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圆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圆的认识范文1
公开课上,听了我校张老师教学的《圆的认识》这堂课,我受益匪浅。张老师采取了“激趣设疑、操作探究、实践应用”三环节教学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学中,他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实际生活,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使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新,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感受到了圆的广泛应用和圆的美。
一、教学课堂实录片段
(一)趣味设疑,提升学生思维
师:(课件出示)皮皮鲁周游世界后,发现汽车的轮子都是圆形的。他突发奇想,制作了轮子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汽车。请看屏幕,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吗?
生1:把轮子制作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汽车造成电动玩具小汽车,放在公园里,一定会吸引很多小朋友来玩。(众生哈哈大笑)
生2:轮子是圆形的汽车,行驶时平稳些;为什么其它形状轮子的汽车,行驶时七上八下呢?
生3:我也曾像皮皮鲁一样想过,我想问:为什么汽车都是用车轴连接轮子的中心呢?公园里的海盗船车轴就不是固定在轮子的中心,而是靠近边缘。
……
(二)实践操作,自主学习,发展学生思维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圆有什么特征呢?(板书课题)同学们还记得: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时,是怎样找到它们的特征的?
生: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想一想。
师:好,同学们动手吧,老师要提醒一句:有什么新发现,一定要留心记下来哦。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剪圆时要不断改变剪刀的方向,慢慢剪,否则不像一个圆?
师:那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圆是一个曲线图形。
生1:我发现把圆纸片不断对折时,对折的折痕总是一样长的(对折后不展开再对折,连续操作)。
生2:第一次对折时,折痕长些。
生3:除第一次对折外,每一次的折痕总是一样长。
师:(故作惊讶状)你怎样发现的?
生1:因为不断地折,所有的折痕可以重合。
生2:我用尺量了,每次的折痕一样长。
师:还有发现吗?
生3:圆不断对折后展开,折痕像伞的筋骨一样,都是从中心向四周伸展的。 生4: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中心一点,
师:你们通过动手,在一张小小的圆片上发现了这么多新的知识,真了不起。数学家也和你们一样,把研究圆的一些认识写进了书本的第85—88页,快去和数学家“交流”,看他们说了些啥?
师:通过读书,你们有新的收获吗?
生: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
师:你们以前发现了吗?
生: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中心一点,这点就是圆心;第一次对折后的折痕,就是圆的直径;以后对折的折痕,就是圆的半径。
生:圆内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半径也相等。
(教师演示课件:出示6条直径,一条直径以圆心为定点旋转,与其余直径重合;再出示10条半径,其中一条半径以圆心为定点旋转,与其余半径重合)
生1:我们知道了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2:不对,应该说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吗?(教师拿出两个圆供学生比较观察,接着放映课件,先出示直径,再出示半径,半径以圆心为定点旋转,观察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生1:我们还知道了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生2:告诉圆的半径,我会求出圆的直径。
师:老师来考考你,老师画了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它的直径应是——
生:6厘米!(脱口而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用半径乘2就是直径。
师:同学们都会算吗?半径是4厘米?6.5厘米呢?
师:告诉了圆的直径,你们也会求出它的半径。
师:一棵树的直径是18厘米,它的半径是——
生:(齐答)9厘米。
(三)实践探究,巩固应用,扩散学生思维
1.说一说,汽车的轮子为什么都是圆形的,车轴装在圆心?
2.找一找,哪是圆的直径?哪是圆的半径?
3.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可以画多少个?
②给你一个圆心,可以画多少个圆?
③要求以 A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 2厘米的圆,可以画几个?
④画直径为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多少厘米?
4.画一画,按要求画圆。
……
二、教学课堂评析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教学中,张老师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非常积极主动。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
课的开始,设计了有趣的导入环节(皮皮鲁周游世界后),提升了学生思维。让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的,车轴要装在什么地方并出示形象的动画,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二)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
在教学中,张老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张老师在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重视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巩固应用环节,张老师注重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自己产生问题意识,自己去探究、尝试,总结,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扩散学生思维。
总之,张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动静结合,充分展现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把知识的重点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圆的认识范文2
教学目标:
1.在开放式画圆的情境中渗透圆的特征,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圆规,并能够自己画圆。
2.组织同学们自己动手,经历观察操作、想象验证、合作交流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各部分名称,体验圆的本质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感受圆是“点的轨迹”。
3.充分了解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圆形物体的美及圆所蕴含的文化特性。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让学生感知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本质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的动手能力、体会圆所蕴含的文化特性。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圆规、三角尺、图片。
学具准备:圆规、纸。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法,并加以引导、启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感受新知
1.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
这些平面图形有何特点?(由线段围成、有角)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平面图形,就是它。(大屏幕上出现一个圆)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圆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指着手中的圆形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
学生们纷纷回答,有说纸片的,有说纸的。
师:仔细想想看,老师手里的这个纸片,是什么形状呢?
