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本纪第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五帝本纪第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五帝本纪第一范文1

大纲要求:

物业承接查验的定义;

物业承接查验制度的必要性;

物业承接查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物业承接查验的主要依据和条件;

物业承接查验的内容和程序;

建设单位的义务和责任;

物业服务企业的义务和责任;

物业承接查验记录、协议与备案;

保护业主权益的相关规定。

2010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物业承接查验办法》,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细化、补充和完善,增强了物业承接查验制度的可操作性,明确了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在物业承接查验活动中的权利义务。

知识点一:物业承接查验的定义(常考点)

《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第二条规定:“物业承接查验,是指承接新建物业前,物业服务企业和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共同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的活动。”

物业管理早期实践中,将物业承接查验混同于工程竣工验收的情况较为常见,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明确的区分。

物业承接查验,是指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接物业时,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外观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再检验,是物业服务企业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开展前期物业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工程竣工验收,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后,开发建设单位会同设计、监理、施工、设备供应等单位,对该工程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的全面检验,是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交付工程项目的前提条件。

知识点二:物业承接查验制度的必要性

(一)物业承接查验制度是规范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行为的需要

(二)物业承接查验制度是保护业主物权的需要

(三)物业承接查验制度是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发展的需要

物业承接查验制度,通过强化建设单位在承接查验工作中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接查验工作中的指导和协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建设遗留问题,为前期物业管理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物业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知识点三:物业承接查验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物业承接查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客观公正、权责分明以及保护业主共有财产的原则。

物业承接查验制度的指导思想如以下4项:

(1)以《合同法》、《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为依据,尊重业主的物权,尊重物业服务企业与建设单位的契约自由;以维护业主的共同利益和物业管理市场秩序为目标,明确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职能。

(2)正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失衡的现实,平衡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承接查验中的利益;正视前期物业管理阶段业主大会缺失的现实,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承接查验工作中的专业优势。

(3)规范建设单位在物业承接查验中的责任和义务,督促建设单位提高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建设质量;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承接查验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前期物业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4)强化物业承接查验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以往物业承接查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制度设计;强化物业承接查验工作的程序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具体详细的程序规定和操作规范,指导相关主体在实践中适用实施。

知识点四:物业承接查验的依据和条件

(一)物业承接查验的依据(轮换考点)

实施物业承接查验,主要依据下列文件:

(1)物业买卖合同;

(2)临时管理规约;

(3)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4)物业规划设计方案;

(5)建设单位移交的图纸资料;

(6)建设工程质量法规、政策、标准和规范。

应当约定物业承接查验相关内容的三个契约性文件。

(1)建设单位与物业买受人签订的物业买卖合同,应当约定其所交付物业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建设标准;

(2)建设单位制定的临时管理规约,应当对全体业主同意授权物业服务企业代为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事项作出约定;

(3)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包含物业承接查验的内容。

(二)物业承接查验的条件(轮换考点)

在各地取消综合性验收的大背景下,为保证物业硬件符合交付使用条件,为实施物业管理创造有利条件,《物业承接查验办法》规定,实施承接查验的物业,应当具备以下7个条件:

(1)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取得规划、消防、环保等主管部门出具的认可或者准许使用文件,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公共照明、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设施设备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已安装独立计量表具;

(3)教育、邮政、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卫、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已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

(4)道路、绿地和物业服务用房等公共配套设施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并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5)电梯、二次供水、高压供电、消防设施、压力容器、电子监控系统等共用设施设备取得使用合格证书;

(6)物业使用、维护和管理的相关技术资料完整齐全;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知识点五:物业承接查验的内容和程序

(一)物业承接查验的内容(常考点)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下列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共用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

(1)共用部位。一般包括建筑物的基础、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以及外墙、门厅、楼梯间、走廊、楼道、扶手、护栏、电梯井道、架空层及设备间等。

(2)共用设备。一般包括电梯、水泵、水箱、避雷设施、消防设备、楼道灯、电视天线、发电机、变配电设备、给排水管线、电线、供暖及空调设备等。

(3)共用设施。一般包括道路、绿地、人造景观、围墙、大门、信报箱、宣传栏、路灯、排水沟、渠、池、污水井、化粪池、垃圾容器、污水处理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施、人防设施、垃圾转运设施以及物业服务用房等。

(一)物业承接查验的内容(常考点)

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移交有关单位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和有线电视等共用设施设备,不作为物业服务企业现场检查和验收的内容。

现场查验应当综合运用核对、观察、使用、检测和试验等方法,重点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外观质量和使用功能。

(二)物业承接查验的程序(常考点)

物业承接查验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确定物业承接查验方案;

(2)移交有关图纸资料;

(3)查验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

(4)解决查验发现的问题;

(5)确认现场查验结果;

(6)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7)办理物业交接手续。

知识点六:建设单位的义务和责任

(一)建设单位在承接查验中的义务(轮换考点)

为了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约束,督促建设单位切实做到诚实信用,《物业承接查验办法》规定建设单位在物业承接查验中,应当履行以下8项义务:

(1)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物业买卖合同的约定,移交权属明确、资料完整、质量合格、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物业。

(2)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交付使用15日前,与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完成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承接查验工作。

(3)建设单位应当在现场查验20日前,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下列资料:

①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②共用设施设备清单及其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③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准许使用文件;④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⑤承接查验所必需的其他资料。未能全部移交前款所列资料的,建设单位应当列出未移交资料的详细清单并书面承诺补交的具体时限。

(4)建设单位应当根据物业服务企业的书面通知,及时解决现场查验中发现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数量和质量不符合规定的问题,并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复验。

(5)建设单位应当委派专业人员参与现场查验,与物业服务企业共同确认现场查验的结果,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6)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签订后10日内办理物业交接手续,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物业服务用房以及其他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

(7)建设单位不得凭借关联关系滥用股东权利,在物业承接查验中免除自身责任,加重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损害物业买受人的权益。

(8)建设单位不得以物业交付期限届满为由,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接不符合交用条件或者未经查验的物业。

(二)建设单位在承接查验中的法律责任(轮换考点)

