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1
生态旅游,是指:“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同时,生态旅游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即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式管理生态旅游资源,保证生态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开展生态旅游的同时,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对生态旅游需要的能力。
这一理论中,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当人们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势必会以牺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代价,但经济效益的获得,如果利用得当,又可以成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带来促进作用?;同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也可以对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三者是互为基础,互相补充的。但是,在现实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经常以牺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但殊不知,这种行为却是杀鸡取卵。
一、目前我国围绕生态旅游所存在的问题
(一)已造成环境的较大破坏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对环境时刻产生着影响。旅游发展对环境的负面作用日益显现出。如对土壤,水体,大气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破坏。旅游设施开发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分割,形成岛屿化。同时大面积植被被移除,游客踩踏,肆意采摘,外来物种引入,垃圾污染等问题凸显。
(二) 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不够合理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过渡建设,无序开发。只考虑迎合主观上认定的旅游者的兴趣所在的审美特点,忽视或根本不顾及该项目建设同周围景观环境的协调,从而造成对该地景观环境的侵害。如在景区内大量建设旅游接待设施,过多的公路,宾馆,商店,景区人工化现象严重。同时,景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理,把牺牲环境作为商业项目投资上马的代价,致使环境遭到破坏。
(三) 生态旅游成为地方政府,商家招揽游客的“生财之道”的幌子。
自生态旅游诞生,各种打着生态旅游旗号的旅游项目也开始风行。这些旅游地区主要是那些纯自然环境或受人为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这种旅游对广大旅游爱好者吸引力巨大,迅速发展成为旅游业中一个新热点。但生态旅游目前却处境尴尬。一方面这一概念已被相关机构以盈利为目大肆宣传,成为吸引游客的卖点;另一方面在实际贯彻上,却雷声大雨点小,不见起色。许多地方政府或商家将此严肃的环保理念视为商机,换汤不换药,仅仅是贴上绿色标签。
(四) 游客生态旅游意识薄弱
对生态知识的普及教育应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一般自然旅游的关键因素。因为生态旅游是通过游客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从而达到自觉保护自然的目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远未达到这一标准。缺乏必要的环境教育设施,设施所提供的知识内容残缺不全,展示手段更是形式单调,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二、合理推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一)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发展生态旅游地区绝对不可以把经济利益作为旅游发展的首要目标,而要在旅游规划中秉持有利于景区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保护多了,影响旅游业的运转,不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发多了,生态环境容易失衡,旅游资源就会面临灭顶之灾,所以在开发时要寻找它们的均衡点,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生态与经济双向良性循环的路子。例如,在生态旅游区不应大兴土木,而应就地取材,旅游接待设施,应使用当地民居,不应大量修建新的酒店,饭店。
(二) 生态旅游景区必须进行游客流量限制
任何生态环境都有其承载力,因此游客的人数必须控制在其承载力之下。根据旅游资源的特性,进行规划,有的放矢,根据承载力进行旅游开发。比如游牧式的经营,因为绝大多数生态旅游区都幅员辽阔,因此根据不同地域的承载能力和恢复周期,科学轮流设置游览区与无人区。从而有效游客流量。再比如可以进行订单式游览,游客在选择生态旅游区进行游览前,必须与景区进行联系预约,在景区合理调配下安排时间游览,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游客出行时间。
(三) 加强政府行为能力
生态旅游需要一个总体利益和目标的代言人,来控制、引导、协调、规范其它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和行为。能够担当此任的只有政府。实际上,生态旅游是一个内在地具有政治性的事物。在这里,价值观的协调与冲突,权力的制衡,利益的分配,目标的设定和标准的确定等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政府拥有有力的工具来影响生态旅游的发展,如立法、规范、管理的开支,项目与基础设施,科研和促销等。
(四)生态旅游教育
生态旅游提倡“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游客应在出行前,应多了解景区的风土人情,自然文化知识,在旅行过程中,在近距离接触过程中,应时刻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社区人民,不对当地环境造成任何主动性的破坏。在旅行结束后,要把生态旅游的思想宣传出去,并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五) 当地居民应融入到生态旅游发展中来,但不可过分商业化。
过分商业化,是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顽疾。虽然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当地居民从中受益,但这种受益是一把双刃剑,经济收益有所改善,但其原本的生活状态却被打破。因此,应适当发展商业,切不可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破坏了景区社区的生存状态。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当地居民开放自己空闲民居进行家庭旅馆型经营,但不可从新修建接待设施。同时,可适当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禽畜,做到自己自足并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并且政府应给其进行相应补助,使居民不至于为追求经济收益扩大经营规模。
目前虽然生态旅游还不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它确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力求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春艳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存在的问题》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 .12
[2]张建春《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12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2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现路径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人及其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持互不损害、协调共处的状态。从基本要素来看,就是要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进一步说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其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发展应该与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相协调,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工业化发展进程,在原来的发展模式下,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人与自然的关系较为紧张,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多,人口素质有待提高;资源效率低,单位GDP的能耗、原材料、土地和水资源消耗仍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的粗放利用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由此造成大气污染、酸雨、水污染、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等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这种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状况已经制约了我们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停止经济发展去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不顾资源环境现实的发展经济都是不可取的,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兼顾资源环境,做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
