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事故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事故案例

煤矿事故案例范文1

【关键词】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事故防范

一、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基础薄弱

因为我国的煤矿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所以对于煤矿危险源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对生产中矿井的分类还缺乏具体的依据,这样就很难满足生产中安全管理的需要。如果发生事故,对于事故的分析研究主要是以专家的考查鉴定为依据,并没有实际的依据作为说明,所以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不能保证事故分析的准确性、可靠性。所以,若想减少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对危险源的研究,加强对事故的分析与鉴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安全意识不强

在实际生产中,煤矿企业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能够创造更高的效益,也不理解安全生产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国内的许多煤矿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安全检测方式,利用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安检工作,凭借着自身多年的经验处理事故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明显存在缺陷,缺乏具体的安全检测方法,并且安全管理缺少应有的权威性,在实际的生产中安检人员并没有具体的安全预防措施。

(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煤矿工作属于风险大、报酬低,劳动强度大的工种。鉴于煤矿工作的性质,所以在实际中并不能吸引大量的人才从事该项工作,致使大量的基层工人都是一些农民工、合同工或者临时工,他们并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时也没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在思想上也没有集体意识,在安全生产上也没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其次,在实际生产中不重视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致使煤矿生产中的工程技术人员流失,从而导致煤矿管理力量的弱化,有时政府部门都不能组织一次正常的安全检查,所以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

(五)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落后

由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所以标准化体系并不完善。标准化体系的不完善致使我国的煤矿生产在实际的生产中并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不能促进我国煤矿事业的发展。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标准化有赖于今后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不断地完善。

二、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

(一)在思维、行为及技术方面做好安全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避免人员有不安全的行为、物体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以及在在管理方面上存在的某些缺陷。我们只有把安全工作踏踏实实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凡事从安全角度来考虑,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国内有些煤矿企业从树立员工安全意识入手,采用安全生产评比等一系列方式来大力倡导员工做到安全生产,增强员工思想上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向“我要安全生产”的方向改变,取缔之前“要我安全”的被动管理模式;同时,我们还要深入开展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操作培训,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保证员工从上到下都时刻保持思想上得安全意识,避免在工作行为上存在不安全的行为以及技术环节上存在薄弱环节,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的意识,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率,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

(二)做好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工作

贯彻安全学习是落实安全制度的重要前提,煤矿的安全生产要从头到尾把煤矿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从而形成领导层、管理层和操作人员相结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做好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工作,要监督好各部门以及各岗位是否真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工作能够双向平衡发展。另外,我们要所有的管理人员实行包井包区域的监督制度,我们要在各项制度落实过程中做到奖惩分明,充分督促好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完善好生产过程中各种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安全文化的有效建设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能力。

(三)做好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

因为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来分辨出不同的生产现象和满足施工的人特殊要求,同时我们要做好定期检查的任务,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严格处理,严格按照一定的人员、一定的措施的原则来进行有效管理,建档登记,整改完成验收工作,等到验收工作完成以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在隐患落实工作上要严格不推脱的管理制度,把能在管理上解决的问题不能推卸给班组,班组上能解决的问题不能推卸给团队,团队能解决的问题不推卸给部门,部门能解决的问题不推卸给矿井,矿井能解决的问题不推卸给上级。我们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安全隐患没有排除,那坚决不允许生产活动重新启动,避免安全事故再次发生,不给事故留下任何的发展机会。矿井如果有出现重大的安全隐患或问题后,我们一定要严格追查,直至查明事故的真实原因,同时我们还要采用安全教育为主手段,提高广大生产员工对重大隐患和风险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四)做好班组的建设工作

要想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我们就要保证管理班组能够实现规范化的管理,班组能够实现标准化建设,这才是促进矿井企业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矿井的上级领导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听取员工的相关安全建议,在勘察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完善班组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或集体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对安全工作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的奖励力度,增加对员工的培训次数,成立相关的技术研究小组,同时进行救援演练,完善班组的自我完善和监督工作,坚持不懈的推进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机制的落实工作。