《物业承接查验办法》明确规定建设单位的四项法律责任:

(1)物业交接后,建设单位未能按照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的约定,及时解决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物业交接后,发现隐蔽工程质量问题,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建没单位应当负责修复;给业主造成经济损失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承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没备的保修责任;

(4)建设单位不移交有关承接查验资料的,由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移交的,对建设单位予以通报,并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知识点七:物业服务企业的义务和责任

(一)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接查验中的义务(轮换考点)

《物业承接查验办法》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承接查验中应当履行以下4项义务:

(1)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通过参与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分户验收和竣工验收等活动,向建设单位提供有关物业管理的建议,为实施物业承接查验创造有利条件。

(2)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建设单位移交的资料进行清点和核查,重点核查共用设施没备出厂、安装、试验和运行的合格证明文件。

(3)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现场查验中,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不符合约定或者规定的情况,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4)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承接查验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记录建立档案并妥善保管。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业主大会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的,原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之日起10日内,向业主委员会移交物业承接查验档案。

(二)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接查验中的法律责任

《物业承接查验办法》明确规定了物业服务企业的三项法律责任:

(1)自物业交接之日起,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全面履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及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和管理义务,承担因管理服务不当致使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毁损或者灭失的责任;

(2)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承接查验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记录建立档案并妥善保管;

(3)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承接未经查验的物业,因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缺陷给业主造成损害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知识点八:物业承接查验记录、协议与备案(轮换考点)

(一)物业承接查验记录(轮换考点)

(1)现场查验应当形成书面记录。查验记录应当包括查验时间、项目名称、查验范围、查验方法、存在问题、修复情况以及查验结论等内容,查验记录应当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参加查验的人员签字确认。

(2)交接工作应当形成书面记录。交接记录应当包括移交资料明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明细、交接时间、交接方式等内容。交接记录应当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签章确认。

(二)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在物业承接查验全过程中,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是最为关键的核心环节。

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既是对现场查验结果的确认,也是物业服务企业接收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先决条件。

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的内容、效力和违约责任:

(1)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物业承接查验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及其时限、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

(2)物业承接查验协议是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补充协议,与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生效后,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交接义务,导致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无法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三)物业承接查验备案(轮换考点)

为了加强日常监管工作,《物业承接查验办法》明确规定了物业承接查验备案制度,要求物业所在地区、县(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物业交接后30日内,根据物业服务企业提交的文件资料办理备案手续。申请办理物业承接查验备案手续,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提交以下文件资料:(1)前期物业服务合同;(2)临时管理规约;(3)物业承接查验协议;(4)建设单位移交资料清单;(5)查验记录;(6)交接记录;(7)其他承接查验有关的文件。

知识点九:保护业主权益的相关规定

为防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后物业服务企业拒交物业承接查验档案,《物业承接查验办法》明确规定物业承接查验档案属于全体业主所有;

为发挥业主在物业承接查验中的主观能动性,《物业承接查验办法》明确规定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并要求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将物业承接查验备案情况书面告知业主;

为保障物业承接查验的经费来源,《物业承接查验办法》规定由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物业承接查验费用的承担,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建设单位承担;

为发挥各方主体的监督作用,《物业承接查验办法》规定物业承接查验可以邀请业主代表以及物业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可以聘请相关专业机构协助进行,物业承接查验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公证,物业所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业主对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承接查验行为的投诉。

1. 为了加强日常监管工作,《物业承接查验办法》明确规定了物业承接查验备案制度,要求物业所在地区、县(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物业交接后(  )日内,根据物业服务企业提交的文件资料办理备案手续。

a.10

b.20

c.30

五帝本纪第一范文2

关键词:物资管理;成本;企业效益

中图分类号:TU71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2

近几年,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氯碱行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有所降低。企业要获得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的机会,企业就要化被动为主动,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大程度克服化工行业产能扩张、供大于求等不利因素,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带动行业健康发展。物资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物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物资管理成本,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有效的降低物资管理成本,主要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库存量的管理

企业保持合理的库存量,是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前提。企业物资库存合理,将会促进企业生产经营高效率运行,反之,库存不合理,将会造成物资的积压或短缺,就会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物资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库存量的管理,化工生产企业,生产原料和其它主要生产材料(设备备件等)占到其生产成本过半以上,保持合理的库存量,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方法。为确保企业生产正常有序的进行,要保障每天生产所需的各类材料的供给,物资的库存量不能过小,各类生产原辅材料要保持一定的库存量。同时库存量也不能过大,物资库存过大,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一方面是防止占用资金过多,影响到企业资金周转,企业利润空间的缩小;另一方面是有些材料长期存放还有可能过期变质,无法使用,都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加重企业的生产成本负担。

库存物资要保持合理的库存量,首先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避免物资的过度采购。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库存量,生产部门可以每月制定生产计划,根据每月的生产计划,主要生产原料的消耗情况,制定生产原料的消耗定额,确定主要生产原料的采购量。加强物资消耗定额管理,提高物资利用率,是开展增产节支的重要途径。对于主要生产材料的采购,各分厂可根据每月的生产计划、设备运行状况和检修计划等,确认需采购的生产材料的定额,制定物资采购计划。比如某化工企业在每月会制定出下月的生产计划,那么每个月的产品产量也就提前制定出,企业每月消耗的大宗生产原料如煤和其它的化工原料等,每月消耗的定额,就是物资采购计划的依据。各生产单位为确保生产正常运行,对一些生产辅助材料的需要,可由物资采购部门汇总并审核各单位上报的物资采购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购。但也不可直接盲目采购,最好先核实库存物资数量,库存已有的材料或可替代的材料,就不必再重复采购,核定后最终确定需要采购的物资总量。企业的各个生产单位加强沟通及时有效地传递各类生产信息,库存量不只是个数字,它对企业的各个生产部门都应该是个信息量,准确地掌握它,就能更好地为企业生产服务。

