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灵修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灵修养范文1
〔关键词〕 唐君毅;虚灵明觉心;形而上学建构;现代性真理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1-0136-05
1974年11月,唐君毅在题为《现代世界文化交流之意义与根据》的讲演中认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基础在于人的心灵开朗,心灵开朗的根据又在“虚灵明觉心”。“虚灵明觉心”唐有时又简称“灵觉”,人人皆有,“在中国儒道释三家思想中,皆有如何培养此虚灵明觉心之道,为此三教的共法”;“其中亦正有大学问、大工夫,此大体上说,即中国之儒佛道三家之所讲”。〔1〕“虚灵明觉心”是“即工夫显本体”,在“工夫”层面可说是唐君毅的道德修养基础,在“本体”层面则是他所建构的形而上学。值得注意的是,唐君毅几乎所有著述都是在此框架内或以此为根基展开的。
(一)
从唐君毅学思历程来看,其有关“虚灵明觉心”的形上哲学建构有三个思想来源。
其一,受到了熊十力先生的教导。唐君毅在1951年版《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自序”中,曾说及他年轻时“泛滥于中西哲学之著作,然于中西思想之大本大源,未能清楚”,受西方新实在论影响,视所有形而上本体论皆为抽象执著,还就此心得写成文章,却遭到熊严厉批评,说他“开始一点即错了”;后来慢慢有较真切体会,“遂知人有其内在而复超越的心之本体或道德自我”,“同时对熊先生之形而上学,亦略有契会。”〔2〕此“心之本体”即“虚灵明觉心”。
其二,受到康德等人哲学著作的启发。唐君毅自承,有关“虚灵明觉心”的思辨乃是“从进化论哲学转进,而自形成”,然后再看康德等人传统之书得以确定:“心灵今既显为一能思想彼一切可能存在者,而位居一切可能存在之上一层之一超越的主体”,那么就不可能再进化,“也永不能使其失其自身,亦自能内在于其自身。”唐自言,“吾由熊先生之言,自亦有所开通,然在哲学义理上,吾所契于熊先生者,吾自谓已先自见得。”〔3〕其所谓“先自见得”,指的正是上述因阅读康德等人著作而有的个人体悟,其后唐判道家“虚灵明觉之心”“实颇近乎康德在纯粹批判之超越的统觉或超越意识”〔4〕等亦本于此。
其三,与“阳明后学”之江右学派在工夫进路上相契合。
上引唐君毅一段话还有后半段,“吾又以为其言太高,学者难入,哲学应循序次第论,方可成学而成教。”〔5〕这是唐与熊在形而上学建构进路上的分歧所在。大体来说,熊十力、牟宗三是“即本体即工夫”――当下证会本体,再用“推扩”工夫,即日常生活中时时不失本体,不为私欲、私意所侵即是工夫;熊言“当下证会本体”,唐认为“其言太高,学者难入”,“如果仅在虚明觉照处或知的方面说,此毕竟靠不住”〔6〕,学者应“循序次第渐进”。所以唐君毅的路子是“即工夫显本体”,深信能知能觉之深处所谓“觉源”才是本体,“为一内在而又超越之根原” 〔7〕,要修养工夫足够,而后才能显现或认识此心本体。这一套工夫连带对形上心本体的认知,唐君毅统称之为“虚灵明觉心”。
唐君毅这一进路与“阳明后学”之江右聂双江、罗念庵人等比较接近。如念庵云,“知善知恶之知,随出随泯,特一时之发见耳”,此种一时发见之知,未可尽指为本体,“自然之明觉,固当反求其根源”,故主张“主静以复之”,如此,“道斯凝而不流矣。”〔8〕这一点与唐君毅相似,所以其修养方式更近江右聂双江、罗念庵之“即工夫显本体”一派,而熊、牟更近“阳明后学”“直下承担良知本体”的心斋、二溪一系。唐君毅因赞赏江右双江、念庵至蕺山一系的修养进路,曾就这一问题,在1948年末、1949年初与熊十力信函往来,几番讨论。从熊十力的回信中可知,唐认为如果致良知之“致”是良知所得自致的话,那么“学问不必讲,人也该不待用力而皆为圣人了” 〔9〕,“只认取虚寂明觉之本体,毕竟靠不住”〔10〕等。熊十力回信写得很长,极力反驳这种说法,但最终并没有说服唐君毅。
(二)
