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

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范文1

经过深入研究和大量实践,我认为课堂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在认真分析、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情的同时,只要落实“四巧”,挖掘出更多的数学思想、理念,就能提高课堂练习效果,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内容“巧安排”,确保有效贵在精

课堂练习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新课标倡导“大数学”概念,其内涵之一就是不要单单着眼于某节课的内容,要把数学作为一个整体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在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教学时要把练习内容进行巧妙合理的安排,以更好地启发学生作深入的探究,真正掌握技巧和规律。

1.新授课的练习起点要低

一个班级学生从人数多,个体差异大,接受新知识的快慢和领悟能力差异大,即使反应快,接受新知识快的孩子对刚刚习得的新知识也有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因而,新授课的练习安排起点要低,让更多的孩子参与知识运用、理解的过程,教师在练习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知识、归纳要点,理清知识的重、难点,使学生顺利从体验过渡到理解,从理解过渡到运用,从运用知识中获取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2.巩固练习要有深度

在巩固练习的安排上,既要注意到学生的知识面,又要考虑到练习应有一定的难度。低起点强调练习的基础性,而练习有深度则强调不但要巩固新学的知识,而且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学习,关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关注学生的后续学习。如“除法‘分桃子’”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在正确计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整理和复习”的练习安排要为“练”整合

“整理和复习”是北师大版每一册教材都安排了的,为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前面新学的新知识而安排的。一般包含两至三个单元的知识点。知识点在教材安排的练习中是零星的、分散的,从一个单元的知识到另一个单元的知识之间,思维的跨度较大。因而教师在练习教学中,就要将内容加以整合、把知识要点编织成网络,更易于学生在头脑中“打包记忆”,使所学的知识在练习中得到融汇贯通,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否则零散的作业的堆砌,练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不仅在无形中也加重了学生作业负担,耗时又费力,而且在内容的安排上,如果没有注意学生思维过程的整合,不充分挖掘内涵,只是走过场,那样的练习是事倍功半的!

我在教学五年级的“整理和复习”时,一般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然后做一些闯关练习,最后还要安排学生或分小组或个人独立完成一份关于“整理和复习”内容的手抄小报(低年段的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办手抄报整理知识的技巧),让学生自己学会整理知识,疏理知识,学会在办报过程中整理知识的运用,设计美观的画面,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表达出学习这些知识时应该做到的和应该注意的。孩子们每次创办的手抄报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分、展评、表彰。这样的安排,孩子们不觉得这是在做数学作业,而是在完成一件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作品!他们投入、快乐、比学赶帮,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练习目的达到了,孩子们的知识也得到了巩固,数学学习能力也大大提高。

二、形式“巧采用”,激活思维趣味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我们设计的练习教学内容是经过精巧安排、深思熟虑的,那还远远不够。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天枯燥无味的练习是会让学生生厌而不乐意去学习的,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学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因此,在练习设计时,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如:将“整理和复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在教师引导和指拔学生怎样疏理和整理前面新学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疏理和复习,可以让他们把疏理出的知识点(可以举一点例题,解题技巧、注意事项、小资料等)通过办手抄小报的形式进行,低年级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创办一张,中高年级可以独立承办,并开展有奖展评活动,展评过程中还允许对手抄报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就像这样,尽量给学生一个自由翱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表现的舞台,创设开放的练习情境,让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参与复习和疏理,学生兴趣很浓,既复习了知识,还会创举出很多例子,会写出提醒同学学习这些知识、应用这些知识应该注意的地方,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同时,还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数学知识的美也是魅力无穷的!此举比教师过多地讲解引导并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效果要好得多。

三、过程“巧组织”,提高劲头促参与

数学课堂练习过程是每一节数学课很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没有教学新知识环节设计的魅力,练习模式也比较单一,就造成了教师在课前设计教学时往往重视新授知识环节的设计,却忽视了练习教学这一重要的一环!在听过的课例中,许多教师的课是“凤头鸡尾”,开始上得很精彩,可是到练习教学时不仅形式和内容的安排上有欠缺,而且在练习的组织过程中也是没有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效益就没有达到尽可能高的理想状态。公开课如此,那么随堂课的练习组织呢?因此,课堂练习也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尽量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形式童趣化、组织方式民主化。