生:是圆形的。
师:不错,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圆的分布特别
广泛,几乎随处可见。谁能说说看,你们都在哪里见到过圆呢?只要是圆形的,就可以回答。
学生们很踊跃,纷纷举手,通过点名,有回答光盘的,有回答轮胎的,还有回答太阳的,向日葵的。
师:不错,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看来同学们都很注意观察,并且能够发现很多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认识“圆”,并了解“圆”这个图形,大家说好不好?
通过以上启发,让学生的思维朝着本节课的主题迈进。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圆。(课件播放湖面上的圆晕,日食,圆形的花边,圆形的花朵等配乐图片,边放边讲解。)由此可见,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活动体验,揭示新知
1.实践操作画圆,讲授直径与半径以及圆心的关系
师:我们知道了圆,也发现了生活当中的圆。可是怎样才能画出任意大小的圆呢?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自己创造出一个圆呢?
生: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拿出来准备好的材料,跟着老师来一起画圆。
学生画圆
怎样既能准确又方便的画一个圆呢?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以前所学的平面图形和我们今天所学的圆有何区别?(以前所学的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以前所学的平面图形都有角,今天所学的圆没有角。)
你画的是个多大的圆?(学生在没有半径,直径,圆心的概念无法准确的回答.这时告诉学生要想知道是多大的圆必须学习几个新名词)
请从学具里拿出一个圆形,像老师一样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开始。
折完后,师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折痕,并且这几条折痕相交于一点。
出示画了几条直径的圆。问:“这几条线段有何特点?”
生1:它们都通过圆心。
生2:它们的两端都在圆上。
师:我们把这样的线段叫做直径。出示定义: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师:在自己的圆上任意画几条直径。(生画,师巡视)
出示画了几条半径的圆。问:“这几条线段有何特点?”
生1:它们的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
生2:它们都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师:我们把这样的线段叫做半径。出示半径定义: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师:在自己的圆上任意画几条半径。(生画,师巡视)
师: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和半径有关系吗?如果有,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做以下几道题来验证一下。(屏幕上出示题目)
生验证,师巡视。
生逐一回答问题。
2.用圆规画圆,能够自己创造圆形
学生自学课本56页最后一段的概念后引导学生回答此问题。
板书:半径(r) 直径(d) 圆心(大写字母O)
在刚才画的圆上画出半径,直径和圆心并标上字母,(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你们小组探究的结论并说出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
板书 半径(无数条) 直径(无数条) 半径=1/2直径 直径=2倍半径
师:画圆要用画圆的工具,画圆的工具是圆规。(拿出圆规)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上有针尖,用来固定一点不动。另一只脚上有笔尖,用来旋转画圆。到底如何来画呢?请看大屏幕。(屏幕上演示画圆的方法)
师:同学们看懂了吗?(看懂了)请在自己的本子上任意画几个圆。
学生们都会画圆了,接下来欣赏圆,让学生体会圆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美。创造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带绳子的钥匙,你能用它来创造一个圆吗?
让一生到讲台上来创造圆。(知道把钥匙旋转起来的学生值得表扬。)
3.巩固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课件出示课本58页做一做第一题,找出每个圆的半径和直径
学生把刚才画的圆剪下来后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方法在4人小组里探讨:在同一个圆内,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三、深度体验,理解新知
习题1:大圆的直径是6厘米,小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习题2: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四、回归情景
提问:
1.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用到圆,哪些地方必须用到圆?
2.欣赏:在音乐中欣赏大自然中的圆形图片。
3.用圆编织出美丽的图案。
圆的认识范文3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与圆有关的美丽图片,一起欣赏。(幻灯片播放)
师:漂亮吗?难怪有人曾经说过:“我们的世界是因为有了圆才如此美丽!”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2.提问
你们在哪些物体上见到过圆形?
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展示课本出现的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抽象出圆。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
师: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的圆,看了那么多的圆,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圆呢?用你们手中的学具画一画。
引导交流所画的圆,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
小结: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板书: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二、自主探究,体验成功
1.介绍圆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师:刚才,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不同的工具画出了这么多的圆,如果要画一个这么大的圆(手势比划圆的大小),选刚才的什么工具好呢?
