腺炎初期表现为相对无症状期与发作期交替出现,晚期主要表现为胰腺功能不全。腹痛为最主要的症状,可伴有发热、黄疸、消化不良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的表现。少数患者的病情以隐匿性慢性炎症方式进展,临床上可不发生腹痛。检查胰腺炎分为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主要是靠医生的通过视、触、叩、听等方法进行,与医生的经验有关,实验室检查较为客观,是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1血常规:

多有白细胞增多,重症患者因血液浓缩红细胞压积可达50%以上

2淀粉酶:

血清淀粉酶测定是被最广泛应用的诊断方法。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经典的检测指标,血淀粉酶在AP发病后2~12h后开始升高,3~3d后回复正常。胰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增高在发病后24小时内可被测得,血清淀粉酶值明显升高>500 U/dl(正常值40~180 U/dl,Somogyi法),其后7天内逐渐降至正常。淀粉酶分子量较小,易由肾脏排出,尿淀粉酶中活力常高于血。尿淀粉酶测定也为诊断本病的一项敏感指标,因此急性胰腺炎病人尿淀粉酶增高且持续时间更长。尿淀粉酶在血淀粉酶升高2h后尿中排泄增加,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标本易采集,为无创检测,为病人易接受,并且24h尿淀粉酶动态监测可作为监测病情的指标。尿淀粉酶明显升高(正常值80-300U/dl,Somogyi法)具有诊断意义。淀粉酶的测值愈高,诊断的正确率也越高。但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变的轻重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

3脂肪酶:

血清脂肪酶升高较淀粉酶为晚,一般在发病后24~48h开始上升,4天达高峰,此后则下降。脂肪酶的出现异常持续时间长,灵敏度高,为93%,是胰腺炎早期诊断有力的实验室指标,对就诊较晚的病例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正常值为0.2―0.7单位%,急性胰腺炎时常超过1.5单位%。

4血清正铁血白蛋白:

急性胰腺炎时,血中胰蛋白酶活力升高,此酶可分解血红蛋白产生正铁血红素,后者与白蛋白结合成正铁血白蛋白,故血中正铁血白蛋白常为阳性。本项检测最早在发病后12小时内即可呈阳性,于4-6天达高峰,曾被用以鉴别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但特异性不强,且假阳性多,故仅有参考价值。

5胰蛋白酶原:

健康人的胰蛋白酶原-1浓度较高,而AP时,胰腺组织受损,胰蛋白酶原大量释放入血液,从肾小球滤过时胰蛋白酶原-2的重吸收率低于胰蛋白酶原-1,所以尿中的胰蛋白酶原-2浓度升高。有研究确定其诊断胰腺炎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95%,均高于血、尿淀粉酶。

检测实验室范文2

【关键词】矿用产品;检测检验;实验室;对比;优化

矿用产品检测检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员、环境、设备以及设施等,一般来说这些因素的控制情况对于实验室的分析结果有着直接影响,但是对于任何因素的控制都会存在偏差,检定、校准的结果有可能因此而出现失准,对于实验室检验结果应该定期开展校准、检测,对其结果的准确性予以分析。要掌握好结果监控的时机,对于检验检测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予以纠正,对于已检验结果进行验证。变更重要测量设备以及改造后的投入使用应当严格控制。对于重要的检定、校准等工作要做好现场把关。作为一种定期实施的技术活动,矿用产品检测检验实验室对比,应当监控其每一项检定与校准工作,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应当及时安排检验鉴定的监控,对于新开采的矿用产品应当试行结果的监督,严格把关新检验人员的考核,对于客户投诉所涉及的各种项目及参数结果进行汇总,预报各种重要的测量设备出现计量性能失控的情况。

对于矿用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对比进行结果监控,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其正确性进行分析,对于实验的可靠性进行检验,对于结果失准发生的原因进行判断,对于试验结果的走向进行预测。及时采取纠偏以及预防的措施,确保矿用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对比再一次发生预防结果的失误。

一、矿用产品实验室检验检测的样品管理规范

为了使得矿用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对比更加完善,对于提交检验的样品为了更好的进行保管和控制,使得样品检验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推进,科学有效的样品接受、盲样制作、管理以及留样处理等程序必须加以完善与保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与程序化,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约束每一个具体的环节,要求严格的填写检验单、对于样品应该严格归档,完善每一个环节的管理。相关人员必须对所提交的样品予以严格的技术保密,对于实验室的样品接样人、样品制作人、保管人的权利与职责必须明确,做好问责工作,对于谁工作就由谁负责,完善责任倒查机制,对于出现问题的环节要做到有据可依,培养实验室人员的责任心,接收、检验、标识、储存与样品出入库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跟踪调查,对于工作人员的签名要在各个环节予以标志,建立其执行问责制度。

