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药理学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药理学笔记

药理学笔记范文1

【关键词】管理与人;装饰设计;创新

装饰设计是一种造型艺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它是一门艺术与设计完美结合的艺术,其上承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当代艺术的领跑者。它以装饰化、理想化、拟人化的视觉形象,提供给人美的享受,从而使人获得艺术欣赏的情趣。艺术的各种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装饰艺术的最大特征就在于一个“变”字。“变”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更加美好、更具特征和个性的艺术形象,这就是创新的根本目的。人与社会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人的无止境的追求又成为装饰设计不断更新的原动力。我国现阶段的装饰设计,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阶段的制约,还没有形成既结合国情,又具有鲜明时代感的设计风格趋向,普遍出现照抄照搬西洋或中国已有模式的情况,其所谓的创新就是社会上公认的"以拼凑代替设计"的现象,其完全违背装饰设计的根本目的和人们的现实需求。这充分说明我们缺乏装饰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装饰文化素养。

其具体原因是:

1)对装饰设计的意义缺乏理解,缺乏正确的装饰设计创新意识和观念。

2)对装饰设计与人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

3)在装饰创新中只注重技术创新,材料创新,而对计划实施过程的管理机制不了解。

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国装饰设计从几乎是无到有,出现空前活跃之发展势头,但由于装饰设计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和专业,刚刚建立,人才培养还没有跟上形势,行业的兴起更是基础薄弱。出现上述创新情况是基于对根本的装饰设计观念模糊和创新的可能性不了解造成的.

试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加以分析:

1)装饰设计是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产物,非常的复杂和庞大,对于装饰设计的研究,受到若干新兴科学发展的影响,如行为科学、心理学、材料物理学、材料艺术和现代设计工程管理学等。

2)装饰设计活动又是一种文化活动过程,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其目的是为人民需求服务,是以人为目标主体的活动,所以还必须明白设计是一个群体的活动,这就需要有对团队进行管理的能力。

3)市场经济冲击下出现某些社会扭曲现象,严重影响了设计创作,设计创新的正常发展。所以为了创新就制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在树立目标时就完全偏离了客观事实。

4)在目标树立后,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对目标实现的具体步骤不清楚,在一些大型的团队设计活动中对计划目标的具体落实,检验标准制定不全,所以在在执行目标并跟踪反馈方面,在成果评价方面,在实施奖惩方面,以及在下一个新目标管理循法方面都存在诸多的不足。

5)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各种装饰设计材料使用后对人们精神产生什么影响的观念模糊,使得在不少所谓创新装饰设计中出现盲目使用材料,造成人们难以接受的倾向。其实在装饰设计中选用不同材料,按照材料,基本性能和力学规律来装饰的设计空间,具有满足使用功能和人的审美要求双重特征。 对于装饰材料的研究,除了掌握其功能特点外,主要应研究材料本身的素质和艺术表现力,以及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等。装饰设计的精神就是要影响人们的情感,乃至影响人们的意志和行动,所以要研究人们的认识特征和规律;研究人的情感与意志;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装饰如能突出的表明某种构思和意境,那末,它将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其在精神功能方面的作用。

6)对生活的体验不够。优秀的作品来自浓厚的生活经验与艺术修养,创新是人们长期艺术实践的积淀与升华。

为了更好解决以上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将管理学与装饰设计创新相结合:

装饰设计的根本宗旨是为人而不是为物,我们有多少人真正考虑了这一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与不断丰富多彩。装饰设计的任务就是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创作思维,创造一个既符合生产和生活物质功能要求,又符合人们生理、心理要求的生活空间。自从人类有了集体活动,对集体活动的规范就产生管理的要求。而装饰设计就是为人服务的设计活动,而现在装饰设计师的创新设计与人们预期目的产生矛盾,就意味在创新,计划,控制和人际的沟通方面出了问题,现在我们在装饰设计创新中引人设计管理学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案。

管理学与装饰设计创新的关系:

