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卉照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陈小卉照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陈小卉照片范文1

几十年前,每年五月将临的时候,各工矿企業都会开展“五月鲜花歌咏比赛”的大型职工文艺活动。北京青云仪器厂的职工食堂里的大舞台,也就成了这项活动的主赛场。记得刚进四月,各车间的工会分会就忙碌起来,挑人进歌、找伴奏者,如何不影响生产还要练好歌,把这些准备工作都落实后,工厂厂区里每到休息时间就传来此起彼伏的歌声。仔细听听,还真有唱出专業水平的人物,再打听一下,歌者竟然来自部队里的专業歌舞团。对我们这家国防工業工厂来说,的确是不缺人才啊。

到了比赛那天,平日里身穿沾满油泥工装的工人们一律都换上了笔挺干净的制服。男职工还戴上领带,没有庞大的乐队,没有现代高级音响设备,没有剧场里的炫目灯光,有的是气势颇足的歌声,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经过训练后的整齐旋律,因为他们知道,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他们这是在为自己的美丽青春、为自己的人生憧憬放歌。

■张光/文并供图

我与外甥女38年前的自行车轶事

1974年的秋天,我请了探亲假回到北京。过了几天,我又约上只比我小3岁的外甥女苏苏去看望住在距离保定有十几里地的杨村的爸妈。我们坐火车到了保定,先去了大哥的老战友张保堂家,向他们借两辆自行车,骑车去杨村(因为给爸妈带了些东西)。走的时候,张大哥给我们拿来了两大袋苹果,说是给大家吃的。那苹果装得那个满啊,简直系不上口。然后他又指着院子里的两辆自行车说:这是给你们准备的,骑着去吧。

我们一看,好家伙!都是男车,又高又大,28式的。过去我们俩只会骑26的女车,而且还都是在北京那平坦的马路上骑;这样的高头大马哪骑过啊?不过俺们也不好意思说呀!再说带这么多东西,不用车也真不行啊!我俩推着车,张大哥一家把我们送到大门口。然后我俩就勇敢地骑了上去。

可是好景不长,一出保定市区可就玩完了。那农村的土路疙疙瘩瘩,还有几道深深的马车轧出来的车道沟。我们骑着自行车颠颠簸簸地跑,一遇上拐弯或纵横交错的地方,那深深的车辙一别就是一个跟头,人摔得老远,苹果也骨碌得满地都是,我们俩就这样摔了爬起来、爬起来拿上口袋去捡苹果、捡起苹果放在道边上,再把车扶起来,再接着骑,骑不多远再次摔倒…后来我们干脆就坐在大树底下吃起苹果来了。在那又渴又累又急又气的情况下,咬着那大苹果感觉那个脆甜啊……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

正在这时候,后面过来了一位“老骑兵”,看样子显然是久经沙场的了,只见他把他那辆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坐骑驾驭得服服帖帖,嗖嗖嗖一溜烟儿的往前奔;骑到我们面前停住了,下了车,和我们说:“闺女,你们是头一次在这乡下道儿上骑车吧?告诉你们,就在那两道车辙沟中间骑,两眼向前看,不要左看右看的,也甭慌,别在沟塄子上拐把,这样就不容易摔了……”说完他就骑着车往前走了;我和苏苏在他的骑车秘诀指导和示范动作下,居然摔跤的次数大大减少,嘻嘻哈哈连滚带爬地到了杨村,见到了爸妈,两位老人那个高兴劲儿啊,就甭提了!

住了几天要回北京了,爸爸带着我们到自家的玉米地里掰了两大口袋嫩玉米棒子,让我们带给保定张大哥家一袋,带回北京一袋。妈妈拐着她那一双小脚,和爸爸把我们一直送到村口,看着我们骑上车,还在后边喊:“慢着骑啊,别慌,小心摔着!……”

我俩还真争气,愣是一路骑下去没有摔跤,嘴里还高声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革命歌曲回到了保定。