矿用产品检测检验实验室对比中,对于检测样品的标识文件要予以完善,作为样品检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样品接收过程中,工作人员与样品提交的一方要共同对样品标记、外观形态等进行确认并填写接样单,由双方共同确认以后方可签字,对于每一个样品进行编码,严格遵照相关程序。样品的编码与身份证的功能无异,一个样品不能随意更换编码,其编码具有终身性与唯一性,作为检验、留样、保管与归档等过程中的同定代号,样品编码的唯一性为盲样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矿用产品检测检验实验室对比,要做好样品的保管工作,作为样品管理的一个关键程序,检测检验样品的保管是认证的着重审查点。对于出入库制度在样品保管制度中要严格遵照执行,地点、编码、留样数量、时间、状态等基本要素要确保正确性,避免出现错样、丢样以及样品损坏等情况。报废管理程序也是样品管理的一个关键,到后期,留样报废审批表的填写应当由留样人员进行填写,相关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报废处理。

二、加强检测检验设备的管理

对于矿用产品检测检验实验室对比,要做好检验检测设备的管理,做到管理统一化与专管专用,由于检测检验过程中涉及到多中复杂、规格繁杂的设备,检验员在外出检测检验中为了更加方便的进行设备提取,应当统一将仪器存放于一层,使得仪器设备能够满足相关存放要求,保障防火、防潮、防尘、防震等功能,一般将设备区分为承压类、通用类以及机电类,设备应当将重的放置于下边,轻的放置于上边,定格定位,陈列整齐。在每个设备上都贴上相关的标签,对于设备的状态予以标志,应当采用三色标志对设备的状态加以管理,以红色警示停用、以黄色代表准用,而以绿色代表合格,对于设备仪器的管理要做到帐、物与卡相符。

对于设备要进行定期检定,如果是需要检定的设备,应当事前制定好检定计划,做好定期检定工作。严格按照检定周期对需要检定的设备予以检查,由法定的有资格和权限的机构进行检定。对于非强制检定的设备可以由外部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或者由本机构进行校准。

应当提高检验检测实验室的自主研发能力,对于先进的以及精准的设备仪器,要努力提高其检测检验的技术含量与工作效率,做好自主研发工作,对于引进的设备加以改造与创新,制作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高效率设备,促进实验室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三、建立完善的检测检验制度

首先,对于原始记录的格式化要予以充分重视,作为整个实验室检测检验与信息结果真实性的反应,原始记录对于检测检验结果的编制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原始记录的格式化指的是以某种固定的形式将产品检测过充某种不变的内容写入原始记录中,对于检测检验过程中一些可变的内容加以保留,如时间、计算结果、湿度、仪器读数等,在检验检测结果中一一保留,以这种形式进行格式化是非常便捷的,检验检测也更加有效率。

对于原始记录的全面性更加有保障,从样品编号、产品名称、样品数量等方面对检测检验过程中的不便内容进行事先写入,提高原始记录的全面性。原始记录设计的都是有关不变内容,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完整的加以记录,许多实验室人员就有可能进行任意化处理,对于信息的记录形成描述不全、信息漏记的情况。

最后,为了提高矿用产品检测检验实验室对比的精确性,要提高相关检测人员的素质。对于检测人员要开展经常性培训,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对于相关的岗位技术培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熟悉,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其操作技能。

结语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矿井战线的持续拉长,越来越复杂的井下作业形式导致了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产业的作业安全,必须更加安全的进行煤矿生产,对于煤矿产品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矿用产品检测检验实验室对比的精确性提高进行分析,矿用产品实验室检验检测的样品管理规范、加强检测检验设备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检测检验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我国矿用产品检测检验实验室对比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傅源春.搞好矿用产品检验 发挥技术支撑作用[J].江西煤炭科技期,2013(09).

[2]宋斌.快浮检查在指导选煤生产中的应用[J].煤质技术,2012(07).

[3]施卫祖.矿山安全卫生检测检验改革工作的初步设想[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2012(05).