设计管理学研究对人的管理,设计计划的实施与组织;对人和设计计划的领导,控制;为预期目标的实现而“细分计划”;其目的就是让人们的计划得以顺利实现,人们的需求得以满足。装饰设计创新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在这方面它们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一个在于装饰设计是把握设计理念的趋向,设计管理是设计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1)随着工业化进步。人的相互关联构成了更复杂的社会,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必然导致人们关系更加复杂,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更加丰富,人们的设计行为更加庞大和复杂,人们的组织活动更加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设计管理学孕育而生。

2)在市场经济之中,装饰设计是通俗、大众化的艺术。追求的是通俗易懂、经济实用。管理学者认为:设计管理是以设计者为中心,而装饰设计的立足点也是以人为本,两者有着共同点,但装饰设计与管理之间也不免存在差别:装饰设计喜好"艺术",管理却注重"管理"。我们一直呼吁设计要有创新要有民族性,事实上大家都在过分地追求设计中的艺术性技术性,忽视了人的一些需求,在完成计划后并没有真正将目的得以完全实现。许多人只会叫好某个创新设计,但并没有得以实现设计者的初衷或者实现了但人们普遍不予承认。设计管理就是为了将设计计划在实践中更好实施,让好的创新装饰设计得以完成并且得到人们的赞成。怎样将其优势互补?只有将装饰艺术设计学与管理学进行互动,才能避免出现装饰设计中片面地追求艺术创新,而其目标最终却不能得以实现的尴尬状况。

3)在设计创新时必须树立更新,更高的目标,当目标确立后还要去反省,看看是否脱离了大众的需求,是否正确,是否就是自己当前阶段的可以实现的目标,对此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意识,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即要有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本着务实求新的精神来进行目标的创新。

4)在装饰创新中我们除了在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外,还应该在计划的实施过程加以管理好控制,在新的资源的整合,新的需求,新的创新价值上充分加以考虑好追求,并且还要保持这种创新,坚持不懈,让创新成为一种传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装饰设计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邬烈炎《装饰语意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

药理学笔记范文2

[关键词]Modic改变;改良Pfirrmann分级;腰椎;影像学改变

腰椎退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腰痛、神经根痛、下肢无力、踱行、瘫痪等,其并发症有腰椎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及腰椎退变性滑脱等。Modic改变是指脊柱MRI图像中椎间盘终板下骨质的一种信号改变,反映了脊柱退变性疾病中椎间盘终板下的骨质病变。改良的Pfirrmann分级系统,从髓核及内层纤维环信号强度、后方纤维环内外侧纤维信号差别和椎间盘高度三方面综合反映病变。本次将本院68例手术治疗的严重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例纳入研究对象,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手术治疗的68例严重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6例腰椎滑脱,13例腰椎管狭窄症,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采取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问植骨融合或者后外侧融合、单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等手术方法;男23例,女45例;年龄23~76岁,平均(58.3±14.6)岁。对研究对象进行手术前MRI影像学分析。

1.2方法

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研究患者采用MRI图像检查,使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产地:美国,型号:NMR SMARTTracⅡ)。

1.3影像学评价方法

1.3.1Modic改变的评价标准Modic改变分为三型,即:Ⅰ型(炎症期或水肿期),Ⅱ型(脂肪期或黄骨髓期),Ⅲ型(骨质硬化期)。

1.3.2 Pfirrmann分级系统评价标准

采用Griffith等设计的改良的Pfirrmann分级系统,从髓核及内层纤维环信号强度、后方纤维环内外侧纤维信号差别和椎间盘高度三方面综合反映分级情况,为1~8级,即:1级:髓核及内层纤维环信号轻度呈均匀亮白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当,后方纤维环内外侧信号差别明显,椎间盘高度正常;2级:髓核及内层纤维环信号呈高信号(高于骶骨前脂肪低于脑脊液)或髓核内有水平裂隙,后方纤维环内外侧信号差别明显,椎间盘高度正常;3级:髓核及内层纤维环信号呈高信号(低于骶骨前脂肪),后方纤维环内外侧信号差别明显,椎间盘高度正常;4级:髓核及内层纤维环信号呈中度高信号(比外层纤维环略高),后方纤维环内外侧信号差别不明显,椎间盘高度正常;5级:髓核及内层纤维环信号呈低高信号(等于外层纤维环信号),后方纤维环内外侧信号差别不明显,椎间盘高度正常;6级:髓核及内层纤维环信号呈低高信号,后方纤维环内外侧信号差别不明显,椎间盘高度减少60%。