综合《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道德自我之建立》《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等书内容,唐君毅所说“虚灵明觉心”,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虚灵明觉心”是“昭临”于内、外境之上的“心之本体”,是世界存在的形而上根据。
所谓“昭临”,即其存在于心灵所呈现的所有内境、外境的上一层位。人对此信不及,就会使之沉没其中;如能自见、自信其有,加以保任、涵养,则能自立命而尽性〔11〕,因为这就是“心之本体”“现实世界之本体”,是世界存在的根据:
心之本体,即人我共同之心之本体,即现实世界之本体,因现实世界都为它所涵盖。心之本体,即世界之主宰,即神。世界中之一切对象之生灭,都是恒常真实的心之本体在表现之象征。〔12〕
其二,唐氏“虚灵明觉心”的形上“本体论”,虽有继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处,但主要是经由现性反思证成。
唐君毅言“虚灵明觉”,用词几乎与王阳明“良知说”相同。如阳明云,“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感应而动者谓之意” 〔13〕,“良知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X者也”,又云,“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14〕吴汝钧先生指出,此种“虚灵明觉心”作为本体,“不单有主体义,且有实体义”,所谓“实体”,“指涉作为客观存在的东西的形而上的依据,是就存有论的理据、依据一面言,不就宇宙论的生成变化言”。 〔15〕
与阳明直指“虚灵明觉心”为存有的本体相比较,唐君毅则是经由现性反思而确证“虚灵明觉心”是“恒常真实”的世界本体:
(1)由世界之生灭虚幻,对照人心中有要求恒常真实的心愿,反证必有超越生灭虚幻的恒常真实的根源。唐对“现实世界”的基本判断是“无常”“非真实”,因而是残酷、可悲的。面对无常,人心中有对“恒常真实”的绝对要求。之所以有这一绝对要求,是因为人心中有超越生灭、虚幻现实世界的存在根源,亦即因为有一“恒常真实”的根源,人才会有超越生灭虚幻世界的绝对要求。〔16〕
(2)由反思思想“能”跨越时空而超临其上,由此证成,“在时空之上者,其本身必不生灭”。因思想可以思维无限时空,与之平等延伸,“时空永只为思想之所经度”,由此可见,思想“能”跨越、超临其上,且正因为此种思想之“能”是“本体”,是毕竟不灭的,才会使“思想”有生灭,“不灭即是恒常,恒常即是真实,心之本体应是恒常的真实的。”〔17〕
(3)进一步反思,会发现思想之“能”最终是“恒常如一”的“纯粹能觉”:唐君毅言:
思想本身,追问到最后,只是一纯粹能觉,所思想之对象,却非思想本身。从思想本身之纯粹能觉上说,则一切思想之纯粹能觉,常同一,思想本身无所谓生灭,生灭只是指对象在思想本身之纯粹能觉中迁易而言。思想本身之纯粹能觉是同一,即是恒常,即是真实。〔18〕
唐比喻“纯粹能觉”是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照物,本身恒常如一,“纯粹能觉有超越时空中现实的对象之超越性”。问题是,当人注目此“纯粹能觉”时,即是在觉此觉,又有“觉此觉之觉”,……每一觉上面预设另有一“觉”,相续不断,以至于无穷。唐亦承认,“它(纯粹能觉)永远在我的反省所能达到的之外。”〔19〕那么又该如何确证其实有呢?唐认为,如果没有“觉源”,又怎么会有相续不断的“觉”的影子呢?由此证成,觉此觉者即真正“纯粹能觉”。〔20〕也正因此,唐君毅才坚持认为,必须经由长期、艰苦的工夫修养而能才能显现此“心本体”。
其三,“虚灵明觉心”通于一切善,是“道德理性生活”的形上根据。
人因不自觉“虚灵明觉心”作为存在根基,不免丧失心灵清明,陷溺、穷竭于物相、物欲之中。〔21〕由最初一念陷溺而成无尽贪欲,是因为人精神本质是要求超越有限的现实对象而追求无限,却不能自反于本具的无限的“虚灵明觉心”,反而穷竭于有限的现实对象中,于是这种精神本质变成对有限现实对象的无限占有,这是无尽贪欲的泉源〔22〕,此即为“恶”;反之,“虚灵明觉心”则通于一切善,是“道德理性生活”的形上根据。因人之所以不能自由地道德生活,是因为被限制、陷溺在对现实有限对象的无尽贪欲之中,如果没有对“虚灵明觉心”这一“道德自我”的觉悟、保任,就不可能克服此种限制与陷溺。〔23〕
