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主流意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主流意境范文1
南非布隆方丹市南极星国际语言学校系一所未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注册登记,非法设立的私立语言学校。该校没有校舍、没有正规教师、没有必需的住宿生活条件。我国驻南非使馆亦未对其进行过认证。但是去年以来,南极星国际语言学校却以南非布隆方丹学院名义发放录取通知书,并通过北京五湖中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省回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以及成都华光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未经留学中介资格认定)等进行虚假广告宣传,从我国招收了120名学生。8月中旬,该校宣布倒闭。10月初,布隆方丹学院以盗用其名义发放录取通知书将南极星国际语言学校告至当地移民局。之后,当地移民局将南极星国际语言学校所招收的中国学生视为持伪造文件骗取留学签证,准备随时将这些学生遣返。为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经我国驻南非使馆与南非有关部门协商,南非有关部门已允许学生寻找新的学校并办理入学手续,并将此决定书面通知每一位学生。近日,布隆方丹移民局开始先为学生重新换发为期一个月的留学签证,并对每人课以3800兰特的罚金。有关换发长期签证的事宜移民局正在议定中。
就此,驻南非使馆教育组一秘魏养根提醒留学人员赴南非就读私立语言学校注意以下事项:
一、南非语言学校质量和规模参差不齐。学校规模相差较大,有的语言学校有一千多名学生,有的学校只有几十人。个别学校设施和条件非常简陋,有的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目前发现个别私立语言学校与我国国内非法中介以及具有合法资格的某些留学中介互相勾结,通过虚假宣传等手段,欺骗中国留学生到办学条件及教学质量差的语言学校就读。有的学生就读的学校几乎全是中国学生。
二、南非语言学校与大学不接轨,就读语言学校很难转入大学学习。南非大学没有预科课程,录取新生有严格的要求,很多大学都要求外国留学生的TOEFL成绩必须达到550分以上。由于南非与中国政府尚未签订高等学历互认协议,从中国大学获得的文凭和成绩即使经过公证部门的公证,到南非后也还要到其质量认证机构(The South African Qualification Authority,SAQA)进行再认证。
三、南非是多语种国家,官方语言有11种,英语仅是其中之一,留学人员对此要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四、驻南非使馆目前对南非的21所大学、15所理工学院(Technikon)进行过认证,从未对任何一所语言学校进行认证。
五、留学人员在办理赴南非留学手续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拟留学学校的办学层次、实际办学水平等。目前我国驻外使、领馆对国外教育机构的资质认定,已开始统一使用既包括学校中外文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建校时间、在校学生数及中国学生数等基本内容,也包括学校性质、办学层次、颁发学历、学位是否得到所在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授权的权威机构认可等核心内容共计11项内容的《国外教育机构资质情况认定表》,通过这个表格,很容易判断国外学校的实际情况。留学人员若通过留学中介机构办理出国留学,一定要查看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出具的对国外学校的资质情况认定表格。相关情况还可通过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jsj.省略)进行查询。
新西兰一电脑学校倒闭
据告,继9月初新西兰最大的语言学校Modern Age Institute of Learning 倒闭后,新西兰又一所较大规模的私立学校Carich Computer Education电脑培训学校于10月29日宣布倒闭。
Carich Computer Education电脑培训学校在新西兰资格认证局(NZQA)的注册名称是Carich Training Center Limited。在新西兰共有8个校区,有当地学生3000多人,国际学生500多人。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占大多数。我国驻新使馆对学校倒闭后中国学生所面临的困境表示关注,已与新外交贸易部及教育部、资格认证局的有关官员联系,要求新西兰有关方面尽快采取措施,妥善安排好中国学生。新方表示将尽力做好学生的转学安置工作,减少学生的损失。有关情况可通过新西兰资格认证局网站(nzqa.govt.nz) 查询。
