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阁藏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阁藏春范文1
小阁藏春范文2
关键词:海源阁藏书;杨氏;财富;贡献;格局
海源阁,是我国晚清四大著名私家藏楼之一,地处古有东昌府之称的山东聊城,历经杨氏四代人的全力搜集与苦心经营而建立发展起来,曾与江苏常熟瞿氏的铁琴铜剑楼有“南瞿北杨”之美称。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的海源阁历经百年,仍没逃脱败落的命运。海源阁虽然不复存在了,但它留给我们后人的各种财富以及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
1 物质财富
历经百年收藏,海源阁留下了大批的物质财富。据统计,海源阁所藏之书总数约为3705部,224600余卷,其中,《海源阁书目》,共计六册,计经史子集四部,书3236部,208300卷;《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一册,计书469部,11328卷。[1]可见书籍之富之多,一个私家藏书楼能有如此巨量的藏书,不能不让人惊叹,用庋藏宏富来形容海源阁的藏书一点都不为过。不仅如此,杨氏藏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版本精善。
1.1 古籍文献
1.1.1 宋元珍本书籍
杨绍和曰:“书以最古者为贵。”[2]虽然唐明了雕版印刷术,但所印书量极少,所以能流传下来的刻本寥寥无几,而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书籍的大量印刷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且宋版书字体遵颈,校勘严谨,刻工精美,纸墨考究,比较好地保存了书的原貌,学术价值相当高,世称宋刻本最善,是以杨氏大量收集宋元刻本书籍。杨氏对宋元善本的嗜好,比起清初著名藏书家钱曾及有着“佞宋主人”之称的黄丕烈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的支撑,才使杨氏几代人不惜一切代价,取得宋元善本共达二百多种,使其名列晚清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
在海源阁宋元善本藏书中,首屈一指的是四经四史,这是杨氏所藏宋刻书的重中之重,据杨绍和所言,这里的四经是指:《毛诗》、《仪礼》、《周礼》、《礼记》,四史则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及《三国志》共计13种,被杨氏看作镇阁之宝,并专辟“四经四史斋”而藏之。著名藏书家溥增湘曾云:“综诸名家论定观之,是海源阁藏书,为海内之甲观,而四经、四史,又海源阁中之甲观矣。”[3]可见,四经四史在杨氏海源阁藏书中的地位非是一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二十四史》前四史,就是以海源阁藏书版本为主要参校本进行标点排印的。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泽东主席赠送给他的《楚辞集注》也是海源阁藏书的影印本。[4]目前,四经四史中除《史记集解》从海源阁散出后由藏书家李盛铎所得后赠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外,其余12种均收藏于北京图书馆。[5]
1.1.2 其他书籍
除四经四史外,杨氏还收集了同为宋本的子集部一百二十多种书籍,涉猎广泛,含天文、医学、小说及戏曲、各地方志等诸多方面,也辟“宋存书室”而收之,如子部的宋本《荀子》、宋本《新序》、宋本《脉经》、宋蜀本《证类本草》、宋本《本草衍义》等;集部的宋刻唐人集“陶、韦、王、孟”五种: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十卷、宋本《汤注陶靖节诗》四卷、宋临安府睦亲坊南陈氏书棚本《韦苏州集》十卷、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十卷、宋本《孟浩然诗集》一卷,这些可以与四经四史相媲美。[6]
杨氏藏书,从时期来看,宋元到明清都有,从版本来看,既有精善本,也含普通版本,从国别来看,本国书籍最多,还有高丽与日本版,从内容上看,涵盖经史子集,还包含其他藏书家一般不重视的天文、医学、数学、小说、词曲等,可以说杨氏藏书极其广博。[6]
1.1.3 杨氏著述
