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梅兰芳蓄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梅兰芳蓄须范文1

关键词:叙事割裂;整体感;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42-02

2008年,陈凯歌导演在《无极》之后,再次回到他所熟悉的戏剧题材,拍摄了《梅兰芳》。不过这一翻身之作,却褒贬不一。这其中当然有《霸王别姬》的原因――《霸王别姬》既是巅峰,那后来之作,便难免高山仰止了。其实虽同是戏剧题材,同出于一个导演,拿《梅兰芳》和《霸王别姬》进行比较,是颇有不当的。《霸王别姬》改编自名著,在原著中已有感人的情节,活生生的人物及一应的悬念、冲突等等,其中的灵魂人物程蝶衣,只是个虚构的人物,可任导演发挥。

而《梅兰芳》则不同了,梅兰芳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确切说是历史教科书上的人物。面对这样的大人物,陈凯歌不能随意的去虚构他的身世,也不能随意地去虚构冲突,所选事例,只能在真人真事上进行发挥。所以《梅兰芳》题材上的把握,难度是极大的。作为梅兰芳的传记电影,或者更适合拍的当是纪录片,而不是剧情片。

但这部投资过亿的大制作电影,毕竟不是一部纪录片。而站在剧情片的角度,这部电影的叙事,是有着重大失误的,那就是影片叙事的割裂。这里,笔者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如何来认识影片的叙事割裂;第二,进一步探讨这种叙事割裂,对影片所造成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梅兰芳》的叙事割裂。

本片的故事,由三个段落组成。第一部分,讲述少年梅兰芳在京戏方面的天赋与执着,因为这份执着,他与传统势力决裂,并取得了成功;第二部分,主讲梅兰芳和孟小冬的婚外恋情,其以悲剧结束;第三部分,讲述抗战期间,梅兰芳在日本人的之下,蓄须明志,拒绝演出,直到抗战胜利。一个人的一生,本有许多的段落,导演选取梅兰芳一生中这三个最重要的事件,本没有什么错。可在三个段落的叙述上,彼此却严重割裂,是一种分裂的叙事。如故事的第一段,在这一段之中,导演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讲述少年时期梅兰芳在京戏方面的天赋,尤其是他结识邱如白之后,大胆突破成规,并以创新取得胜利。而到了故事第二段,奇怪的是,梅兰芳这种对京戏的痴迷,似乎一下子不见了,或者说,谈了许多。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梅兰芳出现于舞台的次数减少,是梅兰芳对于出演美国起初的犹豫,是梅兰芳在与孟小冬相恋时,对应酬的无奈。故事的第二段,京戏对梅兰芳而言,更像是个职业,职业而已。

这或者是由故事第二段决定的,因为故事第二段的核心,是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恋情。为了凸显这一份爱情的无奈,梅兰芳对应酬“座儿”的情绪抵制,是可以理解的。但从人物性格的统一性的角度来说,这种抵制,似应当更多的表现为梅兰芳自己内心的挣扎,这才是在前一段落的基础上,进行的连贯叙事。而导演选择的表现,却是邱如白的横加干涉。

更严重的割裂,是第二段到第三段。第二段的核心是恋情,虽然孟小冬到底离开,但到了故事的第三段,孟小冬最起码当还有一个身影。第二段故事中,梅兰芳为了孟小冬连“座儿”都不愿答谢,深情如斯,那么第三段之中,当梅兰芳放弃演出时,就没想起过那个曾经同台演出的红颜知己?当梅兰芳为战火逃离时,就没关怀过这个曾经的恋人是生是死?

故事第三段的核心是表现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可这和第二段的恋情,并非不能兼容。相同的情形,我们可对比好莱坞大片《勇敢的心》。这部影片之中,华莱士初恋情人美伦的出场时间,还不如《梅兰芳》里面的孟小冬,但美伦死后,影片的安排,是华莱士并没有将美伦忘记,不时的梦里相会,在临死的最后,还“看到”了美伦在人群中的召唤。这种连贯的叙事,在影片最后使爱国之情和爱情,都达到了升华。

可知这不仅不是矛盾的,相反的还能凸显。《梅兰芳》的第三段之中,孟小冬到了哪里去?是否平安?对梅兰芳是否留恋……这些都是作为剧情片,观众对一个主要人物,所自然而然关注的。而影片中第三段我们所看到的,是孟小冬连个最基本的交代都没有,仿佛这部电影之中,从来就没有这一号人物。

由上可知,这就是影片的割裂叙事了。

那么,这种割裂的叙事方式,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笔者认为后果有二:一是破坏了影片的整体感,造成观赏的乏味;二是造成人物形象含糊朦胧,破坏人物塑造。