四、练后“巧反思”,形成习惯强技能

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范文2

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

当前,社会上、教育部门谈论最多的就是"减负"一词。尤其是在小学,"减负"所指的是小学生没有作业、不布置作业?做为我们教师来说,没有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智慧水平得不到相应发展,课堂教学得不到及时反馈与评价。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实施有效备课中,只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着迷于习题集,作业形式单一、陈旧,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中,作业内容枯燥乏味,缺少个性化。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适当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得不到真正的体现。故我们决定将提出"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的实践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标

2.1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师布置作业的量、难易度、形式等进行研究,使作业起到真正的效果,既巩固知识,又对教学进行延续与补充。

2.2为了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设计作业时应面向全体,在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在容量上,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在形式上,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3.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重点在1所1600余名学生的小学中进行。本次实验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同时还采用观察法、调查问卷法、实验法等。组内研究人员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通过边实验、边研究、边反思、边总结经验,获得研究数据,得出结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再修订计划,再研究,再反思,最终得出有效的措施。

4.课题研究的过程

4.1准备形成阶段(2012年6月-2012年8月)

4.1.1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优化课题研究的内容。

4.1.2确立启动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1)成立课题研究组: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本课题主要以本组成员为主研,个别数学教师参与。

(2)通过看、听、访等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前期调研,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4.1.3理论学习。通过自学、集中学习的形式,查阅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素养,为课题研究做好知识储备。

4.2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5月)

4.2.1实施问卷调查,在一-六年级学生中各抽60名学生对作业布置的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

4.2.2针对调查问卷与组员进行研讨,寻找问题的关键,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在课堂中实验。

4.2.3采取边实验、边研究,不断改进方法,总结经验,认真撰写研究心得。

4.2.4在三、四、五年级中全面实施数学作业有效设计活动,变枯燥的作业为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4.3研究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8月)

4.3.1课题组成员对一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将积累的过程性资料进行汇总、整理。

4.3.2总结课题研究中的经验与不足,认真反思。

4.3.3收集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结题做准备。

4.3.4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认真做好实验结题验收与成果鉴定工作。

5.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围绕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积极开展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

5.1研究总结出了有效的实施方法。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亲自"实践--研究--反思--再实践--再研究"总结出了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实施方法,即优化作业量、作业题型、作业类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变得"想做"、"会做"、"爱做"、"乐做"。

5.2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也就要求我们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们研究目的明确,积极性高,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不断实践、反思、研究,总结经验,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组内成员将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感想及时整理并发表于相关杂志、报刊上。

5.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得到了创新,学生也从过去单一、枯燥的"题海"中解脱出来,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实践性作业,变硬性统一的作业为自主性的作业,变封闭性的作业为开放性的作业,变回家完成的作业为校内完成的作业,将学生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同时,学习热情也得到了转变,已经由以往看到数学题就不想做、不愿做,转变成为"想做"、 "爱做"、"乐做"。

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内涵及作用;存在的问题;原则和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合理安排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学生更多地成为作业的工具和应试的机器,使得作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苦不堪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布置作业才能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呢?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作业的内涵及作用。

1、作业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作业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它包括阅读作业,如复习、预习教科书,阅读参考资料、文化和科技读物等;口头作业,如朗读,背诵课文等;书面作业,如回答问题,演算习题,绘制图表等;实践作业,如课外实验、测量,社会调查等。可以说,作业是一种与学习有关的思维活动。

2、作业的作用。首先是自选作业,由学生自由选择完成。这样既能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改善作业效果,学生也能享受到做作业的主人的快乐。其次是分层矫正作业,有利于学生在教学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选择作业,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是研究性作业是综合的专题学习,学生在驾驭专题学习中容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二、当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小学,数学老师每天都要布置一些课外作业,但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家长监督,有的学生就借故拖延,甚至不做,从客观上讲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形式单一,缺乏活力。