■雅洁文/图

情谊三姐妹

彭立昭 陈家林

前生修来的缘分,我们成了姐妹。在邻居眼中,我家三姐妹是绝对的文静。套用一句话,是人品好。我们三个之间今生的情谊像淡淡的散着芳香。

年幼时,我们兄弟姐妹多,却没有照过一张合影。一直到1968年。二妹郭倩要去内蒙古建设兵团去了,难舍难分之时,在大姐郭卉提议下,姐妹仨照了一张合影作为留念。那年,大姐已从公安学校毕業分配到市公安局工作,而三妹还在市化工学校学习。

大姐比两个姐妹大18岁。婚姻,也当数大姐的最幸福。瞧,这是大姐一家三口第一次去西湖旅游时照的全家福。照片出来后,大姐专门把这张照片分别寄给了两个妹妹,从而使两个妹妹也更加热爱生活。

1978年8月,人到中年的姐妹三个难得有了一次相聚。那时,我们姐妹仨都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我们相约去小时候玩得最多的地方——北京动物园。

陈小卉照片范文2

【摘要】 目的 探讨正常牙合者瞳孔间距、内眦间距与上颌前牙宽度间关系。 方法 拍摄正常牙合者头部数码相片,利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技术测量瞳孔间距、内眦间距、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和上颌尖牙牙尖间距,然后统计分析瞳孔间距和内眦间距分别与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之间的关系。 结果 按不同性别及不同牙弓型分析,瞳孔间距和内眦间距分别与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存在显著相关性;多重相关系数分别为0.623和0.587。 结论 内眦间距与瞳孔间距可以作为上颌前牙选牙排牙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牙牙合; 瞳孔; 眼; 上颌前牙; 颌

上颌前牙位于牙弓的最前面,对面部的美观及发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上颌前牙缺失后,正确恢复其在牙弓中的位置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观点认为,两侧口角间距可以作为上颌六颗前牙的总宽度[1]。但是,口角的位置随着的年龄的增长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是否利用口角间距作为排列上颌前牙时的参考指标还存在争议。此外,有学者通过测量面部的一些解剖标志点间距,如瞳孔间距、内眦间距、鼻翼宽度等,来研究其与上颌前牙的关系[25]。以往的研究多为通过直接测量得到数据,而直接测量法容易受面部皮肤弹性的影响而导致测量失准。因此,笔者采用数码照相及计算机辅助测量技术研究分析瞳孔间距、内眦间距与上颌前牙宽度间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选牙及排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福建医科大学2004级、2005级及2006级福建籍2 158名学生志愿者中,按纳入标准选取正常牙合者116名,男性50名,女性66名,年龄(20.17±1.12)岁(18~23岁)。纳入标准:颌面部对称,无先天畸形,无正畸治疗史,安氏Ⅰ类牙合,牙列完整,排列整齐,牙合曲线正常,牙周健康,上颌尖牙磨耗度在1度以内[6];无眼球疾患,年龄≥18岁的汉族青年。

1.2 设备 X光机(AutoⅢNCMT Asahi Roentcen Ind.Co;Ltd.,Japan),数码单反相机(D200 Nikon Co.,Japan),个人计算机(天骄S2510X,中国联想公司),图像编辑软件(Digimizer图像测量软件),眶耳平面测定仪(自行设计)。

1.3 材料 藻酸盐印模材料 (Alginoplast HeraeusKulzer Co.,Germen),模型石膏 (超硬HeraeusKulzer Co.,Germen)。

1.4 方法

1.4.1 拍摄条件 受试者正坐在可调节高度的牙科座椅上,将X光机的耳塞置入受试者外耳道,用自行设计的眶耳平面测定仪使受试者眶耳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在X光机上悬挂一把T形尺,使之与地面垂直,作为量度标识,以便后期的数据处理;当三脚架上的水平气泡仪处于正中时固定数码相机,使相机镜头高1.2 m,镜头距离受试者1.5 m,调节焦距为100 mm,拍摄时统一使用快门线,所有的拍摄工作由同一研究人员完成。

1.4.2 拍摄数码相片 嘱受试者双眼平视,在下颌处于姿势位时对焦于受试者的鼻尖拍摄正面数码相片;然后张口器暴露上颌前牙,嘱受试者处于牙尖交错位时对焦于上颌两颗中切牙邻接处拍摄正面数码相片。