1.4统计学方法

影像学评估工作实行双盲,由两位骨科副主任医师执行。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x2检验,以0.05为检验水准。P

2结果

2.1Modic改变情况

68例病例中,存在腰椎终板Modie改变有40例(占58.82%),Ⅰ型改变16例(占23.53%),Ⅱ型改变23例(占33.82%),Ⅲ型改变1例(占1.47%)。各类腰椎病变Modic改变特征,见表1。

2.2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评价结果

4级1例(1.47%),5级10例(14.71%),6级27例(39.71%),7级20例(29.41%),8级10例(14.71%)。因选取的患者腰椎退变程度相对较重,故无改良的Pfirrmann分级1~3级的病例。见表2。

2.3病变节段ModicN:变和椎间盘退变改良Pfirrman分级的关系

68例患者中,无Modic改变的患者28例,改良Pfirrman分级为4~8级,分级之间存在差异(x2=25.571,P0.05);Ⅱ型Modie改变23例,改良Pfirrmann分级为5~8级,分级之间存在差异(x2=7.435,P

3讨论

腰椎退变的实质是关节软骨发生退变,继发以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增殖性的一种关节病变。退变性腰椎疾病可引起腰椎间盘病、腰椎椎管狭窄、腰椎失稳、腰椎退变性滑脱等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腰痛、神经根痛、下肢无力、踱行、瘫痪等,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导致患者患该疾病的因素较多,主要因素有:年龄(高年龄)、限制性工作和震动、风寒潮湿环境、其他因素(遗传、腰穿、转移癌等)。MRI图像特点具有:灰阶成像、流空效应、三维成像、运动器官成像。灰阶成像使病变同正常解剖结构的关系更明确,能将病变显现明显;流空效应使心腔和血管显影,这是CT不具有的优势;MRI具有人体横面、冠状面、矢状面及任何方向断面图像的三维成像特点,能较好的三维定位病变,而CT难于做到直接三维显示;运动器官成像不仅能增强心脏大血管成像,同时可获得动态图象。可见,利用MRI图像对退变性腰椎疾病进行影像学分析,具有较高的权威和行性,能全面、充分地将退变性腰椎疾病的病理改变显示出来。

手术治疗退行性变腰椎疾病的方案较多,比如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或者后外侧融合、单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等。在所查阅的文献中,谭兆科等对腰椎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键盘突出合并退变性腰椎疾病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腰椎疾病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提出了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为相关临床医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分享了科学的宝贵的经验。吕乔等采用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融合术对退变性腰椎疾病进行治疗,并比较分析该两类手术的疗效。

药理学笔记范文3

案例教学法在《静态网站设计》课程中的实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案例准备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也会相对提高。首先上课前要根据讲授内容准备案例。案例选择要恰当,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1贴合讲授知识点。案例实现过程中,要没有或很少有学生没学过的知识点,使他们完成作品过程中不会因为解决其他难题而分散注意力。

1.2案例要小而精。案例选取紧扣主题又兼顾上课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作品,理解所讲知识。

1.3贴近生活。实例尽量选取生活中的例子,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刺激他们对新作品的创造欲望。以课程中第九单元的“蒙版“内容为例,选取的案例为”婚纱照合成“,学生需要掌握的前提知识是选区操作。此案例可促使学生练习选区操作,掌握蒙版的适用场景与练习技巧,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如用自己或同学照片来制作婚纱照或合影。

2.案例引入

案例引入指讲授过程中先提出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的方法,最终引出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案例引入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引入过程中要把握好提问时机,引导学生思路进入预期轨道。本门课程中案例引入的过程就是先给学生展示要处理的原图片,再展示处理后的效果图。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能实现最终效果的途径。当学生发现用现有知识解决不了或解决的效果不好时,引出新的知识点,然后进行演示。这样学生带着问题来观看演示,能提高学生注意力,增进学生学习效果。