(五)做好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创建工作

要实现创建工作的安全标准化,我们就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标准的行为规范,推行岗位作业流程化管理,严格要求每一位员工按照规范正确操作,确保每一位员工上标准岗,按标准化作业,从而加快实现岗位全体达标、系统达标的速度,形成安全生产工作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做好安全生产的考核以及奖惩机制的建立健全工作,从局部达标逐渐实现向全面达标的转变,最后实现岗位上、专业上和企业生产上三者全体的达标。另外,我们要促进安全生产结果与安全生产过程相结合的转变,同时我们要在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建设过程中实现专业达标,。同时,我们要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开展检查工作,我们要遵循“三个结合”原则,主要内容包括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等其他内容的相结合。我们需要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汇报工作,进而推动员工在生产上达标、矿井在生产上达标以及等多方面的达标,从而整体上促进整体上上的达标。

煤矿事故案例范文2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通风事故防范

1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模式

中国的煤炭工业在促进中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煤矿中气体和颗粒物对自然环境的特殊污染,除了煤矿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的特殊性质外,中国还通过发展规划战略性地调整煤矿开采工作,并进行了推广。中国经济发展处于技术革新实践,这使得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朝着生态和经济的方向发展。通过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我们可以在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这导致人类对我国煤炭开采等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为了应对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已采取防范措施,抑制过度采煤。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的稳步增长,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导致中国能源和煤炭工业仍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煤矿工人的安全问题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政府对煤矿通风管理要求更加严苛。据数据统计,由于中国主管部门对煤矿通风管理要求严格及其通风安全防范措施的监管,中国煤矿通风管理不善造成的通风事故数量明显减少,死亡人数急剧下降。这足以证明煤矿管理和通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生命和个人财产的安全是中国任何部门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煤矿安全和通风管理,那么中国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工人的安全就会有保障。通过严格控制煤矿通风管理和防止通风事故的有效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矿工人的死亡率,证明煤矿通风安全和通风事故预防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醒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煤炭开采部门相关负责人认识到煤矿通风安全和通风事故预防的重要意义。

2煤矿通风安全管理

安全问题对所有公司都至关重要,对煤矿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有必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建筑工人的安全和项目的顺利运行。(1)稳定性。对于煤矿公司的通风系统,其稳定性将对煤矿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果采煤公司的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不能满足项目要求,这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员工应更加注重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从而确保通风系统的平稳运行。(2)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矿山勘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如果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工作人员到通风事故防范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矿井通风受阻,矿井中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当矿工进入时,他们将不可避免地吸入这些有害物质,无法保证为矿工提供安全保障,这将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甚至导致矿难事故发生。

3煤矿通风事故的防范

3.1加强矿工安全知识学习,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

事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粗心造成的,煤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着很高的风险,必须时时处处小心谨慎,防治危险发生。老员工不能依赖经验,而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而引发事故,新人对于自己不懂得知道,不了解的设备以及操作流程,应该及时请教老员工,向他们学习,在于老员工的沟通过程中,了解机器设备的使用及如何操作,不要一知半解,就装作自己很懂很明白似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监督通风管道正常运行,确保煤矿通风安全和预防通风事故是各煤矿负责人必须解决的问题,要着眼于长久的发展,而不是只管好当下。

3.2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把责任安全落实到每一个人

对于煤矿企业的责任人而言,有必要培养其责任感,增加其对安全通风管理的认识,同时,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也应该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领导部门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有必要引入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相应责任,保证安全通风系统的畅通。

3.3确保通风管道发挥作用

通风管道是连接地上和地下的重要渠道。设计师应严格按照要求结合矿山的整体结构进行通风设计。对于某些特殊地形,需要根据当地条件应用不同的设计方法。此外,应准确测量煤矿内的煤尘,其他数据,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将煤矿设计的通风管道与先进的测量技术相结合,将煤炭开采过程中会发生的所有问题考虑到,首先,应把矿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从多个方面考虑,设计出符合此矿的通风管道,确保通风管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至关重要。

3.4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

现代技术不仅可以减轻公众的负担,还可能因设备出现各种故障而导致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通风机电设备是通风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其连续工作,才能确保通风管道的平稳运行和安全通风。如果通风机械设备机电出现问题或发生故障,则整个通风管道将无法正常工作,使矿工面临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煤矿经理应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确保机电设备和通风管道正常运行,确保煤矿通风安全,避免通风事故的发生。

4结语

简而言之,煤矿公司通风安全管理和通风事故防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和通风预防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减少经济损失,以增加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煤矿事故案例范文3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各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特别规定》的要求,对本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定期组织排查。隐患排查报告应包括产生重大隐患的原因、现状、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安全措施和整改结果等内容。重要情况应当随时报告。隐患排查情况要形成书面报告,由各矿主管矿长签字后,于每季度第一周报送某某监察分局。