检测实验室范文3

当前针对国内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保证的研究,不管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显得略为滞后,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相对于已经小有规模的实验室检测市场,研究成果不够,体系不够系统。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并非在此,要想实现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稳步运行,不流于形式,就需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的控制工作。其目的就是监视检测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测试技术和活动,并排除质量环各阶段产生不满的因素,预防质量问题的产生;其作用是要在测试技术和活动当中去发现、掌握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2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对策研究

只有建立和完善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才能真正确保实验室提供科学、可靠的检测结果,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来不断推动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2.1环境检测实验室规范化

实现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规范化,就是要实验室内的各种设备配置与人员的操作都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执行,建立相应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内应该做到每一项操作,每一个分析方法,每一个设备在使用中都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实现实验室的科学管理。通过严格的制度来约束操作人员,规范监督人员,管理制度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上,要落到实处,深入到工作人员的心里,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实验室检测中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2.2实验室人员建设及其评价

环境检测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的专业技能并已经取得岗位所需要的资格证书,并接受实验室设备使用培训,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操作。针对影响实验室质量的因素,要持续地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和业务学习,通过不同渠道来提高检验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检验水平。首先,应让每一个实验人员了解和认识到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目的及其重要性。其次,对操作人员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应持续地改进和提高,并对各检验人员定期做出评价。

2.3实验室检验方法、仪器和试剂

实验室检测应严格采用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如果出现争议,可以先按照规范要求的仲裁方法和手段进行检测。检测实验中,所有的仪器和设备都应当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校准,保证所使用仪器设备及其配件应在规范要求的精度范围之内。

2.4实施标准化操作规程

实验室具体检测项目的质量控制往往较为薄弱。而为具体检测项目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可以使检测结果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检测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SOP),是实验室的工作活动的操作规范说明,目的是将与检测工作有关活动过程中的差错控制在最小限度内,以保证检测报告的质量。

2.5实验室设备的维修与校准

实验室中的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修与校准,并制定设备维修与校准的制度。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的基础,是获得准确可靠依据的重要资源之一。实验室在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的检定、维护、期间核查等程序的同时,也要加大投入力度,有选择的购置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尤其是一些能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的仪器设备,适应标准及检测市场的变化需求,增强检测能力。

2.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文件管理

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大量的技术文件和记录支持。实验室进行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或相关技术文件执行,对过程中的原始实验数据进行必要的记录,建立现场采样规程及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文件的可操作性。质量体系都是要经过不断地完善和持续地改进,因为实验室内外部环境在随时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用户与检测业务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调整,相关的管理体系及文件也必须要不断改进以适应各种变化。实验室体系及文件都应当具备动态的适应能力,不断结合日常质量监督和内外审发现的问题,总结各方汇集的需决策信息,对需要改进的文件由专人负责整理,并组织质量管理相关人员一起进行文件的修订,保证工作中的流程与操作能够与文件体系所规定的一致,具有绝对的可执行性。

2.7加强质量监督

质量监督是保证实验室质量管理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实验室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实验过程进行监督。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性,需要通过质量控制来保证,而质量控制的执行主要靠质量监督员来完成。所以,环境检测实验室应配置专门的质量监督负责人,并负责监督检验实验室的各项工作中是否按照规范要求,同时对检测工作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监督,对未按照规范要求的流程或人员及时予以纠正,避免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检测结果流出实验室。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监督的内容主要有:检验活动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检验依据是否有误;检测环境条件是否达标;检测仪器设备是否异常;检验用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检验数据的记录、换算、校核、修约及结论的判定是否有缺陷;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是否有缺陷;检测过程中各项目检测相互之间是否有影响。

3结束语

检测实验室范文4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的准确性,是检测实验室对外出具准确检测结果的一项重要因素,CNAS-CL01-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不但要求实验室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还在第5.5.10条提出:如果需要实验室应按照规定程序利用期间核查以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这就提出了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就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目的、对象、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期间核查目的

期间核查是对在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周期之间进行运行检查,保持其检测、校准状态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及有效性,防止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和储存中由于发生偏离,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期间核查的对象

(1)新购置的仪器设备;(2)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3)经常拆卸、搬运、携带到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4)在运行中有可疑现象发生的仪器设备;(5)校准检定周期较长的设备;(6)申请延长校准周期的仪器设备;(7)其