杨氏不但喜欢收藏各种书籍,更是喜欢读书,研究书,也曾留下不少的作品,然至今所见不多。四代人中,以杨以增与杨绍和父子作品颇丰。杨以增以写序跋、尺牍为主,有序跋25篇,尺牍九通,传记碑名六篇,宋端砚铭文三篇;杨绍和则不仅写有序跋,序跋十二篇,藏书题识二篇,《楹书隅录》及《续编》共九卷,《海源阁书目》不分卷六册,《宋存书室宋元秘本书目》四卷,《海源阁藏书目》四卷,《仪晋观堂诗抄》一卷;杨保彝著有序跋杂记三篇,题识九篇,《归E斋诗词抄》一卷,《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四卷,《海源阁书目》不分卷六册,与父绍和合著。[6]虽然所留著述有限,但也可以为我们后人了解与研究杨氏思想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1.2 其他文献与文物
杨氏收藏的不仅仅是书籍,还有很多种其他文献,诸如金石、书画、端砚、碑贴、藏书印、古币等。这些都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2 精神财富
杨氏海源阁同时也带给世人以无穷尽可以学习的精神财富。现在的图书馆,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亦或是其他类型图书馆,均有定期的资金供给,可以批量购书,藏书量很容易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古代私人藏书,靠的是一个家庭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更要凭借那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要经历二三代甚至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目标,而且藏书家在藏书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要求,就是书必须要有收藏价值,比如珍本、善本或是孤本异本,才能入收藏家的眼,否则即使书再多,对收藏家而言,也许是豪无价值的。
海源阁四代主人历经近百年的努力与多方搜寻,才铸就了曾轰动一时的著名藏书楼海源阁,这其中杨氏所付出的汗水与辛苦,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们所表现出的契而不舍、世代相传的做法给世人带来无限的精神财富。
2.1 聚沙成塔,四世相传
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本书只能称其为书,然百本千本乃至万本就可以成楼,只要有坚定的决心与顽强的毅力,终可聚沙成塔,积水成河。杨氏就是秉承以小为之,而后见大的原则,凭借执着的信念与坚强的意志,用尽几代人的一生,不遗余力地一本本地收集着各种书籍,建立起自己的藏书楼,并命名为海源阁,是取《礼记・学记》中“先河后海”之寓意,体现了杨氏对收藏书籍的宏伟目标和坚定决心。杨氏的书香门第环境为海源阁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代主人杨增的父亲杨兆煜已开始收藏书籍,只是受条件所限,数量不多。到了杨以增时期,成为海源阁书籍收藏的主要阶段,杨以增在不同地区任职,为其搜集书籍创造了有利条件,先后在湖北、陕甘及江南任职期间,大量收集各种书籍,尤其是在任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之时,收入“艺芸书舍”之书,成为海源阁珍本的主要来源。其子绍和,子承父业,继续大力收藏书籍,购得乐善堂藏书,极大丰富了海源阁的藏书。杨绍和的儿子杨保彝一生购书不多,主要是谨守家业,为保管整理海源阁藏书做出了巨大努力,使得海源阁能够得以完整有序地存续。第四代主人杨承训,虽未能为海源阁收集古书,但由于所处战乱时代,却为海源阁书籍的安全与保管进行着艰苦卓绝地奋斗,付出了自己的一份真心与努力。杨氏几代人对藏书的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且能四世相承的精神,着实令人心生敬佩与感叹。
2.2 精心保管,严谨汇编
杨以增在收集、购买各种书籍的r候,格外注意鉴定书的真伪与收藏价值,而且大多数都经过好友梅增亮、高均儒和吴熙载等文人及鉴赏家的仔细鉴别,所购书籍均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对于藏书家而言,藏书不易,守书更难。由于书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既易受水火、潮湿、曝晒、腐蚀、虫蛀、鼠咬等自然因素的威胁,又易受偷盗、污损、搬迁等人为因素的威胁,还会受到战争、等政治因素的影响,历史上由以上因素造成图书毁损的先例为数不少。
为了能使所藏书籍不受毁损,杨氏一族可谓是绞尽脑汁,不遗余力。杨以增花380金购得宋本《史记》,想重新进行装潢,在途经桑干河时翻船,连人带书一起落入水中,他奋不顾身地将书护在怀中,才使之得存至今[5]