某某监察分局对逾期未排查和报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将按《特别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对责任煤矿和煤矿企业负责人实施行政处罚。

二、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和隐患治理,确保安全生产。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特别规定》所列举的十五项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之一的,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某某监察分局对存在十五项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之一并仍然进行生产的煤矿,将按《特别规定》第十条的规定对责任煤矿和煤矿企业负责人实施行政处罚。

三、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责任,加大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各煤矿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本单位职工的培训和持证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经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下井作业。

某某监察分局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将把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监察,一旦发现煤矿企业未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将按《特别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对责任煤矿实施行政处罚。

四、认真执行煤矿企业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轮流带班下井制度。各煤矿企业要在认真执行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的《江苏省煤炭企业领导干部深入井下管理规定》(苏煤安[*]45号)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企业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轮流带班下井制度,确保煤矿每个班次至少有一名负责人员或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在现场带班作业。各煤矿企业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在煤矿正常工作期间,除完成月度下井总数外,还要根据《特别规定》的要求,保证每周至少下井一次。否则,某某监察分局将按《特别规定》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对责任煤矿实施行政处罚。

煤矿采煤、掘进、通风、维修、井下机电和运输区队负责人一律实行带班作业。矿副总工程师以上行政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在规定的每月下井次数中安排1至2次的带班作业。

煤矿事故案例范文4

关键词:采矿 安全管理 事故 措施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1.引言

自建国以来,采矿业就在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高风险的职业,由于同时具有高收入的特点,吸引着一大批青壮劳动力前赴后继,但是这不禁让我们担忧他们的人身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尽管由于近几年采矿技术的提高,采矿中的事故发生率有所降低,但是在采矿中不断加强其安全管理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提高采矿安全性是采矿业恒久不变的课题,因为,只有确保了矿工的安全,才能使采矿业得到根本的改观。所以,矿业工作者,必须充分意识到提高采矿安全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调查与研究,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探索出可行的办法,从而提高煤矿的效益和矿工个人的安全效益。

2.目前采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煤炭生产量占据全世界第一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关注点从以前的煤矿开采量到现在采矿工人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的事故发生率正在逐步降低,但是其安全隐患是始终存在的。经过多方面的探究与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总结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采矿人员安全意识弱

数据显示,参与采矿的矿工大多文化水平低下且家庭经济状况不富足。他们大多缺乏安全意识和一定的自救能力,往往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降低事故发生率。这也从另一方面映射出了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疏于对矿工的一些技能培训和“安全第一”理念的传达。在事故发生后,企业也没有进行全力抢救,这是发生矿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2.2管理松懈

很多煤炭企业和相关管理人员,不重视采矿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走马观花,对矿井下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甚至有的管理人员存在敷衍的行为,以致出现违章作业等情况。比如,发生在2012年湖南的“7.8”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就是由于管理松懈导致的。

2.3煤炭企业资金投入少

根据调研和对历史的分析,煤炭业对外欠账数额十分巨大。我国的煤炭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由于对安全管理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有些企业一直处于亏损阶段,更不用说投入大笔钱引进大批高性能安全设施。更有少数企业资金充足,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甚至出现只注重采矿量,完全不顾旷工死活的现象。

2.4安全管理制度和条例的缺乏

除了上述企业资金投入少和员工自身素质低的原因外,安全管理制度和条例的缺乏也是其中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因。当前我国的许多企业,都出现生产制度不明确、条例不清晰的情况,这具有普遍性,更是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有些中小型企业更是出现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制度和条例流于形式的情况。另一方面,许多干部的生产监督工作做得不到位,纪律松弛,无法使制度、条例和安全管理相得益彰合理有效地落实下来,这对于安全生产是十分不利的。

3.事故防范对策研究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综述和分析,相关部门应针对该问题想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进行事故防范。从而个个击破,从根本上有效达到降低事故发生率的目的。

3.1提高整个采矿业人员上至管理人员下至矿工的素质

作为生产主力,矿工的人身安全尤为重要,保障矿工的安全更是民心所向。要整体提升采矿业人员素质,首先要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采矿技能和自救技能。当然,空有技能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起全体人员的高度重视,对他们自身的安全意识进行有力传达和强调,集自救技能和安全意识于一身才是高素质矿工的体现。