二、科学发展观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目的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思想中,发展是第一位的。尽管在发展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我们决不能把发展放在次要地位而去解决问题,因为离开发展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并在发展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快发展,尤其是加快经济发展,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2004)指出,“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要加快经济发展,而且要科学地发展,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在发展战略上,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来部署,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通过优化经济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三个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通过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现国内外经济贸易关系平衡协调发展。二是在发展模式上,要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建立节约性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转型。三是在推进工业化上,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在发展中促进和保持人与自然和谐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关系现状,我们认为必须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不能无节制地索取自然资源,不能够因此而削弱维持人均效用不下降的能力。因此,为了降低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的矛盾,一方面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外部资源供给渠道,并建立关键资源的储备体系,加强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
二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不能过度地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不能因此而使生态环境退化。因此,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和避免增加污染,必须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能够减少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
三要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数量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人口质量和结构应该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此,必须加强人口数量的控制;同时必须加大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的投入,使人力资源得以增强,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要处理好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人口增长不能超过经济增长,否则人的福利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再就是经济发展必须为提高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不断增长的人力资本才可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策路径
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涉及的问题是系统性的,因此,对各种因素必须统筹考虑,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在城乡建设、生活消费和生产活动中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以促进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控制人口增长,优化人口结构,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基础
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通过严格计划生育管理实现人口数量目标;通过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城镇化建设等途径实现人口在区域上的合理分布;通过加大教育投资、发展体育、医疗保健等途径提高包括知识、技能和健康在内的人口质量。
(二)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加大国际资源市场开拓力度,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供给
要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替代性资源和新能源,缓解原材料和能源的稀缺程度;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工艺流程,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人口的承载能力;进行资源开发的国际合作,扩大资源供给的国际渠道。
(三)加强污染防治,进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推进城乡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强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严格污染物排放管理,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从源头降低和避免环境风险。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产业结构
要实施经济增长的“减物质化”策略,在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和最终处置的每个环节中,使能流和物流最小化,从而污染排放也达到最小化,以促进节约型经济的发展;着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高新技术扩散和向传统产业渗透,通过经济活动的整体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物质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食物链”原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围绕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产业链,建立低消耗、少排放、高效益的产业体系。
(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消费习惯,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要宣传和培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物尽其用的节约意识,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居民的生活方式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促进居民消费从依靠物质向依靠服务转变,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引导人们注重自身在教育上的投资,而不是将时间和收入过多地用在一般吃、穿和玩乐等消费领域;鼓励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形成环境友好型消费习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堆放,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
(六)以可持续发展为尺度,利用生态原理推动城乡建设,走新型和谐城乡发展道路
要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规划城市和乡村建设,要综合考虑基础设施、能源、用地、交通模式、房屋设计和建造、以及产业结构等各个方面,使城市和乡村少消费资源和少产生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接近生态建设的目标;要处理好物质、能源、人的流动和土地使用的关系,使生产和居住的环境的宜人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经济效率也不断提高;要最大可能地利用自然能,兼顾环境和经济效益,推进现代城乡建设。
(七)加快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保障
要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并严格规划实施,科学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针对发展中的问题,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相协调;同时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法律和法规体系,构筑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高效法制基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要改革提升相关部门职能,以确保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保罗・霍肯.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罗杰・珀曼,马越,等著.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3
