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原生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原生态

原生态范文1

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支流,上游发源于蒙古的克鲁伦河,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河的左岸是俄罗斯,河的右岸是中国。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黑龙江籍著名女作家迟子建的力作,是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书中描写了一位90岁老人眼里的近百年鄂温克人原生态的游牧生活。这个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缓缓的平静的像流水一样向我们诉说着他们的故事,就像是为我们展现出她画在岩石上的一幅幅岩画,毫不雕琢而又神秘。

鄂温克是一个很小的少数民族部落,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体现的、所遵守的、心中最理想的生活就是让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把自己当做大自然生物链中的一个部分,完成生态平衡。鄂温克人常年生活在深山老林,以放养驯鹿、打猎为生。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交换不用货币,以物换物。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弥漫着一种神秘的宗教色彩——信奉马鲁神。做为“萨满”的妮浩每每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个人的同时,她自己的亲生骨肉便会在另一场灾难中死去。他们认为人有生就有死,得到一个必定失去另一个。风、雪、雨是他们的朋友,驯鹿、森林、河流是他们的灵魂。他们觉得在森林里用火镰和石头打出来的火,有太阳和月光,那样的火才能让人心和眼睛明亮,才能让人感到温暖。所以他们迁徙时会带着火种——那是老一辈人留下的“神”火。风葬的棺木,储物的“靠老宝”,跳神的萨满,崇拜的马鲁神。熏肉干,熟皮子,挤鹿奶,娶妻生子,男婚女嫁。他们以驯鹿喜食食物的多少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

太阳每天红着脸出来,黄着脸落山。他们的日子就和日出日落、风雨雪狼、春夏秋冬拧在了一起。太阳照着他们走过白天,星星陪着他们度过黑夜。驯鹿是他们的骄傲,森林是他们的依靠。希愣柱是他们的家,大自然是他们的粮仓。

这个不屈的民族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动乱的阴云、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却显示着这个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解放以后,当地政府动员鄂温克人下山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但是现在额尔古纳河边仍然有不愿意下山的鄂温克人,在大山里过着半原始的生活。他们依然在期盼着自己的亲人回到曾经的营地,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我们该说他们是愚昧呢还是他们大彻大悟了呢?

原生态范文2

其实,民歌和表演形式本身并未发生变化,变化发生在城市人的观念中,发生在21世纪开始富裕起来却觉得失落了什么的城市人的心底。音乐家都在反思:何以出现了把一件老得不能再老的民歌话题翻腾出来重新咀嚼一番的现象?

21世纪到来之前,忙着增加收入的国人顾不上停下匆匆的脚步听听祖先的谣歌,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看着城市中祖先留下的门庑宅堂被一栋栋清理出生活视野,物力殷阜、环顾家园的人,开始感到心疼了。中央电视台在恰当的时机推出了恰当的节目。他们选对了时间、选对了话题、选对了地点,因此瞬间成为社会焦点。

需要探讨的是:社会各界为什么会对一件音乐家觉得不会感兴趣的事感兴趣?

还真得找点理论说道说道。鲍德里亚建构的新世界被称为“美学时代”“超真时代”,他展示了一个由迪斯尼、好莱坞这类庞大的跨国娱乐机构建立的、失去真实和美的让人难以置信的虚拟世界。审视周围,人们其实就生活在这样的虚拟世界中,每一个个体都被裹胁进由大众媒体左右的消费模式中。光盘录音、娱乐搞笑、购物指南、烹饪大全、婴儿护理、装修设计,社会提供了一套左右着我们必须如此行事的生活模式,而一种娱乐方式一旦塑造成型,人们就再也无法摆脱由这根“金箍棒”划定的圈圈。生活在圈圈中的人没有力量甚至没有想具有力量冲破虚拟模式!圈圈外的人倒可以轻而易举地打破清规戒律。

这些人来了!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甚至喜欢看到来自穷乡僻壤的歌手们的失败,因为他们为失败哭泣时流下了真实的眼泪。他们毫无掩饰对获奖的渴望,就像演唱时毫不顾及音量的控制一样。这淳朴打动了所有人!