1.4.3 制取印模并灌注模型 应用藻酸盐印模材为每位受试者制取上下牙列阴模,然后超硬石膏灌注,根据制得的模型按牙弓型分为方圆型、卵圆型及尖圆型[7]。

1.4.4 计算机辅助测量 在颌面部照片和开口器暴露前牙照片上分别测量:瞳孔间距、内眦间距、上颌尖牙牙尖间距及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图1)。瞳孔间距:两侧瞳孔中心反光点间距;内眦间距:头部正面照片上两眼内侧上下睑裂的连接点间距。上颌尖牙牙尖间距:上颌尖牙牙尖顶连线距离。上颌六颗前牙宽度:两颗上颌尖牙远中面切线之间的距离。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 13.0软件包。统计学比较采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图1 实验数据测量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measuring datas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间比较及相关分析 内眦间距在男女性别中无统计学差异,而瞳孔间距、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在男女性别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均为男性>女性(P

2.2 不同牙弓型间比较 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在不同牙弓型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同牙弓型相关分析 不同牙弓型间瞳孔间距、内眦间距与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均存在显著性相关(P

2.4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将瞳孔间距、内眦间距、男女性及不同牙弓型等分别与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尖牙牙尖间距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见表5。表5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3.1 瞳孔间距及其与上颌前牙的关系 本检测瞳孔间距值与盛祖立等的测量结果相近,而Gomes等测量所得的瞳孔间距均值明显大于本测量结果[2,8]。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与盛祖立等的研究对象均为中国汉族正常牙合者,而Gomes等的研究对象为巴西籍青年,人种的差异可能是导致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本研究中,不论是按性别还是按不同牙弓型进行分析,瞳孔间距都是与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相关度较高的指标。Gomes等研究显示,瞳孔间距与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存在显著相关性[8];盛祖立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瞳孔间距与上颌尖牙牙尖间距存在显著相关[2]。由此可见,瞳孔间距与上颌前牙宽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另外,据文献报道,瞳孔间距在大约14岁时达到成年人水平后就趋于稳定,是比较有参考意义的一个面部标志[9]。因此笔者认为瞳孔间距是确定上颌前牙宽度的一个敏感指标,可以用来指导临床全口义齿上颌前牙的排列。

3.2 内眦间距及其与上颌前牙的关系 本检测内眦间距值与张淑英等及Gomes等的测量结果较接近[3,8]。此外,在本研究中内眦间距在男女性别中无统计学差异,这与文献报道一致,可见内眦间距的大小受性别因素的影响较小。

在本研究中,内眦间距与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尖牙牙尖间距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这与Gomes等的研究结果非常相近[8],然而,Gomes等没有将男女性分开进行比较。张淑英等的研究表明,内眦间距与上颌尖牙牙尖间距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仅为0.112[3],明显小于本研究,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年龄在18~23岁,而张淑英等的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较广(14~73岁);还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选用的研究对象均为正常牙合,而张淑英等的研究对象不为正常牙合。本研究中男性的内眦间距与上颌前牙宽度间的相关度要高于女性,提示男性的内眦间距更具有参考意义。

此外,当按牙弓型进行分组分析时,本研究发现不论是方圆型、卵圆型还是尖圆型组其内眦间距与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发现,不论按性别还是按不同牙弓型进行分析,内眦间距总是与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也较稳定。有报道显示,内眦间距在8~14岁时达到成人水平后基本保持稳定[1011],因此,本研究认为内眦间距可以作为一项稳定的指标用以指导临床排列上颌前牙。

3.3 关于上颌前牙宽度及尖牙牙尖间距 本研究中,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在男女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测量值明显大于女性。Gomes等的研究中,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也是男性明显大于女性,且均明显大于本研究的测量结果;上颌尖牙牙尖间距的测量均值亦大于本研究的测量结果[8]。说明,总体上福建籍青年正常牙合者的前段牙弓宽度小于巴西籍青年。但姚月玲等测得的均值与本研究较为接近,且显示上颌尖牙牙尖间距男性测量值大于女性,男女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5]。