唐君毅在“虚灵明觉心”的道德修养上下过三、四十年的切实工夫:
人必须能扫除人之生命心灵之底层之种种私欲、气质之昏蔽、意见、情识、意气、习气,才能深度兼广度地培养出此虚灵明觉心,而后有心灵之广度与深度的开朗。这中间,无论从义理上说或实际培养工夫上说,皆有无穷的学问。我体悟到此义已三、四十年,仍觉工夫相距太远。〔24〕
由能自反、自觉而不陷溺于有限之物相,并能扫除私欲等,培育虚灵明觉心的广度与深度,即是切实修养道德,亦即是真实求精神上升之路。〔25〕
杜维明先生曾认为,要真正证会心性之学,就必须“在哲学与宗教互相交汇的核心处,探索一个既是哲学又是宗教的中间点,只有这个中间点才能作为指向儒家心性之学的起点。”〔26〕唐君毅经由人本、理性之哲学反思而证成的“虚灵明觉心”,或符合杜维明所说“中间点”的特征,由此可作为儒家心性之学的起点,也是唐君毅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同时亦隐含有唐君毅形上建构的基本进路,即通过工夫修养逐渐显此“虚灵明觉心”并确认之为形而上本体,而后发为种种哲学思辨与思想会通。
(三)
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中曾云:
天道高高在上,有超越的意义。天道贯注于人身之时,由内在于人而为人的性,这时天道又是内在的(Immanent)。因此,我们可以康德喜用的字眼,说天道一方面是超越的(Transcendent),另一方面又是内在。天道既超越又内在,此时可谓兼具宗教与道德的意义,宗教要超越义,而道德重内在义。〔27〕
按此思路,牟先生将唐君毅“虚灵明觉心”的进路概括为,“回头就自家生命开出仁道以顺成人道”,“即足以遥契天道,而且即证同天道,仁道即天道、即绝对,即人生宇宙之本体。”他对此非常激赏,认为传统宗教的弊端是“倒悬人道于神道以祈福”,“神道明而自己之生命仍是一黑暗而不明”。正是因为唐先生能明确开出这一“善化人生”的道路,所以牟称赞唐君毅为“文化意识宇宙之巨人”。 〔28〕
大陆学者对唐君毅的“虚灵明觉心”的形上本体论批评较多。如单波教授认为,唐之“心本体论”具有明显的矛盾:其一,唐由觉悟世界幻妄出发去肯定心本体的存在,再返回来肯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这就出现了逻辑背反”;其二,唐本体论是“体用混合”或“即体即用”模式,但他道德进路体悟心本体时必须摒弃或超越物质才能达到,难免有悖于“即体即用”的内在逻辑;其三,唐认为主体无矛盾,主体活动才出现相对相反的范畴,但“主体如何产生相对相反”的范畴,对他来说显然是一个难以说清的问题;其四,唐以此心灵为中心通贯九境,包容、统摄一切,“难免强调了各家各派的兼容并包而忽略了彼此之间的I格。”〔29〕
于国刚先生认为,如唐君毅“虚灵明觉心”等内在超越理论的建构,“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儒家价值观念的现代D换”,但问题仍是不少:其一是背离了新儒家的宗旨,“如果把儒学的宗教性作为一个纯粹的形而上的问题,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对现代新儒家宗旨的背离”;其二,将成圣成贤的问题转变成一种主体觉悟或自我转化,忽略外在“变化气质之功”;其三,对内在超越之路的不可操作性缺乏认识,因为如唐所说“虚灵明觉心”,既没有组织化教会可依,又没有系统教条可循,如此只能变成一种个人自己的事情,不具备普遍的可操作性。〔30〕
段吉福先生批评唐“虚灵明觉心”的“本体论”证明陷入“独断论”:
对超越追求的意向,只能证成其意向自身,而无法证成这一意向所追求的恒常性的超越本体的真实性。从内在有绝对的要求,就证明绝对的存在,因而这绝对基于内在的需求,就证明绝对内在于人,这与其说是证成,毋宁称为独断。〔31〕
唐以“虚灵明觉心”作为道德形而上学的真实困境就在于,这种自我证成其自身的本心,如何可能对超越、对精神之外的存在加以言说,其言说的权力和根据何在,这种言说的真理性何在?