舞台上没有了原生的真实,于是才有了试图找回真实世界、找回真情实感的愿望。这大概就是“原生态”民歌备受关注的原因。挣脱现成的音乐概念――被城市学院派改造过,被媒体定型化、格式化的演唱方式,还原民歌,还原生活,就是人们通过原生态歌唱与返朴归真观念的对接。整个社会对“原生态”一词的强烈反馈,折射了中国人对土地及农耕文化最隐秘的依恋。

中央电视台敢于在对自己的否定中建立新威信,敢于在主流媒体十余年间举行了11次几乎定型化的格局中添加新内容,敢于把一个学术界尚未定论的话题以活态的方式吸引了更多人的讨论,这勇气增加了收视率。央视点燃了一场“原生态风暴”。从“集体奖”到“个人奖”延续了一个半月的赛事,引发了同样时量的讨论。

网上的讨论话题是: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采用不同唱法、有着不同审美取向的歌手,采用什么标准来评判。需要一个标准,就是鲍德里亚谈到的建立虚拟世界秩序的思维定式。世界秩序在考试制度、衣服定码、住房格局、交通规则等社会行为模式中步步加强,塑造了所有人的思维方式。如果没有统一标准,我们就惶恐不安,无着无落,找不到北。工业标准化时代养成的习惯,让人们再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其实大家都希望艺术不要雷同,可是面对其中的技术部分,所有人又相信必须有个统一的评判标准。

相信自己的耳朵吧,它从来没有骗过我们!

城市文化确实出了问题!源自生活的艺术一旦进入城市、进入学院、进入大雅之堂,艺术本该具有的生命力就失去了活力,变成一种模式、一种程式、一种唱法、一种谁也挣脱不了的条条框框。这大概就是包括音乐家在内的城里人应该反思的。

中国人终于醒悟了:一个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或者不会用自己家乡的唱法唱自己家乡歌的人,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没有鲜亮的文化身份。李斯特在《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的评论中说过:“难道谁要是掌握了新的辞藻,谁就会丢掉自己的家乡话吗?”

原生态范文3

一、什么是原生态唱法

以前声乐界公认在我国具有三种唱法,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但在2004年8月山西左权举行“全国民歌南北擂台赛”以后,专家发现许多民歌不经过任何雕琢、包装和美化,他们如自然界原始状态的东西清新自然,歌声美如天籁之音。这使专家们引进了“原生态”这个自然科学的概念。自然科学上的原生态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民歌则是由本民族环境下的老百姓在生活与劳动中自然生活的一种表达。他们穿着本民族的服装,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唱着具有本民族风格的歌,由本民族独特的乐器伴奏。那什么是原生态唱法呢?它是区别于学院派民歌唱法(学院派民歌唱法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吸取了西洋唱法的长处)的一种说法, 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未经过专业训练、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因此命名为原生态唱法。

二、原生态唱法的科学性

当代一些学科如音乐人类学、音乐美学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一种唱法是否具有科学性不能完全用美声唱法的审美标准来衡量,每种唱法各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用某种唱法去改造其他唱法,无异于用某种文化去取代另外一种文化。就拿美声唱法的审美原则来说,也是随着地域、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十七、十八世纪是“美声学派的黄金时代”,有人问著名的歌剧作家罗西尼,演唱歌剧需要什么条件,他回答说:“第一是声音,第二是声音,第三还是声音。”这就是美声学派黄金时代的声乐美学原则——唯声论。到了十九、二十世纪,歌剧更加要求演唱必须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这也是进步的表现。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歌剧在法国、英国、德国、俄国等不同国家的演唱方法和审美原则也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亦是如此。