二、做好库存物资的保管工作

一是保管数量精准,物资的入库数量、出库数量、库存数量力求做到准确无误。物资库存的条件、场所、人力等是决定库存数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计划依据,同时,库存量控制的实施点在保管部门,也是库存量计划的制定部门之一。二是物资分类管理,根据库存物资的品种、规格、质量特点,合理规划保管场所和保管方式,有利于物资的库存管理。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生产特点和库存物资的特点等,选择最佳的库存物资管理模式。如ABC管理法、定期订货法等。三是做好库存物资的维护保养,根据库存物资特点及存储的时间,安排维护保养时间、方法及人力、物力,防止生产材料缺损、破损或者损坏。创造适合物资储存的环境条件,控制温度、湿度等,对部分特殊材料还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提供特殊的贮存条件。生产材料适当的维护保养,也延长了保管时间,还可以防止材料价值的减退,维护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物资保管还要避免库存积压物资,物资积压一方面会造成资金的占用,另一方面造成生产资料的浪费,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可能会长时间占用库存,降低库房的利用率。企业要尽量避免积压物资的产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物资积压,要采取积极措施对积压物资及时利用,决不可以任其发展,最后发展到积少成多甚至难以弥补的局面。我们也可以注意到一些出现严重亏损的企业,也经常伴随有积压物资严重的问题。企业出现积压物资,可积极采种各种应对措施,可以督促各生产单位领用积压物资,还可根据各生产单位的日常材料和积压物资的消耗情况,进行成本核算,并且按月考核、年累计考核,按照积压物资的消耗利用情况,对相关生产单位进行相应的考核奖励。

三、入库管理

物资入库管理是做好库存管理工作的第一关,严把入库关,是库存管理工作的基础。加强物资的入库管理工作,物资入库的各项手续要齐全,管理人员做好物资的入库验收,确保物资质量、数量的准确性。首先要检查入库材料的合格证、质保书等,即对货物的有关证件进行核实,如核对产品名称、产地、认证材料、出厂日期、装箱单据等,发接货手续进行核对。还要做好外观检查,对材料的包装外观和材料外观仔细检查,是否有质量问题。条件允许的企业还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部分材料进行质检,杜绝不合格的有质量问题的生产材料入库。如果不合格的生产材料入库,会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其次对入库数量也要进行严格把关,即清点及检查到货总量、单位包装量及按数量指标检查其他内容,物资实际入库的数量要与有关入库手续(如收货单据、装箱单、入库单)的数量一致。做好入库相关验收记录,入库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也要有相应的处理结果。入库物资的质量和数量出现问题,都要及时进行反馈,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四、出库管理

材料出库发放要求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发料需有领料凭证,凭证手续齐全准确。领料手续数量与材料实际出库量必须保持一致,认真核对发料数量和相关信息,避免错发、误发。材料出库还要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同类材料先入库的就要先出库。每类每个材料都要有准确的库存信息,如规格型号、入库时间、库存数量等,以确保物资出库的准确性。物资保管要做到帐、卡、物、资金四相符,确保库存物资的数量准确。做到物资管理实物和帐务相结合,材料库存管理最好能做到日结月清,及时进行清点核对,如果材料出入库出现误差,就能够及时发现。库房还可能定期进行物资盘点工作,核实库存物资。企业对于大宗辅助材料应严加控制,因其消耗量大、库存量大,往往占有资金多,本着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费用的管理理念,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尽可能降低辅助材料费用的支出。

五、废旧物资管理

五帝本纪第一范文3

生命之灵是一种物质,一种能够承载信息和能量而没有形态的物质。它具有多维时空特性,在四维时空中我们无法认识这样一种物质。它在生命活动中占相对主动的地位,传统的中国人(以下简称:中国人)常常把这种物质称之为:元气,认为这种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就是说在开天地之前、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物质世界的原本状态。我们可以把这种物质看成是彻底无形的物质、彻底自由运动的物质。物质的自由运动会导致物质的聚合。就像是自由市场经济会自然地导致市场垄断,导致财富大聚集一样。在原始的宇宙中只有自由运动,导致物质能量的大聚集,而最终又引发大膨胀。是膨胀运动支撑起了四维时空。膨胀运动势力与原来的自由运动势力相互抗衡把原来作自由运动的物质挤压成作旋转运动的物质。是旋转运动让物质有了形态。基本粒子在旋转,原子在旋转;地球在旋转,太阳系、银河系在旋转。多层次的旋转运动构成了我们现在的物质世界。一旦膨胀运动势力减弱或消失,现在的宇宙会在瞬间恢复到原来的无形物质状态。这是我对中国人的宇宙观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人认为:我们现在的宇宙起源于混沌;现代系统科学也认为:任何系统都起源于混沌。中国人的宇宙观与现代系统科学的宇宙观遥相呼应。所以研究系统科学越是深入就越是能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越是能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明智所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他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度远远超过了现代科学。

中国人是如何认识生命的呢?虽然现在的宇宙是膨胀运动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但是自由运动的势力仍然是无处不在,自由运动的物质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看不到,现代科学认识不到它的存在。现代科学在微观世界认识到的不确定现象其实就是两种势力相互抗衡的表象。在现宇宙的任何一个局部、任何一个星球,只要能出现合适的环境条件,让自由运动势力能够相对地控制分子、原子的运动。生命就会出现。生命就是自由运动势力对有形物质的相对控制。中国人认为:任何物体都是有形和无形物质的对立统一,生物体是元气相对地控制着有形物质;一般的物质是元气完全依附着有形物质。

生命之灵大致可以分为生灵和亡灵两大类。中国人对生灵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中医针灸、气功武术、占卜巫祝等等方面;对亡灵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对鬼魂、神仙的认识方面。在灵或者说在元气这个物质层面,人和动物、植物的灵气都是可以相互沟通的。到后面我将按照这样的分类,大致上谈谈自己对生命之灵的系统认识。