其一,来看对影片整体感的破坏。在常规叙事中,影片是需要一条统一的情感主线的,情感有起伏,才能避免观赏的乏味。所以成功的影片一般都在段落间设置有小点,而小的设置又不能偏离主线,顺着主线,或正或反,使观众情感逐步递进,最后达到整部影片的。仍比如《勇敢的心》,影片的点大致是――爱人的死去和英雄的觉醒,英雄举起自由大旗并取得胜利,英雄的死亡和对自由的呼唤。这三个点,前后相连,将观众情绪第次推进,在最后一幕,达到情感的最。

而回看《梅兰芳》三个段落的点,它们彼此割裂,毫无关联。第一段落,梅兰芳与十三燕的对决,投机者的加入增强了故事的冲突意味,梅兰芳的首败,使得故事也有个转折,算是精彩;第二段落,梅孟两人的恋情,温馨惬意,孟小冬的爽朗,梅兰芳的略显呆板,都让陈凯歌较好的刻画了出来,雇佣者枪逼孟小冬那一段,台词虽然“雷人”,但在气氛的营造上,也算差强人意。第三段落,梅兰芳与日寇的斗争,第一回合平淡无奇,之后邱如白代梅答应演出,一下将梅兰芳推到了风尖浪口,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将故事推向。不过这只是第三段落的,并不是整部电影的。因为整部电影的核心,并不是爱国。

那么整部电影的到底在哪里?影片的割裂叙事,使影片缺少统一的情感线索,进而缺失主线意义上的起承转合,影片三个片段的三个点,彼此分割,毫无关联,没有起到对观众情绪第次推进的作用。整部影片,有小铺垫无大铺垫,有小悬念无主悬念,有小转折无大,感觉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更像是一部《梅兰芳》的片集,这种整体感的缺失,其在观赏上的冗长乏味,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二,再来看对电影中人物塑造的破坏。看完《梅兰芳》,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大部分观众记住了邱如白,对梅兰芳反而没什么印象。这对于一部梅兰芳的传记电影来说,就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了。

一部电影,其人物塑造的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演员的表演;二是电影本身的文本设定及拍摄问题。这部电影邱如白“喧宾夺主”,当然有表演方面的原因。孙红雷演技深湛,将邱如白对京戏的痴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黎明臃肿的身材并不适合表现舞台上女人的梅兰芳,比如其中黎明身穿白色西服,和章子怡即兴对戏的那一段,便看不出有任何的女人韵味。

但抛开舞台,黎明将生活中男人的梅兰芳,还是表现得丝丝入扣的。两人在表演上并无多大差异,即使微有差异,也不至于成为把《梅兰芳》变成“邱如白传”。其中的主因,还是出在电影的割裂叙事上。

让我们来看《梅兰芳》,电影的三段故事,讲述了这位大师不同的品质,可以表述为:

1、在京戏上的天才;

2、对艺术的痴迷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对爱情的真诚与渴望;

4、身虽伟大,心是平凡;

5、对国家的忠诚;

……

一个人的品性,原本有许多不同的方面,陈凯歌这样去表现,原本是没什么问题的。可问题是,电影的割裂叙事,总是使得在展现这一品性时,抹杀了另一品性,或者使两者变得矛盾。

比如在表现梅兰芳对京戏的痴迷这一品性上。我们看到,第一段之中,虽然邱如白为梅兰芳不惜辞掉工作,但是,在京戏的痴迷上,他并没有压倒梅兰芳,因为梅兰芳不惜与十三爷爷挑战,勇于唱新戏《一缕麻》。而到了故事第二段,他的这种痴迷,似已不如邱如白;到了第三段,梅兰芳拒绝出演,蓄须明智,而同时的邱如白,却是为了让梅兰芳的演出,忘却国家。导演的这样的安排,本意是反衬梅兰芳的爱国,可这样安排下来,梅兰芳的爱国形象固然是凸显了,但邱如白对京戏的痴迷形象,也通过反差,骤然提升。在接下来的第三段之中,邱如白的痴迷形象异常鲜明,而梅兰芳,却由不得散漫了。

