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言与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范文1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化背景;文化教学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其特有的文化背景条件下发展和演变的,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两者各自的文化背景也有很大不同。就语言和文化而言,要理解其一,就需要另外一个,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在教语言的同时解释文化就在情理之中。由此可见,教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解释有助于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并能使其获得较好的交际能力。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除了多记词汇外,还必须熟悉英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尤其需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很多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意思和褒贬含义大相径庭,如汉语中有很多以狗为题材的词汇如“狗腿子”、 “狼心狗肺”、 “狗眼看人低”等,具有明显的贬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则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受其他语言影响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

二.英美国家的宗教和节日文化。

许多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往往都是从传统的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母亲节、感恩节、愚人节等开始的。而这些“洋节日”又大多数具有深厚的宗教渊源,西方文化最早传入中国的使者,大部分也那些传教士。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应该对英美国家的主要节日的起源、意义以及它们的庆祝方式等进行较深入的了解,这样将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礼仪知识。文化习俗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不熟悉英语语言的文化习俗,在相互交流中可能就会产生理解不准确、误解,甚至发生冲突的严重后果。中、西文化习俗存在很大差异,比如面对别人的夸奖,我们常常是心里高兴,但嘴上还是要谦虚几句,而西方人则会真心实意地接受并表示感谢。加强文化习俗和礼仪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外交往中更好地把握尺度,做到有礼、有节。

三、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广义上讲,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这样讲,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讲每一个语言项目时都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功能介绍全、练习够,这是不现实的,也违反认知规律。目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讲者不厌其烦,力求一次讲全、讲透。在介绍一个新语言项目时,往往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字典搬家。学生则忙于记笔记。应试教育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更起了负面推动作用。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功能训练。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使用中相关社会因素较多,只有逐步介绍、训练,循环往复,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目前,在教材编写中,教学内容循环出现的方式与原则也应体现在英语教学中。

四、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语言与文化范文2

[关键词]文化 语言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048-01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这说明语言和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

1 跨文化意识薄弱的表现

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词汇意义的歧意理解经常存在,在英语中green eyed本来是‘眼红的,妒忌的’之意,却被理解为‘绿眼的’之意。Black tea是红茶之意,却被理解成黑茶。动物名词有时也会被错误的理解。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却被译成‘每只狗都有自己的日子’。在中国文化中,以狗为喻体多含贬义,所以,狗腿子,为人们所不齿,然而在西方,狗是忠诚。可靠,英勇,聪明的象征,是人们最好的朋友,最喜欢的宠物。另外cool一词,由于英汉词汇的文化联想不同,可能会被歧解为残酷,无情,冷酷,不热情等意义。可是在西方则为冷静,新潮等意思。有时也存在一个词在两种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意义。由于受到风俗文化的影响,我们中国学生往往谈及年龄,收入,财产,婚姻,家庭,行动去向等话题。然而这些话题属于属于英美文化的敏感部分,是他们的隐私。犯了英美人的大忌。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越这个雷池,谈论天气,旅游,体育,运动,新闻影视为最佳引入方式。我们有些人为了表示热情礼貌在与英美人接触时,常常自己先伸出手去,主动与别人握手,这样做很不得体,是冒失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英美国家的上下级之间,男女之间,长晚辈之间,行礼时,必须是上级,女士,长辈先伸出手来,否则不能贸然行动,亲吻,拥抱,也是英美人交际的重要礼节,习惯的作法,长晚辈之间吻脸和额,平辈之间贴面,夫妻之间吻唇,男子对尊贵女子吻其手背,在不熟悉的人之间和纯工作场合,一般不施亲吻礼。谈及文明常识方面,用餐时中途离席,对着别人咳嗽,打嗝,大喷嚏等都是不讲礼貌的表现,等车,购物,就医时插队,挡着别人的去路等,这些都是欠缺文明的行为,英美人都相当反感,认为对方修养很差。在称呼的使用上也存在问题,比如不加任何称呼,直呼对方的姓,Mr/Mrs或Miss在表示职务和身份的teacher director等词后加姓当称呼用,错把名当姓来用,如John brown为Mr John都不符合英美文化习俗的。英语中的有些词和汉语词的指示意义相同,但文化内涵不同,如亲爱的dear一词在英语中dear这个词可用在许多场合,表示对某人的尊敬,羡慕或爱。或作为称呼别人的一种习惯,不表示任何特殊的感情。英语国家的人们在夫妻,情人或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想表达非常亲密的关系时。还常常用darling‘亲爱的’来表示,而中国人在感情表达方面趋于含蓄,很少用亲爱的来称呼别人。