3.案例演示

案例实施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案例演示。教师按顺序讲解操作步骤,中间包含的新的知识点,关键知识点都要重点介绍。演示过程中可以故意出错,以便提示学生要注意的问题,当然这些细节都要在准备案例的时候设计好。并不是所有案例演示都要按着相同的套路来讲,要注意随机变化,如果有学生提出新的疑问,可带领大家讨论解决。也可以将一些细节问题留到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时候,由学生提出来时再解决,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努力探索,钻研的精神。

4.学生练习

经过讨论,教师演示,学生对要做出的图像效果已经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有两种教学方案。一种是对于稍复杂的案例,直接让学生按老师的演示来做。一种是留一个稍有区别的案例作业,让学生“比葫芦画瓢”,理解知识的变化性。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先作完的学生会有成就感,能带动周围的同学积极完成作品。二是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解决,否则问题会越积攒越多,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遇到的困难,还可总结出学生的薄弱点,提高下次教学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经过案例准备、案例引入、案例演示和学生练习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准备阶段,后两个阶段是学生的接收阶段。准备阶段的精心设计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

二、实验案例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作用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案例实施”已经掌握了很多命令的运用。但是仅仅熟悉Photoshop中各个命令的运用、Dreamweaver中标签的特点,并不能完成一个好的作品。这样的话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综合性强的实验案例,来提高学生综合问题的处理能力,使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更灵活。实验案例对课堂教学具有巩固作用,是案例教学法的一部分。以课程中的第八单元“路径”内容为例,综合性的案例是制作一个鼠标车,作品中包含了图层操作,背景颜色调整,灯光效果的设置,图形调整,钢笔抠图等多项知识点。效果图的界面非常吸引人,涉及的知识都是曾经学过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同学制作出了西瓜车,房子车等非常有创意的作品。综合性案例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复习了旧内容,还增加了成就感,是案例教学法重要的辅助部分。

三、教学效果检验

这门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一个简单网页设计,界面的效果图要求使用Photoshop独立创作完成。我们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外包)专业2011级、2012级学生的《静态网站设计》课程实施了案例教学法。实施前的2009级,2010级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平均为66.7分,实施后稳定在72到80之间;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85%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并且约40%的学生的作品有创意,界面设计合理,颜色搭配得当,网页整体效果好;对考核方法也进行了改革,改为平时成绩和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实践成绩占30%,理论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综合效果比前几年未实施案例教学法有很大提高。

四、总结

药理学笔记范文4

关键词:旅游经济学;案例教学;制度安排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35-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不仅需要研究旅游业发展的理论专家,更需要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因此,旅游管理类专业的相关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虽然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能力低下、素质得不到提升。案例教学是将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现象作为个案,让学生去分析思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高校《旅游经济学》课程适时采用案例教学有其必要性。

一、《旅游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着眼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范畴,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智力素质、劳动技能等。《旅游经济学》是用西方经济理论分析旅游经济现象的一门学科,其理论性、实践性都非常强,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就问题做出判断。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能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提高胆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等。学生越充分展现自我就越能提高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这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而且能学以致用,符合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深入思考中得到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知识传播和素质能力培养达到有机结合,这也正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

2.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国正处在一个崇尚创新的伟大时代,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接班人的高校学生,培养其创新思维是当下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相对于过去“填鸭式”的教学而言,案例式教学是一种引导性、启发式教学。它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参与意识增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旅游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适时适当地提供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思考,能使学生的头脑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在对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由于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思想火花和思维方式相互碰撞,教师的肯定带来学生思考的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得到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