又比如影片第二段,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恋情是核心。所以导演费了很多的手法,去刻画他们感情真挚的一面。两人的雨中浪漫相遇,舞台上的默契配合,看到落魄伶人朱慧芳时的心心相惜……等等,甚至在人物的安排上,导演把妻子芝芳设计成一个相对强权的女人。家妻不贤,是以有了梅兰芳情感的出轨,可以说,第二段的梅兰芳,是一个重感情的梅兰芳,他对孟小冬的感情是真诚的。可这种真诚,到了第三段,瞬间就转换成梅兰芳夫妻患难与共的画面,而孟小冬无影无踪,那么回思整部影片时,梅兰芳当初对孟小冬,到底是真诚的爱,还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为了展示梅兰芳爱国的品性,便将之前其对待感情真诚的一面忘记。导演在故事的三个段落中,塑造了梅兰芳性格的各个方面,可陈凯歌似乎总是犯同一个错误:为了表现这一段落中,梅兰芳的某一品性,于是全力营造,结果忘记了上一段落中,梅兰芳原有的品性。这种割裂叙事,其结果必然是对原有形象的消解。看罢《梅兰芳》,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梅兰芳?似乎看到了他的很多方面,但事实是什么也没看到。

这就是笔者所要谈的两个问题了。概言之,就作为剧情片的角度来看,《梅兰芳》的割裂叙事,是失败的。前面说过,梅兰芳题材本身难度极大,既要作为剧情片,其虚构的空间,又是非常的小。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体谅陈凯歌的难处。

但体谅并不等于影片就应当拍成这个样子,就相同的题材,《梅兰芳》是完全可以和《巴顿将军》、《圣雄甘地》等等传记电影进行比较的。在这些经典传记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条明朗的线索,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鲜活的人物。而这些,《梅兰芳》都没有。

梅兰芳蓄须范文2

转眼间,我们就到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几个字“梅兰芳纪念馆”。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像是画上的一般。刚一进门,就发现爷爷为梅兰芳写的几句名言。离开这道门后,来到一个宽广的广场。从远处就看到矗立着的梅兰芳爷爷的白色雕塑,只见他身穿西服坐在竹椅上。嘴微启,似在微笑,目视前方,像在沉思。右手持一把折扇,左手捧一本厚书,难怪着名的人都喜爱看书,他们也许看到书时,常常是手不释卷呀。

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一展馆,里面有介绍梅兰芳生平,及其伟大的艺术成就。这里看到过去戏院的布局。

来到第二展馆之前,老师对我们说:“有一次被日本人逼着唱戏,可是,梅兰芳坚持拒绝献唱,为此他装病,挨针扎。最严重的一次梅兰芳让医生给他打了三针,日本人一看,真病了,也不再为难。此外,梅兰芳一度还蓄须明志,卖画度日。”进去一看,果然如此,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又看了第三、第四展厅和梅兰芳的家。同学们齐声叫道:“梅兰芳爷爷的家真美呀!”老师介绍道:“这里亭台、楼阁、小桥别致;池塘夏日睡莲开放;冬日翠竹,青松傲立,梅树开花,满园清香;这春日遍地兰草开放,你们看看!”果然我看到远处遍地星星点点的白色,素雅、高洁。

我还了解到梅兰芳爷爷去世时67岁,不过泰州是他的“根”。啊!梅兰芳爷爷,你真勇敢,如果您还未过世,我一定好好见您一面,哪怕只有一次。

梅兰芳蓄须范文3

1、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乳名裙姊。汉族,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祖母无锡人,四岁丧父,十二岁丧母,伯父典于云和堂私寓。工青衣,兼演刀马旦。擅长旦角,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2、梅兰芳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曾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梅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解放后历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演了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1961年8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3、梅兰芳童年时并未表现出过人的艺术天分,相貌也很平常,两只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总下垂。眼睛既不能外露,又不能正视,显着无神的样子,见了生人还不会说话。因此他姑母用八个字形容他:“言不出众,貌不惊人。 ”七岁的梅兰芳在住家附近一个私塾就读,初时因为读书不太用心,成绩自然不好。

4、他8岁学艺,师从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11岁登台,他刻苦钻研不断实践,继承并发展了京剧传统艺术,形成风格独具的“梅派”,成为四大名旦之首。他的表演艺术很早就蜚声海内外,但他到16岁才起了“梅兰芳”这个艺名。梅兰芳为中国“四大名旦”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梅兰芳蓄须范文4

关键词:梅兰芳;戏里;戏外

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曾说:“梅兰芳是西方人关于中国的一个幻想,也是一个梦。”这句话道出了梅兰芳先生作为一位京剧艺术大师,通过他极具感染力的舞台表演,向全世界诠释了京剧,诠释了中国。然而,在梅先生逝世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一提起梅兰芳,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却只有“伶界大王”、“四大名旦”之首、“梅派”创始人等一系列的名号,耳边回响的也不外乎《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游园惊梦》、《洛神》、《穆桂英挂帅》、《凤还巢》等梅先生的剧作名称。还有几人记得虞姬那“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的憾恨?谁又曾去细细体味那一段优美、稳健、徐缓而又深沉的剑舞所传达出来的虞姬的痛楚?梅兰芳先生用他精湛、细致入微的表演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虞姬,而我们无知无觉地又把她还原成了一个名字——一个梅兰芳先生成功塑造过的角色,仅此而已。