原生态民歌手们演唱的民歌,声音甜美、淳朴、高亢、音域宽广。他们的声音虽然没有经过音乐院校的专业训练,也没有我们所要的那种圆润、低喉器的混声,但事实证明他们这种唱法所发出的声音也是优美的,并被大家所接受。各个民族的原生态歌手们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发声技巧、发声理论。如蒙古长调的唱法,它有着和世界上任何民族歌唱艺术不同的要素和结构,蒙古长调有着悠扬的旋律、繁复的波折音和内在节律。演唱时,常将一个完整乐段从低音区提高到高音区,再降到低音区的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歌腔舒展、节奏自如、高亢奔放、字少腔长,不少乐句都有一个长长的拖音,再加上起伏的颤音,唱起来豪放不羁,一泻千里。蒙古的呼麦更是奇特,它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的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声,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般的高音声部。再如,侗族大歌,它是“众低独高”的音乐演唱形式,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这种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民间所罕见的。还有藏族民歌“振谷”的唱法、青海的“花儿”、新疆的地区“木卡姆”等等,这些都是民族声乐的奇葩。原生态唱法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背景,而且还有本文化背景下的声乐审美原则、自己的声乐发声方法和技巧等。只是还没有上升到理论上的著书立说,我们回头看看,意大利美声唱法在开始也没有现存的理论,当时主要是靠言传身教,随着许多优秀的歌剧作曲家及歌剧演唱家的不断诞生,声乐教学方法渐渐成熟,声乐论著才不断出现,使美声唱法理论化。所以说原生态唱法不是没有科学性,只是有待我们更进一步挖掘、提升及理论化。

三、原生态唱法的多元性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拥有每个民族语言、风俗、服装等文化背景,他们都拥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艺术和歌唱风格。原生态唱法的多元性表现在:歌曲风格的多样性、演唱风格的多样性。

在这片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大地上,从能歌善舞的新疆维吾尔族到“歌舞之乡”的云南,保存了世界罕见的绚丽多姿多彩的原汁原味的众多的民族声乐作品。比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情歌等。其中劳动号子是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呼喊,根据劳动创造出来的音调,统一劳动,指挥劳动,并起着解决疲劳调节情绪的作用,有打夯、捕鱼、拉纤、插秧、装卸车等形式。山歌,其语言韵调有明显特点,地方色彩较浓,如陕西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蒙古族的长调牧歌等。小调,产生于城镇,反映城镇的生活的曲调,如卖货郎、锯大缸等。情歌,结构较大,内容复杂,包括很多乐段的东西,叙事曲,如侗族大歌、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中的长歌等 。这些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旋律优美、质朴,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

原生态声乐作品的多样性,决定了原生态演唱风格的多样性与发声方法的多样性,什么样的作品具有什么样的演唱风格,使声乐作品和演唱风格相吻合与统一。演唱风格的多样性,是指每种形式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唱法和表演风格。我国民间唱法流派很多,色彩丰富,充满个性魅力。北方的民歌高亢嘹亮,南方的民歌委婉、细腻,陕北地区的民歌粗犷嘹亮。在演唱原生态歌曲时,一定根据地方语言、歌曲风格和内容去演唱。

四、原生态唱法的时代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大转型,人们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在快速衍变,因此声乐艺术的发展也应与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人民需求相结合,我们要提倡多种不同形态、不同层面和不同趣味、不同唱法的创新,原生态唱法也一样。比如,保加利亚的女声重唱,她们就是来自农村,采用乡村歌手自然、纯真的唱法,采用民间乐器伴奏,保加利亚的民族音乐家十分珍视这种民间音乐的精神和不可多得的特征,对它进行精心的保护和艺术加工,并将其升华提高。她们那神奇、美妙的音色和歌唱中清新、独特的韵味是如此迷人,堪称“声乐艺术的一朵奇葩”。 它可以让我们借鉴怎样对待民族音乐的态度,我们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背景下的多元“原生态唱法”,我们一定要加以珍视和保护,同时,对原生态唱法进行艺术加工,使之得到生存与发展。

五、原生态唱法的艺术性

原生态民歌具有很大的即兴性,歌词结构短小,通俗易懂。音乐语言凝练,往往是极为简单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原生态歌曲直接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加修饰地追求歌人合一。原生态唱法演唱语言是本地方言,歌唱嗓音圆润明亮,演唱的旋律优美动听。这就是原生态唱法的魅力所在。