2 跨文化意识加强措施

教育导向的影响造成跨文化意识薄弱,应试教育使高分成为众多学生追求的目标,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成为英语教学考察的主要标准和内容。这样,英语教学势必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语言环境的创设,英美文化的引入和介绍。就被忽视,以致于在与人交往的称呼,问候,询问,致歉,打电话,节庆活动等方面而错误百出。那么如何强化跨文化意识呢?

多介绍一些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如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气候特点政治经济宗教传统大众媒体等情况,英语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饮食特点以及重要的节假日和他的庆祝方式,英语国家的重要城市及风景名胜英语国家人民在生活方式、待人接物、行为举止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等等,都可以通过阅读与研究而获得,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优秀文化的学习、理解与包容,培养学生一种开放的跨文化意识,形成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其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语言与文化范文3

对外汉语的教学,离开文化的讲解是不完整的。语言学习和文化理解,相辅相成。经朋友介绍,得到一本好书《教汉语,教文化》。作者柯雪润教授是波特兰州立大学中国人类文化学与国际研究的知名学者。柯教授在中国的多个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生活过。40多年硪恢贝邮潞河锲胀话教学和客家话的研究。2004年至2006年,在富布赖特基金的支持下,柯教授对7个K-8汉语普通话项目中进行了中国文化教学法的研究。《教汉语,教文化》这本书主要讲解美国幼儿园到八年级汉语教学以及文化课程设计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美国教学观察,我对汉语教学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疑惑。带着这样的一些疑惑,我希望能在书中得到答案,得到更快的成长。

从柯教授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教学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汉语教学中不易形成学体系的教学部分。文化教学会因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同,而产生不同教学效果。在柯教授走访调查的中国和北美各处的学校中,他发现目前各地的文化教学有三个共同的特点:(1)设有专门的文化课程,有具体的教学纲领。柯教授的调查显示各地的汉语教学都相当重视文化的教学和渗透,有具体的教学纲领。大部分学校都将文化课程的内容设定在历史,艺术和传统方面,每个年级都有指定的话题和内容。语言教学的老师都是绞尽脑汁的设计各种文化活动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但这些课程大多处于初级阶段,课程开发和教材资源的开发还不完善。针对低幼的语言文化教材是相当匮乏的(2)通过语言课来进行文化内容的教学与练习。我个人也有同感,目前的文化教学都主要渗透于语言教学中。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文化,深刻并掌握语言知识。但学生的年级不同,对汉语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不同。(3)以汉语为母语的老师将其自身的文化视角引入课堂。但各地的文化教学效果会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老师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对文化知识见解不同,教学的方式和视角也有所不同。所以文化教学就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考察。所以教师将自身文化视角引入汉语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又是个无法考量的部分。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核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柯教授的书中了解到,学生往往对中国文化课很感兴趣。部分原因是在这些课程中有很多活动是要求学生动手参与的活动,课堂气氛比较轻松。作为我们汉语教学的老师,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要有足够的认识。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中使用汉语,要着重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与学生年龄相当的文化材料和资源。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文化自然而然的融入他们的观念。让学生在交流中意识到并自觉地比较文化差异,从而进行文化转换。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语言学得越多,需要的相应文化知识也越多,否则就会像机器人,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因为我们是在用情感的交流与人打交道。所以我们的汉语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并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够在交流的时候转换到对应的语言和文化元素。正如柯教授重点强调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核心和最重要不可或缺的部分。语言教学如果没有融入文化元素,会显得枯燥乏味不生动,没有依据。了解并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懂得该门语言的文化。这样才能在运用语言的同时理解对方的心情和交流的背景。我们的学生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中学习汉语,我们就必须选用他们最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去引导他们的学习。柯教授提到另一种文化常识和技能是,学生要学会听取语言中潜在的社会和文化信息。例如很多外国朋友都很感兴趣的“意思”一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该词便有不同的意思。在文化内容方面,学生要对中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有基本的了解。