尽管有上述种种问题与缺陷,但应看到,唐君毅“虚灵明觉心”可能已是中国哲学现代形而上建构的“绝唱”了。20世纪后半叶以来,哲学无可挽回地进入了后现代哲学时期,通过一己道德修养而建构形而上学知识论这一路数已遭“解构”,如劳思光教授言,“形上学语言的功能应该已经过时了,这就是所谓后形而上学时代(post-metaphysical age)的问题” 〔32〕,反对具有神圣性的主体与形而上学,正是后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33〕所以我们现在来看唐君毅尽其一生精力建构的“虚灵明觉心”之形上本体,有时候心中莫名会有一种悲凉的意味。
(四)
如前所述,唐“虚灵明觉心”受到熊十力较大影响。熊言:“吾人必须有内心的修养,直至明觉澄然,即是真理呈现。如此,方见得明觉与真理非二。中国哲学之所昭示者唯此。”〔34〕在这一点上,唐与熊十力乃至牟宗三的分歧在于,熊自信能当下证会此明觉本体,故《新唯识论》多从“本体”谈如何翕辟成心与物;牟宗三继承熊之“衣钵”,讲“逆觉体证”,故其著述多言“智的直觉”与无执、有执的存有论;唐君毅认为“明觉”本体在能知能觉深处,需要工夫循序渐进以显之,故极少言证体及从本体起用之事,而是多论从形下到形上的种种哲学境界。相比较而论,熊、牟的形而上学建构算是相对完备的,唐君毅的形而上学建构算不上完备或曰尚是有待完成的。
尽管在具体进路上有上述分歧,但唐确认的“虚灵明觉心”即是熊所言“明觉”;唐以对“心本体”的确认及工夫修养为道德基础,进而建构形而上学,并阐发中国哲学思想,也正是熊所创的现代学术道路;而且唐言种种心灵境界,正需要熊之本体翕辟论作“形而上学的奠基”,在理论上才算完整。因此,学界对熊十力相关思想的一些批评,实际亦可视为对唐“虚灵明觉心”之形上本体论的间接评论。
杜守素先生写于1948年的《略论新唯识论的本体论》曾严厉批评熊所证得的“心本体”不过是意识自身,更引颜习斋《存人编》“空静之理,愈谈愈惑,空静之功,愈妙愈妄”之说,认为这种心灵境界“只能是理智内容最贫弱、最空洞的境界”。 〔35〕
林安梧先生在《熊十力体用哲学之诠释与重建》同样认为熊所证会的“心本体”只是一种意识澄明境界,不过他却从中看出了某种积极的“超越”意义:
意识之本然是空无而透明的,此是境识俱泯之境,而此即隐含一明觉性与自由性,即此而存有因之启动而开展也。存有之开显初时是境识俱起而未分的状态,这是一无执着性、未对象化的存有阶层。再则,境、识既涉,相执而立,此时之存有为一执着性、对象化的存有,此时之意识染执而执成一暂时之体(权体),如此之染执性、权体性所成之概念机能总体必含质碍性与障蔽性,此与前所谓之意识的本然状态形成一对比的张力,有此对比的张力而有现实的道德实践也,而此又不外于存有的根源性实践动力。〔36〕
境识俱泯的“意识之本然”空无而透明,林安梧认为其中隐含有“明觉性”与“自由性”,这是“存有因之启动而开展”的第一层;由此,透明性的意识可作为整个存有的开显动源点,亦即“使得存有能自如其如的开显其自己”,而非“由那意识之体之作为本体去显现为现象” 〔37〕;接下来,境识俱起而未分,这是第二层“无执着性、未对象化”的存有阶层;境识既涉,相执而立,此为第三层“执着性、对象化”的存有,难免有“质碍性”与“障蔽性”。“存有的根源”相比于“存有的开显”,在理论的层次上说是优先的。熊“证会本体”,即是证会意识本然状态,由此提供道德实践的根源性动力,超越第三层的质碍与障蔽。意识第一层的“明觉性”与“自由性”相对于第三层的“质碍性”与“障蔽性”,具有一种“超越性”。因此,林安梧定论熊十力哲学“是一实践的存有学,是一超越的存有学,言其超越者,以其越出存有的执定也。” 〔38〕
按林安梧上述对熊十力“证会本体”的精辟分析,我们亦可说,唐君毅所说的“虚灵明觉心”,是意识的本然澄明状态,是一种先验、纯粹意识,此种“纯粹”“澄明”的本然意识状态,对于意识的“执着、对象化”及由此产生的“质碍性”与“障蔽性”,具有相对超越性的积极意义。正在这层意义上,唐君毅视之为道德生活的根源,具有将“现实自我”从限制或陷溺中解放出来的价值,从而完成“自己超越现实的自己的限制”,是有一定道理的。
结语
唐君毅承继熊十力所开创的“内心明觉―觉悟真理―言说真谛”的中国哲学现代学术道路,揭橥“虚灵明觉心”作为心本体及世界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有继承中国古代儒释道学问之处,同时按陈荣捷先生《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中的说法,更主要是一种“现代科学与哲学的综合之道” 〔39〕,实质是一种“人义论”“人本论”性质的“现代性真理”建构。
这一“现代性真理”建构有以下两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克服了传统宗教“神义论”中神绝对高于人的倾向,即牟宗三所说“倒悬人道于神道以祈福”,“神道明而自己之生命仍是一黑暗而不明”。在现代人道主义思潮下,如唐君毅等抛弃以往完全依神佛对终极真理的启示、信仰之路,创造性地揭示“天心”,探索仅依靠自身来完成对形而上本体的确信、确认之道,这番现代人文的开创之功是有目共睹的;
二是为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厘清了一条可行性道路,并为中国哲学的现代学术研究注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使之成为一种“生命的学问”,以之能与以往圣贤精神、道德遥相契合,从而避免沦落为一种仅仅符合舶来自西方的现代学术规范的“死学问”的命运。
不过,此种“现代性真理”建构仍有理论上的瓶颈及深度上的不足等问题。在后现代语境下,人能否完全依赖自身探明并建构形而上终极性真理,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借用林安梧的分析,唐所说“虚灵明觉心”的意识本然状态,实际只具有“相对”而非“绝对”意义的超越性。唐君毅对此“相对”超越性的意义与价值,难免有些过分夸大。由此我们可以说,唐君毅以此作为道德修养基础来进行形而上学的建构,在此框架下并以之为根基讲论哲学史、会通儒释道,允有精彩纷呈的中国现代人文思想的独创意义,但亦有许多值得检讨、商榷之处。
〔参考文献〕
〔1〕〔24〕唐君毅.现代世界文化交流之意义与根据〔J〕.哲学与文化(12).