杨氏为管理与保护海源阁藏书也是费尽心思,为躲避战乱,分散风险,除海源阁外,还建有陶南山馆与丙农宏舍两处藏书地,信奉“大乱居乡,小乱居城”的原则。[5]并且在具体保管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定期限晾晒,对善本均用楠木匣装之,再以函套之,在晾晒之时要严格讲究时节,同时按时打开和关闭门窗,这一严格做法就是下人也知道书籍的重要性了。
不但如此,杨氏为了防止图书外借可能造成收不回的情况发生,严禁外人与亲戚观赏。杨保彝晚年无子,怕自己百年之后引起财产争夺而会累及祖辈留下的藏书,特俱书上呈县里案。清末战乱时有发生,第四代主人杨承训倾力而为,将书迁移到天津、济南等地,才使部分书籍免去毁损的厄运。
古人藏书基本上要走三步:收藏图书、校勘汇编、刊刻成册,海源阁杨氏也不例外,也是按照这一程序进行。
杨以增一生以收藏图书为主,其子杨绍和则在收藏书籍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应的汇编工作,将海源阁藏书进行整理后编成书目,于同治二三年开始撰写《楹书隅录》,于同治十年完成,共五卷,此为《初编》,杨绍和为每一卷都写下序跋。于同治十年又撰《续编》四卷,令其子杨保彝抄写原书题跋,于同年秋完成。杨绍和在《楹书隅录续编序》中说:“若予年来嗜好所在,不乏珍笈,手校诸籍,亦颇罕秘,《三编》之纂,拟俟诸他日。”本打算撰写三编,然而杨绍和只能写下两编就英年早逝,只留下《初编》与《续编》共九卷,均为善本解题目录,采用题跋体,共著录善本286种。尤其是《初编》,每半页十行,行二十字,对海源阁藏书进行了仔细详尽的解说,“对所录之书考核异同,检校得失,详记各书的名家题跋,间附己意,并记其行式、印章及收藏经过等”。[7]杨绍和记述书目的认真程度可想而知,用“实事求事、一丝不苟”来形容豪不过分。
但由于各种原因,二书编后并未及时刊印,而是到了光绪十九年(1893),其子杨保彝刊印这部书,并由其妻王少姗与吉鹤慈等人校勘,于同年冬成书,前后共历时三十年。为了确保书的真实与精确,杨绍和呕心沥血,精心编写,杨保彝不辞劳苦认真出刊。为了藏书与编书,几代人都是兢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2.3 私中见公,奉献后人
杨氏对海源阁藏书实行的是闭门主义,无论是外人,还是族人,亦或是亲戚,没有允许都是不可能进入到阁内的,曾在杨家服役十年的仆役也不曾登上过藏书楼。据记载,《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鄂曾往海源阁想看其藏书,结果未能如愿,并留诗一首以表心情。杨保彝死后,藏书曾由其妻掌管,在杨承训小时也是不允许上楼看书的,直到16岁认为他懂事,知道保管书籍了,才让他看到珍本书籍。可见杨氏对藏书管理之严,为了保护书籍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如此做法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闭门也不是绝对的,一些文人、有学之士如江标、柯绍搿⒏翟鱿娴榷荚一睹过海源阁藏书的风采。[5]只有喜欢书,爱读书,才知道书的乐趣,也才懂得书的珍贵和来之不易,所以只有有学之士才更爱护与珍惜书籍。也正是由于杨氏对海源阁实行的是闭门主义,才有了今天海源阁留下的无数珍宝,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杨氏的闭门,感谢他们四世对海源阁的精心呵护与保管。
3 改变南北藏书格局
我国自春秋战国时起就有私人藏书习惯,而且不同时期因文化中心的不同而出现藏书重心的不同。宋代印刷技术的发达,使私人藏书愈加兴盛,此时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重心之地,读书、藏书、刻书之风尤其浓厚,因而造就了藏书比较集中于江南一带的景象,到清末,这一现象更为显著,清末四大藏书楼中的三家──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浙江湖州陆氏z宋楼、浙江杭州丁氏八千卷楼均在南方。但杨氏海源阁的成立,则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海源阁因所藏宋元珍本诸多,与瞿氏铁琴铜剑楼并驾齐驱,史称“南瞿北杨”,从而使藏书重心也开始从南方逐渐移向北方,形成南北并重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曹景英,马明琴.海源阁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0:270,
[2][清]杨绍和:校明抄本《元音遗响》题识.《隅录续编》卷4.清光绪二十年杨保彝刻本.
[3]袁咏秋,曾季光.中国历代国家藏书机构及名家藏读叙传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海源阁藏书纪略):311.
[4]王志民.山东省历史文化遗址调查与保护研究报告[M].齐鲁书社,2008:841.