按牙弓型进行分析,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大小依次是方圆型>卵圆型>尖圆型,上颌尖牙牙尖间距大小依次是方圆型>卵圆型>尖圆型。此外,Tukey两两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方圆型与尖圆型者的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而卵圆型者与前两者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这也从侧面说明卵圆型是方圆型和尖圆型之间的过渡牙弓型。因此,在全口义齿排列上颌前牙时,应该按照性别及牙弓型进行区分,总体上男性的前牙宽度应大于女性,所选的前牙应稍大,方圆型者的前牙宽度应较卵圆型者大,尖圆型者再次之。

3.4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及其意义 本研究中,瞳孔间距、内眦间距分别与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当按照性别及不同牙弓型分开分析时,这些相关性有的增强,有的则减弱。因此笔者将性别及不同牙弓型作为自变量与上述两个指标一起分别与上颌六颗前牙宽度及上颌尖牙牙尖间距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推导出回归方程。其多重相关系数较绝大部分一元相关系数明显增大。说明在上颌前牙的选择与排列时应避免选择单一的指标作为参考,而应该尽量综合考虑多个指标,这样有利于提高预测值的精度。本研究推导出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可以作为临床全口义齿上颌前牙的选择与排列的指导。

此外,本研究采用数码照相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测量来研究瞳孔间距和内眦间距与上颌前牙的关系,为临床选牙、排牙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本研究的结果可供指导临床选牙及排牙。

参考文献

[1] 马轩祥. 口腔修复学[M]. 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46.

[2] 盛祖立,李 莹,刘 蔚. 尖牙、瞳孔、口角位置的测量研究及临床价值[J]. 口腔医学, 1998,18(4):189190.

[3] 张淑英,娄景芬,周俊芝,等. 天津汉族人内眦间距鼻翼宽度与上前牙的关系[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1994,15(4)1213.

[4] Mohammed A A. Inner canthal distance and geometric progression as a predictor of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width[J]. J Prosthet Dent, 2002,88:1620.

[5] 姚月玲,欧阳官,汪文骏,等. 鼻宽、切牙乳突与上前牙位置关系的测量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2,8(1):112114.

[6] 易新竹. 牙合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5.

[7] 皮 昕. 口腔解剖生理学[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4.

[8] Gomes V L,Goncalves L C,Prado C J D,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facial measurements and the mesiodistal width of the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J]. J Esthet Restor Dent, 2006,18(4):196205.

[9] Bindra B,Basker R M,Besford J N. A study of the use of photographs for denture tooth selection[J]. Int Prosthodont, 2001,14:173177.

陈小卉照片范文3

【关键词】海南岛;树皮布;百越民族;南岛语族;黎族

【作 者】高泽强(昂•德威宏韬),海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海南,5722 00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4-454X(2007)02-0144-008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Bark cloth of Hainan Island

Gao Zeqiang

Abstract: Bark cloth is the first kind of clothes which is called cloth by man It is a powerful evidence of the clothes development from cloth containing texti le to the one without textile In Hainan island, bark cloth is the originator of Li people’s traditional clothes, it plays an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 op ment of Li people’s textile We can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origin of Li peo pl e from the bark cloth cultur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bark cloth culture T hi s article explores the bard cloth culture of Hainan is land from five different sides to deepen our acquaintance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Li people’s historicalculture, especially Li people’s historical culture, especially Li people’s o rigin.

Key words:bark cloth of Hainan is land; the value of historical culture; the south is land language group

历史上,海南岛的服饰文化,基本上可以说是黎族的传统服饰文化。黎族服饰徇丽多彩,特 色 鲜明。然而对于黎族服饰的始祖――树皮布,以及树皮布在海南岛历史文化中的作用,人们 较 少关注和了解,2004年初出版的《中国黎族》对树皮布的描述也仅寥寥数语,只有在2005年 底出版的 《黎族传统织锦》一书中才有较详细的介绍。本文拟对黎族树皮布及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 探讨,以期更多的同仁来关注和研究。

一、从环太平洋看海南岛的树皮布

在人类初期,当原始先民懂得用树叶、草条、树皮或兽皮,以串、挂或拴等方式披到身上, 以遮身蔽体、挡风御寒时,标志了人类最初服饰的出现。后来,人类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和 经验积累,渐渐懂得利用树皮的纤维制作衣被,树皮布由此产生。树皮布到底产生于什么年 代,现在已无法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最初能称之为布的服饰也许就是树皮布了 。