2.研究生命之灵的意义

A.重大的历史意义

认识不到生命之灵的客观存在是现代科学的巨大缺陷。这是现代科学的先天性的一个残缺。因为现代科学孕育产生于宗教文化之中,宗教文化的思维缺陷根深蒂固地植根于现代科学的灵魂深处。尽管现代科学是以质疑宗教起家的,二者看似相互对立、水火不容,其实他们是同一个文化体系内部的两个部分,是一家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立足基点就是对生命之灵的认识不足。宗教把生命之灵表现出的种种自然现象统统归属于神灵、上帝的创造,阻止了人们对生命之灵的深入认识;而科学是以实证的思想方法去质疑上帝,用尽各种办法去否定上帝,同样也失去了对生命之灵的正确认识。加上实证的科学方法只能认识四维时空中的物质,不能认识生命之灵这样多维时空的物质。相同的思维缺陷向两个极端发展,形成了科学与宗教的对立统一,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结构。

科学的迅速发展,让西方文化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文化。中国文化溃不成军濒临于消亡的边缘,只有一些实用性很强的传统技艺苟存于世,像中医针灸、武术气功之类,对科学的发展无法形成实质性的影响。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对科学的制约能力也日渐消失。现代科学在残缺的思维方式驾驭下狂奔,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日益彰显出来。由现代科学完全主导的现代社会实际上是在畸形发展。因为,对生命之灵缺乏认识的现代科学是不可能真正认识生命,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长此以往,人类社会前途可悲。

现代科学的思维缺陷是先天性的缺陷。他很难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自我完善。目前系统科学研究停滞不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信息论已经发表五、六十年了,什么叫“信息”一直没有一个定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超循环理论、混沌学、同态学等等,这些系统科学理论都是各自为政、相互独立,犹如一盘散沙怎么也统一不起来。究竟是为什么呢?就是一个宇宙观的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宇宙观,系统科学的发展只能到此为止。整个自然科学也不可能再有实质性发展。

什么叫“信息”?信息论的主要创始人,美国数学家克芬特·仙农在研究信号、消息和信息的相互关系时指出:信号是信息的物理表达层;消息是信息的数学表达层;信息则是更高层次哲学上的抽象,是信号与消息的更高表达层次。这是一个非常精辟的论述。信息是哲学层次的东西,在数学这个知识层次是不可能认识理解信息的真实含义的。我现在的理解就是:只有进入到“灵气”、“元气”这个物质层次,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什么叫“信息”。

现代科学已经到了必须正确认识“生命之灵”的时候了,接受中国人的宇宙观是现代科学的唯一出路。

中国人认识世界是从人体自身开始的,透过人体这个小宇宙来感受和认识物质世界大宇宙,用的是心灵;而现代科学则是从一般的物质运动入手逐渐认识复杂的人体,用的是大脑。一个是透过复杂去认识简单;一个是通过简单去认识复杂。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宇宙观和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现在已经到了相互贯通的时候了。相互贯通才是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出路;相互贯通才是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向。现代科学向中国文化的贯通就是要接受中国人的宇宙观,承认生命之灵的客观存在。

B.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北京坐火车沿京广线南下,一路上可以看到新盖的高楼、厂房日新月异,同时还可以看到高耸的十字架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来到瑞士,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研究生、博士后等高级知识分子非常虔诚地在教会受洗。这究竟是怎么了,中国文化难道真的低俗难耐,不能承载和护佑现代中国人高雅的灵魂了吗?不过细想一下,如果我们只接受西方文化中的现代科学而不接受西方文化中的宗教,又把中国文化的精髓看成是封建迷信,岂不是更可悲!与其成为一个偏执的科学狂人、科学怪人还不如有一个更好一些。所以我也很同情和理解这些接受洗礼的年轻人。

但是,毕竟我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了解的中国人,现代中国人在精神世界出现的全面西化倾向让我倍感痛心。上古时代的中国人通过对生命之灵的客观认识,带领我们从以神为本的原始宗教中走出来,建立起了以人为本的明智文化。几千年之后,我们有那么多的年轻人竟然要回归宗教,这究竟是谁之过?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太过分、太偏执了,学科学也一样。很多科学家每天都在有形的物质世界中沉思,思维机械化,思想物质化。他们确实需要系统了解一下中国人对生命之灵的认识,来充实自己的思想,让精神有所寄托,灵魂有所归属。

现在有很多中国人不相信中医能治病,不相信《易经》能算命,不相信气功能产生超人的特异功能。实际上他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了。他们是现代化的中国人,是科学化的中国人。他们不知道他们丢弃的恰恰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未来中国人能站立到世界发展前沿的根本。

中国文化就是在中国人对生命之灵客观认识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系统认识生命之灵是中国人的立足之本。传承中国文化就是要从现代人的角度客观系统地研究生命之灵。系统地认识生命之灵可以让我们站在比现代科学更高的高度去认识世界,从而引领现代科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系统地认识生命之灵更现实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充实。

3.研究生命之灵的基本思路和愿景

上古时期的中国人是通过人体自身来认识生命之灵的。通过像练气功那样,古人称之为:引导,坐忘,冥想之类;还有可能通过一些经络敏感人来认识经络;通过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巫师去认识鬼魂;通过占卜去感受生命之灵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感受和摸索,中国人认识到了生命之灵的物质性,从“以神为本”中走了出来,建立起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中国文化的高深之处就在于此。

在科学发展全面成熟的今天,我们仍然按照上述方法去研究生命之灵显然是行不通的。实际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探讨生命之灵也是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对中医经络的实质性研究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为什么一直没有进展?关键是一个宇宙观的问题。科学家们总想用科学的方法、用电磁波来认识生命之灵。其实,按照中国人的宇宙观,生命之灵是电磁场产生之前的物质,把生命之灵认定为某种电磁波的研究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说,科学研究生命之灵的第一步,首先是要接受中国人的宇宙观。

有一个研究思路是:生命之灵存在于每一个生物细胞,毫无疑问,生命之灵可以在生物细胞内不断地产生。由于它是一种电磁场产生之前的物质状态,所以我们把生物细胞内复杂的磁电场变化模拟出来,生命之灵这样的物质就有可能产生出来。应该说,生命之灵就躲藏在磁场的背后。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好解决,就是这种物质的测定问题。用电磁波来测定生命之灵的存在是根本行不通的。说不清还需要借助人体对生命之灵的感受,让气功师去感觉生命之灵的存在。