在幼儿园到八年级的汉语教学指导性提纲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柯教授在每一章的开始,都认真探究这一阶段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遵从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特征来制定和设置学习的文化内容,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理解中国文化,学会中国的思维方式。低龄儿童在教室里集中精力注意并跟随老师教学的时间较短,但是孩子们较成人来说会更大胆的运用语言。所以柯教授提到的文化教学的第三个共同特点相当重要。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在汉语教学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知识丰富,能够同情,理解学生,还要懂得与学生一起协作配合,善于分享观点也善于听取学生的想法。柯老师确定了每个年龄段应该达到怎样的语言及文化理解水平,然后逐步确立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达到这个水平。柯老师强调孩子的文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熏陶。所以老师们在教授低年级的孩子时一定要保持一颗童心,从孩子的视角去感受他们的情感,挫折或是挑战。柯教授把三种文化类型生动的融入到行为文化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阅读者,我都能感受到课堂设计的趣味和引人入胜。例如对低年级的孩子进行教学,柯教授让孩子们多动嘴,通过教室里的图片和挂图让孩子看图进行口语练习,产生印象记忆。然后让孩子们动手,锻炼手眼脑的协调,刺激眼睛和脑部的记忆。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走进中国城,感受中餐,学会用筷子,学会包饺子。可以让家长一起参与到活动中。 喝一碗家长们提供的食材,做的蘑菇汤;一起揉揉捏捏面团学做饺子;一起围着小碗用筷子夹豆子……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和家长们体会一个鲜活的中国文化。例如书中提到的教师节。

回顾本文,大量笔墨笔者为我们理清教学思路,为我们如何将信息文化,行为文化融入文化教学,提供了很多的指导和范例,还列举出中国各种大小节庆的活动表,以及幼儿园到八年级的主题教育内容。这位我们每一个汉语教学的老师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教学参考,我们在这样的一个思路引导下,可以再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教学方式。这是汉语教学的一个接力活动。相信在这样的基础和启发下我们对汉语教学有更多地思考。

语言与文化范文4

论文摘要: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事务,这就涉及到了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而跨文化交际的实现,主要在于了解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不同点并具备一定的外语语言能力。本文主要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人类社会进人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间交往的增加,已逐渐形成全球化、国际化社会。在国际化社会环境下,跨文化交际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的实现一般是通过两方面来完成的。一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理解能力。只有了解异国文化及其特点,拥有丰富的异国文化知识,才能使我们有效地找出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差异,才能做到既能说会道,又言之有物、自然得体,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消除隔阂,更积极地融入到与对方的交流之中。二是要有一定的外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的实现,实质上主要就是通过语言交流这一重要交际手段完成的。如果一个人有着丰富的异国文化知识,但其外语语言运用能力欠缺,不能清楚、完正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造成交际过程中话语信息传递的困难,那么,跨文化交际也是不能实现的。反之,如果有着较强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但却不了解异国文化特点,没有异国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也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文化理解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语言是文化形成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完善。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更加积极地参与世界经济,更好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并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从许多方面参与国际事务。所有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进行跨文化交际,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因此,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了解一些中西文化的不同。

一、深刻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化的定义是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最先提出的。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具有民族性,可反映出鲜明民族色彩。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制度国家的文化均有所不同。我们要实现跨文化交际,就要了解、区别中西文化的不同,就要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重视不同文化的学习。这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前提。