生:圆规。(课件出示圆规)圆规画出来的圆,既可以大,又可以小。
师:(介绍圆规)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图的笔,两脚可以随意叉开,来画出大小不同的圆。
师:还有一个小窍门,画圆时有针尖的一脚用力稍微重一些,可以将圆规稍微倾斜一些,这样我们可以更方便地旋转。明白了吗?(手势示范)
2.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师: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边画边想:用圆规画圆一般分哪几个步骤?需要注意什么?
师:大家都画好了,我们来看看电脑动画是怎样画的?(课件出示画圆过程)
总结画圆的步骤: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板书)
师:假如现在规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厘米,谁能上来把这个圆画出来,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小结:画圆时应该注意: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课件出示)
3.介绍圆
师:我们会画圆了,还要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师介绍圆心、半径、直径。(课件出示)
让学生在自己的圆中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完成“练一练”第1题。
4.探究圆的特征
师:我们现在会用圆规画圆,并且又知道了圆各部分的名称,下面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圆的特征。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的方法来探究圆的特征。
圆的认识范文4
[片断一] 探究圆的周长的意义。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指出这两个铁环的周长?
(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个圆片,请同桌两人互相指出自己手中圆的周长。)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吗?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师:小组合作,测出自己准备的三个圆形纸片的周长,并记录。
(学生活动。)
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出来的?
生1:“滚动”――把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生2:“缠绕”――用绸带缠绕圆一周并打开,
(师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化曲为直)
师:(甩动小球画出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生:不行。
师:看来,刚才的方法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一种能很快知道所有圆的周长方法。
[片断二] 探究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师:圆有大有小,圆的周长有长有短,请你大胆猜想一下圆周长可能会和什么有关?
学生1:我认为圆的周长会和半径有关,因为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圆的周长就越长;半径越短,圆就越小,圆的周长就越短。
类 别
学生2:我认为圆的周长和直径也有关,因为直径越长,圆就越大,圆的周长就越长;直径越短,圆就越小,圆的周长就越短。
师: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通过实验咱们来寻找答案。
(生分组合作,师明确要求:先将测量的结果填入表格,并计算圆周长除以直径的结果。 )
师:观察我们实验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大家讨论一下。
生:我发现这些圆的大小不一样,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都是三点多。
师:由于同学们在测量或者计算时存在一些误差,实际上,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师:其实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圆周率的研究。下面请同学们翻到教科书第28页,我们来看一看圆周率之父――祖冲之。
圆的认识范文5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面各圆中的线段,(
)是圆的直径
A
.
B
.
C
.
D
.
2.
(2分)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后,能够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
A
.
直径
B
.
半径
C
.
周长
D
.
周长的一半
3.
(2分)在长12分米,宽9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半径是1分米的圆,最多可以剪(
)个。(不能拼接)
A
.
28
B
.
24
C
.
22
D
.
20
二、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4.
(2分)判断对错.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在一个圆中,最长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
5.
(2分)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6.
(2分)判断.半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只有1条.
三、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
7.
(3分)把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扩大_______ 倍
8.
(1分)在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_______厘米。
9.
(2分)把圆沿任何一条直线对折,它的两边可以完全重合,说明圆是_______图形,它有_______条对称轴。
10.
(2分)仔细看一看,下图中圆的半径是_______厘米,直径是_______厘米。
A.1
B.2
C.3
D.1.5
11.
(2分)看图填空。
(1)
半圆的半径是_______dm,直径是_______dm。
(2)
长方形的长是_______cm,宽是_______cm。
四、作图题
(共4题;共20分)
12.
(5分)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13.
(5分)分别画出下列各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14.
(5分)以点O为圆心,分别画出半径是1.5厘米和2厘米的圆。
15.
(5分)画出下列每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4-1、
4-2、
5-1、
6-1、
三、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
7-1、
8-1、
9-1、
10-1、
11-1、
11-2、
四、作图题
(共4题;共20分)
12-1、
13-1、
圆的认识范文6
教学内容: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P18-P20)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建立圆柱圆锥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圆锥高的含义。
教学准备:圆柱圆锥的模型、线、三角板和直尺、布置学生课前搜集圆柱圆锥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立体图形中的……?(师指课件中的课题)
生:圆柱和圆锥。(板书:圆柱 圆锥)
二、认识圆柱
1.初步感知特征
师:咱们先来研究圆柱,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谁来说说你带来的哪些物体形状是圆柱?
生1:一元钱的硬币。
师:是的。
生2:巧克力的盒子。
师:举起来给大家看看,是圆柱吗?