如今的中国人,对梅兰芳不可谓不尊崇,然而,当我们把一系列的名号覆盖在梅先生之上时,这种符号化的推崇只会让梅先生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浓缩成京剧史上的一个名字,那恐怕将会是一个民族的损失。笔者正是想借这篇文章,拨开那一个又一个光环与头衔,走近梅兰芳,走近他戏里戏外的生活,去了解一个真实的梅兰芳和他的京剧艺术。

戏里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188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从1904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七)第一次登台演出《长生殿?鹊桥密誓》中的织女,到1961年5月31日最后一次演出《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梅兰芳先生长达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02年到1915年前后的学艺阶段。1902年,八岁的梅兰芳拜京剧名旦吴菱仙为师,工青衣,1907年,搭班喜连成,1914年,拜陈德霖为师。本年,又先后师从乔蕙兰、李寿山、陈嘉梁学习昆曲。又向路三宝、王瑶卿等京剧表演艺术家问艺。第二阶段是从1915年至前夕,这是梅兰芳艺术生涯中的黄金时期。1913年10月31日,梅兰芳接受许少卿邀请首次赴上海演出,观察到上海的京剧舞台上竞演新戏,深受震动,他曾说:“我初次由沪返京以后,开始有了排新戏的企图。过了半年,对付着排出了一出《孽海波阔》。等到第二次打上海回去,就更深切了解戏剧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而变化的。我不愿意还是站在这个旧的圈子里不动,再受它的拘束,我要走向新的道路上去寻求发展。”于是,从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仅一年多时间,梅兰芳就排演了11出新戏,既有时装新戏《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又有古装新戏《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千金一笑》,还有昆曲《思凡》、《春香闹学》、《拷红》、《风筝误》以及穿老戏服装的新戏《牢狱鸳鸯》。此后,又陆续排演了《霸王别姬》、《西施》、《洛神》、《凤还巢》、《太真外传》等梅派名剧。后,为了鼓舞人民抗日的斗志,梅先生又排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第三阶段是从抗战胜利直至梅兰芳先生去世,这是梅先生舞台生涯的晚期。抗战胜利后,沉默了八年的梅兰芳先生重新登台,他在《登台杂感》一文中写道:“然而当胜利消息传来的时候,我高兴得再也沉不住气,我忽然觉得反而年轻了,我的心一直往上飘,混身充满着活力,不知从哪儿飞来了一种自信:我相信我永远不会老,正如我们长春不老的祖国一样。前两天曾蒙外籍记者先生光临, 在谈话中问我还想唱几年戏, 我不禁脱口而出道:‘很多年, 我还希望能演许多年呢。’”确实,梅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二年里,依然保持着对于京剧浓厚的热情,反复锤炼早期的代表剧目,诸如《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游园惊梦》等等,并且排演了新戏《穆桂英挂帅》。

梅兰芳先生的一生,公开演出的剧目就多达170余出,京剧琴师徐兰沅曾赠给梅先生一副对联——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这二十二个字极好地诠释了梅兰芳的舞台造诣。当然,我们在了解梅先生艺术生涯的同时,更多地则应该是去体味杨贵妃“好一似嫦娥下九重/清清冷落在广寒宫”的寂寞,去聆听黛玉“我这里枉嗟呀空劳牵挂/他那里水中月镜里昙花”的悲叹,去感受杨玉环“昨日宫中何等宠幸/又谁知一时错被逐宫廷”的命运无常。梅先生在京剧舞台上的唱念做打,无不传达出美感,难怪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称他是“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

戏外

走下京剧舞台的梅兰芳,是一位父亲。梅葆玥回忆说:“父亲是位慈父,和蔼可亲,他教戏时,不是那种旧科班老师很严厉的教法,而是循循善诱,用一种启发式的方法来教……他的教育方法是,如果葆玖在台上表演有时眼神不对,或者地方走错了,他从台上下来从不立即申斥,他不当着别人的面教训,而是等回到家里吃完了点心,把葆玖叫到他的卧室, 和颜悦色地一点一点的指出错误和正确表演方法。”梅先生还是一位好友。“梅老板对于朋友和同事更是古道热肠‘仁义可钦’颇有乃祖风。就拿他对于凤二爷来说吧,真称得上是义薄云天。梅老板第一次赴沪是随王凤卿凤二爷一同去的。那时的王凤卿是汪派须生的佼佼者炙手可热。所以以头牌应邀,梅老板只不过是跨刀的二牌旦角。但梅老板这一去便一炮而红威振沪滨,从此一跃龙门便扶摇直上声价十倍。但他在大红大紫之后,从不忘凤二爷对他的提携。所以在凤二爷年事日高气力较差不能自挑大梁之后,就始终搭梅老板的班。老生始终是由凤二爷担任,一直到他不能再登台之后,才换了奚啸伯和杨宝森等人。”