还有一个大的研究思路:生命之灵这样一种物质并不是生物体所独有的物质,它是膨胀势力创造出四维时空之前的物质形态。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物体只要能摆脱了膨胀势力的控制都会迅速回归到生命之灵这样的物质状态。现代科学在黑洞附近发现有大量离子体的存在。离子体是万有引力与膨胀势力相互抗衡,物质在脱离膨胀势力控制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我们如果能让离子体自由运动起来就可能产生大量的生命之灵这样的物质。由此我曾经断定:未来的量子计算机将是具有生命灵性的计算机。

总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利用生命之灵这样的物质(能量)形式已经不存在很大的技术障碍,最根本是思想障碍。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如果我们的科学家们能很快接受中国人的宇宙观,几年、几十年内人类就有可能掌握和利用生命之灵这样一种物质(能量)。

人类一旦开始掌握和利用生命之灵这样一种物质,世界要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这种能量可以向人体直接输送,可以减少人类粮食需求,可以防病治病。现在我们到处看到的都是汽车加油站,将来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的应该是人体加能站。

我们可以让人体和物体变化成无形状态然后再进行远距离转运,比现在节约90%以上的能量,而且速度极快,向地球上任何地方转运物质只是几秒钟的事情,上火星也就几分钟。现在的航空航天业都将进入历史博物馆。这样的事情距我们并不遥远。

4.生命之灵与占卜的关系

中国文化中的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工医商无不是围绕着《易经》展开理论的。中国文化也可以说就是《易经》文化。而《易经》本身就是一本占卜专著。这说明了中国文化与占卜之间的密切关系。

我们不要把易经和街头算命完全等同起来,因为街头算命是一种商业行为,有经济利益在里边,他们要用100%的准确率来满足顾客,而占卜是没有100%准确率的,一般来说有70-80%左右的准确率。他们需要用各种技巧来蒙混过关。我们不能由此就对易经占卜一概否定。

人们常说易经是一本天书,实际上它是一本把生命之灵与现实物质世界相互衔接起来的一本书。每个人都有一个神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潜意识。用易经摇卦我们可以理解成是自己的潜意识给自己的暗示或提示。在算卦人面前摇卦,算卦人的神灵就参与其中了。生命之灵是多维时空的物质。它可以向我们提供超越时空的信息,所以摇卦可以在事情发生之前给我们一些警示。

在我们家里,兄弟姊妹大家都是从小就接触易经摇卦的。我们常常把摇卦当作一种智力游戏来把玩。过年过节大家聚在一块,你一卦我一卦看看来年运气。遇到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了,摇一卦看看神灵的提示。满有意思的。时间长了对其中的奥秘也似乎有所感觉。比如,有时候会出现错卦的现象。在卦摇好了以后,在计算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算错了。算错的卦是非常准确的,而原来摇的卦一点不准确。这说明是我的潜意识,或者说是我的神灵在有意调整我摇卦的准确度。这样的事情不仅多次发生在我摇卦的过程中,我在网上、书上也看到其他人谈到这样的事情。

下面我介绍一种简单的用《易经》摇卦的方法:

准备8枚小一点的硬币。

放在手里多把玩一会儿。

摇三次。第一,第二次都是用8枚硬币,第三次用6枚硬币。数一下有几个国徽面向上。摇三次的可以得到三个数字。假如摇三次得到是5、3、2三个数字。

按乾1,坎2,艮3,震4,巽5,离6,坤7,兑8.顺序,第一个数字5得到:巽卦。

第二个数字是3,就把巽卦从下向上变三个爻。得到:益卦

第三个数字是2,打开易经书,看益卦的第二爻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提示。

这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易经摇卦方法,挺准确的,更主要的是我们可以从其中体验生命之灵的客观存在。

5.中医对生命之灵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生命就是元气相对控制下的物质运动。而元气又是万物之本原,宇宙之初始。元气在人体沿经络不停地运行,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元气在人体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功能特征,中医就把它们分别开来称呼。在体表运行的是“卫气”;在体内沿血脉运行,蕴藏在体液之中的是“营气”;运行在胸廓心肺之间的是“宗气”;运行在小腹内,两肾之间的仍然叫“元气”,是人体本原的意思、狭义的元气。沿经络运行的是经气。藏于五脏的元气分别以五脏命名:心气、肺气、肝气、脾气、肾气等等。

元气产生于生物细胞内的生化反应过程之中,反过来又相对控制着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实际上,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就是元气与有形的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的控制关系,元气只是相对占主动一些而已。每一个细胞都产生元气,除了维持本细胞的代谢平衡之外,还有很少一部分元气走出来参与维持整个机体的代谢平衡。走出细胞的元气聚集到一起在机体内循环运行,其运行轨迹就是经络。由于元气具有多维时空属性,在体内运行不需要有形的通道,所以我们看不到经络的存在。

元气在人体不仅控制着机体代谢全过程,而且还参与大脑的思维活动。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这里讲的神、魄、魂、意、志都是不同功能的元气。由于元气是能量与信息、能量与功能的同一,让我们很难理解它就是一种物质。有一个现象让我们看到中医理论的深奥:就是经过心脏置换手术的病人,往往会在性格和生活习惯上发生很大的改变。原来不爱看书的屠夫因为换上一个知识分子的心脏而手不释卷;一个从未钓过鱼的人因为心脏置换而突然喜欢上了垂钓。这不正是中医《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的最好解释。

我们只看到了生命的灵性而看不到其背后的无形物质——元气。实际上,大脑本身就是在元气的控制下产生出来的。大脑的思维活动也是在元气的参与下进行的。甚至有一些信息的处理是在元气这个物质层次进行的。大脑就象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元气就象是一个企业的董事会,而中医比较看重这个董事会的功能。所以就有了“心领神会”,“聚精会神”,“三心二意”等等一些说法。中医认识不到思维是大脑的功能吗?不是,中医不仅知道大脑的功能,还明白大脑背后元气的功能。中医不仅知道人体这个企业的总经理是谁,还明白他背后的董事会在干什么。

