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错别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告错别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告错别字

广告错别字范文1

【关键词】错别字;谐音字;山寨产品;山寨文化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作用,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一样,是记录语言和传递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辅助工具,它是由汉族人民创造并使用的文字。但是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免不了犯一些错别字。即便是在很正式的场合比如店面和广告牌,形形的错别字也频频出现,我们社会虽然在进步,但是中国的文化素质在落后,文字水平在退化,我们有必要去关注这些问题、思考下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汉字的组成,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字音、字形和字义之间有一些对应的关系。错别字,是指错字和别字,主要发生在形似、音近和义近致误。错别字出现的地方不同,原因也不尽相同,我们逐一来分析下。

一、不该错的错别字,影响城市形象和景观

商业广告招牌代表了公司或企业的形象和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一般情况下,出错率很低,但是在一些小公司、小摊和小贩的牌子上常常有错别字发生。比如:

1.饭店门口:炒饭写成"抄"饭。

2.修车店门口: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

3.零售店铺门口:零售写成"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具写成家"俱" 。

5.装潢店门口:装潢写成装"璜" 。

6.失物广告:失物启事写成失物"启示" 。

7.安装公司门口:安装写成"按"装。

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蜡写成洗车打"腊"。

9.饭店门口:盒饭写成"合"饭。

10.水果店门口:菠萝写成"波"萝。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商贩的文化水平较低,仅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重视文字规范,在文字书写上犯了错别字。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好影响?错别字影响城市的形象和景观,降低城市文化综合素质,而且不规范使用文字,误导消费者还耽误了青少年一代。

二、故意错别字,做成金字牌并招揽生意

商业广告招牌本来只是一个标示符号,但是有些商家把招牌制作成卖点,为了吸引顾客和消费者,通过谐音字故意篡改成语,将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语替换成奇怪的写法,来达到醒目的效果招揽消费者。比如:

1.药品广告:"咳"不容缓 。

2.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

3.补品广告:"鳖"来无恙。

4.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5.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

6.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

7.网吧广告:一"网"情深。

8.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

9.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

10.空调广告:终生无"汗"。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商家想造成视觉冲击,给人感觉新颖好记又过目不忘,同时又能更多的吸引顾客进门光顾。想提高自己门店在同行市场的竞争位置。汉字是我们汉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保存了人类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各个民族的纽带,国家统一的象征和中华瑰宝。但是商家为了蝇头小利,乱造错字,那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好影响?大量使用谐音,不尊重传统文化,乱造招牌,而且不规范使用汉字,造成文字混乱,让青少年和外国人望文生义,降低对成语理解的真实性。

三、山寨产品中的错别字,仿冒品牌名称

形形的山寨产品只能让我们感叹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让我们来见识下山寨产品吧,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山寨科技产品,比如山寨手机,山寨笔记本,山寨mp3等;另一类是商标侵权,假冒仿冒商标制品。

社会上的山寨科技产品,因为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低而长期无法得到满足,所以出现了对品牌产品的复制、模仿,比如山寨手机,山寨笔记本,山寨mp3等山寨作业。

另有仿冒侵权产品,刚买到手以为是某品牌,等消费完才知道上当受骗,仔细一看发现名字是跟品牌名的字形相似或拆词组合相似。比如:瓢柔、大白免奶糖、中萃香烟、康帅傅方便面、唐师傅方便面、治治牌瓜子、周佳牌、脉劫、丑粮液和司口司乐等等,举不胜举。

山寨产品不是简单的假冒产品,与假冒产品相比既换汤又换药,山寨产品的背后是有一系列的流水作业,还有一批人去研究文字游戏。广大消费者在错觉下上当受骗,又啼笑皆非,笑商家的机智聪明又笑商家不诚信不道德。大家用低廉的价格消费了低廉的产品。山寨产品有争议性,改造了产品功能又改了产品名称,侵犯了品牌产品的利益,造成市场混乱。

四、山寨文化出现,冲击主流文化

当人们对山寨手机等类似科技产品的仿制到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文化的认同,都体现了不同环境的人对待一些具有品牌符号特征的事物的热衷态度。有一群人通过仿制、克隆或盗版原创文化,自娱自乐,山寨文化由此产生。山寨文化代表了民间的心声、自由和创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可以说是一种草根文化或民间文化,具有平民性、娱乐性地特点,反映了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多元性和互补性。山寨文化的缺点是以低廉的消费文化冲击了主文化。

参考文献

[1]袁翠. "山寨"的社会文化内涵与英译[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刘霄. 山寨现象的实证研究[J]. 东南传播. 2010(01) .

[3]邓亚玲,李天柱. 山寨现象的起因及其开放式创新特质研究[J]. 企业经济. 2010(01) .