农村小学数学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多以计算题唱主角,借助纸笔完成,以书面的形式来呈现,又是要求个人完成。这种毫无趣味可言的课外作业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数学作业产生了厌倦的负面情绪。

2、毫无层次,无的放矢。

有的老师在作业布置时“一刀切”,没有层次性,无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造成“差生吃不消,优生吃不饱”的状况,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和优等生的发展。

3、内容重复,乏味低效。

教师布置作业时,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总是写呀、算呀,学生感到的是负担和乏味,体验不到做作业的乐趣,导致了它的低效甚至是无效。这样的作业除了加重学生的负担之外,对农村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折磨。

三、农村小学布置数学作业的原则和策略。

1、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多布置趣味性作业。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我们应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事、谜语、童话、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有兴趣,把作业看作是没有负担的学习,乐在其中。例如: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马虎记日记的故事:《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故事。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2、作业形式多样,切忌大同小异。

教师要改变作业单一化的弊端,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不同程度地享受着成功的体验。例如:计算题作业是由数字与运算符号构成的抽象枯燥的作业,学生计算时容易产生烦燥的情绪,因此注重作业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比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形式。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料,有效的布置,数学日记,口头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剪报等多种样式的作业,同时融合其它学科其它学科的内容,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与生活实际接轨,鼓励学生勇于实践。

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例如教学“利息、利率”这一内容后,可以安排以下作业:做自己的小会计,到银行去了解利率,然后把你积攒的钱存起来,想一想怎样存最合算?把你的分析汇报给大家听。在这一系列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极为深刻,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数学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4、作业要有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综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92-02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体,以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潜能为目标。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需要从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等多角度去设计与实施,本文仅从关注综合的角度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以综合为基础,精心设计问题

综合与实践内容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解决问题。针对问题情境,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用知识和方法,感悟数学各部分之间、数学和生活之间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因此,问题情境的设计首先要体现综合性,既包含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需的各领域知识的综合,又包含学生所用方法的综合。如六年级的《设计运动场》,首先提出任务:为学校设计一个小型运动场,运动场共设4条跑道,最内侧跑道内沿长200m,每条跑道宽1m。要求学生计算运动场的占地面积并设计100m和200m赛跑的起跑线。由于学生对运动场比较熟悉,根据生活经验首先会想到运动场一般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组成,长方形的长是两条直线跑道的长,宽是两个半圆的直径,这样就将生活问题抽象成了数学问题,而后的确定跑道直道和弯道相关数据,绘制跑道平面图,确定100m和200m跑道位置,则需综合用到比例、周长、面积、体积等多方面的知识解决。这样设计的问题,联系学生生活,密切结合教材,解决此类问题没有现成的题型可以套用,需要学生结合实际,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既可以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巩固技能的掌握,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综合多种学习方式,全程参与学习过程

综合实践的本质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是以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的学习活动。面对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学生不能依赖教师的讲授,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而是需积极参与到“做”“观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寻找办法,积累经验。因此,综合与实践的学习,需以学生为主体,综合动手实践、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全程参与学习过程,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五年级的《铺一铺》,让学生探索6种平面图形(圆、正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哪些可以密铺。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猜测或想象,哪种图形能用来密铺?之后通过动手操作进行验证,最后展示交流,将密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呈现出来,加深对密铺的理解。

三、重视反思评价,多途径展示收获

好的问题设计使综合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主题学习的机会,但如果仅停留在孤立的学习数学的层面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在反思评价阶段恰当利用综合与实践主题密切结合其他学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既可以充分利用问题资源,又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六年级下册的《节约用水》,学生在活动前期通过查阅资料对我国水资源匮乏有了一定的了解,活动中又通过收集、计算学校或家庭中漏水水龙头一年的漏水量,对生活中水的浪费现象有了一个量化的认识,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做到节约用水呢?如何利用此活动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呢?交流与评价环节则可以以此为主题进行拓展,将活动延伸至学校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中。如通过办手抄报、黑板报,创作小品等多种形式交流收获;向全校学生、社区居民发起倡议书,号召大家珍惜水资源;大队部也可以以此为主题发起征文,让同学们写出自己的思索与感受等等。这样,一个节约用水的主题使得数学和品社、语文、美术等学科活动、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抒发感受,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成就感,培养了环保意识,又使学生在综合与实践中得到了综合发展。