结语

原生态是培养艺术家的沃土,原生态的多元性是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原生态作为一种唱法有自己的声乐审美原则和艺术演唱风格,作为声乐教育者,我们应该欣然接受,并为其保驾护航。同时也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充分认识到民间声乐的可变性,它是在不断地发展中得到延续,而不是简单的还原,更不是坚守。发展才是对原生态唱法的最积极的、最好的保护,作为音乐工作者应该共同探索民族声乐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李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M].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原生态范文4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2-0000-01

草原生态系统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草原地域自然生态变化中形成的,有规律的运行系统。草原部落、民族和氏族在草原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物质技术、思想观念、法律制度和价值体系,形成了特殊的草原生态经济。草原生态经济是草原人民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形态。草原生物、草原类型和草原环境的多样性,使得草原生态经济繁荣昌盛,草原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一、草原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概念

草原生态系统是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草原生物与非生物间、生物和生物间以不断的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形成相互依存、作用、制约的有机整体。草原初级生产者是禾本科植物,主要消费者是草食植物。除了人养家畜之外,还有大型食草动物和穴居啮齿类动物,例如羚羊、野兔、野牛和黄羊。草原生态系统根据自然条件和生态学区系的差异,可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由温带大陆性气候半干旱环境形成的,生态系统种类和生产力随着降雨量发生很大变化。草原生态系统是可以自我调节的开放系统,存在成熟进展演替。

而草原生态经济是实现草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观和经济外在形式比较,存在相对稳定性。社会运行、个体行为和经济整体结构层面都受到了价值观制约。因此,草原生态经济受生态价值观引导,是人类社会、草原社会意识和社会制度的综合体。

二、草原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草原生态系统基本要素为人、草和牲畜。除了基本要素外,还包括人口资源、环境资源、科学技术、资金和物资。草原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因为草原动植物的基因多样性,这也是草原生态经济形成的物资基础。

(一)人

人是草原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草原生态系统中人是能动主体,其余要素为客体。人和草原资源、畜种资源相配套,形成草原畜牧业。人口不但可以利用草原中的其他要素,也能破坏其他要素。人们放养牲畜获得生活所需和生产资料,但是肆意放牧会恶化草原环境。部分地区环境恶化和草原退化是因为人为滥牧乱采而导致的。如果人口再生产和草原经济相互协调、适应,人会促进草原生态系统进展演替、良性循环。否则会阻碍草原生态持续、协调发展。我国草原退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和历史迁入农业人口量呈正比。牧区迁入的农业人口多,草原退化程度更为严重。

(二)草

草是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特征和形态特征的体现者和维持者。草本植物属于自养生物,能够利用太阳辐射把空气中的无机物质合成为有机物质,它是草食动物的食物。牧草质量和净生产量决定了载畜量,影响到了畜产品质量。草除了为草原生态系统动物供给营养之外,还具有保温增湿、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防风固沙的生态功效。

(三)牲畜

牲畜将草本植物的有机质变为人类可利用的有机质。牲畜可向人类提供奶、肉、毛、皮、蛋等畜产品。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牲畜是物化劳动的对象。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畜产品收益,会增加牲畜的数量。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域广阔,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植物生态群,有耐盐碱、耐寒、抗旱的基因资源。与此同时,形成了适应寒冷、干旱的蒙古羊、蒙古马和蒙古牛。草原牲畜的结构特殊性,是大自然适应性选择,也是草原民族实践经验总结。草原民族保护生物的习俗和生产实践的经验,促进了草原生态经济闪光内容。