中西文化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有着不同差异,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华民族文化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而西方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由于历史较短,主要属于近现代文化,基督教文化。下面即几种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文化背景差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培养了自我抑制,慎重的民族性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往往以谦虚为美德,不喜欢自我展示;坚信有真才实学无需自吹自擂;往往提倡“满招损,谦受益”。西方人则往往习惯于展示自我,以个人为本位。习惯于表现自我,自信、夸张,向他人展示自己,等等。在个人和集体关系上,中华民族向来主张把集体放在首位,提倡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的一个方面超过了集体方面,特别是美国文化往往倡导个人主义。有着“自助者,天助也”,“要败事,找帮手”等说法。

(二)风俗习惯差异

当别人赞美你时,中国人的习惯是客气一番。而西方人则比较坦率,听到对他们的赞美时,首先会说“谢谢,”(Thankyouorgladtohearthat),如有不同看法时,可再用“但是,”(but一)来转折。还有,中国人认为一些可以公开询问的事情,如,年龄,收入,婚姻,行为去向等,西方人往往认为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成为口头交际的文化禁忌。

(三)差异

中国与西方也有着各自的,不同的宗教文化,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各自的语言中。中华民族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以佛教(Buddhism)文化为主。佛教已经传人我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人们相信人类问的一切都由“佛祖”在左右。西方文化中主要是以基督教(Chifstianty)文化为主,其影响最大。许多节日都与基督有关,如圣诞节(Christmas),感恩节(hTanksgivingDay),等等。

(四)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此,也常常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西文化由于文化体系不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一样造成的。长期的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促成了我国文化的民族心理,我们习惯于“三思而后行”,西方人则往往直来直去。我们的哲学思想强调综合,西方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这就形成了侧重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的差异。

从上面几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没有多种文化知识和对中西文化不同的了解,跨文化交际必然会遇到障碍。但是,异国文化知识只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一个前提条件。在跨文化交际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外语语言能力。

二、加强外语语言听说能力培养

语言是交际的最主要的手钱,是一个理想的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种种规则的了解。语言能力是“言者和闻者的语言知识”,这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于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的。语言能力指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语言能力的形成,就是语法、语音、词汇的知识在学习者大脑内在化的结果。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外语语言能力),就是与不同国家、社会文化集团成员交往时,能够得体地解决说什么、怎么说,和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是后天习得的,是经过刻苦努力实践取得的。

在跨国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说话者语言能力欠缺,语言失准,表达不当,词不达意,话语结构混乱,就会造成交际过程中话语信息传递的困难,妨碍有效交际的实现,不但达不到我们预期的交际目的,有时还会引起一些误解,导致交际中断或失败。

因此.我们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除了解、掌握一些必要的异国文化外,还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即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途径完成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们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外语能力的培养。外语课程从小学连续开到中学、大学,在大学里又连续开四个学期,其课程开设长度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也同时说明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的事情,学习外语语言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国现在各级各类大学每年培养出的许多具有外语能力的各行各业人才,正在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对外交流的主力军,在各种涉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担当着重任,这说明我们的外语课堂教学成绩是很大的。

但是,外语能力与外语语言交际能力是有区别的。外语能力的概念是笼统的、广泛的;可以包括书写能力,文字翻译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本文所述的外语语言能力,系指口语交际能力。多年来,尽管我们的大学培养出了许多具有外语能力的各种专业人才,我们在专业人才的外语语言能力培养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国学生目前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仍然有待提高。许多学生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并通过了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有的甚至还考上了研究生,具有了一定的外语能力,但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仍然很差。有人在口语交流中甚至回答不了外国人关于“早饭你通常吃什么?”这样简单的口语问题,原因在于学生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馒头和稀饭”的词语。这与上个世纪80年代有人托福考试成绩很高,在国外餐馆却不会要一杯咖啡的事情是一样的,但时间却已经过去了20多年,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们要想顺利地进人跨文化交际全球化时代,从现在起就必须重视加强外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否则,我们将落后于时代。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培养,即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呢?笔者以为我们可以在现有课堂教学基础上进行如下改革尝试。新晨

(一)加强课堂互动,重视口语交际能力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现在的外语口语交际能力水平及新形势的要求,在现有的条件下,争取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地外语环境,让学生课堂上有说外语的机会,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外语口语能力。