针对最近一个时期国外一些国家连续发生私立学校倒闭事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再次提醒留学人员,出国留学务必慎选学校,若就读国外的私立学校,尤其是私立语言学校或培训学校更要慎重,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据了解,Carich Computer Education电脑培训学校8个校区的地址为:
1、Level 1, 41 Federal Street AAuckland
Phone: +64 9915 6890
Fax: +64 9921 6947
2、Ground Floor, 171 Hobson Street Auckland
Phone: +64 9921 6911
Fax: +64 9915 6585
3、 33 Lambie Drive Manukau
Phone: +64 9917 5880
Fax: +64 9917 5882
4、 586 Victoria Street Hamilton
Phone: +64 7957 2895
Fax: +64 7957 2894
5、 105 109 High Street Lower Hutt
Phone: +64 4915 5525
Fax: +64 4915 5519
6、 Level 2, 11 Church Street Wellington
Phone: +64 4915 1090
Fax: +64 4915 1095
7、 Level 6, 202 Cashel Street Christchurch
Phone: +64 3961 7760
Fax: +64 3961 7765
8、 New Brighton Christchurch
非主流意境范文2
“看遍了冷冷清风吹飘雪,渐厚,鞋踏破路湿透。再看遍远远青山吹飞絮,弱柳,曾独醉病消瘦。听遍那渺渺世间轻飘送,乐韵,人独舞乱衣鬓。一心把思绪抛却似虚如真,深院内旧梦复浮沉。一心把生关死结与酒同饮,焉知那笑藏泪印。丝丝点点计算,偏偏相差太远,兜兜转转,化作段段尘缘,纷纷扰扰作嫁,春宵恋恋变挂,真真假假,悉悲欢恩怨原是诈(花色香皆看化)。”
《石头记》整段前奏最为精彩,用吉他奏出的副歌(“丝丝点点计算”部分)主旋律,四度双音造成的微妙不协和感,在全曲“黄钟大吕”般的和声中,正是这一点点的不协和感令人反复咀嚼玩味。哪怕在黄耀明肉嗓主导的副歌部分,这个四度双音仍然清晰可闻,显然是在混音时有意为之(甚至怀疑在前奏部分,这个双音旋律是作为两条音轨分别录制的,以便混音时能够将音高较低的那条突出)。
《石头记》艳惊四座,把“达明一派”推向香港流行乐坛的经典宝座。刘以达手中不再是电子加摇滚那么简单的表现,而是通过中国化的形式和内容来表达有民族性和有个性的东西。
缘起《石头记》,让一直游离于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达明一派”找到了平衡点。也令一直处于摸索期的“达明一派”找准了音乐的方向,连黄耀明都说:“从《石头记》开始,我们才算真正做出有意思的东西。”
《石头记》能广泛流传,写词的迈克与陈少琪应记一功,仅以区区一百多字,就将文学巨著的缤纷色泽与意境营造完全囊括其中。欲语还休的停顿、乍暖还寒的意境、奢华与绮靡的纠缠不清、虚境与现实的交织、幻灭与新生的对垒,也不过是“真真假假,悉悲欢恩怨原是诈”,一个“诈”字,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顿悟。
非主流意境范文3
关键词:文学翻译 模糊美 意境
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是一种普遍现象。从美学的视角来看,语言的模糊美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内涵较之精确语言具有更多的暗示性、蕴含性、简洁性、独创性等特点。实际上,语言的模糊性恰恰是语言具有弹性的体现。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性,是语言体系缺一不可的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正如康德所说:“模糊概念要比明晰概念更富有表现力。……在模糊中能够产生知性和理性的各种活动。……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我们并不总是能够用语言表达我们所想的东西。”
与其他语体相比,文学语体的模糊性更为显著,有人甚至把文学作品称之为“一种模糊信息的载体”(吴义诚,1996:19)。文学语言是语言的艺术化,既有自然语言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情感、意境、风格等这些非表象要素,虽然可感,但又是难以精确衡量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展现的是一种模糊美。文学语言的模糊化是作家对语言作艺术处理的结果,意在建构一种艺术的空白,给读者留下回味与想象的空间。
一 翻译的模糊性