有一位信奉上帝的朋友给我讲:“宇宙产生之前的混沌就是上帝;中医讲的元气就是上帝。上帝知道我们都长了几根头发”。我不这样认为。元气虽然是一种能够储存信息、处理信息的物质,在它没有参与生物的生长、进化之前是没有承载生物信息的自由运动的能量。只有在它与分子、原子、电子相互作用形成生命活动之后,它才开始携带生命信息成为具有生命灵性的物质。我们应该明白:生命活动是无形的元气与有形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

6.生命之灵与人体特异功能

目前一般认为:气功是通过调整呼吸、调整形体和调整意识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开发潜能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实际上,这是一种科普水平的说法,没有道出其实质性的内涵。因为现代科学认识不了气功的实质,真正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超越科学地去解释气功,只能被看作是假说而不受重视。气功实际上就是元气之功。练气功就是增强人体元气功能的过程。

不管是站桩,还是马步,多数功法都是“下紧上松”,让下肢的肌肉处于静态的、持续的做功状态。这是一种让下肢肌肉细胞产生更多元气的方法。更多的元气从细胞里走出来进入整体经络循环是练气功的首要目标。

元气是人体的客观意识;大脑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主观意识。为了给元气提供一个比较自由的活动空间,还需要抑制大脑的主观意识,让大脑处于安静的朦胧状态。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客观意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最原始的生物机体自控能力。当元气被调动起来之后,主观意识再逐步与客观意识融为一体。人体就能显示出一些特异的、潜在的功能。

元气是自由运动的能量,具有超越四维时空的特性。它既可以储存信息,也可以处理信息,还能直接做功。所以元气功能增强的人会出现各种各样超出常人的特异功能。如:腋下认字、透视人体、意念折断钢丝、意念搬运物体等等,不可胜数。还有一些人天生就有这样的特异功能,这是由于他们特殊的体质因素所决定的。

人体特异功能是客观存在的,视而不见是没有道理的,是不科学的。有些魔术师在舞台上,时而运用技巧,时而运用科学知识,时而运用特异功能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们不能由此就把特异功能都看作是魔术。台湾著名魔术师刘谦,在2011年春节的舞台上让两个鸡蛋融合在一起,很明显就是一种特异功能表演。

7.中国人对“鬼神”的认识

生命可以说就是元气相对控制下的生物化学反应。一个人死亡之后,他的肉体腐烂变质回归大地,变成其它生物生存的营养;他的元气,特别是参与全身经络循环的一部分元气,会离开肉体飘荡在空中,逐渐地支离破碎,最后回归到地球的元气场中去,成为维持其它生灵的精神食粮。元气是一种信息物质。它可以存储信息,处理信息。脱离开肉体的一团元气它承载着这个人生前的生命信息,并且它还能自动进行一些信息处理工作。在它没有完全支离破碎之前能够影响活着的生灵,偶然还会导致鬼魂附体、灵童转世这样的鬼魂现象出现。

由于元气的多维时空特性,在现实的四维时空世界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鬼神”如同虚幻一般,确实是一个让人纠结不清的事情。但是,自从周王朝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明智文化以后,中国人就开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就是说:相信鬼神不迷信鬼神;尊重鬼神且远离鬼神,才是聪明之举。中国民间世代相传,比较流行的鬼神观也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这也是中国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的最根本的区别点。

上古时期的中国人,通过祭祀,占卜,中医针灸和气功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到了生命之灵的客观实在性和他的不确定性,为中华文明社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我们不可轻言放弃。那么,我们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认识鬼神问题呢?我有这样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仅供参考:

五帝本纪第一范文4

一、我国现代物流成本的现状

现代物流成本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囊括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上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具体包括订货费用、订货处理及信息费用、运输费用、包装费、搬运装卸费、进出库费用、储存费用、库存占用资金的利息、商品损耗、分拣、配货费用以及由于交货延误造成的缺货损失等。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的多少。因此,如何以最少的物流成本“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产品送到适当的地方”,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降低物流成本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1至11月,全国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升28.4%。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达8.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该费用与GDP的比率达到17.8%;2010年全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专家预测,2012年中国物流行业增速将进一步放缓,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将维持在18%左右。

近年来,伴随着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物流成本一直呈现上扬态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仅以土地使用税为例,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大型城市的土地使用税年税为1.5—30元/平方米,较2006年前的0.5—10元/平方米大幅提高。普遍来看,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增加了3倍,一些仓储为主的企业土地使用税一下增加了十几倍,经营倍感压力。此外,物流链上各个环节的收费乱象,也导致物流成本急剧加大。对于各项乱收费问题,一位业内人士估计,目前路桥费约占到整体物流成本的30%以上。甚至出现“从广东送货至北京,成本高于送至美国”的现象。物流业内人士表示,如过路费降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也将随之下降3-4个百分点。与我国的物流成本相比,美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二十世纪90年代保持在11.4%~11.7%范围内,进入二十世纪最后10年,这一比重有了显著下降,由11%以上降到10%左右,甚至达到9.9%。

目前,我国物流要素分割在各部门、各领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物流市场,“大而全”、“小而全”的情况十分突出。统计资料表明,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粗放型经营,经济运行质量较差,效率很低,货物自运车辆占全社会运输车辆达70%,空载率为37%,每年因装卸运输不当的损失达500亿,保管不善的损失达30亿,物流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达40%以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极大地压缩了物流企业利润空间,直接影响物流企业效益。在成本攀升的巨大压力下,物流业平均利润率水平已降至4.4%。另一方面,物流服务价格提升空间却非常有限。以2011年11月为例,大中型公路运输企业货运价格环比仅上升1.4%,同比上升4.2%,中小型企业货运价格低位波动。预计,2012年全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为11%和13%,低于2011年12%和14%的增速。但我国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来40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毋庸置疑,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关键在于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生产业,根本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值得欣喜的是,全国各地发展现代物流风起云涌。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到2015年,基本建成合肥物流圈、皖江外向型现代物流产业带、沿淮物流产业带三大物流区域;构筑合肥物流枢纽、芜(湖)马(鞍山)物流枢纽、安庆物流枢纽、蚌埠物流枢纽、阜阳物流枢纽等五大物流枢纽。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水平大幅提高,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左右;物流整体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全省生产总值比率下降1个百分点,使现代物流业成为安徽省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二、降低现代物流成本的途径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降低现代物流企业成本不仅能够直接提高物流业利润率、降低与GDP的比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而且能够使现代物流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有以下途径。