[5]杨朝亮.中国著名藏书楼海源阁[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6]丁延峰.海源阁藏书研究[M].商务印书馆,2012.
小阁藏春范文3
1、拙政园:位于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名园。园内主要景点有:兰雪堂、芙蓉榭、秫香馆、放眼亭、远香堂、小沧浪、留听阁、浮翠阁等。
2、虎丘:是苏州城的标志性景观,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苏州在春秋时是吴国的首都,吴王阖闾死后就葬于虎丘。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时,曾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致更加秀美。现园内主要景观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断梁殿、憨憨泉、试剑石、剑池、拥翠山庄、万景山庄等。
3、西园寺:位于苏州金门外下塘街,留园西侧不远处,西园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园放生池的总称。 该寺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年至1294年,本名归源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观音殿和藏经楼等建筑。
(来源:文章屋网 )
小阁藏春范文4
我喜欢上了房东家的“三妮”
我是在“”前上的大学,从北京一所美术院校毕业后,我没有到分配的单位报到,而是回到我当年写生的地方埋头创作。
那是河南辉县境内太行山区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民风淳朴,风景秀丽。吸引我的不光是这里的风景,还有房东家的女儿玉阁。玉阁在姊妹中排行老三,家人都喊她“三妮”。刚到玉阁家借宿时,我一下子就被这个青春、健美的山妹子吸引住了。离开山里这么长时间,我没有一天不想她。
当我出现在玉阁家人面前时,她全家都惊喜地围拢过来问长问短,玉阁更是快活得像头小鹿。当他们听到我母亲刚离开了人世,想找个地方清净一段时间,都安慰我说,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吧!
我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刚去世不久,内心深处常常被孤寂填满。在玉阁家里,我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饭桌上虽是粗茶淡饭,但吃起来却是那么香甜可口。每天早上起来,玉阁都把洗脸水给我准备好,我穿脏的衣服她也帮我及时洗掉。玉阁还悄悄地把家里准备换钱的花生、柿饼等拿给我吃,我劝阻她,她却说自家地里长的,不值啥钱,拿来给你补补身子,看你瘦得让人担心。玉阁的家人也不反对她和我亲密来往,这让我有种在自己家的感觉。
玉阁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托着腮看我作画,她说我作画的神态让她很着迷,总觉得有一种吸引人的东西在里面,至于是什么东西,她也说不清。
当凛冽的山风吹到脸上时,山里的冬季就到了,玉阁的脸蛋常常被冻得通红。一天,她从外面回来,在我屋里坐了一会儿,冻僵的面庞很快缓和过来了,脸蛋犹如红红的苹果一样美丽。我怦然心动,拿起画笔,对她说:“玉阁,我给你画个像吧!”她兴奋地搓着手说:“那我去洗洗脸吧?”我摆摆手说:“不用,自自然然最好!”后来,这幅画像在国内获了大奖,并被台湾一个专门收藏人物画的商人重金买去了。
我习惯了山居岁月,可纸、颜料等还要进城去买。每次,我都要走很远的路到山下的小镇搭车去城里。回来时,无论多晚,总能看到玉阁执著的身影。有一次,我开玩笑地说,下次你就别来等我了,我要是不回来了你不是瞎等了?她想都不想地说:“我相信你会回来的,不然,我活着还有啥意思!”玉阁的大胆表白,让我心里很感动。
接下来的一个晚上,作完画时,雄鸡已唱了三遍。我走到院子里,一轮下弦月泻下满地银辉,我伸了伸懒腰,却发现玉阁不知何时站到我面前,我低声问咋还不睡?她突然走上来,柔声说:“不知咋地,你一来,我晚上就睡不着了!”