(一)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点是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马克思、思格斯揭示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时候,首先运用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哲学高度对人类的起源、人的自然属性进行科学的概括,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人是大自然自组织演化的产物。人一旦产生出来,就出现人和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影响着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关系和发展,也影响着自然界的演化和发展。思格斯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象站在自然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之中的马克思、思格斯提出了人类不仅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且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和思格斯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离不开自然界,要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类的外部环境。这就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上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马克思、思格斯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其次,根据人类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第二阶段是自然的反作用于人类;第三阶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一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人类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几乎全部来自于自然,但自然并不是把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以现成的形式放在那里供人们使用,而必须经过人们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之后,方能被直接利用。因此,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劳动。人类首先经历了渔猎文明时代向农业文明时代的转化,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对强大的自然力量,人类显得极其弱小,对自然的改变范围也是局部性的,对生态的破坏可以通过自然自身得到恢复,人与自然保持基本的和谐关系。
第二自然反作用于人类。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人类凭借科学技术这个强大的武器改造自然、控制自然,从自然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物质财富,自然界成了人类征服和索取的对象。20世纪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凸显,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基本上是以牺牲自然生态换来的。人类在破坏自然的同时,也是在破坏和威肋、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象全球变暖、能源危机、赤潮、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等都是自然界向人类最直接的信息反馈。
第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最高阶段,也是最重要阶段。1962年,关国学者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提出了人为活动造成环境灾害的严重性。此后,近半个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反思生态危机,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最终和最高阶段,人类可以在自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得到最大满足的同时,自然得到人类最大的维护。
二、正确协调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是正确协调和解决
人与人的关系。全球问题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且也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思格斯在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继而又分析了人与社会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深刻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而后者又始终是主要矛盾。这就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社会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生产方式和各种技术发明和创造,都是为了更高的开发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结果。思格斯曾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思格斯说的报复,其实就是指人类的行为违背自然界发展规律而遭到了自然界的惩v!0每一次胜利的最初确实起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今天的事实有力佐证了思格斯的重要观点。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观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就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获得尽量多的物质财富,认为人类所有对自然的改造都是合理的,认为人类对自然的变革是不受限制的,认为物质生产发展的速度越快越好。而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及其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口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它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而且也是一种新的道德观和文明观。主要包含了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三个方而:第一发展的必要性,认为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那种主张必须停止发展以保护环境的观点是不可取的。第二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从最终意义上讲,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而,还包括其它更广泛的方而,认为发展是集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第三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权利尤为重要。目前,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了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困。《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的第五条原则就写道:所有国家和所有人民应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权尤为重要。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才能最终摆脱贫困和愚昧。
2、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第一可持续发展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社会世世代代延续不绝的发展。第二它不仅要实现当代人自身的发展,也要实现未来世代人的发展。第三它决不是短期行为的发展,不是人类以今天的利益换取明天的利益,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以牺牲后代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再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3、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的第一句话就是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认为地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只有全世界范围的共同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表现了人类所遇到的危机的共同性、安全的共同性和未来的共同性,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鼓励和支持各国政府之间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而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合作,谴责和制止那些把污染严重的技术和产业输入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以邻为壑和嫁祸于人的行径,为停止军备竞赛、停止核武器的生产与试验以及干净彻底地销毁一切核武器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斗争。