(二)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口语课时

我们应该调整目前的课程设置,适当地增加外语口语课,进行一些专门的口语会话练习。理想的外语口语会话课应该是一个模拟的小社会,冲破时空的限制,将各种人物,事件,场合较系统地搬进课堂,进行实际模拟交流练习,这样可以达到真正提高学生交际能力之功效。

(三)改革考试形式,增加口语测试项目

尽管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设置操作难度较大,但是,增加口语测试项目是提高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我们现行的外语

语言与文化范文5

特定的语言代表特定的文化归属,作为与它所属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的最敏感指证及文化身份的重要表现手段,语言参与人的身份构建。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而且也蕴涵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语言学习在学习者文化身份的构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学习者在获得语言技能,逐渐掌握目的语的同时,逐渐受到目的语文化的影响,逐渐接受了蕴含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某些行为模式与文化观念,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思想意识上也不免有变动和发展,也就是说他们的文化身份认同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外语学习给学习者带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变化,甚至是学习者身份的转变。(边永卫,2003;边永卫、高一虹,2006)反过来,对目的语及目的语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影响着目的语的学习动机,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成绩。外语学习影响着学习者的文化身份,同时也被学习者的文化身份所影响。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那么,语言学习给学习者的文化身份究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学习者文化身份的变化又会对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语言学习者的外语和母语所涵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相互冲突时,学习者到底会更倾向于自己的母语文化还是更倾向于附着于目的语的目的语文化?对于这些问题,中外学者做了相当多的研究。

语言学习

与文化身份认同变化社会心理模式(Lambert,1974)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同时必然经历文化认同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削减性”的就是“附加性”的。削减性变化强调文化认同的替代,附加性变化强调的是两种文化的并存。削减性双语者其文化身份受到二语的威胁,容易导致丧失及疏离的感觉。附加性双语现象指学习者在获得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保持其母语和母语文化归属。他还认为,学习者的二语水平越高,越有可能发生削减性的变化。(Lambert,1967)苏曼的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Schu-mann,1978a)与削减性双语模式非常相近。他关注的是自然环境下的学习过程,认为第二语言习得仅仅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学习者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接触的程度以及对语言输入的开放程度;学习者适应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程度将制约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习得的程度,而文化适应程度又取决于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越近,第二语言就越容易获得。反之,如果学习者的社会距离大,则只能接收少量的语言输人;心理距离大,则不可能将所听到的第二语言应用在自我表达之中。他强调适应程度越高,二语习得的水平就会越高。(Schumann,1978b)借鉴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Erich Fromm的“生产性取向”(Productive Orientation)概念,高一虹提出了“生产性双语现象”(Productive Bilingualism)(高一虹,1994,1996,2001,2002)。生产性双语现象既不同于Lambert的“附加性”双语现象,也不同于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在Lambert的附加性双语现象中,母语及母语认同只是被机械的“保持”而没有“增值”。在Lambert的文化适应模式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被削弱了。与“附加性”和“削减性”双语现象相比,“生产性”双语现象是一种更理想、更先进的双语类型。两种语言,文化归属相得益彰,积极互动。这种增值性的自我认同变化使得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力得到总体提高。(高一虹,1994)

语言与文化范文6

关键词:《汉语教与学词典》 学习词典 词典体例

近几年,国内陆续出版了多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这些词典无论是在立目、释义还是体例方面都与内向型词典有所不同,体现了外向型学习词典的特点。郑定欧(2004)指出,外向词典不是内向词典的缩写本。“具有一定规模的外向词典应增设‘同义辨析’‘结构特点’‘语域提示’等。”程荣(2001)也指出“编写供外国人学习汉语用的词典,要抓住汉语同外语的主要差异,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可设‘提示’栏或‘注意’栏,针对外国人学汉语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作必要的提示或正误辨析。”《汉语教与学词典》(2011,以下简称《教与学》)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编纂中尽力摆脱内向型语文词典释义模式的影响,凸显了学习型词典的特色,增设“提示”等信息窗对一些词语进行说明。以往的汉语学习词典曾尝试用信息窗对词语进行注释,但并没有像《教与学》这样大规模地使用信息窗。《教与学》中“提示”栏不仅对汉语学习者有提示作用,而且对汉语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参考工具。本文拟就《教与学》“提示”栏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提示”栏内容的类型