说完这话,玉阁自觉唐突,转身进了屋,留下我一个人在那里心潮翻滚。
我看重的她却无法给我
1966年初冬,我和玉阁结了婚。
山里的婚事简单、直接,乡里乡亲和玉阁家的亲朋好友聚了一次餐,闹了闹洞房就算对外宣布了我们新生活的开始。
新婚燕尔的玉阁每天都很快乐,农村女子一结婚就像被“解放”一样,不仅说话大胆直白,在夫妻之事上也变得贪婪而饥渴。吃过晚饭,收拾完家务,玉阁便会催我上床。山村静寂的夜晚常常能激发我创作的激情。
我拗不过她,不情愿地解衣上床。面对我的疲于应付,玉阁不满意地说,你们城里人真是中看不中用,她的话让我的自尊大受伤害,便扭过身子不再理她……
婚后不到半年,我便发现我和玉阁的交流存在着很多问题。我最看重的是夫妻精神层面上的交流,玉阁虽然读完了初中,但最远的地方仅仅到过山下的小镇,她的世界单纯得只有劳作、丈夫,我们无法做到心灵与肉体的和谐统一。
此后,玉阁再上床招呼我睡觉的时候,我就拿着书到隔壁厨房里去看,一任她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烙大饼”。玉阁的不满越来越强烈,我们之间争吵不断。
我隐忍了欲望,把心都放在了看书作画上,每天都读书到凌晨。
这样的生活让我觉得很闷,决定外出写生散散心。过完春节,我背起画夹离开了小山村。在外漂了10个月,我才回到家里。
在外的日子没有和家里通过音讯,到家后,我才知道女儿已来到了人世。当时,玉阁正给女儿喂奶,玉阁看我回来了,喜不自胜,揉了揉眼睛,嗔怪道:“你终于回来了,也不给家里写封信!”
玉阁的嗔怪让我心里暖暖的。在风沙弥漫的西北,我差点忘了自己身后还有个家,有个共同生活的女人。而玉阁和女儿让我又一次体验到了家的温暖。
可没过几天,我和玉阁又开始了龃龉不断。她习惯了用嘴把食物嚼烂再喂给女儿,我说这样太不卫生了,她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山里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喂养孩子的,身体不照样棒棒的。你们城里人讲卫生,你咋长得像个豆芽菜似的?
玉阁的话让我无语。很多时候,由于两人的差距,我不想和她辩论,只有没日没夜地创作,以这样的方式来转移生活中的不快。
不幸过后,方知细品夫妻情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10年过去了。这时,我已在书画界小有名气,经常有收藏家高价买走我的画作。为了让女儿接受正规而系统的教育,我在省城买了套大房子,让玉阁带女儿进城读书。为了女儿的前途,玉阁顺从地答应了。
定居省城后,我举办了几次成功的画展,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家中“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样的氛围中,玉阁显得很不适应,只有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女儿身上。
转眼,女儿大学毕了业,并很快在另外一座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玉阁想念女儿时,也经常去住段时间。
2006年5月,我成功举办了一次画展后,一位离异多年的美术女教师登门拜访我,聆听过我的教诲后,到我家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而且谈话中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玉阁嘴上虽不说什么,但她变得更加沉默了。
2009年7月,玉阁说受不了城里的热,想回山里住段日子消消暑。玉阁不在的日子里,有女教师的陪伴,我过得倒也舒适、自在。没想到,半个月后,我竟接到了玉阁写来的信:
“回老家的这段日子,我想了很多很多。人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可咱俩磕磕绊绊了几十年,谁都不明白对方在想些什么。当年,你身上的那股书生气儿,害得我五迷三道地跟了你一辈子,到现在才知道我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
现在,闺女也成家了,我也没啥牵挂了。你想和那个女老师好,我愿意和你打离婚。你跟了别人,会比和我一起更快乐……”
玉阁的信让我吃惊,也让我看清了自己内心的虚伪,正在我暗暗自责时,一个意外给了我和玉阁天大的打击,再次把两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那天,我正在午睡,女婿从外地打来电话,用沉重的声音告诉我,女儿在下班的路上被一辆失控的货车撞了,正在医院抢救……
我颤抖着拨通了玉阁弟弟家的电话,玉阁接了电话,我说有紧要事,赶紧回来,等她到省城后,我俩便搭乘飞机赶往女儿所在的城市。让我们悲痛欲绝的是,女儿在没等到我们来之前已经失血过多,离我们而去。
女儿的离去,让我和玉阁仿佛一下子老去10年。回到生活的城市后,我和玉阁静静舐舔着失去女儿的心理创伤,出门买菜时,我总是把她的手牵得紧紧的,生怕她有什么闪失,而玉阁更是把全部心思操到了我的身上。那位女教师知悉了我家的变故,目睹了我和老伴的感情复合,知趣地离开了。
小阁藏春范文5
《西林园景图册》是明代画家张复所作,现藏于无锡博物院,为国家二级藏品。该图册共16开,为纸本,设色。每开纵35 8厘米,横25 6厘米。所画皆为当时安绍芳所筑西林园内景致,上钤白文“张复私印”、白文“张元春”、朱文“吴下张复”、朱文“元春”、朱文“复”等张复常用印章。册后有晚清苏州大收藏家,过云楼主顾文彬先生长跋,上钤白文“顾文彬印”。亦钤朱文“江南陶氏”、自文“淳庐读画”、朱文“潋怀馆”3枚收藏章,表明此册亦曾由无锡收藏大家陶心华先生所收藏。
张复(1546年-约1631年)字元春,号苓石、中条山人。少年时师从钱毂,此后博采众长,广摹宋元诸家,“能自运其生趣于蹊迳之外,其功夫不及仇英,而天真过之。间作人物,亦颇工致”。并终于自成一家,是吴门画派的著名画家之一。有关张复的资料极少,仅在《弁州续稿》《画史会要》《桐阴论画》《明清画家印鉴》等书有零星记载。明朱谋G在《画史会要》中记述他是江苏太仓人,而明末姜绍书所撰《无声诗史》则称他是江苏无锡人,但他主要活动区域在苏州无锡一带却是显而易见的。
有关西林园和此图册的渊源,顾文彬在册后的长跋中已经描述得非常详细。西林园是无锡望族安国所筑,因其居日“西林一片石”而得名,是明代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对其园内景致描述有记曰:“破石根则神瀵涌,疏磴道则幽穴显,斩恶木则嘉楠出。列棘以为藩,藩严而中靓深;分流以自环,环多而相映络。其台榭可以巧承态,其户牖可以奇取睨。其泉可以酿,果茹蔬可以羹,鱼鳖虾蟹可以客。”可见当时西林园的盛况足以冠绝一时。西林园至安国长房曾孙安绍芳时大加整治,精心辟出32景,与天下名士游赏其间。安绍芳(1548年-1605年),字茂卿,号砚亭居士。安氏“十岁工辞翰,稍长读书,动于寸计,当广坐拈一题,下笔衮衮,气吞名流,而独好韵语不辍……暇即枕漱百家,六籍中过目成诵。字临曹娥碑,画摹大痴、懒瓒,旁写兰竹,别具一种清芬,姑以自寄其潇洒标韵而已。诗名《青萍集》《凉集》《芳草编》《西村纂》行于世”。可见,安氏本身就是饱读诗书,擅于丹青的文人雅土。而安氏常外出游历,认为“足迹不出门户,不能大观远览以广其志意”,其出游范围极广,王廷相对此有记载:“北走京师,循太行,抵恒岳,跻岱宗,谒孔林,以观阙里之圣迹。已而泛大江,蹑匡庐,陟武当,游于洞庭之野。冀闻轩皇奏乐之音,复道荆溪而南登龙池,穷天目,涉震泽,访苏台以吊阖闾,没而悲子胥之狂忠。又自钱塘而东上会稽,探禹穴,凌天台,历雁宕,望东海之洋,以求安期生羡门之俦。”在当时这么广泛的游历是十分少见的。也正由于其广泛的游历所见,才有西林园的如此胜景。