此外,梅先生之所以为国人景仰,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爱国热情。后,梅先生拒绝替日本人的傀儡政权“满洲国”演出,抗战全面爆发后,梅兰芳一家迁居香港,并且蓄须以示不为日本人演戏的决心,1942年南京汪伪政权以“还都”为名,邀请梅先生前往,也遭到了他的严辞回绝。1961年,梅兰芳逝世,时任副总理的喟然叹道:“梅兰芳真是一代完人!”戏剧家作绝句“八载留须罢歌舞, 坚贞几辈出伶官。轻裘典去休相虑, 傲骨从来耐岁寒”,高度赞扬了梅兰芳先生的爱国热情。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梅兰芳先生将京剧舞台上的美搬上了人生的舞台,具象化成父亲的慈祥、朋友的善良和爱国的热忱。褪去了舞台上唯美的扮相,梅兰芳,原来是这般的真实。

丰子恺先生在回忆他与梅先生相交时提到:“但他的‘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光明磊落的爱国思想,永远保留在人们心中,永远给人民以教训,他的精神是不朽的了。而他对于我个人,更有重大的影响:我少年时代崇奉西洋音乐和西洋美术。自从他把我的音乐趣味从西洋扭到中国之后,我的美术趣味就跟着走,也从西转向了东, 从此我看重中国自己的美术了。”这才是真正读懂梅兰芳的人。当梅兰芳和他的艺术在当下遭到符号化地推崇时,或许,真正地走近梅先生,去聆听戏里的悲欢,去了解戏外的爱恨,梅兰芳之于我们,才不会仅仅是京剧史上的三个字。

参考文献:

[1]梅兰芳口述;许姬传、许源朱整理《梅兰芳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团结出版社,2005.10,第235页.

[2]梅兰芳《登台杂感》,《文汇报》,1945年9月7日至9日.

[3]齐崧《谈梅兰芳》,黄山书社,2008.12,第26页.

[4]梅葆玖 梅葆玥《回忆慈父梅兰芳》,《文汇报》1994年6月23日.

梅兰芳蓄须范文5

梅兰芳与孟小冬的传奇婚恋

孟小冬是北京的旗人,至今她的侄子侄女仍然按旗人规矩称姑母孟小冬为“大爸爸”。她的故里在卢沟桥畔的宛平城,而出生在上海,到她这一辈已然是三代京剧世家。她8岁学戏,12岁在无锡首次登台演出《捉放曹》,13岁在上海乾坤大剧场挂牌唱戏,演过《空城计》、《乌龙院》等正宗谭派戏,也唱过《狸猫换太子》和《刘罗锅》等海派戏。但是为追求谭派艺术的真髓,她毅然在1925年到北平向陈秀华、陈彦衡、孙佐臣、鲍吉祥、苏少卿、言菊朋等京剧名家请益谭(鑫培)派老生艺术。因行家认为谭派艺术炉火纯青,臻于化境,孟小冬遂多次寻找机会希望立雪余门,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梅兰芳出现了,而且出现了电影《梅兰芳》中与梅兰芳合演《游龙戏凤》的一幕。

当时北京一方是杨小楼、余叔岩、荀慧生和陈德霖的“双胜社”正与从日本演出凯旋的梅兰芳唱对台戏,而孟小冬的进京使本来的“两军对垒”立即变成了“三足鼎立”,大有与梅杨余三大贤分庭抗礼的势头。因此当时的重要堂会戏非杨、梅、余加孟小冬不可。1926年下半年,梅兰芳与孟小冬在梁燕荪公馆合演《四郎探母》,梅先生男扮女装,饰演铁镜公主,孟小冬女扮男装,饰演杨四郎,人称“钗弁互易”。后来,时任民国政府财政总长兼银行总裁的王克敏五十岁生日,大唱堂会戏,席间有人提议,请孟小冬和梅兰芳两人合演一出《游龙戏凤》。孟小冬演正德皇帝,梅兰芳演李凤姐,人称“阴阳颠倒”。根据当时记载:“18岁的孟小冬在32岁的大名角梅兰芳面前并不胆怯,演来落落大方,非常潇洒,台下不断地拍手叫好。许多梅迷和孟迷更是希望二人能就此假戏真做,成就一段传奇姻缘。”此后孟、梅两人又不断合演《梅龙镇》、《四郎探母》和《二进宫》等戏,不断的艺术合作使二人加深了了解,互生爱慕之情。1927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四,经时任中国银行总裁的冯耿光等人撮合,孟小冬与梅兰芳的洞房花烛就设在东城东四牌楼九条35号冯公馆里。