3.着眼于师生互动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相长。案例教学过程是一个依据教学内容要求、以案例作为材料、以讨论分析为主要方式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由于打破过去“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同学们以主体身份参与其中,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得到激发,这就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师生互动交流的目的,有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诚然,《旅游经济学》的授课要使用案例教学,教师就必须从教学案例库中精挑细选,需要不断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案例,在授课前要准备充分、在授课进程中要精心组织、在课后还要反思改善。对教师自身而言,这些过程其实是一次次自我充实过程,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旅游经济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案例的数量不足质量偏低[1]。案例是案例教学的物质基础,教学中案例数量不足质量偏低犹如“巧妇之于无米之炊”。教学案例来源的主要渠道有:(1)采用现成案例,即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国内外教材或案例库的案例;(2)开发教学案例,即根据教学内容通过一定渠道(网络等)自行编写。对《旅游经济学》这门课程来说,当前,高校和教师都开始重视教学案例的积累,然而教学案例还是缺乏。案例教材少,国内《旅游经济学》案例库建设严重滞后,教师编写案例的积极性和能力不高。虽然国外教材或案例库的案例较多质量也较高,但采用符合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案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然而《旅游经济学》教学案例本土化进程滞后,因语言、思维、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用其案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多引用非本土化的国外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将大打折扣。

药理学笔记范文5

关键词:院系层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转型社会的深刻变革,心理危机的诱发因素日益复杂化,大学生心理危机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障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院系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基础层面,是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载体。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研究和实践现状

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基本集中在校级层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按照构建要素划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构建模式,一种是根据心理危机发展的程度逐级构建,一种是根据干预主体的不同层面逐级构建,即宿舍、班级、院系、心理咨询中心和学校五级联动机制。研究中往往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框架近年来得到逐步完善。大多数研究认为院系层面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加强对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在大学班级设立心理委员,但是对院系层面的研究不够系统深入从实践方面看,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内部沟通协作机制不健全,尤其体现在校院两级。院系是危机干预组织网络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校院之间没有很好的联动机制,势必影响班级、宿舍等其他级别发挥作用。其次是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运行中权责不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专业性较强已成为共识,加强体系内非心理危机干预专业部门和非专业人员的培训已引起广泛重视,但是除了提高专业素养之外,信息反馈、快速反应和支援等机制的建立也是整个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是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监控力度不够,后干预问题容易忽略。最后是院系、班级、宿舍层面干预力度较弱,多为事后干预,对校级层面的整体支持薄弱。

二、院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必要性

院系在整个校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顺利运行的扎实基础和坚强后盾。

(一)心理危机的产生往往与社会冲突导致的价值观问题密不可分,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观层面的正确引导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缓解心理危机,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处理危机的过程中获得更高层次的成长和新的平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个体的心理层面的问题处理开始,把心理素质的培养看成是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起点和切入点,从而借助心理活动的调解来完成道德内化所需的心理要素的培育。在院级层面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能很好地发挥辅导员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在实践中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在有效利用二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综合处理问题,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系统化的体系也有助于在处理学生异常行为和心理问题时更有针对性,提高危机干预资源利用效率。

(二)在院级层面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能够进一步完善危机干预体系在院系层面的领导组织机构,在学校指导性意见下制定符合院系实际情况的危机干预制度,使院系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时,既有针对性又富有创造性。同时,能够更好地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危机干预意识,使院系层面下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更加明确。除了组织制度方面的完善,构建院系层面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还有助于充分挖掘院系其他心理危机干预资源,更好地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其中,任课教师同样是学生在校强大的社会心理支持资源,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和人格魅力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影响很大,在学生遇到心理危机的时候任课教师同样具备安抚劝慰引导的能力。院级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一方面能够通过院级加强对全体任课教师在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中的要求,提高全员育人的意识,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选聘部分教师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某些特定工作,如心理危机学生在课堂表现和成绩上的反馈,纳入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重要补充。共青团组织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力量,在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把共青团工作纳入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可以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陶冶情操,实施不同的危机主题预防教育帮助提高适应能力,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砺练意志品质,充分利用健全的服务网络和群众组织,完善信息反馈系统等等。