三、草原生态经济的价值

草原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绝对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以草原资源大开发为主体的战略研究。因为草原牧区已不是原始区域,尽管人口密度与我国的其他区域相比要小一些,但绝大部分地区已达到了生态环境可承纳人口的饱和度;而且多年来草原生态经济的自然资源已被大量地开发利用,也正是由于粗放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草原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及矿产资源等,才使资源大量破坏、生态严重恶化、环境受到污染,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逆行演替。所以,草原牧区的发展战略应该由资源转换为主体向市场导向为主体转变。既要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富集,草原资源丰富以及劳动力价格低等比较优势,扬我之长;也要着力改变投资环境差与产业、企业、产品竞争力弱等的状况,补己之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社会总供给相对于总需求一定意义上的过剩以及加入WTO等,大力发展竞争力强的产业、企业及其产品,以企业利润的极大化与牧民收益的极大化为着力点。草原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既不能是传统的资源开发战略。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然而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当经济增长主要基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时,其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起到负作用。草原生态经济的现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不宜定得过高,更不要相互攀比。

草原生态经济是长期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牧民生活水准的经济,为了生存发展形成的认识人类社会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达到人与草原相互和谐。草原生态经济重生态,体现了人和草原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继承。

(一)生态伦理价值

草原生态经济关于生态伦理学有两大方面,一个是人和草原之间的道德责任,另一个是人对草原生态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前者体现了草原生态经济的精神层面,后者体现了草原生态经济的物质层面。

草原民族的自然观和生命观独具特色,草原民族敬畏生命,他们尊重自然生态。草原人认为大自然是不可替代的,而这也是草原生态至今存在的主要原因。马背民族经济观意识到自然的伙伴关系和亲情意识。比如蒙古族大型祭祀会呼出“地母”、“天父”。在物质方面,游牧生产是经济形成的基础。游牧指的是四季轮牧,根据季节变化转换放牧场地。牲畜是自然中介,牧民明白牲畜和草原的联系。游牧生产是一种适应自然规律的生产方式,符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四季轮牧已经转为冬夏两季游牧。牧民们遵循着自然生态,不会因为个人利益破坏自然。蒙古族牧民用牲畜粪便作为炊事燃料,禁止在湖河中便溺和洗污物。

(二)制度价值

草原生态经济从无意识、自发到有意识、自觉,以制度规范固定而成。蒙古族的生态习惯法最为突出。蒙古族早期习惯法规定,族人不能挖掘草地、春夏狩猎和遗火。到了元代以后,蒙古成文法涉及了生态问题,并对盗猎和纵火者实施严厉处罚。蒙古族的民间法和国家法并存,使得黄金保护措施更加习俗化、具体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纠正人们不合理的行为规范。草原生态法是民间法的重要表现,蕴含着丰富的制度价值。

(三)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概念从理论上明确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是互为因果、彼此联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使得人们将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作为复合大系统观察。意识到系统各部分的协调,才能将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环境协调的发展方向。

草原生态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源于人们认识和反映生态危机的表现。我国草原地带多是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严酷的草原生态环境中,人们的生存发展较为严峻。人们在生态危机下了解了如何与自然和平共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才能实现草原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和谐。草原生态经济中,游牧经济是主要内容,体现出了人、草、牲畜三个基本要素的发展问题。环境和发展相辅相成,将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当做复合大系统,追求经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为人、草、牲畜。三种基本要素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实现了草原生态的物质循环、生态循环和信息传递。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利于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草原生态经济。草原生态经济维持着草原众多生命形式,并关系到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构成要素。为了恢复草原残存的生态系统,应当重视草原生态经济。将草原生态经济中的价值部分融入生态发展理念中,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屈虹,刘红云.草原生态经济的传承与挑战[J].北方经济:综合版,2011(19).

[2]屈虹.传承草原生态经济 建设现代生态文明[J].北方经济,2012(15).

原生态范文5

三句话,用了三个感叹号。不过这个消息本身确实很振奋人心。

就在8月8日这天,远在英国的chris正在伯明翰的家里收看奥运会开幕式,看到了画卷上的《欢乐黄果树》这张照片。chris很兴奋地告诉他的家人:“看,这就是贵州的黄果树!”

chris的妈妈激动地站了起来,这位英国老太太对儿子生活了6年的贵州有很强的好奇心:“那么chris,除了黄果树贵州还有什么?”