他认为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检测设备。

三、期间核查的方法

(1)采用高一精度等级的计量标准作为核查标准进行一次核查;(2)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核查不是再校准,但校准的某些方法可用于核查。标准物质包括各种标准样品、标准仪器。如折射仪使用折射率标准块、白度仪使用标准白板进行核查、酸度计、电导率仪等采用标准溶液进行核查,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一些大型进口设备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气体采样器采用标准流量计核查,透湿仪、透氧仪等包装产品检测设备使用标准模进行核查。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时应注意所用的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够溯源,并且有效。(3)使用仪器附带设备核查。有些仪器自带校准设备,有的还带有自动校准系统,可以用来核查。如电子天平往往自带一个标准工作砝码,某些新型大型分析仪器往往自带核查系统和自动核查程序。(4)仪器设备之间的比对。检验机构有多台相同或类似的仪器,可以同另一台相同或更高精度的仪器进行比对。如果只有一台仪器,可以参加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组织的仪器比对或实验室之间的仪器比对。(5)采用留样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核查。只要保留的样品性能(测试的量值)稳定,也可以用来作为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

四、期间核查的方法来源

(1)检测标准方法、技术规定中有关要求和方法。许多标准方法已经详细规定了校准等方法和要求,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2)仪器设备检定规程。仪器设备检定规程往往规定详细的整个检定过程,期间核查可以采用其中的需要核查的部分。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检定规程。(3)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及产品标准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

五、编制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为了使期间核查工作规范化并便于实施,对要进行核查的仪器设备编制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指导书中应包括如下内容:(1)核查所用标准器具或标准物质;(2)核查的项目及其评价标准;(3)核查的具体步骤;(4)核查结论。核查评价标准主要来源于检测标准、设备技术参数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核查的结论主要是根据核查的评价结果确定仪器设备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若核查结果超出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就要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意见,然后重新进行核查,直至符合要求。

六、期间核查的实施

期间核查的实施包括:(1)编制期间核查的程序性文件,明确期间核查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及要求。(2)编制年度的期间核查计划。期间核查计划应该包括仪器设备名称、编号、型号规格、日期、检查方法、实施人等。(3)实施人应按计划实施,编制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按照作业指导书来核查,并做好期间核查记录。(4)实验室要对期间核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期间核查的所有记录以及相关文件进行整理归档。

通过以上分析,检测实验室应正确认识和理解期间核查的目的和对象,并对要核查的设备采用适当的核查方法。实验室要制定期间核查的程序文件和核查计划,并编制好作业指导书,使设备的期间核查能够按计划有序的进行,这样能有效地完成设备的期间核查,保证设备在检定校准期间的可信度,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 考 文 献

[1]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S].北京: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2006

检测实验室范文5

【关键词】食品;快速检测;质量控制

由于食品属于快速消耗品,其特性决定了常规检测方式对于食品检测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快速检测技术近年来不断的应用于食品检测中。食品快速检测主要分为实验室快速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相比于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的监测项目更广,检测数据更准确。由于食品检测的流程繁琐,操作复杂性高,检测标准严格,所以为了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应该加强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1实验室人员要求

作为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应取得上岗资格,并定期接收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培训、实验室管理培训、快速检测方法技能培训、快速检测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应急事件处置培训等。新进/换岗的实验人员要先完成考核任务才能进行检测工作。

2实验室设施和环境要求

实验室要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要监测、控制和记录实验室湿度和温度条件、储存样品和试剂的冰箱(冰柜)温度条件等环境条件,使其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如果环境条件威胁到试验结果,则终止试验。划定不相容活动的边界区域,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废弃物收集和处理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规定。

3实验室设备要求

实验室配备的相应设备适合抽样、制备物品、处理和分析数据中使用。用于检测和抽样的设备应满足要求的精度和检测规范相关要求。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或验证,以验证其是否符合实验室规范和相应标准规范的要求。设备在运输、储存、使用等过程中,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如果设备过载或处理不当、出现过可疑结果、故障或超出规定限值等问题时应停止使用该设备。所有待校准设备应使用标签、代码或其他标记来指示其校准状态,如果设备不在实验室的直接控制范围内,实验室应确保在回收设备后,检查其功能和校准状态,并在使用前达到适合于正常检测的结果。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实验室应有程序确保检测数据得到及时修正并加以备份,软件得到更新。

4样品要求

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包装受损伤而影响内容物。应采用适当的运输工具,保证样品不变质、挥发、分解或变化。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加以保护,以免损坏包装及其内含物,为了确保样品不会变质、挥发、分解或变化。要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来运送样品。收样人应认真检查样品的包装和状态,将样品分为检验用和留样用样品,分别处理和保存。样品量不能少于规定数量。样品贮存应记录有关信息,并对样品贮存的环境条件进行检查、监测和记录。样品应具有正确和明确的状态标识,以确保样品在不同检测状态和传递过程中样品不被混淆。检测完毕样品的处置。若检测结果为阴性,可按生活垃圾处理。若检测结果为阳性,按上级监管部门的规定处理。