语言的模糊性必然导致翻译的模糊性,所谓等值的译文更多的是模糊前提下的对等,即“最切近原语信息的自然对等(奈达语)”(郭建中,1986:3),绝对等值的译文是不存在的。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实践,存在着相当大的模糊性,在翻译的整个过程当中到处渗透着模糊性。文学创作具有模糊美,文学翻译就是用译语的模糊美来再现、构拟源语的模糊美,也就是说再现源语的艺术效果。不同语言中的模糊性又表现出差异,这就给翻译实践增加了难度。但是,在文学翻译的实践过程当中,一些译者往往忽视了语言的模糊美而醉心于“精确性”,死抠原文的字眼,字斟句酌,追求所谓百分之百的“信”或“等值”,抹杀了真正要文学翻译工作者再现于读者面前的原作的丰姿和神韵,使原作的艺术性大打折扣,文学翻译反而成了文字翻译。由此可见,模糊性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客观属性,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 汉语和英语模糊美感的差异
语言的模糊美,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体现。但总体来说,模糊美感,在汉语中是主流美;而对于英语而言,则是非主流的。
汉语的模糊性呈现了普遍存在的个性特征。由于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长期影响和熏陶,汉民族从总体而言表现出一种重整体、重悟性、重主体意识的思维模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思维模式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汉语在造句、布局谋篇上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注重意境的营造,追求一种含蓄美、模糊美。而西方的个性思维方式是一种解析思维,习惯于从个体上把握对象,长于对整体中各个细节的精密分析,能较深入地观察事物的本质,缺点是不善于从整体上综合把握。反映在语言上则是重形合、语法呈显性,使英语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理性逻辑语言。
正因如此,汉语和英语的模糊美感在表现形式和审美效应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造成汉英翻译中语言模糊美感不可避免的磨蚀与流失。本文拟从汉英翻译的角度,对汉英翻译过程当中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与补偿作初步探讨。
三 汉英翻译中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
汉英翻译的最大缺憾,在于汉语原文的模糊美、意境美的磨蚀与流失。其根源是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和审美机制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讲究意会,不求精确的分析、一丝不苟的逻辑性;而英语则恰恰相反:它讲逻辑,重分析,求形合,欣赏客观、精确,漠视整体把握。
汉语经常运用模糊语言作细节描述:写人叙事,生动形象;借景抒情,能收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贾府,曹雪芹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段文字从林黛玉的外貌、行为到心理描写一应俱全。作者采用的是白描手法,着眼于宏观描写,重在传神,深得汉语模糊美的精髓:表达虽然模糊,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却并不模糊。读过《红楼梦》的,几乎都认为林黛玉是个美女,不过每个读者头脑中所浮现的形象不尽相同。这恰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对比一下英语译文:
“Her dusky arched eyebrows were knittted and yet not frowning,her speaking eyes held both merriment and sorrow;her very frailty had charm.Her eyes sparked with tears;her breath was soft and faint.In repose she was like a lovely flower mirrored in the water;in motion,a pliant willow swaying in the wind.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Kan,more delicate than Hsi Shih.”(杨宪益、戴乃迭合译)
杨、戴的译文,可以说绝非庸译,实属上乘。但是西方读者读此译文,头脑中不会产生一个美女的形象,而是一位身体虚弱、令人同情的女子(frailty、tears、her breath was soft and faint……)。试比较:似蹙非蹙烟眉dusky arched eyebrows were knittted and yet not frowning;似喜非喜含情目speaking eyes held both merriment and sorrow;态生两靥之愁无相应译文;娇袭一身之病her very frailty had charm;泪光点点Her eyes sparked with tears;微微her breath was soft and faint。英语表达求真、求逻辑、求分析,重形合,模糊淡去、逻辑登场,原文的模糊美感所剩无几。