沿着贵州三届旅发大会的轨迹走下去,或许就会找到答案:

2006年,贵州举办了第一届旅发大会,地点即在黄果树瀑布――英国老太太口中念叨的地方。然后是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荔波,主推世界自然遗产和喀斯特风情。第三届举办地设在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此时此地,已步入文化与旅游的深情对唱了。

旅游,以文化的名义

文化有多种,这里只讲我们能听到、能看到的那一种。

今年6月,贵州省大型民族舞蹈《多彩贵州风・山里的节目》、京剧《布依女人》和交响音乐会《爽爽的贵阳》三台大戏晋京汇演。三台大戏,三种艺术。在舞台上,那些雷、雨、太阳、月、树、路……贵州大山和河流边氤氲的自然元素,在现代艺术殿堂上演绎出诗意和华丽。

2006年,电视剧《雄关漫道》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热播之后,更多的人通过荧屏了解了贵州。在提高贵州知名度的同时,对贵州的红色旅游作了一次高质量的宣传。

再说到“多彩贵州”。从几年前“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再到今年又一轮的歌唱大赛,以及多彩贵州城的建造,“多彩贵州”可谓是遍地开花。如今,从繁华都市到边远小镇,从大山深处到山寨人家,似乎没有哪个贵州人没听说过这个词。

可是,“多彩贵州”到底是什么?

是一个品牌?一句口号?一种描述?抑或一种文化浓缩?

20世纪8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就曾说过:“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贵州的山山水水,只有注入浓郁的文化色彩,才能更有吸引力,才能彰显其独特的品位,才能争取到更大的市场。

“体育旅游”,后奥运时代新主张

2008年10月9日,黔西南州,中国首届山地运动会。攀岩、负重登山、漂流、皮划艇、山地自行车、山地综合项目、定向越野。蓝天绿地,青山碧水,回荡着绿色和奥运的身影。

据了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体育旅游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如瑞士,仅滑雪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500万人次,收入70亿美元。在我国,体育旅游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正以30%至40%的年增速快速发展。

目前,适宜贵州省的体育旅游项目有探险、漂流、登山、攀岩、徒步、越野、龙舟等,经过多年努力,一些项目已经成为休闲旅游的经典,如漂流旅游,仅全省就已开发漂流河流27条,年接待漂流游客达37万人次。

2007年,在贵州举办的国内外大型山地运动赛事达15项之多,如马岭河景区的国际皮划艇邀请赛,龙宫“龙在故乡”舞龙舞狮精英大赛,梵净山的山地越野挑战赛、攀岩邀请赛,紫云自治县格凸河的攀岩挑战赛,白云区的国际风筝旅游节,麻江县下司的“激流回旋国际公开赛”,六盘水市、开阳县的汽车拉力赛……举办地涵盖9个市(州、地)的23个县(市、区),来自美国、法国、日本、捷克等17个国家,全国31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台湾及省内共190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观众达200多万人次。另外,有6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前来宣传报道,极大地提高了贵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只布老虎与贵州旅游产业链的延长

2004年的一天,宋珍平在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见到了精于制作布老虎的何婆婆。93岁高龄的老人被宋珍平的诚意打动,最后一次拿起针,用颤巍巍的手绣制了一只布老虎。不久之后,何婆婆去世。宋珍平手里的这只布老虎成了绝版,是她加工制作水族布老虎的唯一范本。她租下当地刺绣厂的车间,和当地100个刺绣女一同加工制作布老虎。

2007年11月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2007年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活动颁奖仪式在杭州举行。宋珍平的水族“祥云神虎”成为中国刺绣类惟一获奖作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卡贝丝女士颁奖授牌后评价说:“这是高水平的工艺,可以作为中国的一个精致高贵的吉祥物礼品赠送国际友人,推广中国的虎文化。”