〔2〕〔4〕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95.
〔3〕〔5〕〔11〕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902,902,702.
〔6〕〔9〕〔10〕熊十力.熊十力全集:卷8〔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532,519,533.
〔7〕唐君毅.泛论阳明学之分流〔M〕//唐君毅全集:卷18.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2.
〔8〕徐儒宗.罗洪先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81-82.
〔12〕〔16〕〔17〕〔18〕〔20〕〔22〕〔23〕〔25〕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4,67,72,83,92,133,52,141.
〔13〕〔14〕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176,214.
〔15〕吴汝钧.佛教的概念与方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444.
〔19〕〔21〕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4,481.
〔26〕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89.
〔27〕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1.
〔28〕牟宗三.时代与感受〔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社,2003:306-7.
〔29〕单波.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学的精神空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9-91.
〔30〕于国刚.现代新儒家超越价值观的成就及理论不足〔J〕.北方论丛,2006(6).
〔31〕段吉福.从儒学心性论到道德形上学的嬗变――以唐君毅为中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64.
〔32〕刘笑敢.中国哲学与文化:第8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4.
〔33〕王岳川.后现代主义研究〔J〕.求是,2001(3).
〔34〕熊十力.熊十力全集:卷4〔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202.
心灵修养范文2
【关键词】美学修养 护理质量
近年来,实施“以人为本”、以生物―心理―社会为一体的整体护理模式已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将护理工作的内涵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延伸。因此,我们作为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要对患者的健康服务,还要使患者治疗过程中达到精神的愉悦、心理的健全,从而达到全身心的康复。护理美学是护理学和美学相互交叉、渗透和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1】,是将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护理实践当中,优化护理工作每个环节,使患者在护理中达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南丁格尔说:“护理是最精细的艺术”【2】,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体现出的仁爱之美、心灵之美、生命之美、健康之美对于提高护理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护士美学修养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现将我院自2013年以来开展“提高护士美学,创造零投诉”活动的142名护士进行职业美学修养培训和调查,并对来我院就诊或住院的1000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参加2013年以来开展“提高护士美学,创造零投诉”活动的142名护士进行美学修养培训,均为女性,年龄21~48岁,平均35.4±1.4岁;护龄6个月~25年,平均12.5±1.7年;职称:护士39名,护师59名,主管护师31名,副主任护师13名;文化程度:本科36名,大专80名,中专26名。并随机选取我院就诊或住院的1000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男594例,女406例,年龄13~88岁,平均54.8±1.5岁。
1.2方法
根据医院活动要求与各科室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护士进行美学修养培训,内容包括:(1)心灵美学。向护士讲解心灵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从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认识、理解中体会心灵美实际上是一种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结合和统一【3】,是成为一个合格护士的基础,使护士认识到只有具备了美的心灵,才能有高尚无私的品格,才能做到一切为患者考虑、全心全意对患者服务。(2)仪态美学。向护士讲解仪态仪表对患者的重要性,尤其是第一次与患者见面交流时,其仪态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心情,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指出【4】,人的感情全部表达=7%言辞+38%声音+55%体态语言。应从护士衣着、服饰、面容、头饰、走路、站立、坐姿、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培训,以达到自然、大方、端庄、健康、和蔼等效果,以致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尊重感。(3)语言美学。语言是护患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减少矛盾纠纷发生的主要因素。从与患者交流过程中的语气、语调、声音、眼神、面容和肢体接触等方面进行语言道德性、通俗性、礼貌性、鼓励性的培训,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安全、可信的护患空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4)技能美学。