茅盾曾为文学翻译作过如下论述:
非主流意境范文4
关键词: 模糊性英语教学表现
1.前言
人们为了识别事物,会依据标准对其进行分类。有些类别界限分明,如“贾宝玉是男子”,而像“美”与“丑”等相对类别间没有分明的界限,这种类属的不清晰性即模糊性。早在1985年,伍铁平在《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中就指出,“传统的教育建立在‘二值逻辑’基础上”,“易产生成绩测定上的主观性”,提倡“用模糊词语评定学生成绩”。近十年来很多研究如马谷城的“语言的模糊性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山东外语教学》,1990);石平和朱晓靖的“模糊性语言在教学和实际中的表现与作用”(《外语教学》,2006),都把语言模糊理论同英语教学结合。本文将继续探讨模糊性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
2.教学大纲的模糊性
教学大纲本身存在模糊性。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定为:“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其中包含了模糊限制语“基本,初步,一定的”。教师既需以纲为本,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其一,成绩差异具有客观性。“一定的”“较强的”“较高的”亦未指明是“张三李四的”,学生尽力学习教师就要给予肯定,不可盲目追捧尖子生。其二,用精确分数评定模糊成绩有待商榷。学生对分数斤斤计较,忽略了对知识的全面掌握,症结何在,可堪思考。
高考大省山东在全国率先将高考分数定为考生“隐私”,学校、教育部门不能查询,更不能以分数排名进行奖惩,指出:“学生的品质、个性、特长绝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分数所能涵盖的。对一个地方、一所学校来说,转化了多少后进学生,开设了多少课程,是否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才是更科学更重要的衡量教学成绩的指标。”
3.教学内容的模糊性
模糊性在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内容中都有广泛体现,如果教师能够照把握语言的模糊性,就会更加全面得体些。
3.1口语的模糊性
标准音标在具体使用时可灵活变化,体现出语音语调的模糊性。如否定句“I didn’t ride to the park with Mary at 9 this morning.”从形式上看,“didn’t”的否定范围由“ride”一直延伸至“this morning”,但特殊核心重音所处的不同位置改变了话语中的否定焦点,可有多种理解:
(1)I didn’t ˇRIDE to the park with Mary at 9 this morning.(I biked to...)
(2)I didn’t to ride the park with ˇMARY at 9 this morning.(It was somebody else.)
(3)I didn’t ride to the PARK with Mary at 9 this morning.(It was somewhere else.)
(4)I didn’t ride to the park with Mary at NINE this morning.(It was before or after 7 o’clock.)
(5)I didn’t ride to the park with Mary at 9 ˇTHIS MORNING.(It was on another day.)
(6)ˇIdidn’t ride to the park with Mary at 9 this morning.(It was somebody else.)
注意口语的模糊现象,可使语言表达更符合客观现实。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又能激发学生挣脱课本束缚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愿意开口说英语。
3.2阅读的模糊性