(三)校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是覆盖面和精力有限,无法很好地服务于日益增多的大学生群体。院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能够促进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的专业化。在校级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提供的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性指导意见下,院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可有效利用和扩展院系层面信息沟通网络的作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和宿舍管理等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相关信息。心理危机的发生或预警往往有一定的信号释放出来,学院根据掌握的有效信息和干预预案,第一时间将可能发生危机的影响程度在干预能力范围内降低到最小,为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下一步工作做好铺垫。危机干预需要连续的、长期的、全面的监控,院级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在这方面发挥基础性的作用。院系可以通过健全的信息网络,在危机干预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当事人保持一定程度的关注,并及时与专业工作人员保持沟通,巩固危机干预成果,进一步解除危机隐患,从根本上促进当事人的心理成长。

参考文献:

[1]廖深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J].教育评论,2007(5):84~85.

[2]王建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探源和策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88~91.

药理学笔记范文6

关键词:学分制;国际班

一、国内高中学分制实施简述

学分制是配合选课制产生的,始用于美国高等教育。学分制由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Charles W.Eliot)于1869年首先确立实施。因为学校同一系科的学生所学的课程及其学习进度不相同,学年制的管理已不适用。为掌握学生学习状况,转系、转学、毕业等事项,需要建立一个衡量学生学习状况并可供比较、判断的统一标准。学分就是这样一种衡量学生课程学习量的标准计量单位就产生了。

高中学分制最早在我国是在世纪20年代江苏省部分学校实施的。1919年4月,当时的教育部下达咨文,允许试行选课制。1920年6月,江苏省通过决议,拟定总学分和每周课时的2/3用于必修课,1/3用于选修课。这段时期,部分高中对实行学分制做了不少有益的实验,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东南大学附中、江苏一中等。再到1948年选课制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随着选修课的一再缩编,文理科的取消,学分制也名存实亡。

2003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该方案将选课制和学分学分制引入了高中课程,明确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共设置8个,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每一领域由课程重要性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每一科目又由若干模块组成,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 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学分6),选修学分Ⅰ不低于22学分,选修学分Ⅱ不低于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以上文件明确提出高中新课程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过早偏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由于学分制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全面实行。

二、普通高中国际班分类

普通高中国际班,有些地方也称作国际部、 国际课程班是指普通高中与其他具有课程资源的国内外机构合作开办的以招收中国本土学生为主,通过整体或部分引进国外优质课程, 为学生提供国内和国外课程体系,以将学生送往国外升学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类型。目前在高中阶段涉及的国外课程有中美合作AP课程和美国PGA课程、中英合作A-Level课程、IB文凭课程和WIC课程、加拿大BC省高中课程等。

目前国内高中国际班存在不同的层次和分类,有学者根据不同标准将国内高中普通国际班分为三类,一是根据将招收的学生是否纳入中考招生计划,有无普通高中学籍可以将高中国际班分为普通高中计划外招生的国际班和普通高中计划内招生的国际班。二是根据课程结构将高中国际班划分为文凭班和课程班,区别在于毕业时取得政府部门的高中文凭还是国外大学认可的课程证书。三是根据国内普通高中所具备的合作项目的国家或学生意向留学的目的地,将高中国际班分为“中美班”、“中英班”、“中澳班”、“中加班”、等,基本涵盖了目前的热点留学国家。

三、普通高中国际班推行学分制的原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此政策导向的推动下,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明确提出要以教育国际化为未来十年发展战略,部分省份更明确支持推进高中国际化发展。如北京市提出依法支持首都高中与国际知名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合作办学;上海市明确提出,高中阶段应“适当”引进优质国际课程,开办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推进高中课程的多元融合,加快课程改革,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可以看出,出国留学热正为国际班的课程改革和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机遇,国际班应当依靠现有的资金、师资、政策优势,引入国外先进的课程资源和评价体系,提升办学质量。

首先,在普通高中国际班率先实行学分制是在学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的有益探索。高中实施学分制有利于改变学校的办学理念,积累实施学分制的成功经验。对学校自身来说,学分制可以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好的规划和管理出国学生的课程和成绩。

其次,实施学分制必须以大量的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为前提,这就会促使学校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