四、注重多种能力培养,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

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范文5

“你知道吗”栏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拓展性知识的重要载体,是贯彻《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文化的重要体现。2012年前苏教版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材中没有安排这一内容,仅在三至六年级教材中进行了安排。2012版的一年级教材中增加了“你知道吗”这一栏目,各册编排次数统计如下:

在调查中我们有与王老师同样的感受,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对“你知道吗”内容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了这些内容的教学。有的教师在公开教学中将其作为一种装饰,只是用精美的课件呈现,实际未发挥多大的作用;有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仅让学生自由阅读,“你知道吗”所要传承的数学文化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如何在教学中将“你知道吗”栏目的功效落实到实处呢?

一、与教学无痕融合,提高课堂效率

苏教版“你知道吗”栏目是随各单元的内容相机编排的。如将这一内容与新知识教学无痕融合,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实现“你知道吗”栏目编排的真正价值。

如在教学“认识负数”这一内容时,我们首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水果批发市场一天运进水果3吨,运出水果2吨。在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记录的基础上,教师利用“你知道吗”介绍了我国古代记录相反意义量的方法——“粮食入仓为正,出仓为负;收入的钱为正,付出的钱为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正负数的含义和用途。随着教学的继续进行,又相机呈现了“正数”、“负数”的概念,并介绍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数学史的介绍与新知识的教学无痕融合,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还起到了在资料介绍这段时间内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与问题解决接轨,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中,如能结合具体的问题,科学安排“你知道吗”内容的渗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1.问题解决前激疑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应用”单元例2有关纳税问题之前,教师激疑:纳税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那么什么是纳税呢?为什么要纳税呢?怎样纳税呢?请同学们首先阅读“你知道吗”了解这些问题。这样激发了学生阅读理解“你知道吗”这一内容的兴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又适当拓展介绍了纳税的相关知识。此时,学生再解决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已不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层面,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无声地渗透进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2.问题解决中介绍

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1页第10题:你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素数吗?

8=( )+( ) 10=( )+( )……

在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激趣:根据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样的猜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你知道吗”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我国数学家王元和潘承洞,尤其是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成就。并指出“哥德巴赫猜想”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未能完成的“猜想”,希望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去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执著追求、不怕挫折、积极进取的精神也对学生进行了无声的教育。

3.问题解决后尝试

如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上,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你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曾有一种‘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你想学一学吗?”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尝试用这种方法解决前面复习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在激发学生兴趣、开拓眼界的同时,学生对数学这门科学由繁到简的内在规律又增加了一种感性认识。

三、与生活实际相联,加深新知认识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如能将“你知道吗”内容的呈现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加深学生认识,提高拓展性知识的实效。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过程中,在学生初步认识比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知道为什么许多同学的妈妈喜欢穿高跟鞋?为什么芭蕾舞演员跳舞时要踮起脚尖?”在学生“愤悱”之时,教师提出:“阅读了第71页的‘你知道吗’就明白了!”这样学生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你知道吗”文本的解读中去。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让学生分别计算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与不踮脚尖时下身的长度与身高的比值,“黄金比”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与数学活动融合,开阔学生视野

苏教版“你知道吗”栏目因篇幅的限制,数量上受到一定的影响,“你知道吗”呈现的内容相对也比较简洁。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提高栏目教学的实效?教学中可通过开展数学活动从以下两个层次进行。