然而,连续发生的两件事情给这一天作良缘亮起了红灯。原来梅兰芳当时有两位夫人,宣统时娶原配夫人是京剧名旦王顺福之女,武生王毓楼之五妹,名明华,虽生一子但早逝。梅兰芳于1922年又娶崇雅社的旦角福芝芳,但分居另过。所以孟小冬与梅兰芳结婚时特别强调“名定兼祧”的平等身份。后王夫人因肺结核病逝。不久,梅兰芳的大伯母逝世,孟小冬前往奔丧,被福夫人拒之门外,顿觉羞辱异常,后经梅兰芳一再赔礼,才有所缓和。不料又出现了一位追星族李志刚,为追求孟小冬竟带着手枪到东四牌楼九条冯宅要与梅兰芳火并,当场李志刚击毙了调解人张汉举,自己也被军警乱枪击毙,枭首示众。此事有警察局的告示贴在九条口,刊登在报纸上,使梅孟婚姻雪上加霜。一时谣言满天飞,弄得一对恩爱夫妻形同陌路。这也是孟小冬从东四牌楼三条迁徙到钱粮胡同隐居的原因。

但生活上的打击反而激发了孟小冬在艺术上的奋进。1938年,她终于拜师余叔岩先生,从头开始学习谭、余派老生艺术真髓,持之以恒,五年不辍而修得正果。她每学好一出戏就公开演出一次,大约三十余出。虽然演出不多,但总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被同业尊为须生楷模。1947年,她在上海为杜月笙祝寿暨赈灾义演《搜孤救孤》,全国的京剧名老生前往观摩,著名须生马连良和香港《大成》杂志主编沈苇窗竟然挤在一个凳子上看了一出戏,没有买到戏票的戏迷都在家聆听话匣子的实况转播。据著名科学家王选回忆,那两天晚上的上海滩真可谓万众空巷。演出后观众不走,要求谢幕。孟小冬不解,说:“我又没有唱错,凭什么谢幕?”后经寿星杜月笙央求,孟才答应只要观众再凑够10万大洋,赈济陕西灾民,就亲自出面答谢。台下一齐响应,纷纷认领捐款数目,孟小冬才卸了装,穿着她一生不变的服装,即孟氏旗袍上台向观众致谢。

为了使自己从梅兰芳的婚姻中走出来,孟小冬经师姐妹、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撮合,1950年正式嫁给了杜月笙并随杜到香港定居,杜死后到台北闲居,1977年逝世,葬于台北县南山之上。目前,孟小冬的唱片在音像市场的排行榜上始终名列前茅,堪称经典。

梅兰芳与陈伯华的知己情谊

文/遗失

梅兰芳生前对汉剧事业十分关怀,与汉剧大师陈伯华有过很好的交往。

1934年,16岁的汉剧艺人陈伯华以“小牡丹花”的艺名名噪江城。她刚成名时,有人说她是“小梅兰芳”。可她对外界的情况了解很少,竟不悦地说:“我不是小牡丹吗?又当什么小梅兰芳!”当时正是京剧的黄金年代,“四大名旦”名震南北。武汉由于战乱荒灾,多年交通阻塞、市场萧条,很少见到第一流的京剧演员南下演出。这一年,梅兰芳偕谭富英、金少山等京剧“四大名旦”来汉演出。消息传开,盛况空前,人们纷纷涌向剧场,不惜连夜排队购买戏票。

武汉头面人物黄连斌在大舞台附近的饭店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陈伯华作为武汉演员的代表出席作陪。席间,主人向梅兰芳介绍了陈伯华及她扮演的虞姬。梅兰芳彬彬有礼地向陈伯华致意。

次日,梅兰芳在大舞台(今人民剧场)演出京剧《霸王别姬》,陈伯华在长乐演出汉剧《霸王别姬》,无形中成了打擂台的架势。结果,两家剧场均告爆满。有一天,梅兰芳来观看陈伯华的演出。陈伯华当时有些紧张,梅兰芳亲切地鼓励她说:“陈小姐,你别着急啊!”