安绍芳精通诗文书画,自身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又素喜与文人雅士往来酬唱,在精心整治西林园后,“盖其景为三十有二,各有诗,茂卿具其事,贻书友人王世贞,俾为记。”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为安氏作《安氏西林记》,详细记述了园内32景中最盛之20景:“所谓三十二景,而得其尤胜者,台馆亭榭之类。凡丽于山事者五,丽于水事者十二,兼所丽者三。曰兰岩者,之衡,纵岩也,大国之香滋焉;日风弦障者,高坪直上接于下,瞰诸水,长松冠之,风至则调调刁刁鸣,故曰风弦也;曰逐谷者,降而凹S,入水深,佳处也;日晨光坞者,之逶迤,而左右抱林者也;以左小缺得芬模候独早,故曰晨光也;曰纤纤泉者,穴于岩,冽而分甘,所谓可以|者也,然于茗尤发香而益色,是山事也。日镜潭者,诸流之所汇也,其受纤纤,既皎而澄,可以烛须眉,故曰镜也;曰凫屿者,水中最大洲也,群凫p属,玉而族焉;曰上岛者,屿之右,别岛也;曰中州者,屿之辅洲也;曰萧阁者,于屿长松币之;曰空香阁者,于岛竹木丛之;日景榭者,缘潭而立,得月则水中,楼阁皆可俯而有;曰一苇渡者,以渡岛屿名;曰夕霁亭者,以唏发于颓阳名;日素波亭者,渡口绾也;曰息矶者,可憩而息者也;日醉石者,可藉而醉者也。是皆得之水,故日水事也。日虚籁堂,以迟宾者也,中空与绪,飓叵所不纳,故名;日椒亭者,广除也,可以眺山椒;日夹台者,踞椒亭而耸,梧竹承之,是不尽丽山水者也,然山水之致袭焉,故日兼所丽也。”私人园林要做到面面俱到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既有山又有水,风景秀美适宜观赏,还需有文人雅士之间的品赏题咏,以增添园林的文化气息。
张复就是在这种艺术气息浓郁的氛围中,得以在西林园的亭榭阁堂、湖光山色间流连忘返。而其应安茂卿之邀作《西林园景图册》时,记录的便已经是经安茂卿整治过的西林园了。而从顾氏题跋中可以看出,原本张复应是完整地把32景全部绘出,集成《西林园景图册》,而顾文彬收藏的仅剩16开。另一半的册页在辗转流传中已经散佚,对此,顾文彬感觉十分惋惜,并根据王世贞《安氏西林记》所记载的32景和现存的张复《西林园景图册》进行了互相考证:“安氏西林,王弁州记,张元春图之。图凡32景,此册已佚其半……兹以图与记互相参考,其两存者8景,风弦障、q谷、上岛、空香阁、素波亭、息矶、庭、爽台是也;图中有而记中无者8景,花津、石道、荣木轩、沃山、鹤径、层磐、深渚、雪z是也;记中有而图中无者12景,兰岩、晨光坞、纤纤泉、镜潭、岛屿、中州、萧阁、景榭、一苇渡、夕霁亭、醉石、虚籁堂是也。合而记之共得28景,此外四景则并其名而佚之矣。”顾文彬在叹息《西林园景图册》散佚之时,也表达了庆幸珍爱之情,在册后跋中记道:
“此册得之已30余年,日望延津之合,杳不可得。间尝过无锡访西林遗址,而故老已不能指其处,盖距今300年矣。盛衰靡定,兴废迭乘固然,其无足怪,幸而尚有图与记存,令读者心游目想,恍若置身波光林影之中。虽谓西林至今存可也。”能让法眼如炬的一代收藏大家如此珍视的画作,必定有其独到之处。
《西林园景图册》应是张复早期作品,册上有款识云:“万历庚辰为茂卿先生写西林32景。”万历庚辰即1580年,时年张复仅3S岁。从《西林园景图册》的画风来说,此册“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所画风光烟雾溟漾,江湖纵横,千岩万壑,重汀绝岸,林木清幽,带有秀美抒情的意趣。一方面,这是和他的生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江南一带,气候温和、空气潮湿,草木蓊郁,景色多烟云变幻,色彩多轻松流丽,山川的形象轮廓,多柔和婉约,因而形成南方山水画水墨淡彩的南方情调;另一方面,从画风师承上看,张复“山水初以石田为宗,晚年稍变己意,自成一家”。