4、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确认,人与自然的危机和人与人的矛盾不可分割,只有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性,才有可能达到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和谐。所谓公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
5、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和观念,建立起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主宰和征服的对象,而应将其视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仅仅当作自然界大家庭中一个普通成员,与之和谐相处、协调共生。
(二)依据我国国情,必须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观是当代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思想,也是一种解决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新方法。其核心思想是:社会经济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子孙后展所需要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思想表明,社会发展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疑应该把人类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口标,但应同时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不仅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必须用整体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把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观的一场革命,从根本上讲,乃是人自身的一场革命。自然、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然中心论和以主体性原则为核心的人类中心论两种理论。从实践的观点看,后者更具合理性。首先,即便想凭借自然中心超越人类中心也仍然要通过人类自身来实现。当我们说人类需要保护生态平衡时,首先只能是那些人类已认识、把握到的生态平衡。此外,生态平衡的保护又不能离开人类的利益。其次,人类的实践本性决定了人类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人与自然关系,在物质观上表现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观上表现为自然成为人的活动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全部内容都脱离不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所以,人类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人类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但需要不断地修改、完善,追求健全的主体性原则。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4
【关键词】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存在于人类的文明进程中,作为社会的基本成员的人,通过实践活动从自然中获取我们生存的各种物质资料。在人类的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经过了从自然的“奴隶”到自然的“主人”再到自然的“朋友”的历史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十报告中提出了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过程也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螺旋上升过程。
(一)浑然一体的原始同一关系
原始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单一。在此时期,人们崇拜自然,认为自己所享用的东西是自然赐予给人类的,自然界是世界的中心。人们对自然界充满着好奇,古希腊哲学家门探讨“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此时期,人们开始自觉地开发和改造自然,并开始尝试着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人类积极地利用自然界为自身服务。中国古代的大家们认为应发挥我们的主动性,如孟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
(二)人类支配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人类的能力,生产力提高。在此时期,人类运用自己创造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肆意的控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中无节制的获取资源,强调人的利益。人类崇尚理性。西方学者们看到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对工业革命赞扬不已。如笛卡尔说到:我思故我在!我国在建国后,为了工业化建设,肆意地破坏环境,开采资源,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当时盛行。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对象性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人对自然既具有受动性又具有能动性。在实践中,这种受动性和能动性的关系得到统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生存条件的极大改善,人口迅猛的增长,此阶段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20世纪以来,环境恶化、空气污染等全球的生态危机,人们看到了自己肆无忌惮地开采自然所造成的可怕后果,认识到人们只有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真正的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既不可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自然界只有在人类的不断改造中才得到不断的发展。
一方面,人和环境相互促进。人首先是依赖于自然的,人作为一种自然物,从自然中获取生命所需的各种必需品,这就决定人是不可能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人又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通过改造自身,利用规律改造自然,达到自己的目的,适应环境。自然界为我们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宜的生存环境,人类利用各种手段得以利用这些资源,并不断的开发新的资源,促进人的发展。
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提出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历史的发展证明,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又离不开人与人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又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现途径
建立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关系,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整体观念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习惯了无忌惮的开发利用自然,现在要宣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需要从基础的教育开始,从思想意识层面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和参与生态环保的自觉性。同时利用良好的社会制度促进约束人们的行为。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详细的方针政策,把责任分配到具体的组织机构上面,使组织机构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责任义务。
(二)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协调发展
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文明,但是科技的利用也为我们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了重工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焕然一新,也污染了我们的环境,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我们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发利用资源。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要顺势而为,发展绿色科技,认识到自然发展的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同时,利用规律,实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国际性的全球合作
地球环境是人类共同所拥有的,环境不仅是当代人的也是未来人的,不仅是一个区域内人的也是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通过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推动,使本国经济迅猛发展,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较早的对本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落后的经济状态,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破坏了环境,造成资源浪费,生态恶化。
参考文献
[1] 姜雨辰.对当代人口与其生存环境关系的一点浅薄思考[J].科技向导,2014(23):195.