英语统一考试均有阅读,以单选形式出现,具有公平性可行性,但易造成单一思维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阅读中的模糊现象。比如,哈姆雷特经典独白“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就有主流和非主流两种理解:(1)主流理解: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朱生豪);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梁实秋);生或死,这就是问题所在。(王佐良);死还是不死,这是个问题。(许渊冲)(2)非主流理解:继续向罪恶斗争还是就此罢休。(多顿,理查兹,塞缪尔・约翰森)“be”意义模糊,因此,这句话的理解是开放的。该句更是在不同的场合被引用,也许是“是干,还是不干”,也许是“是打,还是和”,也许是“谁胜谁负”,意义更加模糊。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亦是如此,并记录在语言中。对于简单词语的模糊用法,教师自当实事求是,放弃“非此即彼”二分法,采用“折衷法”。
3.3语法的模糊性
规定语法试图建立正确用法的规范,认为可以从逻辑哲学框架或所谓的优良语言推衍出绝对标准。而语言现实往往与之偏离,语法的模糊现象屡见不鲜。比如“who”与“whom”在规定语法中功能“明确”,前者用于主格,后者用于宾格。而该规则确立伊始就受到语言使用者的挑战,就连莎翁也犯了“语法错误”:“And in these fits I leave them,while I visit Yong Ferdinard,whom they suppose is drown’d.”(Shakespeare:The Tempest)
语法规则总是落后于语言使用,新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培养语感。学生接触英语时年龄小,分析能力不强,教师先用听、说、读、写的方法,让其沉浸在语言现象之中,等熟悉了之后再加以点拨。这样的语法学习是描述性的,更符合语言不断变化的客观规律。学生更能够接受英语的变化,掌握时新地道的表达法,听、说、读、写的能力增强,这从高考及考研英语难度增加可以看出。
3.4翻译的模糊性
康德认为模糊概念要比明晰概念更富表现力,至美在模糊意境中才能体会。如描写林黛玉弱不禁风的病态美的句子:“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采用了模糊语“烟眉”“含情目”“两靥之愁”“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娇花照水”“弱柳扶风”,模糊限制语“似”、“非”、“如”。杨宪益直白译作“her very frailty had charm”,霍克思则将“似蹙非蹙”译为“at first seemed to frown,yet were not frowning”,“似喜非喜”译成“at first seemed to smile,yet were not merry”,将由远及近、由乍看到细看的模糊意念传神地表现出来。对于模糊限制词,霍译将笔锋一转,迂回表达“she made one think of a graceful flower reflected in the water”,激发读者对黛玉之美的想象。文学的模糊性使文本呈开放性的结构,虽历经解读仍难穷尽其中价值。教师应充分注意到模糊给文学作品带来的广阔的审美价值,先引导学生领略模糊的美,想象空白的美,再谈及移植到另一片文化中。
4.结语
注意语言的模糊性,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捕捉模糊语言的深层信息,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讨论了模糊性在教学大纲本身和教学内容包括口语、语法、阅读、翻译中的表现,以提醒教学者注意已有知识结构的模糊性。
参考文献:
[1]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治安,文旭.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1996,(5).
[3]李超.论模糊语言学与英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1999,(4).
[4]石平,朱晓靖.模糊性语言在教学和交际中的表现与作用[J].外语教学,2006,2(27).
非主流意境范文5
所谓慢快门,就是指快门速度较慢、曝光时间较长。和高速快门的“凝固”效果不同,慢快门能够记录物体运动的轨迹,从而充分展现出物体运动的形态和过程。一般说来,慢快门主要应用在以下三种拍摄主题中。
慢快门的夜摄魅力
夜晚光线不足,为了避免画面抖动,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开大光圈,并适当调高ISO,以确保快门速度在“安全范围”之内。但事实上,这并非拍摄夜景的最佳办法。
把ISO调至最低,光圈调到最小—当然,为了确保画面的清晰,你必须要用到三脚架。这样拍到的夜景,不但有小光圈制造出的“星芒”效果,长时间的曝光更能让一些移动的光源(如车灯)变成炫丽的光流。
了解了慢快门可以记录运动轨迹的特性,我们就可以借此来创造出很多有意思的作品。光绘就是一种非常奇特有趣的拍摄方式。
固定好相机,并设置到“B”档(只要不松开快门按钮,就可以一直开启快门)。使用手动对焦,并把焦点对到无穷远。然后按下快门(最好搭配快门线使用),利用手电筒等光源在取景区域进行“绘画”,直到“绘画”完成,再松开快门。如此一来,在你拍摄的画面中就能留下用光绘制而成的图案或文字了。