生齐:是。
生3:茶叶桶。(生举起)
师:是圆柱么?
生齐:是。
师:其实生活中很多物体是圆柱,请看屏幕,说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师随生回答点击课件隐去图片显现圆柱的透视图)
生1:蚊香盒、汽车的车轮。
生2:白色的火箭。
师:火箭的中间部分也是圆柱。
生3:人造卫星。
师:对!这些都是圆柱。咱们将圆柱画下来就是这样的。(师在黑板上画圆柱透视图)
2.进一步探索特征
(1)选定研究角度
师:上学期我们从顶点、棱、面这三个角度研究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今天你打算从哪个角度研究圆柱的特点呢?
生1:我打算从圆柱的面研究圆柱的特点。
生2:我打算从圆柱的棱长去了解它。
(2)介绍研究方法
师:咱们研究特点时要选定角度,这样的研究才不盲目。不过研究之前老师要给大家四样法宝,什么?
生齐: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课件出示: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
师:前两个老师就不解释了,量一量,是因为光用眼睛看出特点还不够准确,一定要动手验证!这里的比一比很重要,什么意思呢?请看,(课件出示分类后的图片)这些物体虽然大小不同,但它们都是圆柱,咱们得比较都是圆柱的物体,它们肯定有什么相同之处,所以才都是圆柱。另外咱们还要和不是圆柱体的物体进行比较,找出圆柱与其它形体的区别,这样才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圆柱的特点。
(3)动手研究特点
师:现在请大家利用老师的图片和桌上的材料研究圆柱的特点。
学生活动,师巡视。
(4)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了解了圆柱的哪些特点?
生: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大小相同的圆形。
师:你是怎样验证的?
生1:将圆柱放在纸上将下面的圆形画下来,再将圆柱反过来,看看和上面是不是一样。
生2:我是测出直径用计算面积的方法。
生3:直径相同,面积一定相同,只要测直径看是否相同就可以了。
生4:我用线测出了圆柱上下底面的周长,发现是一样的。
生5:我将圆柱放在桌上,发现这两条边(生指着高)和桌面成直角,下面的圆形直直的上去没有变形,所以上下两个圆形相同。
师:圆柱上下两个相同的圆叫圆柱的底面。(师板书:底面)除了这两个面有特点,还有哪些特点?
生:圆柱上下底面一样粗。
师:上下底面是一样粗么?
生齐:是。(师板书:上下一样粗)
师:圆柱还有哪些特点?老师发现大家都将圆柱竖着放,不横着放?这说明圆柱还有怎样的特点?
生:圆柱有一个面是弯曲的。
师:看!(出示一张卡纸)这个平平的面叫平面,(师将其弯曲后)弯曲之后叫什么面?
生齐:曲面。
师:现在呢?(师折叠卡纸)
生:折面。
师:现在还是平面只不过是几个平面?
生齐:两个。
师:圆柱有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就是圆柱的侧面。(板书:侧面)
3.认识圆柱的高
(1)过渡
师:真不错,大家找到圆柱这么多特征。下面咱们来想象一下,一个圆形如果逐渐有了厚度,会变成什么形状?
生齐:圆柱(是课件演示)
(2)指高
师:刚才老师提到的厚度其实就是圆柱的高,圆柱的高究竟在哪?谁来教老师指一指。
生1:上底面和下底面之间的距离。
生2:从上底面的一个点到下底面的一个点,但要和上下底面垂直。
师:如果从上底面的圆心出发,到哪才是圆柱的高?
生:下底面圆心。
师:看来圆柱的高有……?
生齐:无数条。
(3)高的内涵与变式
师:刚才大家一句话概括了所有的高。上下两个底面之间 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师板书:高)
师:生活中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比如,圆柱形的硬币的高就是它的厚度,圆柱形水管的高就是水管的?(长)圆柱形水井的高就是水井的?(深)圆柱形压路机的轮子的高也叫轮宽。
(4)量高
师:请将学具中圆柱的高测量出来。(生测量)高是多少厘米?
生:3厘米
生:29毫米
师:测量中存在一点误差是正常的。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生:将零刻度和底对齐。
师:是这个意思吗?(课件演示)如果将圆柱固定在桌上怎样量它的高呢?
生尝试
生:将三角尺的零刻度对着桌面,就可以量出来。
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
4.旋转深化认识
师:下面咱们接着想象,这是一个长方形,以长为轴旋转一圈,会形成什么图形?
生齐:圆柱。(师课件演示)
师:长方形和旋转后形成的圆柱有怎样的联系?再仔细观察一遍。(师再次演示)
生: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
师:刚才我们通过测量知道圆柱上下底面完全相同,现在通过旋转你能再次证明圆柱上下底面完全相同吗?
