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茶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茶诗范文1
茶诗范文2
唐末江西宜春籍诗人郑谷(公元851-910年),因有感于武夷茶制作手法的独特,曾触景生情作茶诗流芳百世。茶诗云――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草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醉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今天,我们解读这首唐代茶诗,似乎可以悟出:武夷茶之珍贵,早在公元九世纪就已作为“分赠恩深”的礼物了。甚至有后人推论:诗中“飞鹊印成”及“香蜡沉香”诸字,可见宋之北焙制为龙凤形,并承南唐和以龙脑香料之俗,自有渊源。
武夷茶历史悠久,制作独特,且分类复杂,这是其他种类茶难望其项背的。福建《崇安县新志》述:“武夷茶始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而复兴于清。”据考证,公元九世纪中到十世纪初,武夷茶的制法开始受到注意,后经名家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朱熹等历代文人巨匠赏识,用文墨广为宣传,于是名驰天下。以至十世纪初,武夷茶被选为贡茶,并由块茶改制为散茶,人称为‘官茶’,遂成为茶中之珍品。宋元以后各地客商不惜长途跋涉,携带巨金争相购买,外人甚至以武夷两字为华茶之总称。可以这么说,那个时代的武夷茶,是八闽大地的精华与骄傲。
武夷茶入主历代诗章的范例很多,其中不乏共同的特点,即武夷茶在古人的诗情画意中拟人化了,从而更增添了它的魅力。例如,曾被列入唐宋十大家的唐朝孙樵所作《送茶与焦刑部书》中,以“晚甘侯”直接替代了武夷茶:“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甚勿贱用之!”。对于此诗之韵味,清?蒋蘅在《云寥山人文集》为“晚甘侯”做传:“甘氏如荠,字森伯,闽之建溪人也。世居武夷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奥。”“晚甘侯,……森伯之祖,尝与王肃善。”从而点出王肃与武夷茶之密切关系。王肃其父王奂曾任尚书右仆射,很可能得到过进贡的武夷岩茶礼品。
茶诗范文3
浣花溪畔是个喝茶的好地方,溪畔梧桐掩映,林阴之中有好些幽静的茶园。掇两三把竹椅坐在树下,或者倚着石栏,便能美美地喝上一壶。杜甫草堂更是茶客聚会之地,草堂中有4个规模较大的露天茶园。大雅堂前、万佛楼下、梅园之中全是噶盖碗茶的好去处。赏景的,读书的,做诗的,遛鸟的,逗孙儿孙女的,摆龙门阵的,茶客们各做各的事。漫步草堂,古木参天,树木荫翳,祠宇典雅,溪流萦回,园艺的诗意逐一展现。静坐草堂,满目青翠,看小桥勾连,赏竹树掩映,能感受到静谧清幽中的千年诗意。
杜甫是好茶之人。“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杜甫・《重过何氏》)沐浴在春日暖阳里,在露天台榭上,品茗赏景,吟诗作赋。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杜甫・《进艇》)诗句写出了饮茶和瓷器的密切关系。他在《巳上人茅斋》写道:“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枕簟八林僻,茶瓜留客迟。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在茅草屋里,与友人品茶论诗,是杜甫理想中的生活方式。2001年,在杜甫草堂旧址内出土了一批造型精美的唐代文物,其中有一件造型古朴典雅的铭文“茶”字执壶。该壶侈口、筒颈、鼓腹、短流、曲把,腹部有褐色釉书“茶”字。这个煎茶煮茶的壶具,是否就是杜甫以茶会友的器具呢?
于丹说,有的人像李白杜甫那样,像一把茶叶,在苦难的煎熬下慢慢舒展。他们能给身边的人染上一缕茶香。她是在戏说苦难煎熬人生时说的。另外还有两种人,一种人像鸡蛋,一煮里外都变硬了;还有一种人像胡萝卜,在苦难中变成胡萝卜泥。坐在草堂的露天茶馆里,我一直在品味于丹的话,努力想象千余年前杜甫的如茶人生。
茶诗范文4
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欣赏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记龙团》 宋·苏 辙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睛窗。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宋·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饮茶
一己偏居多惆怅,新茶盈杯费思量。
浮沉逆顺终须止,冷暖甘苦唯留香。
茶叹
山间竹雾绕,独登缈亭上。
茶绿伴金樽,润唇淡淡香。
观鹤随仙游,闲清野云凉。
拾此得心悦,凡事多沧桑。
论茶道