5检测方法

目前应用于食品快速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化学比色法,免疫分析法,三磷酸腺苷(ATP)法,生物传感器法,生物芯片法。

6数据处理

检测人员应正确理解检测方法中的计算公式,确保试验数据的计算和转换不存在误差。并对计算结果应进行复核或审核,数值修约要遵守GB8170的相关规定,检测结果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当使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收集、处理、记录、打印、存储和检索试验数据时,要建立和执行计算机数据控制程序,以确保数据在收集、处理、输入、转换、存储过程中完整,不丢失。

7结果的质量控制

7.1内部质量控制

按照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随同样品做质量控制实验(空白试验和加标控制试验)或盲样测试实验,按快速检测方法要求作出结果判断。实验室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年度内部比对试验计划,计划应覆盖所有项目和试验人员。每个检查员参与比较试验计划的频率应至少每季度一次。应对比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比较,以确定是否满足结果有效性和准确性的质量控制要求,实验室应当根据鉴定、评价、比较的结果,对实验室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7.2外部质量控制

检测实验室范文6

影响化学检测实验室检测质量的要素涉及实验室的各个环节,归纳起来主要有检测人员、检测设备、检测材料、检测方法和检测环境等方面。

1.1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是进行各项检测活动的主体。化学检测实验室具有高度专业性,CNASCL-10:2012要求实验室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应至少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具有10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关键检测人员应掌握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和相关分析测试的数理统计方法,并能就所负责的检测项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工作态度以及责任心对整个检测过程起主导作用,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质量。因此,实验室应制定包括检测方法、设备使用、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等在内的年度培训计划。检测人员必须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同一检测岗位至少有两位检测人员担任。实验室应定期评价检测人员的持续能力。

1.2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是检测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化学实验室检测工作对仪器设备的依懒性越来越强,实验室的检测设备应能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对于检测结果准确性有影响的关键检测设备,要建立仪器设备安装调试、检定校准、使用维护、期间核查以及性能评价等资料档案,要制定详细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编制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核查等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操作使用。凡是与测量结果有关的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等,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检定或校准,保证测试结果的量值溯源性和可靠性,已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期间核查。

1.3检测材料

检测材料是影响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化学实验室的检测材料包括标准物质、试剂和气体等耗材。在购买和使用各种检测材料时,重点要考虑其纯度和有效期,标准物质还得满足量值溯源性的要求,必须是有证标准物质。实验室应制定标准物质、试剂和耗材的购买、验收和存储程序,只有经检查或确认符合有关检测方法中规定的标准后才能投入使用。在使用时,对配制的所有标准溶液和试剂均应贴上标签,并标识成分、浓度、配制日期、配制人和有效期等必要信息。标准物质在使用期间应按计划定期进行期间核查,确保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1.4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是检测工作的基本依据。在选择检测方法的时候,需优先使用标准方法,并考虑其适用性和有效性。同一个检测项目,可以有多种检测方法,由于这些方法的原理、使用仪器及结果表示不同,适用范围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所用的标准,必须是经过确认现行有效的版本,标准应当每年委托查新,及时更新。所有非标准方法必须按CNASCL-01的要求经过方法确认后才可使用。

1.5检测环境

检测环境是检测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在化学实验室,经常面对的环境因素包括水、电、温度、湿度、灰尘和电磁干扰等,要确保环境和设施不会使检测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检测结果产生不良影响,特别对痕量分析。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污染;在电器的使用和防护上应予以特别的重视;保持良好的内务管理,最大程度减少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对检测环境要求较严格的检测项目,必须按时监控并记录环境条件。

1.6其它

影响检测结果的其他要素包括样品和检测过程等。对样品而言,采集和加工时要确保其均匀性和代表性,制备时应避免交叉污染,保存时应选择合适的保存器皿、注意温湿度等要求。对检测过程而言,前处理的时间、分离的先后顺序、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拟合、试样的分析等对检测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

2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化学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

2.1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是基础。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人员对分析检测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实验室应采取有效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检测分析获得准确的结果。CNASCL-10:2012指出内部质量控制应包括空白分析、重复检测、比对、加标和控制样品分析,与CNASCL-10:2006相比增加了空白分析和加标试验两个措施。