对护士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过程如静脉穿刺、静脉留置、导尿等操作步骤、熟练程度、操作轻重、患者耐受程度等方面的培训,操作时做到头脑冷静,动作敏捷、轻柔、准确、娴熟,思维清晰等,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效果,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5)环境美学。使护士认识到医院和病房环境对患者治疗的作用。对患者而言,陌生的环境会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严重者会加重病情。应指导护士注意病房的环境,从病房的布局、整洁、颜色、光线、温湿度、床褥等方面入手,改变医院从前冰冷、无活力、死气的情况,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从心境上改变,接受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与评价
观察护士将美学修养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制定《护士审美修养评价表》【5】,进行自评和她评,内容包括以上5个方面30个项目,分为优秀(≥95分)、合格(85~94分)、差(≤85分)。为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6】,内容包括护士的道德、仪表、语言、技能、服务、沟通等6个方面30个项目,分为非常满意(≥95分)、满意(85~94分)、基本满意(75~84分)、差(≤75分)。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P
2结果
2.1美学修养对护士与患者的影响
护士培训后较培训前在心灵、仪态、语言、技能、环境美学修养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表一),有统计学差异性(P
心灵美学 仪态美学 语言美学 技能美学 环境美学
培训前 85.6±2.4 89.7±3.1 83.9±5.7 90.0±2.1 89.1±2.8
培训后 94.7±3.2 95.4±1.2 96.5±1.6 94.7±3.6 96.8±1.1
2.2 护士美学修养对护理质量和护患纠纷的影响
通过对护士美学修养的培训,我院护理质量有明显质量,护患纠纷发生率由培训前的5.8%下降至1.2%。结果表明,护士将美学修养运用到护理工作中,不仅增强了护士各方面的能力,还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和谐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3讨论
护理工作做为一门特殊的专业,不仅要求我们护士具备高尚的道德、充沛的精力、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有具备爱心、良心、耐心、责任心。护理美学顺应了时展和进步,也体现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7】。将护士的美学修养如美的仪态、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技能、美的环境运用护理工作中并与护理内容有机结合,树立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以唤起患者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放松的心理、高度的信任,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提高治愈率,也使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根据本组资料结果显示,我院护士通过培训在心灵、仪态、语言、技能、环境美学修养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培训后护士优秀率达到97.9%,患者满意度达到98.2%,护患纠纷发生率也由培训前的5.8%下降至1.2%。总之,护士的美学修养不仅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还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良英,李小艺,护理美学在创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06,169~170
【2】黄春霞,提高护士美学修养促进自身素质与护理质量的提高[J],中国卫生产业,2012,32,35~35
【3】吕向英,李兴玉,黄小红,浅谈护士语言修养对护理工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7,101~102
【4】李凤丽,浅谈如何提高护生的美学修养[J],现代医药卫生,2012,10,231~231
【5】张庆珍,护士的美学修养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04,98~99
心灵修养范文3
1、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诃夫
2、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爱默生
3、最高贵的心,有着最高贵的满足。——斯宾诺莎
4、改变人的心灵,比征服许多一国更高贵。——德明纳尔
5、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别林斯基
6、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7、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罗曼·罗兰
8、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孟德斯鸠
9、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份推荐书的话,那么圣洁的心就是份信用卡。
10、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11、心灵美就是精神的美与道德的美。——库申
12、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卢梭
13、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
14、在任何大自然中都无法认得美的人,这正表示其人心中有缺陷。
15、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劣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秦牧
16、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的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能够激发起的人们的美感,总是要比前者强烈得多。