生: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半径,上下两条宽一样,所以上下两个圆的半径也是一样的。
师:真了不起!圆柱和长方形还有哪些联系呢?请看长方形的A点绕轴旋转形成了圆柱的……?
生:周长。
师:准确的说是圆的边线。长方形的宽绕轴旋转形成了圆柱的……?
生:上下底面。
师:那圆柱的侧面是由那条边旋转形成的?
生:AB。(师演示)
师:点旋转形成了线,线旋转形成了面,面和面围成了体。看来旋转能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圆柱。
三、认识圆锥
过渡:如果圆柱的上底面逐渐缩小,缩成一个点,会变成什么形状?
生齐:圆锥。
1.初步感知圆锥
师:跟老师说说你带来的哪些物体是圆锥?
生1:铅垂。
生2:陀螺的下面是圆锥。
师:生活中的圆锥还有很多,请看!(课件出示)铅垂是圆锥,漏斗是近似的圆锥,圣诞帽是圆锥。将圆锥画下来就是这样的。(师画圆锥)
2.进一步探索特征
师:刚才我们通过看、摸、量、比还有旋转认识了圆柱。那圆锥有怎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选定角度,研究圆锥的特点。
生活动后汇报
生:圆锥有一个圆形的底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
生:我不同意,圆锥这个面不是三角形,是一个曲面,只不过从正面看是三角形。
生:我发现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师:这条高在哪儿?
生:从顶点到底面。
生:不对,应该到底面的垂线段才是高。
生: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就是高。
师: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这条线段恰好和底面垂直。刚才后面两位同学说的都是正确的。刚才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圆锥有一个圆形的底面(板书:底面)和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侧面。(板书:侧面)圆锥只有一条高,是从顶点到圆锥的底面圆心。(板书:顶点 高)
师:有谁是利用旋转的方法来研究圆锥的?你认为是什么样的图形绕着那条边旋转会形成圆锥?
生:直角三角形绕着直角边旋转一圈。(师课件演示)
师:现在能说说三角形与圆锥的联系吗?
生1:三角形竖着的直角边是圆锥的高。
生2:三角形横着的直角边是圆锥的底面半径。
生3:三角形的斜边旋转形成圆锥的侧面。
生4:B点旋转形成底面边线。
师:下面请大家量出圆锥的高。
生:3厘米。(生测量后汇报)
师:大家都是这样量的吗?(师课件演示)这里的直尺注意要和三角尺垂直。
师:圆锥的高不是在里面吗?为什么在外面也能量出它的高呢?
生1:因为直尺和桌面的长可以看作两条平行线,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相等。
生2:因为这样就构成了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长是相等的。
四、巩固提升
1.练一练
师:上面哪些的物体形状是圆柱?
生:2、7、8
师:1为什么不是圆柱?
生:因为1上下两个底面不相同,而且上下不一样粗细。
师:5为什么不是?
生:上下底面不是圆形,侧面也不是曲面。
师:6为什么也不是?
生:上下不一样粗细,中间鼓起来了。
师:圆锥的物体有哪些?
生:3、9
2.练习五第2题
学生自主练习后汇报
3.深化延伸
师:两个宽相同长不同的长方形,绕着各自的长旋转,得到的圆柱相同吗?
生:不相同。
师:什么不同?
生:高不同。
师:但这两个圆柱的什么又是相同的?
生:底面(师课件演示)
师:那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旋转后,得到的两个圆柱完全相同吗?
生齐:相同
师:一不小心就掉到老师的陷阱里了。有不同意见吗?
生:不一定,因为一个长方形可能绕长旋转,另一个可能绕宽旋转。(师课件演示)
师:那这样旋转后形成的两个圆柱有什么不同?
生:他们的高不同,底面也不同。
师:绕着不同的边去旋转,得到的圆柱相差还是很大的。
五、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了圆柱和圆锥,圆柱和圆锥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生1: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生2:圆锥只有一个顶点,圆柱没有顶点。
生3:圆柱有两个底面,圆锥只有一个底面。
师:有那些相同的特点呢?
生1:都有底面、都有侧面、侧面都是曲面。
生2:都有高。
生3:都有一个圆形底面。
师:今天咱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圆柱、直圆锥,听到这儿大家会不会有个疑问?圆柱和圆锥是不是还有别的类别?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了解了解。
六、作业
用硬纸做一个圆柱和圆锥
思考:做的时候碰到了什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