[2] 邬巧飞.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哲学论从理论月刊,2014(6):52.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5
一、背景链接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
二、治理生态问题的措施
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6
现如今世界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污染问题已经逐渐的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想解决社会中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单纯的依靠科学技术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经济的快速发展跟不上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所以首先就需要调适文化价值观。儒家的伦理观中蕴含着生态思想,是整个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典型示范标准,能够有效的对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进行转变,在现代文明中能够发挥无法忽视的价值。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现代生态文明的基础
在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关注对象,而“天人合一”的境界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1]。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转型的过程当中首先就要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且做到深入的理解,也是一种态度变化的重要结果,所以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现代文明中的渗透最先关注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是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问题所在。
“天人合一” 。人类与天地万物同源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古代时期人们就认为生命的本质是统一的,应该将自己与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这种直觉意识就是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世界观起源。作为古代整体论哲学中的一个分支,可以将其概括为“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先秦儒家最先主张的主导思想,认为其能够有效的处理天人关系,因此将其作为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儒家思想中的“天”所包含的含义较多,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种:其一是“自然之天”;其二是“社会之天”;其三是“伦理之天”;其四是“人格之天”。从整体上分析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定位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位,将天与人看做一个整体,构成完整的系统。第二部分是天人在生态道德这一目标层次上是共生的,只有保证自然生态的和谐才能够促进人类的和谐生存发展。第三部分是人处于生态道德准则的层次中时必须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一切法源于自然,因此不能够背离自然的客观规律。因此儒家的天人学说主要体现于自然与现代生态伦理学说,人们只有不断的挖掘和发扬其中的优秀生态伦理思想,就有利于我国现代文明的科学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在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当中是最为基本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发展历史最为救援的思想就是“和谐”思想,并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儒家学说当中的境界是至高无上的,更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庸》是儒家学说中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就说到了“中”才是天下间最为根本的存在,而“和”则是最高的道理,更是普天之下人们最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因此只有将“中和”贯穿于己身才能够顺应自然天地,保证万物的生长永不停息,所以先秦儒家学士们将“中和”作为儒家最高的“道”,并且只有不断追求至高的“道”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天人合一”。孔子、孟子和荀子在儒家学说中都十分推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在经过整理、继承和发扬后逐渐形成了系统规范的生态伦理思想。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其论语语录中就包含“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思想,将“和”作为为人处世之道,奉行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带领其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孔子的“和谐”思想更能够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得以运用[2]。在《论语》的“述而”中就讲到,在钓鱼的时候不可以在水流下方用渔网截住,将鱼一网打尽,在打猎的时候,不能够射向鸟巢。这些思想就是站在生态道德的角度思考问题,利用古代朴素思想将“取物不尽”落到实处,对动植物保持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天人关系思想当中,儒家的孟子更加注重和谐的原则,其主张的“天时、地利、人和”讲述的就是顺应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应该相通相依,保持协调共处,将“人和”看得比“天时”和“地利”更加重要。而荀子则是在人定胜天的思想基础之上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人们在自然面前需要积极主动,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一切的自然万物都是能够控制并且利用的。
二、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
生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生态。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智慧,掌握生态伦理的内容,最终建设成为现代中国生态文明,因此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一切生态文明的根源,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发挥生态伦理的优势,推进社会文明向生态文明阶段进步。