据统计,在贵州民间,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商品种类繁多且底蕴深厚,大体可分为竹木类、泥石类、染织类、刺绣类、银器类、金属类、食品类、植物类、乐器类、纸画类、服装类共计11个大类,70多个分类。涵盖了高、中、低各个消费市场及消费层面,其文化内涵,价值与其工艺完全可以满足从高级礼品到旅游纪念品的各种需求。

成功的旅游商品可以把贵州旅游信息和旅游文化传播到中国和世界各地,增加贵州旅游的可观、可赏、可品性。总之,贵州旅游商品的开发、创新,必将加速贵州旅游市场的系统化、专业化建设。据统计,在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旅游总收入40%左右;我国一直在20%徘徊;贵州在“十五”以前,只占10%左右,2006年全省国内旅游总收入377亿元,旅游商品收入50多亿元,占15%左右。

原生态范文6

2007年初的一天,南川区南平镇石庆村,到处是光秃秃的石头堆。

村民杭景祥小心翼翼地举起锄头,提心吊胆地刨地。

“哐当”一声,杭景祥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土层又塌了。石庆村的土地一直被石漠化困扰――石头多、泥巴少、土壤浅……

重庆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八个地区之一,石灰岩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加上喀斯特山地地貌,地形低至几十米,高至2000多米,坡度大,暴雨集中,冲刷特别厉害。

这样的土地,传统农作物难以种植。农民们不得不在石缝里求生存。

“只要天公不作美――隔上几天不下雨,庄稼就遭不住。”杭景祥无奈地说,“别说庄稼没水喝,就连人畜饮水都成问题。”

由于石漠化越来越严重,村里的十几口井早已干枯。村民为了挑一桶水,来回得花一个小时。

石庆村患上了严重的“土地癌症”。除此之外,东城冉家坝、南城大坪等地也面临同样的痛苦。

屡战屡败

为了战胜“石魔”,南川打过两场失败的战役。

第一次是南川区科委、林业局、国土局、水务局等单位,各自划分了责任田,进行分散治理。但由于各自为政,各单位都是为了治理而治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国土局擅长土地整治,但在种植花草树木时缺乏技术;科委虽然拥有一大批懂种植技术的专家,但缺少退耕还林、土地整治的优惠政策……“各部门之间不配合,最后往往沦入治标不治本的境地。”南川区科委副主任胡松涛说。

没过几年,刚刚压下去不久的“石魔”再次卷土重来。

面对“石魔”的再次进攻,南川各部门经过认真分析后,决定联手出击,打响了第二场战役。

“变过去的单打独斗为组合出拳,整合各部门的资金、技术等,形成合力攻坚。”胡松涛说。

2007年末,南川区“联姻”西南大学,引进一批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展重庆地区喀斯特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开发试验。

试验的主战场选在南川城周凤顶山。凤顶山土层较薄、缺水易旱,石漠化程度是全区最严重的。

在专家的指导下,当地政府探索坡改梯的方法,就是在石头缝里埋上炸药,炸碎石头,拓出一块平地,用碎石围起来,保持水土。

但弊端很快暴露出来。

“中看不中用!”村民胡祖祥失望地说。原来,周边原本泥土较厚的地方被挖去回填,土层变薄了,而被回填的土层又不够厚,结果造成整片土地都栽种不了作物。

两次失败,使得治理石漠化陷入困局。

绿化固土

“进行石漠化治理,应尽量保持原生态。”西南大学的课题组专家再次支招,“绿化固土才是战胜‘石魔’的有效方法。”

那么,选何种作物来绿化固土呢?

在对3100余种植物进行分析论证后,南川最终遴选出金银花、花椒等几十种耐旱、耐贫瘠、喜钙的作物。

“金银花不怕寒冷、耐旱,而且根系发达,是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专家说,“而且,金银花可加工成饮料和保健品,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2011年2月,石庆村漫山遍野都是金银花,到处是一片生机,枝叶几乎将石头完全掩埋。

自大面积种植金银花等作物后,石庆村的土地变化惊人,有些地方已经看不见石头,断流多年的泉水也开始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