拍摄星轨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都知道星星是在运动的,因此只要快门开启的时间足够长,我们就能记录下星星运动的轨迹。但由于星轨拍摄耗时太长(往往曝光时间要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因此你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并准备一条快门线。
流水的慢速诱惑
如果你没尝试过,那么很难想象慢快门下的流水会呈现出怎样的状态。
赶快试试吧!如果是一条流动的小溪,请把快门速度控制在1秒以上;如果是拍摄倾泄的瀑布,那请确保快门速度在1/3秒以上。保持机身稳定,按下快门,然后看看你的成果—流水将变得如白色的绸缎一般,柔美、梦幻。
广袤的大海同样可以用慢快门去进行演绎。如果风平浪静,那么海面将更是变得如镜面一般平滑、恬静;如果潮起浪涌,那么浪花将化作海上升腾的云烟,让整个画面少了几份狂放,多了几份浪漫。
如果是在光线充足的白天进行拍摄,有可能将光圈调到最小也不能让快门足够慢。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到减光镜了。这是一种类似UV镜的镜头滤镜,它可以减少进入镜头的光线,几十元就能买到一个。
运动的快与慢
无论是奔跑还是舞蹈,在慢速快门下呈现出的虚影都会让画面更具动感。不要一味地认为照片只有清晰还是好的,模糊与虚幻,只要恰到好处,就会更加值得品味。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慢快门拍摄运动物体时,仍然要考虑到整体的构图。切勿让虚影充满了整个画面,那只会让人感到凌乱且意图不明。必须遵循基本的构图规则,才能让这种“非主流”照片看起来赏心悦目。
写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一起来尝试下高速追拍和多重曝光。所谓高速追拍,就是在曝光过程中,让镜头跟随拍摄主体移动。这样拍出的照片,可以让主体基本保持清晰,而背景产生动态模糊,从而在视觉上制造出强烈的动感。
要完成一幅完美的高速追拍作品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掌握预对焦,然后你的观察好物体的运动规律,这样才能在拍摄过程中,做到镜头和主体同步,以确保主体的清晰。
非主流意境范文6
关键词:物象;意境;“初发之芙蓉”
一、创作背景
和众多的书斋型学者一样,宗白华(1897~1986)度过的是单纯的学者、教授的一生,少有起落与波澜,平
静得近乎平淡的一生,然而,平淡中自有其不平淡者在。从21岁(1918)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时起,宗白华便发愿为建设未来中国的新文化而奋斗终身。在此后六十余年的漫长岁月里,他矢志不移,默默从事着他以为应做的那份工作。他有意避开政治漩涡的裹挟,以边缘地带自处,不求闻达,甘于淡泊,唯独对他的学问――艺术境界的追求,至死难忘。
宗白华唯一的诗集《流云》初版于1923年。作为非主流的小诗运动的殿军,这部诗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并不显赫。除了得到少数诗人和批评家的好评,《流云》在当时及其后的诗坛上似乎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宗白华本人对这些诗作却十分珍视,1947年曾以《流云小诗》之名重版,1986年临终前,又将其全部收入文选《意境》。宗白华曾以他的这部诗集得以复归而欣喜,希望读者将这些诗作当作实践之体验,与那些探究艺境的理论文章合而读之。因此,这部诗作在他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试着对这部作品作些诠释。
美学家眼底下的花花草草尽显“美”之光,唯美是他们意识里的追求,其意在通过对美的发现进而对美的艺术审美,以至明静身心,清晰思想。宗白华便是这样的美学家。“宗白华对中国艺术研究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美的两大类型,即‘错彩镂金’的美与‘初发芙蓉’的美。而后者是中国古典艺术追求的最高美的境界。”鲍照曾说谢灵云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而颜延之的诗是“铺锦列绣,亦雕满眼!”宗白华说:“这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的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他认为这两种美感或美的理想表现在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中国古代艺术的各个方面。比较起来,他认为“初发芙蓉”的美比“错彩镂金”的美具有更高的境界。因此,在对中国古代艺术美的继承上,宗白华更多的接受了“初发芙蓉”的美,《流云》小诗是这方面的杰作。