17、除真挚的心灵外,别无高贵的仪容。——拉斯金
18、心灵美比外表美美丽,外表美只不过是外表,心灵美虽然看不见,但可以感受。——侯奉雨
19、生命是财富,心灵美好却能使财富拥有了它的价值。——余佳楠
20、貌虽美但如果没有纯洁的灵魂,就好比是晶亮的玻璃眼睛,不辨世事。
21、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爱迪生
22、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儒贝尔
23、仁慈是心灵美,而不是行为美的体现。——艾迪生()
心灵修养范文4
文化建设系统化
(一)创设引领发展的德育理念
在一中,我们认为,“世界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因此,我们确立了“德馨崇正气书香蕴涵养”的校风,就是希望师生以美德树立正气用文化培育书卷气。我们用苏轼《稼说送张琥》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引领我们的学风,希望师生能够经受长期积累,继而施展作为。我们用孔子《论语・雍也》中的名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做校训,来引领学生追求文化修养与质朴品质的统一、外在礼仪与内在人格的统一。德育理念的确立,引领着一中的师生向着文化的方向勇敢前进,成为一中人心中的图腾。
(二)确立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主题
为了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融入到平时的德育管理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级的实际情况,我校确定阶段性德育教育重点,并分年级分梯度进行教育。我们将品德教育分成10个主题,每月一个核心主题,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如三月份“生命教育”、四月份“爱的教育”、五月份“修养教育”、六月份“心理教育”、七月份“理想教育”、九月份“养成教育”、十月十一月“美德教育”、十二月“法制教育”一月份“安全教育”等,我们将每月的主题与年级的特点相结合,分梯度进行,让学生不同阶段接收不同的教育。
文化德育特色化
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改革创新,提出了“文化德育”新思路,并一天天、一步步地走上了“德育科研”之路。所谓“文化德育”,就是基于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即充分利用文化中的德育资源,用文化来引领德育,用文化来浸润德育,使德育走进人的心灵,走进人的精神,走进人的生命,从而让学生具有发展的能动性,获得永恒的发展动力。我们重点从文化环境、文化时空、文化心灵、文化活动、文化修养五个方面入手,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地读书。
1.文化环境冶情操。
学校的文化环境,无时不在无声地润泽着师生的心灵:为了激励一中的师生能立志高远,学校把道路命名为:北大路、南开路、同济路、清华园,希望一中育清正品格、兴锦绣中华;学校安排了全校师生共植文化树、认养“希望花”的活动,学生们在所认养的植物上贴标识牌和认养宣言,并在每周四“我和绿树、鲜花有个约会”的特定时间,伴着音乐去看花、浇水、养护,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懂得关爱,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并用实际行动关心学校和身边的世界……这样可以让校园每个角落都是德育园地,都是文化的磁场。
2.文化时空酿书香。
做好“五个一”活动,让书香气成为校园最好的氛围,让一流的文化时空引领着师生宁静致远:每天中午一次阅读,淬炼心灵;每个课前一段经典吟诵,生发高雅;每天中午一曲好歌,昂扬精神;每天间操一套太极,舒缓心境;每天早晨一场国学演讲,感悟文明。正是这些活动的日积月累,学校相应发行了系列德育校本课:《经典吟诵》《国学演讲》《古韵修身》《名曲欣赏》《好书品鉴》等。
3.文化心灵释情怀。
高新一中为让师生尽情的倾泻自己的喜怒哀乐,开通心理热线和信箱,舒适的沙发、悠扬的音乐、轻柔的海风、人形发泄器、和拳击手套,都能让师生迈向幸福和快乐的步伐,释放压力,快乐学习;开展手抄报评比,旨在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让同学们收集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心理调节的必要性;举办青春期心理辅导;常规心理疏导和心情释放;填写“心灵成长档案”……一中心灵驿站的大门永远为师生敞开,可以还师生一片充满希望的蓝天,拥有清澈如水的未来!
4.文化活动阔视野。
人格教育的关节点和生长点,重在体验和养成。为把育人贯穿到时时处处,所以升旗仪式,凝聚爱国心;重大节日,关心民族情;班团会,解决思想事;读书文化节,提升修养德;社会实践,美好道德行。一切以文化为核心,不变中求变。
5.文化修养淬心灵。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印制了《一中道德经》,希望通过有一色的道德规范指引,学生们可以开心扉、浸文化、洗纤尘、提修为。
评价体系多元化
为了让文化德育能够更加深刻的厚重学生的思想,我们本着发展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注重学生读书的宽度和厚度,针对学生发展的多重领域,拓展评价空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制定发展性德育评价指标时,针对不同阶段年龄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评级指标,形成相互衔接、层次递进的结构。
心灵修养范文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水奔流,带走几多冬夏春秋;大江东去,带不去的是那些伟人,光照千秋。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忍受着“最下极矣”的腐刑,毅然、决然地选择“苟生”。那时的他,需要何等的修养、怎样的气度,方能完成那一本沉重的大书——《史记》呢?然而,他的修养战胜了嘲讽、鄙视。战胜了他人亦超越了自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着终于完成。因此,“忍耐”这样一种修养便在后人心中多了几分沉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听到此语,什么人的心灵能不震撼,什么样的人士能不肃然起敬?几经利诱、几经威胁几经折磨,住进阴湿地牢的文天祥,在“忠”与“奸”的面前未曾有过丝毫的动摇,因此“忠诚”这样一种简单而又艰难的修养,在后人的心中多了几分重量。
“忍耐”、“忠诚”、“坚强”而又“不屈”,只有高尚的人才拥有这样的品质。谁又能说这些品质不是源于内心极高的修养?