横向拓展,即在某一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延伸。如许多“你知道吗”栏目介绍了一些中外数学家的贡献。教学中可开展“数学家的故事”专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到图书馆查找等形式收集某一数学家的故事。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可以口头交流,也可以用“数学手抄报”的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教师和学生合作,将学生收集到的数学家的故事用展板的形式集中呈现出来让学生交流学习。实践中,我们将“讲数学家的故事”作为学校“数学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班级、年级、学校层层宣讲、选拔评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纵向拓展,即围绕某一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挖掘。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你知道吗”主要介绍了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正四棱台体积的计算方法和中国古代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挖掘:古埃及、古巴比伦和中国古代在几何学上还有哪些主要成就呢?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拓展:古埃及、古巴比伦和中国古代在数学的其他方面又有哪些不同的成就?这样可以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同时,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其他国家和民族在数学文明中应有的地位,防止产生在数学文化史介绍中“唯我独尊”的情况。

五、与相关学科嫁接,实现教学双赢

为提高“你知道吗”教学的实效,将数学与相关学科嫁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六年级上册“五线谱里的音符与分数”运用两种方法进行教学,其效果大不一样。一是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度的讲解,学生虽然从分数的角度理解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所表示的时值之间的关系,但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时很难有情感的投入,学生机械地接受了这一栏目的信息。二是与音乐教师进行沟通,让学生带着音乐和数学课本同时走进音乐教室,这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音乐教师在乐理知识教学时,首先和同学们回顾了常见的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并用钢琴分别演奏这些音符,让学生对这些音符的时长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教师提出:“这些音符的时值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打开数学课本,阅读第61页‘你知道吗’这一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准确理解“五线谱里的音符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对提高音乐素养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了数学教学和音乐教学的双赢。

六、与前后教材沟通,提高使用实效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了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而“你知道吗”是随教学内容相机穿插安排的。这就可能出现,在前一阶段某一内容的后面编排了“你知道吗”而后一阶段没有编排,或者相反。也有可能某一内容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的编排中均安排了“你知道吗”内容。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前瞻后顾”,加强教材前后之间的沟通,才能充分发挥“你知道吗”栏目的功效。

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范文6

>> 小班化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 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浅谈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低段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浅谈 从小班化看课堂教学 小班化品德课堂教学初探 感悟小学英语小班化课堂教学 小班化教育与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浅析 “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探新 小班化条件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小班化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调控策略 浅说小班化的英语课堂教学 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小班化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浅谈小班化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试论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尝试 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尝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白景云")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小班化教学是在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的教学单位中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小班化教学可以直接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将更多的课堂时空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同时建立多元评价机制,评价载体多元化也是小班化教学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小班化 学生个体 自主学习 多元化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85-02

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全班;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实践证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就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使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一 学习方式的尝试

小班化学习,最突出的变化是学习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得学生更容易对学习产生兴趣。

1.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小班化教学实践之初,我把学生由原先的“插秧式”改变为“梯形式”,不仅让老师在上课时和每一个学生都能随时接触到,同时,能更加直接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让成绩好的同学带动后进生,利用小组的大环境去影响他们,利用小组竞争模式激励后进生进步,在利益诱惑下,当尝到甜头后,后进生逐渐增强信心,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让学生先学后练、检、议,在“自学――思考――质疑――反思”的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给学生更多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各种学习卡进行练习,或者小组展示,又或深入思考,小组交流。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得学生的探究不断深入。

例如: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选择部分教学内容通过自学――个别辅导的教学方式,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与新知有关的旧知,通过对旧知的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和愿望。

第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自我探究,然后通过小组交流深入探究,完成学习。

第三,独立练习,巩固新知。学生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第四,自主评价,完善学习。在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完善学习。

第五,个别指导,完成学习。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完成学习任务。

二 评价方式的尝试

1.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中, 以“人人有发展”“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为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不仅关注了学生最后的学习成果,更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建立了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机制。

第一,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指的是所有任课教师的互动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能更全面地接近孩子的本真,特别适合小班化课堂教学。