诗集《流云》虽曰小诗,但小诗并不小,观其物象意境,其广阔之面直至世界千千万万。在其微小的诗歌文体之内包蕴的是阔大的世界生活,有如夜观星火,渺渺小小之光遍布天宇,令观者收览众宇之物象。缘于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深刻印象,作者体现在诗里的物、意充满着古典的艺术气息。同时因其美学家的独特目光,对世界渺小物无限之美的挖掘,在《流云》小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思想内涵
《流云》小诗所表现的思想内涵是通过诗人对“流云”种种形态的观察、体悟、参照自己的情心,表达诗人所追求的“流云”之美。诗歌里面突出地表现着对“云”的眷恋喜爱。“云”包括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为何独喜“流云”,而不是花草、风雨呢?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找原因:
(一)“云”意象在历史文化中的内涵是宗白华向往“云”境的背景
“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很早就已为人们所注意,并进入诗歌审美之中。从诗经到楚辞,人们对“云”的认识已相当深刻,并已赋予了“云”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浮云”喻飘浮不定的高志、理想,屈原《悲回风》有“怜浮云之相苹”,宋玉《九辩・四》有“仰浮云而永叹”。到汉魏唐宋,“云”的文化意蕴更是不断的得到丰富和深化。丰富的“云”的意象内蕴激荡着宗白华的情感,那些充满着中国文人普遍心态的“浮云”、“白云”、“青云”同样是宗白华的心态,因而对“云”的追逐正体现了诗人对古典诗歌的追逐。
(二)宗白华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态度是他喜爱“云”的根本原因
宗白华以“美”的目光参照自然景物,追求自然之美,自然中的景物便成了他内心的外在表现。“云”表现出的温和,时起时伏的形态正好契合诗人的审美态度,因而对“云”有了独特情感。在《我和诗》里写道:“我小时候虽然好玩耍,不念书,但对于山水风景的酷爱是发乎自然的。天空的白云和覆成桥畔的重柳,是我孩心最亲密的伴侣。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水边看天上的白云变幻,心里浮着幼稚的幻想。云的许多不同的形象动态,早晚风色中各式各样的风格,是我童心里独自玩耍的对象。都市里没有好风景,天上的流云,时常幻出海岛沙洲,峰峦湖沼。我有一天就云的各种境界,分别汉代的云、唐代的云、抒情的云、戏剧的云等等,很想做一个云谱……”可见“云”的形态早早地占据了诗人的心灵,对“云”的向往体现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占据诗人心灵的“流云”在于“流”和“云”所固有的内蕴,“流”有流动、流逝的思想倾向,“云”则包含了诗人对物理世界流逝的淡淡的忧愁和生命情感的表现。诗人追求自然美的向往转向对“流云”的酷爱之上。
三、艺术境界
诗人以“美”为艺术追求,以“流云”为心灵的形象表现,通过清丽的物象使诗歌意境明晰可观,这是诗人在《流云》诗里的表现技巧。物象与意境结合,使人从物象之中自然洞察到诗歌意境的绝妙,美贯穿着整个物象意境,给人以奇高的艺术境界享受。
在诗人眼里,美从哪里来呢?作为一种抽象的审美情趣,作者通过对抽象之“美”的向往追求,在具体的美的物之间寻找,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形成物与意的结合。
《美从何处寻?》曰:“啊,诗从何处寻?/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原来,在诗人追求美的目光里,美在于“细雨”、“落花声”、“微风”、“流水音”、“蓝空”、“孤星”之间,在于一切天地自然间的万物万象,是一种自然美。而对这些自然间的万物万象,诗人寄予柔和的、美的、真的情思,即使是“细雨”下,也非离人泪,没有悲切愁伤,即使是“落花声”、“流水音”,也不会是“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的感叹,对于这些自然万物之间的勃发和凋落,诗人的态度是平和的,平静的,使人从中看出,作者将生命看成是宇宙运转的一个步骤、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去过多的理会顾虑生命的生死或者喜悲,作者更看重的是从自然发展的角度发现自然中的美,并从中收获为心灵的一种艺术享受,将自然生息作为必然的运转,因而,即使是“落花声”、“孤星”,也是美的。作者在他的散文《我和诗》里写道:“纯真的刻骨的爱和自然的深静的美在我的生命情绪中结成一个长期的微渺的节奏,伴着月下的凝思,黄昏的远想。”从美之中,可见纯真的爱。诗人对万物万象的情思,便正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及自然之爱的情绪。
凭着对自然之美的喜爱,诗人在诗歌中以清丽的、纯真的物象,将他追求美的心灵通过物象表达出来。这并非诗人过于单纯天真的审美眼光,而是他的心灵已从现实中超脱出来,以唯美的目光审视世间万物。宗白华说过:“我们的世界是已经老了!在这世界中任重道远的人类,已经是风霜满面,光垢满身。他们疲乏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只是罪恶、机诈、苦痛、空虚。”正因为世态的失落,要么造成创作者对世态生活的绝望,要么从中超脱,通过求美以熏陶、慰籍心灵,洁净思想。宗白华选择了后者,在他心灵深处,仍保留着一块静地,这块静地用来接受美的自然万物。在社会与自然这两个环境当中,最不易遗失本真的当属后者,即使人类对自然界加紧迫害,其本真仍在,故执着于追求美的诗人便从自然中寻找美、寻找爱。