“英雄,不是因为武力而称雄的人,而是因为心灵而伟大的人。”罗曼·罗兰的这个定义,我由衷地赞赏。
喜欢诸葛亮,不仅是因他的神机妙算,而且因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品德修养。我想,他之所以会观天象,会用风势,会未出茅庐而知天下,多半是来自他极高的修养吧!
我们现在极倡素质教育,而社会上有些人缺乏的正是一种修养的基本素质。古之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德才兼备之人,而古往今来,谁又能以小肚鸡肠、犯奸作乱之心去成就一番人人赞誉的事业呢?
心灵修养范文6
【关键词】 教师 审美素质 学生 作用
1 教师的审美修养对学生的作用
从本质上说,学校教育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作用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审美素质的作用也不例外。教师一方面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的品德、学识、情操以及仪表影响学生。而这后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这些学生,精力充沛,富于想象力,除了旺盛的求知欲外,对美的追求,也是处于人的一生中最为强烈的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形成正确科学的审美观的关键时期。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的繁荣,他们的视野更加广阔,对美的追求更加强烈和迫切。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既要感知丰富多样的美的对象和形式,又要与学生的多方面审美需求进行交流。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求知和成长的愿望决定了他们具有“向师性”心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们把所尊敬和爱戴的老师,视为效法的楷模,不仅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连同教师的品德、情操、仪表、风度、兴趣爱好,都对学生产生潜在的魅力,令他们向往。优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审美素质,成为学生心目中美的形象,具有深刻的陶冶和熏染作用。闻一多、朱自清这样的一代名师,他们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作用,绝不单单是文学和艺术的知识,而且包含着道德和人格,这是一个远比传授知识复杂得多、深刻得多的道德和审美施教与受教过程。因此,从教育实践上看,忽略教师审美素质的作用,学校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个根本任务将难以圆满实现。许多学生一生中的某些兴趣、爱好和专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从他们的老师身上得到“启蒙”的,如文学、书法、绘画等。很多优秀教师,特别是那些从事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教师,他们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以其自身的审美方面的“某些因素”,对学生施教,寓教于乐,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效。
2 教师应具备的审美修养
老师应具有高品味的审美修养。审美修养包括对美的感知能力、欣赏水准、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的心灵和符合美的规律的自觉律已行为。审美修养也意味着自信心和责任心的和谐统一;意味着自我为社会做出奉献后精神上得到无限愉悦感;意味着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昂然向上,意味着对自我人生和社会他人的双重创造。对作为人师的教师职业来说,审美修养是非常珍贵的心理品质。
高品味的审美修养其实质是高尚审美人格的建构。一个有着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必然是具有美的师德,这是审美化人格的外化力量。一个教师,在对学生的慈父慈母般的关心中,在诲人不倦的教学与辅导中,在与学生尽情嘻戏与欢笑中,一定有“一颗美的如水晶般的师心在跳跃”。而这,一定离不开为师者的崇高的审美化人格。有着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会在他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都表现出潇洒自如的风范。他能写一手漂亮规范的粉笔字;能画一幅生动形象的简笔画;能使教学呈现节奏感、旋律美而充满诗情画意,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他不会用分数来责罚学生,不会在学生面前随意叼起烟卷、浓装艳抹,更不会为一个“顽劣生”的恶作剧而刻意报复。他会画龙点睛地为学生指点迷津,他会娓娓道出让学生如梦方醒,他会使课堂迭起,生动活泼,他会让学生高扬创造性思维风帆,千帆竞游。这里完全不必考虑是用“启发式”还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也不必去刻意追求“演员式”的哗众取宠,尽可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从而取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最佳效果。所以说真正具有高品位审美修养的教师,是能在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中透出卓而不群的魅力而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
对于教师的审美修养而言,首先是应具有较高层次的艺术修养水准。大凡能有所成就者,都挚爱艺术,是艺术的“知音”。一个优秀或想成为优秀教师的人,都应看看罗丹、徐悲鸿的画册,谈谈巴尔扎克、鲁迅的著作,听听《蓝色多淄河》、《春江花月夜》……以自身艺术修养去开发学生智慧的心灵,同时,还应读读“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等书籍,增长美学理论知识;使自己对美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达到不仅能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3 美育的任务和途径
教师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而且教师自我完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教师应系统地学习审美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认识审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审美教育的任务和途径,掌握正确的审美教育方法。
美育的任务概括起来有三项。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使他们爱美的愿望和要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②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③提高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力所能及地动手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并在日常生活方面,在思想行为方面,做一个语言美、外在美和心灵美的人。教师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要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去考虑,不可忽视任何一项,否则,美育任务就无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