1、取得政策支持

认真贯彻落实现有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进一步提请制定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突出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兼并重组,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满足多样性的物流需要。日前,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获悉,2012年物流业将迎来多项利好政策,其中包括物流业土地使用成本的降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透露,目前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调整方案已基本形成,降低使用成本的政策可望近期出台。

2、创新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大力创新物流管理体制,变传统物流为现代物流,变物流自理为物流,变企业物流为物流企业,优化物流供给,引导物流需求。加强资源整合,满足多样性的物流需要。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流通企业的现代化。建立政企分开、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物流综合管理体系,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规范运输、货代等行业的管理,促进物流服务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仓储企业经营体制,推进仓储设施和业务的社会化。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地区封锁,依法制止和查处滥用行政权力阻碍或限制跨地区、跨行业物流服务的行为,促进物流资源的规范、公平、有序和高效流动。

3、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煤炭、铁矿石、铜矿砂、水泥熟料等物流体系。围绕钢铁基地建设,建立钢材及深加工产品物流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促进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壮大。立足粮食、棉花生产优势,加快发展粮食、棉花现代物流,推广散粮运输和棉花大包运输。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村物流体系。物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投入。要加快发展民营物流企业,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对列入国家和地方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其通过银行贷款、股票上市、发行债券、增资扩股、企业兼并、中外合资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对涉及全国性、区域性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中央和地方政府可根据项目情况和财力状况适当安排中央和地方预算内建设投资,以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或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支持,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

4、推进物流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自由贸易区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等平台,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相互进一步开放与物流相关的分销、运输、仓储、货代等领域,特别是加强与日韩、东盟和中亚国家的双边和区域物流合作,开展物流方面的政策协调和技术合作,推动物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国内物流企业同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提高物流业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程度。加强国际物流“软环境”建设,包括鼓励运用国际惯例、推动与国际贸易规则及货代物流规则接轨、统一单证、加强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体系建设等。建立产业安全保障机制,完善物流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继续促进外向型经济物流发展,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争取设立保税区。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积极推进大通关信息资源整合,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提高通关效率。

5、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鼓励工商企业分离外包业务,将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加强对现有运输、仓储、货代、批发、零售企业的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以现有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规模和先进管理理念的物流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服务,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大型企业集团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充分发挥现代物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积极推动物流企业进行国家认证,培育一批符合国家物流标准的A级物流企业和若干家3A级以上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合资合作,吸引大型外资跨国物流、货代企业入驻,建立地区总部和采购中心,带动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6、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大吨位厢式货车和甩挂运输组织方式,推广网络化运输。完善并推广物品编码体系,广泛应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发展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和货物快速分拣技术,加大对RFID和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标准的研发和应用的投入。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加强物流技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

7、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

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尽快制订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国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加快构建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企业和有关方面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的标准化程度。

8、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编写精品教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联合与合作。

五帝本纪第一范文5

4月9日,国家文物局组织召开第二、三类文物拍卖企业申报增加第一类文物经营资质评审专家会,对6省(市)24家第二、三类文物拍卖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了集中审核。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拟批准16家拍卖企业的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近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与社会文物司张建新副司长就我国文物拍卖企业整体状况、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企业评审标准、开展该评审工作的意义,以及今后有关安排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记者:对大部分读者来说。有关文物拍卖企业资质的话题可能还比较陌生,能否请您首先介绍一下此次增加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审批工作的背景,以及全国文物拍卖企业整体状况。

张建新:目前,文物拍卖经营范围按品种分为以下三类:(一)陶瓷、玉、石、金属器等;(二)书画、古籍、邮品、手稿及文献资料等;(三)竹、漆、木器、家具、纺织品等。为加强文物保护,规范文物拍卖经营活动,促进文物市场健康发展,2003年底,国家文物局《关于对申领和颁发文物拍卖许可证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拍卖企业从事文物拍卖活动必须依法申领和取得文物拍卖许可证。同时,根据文物市场现状,为保护古遗址、古墓葬等不受破坏,我国实行文物拍卖资质分类管理,将出土文物较多的陶瓷、玉、石、金属器列为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范围,实行从严控制。对首次申领许可证的拍卖企业暂只批准其经营第二、三类文物或第二类文物。对申请从事第一类文物拍卖的企业设定了严格的审批标准,即:取得第二、三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3年以上;依法成立、连续正常经营且无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拥有与其申请变更的经营范围相适应的文物拍卖专业人员。同时,对所有文物拍卖企业资质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年审制度暂停或撤消不合格企业的文物拍卖资质。2009年末,全国拥有文物拍卖资质的企业共有225家,其中有一类文物拍卖企业77家。此次审核同意16家文物拍卖企业增加第一类文物经营资质,则拥有第一类文物拍卖资质企业达到了93家。这次审批,既是我们实施文物拍卖企业资质管理的正常业务活动,也是对过去几年工作成果的检验。

记者:今年共有多少家企业申报增加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同往年相比,今年有哪些变化?