3.2加大对煤矿业的投资

首先,企业应该树立安全管理意识,明白在安全设施上投入资金的重要性才能舍得把资金用于安全保障设施的建设和引进先进设备上。但是资金的来源也是一个问题,作为企业应该拓宽融资渠道,全面引进资金。另一个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煤矿业的扶持力度,给它们注入资金支持,使企业充满活力,从而进行安全保障设施的建设和先进设备引进而进行事故防范。

3.3完善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事故防范之根本,只有把制度制定好了才有可能把企业管理好。不仅要制定制度,更要根据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可行的、科学的、合理的制度。首先,国家应该完善和细化相关制度和条例,使得正规企业有法可依,而不法企业无处钻空子。其次,加大对不法企业的打击力度,使抱着侥幸心理,损害工人利益的企业得到惩戒。最后,强化对企业安全管理的监督,使他们严肃对待安全问题,彻底而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

4.结语

采矿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备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关注,所以其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引发事故发生的原因有资金投入的缺乏、矿工素质的低下和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为解决相应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并且加强对矿工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的传达;作为煤矿工作人员,要加强安全意识,时刻以“生命第一”作为工作宗旨。当然,要防范事故的发生仅仅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的探索和优化才能更好地保证矿工的安全,促进煤矿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国俊,关于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第11期

[2]刘小杰,翟r,黑岱沟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J].露天采矿技术,2015年第3期

[3]肖金刚,关于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第35期

煤矿事故案例范文5

关键词:煤矿;安全通风;事故;防范

矿井通风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安全通风的任务是通过采用经济、有效以及安全的通风技术和方法,从而有效的为井下作业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排除有毒粉尘和气体,从而达到有效的预防矿井瓦斯爆炸等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1]。而长期以来,在从事煤矿的作业中,由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缺乏、没有把煤矿的通风安全放在首要地位,因而经常会导致重大的发生,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而造成煤矿通风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员工安全意识低、规章制度不健全、通风管理措施不到位等,煤矿事故的发生不但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造成煤矿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

煤矿安全通风管理措施

1.1要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

为了有效的保证煤矿工作的安全生产,就必须要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消除系统的运行隐患。首先,对于管理层来说,要树立安全生产的管理理念,健全相关的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做到统一思想、努力建立通风可靠、管理到位的安全通风工作系统。对于员工来说,要努力提高安全的思想意识,为进行安全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制定相适应的工作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定期安全知识的培训,让员工认识到安全管理对于工作以及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性。管理层应当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工作制度与规范,对员工进行系统性培训。尽量在培训的过程中让员工掌握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员工的隐患识别能力。同时企业领导还要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引起高度重视,落实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提高通风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最后,要做到以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对影响通风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给员工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

1.2要加强对通风安全控制的管理

由于通风安全管理涉及了多个学科以及专业的工作领域,所以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境出现问题就会对安全造成隐患,并对生命财产产生重大的影响。而这就要求为安全管理控制系统建立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第一,要确定安全控制的目标,明确规定安全指标以及所能承受的最大的风险程度,并在此基础建立完善的安全通风系统。第二,要建立严格的选拔体制以及员工的考核制度,优化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遇事应变的能力。第三,要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的划分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完善的员工激励体制以及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工作体制。第四,要健全安全控制的管理制度,同时要设计针对突发性危险的应急处理措施,最大程度上保证隐患的及时消除,降低事故带来的损伤。

1.3要加强对通风环境的管理

对煤矿安全通风造成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大气状况、作业环境、火灾隐患以及安全控制系统管理不到位等[2]。这就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对会造成安全隐患的情况进行提前预防,提高员工的隐患识别意识,及时对安全隐患进行预测、治理以及分析,并将这些贯穿于煤矿工作的全过程中去。(2)加强对大气状况的监测,如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井内瓦斯浓度的变化等都要进行全面的监测,尤其是对于参数危险值等数值的进行明确的规定,减少因了解不明确而忽略了所带来的隐患。(3)加强对工作环境以及工作设备的维护,尽量去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开通多条避灾路线以及加强对井下工作人员的保护,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在出现事故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煤矿安全通风事故防范措施