广告错别字范文2

纵观中华民族5000年辉煌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思想学术交流和积累知识的必要工具——语言,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写报告,写信,写作文……都得动手写一写。但是,近几年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不良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有一种严重的“病毒”已经流入了我国,这种病毒就叫做错别字。街头上、报刊上、影视上、广告上……错别字处处可见。尤其是在电脑、电视荧屏上出现错别字特别多。据分析,5天之内就可调查出错别字20多万个。

在电视广告上帽子公司所做的广告是“以帽取人”,衣服广告是“衣衣不舍”,食品广告是“今今有味”,银行广告是“钱途无量”,钢笔广告是“一笔勾销”,墨水广告是“墨墨无闻”等等。如今这样的错别字是随处可见,有的人甚至把这当成了必不可少的广告词。这种不良现象影响着全人类。也许,有人会认为写一两个错别字无伤大雅。但是这是个多么严重的问题。也许只是偶尔在视屏制作过程中写错了一个字,上了电视,这只是一个不经意,可能就会让我国流传千年的文化被玷污了。 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都是正统的语文教育,都是做着辨别错别字的选择题长大的,可到如今却越来越搞不懂这个世界了。网络聊天时错别字满天飞,聊天中运用错别字甚至成了时尚:“你这银(人)狠(很)好,咱(我)好稀饭(喜欢)你哦。”、“就酱(这样)子”、“这是虾米(什么)呀?”渐渐地,我们开始习惯并纯熟地运用错字,甚至觉得索性将错字“转正”……

语言是包括人类说的话和所写的文章,因而文字又是语言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无论在工作、学习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用上文字。所以文字是很重要的,无论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避免错别字的出现。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祖国的文字了如指掌,要不然就会引起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嘲笑。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首先要维护国家的尊严。从现在开始就让错别字无处藏身。为了祖国千年的光辉文化,就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写错别字!

广告错别字范文3

纵观中华民族5000年辉煌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思想学术交流和积累知识的必要工具——语言,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记载资料啦,打报告啦,写信,写书法,写作文……都得动手写一写。但是,近几年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不良现象:写错别字。尤其是在电脑、电视荧屏上出现错别字特别多。经过调查,5天之内就调查出错别字20多万个。

在电视广告上帽子公司所做的广告是“以帽取人”,衣服广告是“衣衣不舍”,食品广告是“今今有味”,银行广告是“钱途无量”,钢笔广告是“一笔勾销”,墨水广告是“墨墨无闻”等等。如今这样的错别字是随处可见。这种不良现象影响着全人类。也许,有人会认为写一两个错别字无伤大雅,无碍大观。但是这是个多么严重的问题。也许只是偶尔在视屏制作过程中写错了一个字,上了电视,这只是一个不经意,也许就会让我国流传千年的文化被玷污了。反过来想想如果 司马迁若是在《史记》中写了两个错别字会如何呢?我看决不是什么著名的文学家。留给后人的将是扑朔迷离的千古之谜!

语言是包括人类说的话和所写的文章,因而文字又是语言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无论在工作、学习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用上文字。所以文字是很重要的,无论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避免错别字的出现。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祖国的文字了如指掌,要不然就会引起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嘲笑。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首先要维护国家的尊严。从现在开始就让错别字无处藏身。为了祖国千年的光辉文化,就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写错别字!

广告错别字范文4

摘要:自古以来,汉字作为一种语言标志,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和渊源流长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小学生错别字出现的频率逐年上升,从而困扰小学教师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准确掌握所学汉字的形、音、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错别字的现象变得尤为重要,刻不容缓。本论文全面探讨了小学生常见的错别字产生的原因的问题,并在对错别字出现原因清楚掌握的基础上,本论文还提出了各种切实可行并能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错别字;原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64—02

一说到错别字,大部分人都不以为然。有些人认为写几个错别字无伤大雅,有人会说“不就是一个错别字吗?不要紧的。”有人甚至会说:“错别字表示差不多就行,多一笔少一笔没有多大关系。”可是,错别字好比是中华悠悠五千年文化中的蛀虫,侵蚀着中国文化积蕴,并且也会给人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必须从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端正书写,规范书写,作为祖国未来的人民教师必须给予小学生的错别字最大的关注,这也是当代教育对小学教师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

错别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白字”,我们通常称写错别字的人为“白字先生”。错别字通常包括两大类:错字和别字。错字是一种字的再创,是无中生有的做法,由于对于汉字的笔画缺乏清晰的掌握,分辨不清多一笔还是少一笔,故在字的基础上多加一笔或少写一笔,从而导致字在笔画、结构上出现错误。例如“步”字下部分写成“少”,“染”字右上角的“九”字写成了“丸”。别字是一种“乱带帽子”现象,主要包括汉字在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混乱,具体分为以下几大类:读音相同字形相像、读音不同字形相像、读音相同字形不相像、读音相似字形又相像的字、读音相似字形不相像的字。例如:戌—戍—戊—戉,晴—睛—情—清。如不注意,很容易写错。