张建新:2010年共有6省(市)的24家文物拍卖企业按时申请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为确保评审的权威性,国家文物局邀请到了文物系统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和部分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评审专家组,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本着对文物事业负责,对拍卖企业负责,对社会公众负责的态度,以事实为依据,坚持评审标准的一致性,对每家企业的申报材料作出公正评判。经过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认真审核,最终确定有16家企业符合各项规定条件,批准增加第一类文物拍卖资质。

同以往两次评审工作相比,此次增加第一类文物拍卖资质的集中评审工作主要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申报企业和获准企业数量较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比如,2008年共有23家企业提出申请,其中有7家获准第一类文物拍卖资质;2009年,有18家企业提出申请,其中有10家获准第一类文物拍卖资质;而2010年有24家企业提出申请,其中有16家获准第一类文物拍卖资质。二是参评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不仅申报材料更为规范,而且多数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性也有了较大的改进。三是评审标准更加严格。在评审过程中,我们编制了每家申报企业的审核表,并要求评审专家对每一家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了详细审查。同时,我们将按有关要求继续在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及《中国文物报》上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接受公众的评判和检验。在此过程中,如发现公示名单中的企业存在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立即取消其资格。

记者:通过总结3次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评审工作,您认为这一评审工作有何作用和意义?

张建新:我国文物拍卖仅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既面临着令人期待的发展机遇,也出现不少问题,如文物拍卖企业多,规模小,效益差,管理水平以及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我们在以往的市场管理中,也发现并查处了一些第二、三类文物拍卖资质企业甚至无文物拍卖资质企业与第一类文物拍卖企业违规联合拍卖的情况。去年,北京市工商局对北京三希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违规拍卖第一类文物也进行了行政处罚。

文物拍卖企业对于从事第一类文物经营有着强烈的愿望,国家文物局依据《文物拍卖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对申领和颁发文物拍卖许可证有关事项的通知》连续3年开展了申报增加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集中评审工作,进一步促进了文物拍卖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同时为文物拍卖企业开启了正常、有序、合法的增加一类资质的通道,也为文物拍卖企业提供了切实的服务。开展此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文物拍卖企业自身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获得第一类文物拍卖资质,有利于鼓励拍卖企业增强守法经营意识和文物保护理念,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

其次,极大促进文物拍卖专业人才培养。通过文物拍卖资质的分类管理和第一类文物拍卖资质的集中审批,对文物拍卖企业的专业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可以促进文物拍卖企业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完善文物拍卖资质管理制度,促进文物拍卖市场规范发展。开展一类审批,对合法经营、具有较强专业技术力量的企业授予一类文物拍卖资质,有助于引导拍卖企业通过合法的途径开展一类文物的经营,引导和维护合理、正常的文物流通秩序,实现文物拍卖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记者:我们注意到此次有8家企业巾报第-类文物拍卖资质并未获得通过,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文物拍卖企业还存在哪些问题?国家文物局在规范文物拍卖市场管理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五帝本纪第一范文6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文章用独特的视角,揭示蕴藏在平凡生活中的爱情,展现了一幅温馨的生活画面。让学生透过字里行间,感悟文中的真情,读出美丽,是我第一课时的目标。为此,我根据自己的课堂实践,谈谈教学体会。

一、品读课题,感受题目之美

课题对文本来说是关键。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探寻文本的主旨,体会题眼的美,这样才能切入主题。

《爱如茉莉》的题目本身就点明了文章的内涵,将茉莉与爱进行关联会引人遐思。因此,在第一个环节,我便让学生细读课题,进行想象和讨论。

师:大家一起读课题。(生读)注意茉莉的“莉”要读轻声。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我好像闻到了茉莉的香气。

生2:我好像看到了茉莉花。

生3:我觉得爱是茉莉花,散发着香味。

学生根据题眼,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为什么爱像茉莉?茉莉有淡淡的香味,爱也是如此吗?也有学生认为,爱难道不是开放的玫瑰花?为什么是茉莉?我带领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解读,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视角针对文本展开追问,揭开课堂教学的帷幕,为下一步的探究提供保证。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层次

初读是学生把握文本的基础,进入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理清脉络,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将字词教学贯穿于小学各年级段。为此,我将课文词语串联起来,设置了词串教学,让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根据词串把握文本内容,同时深入理解语境,从词语的情感色彩入手,领悟文本的情感内涵。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一本正经 清醒含笑 揉揉胳膊

睡眼蒙眬 蹑手蹑脚 布满血丝

师:读读生字“缕、幽、揉”,注意字的结构。

这三组词语分别描写茉莉、妈妈、爸爸,第一组主要写茉莉的外在形态和香味,第二、三组则分别描写爸爸、妈妈的神态和动作。读“茉莉”的时候,要读得轻柔些,有陶醉之感;读神态、动作的词语时,要有想象。

读完词语之后,我让学生初读课文,并结合段落梳理文本脉络,展开问题的交流。

师:这篇文章写了发生在映儿一家的事。读完后,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们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有什么场景是你们难忘的。

文章描述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发生在黄昏,“我”问妈妈是否爱爸爸,在讨论爱情的话题时,妈妈告诉“我”,爱就像阳台上的茉莉。第二个场景,是写妈妈生病了还依然惦记答应包给爸爸的饺子,想让爸爸吃了饺子再到医院看她,而爸爸听说妈妈病了,饺子也不吃就赶往医院。第三个场景写爸爸妈妈在病房里互相关心体贴对方,一夜都没有睡好。

通过初读,学生对这三个场景有了感悟,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的真心、真情、真爱。

三、静读细节,感悟人文情怀

在教学中,我一方面把握字词,另一方面抓住课文的细节,让学生通过品读细节,朗读、感悟、体会文本中的真爱,对全文的架构了然于心。

师:爱要用心付出,更要用心体会。文中有哪些细节能够体现出映儿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和真爱?找出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或者是段落,用符号标出来,写下自己的感受,一起交流。

师:“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从这段话中,你们读出了什么?哪个词语让你们感动?

生1:爸爸非常关心妈妈,为了妈妈能睡好,他伏在床沿边睡了一夜。

生2:“恬静”这个词,让我觉得妈妈很幸福。

生3:通过“紧握”这个词,我能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爱。

学生从细节中读出了映儿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爱情,由此感受到这是温馨的一幕、感人的一幕。

爸爸叮嘱“我”带一束茉莉花给妈妈,这个叮嘱表现了爸爸对妈妈非常了解,也想用茉莉带给妈妈好心情。

课文最后一句:“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学生从“悄悄”“轻轻柔柔”这些词语中感悟到爱就像阳光,温暖人心。这段景物描写表达了“我”对爱情的感悟。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