程荣(2001)指出,学习词典的内容应该具有必要的知识性,而词典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的知识性“只能通过注释、举例以及一些辅助形式体现”。因此,词典就需要考虑提供哪些知识,以及怎样表现这些知识。《教与学》设立了“提示”栏,对词语搭配、用法等一些学习者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作出了提示。《教与学》前言中提到“提示”的主要功能是对“释义”“举例”的补充,然而笔者发现《教与学》的“提示”栏内容十分丰富,不只是对“释义”“举例”的补充。

本文穷尽性地统计了《教与学》“提示”总计近2200条。“提示”内容不仅涉及词语的功能、用法,而且还包括词语意义的补充、相关词补充等多种类型。笔者分析《教与学》中所有“提示”栏,总结出13种提示类型①,其数量由高到低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提示栏内容分类及数量分布(个)

搭配限制 离合词 词义 重叠形式 相关词 句法功能 语用 多音字 句中位置 方言口语 文化含义 句法条件 其他

853 383 246 144 117 115 91 34 51 33 31 27 21

42% 17% 11% 7% 5% 5% 4% 2% 2% 2% 1% 1% 1%

下面对各类型作具体说明:

(一)搭配限制

词语注释不仅要针对词语本身,而且还要涉及词语相关搭配成分的限制,因为“搭配是学习者进行地道语言表达的主要障碍之一”(Cowie A P.,1999)。将词语搭配列入词典,有助于帮助学习者解决表达困难的问题。

例如:动词“够”

够?(动):(数量、时间、人力、经验等)可以满足要求。

提示:这个义项中“够”的宾语多为动词,如“够花(/用)”,或主谓短语,如“够你看两个月的”。

够?(动):(人或物)达到标准或要求。

提示:这个义项中“够”的宾语多为抽象意义的名词,如“够分量(/朋友/水平)”。

又如“趁”:

趁(介):利用有利的机会、条件(做事)。

提示:“趁”的宾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动词性的词语,也可以是主谓短语,如“趁大家都不在”。

很多情况下,汉语学习者了解了词义,可是并不知道怎么用这个词来造句表达。有些词一个义项有多种用法,每一种用法都有不同的搭配。《教与学》的提示栏较好地展现了这些不同用法的搭配限制。如“反而”条:

反而(副):表示跟前边说的意思相反或跟说话人事先想的不一样。

提示:“反而”可以单用,表示情况相反,如“退休后反而更忙了”;有时也可跟“不但、不仅”等词搭配使用,表示进一步,如“不但没降,反而上涨了许多”。

(二)离合词提示

离合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特点是后面不能带宾语,中间可以插入其他词语。萧频、李慧(2006)对印尼留学生汉语离合词进行了偏误分析,他们发现学习者对离合词分用形式有回避使用的倾向。且离合词的偏误贯穿学习者学习的各个阶段:低年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受母语影响,往往会将离合词误用为不能分用的复合词;高年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因为很难判断一个词是否为离合词,因而将离合词的使用规则泛化到其他复合词上。

对于离合词的特点和用法,多数学习词典释义时未加说明,仅将词和拼音分写以标注离合词,学习者往往容易忽视这样细小的标注。《教与学》对离合词采取了“提示”的形式对其单独注明,不仅能够吸引使用者对离合词的注意,还能使离合词的分用形式得以展示,如“出差”条:

出差(动):短期去外地为本单位办事。

提示:“出差”是动宾结构的离合词,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出了一趟差”“我最近出了几天差”;后面不能带宾语。

(三)词义提示

在“提示”中进一步对词的释义进行补充。如“不平”条:

不平?(形):因不公平的事儿而不满。

提示:“不平”多指人的心理、感情,对事情的客观评述不说“不平”,如不说“这样处理不平”,要说“这样处理不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