其沿袭了钱Y、沈周“风趣冷然、清老超逸”的风格,并上溯荆浩、董源,黄公望和倪云林,用笔清劲外露而不失苍润浑厚,意境清幽 简淡而不失雄秀气壮,在技法上采取皴擦点染结合并用,成功画出山川远近层次和烟氲气氛,使人看后如身临其境,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构图章法上则取法马远、夏圭,大胆取舍剪裁,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往往留出大幅的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蒙的空间以及浓郁的诗意。纵观《西林园景图册》,所画西林园景山川纵横,疏密开合,景物变化丰富而又简约,毫无繁冗之感,写景绘形更是概括提炼,笔简色雅,景幽意长,点景人物则力求笔简神全。王世贞在《安氏西林记》中评价张复作画:“自荆关以至倪黄,无所不有,而能自成一家人物,以沈周为宗,而工致过之,少师钱Y,有出蓝之誉。”可见,此时的张复尚无完全摆脱前人的画风,却已有了自己个人风格形成的雏形。
“远望观其势,近看取其质”是前人对书画欣赏的要求,质是指的笔墨技法,势也就是一幅画的大势,看有没有动的精神气势。绘画是以墨线为基础的,基层墨线的回旋曲折、纵横交错、顺逆顿挫、驰骤飞舞等等,对形成对象形体的气势作用极大。张复“写山水层峦叠嶂,掩映向背,皆有条理”。他特别注重表现对象的神情气韵,在画面的构图安排上、形象动态上、线条的组织运用上、用墨用色的配置变化等方面,均极注意气的承接连贯、气的动向转折。气要盛,势要旺,力求在画面上造成蓬勃灵动的生机和节奏韵味,以达到绘画特有的生动性。在《西林园景图册》16开中,因景物的不同,绘画风格也各有相异,比如风弦障、花津、上岛、雪艇、沃山、空香阁、爽台、椒庭、荣木轩、层磐等景,全部采用全景式构图。在张复的笔下,树的高低倾斜的排列,水的纵横曲折的流淌,山的来龙去脉的配置,亭台楼榭的布局以及山石皴法用笔的倾侧方向等等,都处理得恰到妙处,充分塑造出画面的虚实藏露以及着力营造画中景致远近浓淡、大小、设色的运用和整幅画面呼应顾盼的气韵,使整幅画面高远平远深远兼具而又不失浓郁的生活气息。再如鹤径、素波亭、深渚、息矶等景,在画面布景上缺少纵深空间。张复采用边角之景来进行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把富有感彩的景物加以突出,运用清新流丽的笔法把一石一水、一草一木、亭台楼榭、鸟禽人物刻画得精微传神。用丰健的笔墨、淡雅的色调、轩昂的意态,在温雅恬静的情调里表达恢宏的胸襟、丰富的想像和旺盛的生命力。以极精炼的画面和巧妙的构图,把画面描绘得情景交融,富有浓郁诗意。而q谷、石道两景则具有北方山水的浑厚苍然之气,画面峰峦峻厚而富有变化。崇山峻岭,峰峦叠嶂,山腰云雾缭绕,谷中野村板桥,近处石径蜿蜒,远处飞瀑直下,苍松绵延。整幅画气势宏伟而浑然一体,隐然已具备山水形象所要求的“气质俱盛”的境界。
小阁藏春范文6
(平水韵)
寒烟带雨微,草长见莺飞。
燕语前缘续,柴门后院归。
初春梳嫩柳,清韵透朱玑。
醉步闲亭处,风声不觉依。
五律《春思》
(平水韵)
草舍黄昏近,垂帘碧玉妆。
迎风飘坠粉,照水映流芳。
曲旧鸿声远,花明柳岸香。
念那相如顾,春思不胜长。
五律《春感》
(平水韵)
红落凋眉翠,芳华玉漏稀。
三千思弱水,一笛梦青衣。
尚怕春秋尽,偏思蝶影微。
东风离别去,又到杏花肥。
五律《春意浓》
(平水韵)
朱楼帘上絮,几许水中飘。
一曲春音盼,孤窗竹影摇。
朦胧铺柳陌,婉约系云霄。
无处风情用,青时暮落寥。
七律《》
(平水韵)
燕语寒时蝶语牵,不堪素影减华年。
又迎春到飞红雨,且待风临叠翠烟。
冉冉花浓空自许,寥寥月淡独相煎。
等闲欲问卿卿去,流水浮云顾况悬。
五律《春妆》
(平水韵)
春风着燕妆,泛碧卷波扬。
绕阁青屏绿,催花坠粉香。
闲门深院闭,嫩柳浅云藏。
蝶宿西园处,幽幽竹影长。
五律《春叹》
(平水韵)
乍醒江南梦,尘烟绕指匆。
重门清绝下,旧故乱思中。
顿觉春衫褪,焉能笛韵同?
年年芳草绿,一曲湿花红。
《少年游*春愁》
西风不解落红愁,偏是惹芳忧。
画堂春上,重温蝶梦,何处系花舟?
***
添来底事无从说,堆砌柳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