2.1.1空白分析

样品的检测结果应注意基体对空白的影响,降低空白值是提高准确度和精密度、降低测定下限的关键。空白涉及样品的玷污、损失和仪器噪声水平等,在化学检测中最易出现的是样品的玷污。减小和控制空白值应注重整个检测过程,严格要求试剂的纯度、器皿的清洁度及人员的规范操作。

2.1.2重复检测

因为化学检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同一指标进行分析时,一般需要进行重复检测,即平行样品的分析,从而判定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只有当经过试验表明检测水平处于稳定和可控制状态下,才可适当减少重复检测频率。

2.1.3比对试验

内部比对是化学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实验室内部发现问题的有效手段。化学检测比对的形式可多样化,如由两个以上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检测的人员比对,使用不同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的方法比对,使用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的设备比对等。

2.1.4加标试验

加标回收试验是在试样中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从所得结果计算加标回收率。通过加标回收试验可检验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和了解操作过程中样品的损失情况。需注意添加的标准物质浓度水平应接近分析试样的浓度或在校准曲线中间范围浓度内,加入的标准物质总量不应显著改变样品基体。

2.1.5控制样品分析

控制样品分析是化学检测实验室另一种常用的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实验室的控制样品包括有证标准物质、次级标准物质及实验室自制参考物质。应按计划对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保证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还可考察标准物质的性状是否有异常变化、储存环境是否符合要求、量值是否准确等。控制样品应按常遇到的基体和含量水平准备,对定期进行分析的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可采用统计学原理建立质量控制图和控制限进行分析评价。

2.2外部质量控制

外部质量控制又称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指由外部的第三方对实验室及其检测人员的检测质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查的过程,包括能力验证计划、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等3种类型。通过外部质量控制,可发现实验室在日常检测中较难发现的系统误差,以便查找原因、及时纠正,保证测试结果的可溯源性和可比性。

2.2.1能力验证计划

能力验证计划是重要的外部质量控制活动,是对实验室能力状况和管理状况进行客观考核的一种方法。其结果是CNAL判定实验室能力的重要技术依据,是评价实验室技术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维持国际间认可机构互认的基础之一;能力验证的频次应与所承担的工作量相匹配。实验室要尽可能多地参加国际、国内的能力验证活动,以满足CNAS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要求且获得满意结果。

2.2.2实验室间比对

实验室间比对是另一种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其目的往往不是直接用于满足CNAS能力验证的要求。比如,确认方法特性、为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赋值、支撑国家计量院间测量等效性声明等实验室间比对。实验室通过参加这些国内不同实验室间的比对活动,获得统计分析的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实验室相关检测项目的水平和状态,寻找可能改进和提高的机会,达到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目的。

2.2.3测量审核

测量审核是一种特殊的能力验证计划,是参加者对被测物品进行实际测试,将结果反馈给组织方,由组织方将其与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评价检测结果准确性的一种活动。测量审核通常是在两次能力验证计划之间且无合适的实验室间比对计划时,采用的一种“一对一”的能力验证活动,是认可组织、政府部门和客户评价实验室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3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一般包括年度计划的制定、质控计划的实施以及结果评价与改进等。

3.1年度计划的制定

年度计划的制定关系到质量控制活动的质量,有助于明确目的,改善薄弱环节。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检测人员的水平、工作经验、非常规项目的检测能力及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年度计划,计划还应覆盖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所有检测技术和方法。

3.2质控计划的实施

年度计划一旦制定,实验室就必须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活动,不得随意取消。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当实验室的人员、设备、标准、认可范围或影响能力的其它方面发生重大变化时,应相应增加质量控制活动,并作为年度计划的补充。

3.3结果评价与改进

质量控制活动结果的评价和改进往往是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只有对每一项质量控制活动的结果进行科学评价,及时分析不符合项和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有计划地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才能有助于实验室检测质量的提高,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同时在年终还要进行质量控制的总结,为第二年的质量控制计划提供指导。

4质量控制工作的注意事项

1)提高认识,全员参与要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工作,认识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要鼓励全体人员主动参与,确保检测质量,完成实验室的质量目标。2)重视计划,内外结合内部质量控制是基础,外部质量控制是提升。因此,年度计划制定时要扬长避短,注意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的有机结合,从而确保检测过程的受控,并证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科学评价,提升实力质量控制不能流于形式,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才能提升实验室的检测实力和水平,确保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才是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模式。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