这次交往,使陈伯华萌生了对京剧的兴趣和爱好,对梅兰芳人品的尊重和敬佩。梅兰芳来汉演出,大舞台附近车水马龙,观众云集,这使陈伯华感到十分震惊。按照当时汉剧行当的旧例,一位名演员公然坐在台下去欣赏另一位演员的演出是很失礼的。强烈的欲望,促使陈伯华大胆地让母亲托人买了票,趁梅兰芳的正戏开演前挤进人丛中,终于一饱眼福。梅兰芳扮演的虞姬,雍容华贵,气度庄重,双目传神,使陈伯华看得入了迷,也明白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艺无止境的道理。

1936年底,陈伯华告别了酷爱的舞台和亲爱的观众,和曾任冯玉祥参谋长的刘骥将军结婚。抗战爆发后,她和丈夫流离上海。在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下,她以普通观众的身份,在剧场里尽情观赏京剧表演。特别是梅兰芳的演出,她场场必到,甚至不惜搭船乘机匆匆地赶场。她充分吸收梅派艺术的精华,为日后创造“陈派”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沦陷后,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为日寇演出的举动使陈伯华深为感动。他们的交往更加频繁了。梅兰芳经常结合自己的经典剧目对陈伯华说戏,他的精辟见解,使陈伯华开始真正接触和理解到梅派艺术的真谛,从过去的盲目求新,逐渐变成有意识地追求创新了。

抗战胜利后,51岁的梅兰芳剃须后首次登台,在黄金大戏院(今上海大众剧场)演出。他演《霸王别姬》时,唱腔更圆润了,剑舞得更美了。这使陈伯华更加热爱梅兰芳的表演了,同时也激发了她致力于汉剧艺术革新、登向新的高峰的决心。这时,她的汉剧表演艺术更趋于成熟了。

武汉解放后,陈伯华参加了抗美援朝义演,受到广大观众的称赞。1950年,陈伯华返归汉剧梨园,重新焕发出艺术的春天。1952年,她参加了全国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表演的是汉剧《宇宙锋》。她发挥出“金嗓子”优势,荣获演员一等奖,轰动了京华。她刚谢完幕回到后台,就见梅兰芳含笑走来,诚恳地说:“你这是陈派。”过了两天,梅兰芳看完她的演出后,又一次亲切真诚地说:“你演得好极了。真的,你这样的表演不可多得!”

梅兰芳蓄须范文6

“梅玮,找你的!”电话那头,梅兰芳纪念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大声喊道。和梅玮的采访就这样很快约定了。相比之前联系的其他采访,这一次是最为顺利的了。

采访地点就在梅玮工作的地方——梅兰芳纪念馆,也是梅兰芳最后十年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

见到本人后,80后的梅玮打趣地说道:“我没祖爷爷身材好,但小时候长得还算清秀。”

梅玮当起了讲解员,热情地带我们参观纪念馆,口口声声“梅先生”。他说,“这更能显示对他的尊敬”。对于梅先生的生平以及他的艺术创作梅玮熟稔于心。

从爷爷和父亲以及一些健在的老艺术家口中,梅玮也得知了很多爷爷生活和为人的细节。

不管是对长辈还是晚辈,梅先生都很和善。在梅玮父亲的记忆中,“从没见过爷爷生气,爷爷还给我送玩具”。

“祖爷爷年轻时候就以事业为重。二十几岁本是爱玩的年纪,他又不缺银子,唱一个月的戏挣的钱都够买几套房子了。他最初唱戏的目的就是养家糊口,但如果止步于此,可能就会像王惠芳一样堕落了。听说王惠芳当时还要拉着梅先生一起去给那些王室的遗老遗少们去唱戏,但都被梅先生拒绝了。他这就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在练好了基本功后,梅先生在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不断摸索、创新。即便演技已经炉火纯青,晚年的梅兰芳没有一天停止过吊嗓子、练功,连续表演45天也不叫苦叫累。

作为京剧演员,梅先生的生活作息很不规律,演出散场十一二点,吃完夜宵已经两三点了,睡觉最起码是清晨四点了。但即便如此,梅先生还是一个很注重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的人,唱戏之余,偶尔写字、作画,还酷爱养花、养鸽子。纪念馆里便展览着不少梅兰芳自己以及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送的画作。

为了保护天生的金嗓子和保持表演所需的体力,梅先生在饮食上很讲究,比较偏重口味清淡的上海本帮菜。而在穿着上,更是丝毫不马虎。由于家里几乎每天都是高朋满座,所以梅先生即便是在家也都是西服革履。