由于执着于对美与爱的追求,反映在诗人头脑里的物象便显现出清丽的形态,体现在诗歌里,予人以纯美的震撼。清丽的物象包括着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出现在诗人头脑中的物象必然是错综复杂的,然而诗人从这错综复杂里选择符合其心灵的物象,显得单纯起来。如对小草的吟唱,有长在污水排放处的失去颜色的小草,也有长在田野间碧绿的小草,诗人必定选择后者作为抒情对象,为什么呢?因为诗人的目光总是向往着“美”的世界,它需要必要的物来代言,如《世界的花》曰:“世界的花/我怎忍采撷你?/世界的花/我又忍不住要采得你!/想想我怎能舍得你/我不如一个灵魂化作你!”这其中体现了诗人矛盾的思考:对世界存在的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并对此有着隐隐的忧患,倘若拿手采来,这不是诗人的本心。若不采之,又恐失落的人类世界将美进一步损害。因此,诗人最后做出了:“我不如一个灵魂化作你!”的选择。实在的物迟早会受到摧残,只有保留在心灵之内才能永恒珍藏,于是诗人将美收藏到心里去了。这是最高明的手法吧。
其次,这清丽的物象仅是大自然与心灵之间的物象,而非其他。诗人已将心寄托于自然之物,在自然中求美,求得的将是自然可爱之美。这“美”是不易变质的,可以永久享用的。因为这是最本真之美。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美的存在遭到破坏,无不令诗人内心感到痛苦,但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的这些美与丑的格斗是诗人无法改变的,为求得能洁净心灵的物象,诗人便只有从自然中寻找。《我的心》道:“我的心/是深谷中的泉/他只映着了/蓝天的星光/他只流出了/月华的残照/有时阳春倍至/他也啮咽着/相思的歌调。”
由此,倒映在诗人印象中的物象是单纯的、清丽的,又不乏引起相思的物象。这物象是不曾经过扭曲的,故而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体现着作者对美的绝高的艺术追求。
清丽的物象又怎样形成诗人心中的意境呢?从《流云》小诗里可发现两种情况:
触景生情,缘物生情。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曰:“春秋代序,阴阳卷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由于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心情可能因此时之易变或物之演变而起伏。
物与意,相互渗透,在创作主体意识内生成一种混然的状态,物象映入意境当中,意境中之物又实乃物象,这样,将物与意的地位及作用同一化,呈现一种物象诗意化,诗意物象化的状态,使人能从抽象情感中寻到具体物,又从具体物中悟出抽象诗情。《恋爱》里写道:“恋爱是无声的音乐么?/鸟在花间睡了/人在春间醉了/恋爱是无声的音乐么!”诗人眼里的“恋爱”,到底是人与人的恋爱,或是人与鸟、人与春的恋爱;还是鸟与花、花与春、春与鸟的恋爱,似乎混然一片。其实非然,它明晰地告诉读者,恋爱在于我与你之间发生。“我”“你”是天地间万物(包括人)。诗人将情感之意寄托于花鸟之间,寄托于自然之间。他的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花草而立言,山川花草同时反过来为诗人立言。表现出主观的生命情趣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互融互渗。成就一个鸟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宗白华在《我和诗》里写道:“湖山的清景在我的童心里有着莫大的势力。一种罗曼蒂克的遥远的情思引着我在森林里,落日的晚霞里,远寺的钟声里有所追寻,一种无名的隔世的相思,鼓荡着一股心神不安的情调;尤其是在夜里,独自睡在床上,顶爱听那远远的箫笛声,那时心中有一缕说不出的深切的凄凉的感觉,和说不出的幸福的感觉结合在一起,我仿佛和那窗外的月光雾光溶化为一,漂浮在树梢林间,随着箫声、笛声孤寂而远引――这时我的心最快乐……”。因此,自然里的“物”与自然物形成的“意”结合成《流云》小诗一束。在这些短小的文字之间,诗人的心灵充满了清丽的物象和明晰的意境,并由此而引发着诗人对美的无穷向往追求,同时激发起读者观众对现实丑的反思以及对现实美的珍惜。因此,《流云》不仅体现了宗白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的意境追求,而且引导读者向往美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章启群.重估宗白华[J].文学评论,2002(4).
2、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