错别字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

在主观上,小学生年龄小,对于生活中的事情缺少观察,往往导致对于学习中的问题不能够集中仔细扎实掌握。在老师教授汉字时,学生缺乏注意和观察,认为自己对于字的结构、字形、字音、字义已了如指掌,盲目地认为写字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认识就行,对于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随意更改,随心所欲潦潦草草地书写,敷衍了事,采取了一种错误的态度,同时还与学习习惯不良、理解上的模糊、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他影响等密切相关。这样久而久之,便使错别字有机可乘,繁衍生息,导致最后无法收场。

在客观上,首先是本身的原因,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承载了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在字音、字形、字义上的千变万化,再加上汉字笔画的复杂,汉字结构的繁、难,识记吃力的因素等,一笔之差可能会导致千差万别,都使汉字的书写出现错误,产生错别字。其次是教师,由于我国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教师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落实不清,并没有对自己的知识及时进行更新并查缺补漏,与时俱进。再次是环境产生的影响,包括荧屏字幕、书籍、报纸、杂志、商标、广告、招牌等社会用字的影响,例如百衣(依)百顺——电熨斗广告、烧(稍)胜一筹——快餐店广告、随心所浴(欲)——热水器广告、闲(贤)妻良母——洗衣机广告、咳(刻)不容缓——止咳药广告;将“脍炙(zhì)人口”读成“脍灸(jiǔ)人口”,将“怙(hù)恶不悛(quān)”读成“估恶不俊”,将“参差(cēncī)不齐”念成“餐插不齐”,将“呱呱(gūgū)坠地”念成“瓜瓜坠地”,“衮衮(gǔn)诸公”念成“哀哀诸公”。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而使错别字不再是什么奇闻异事。同时在如今这样一个社会高度信息化、网络四通八达的时代中,网络用语层出不穷,随意谐音拼凑,错别字变得流行起来,小学生抵制外界诱惑和抗干扰能力较弱,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故小学生出现写错别字的现象屡见不鲜。

基于上述原因,那么应该对小学生常见的错别字采用哪些行之有效的矫正策略呢?

一、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小学生端正汉字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教师正确引导小学生端正汉字学习的态度是避免错别字产生的基础。俗话说“心态决定一切”,良好的态度直接影响以后的行为。小学生正处于各种习惯的形成阶段,因此,教师必须扮演好指路人和引导者的身份,要对学生予以足够的关心和耐心。必须要引导小学生端正汉字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勤于观察,善于查字典,乐于动脑,多写、多练、多问、多查,轻轻松松告别那些容易用错的字,告别那些容易写错的字,告别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告别错别字,告别大白字,远离白字先生。

二、教师要帮助小学生正确处理网络所用汉字与规范汉字的关系

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和全球化既有利又有弊,虽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升了我们休闲、娱乐以及陶冶了精神世界,但也对小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学生对于学校学习的规范汉字和网络用语不知如何取舍,左右徘徊,从而导致错别字的泛滥。比如最近流行的“什么——神马、有没有——有木有、老师——老湿、同学——童鞋、哎呦——矮油”等等,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处理网络用语所用汉字和规范汉字的关系,网络用语只是一种为了娱乐而产生的调侃话语,并非是规范用字。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规范汉字,培养并增强小学生规范汉字的意识,杜绝本末倒置的现象发生。

轻松告别错别字,告别“白字先生”,做中华民族汉字的接班人和传承者,做中华民族文化的缔造者。深刻认识错别字成因并采取正确的矫正策略,远离错别字。

[参考文献]

[1]叶余.容易认错写错的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2]语文出版社编.3500常用字笔画检字表[A].语言文字规范手册[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3]鞠焕文.7天轻松告别错别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

广告错别字范文5

调查地点:大新站街头

调查目的: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

为了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人们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错别汉字的具体情况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看了往往让人捧腹大笑。有写错别字、繁体字、同音字等等。现归类如下:

(1)写错别字。这占的比例最多。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王武上山砍毛竹,不料毛竹溜下山,刺中了别人的心脏,那人当场身亡,王武写悔过书时把“竹溜死人”写成了“溜竹死人”,县官不经调查,就根据悔过书定了他死罪。一个人因为两个字的错误赔了性命,这样严重的后果真叫人听了不敢相信。

再有: “课程表”中“程”写成了同音字“成”。有的商店为了推销,打出了“衣衣不舍”,“鸡不可失”的成语。这样成语不仅发生了错误,并且改变了意思,误导别人用含有错字的成语,影响教育。我看过一家裁缝店招牌上醒目的写着“李氏载缝”四个红色大字。这真是个大笑话!