虽然梅先生为人温和谦恭,但却不是没有原则。“当初他蓄须明志,日本人还是不依不饶,所以他连打了三针伤寒针,随即发了40度的高烧。军阀混战时,一个通州军阀让梅先生去唱戏,梅先生不愿意,军阀威胁三天之后,若他还不来,就把他给毙了,最后梅先生主动到六国饭店门口等着军阀来抓人。幸好那位军阀后来被打跑了。”说到祖爷爷的事迹,梅玮满怀崇敬,梅先生的敬业、执著和正直,也都被梅玮用来鞭策自己。

“梅家在子女教育上很民主、开放”

“梅先生很忙,基本上没有空闲,晚年除了唱戏就是开会,所以管家里的事儿管得较少。他在家是一位慈祥的老者,比较温婉,一家之主可能是祖奶奶,她说话好像更有权威。但梅先生绝不是怕老婆,而是尊重老婆。”梅玮笑着说道,很多成功人士都这样。

梅先生有两任妻子,共有十一个孩子,但是活下来的却只有四个。

梅玮告诉我们,“葆琪爷爷据说很有天赋,模样也像梅先生一样长得很俊美,深受梅先生喜爱,于是培养他唱戏,遗憾的是葆琪9岁早夭。梅先生非常悲痛,甚至因此想离开北平这个伤心之地”。

梅葆琛当初想学戏,但梅先生觉得太辛苦,还是希望他踏踏实实地学习文化知识,别走这条路。因为梅葆琛确实有兴趣,所以梅先生就让琴师教他学了胡琴。梅葆琛拉的一手好胡琴,还为梅先生伴奏过。

梅葆珍(也叫梅绍武)爱好文学,梅先生也非常鼓励。而梅葆玖是机械发烧友、音响发烧友,练戏之余听得最多的是梅先生从欧洲带回来的歌剧唱片,梅先生也并不反对。

“梅先生阅历那么广,自然思想开放,不守旧。”梅玮说道,而这种民主、开放的风气一代代流传了下来。不管是当初选择文理科的时候,还是毕业后择业,父母只是给他分析利弊,但决定权在他自己,一旦决定了,都会很支持。

2008年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觉得“梅家人不能不管梅家事”的梅玮毅然把和朋友共同创立的公司抛在一边,把主要精力都投在了梅兰芳纪念馆。

“我姓梅,就一定要对这个姓有所交代,有所担当。”梅玮坦言,“看到馆里那么多同事都在为梅兰芳纪念馆奉献他们的青春,我真的很感激”。

“我爱京戏,也爱摇滚”

梅玮是梅家第四代中惟一学了京戏的。梅家第三代其实就已经没人学了。梅玮学戏其实源于爷爷奶奶的一念之间:“得让这孩子学点京戏!”

就这样,八岁那年,模样清秀而且嗓音也不错的梅玮开始进少年宫学戏。“开始老师不肯收,班上都是女孩,后来说让我试试看,倒也没收费,说是看看祖师爷给不给这碗饭吃。”

梅玮学的第一出戏是《二进宫》,老师一堂课就教一句,自己回家练,下周检查,第二周全班只有梅玮唱上去了,于是老师便正式收了他。

其实因为害怕唱男旦会变得“娘娘腔”,妈妈曾不太愿意让梅玮去学。梅玮打趣道:“她哪知道现在能这么流行伪娘!”极力支持孙子学点京戏的爷爷每天等孙子放学回家便准时来敲门:“玮玮啊,过来唱两段儿!”爷爷把每句唱词都录了八遍,梅玮就这样跟着“录老师”(录音机老师)反复唱,每天都得一个多小时,有时玖爷爷也会指点指点。

十岁那年,梅玮第一次登台演出,参加西城区少年京剧团的汇演,挣到了人生中的头一份钱——十块钱人民币。“那张钱我妈到现在还珍藏着呢!”

虽然如今更多的从事的是艺术理论的研究,但梅玮每天都坚持唱一小时戏,还有一位爱听戏的妻子。就连开车的时候,梅玮都会放一些京戏。“如果能静下心来听这些经典,总是能慢慢听出味道,大美无形,是对心灵的洗涤。”

“从梅先生开始,就有革新的传统。玖爷爷也大胆地尝试把交响乐元素融进京剧。”而在北大被称为“鼓王”的摇滚青年梅玮曾经还尝试着把京剧融入摇滚乐中,用电声乐器和京剧结合,尝试全新的音乐形式,用现代的方式演绎经典。在梅玮看来,摇滚和京剧的节奏是相通的,节奏是任何一种音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