2.1加强对井下通风设施的管理以及维护,减少漏风

采区通风措施是指在采区通风的网络中,为了能有效的控制风向以及风量而构建的进行隔断及控制风流的一种通风构筑物。而采区的通风措施主要有:挡风墙、风门以及调节风窗等。而有效、合理的设置通风构筑物并保证设施能持续正常使用是矿井中通风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当通风设施遭受损坏时,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维护则会造成风的大量灌入,从而造成工作中所需要的风流速度下降,瓦斯出现积聚,井内气温升高,对井内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阻碍,所以对采区内的相关设施要及时的进行管理及维护,保证设施保持正常运行,从而有效的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保障。

2.2合理的选择矿井中风的调节方法

在通风网络中,由于巷道风阻的原因会导致风流并不能完全的分配到矿井中的各个工作点,造成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就要求采取有效控制与调节风量的方法。除此之外,要做到风流随着巷道的增加以及变更、要求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风量调节,按调节的范围可分为矿井总风量的调节以及风量的局部调节,进行矿井总风量的调节方法有:改变主风机的速度来改变扇风机的特性。而局部风量调节的方法有:降低风阻调节法、辅助通风机调节法。但在进行调节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哪种防雷进行风量的调节。

2.3要选择正确、有效的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指向井下各个工作地提供新鲜空气,排除井内的污浊空气的通风控制设施的一个系统。矿井通风系统对矿井的开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对整个矿井的开拓、矿业的安全生产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要选择正确、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这样才能充分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减少通风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要加强对井内瓦斯的管理,避免瓦斯积聚出现爆炸

要及时、充足的保证井内风流的供应,防止瓦斯出现积聚而出现安全隐患。要正确、合理的选择通风系统,每一个矿井都进行机械通风[3]。在矿井工作时要采用独立的通风系统,认真的对瓦斯进行检查,对于高瓦斯矿井进行每天三次检查,而低瓦斯矿井则进行每天检查两次。在瓦斯与煤突出的矿井必须要配有专人检查并进行安装甲烷断电仪。一旦出现瓦斯积聚的情况必须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应处理不及时为出现瓦斯爆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讨论

在本文中,通过对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探究,可以发现防范措施主要通过两个主要的方面来实现,即煤矿安全通风管理措施与煤矿安全通风事故防范措施来实现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以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所以在以后的煤矿生产中,一定要将这两方面的措施做到位,从而从根本上进行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占青,郑包,史卫明,等.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中国能源,2010, (6).

煤矿事故案例范文6

关键词:卸载站;安全管理;有效运作

笔者所在的开滦集团范各庄矿每年出产原煤470万吨,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通过卸载坑卸载的。范各庄矿共建有三个卸载坑:-490水平新卸载坑、老卸载坑及-620水平卸载坑。卸载坑属于运输环节的咽喉部位,因此,加强对卸载坑的安全管理,有利于原煤的运输,为矿山的正常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范矿井下运输大巷使用14 t电机车牵引5 t底卸式矿车的运输方式。每列车由一台14t变频机车牵引16辆5t底卸式矿车组成。当列车进入卸载站时,机车及矿车两侧的翼板在卸载坑两边的支撑轮上随着支撑轮的滚动向前移动,车厢随之向前。在运动的过程中,在卸载曲轨的作用下,底盘的卸载轮做倾斜直线移动,与此同时车底门逐渐张开并开始卸载。矿车底盘的底门复位的同时,煤恰好卸完,此时卸载轮移过曲轨拐点。这样的卸载方式简单快捷,卸载速度快,设备事故率降低,设备维护量减少,提高了原煤运输系统安全可靠性和矿井原煤运输能力。然而由于长期高负荷的运转,卸载站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1.卸载站出现的问题

1.1支撑轮支架松动。 卸载轮支架是矿井投产时浇筑的,支承轮支座的主梁经过长期的使用和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导致支架地脚螺栓出现不同程度的整体松动,影响支架的稳定性。,并且由于年久造成固定支架的螺栓锈蚀严重。并且螺纹缺损,无法利用更换螺母解决问题。矿车通过卸载坑时,卸载轮颤动严重 ,导致从上面经过的五吨车左右晃动 。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1.2列车通过卸载坑时出现切断支撑轮事故。在以前的生产过程中范矿-490水平卸载坑曾出现过多起机车矿车切轮事故。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五吨车或者14T车头调入卸载坑中,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或者生产事故。给矿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范矿就曾经出现过两起机车坠入卸载坑的事故。