(2)写同音字:我们在写作和默写时经常会犯“音同字不同”的错误。有人竟把 “欢度国庆”写成“欢渡国庆”。国庆是条河吗?我还记得我在默写《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最后一段时把“连结”写成“连接”,谁叫它们的发音相近呢。还有“近”和“进”。如果不区分它们各自的意思,只靠自己的耳朵又有谁能听得出来是哪个字呢?

(4)街头广告错别字多: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乱造简体字的重点之一,如“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家具”写成“家俱” ,一些店铺把“零售”写成“另售”、“排档”写成“排挡”、“鸡蛋”写成“鸡旦”,就更是屡见不鲜。在一公共电话亭前,一块醒目的告示牌上写着“打拆”两字,前后连起来一读,才知道原来是买一种电话卡可以“打折”。

广告错别字范文6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主要是由于自身没能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写出了错别字。汉字的数

量较多,有很多的同音异形字,如“在”和“再”、“坐”和“座”等;有很多“大同小异”的字,如“崇”和“祟”、“燥”和“躁”等;还有结构复杂的字,如“壑”“篝”、“撰”等。这给学生的识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正因如此,学生才容易写出错别字。

书写态度不端正也是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之一。一些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不是去翻书、查字典,而是偷懒只凭自己模糊的印象写一个字应付了事,导致写出错别字。也有一些学生,平时书写不认真,写出的字比较潦草,不能把笔画写清楚,久而久之,就真的搞不清该字的笔画,写出错别字了。还有的学生没有能养成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一心二用,做作业的同时还在做其他事情,导致书写时出现笔误。更有一些学生为了赶时髦,故意写错别字。随着网络语言的兴起, “火星”文字出现, 一些学生把写错别字看成了一种赶时髦,在上网时故意打错别字,时间一长,就把一些不规范的字带到作业中来了。

二、师资力量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中考招生,幼师、中师生录取分数线都高于高中生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那时的师范生是从尖子生中选拔。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幼师、中师生的录取分数线已远远低于高中生录取分数线,幼师、中师已降为职中系列,这一部分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势必造成师资力量的相对薄弱。老师写错别字,必然会带出一大批写错别字的学生。

还有一些语文老师重教法,忽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忽视学生的汉字书写。近十年来,课改进行得轰轰烈烈,淡化语法和重视三维目标的呼声很高,一些教者矫枉过正,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汉字书写。不少学生对汉字识记仅凭机械记忆,导致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相对减弱,写出了不少错别字,如把“座位”写成“坐位”,把“迁徙”写成“迁徒”,等等。

另外,不少非语文学科的老师,只关注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学生的作业书写质量,忽略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无形中放纵了不认真写字的学生。这也是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之一。

三、社会环境的原因

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受“出国热”、“考级热”的影响,英语学习备受关注。这导致一些国人重视英语的程度超过了重视母语。从目前中小学补习班最火爆的就是英语、奥数这一现象就可以看出。一些家长急功近利,帮孩子四处打听,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帮助孩子学习英语、奥数,却相对忽视了孩子的语文学习,不大关注甚至不允许孩子进行课外阅读,这在客观上给了孩子一种暗示:汉语不重要。因而,学生学习语文时缺少积极性,导致语文基础薄弱,错别字当然也多了。

盗版图书在市场的广泛流通,也是学生写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原因。盗版图书的价格一般远远低于正版书籍,一些家长便给孩子买盗版图书看。殊不知,盗版图书除了纸质差,印刷质量也差,书中还存在不少错别字,这无疑对孩子的识字产生了不良影响。

再有,一些商家制作的标语牌、广告牌使用文字不规范,甚至写出了错别字,对孩子的识字形成了误导。笔者曾看到一家私人书店挂出的巨大条幅写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不难看出,条幅中的“崖”应为“涯”,该条幅挂在书店门口数月余,产生的不良影响可想而知。也有一些商家,故意使用错别字,最常见的是用谐音改成语,如服装店把“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网吧把“一往情深”写成“一网情深”,摩托车店将“其乐无穷”写成“骑乐无穷”等等。商家巧改成语为自己的商品做广告,可谓是匠心独具,但这些故意写出的错别字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势必会造成不良影响,因为他们的汉字储备量有限,有时无法辨别正误。还有一些电视字幕、户外广告为了追求所谓视觉冲击而大量使用谐音,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将错就错”渐成习惯。

据统计,目前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其中,青少年占80%以上,可见,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目前的网络缺少必要的语言审查环节,一些人上网不注意用字的正确与否,随便敲一个字,只要别人能大致看懂即可。有的出于某种原因,故意打错别字,这对识字量有限的中小学生来说,必然也会产生很大的误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