挥铁剑,斩乱马,壮志从未寄篱下。
天虽变,夕日落,不如抿茶话桑麻。
有关茶文化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茶文化的精美古诗词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欣赏相关文章:
1.茶文化的唯美诗句欣赏
2.茶文化诗词集锦
3.茶文化诗词的图片欣赏
4.关于茶道的词
茶诗范文5
中考前夕,班里的同学们开始用形形的咖啡填充自己的胃,以换取一时的清醒。本来我也想依样画瓢,却不想妈妈极力反对,说那东西会损伤身体,绿茶无副作用并能达到同样的目的。于是,我从此走上了喝茶的“不归路”。
起初是有目的地喝茶,但我渐渐开始喜欢盯着那水中的翻飞的绿叶发呆,竟也凭空生出许多思绪来。
茶叶的模样普通,它的清香却很诱人。随着清水的注入,茶叶开始翻滚,既而上下沉浮,在小小的水面上挤挤挨挨,不住地向杯底奔去。一旦它决定向下沉,那什么也难阻挡它坚定的脚步了。有趣的是也有意外情况出现,有些茶叶竟会在半空中犹豫一番后才选择继续下沉或是回头重新向上漂去。
品茶,最妙的应是在雪后西湖边,小小的亭中或是泛湖的舟上,煮满满一壶雪,待雪化为水后再以之入茶。眼中美景,鼻中清香,口中甘醇融为一体,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但这或许是苏轼那样的妙人儿才懂得的境界吧,而我纵然有这份心思也横生不了这样的乐趣。女子饮茶应当是小口饮啜,我却是绿林好汉捧酒坛般地豪饮,入口颇为苦涩,醇香也无法久存。这也是时间有限的无奈,毕竟学习比享受重要。
上了高中,发现班中喜欢喝茶的同学竟不在少数。下课铃声响起,大家都如离弦的箭般冲向水少得可怜的饮水机,而后的教室便充溢着经久不散的茶香,沁人心脾。
高一时自修课挺多,有大把的时间,我便奢侈地用来饮茶,或许该用“喝”字更好,一介俗女,如何能攀上“饮”的境界。那时的喝法,真如小家碧玉般小口小口地啜,初入口颇苦,却夹杂着扑鼻的香味,入喉便只剩甘甜了,回味无穷,乐亦无穷。
那时的我已经不满用普通茶叶搪塞自己的味蕾了,便偷偷地将家中的好茶叶带到学校。还记得那是安吉的白茶,并不是一味的翠绿,却偏黄,便向父亲质询,他笑答:“是安吉的白茶,你大伯送的!白茶都是这个样子的!”因我懒得动手请教“百度”,这个疑问一直没有解开,但毕竟是国家级的名茶,的确是茶香诱人,每每让我迫不及待。只可惜,茶过三巡,味竟骤然减淡不少,唯有丝丝的香提醒我它不久前的醇厚。
一直喜欢元稹的那首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元稹也是一妙人,有如此情趣写下这首宝塔诗,引得后人赞赏如潮。惭愧得很,我第一次得知这首诗是从一部被妈妈称为“乱七八糟”的小说中。元稹在茶的形、意中融入了更深的东西―情,也更突现了他本人对茶不拘一格的爱吧。
茶诗范文6
古人喝茶,因时代不同,各有心法。汉代,茶文化逐渐成型,王褒在《僮约》中与家僮约定,必须前往武阳买茶,还得烹茶净具,看来已经相当专业。唐朝多饮末茶,陆羽提示煮茶步骤:先备好水,以泉水为上。水初沸时调入少许食盐,茶研磨成茶末,投入茶汤,点水,使沸。只见茶盏中的茶末如雪似花,茶香满室。斗茗应运而生,看谁点出的茶花漂亮。
宋代文人雅士饮茶以分茶为主,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说:“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闲来无事,写几个草书,玩玩分茶,都是消遣。南宋以后,江南工商蓬勃发展,生活步调加快,没有斗茶的闲工夫,瓷制盖碗茶、紫砂壶功夫茶应运而生,喝起茶来,简化许多,但对茶叶、器具的讲究,并未稍减。近代以后,食物内容变化甚大,味觉跟着改变,喝茶也起变化,终至发展出奶茶,纸杯胶盖加上吸管,也能怡然自得。
欧洲商人远渡重洋来中国贸易时,也将饮茶文化带回欧洲。欧洲人虽然认为饮茶高雅,却又不习惯茶的苦涩,便加上奶油与蔗糖;甚至还用柑橘精油、花瓣,变换茶味,总以认不出茶香为目标,茶乃有新定义。欧洲的红茶文化包括几个要项:骨瓷杯、点心、奶油、精白糖,当然还得加上一些风雅话题,才能组成完整的下午茶仪式。
不仅饮茶如此,咖啡也有类似现象。欧洲人喝咖啡的历史与喝茶差不多,都是近三四百年的事。欧洲人喝咖啡时,做法也与咖啡原产地不同。咖啡发源于衣索比亚,当地人用小平底锅烘焙生咖啡豆后,拿石臼捣碎咖啡,置入细长颈宽肚的小壶烹煮,再以小杯品尝。中世纪阿拉伯商人贸易于西亚与非洲之间时,学会咖啡文化,也如法炮制。骆驼商队夜间宿营时,大家就着营火,用小铁锅烘焙咖啡豆,香气发散,一人一杯,天南地北,打发漫漫长夜。
阿拉伯人把咖啡当作正经生意经营。长久以来,摩卡城(Mocha)一直是咖啡交易的中心,现在还有很多语言称咖啡为摩卡,起源于此。16世纪以后,奥斯曼帝国兴起,土耳其人代替阿拉伯人控制了咖啡买卖。奥斯曼商人保留阿拉伯人制作咖啡的工序:将咖啡磨粉后,用带把的小铜壶煮;起沫之后,迅速离火、再加热,来回姨诩复危便可饮用。现代土耳其人还有一种热砂h法:拿一口锅,放入细砂,加热,小铜壶注水、加上咖啡豆搅拌,半埋入砂中加热,加热更为均匀,香气袭人。土耳其各地街头随处可见这种咖啡店,颇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