2.从技术上解决问题确保卸载站的安全

2.1针对支撑轮支架松动问题,经过讨论最终确定通过在卸载坑支架侧方安设压板的方法来解决支架稳定性问题。具体实施方法及步骤如下:

首先,安排人员在卸载轮托架两侧打眼(外侧打Φ42的眼,托架内侧由于空间有限,所以打Φ32的眼),打完眼之后,使用锚固剂在所打的眼内注螺丝(外侧使用Φ20的螺丝,内侧使用Φ16的螺丝)。

第二,在托架的松动的地脚螺丝下加斜铁。将卸载轮托架清理干净后,查验是否有松动的螺丝,如有,使用大锤将斜铁打进螺丝下面,对螺丝进行稳固,使托架不在上下晃动。

第三,给卸载轮托架上夹板。将托架稳固之后,使用夹板,一头抵住卸载轮托架,一头通过螺丝紧固。紧固之后,即可防止卸载轮托架左右晃动,又可防止托架上下晃动。

实施要点:

第一、在卸载坑托架的内外两侧打眼。(外侧打Φ42的眼,内侧打Φ32的眼);眼的深度不能低于300mm;

第二、根据打眼位置,测量出所用压铁的尺寸。要保证压铁能顶住托架的侧面,减少托架的左右晃动量;

第三、改造过程中,要测算好卸载轮、轨道、曲轨之间的关系,最好事先打好标准线,按线施工。

安装完毕后,进行了多天的跟踪查看,让空载矿车、重载矿车、高速矿车依次通过卸载坑,效果如下:

(1)矿车晃动幅度明显减小;

(2)卸载坑架子的震动幅度明显减小;

(3)五吨车与14T车头在卸载轮上通过时的事故率大大降低,减少了安全事故与生产事故,安全方面的效益无法估算。

该方案通过浇注螺丝和打斜铁来稳固卸载轮托架,不需要改变托架原有的浇注基础。如果通过改变原有浇注基础、重新稳固卸载轮托架来改造,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投入,仅此一项,就可节省二十多万元。

2.2解决列车通过卸载坑时出现切断支撑轮隐患

引起切支撑轮事故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一下几个因素。

(1)矿车侧销脱出,在矿车进入卸载坑时刮撞支撑轮。

(2)矿车老化侧边变形,在矿车进入卸载坑时刮撞支撑轮。

(3)支撑轮固定螺栓松动,造成支撑轮位置变化,造成机车、矿车进入时不能很好配合,造成撞击切轮。

(4)列车进入卸载站时速度过快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出现问题的原因弄清楚了从以下几方面对症下药:

(1)加强五吨矿车的检修力度,淘汰老化严重的矿车。

(2)从现场硬件方面考虑,进行技术改造:在靠近卸载轮的地方再安设一组辅助设施,我们称其为“牛鼻子”,该装置外形为一对圆弧形槽钢,分别固定在两排支撑轮的前面,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减小矿车在进入卸载坑时的摆动幅度,可以使14吨机车和五吨矿车比较平稳的通过卸载坑,还可以减小矿车对卸载轮和卸载轮下的架子的冲击。另外还能起到一个限宽的作用,对于侧销脱出的车辆,侧销位置通过牛鼻子的弧面时会自动被挤压复位,从而避免侧销与支撑轮的刮撞。

具体实施方案及步骤:

(1)首先确定安装“牛鼻子”的尺寸。

(2)然后确定安装地点,最后确认安装在离第一个卸载轮5公分的地方安装。

(3)横向安装位置最重要,通过研究讨论最后确定“牛鼻子”的横向安装位置为其外延突出支撑轮外沿5mm。

安装完毕后,进行了多天的跟踪查看,让空载矿车、重载矿车、高速矿车依次通过卸载坑,效果如下:

(1)矿车晃动幅度明显减小;

(2)矿车首先撞击“牛鼻子”,使切轮现象明显减少;

(3)卸载坑架子的震动幅度明显减小。

事实证明该项改造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3.从制度方面辅助加强卸载站的安全管理

3.1加强支撑轮及支架日常的检修查验工作,要求包机机工每天对支撑轮及支架进行巡检查验,对于松动的螺栓及时进行紧固,坏的支撑轮进行更换。

3.2列车通过卸载站时限速,规定接近卸载坑时司机必须降速,通过时应将速度控制在0.5~lm/s范围内。对于违反该规定的电机车司机进行处罚。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