在小班化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通过“五美少年”的评比,每个月进行一次学生的评价、总结与反馈。“五美”包括行为美、乐学美、言行美、运动美、读书美。班主任联合每位任课教师每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态度、上下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阅读量等做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并对每个孩子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期望。最后班主任做好统计工作反馈给学生家长。家长和孩子针对教师的评价再进行自我评价,并且在反馈单上注明自己的困难或收获,以及需要得到老师的哪些帮助。这样每位任课教师的全方位评价为老师、家长有效和谐的交流和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第二,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学生通过自省产生内驱力,从而更加激励学生的自我发展。

我设计了“学生个人每日评价表”,具体包括学生的安全、卫生、纪律、学习、习惯养成等评价项目。各项目负责人每日进行评价,第二天反馈到签到本上,换取标志,天天积累,每月总结一次,奖励并反馈给家长。这既是回顾反思,又是促进提高。

第三,小组评价。小班化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在小组中活动,小组中的表现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所以,小组评价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

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班级,较之其他非实验班级,更重视班级教学空间和环境的设计。不同时间、不同课堂也出现了不同的座次排列。每人一椅一桌的设置可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变换为“梯形式”“围坐式”“u型组”“等号式”排列等, 改变了过去固定的“秧田式”排列。这种坐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意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评价的作用,定期开展小组内互评、各小组间互评的活动,让个体在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帮助下更快成长。

第四,家长评价。家长是学生的第一启蒙老师,家长也是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伙伴。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不仅补充了学校评价的空缺,更能随时随地进行,使得评价更具针对性、时效性。

“学生每日在校情况反馈表”,是我们针对学生家校评价易脱节而设计的, 内容包括:教师对学生上课发言、上课状态、行为习惯以及各科每天作业情况、各次测试成绩等的反馈,同时还包括学生在家中的自学状态,行为习惯的表现记录。反馈表极大地方便了家长与教师及时沟通,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校内外情况,便于教师和家长对症下药,对学生的不良习惯进行重点指导。

第五,个性评价。每个孩子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的评价也要体现个性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成长。为此,我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为每个孩子设立了不同的目标,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使每个孩子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在努力后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这样的评价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第六,成果评价。学习成果是学生学习的量化评价。学习成果评价的基本目的,是通过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活动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提升情况。通过评价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是教师自我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例如:数学学科就开展了除笔试之外的其他方式的评价,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我加入了口试内容。在正确列出算式的基础上,还要能够清晰地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种评价几乎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当然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同时还应该做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小班化教学为自主评价的全面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评价方式多元了,评价的结果也更科学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及时了,学生的参与面更广了。小班化教学不仅关注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也关注了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发展,还关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有效地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质疑能力及思维能力。

2.评价载体多元化

第一,小黑板评价,直观展示评价结果。小班化教学因为人数较少所以教室内有更多可以支配的空间,我为每个小组都配备了小黑板,摆在小组相应的后面墙边,放手让学生积极参加。比如数学科目进行小组讨论时,便可以在小组讨论分析后,派一名代表在小黑板上呈现他们的思考成果,让教室里的每个角都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地方。

第二,岗位评价,充分发挥激励作用。为使学生能从自律进而实现自治,班级设立了诸多岗位,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职责,进行自我管理。学生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越多,责任感就越强,班级的面貌也就越好。“我的地盘我做主”“图书管理员”“黑板清洁员”……这些荣誉都在每周的小奖状中以喜报的形式展现。

第三,档案评价,重视分析促进功效。我们的小班化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很多,为了使评价体系更系统、更全面,我们设立了小班化教学学生成长档案,详细记载学生各方面情况,表现、成绩、喜报,自己评、同学评、老师评、家长评,每月一评,学生、家长都很重视。同学问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了以评价促进步的作用。在此项工作中,我们没有停留在仅仅建立学生档案层面上而是更加重视建档后运用档案分析与跟踪调研。老师根据学生成长档案所提供的资料,建立了班级成长档案,对班级整体、学生个体进行分析,对自己的管理与教学进行反思,以不断地调整教育策略,寻找适合每个学生的最佳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