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二者相互统一,协调发展,形成良性的运行,就可以称为生态文明的运行机制。人们处于生态文明之下就能够极力的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建设生态运行机制的有序性,人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能够取得相应的物质,并获得精神和制度成果,而生态文明就是这三者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生态,并不断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力要素占据绝大部分,生态文明就是将崇尚环境保护加入到生产力发展因素当中,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融入新的动力,增添活力,将人类的持续性生存能力表现出来,辩证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先秦儒家学者思考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出发的,对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不仅能够高度的概括,更能够加以纠正,最终形成具体的生态实践伦理思想。著名的汉学家李约瑟博士就指出了“整体的古代中国人,都在自然界中寻求和谐,找寻秩序,将其作为人类关系的理想看待。”[3]而在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当中,其最高的原则就是“和谐”,在追求和谐的过程之中,提出了人类的最高理想――“天人合一”,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总结出来,成为先秦儒家的毕生追求,实现高度的主观与客观间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态伦理思想的精髓,更是现代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它不仅能够站在伦理的高度上对人类文明有积极的影响,更能够让人们从片面的追求工业文明转向追求绿色文明。在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中,需要将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协调清楚,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现如今人们正向生态文明的方向发展,正处于新型文明的宏观背景当中,因此人们更需要重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实现现代与未来的和谐统一,局域与整体之间的协调发展,自然与社会的友好共处,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
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迪
现代人们过分追求形而上的问题,而在早期的先秦时期,中国人民更加注重实践伦理学,从实践伦理的角度应用到具体的事物当中,不追究形而上的问题。因此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最为基本的观点就是关注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平衡和谐发展,同时也是现代人们难以企及的实践伦理道德境界。[4]因此在现代实践伦理学说当中,将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作为主要观点,为建设现代中国生态文明作出积极的启迪。
普及并提高全民生态伦理意识。在先秦时期,孔、孟、荀等儒家学者在世间宣传布道,将自己的学说流传到世人的世界当中,最终使得儒家思想深入到世人们的心中,并最终成为当时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的最高行为准则。从意识的角度帮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儒家思想,从这个角度可以启示人们,目前全民族的事业之一就包括有生态环境保护,人们在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必须将生态伦理意识普及到全民族中,并且提高全民族的意识境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形成。而要想做到这一切就需要政府从政策的角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利用宏观管理提高宣传教育的力度,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到全民族的内心中,树立生态伦理的主体意识。政府需要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灌输到人们心中,自觉的培养“和谐”意识,提高“和谐”共处的能力,号召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统筹协调提高人民群众的自律性,在面对自然生态环境中,约束自己的行为,有利于更加理性的节制生产和消费,在生态平衡的维护过程中,积极的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将个人作为理论的主体,因此普及并提高全民生态伦理意识是一切“和谐”的重要基础,为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实行环保生产方式。企业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所以在地区和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都过分的追求企业产出最大化,提高企业的利润增长额,并且人们一致认为盈利是一切生产的目的,因此当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时常出现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生产行为,严重损害到了自然生态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就需要从根本上对企业不计生态环境后果的行为加以遏制,人们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来展开。但是诸如法律诉讼和行政管理等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经济行为,最为根本的就是利用伦理道德手段让企业将“环境保护”作为约束自身经济行为的标杆,树立基本的道德规范,培养自身的道德意识,才能够在经济生产行为中履行最基本的道德实践,有利于在建设生态伦理的过程中通过环保的生产方式来达到最终的经济效益目的。
可持续发展已经抓紧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统一过程中,大力建设生态经济时代,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需要自觉的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危害到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衡量成果企业的标准并不是它的盈利能力,更需要被社会所接纳,在赢利的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在良性的关联之中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所以在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过程当中,企业首先要重视自身的环保工作落到实处,严格的限制自己的生产行为,在符合环境犯规的范围之内,得到生态伦理的允许后才能够投入到经济生产行为当中。
自觉践行节俭的消费方式。在先秦时期,儒家学者就认识到了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的特征,因此提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且强调要厉行节俭,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在实际的生活当中能够有效的解决发挥在那问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建设的主体,将节俭的消费方式落实到每个个体中。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国,但是由于自身的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方式与他国不同,导致奢侈和超前消费严重,自然资源的浪费情况频发,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的原因就是消费观念的畸形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