海南岛地处中国华南至东南亚这一广阔区域的地理中心位置,同时也是这一区域远古文化交 汇或传播的必经之地。树皮布文化是环太平洋区的古文化特质之一①所以探讨海南岛(或 黎族)树皮布文化,有必要将视野放在这一广阔的区域来考察,在比较研究中探讨其 文化渊源或类似的文化现象。

20世纪30~50年代,东南亚发现了一批与树皮布有关的文物。1941年,法国学者在老挝、柬 埔寨 等地发现用于制作树皮布的锤子;后来,印尼发现树皮布锤,年代距今约1000-1600年;接 着在菲律宾也发现树皮布锤,为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2000-1700年);1956年在马来西亚 加卫多丹吉沙发掘到树皮布锤,距今3500-4500年;在泰国发现的树皮布锤年代也较 久远,约在距今3500-4500年之间。②70年代,在越南青铜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树皮布石 拍 就更多;9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香港、珠海、深圳等地区,发现了迄今世界已知年代最早、 用于制作树皮布工具――石拍,时间在6000多年前。③

对于台湾树皮布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40年代,日本人鹿野忠雄在《台湾考古学概观》 一文中首先描述了白水溪出土的石拍,认为这些石拍是用来制造树皮布的;1962年台湾中 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凌纯声教授认为,白水溪石拍是一种制作树皮布的“装柄打棒”。在 台湾地区众多的文化遗址中,有多达27处伴有树皮布和石拍出土。④凌纯声对此指出:“ 树 皮布文化在中国的起源甚古,可能早至石器时代,与印纹陶同时存在,在用麻丝纺织之前 ,如在史前考古学上能找到拍打树皮布的石棒,则今分布在整个太平洋区的树皮布文化,可 以假定是起源于中国的。”⑤

从现今考古发现石拍的范围来看,大致分布在北纬30度以南的地域,具体地望为东亚大陆包 括由中国云南至福建以南、东南亚大陆及岛屿、中美洲墨西哥一带。⑥香港 中文大学邓聪教授在分析了世界各地树皮布石拍后指出:“按现今所知在东亚大陆范围,以 珠江口文化的树皮布石拍,流行于距今5000-6000年前之间,是迄今东亚已知最古老的树 皮布文化系统。由环珠江口南向中南半岛,越南北部冯原文化有丰富的树皮布资料,年代可 能在距今3500-4000年之间。泰国及马来半岛的树皮布文化稍晚,在距今3500年。太平洋岛 屿均为树皮布文化繁盛区域,其年代更应在距今3500年之后,至于美洲中部树皮布/纸文化 ,如阿兹台克及玛雅文化,均盛极一时。中美洲树皮布文化上限不超过距今2500年。”⑦ 对于 树皮布的传播路线,他认为:“树皮布技术扩散的过程,估计很可能是由南中国中南半岛 菲律宾台湾的传播途径。”⑧为此他进一步指出:“事实上,树皮布衣服是亚热带地域 人 类衣服的基层文化。这样看来,发源于中国的纺织丝布和无纺织树皮布,同样是具有世界性 影响的重大发明。丝织品由丝绸之路,自中国西向在路陆上流通远达西欧,最后进入英伦三 岛。另一方面,代表着树皮布技术扩散的树皮布之路,自南中国南向经中南半岛,从海路上 席卷东南亚岛屿后,再跨过太平洋岛屿进入中美洲。”⑨

据此,海南大学周伟民教授在研究海南岛树皮布文化后指出:“如果邓聪的结论是符合实际 的话,那么,海南岛不是处于源头位置、起码也是从南中国(比如环珠江口)传到中南半岛 的中途站。这样一来,或许可以推测,海南岛的树皮布石拍的存在,最早是珠江口的6000年 前与云南白羊树石、越南北部冯原石拍之间,即距今5000-6000年左右。”⑩这个推测是 需 要勇气的,同时也具说服力的,它第一次向人们点出了海南岛树皮布文化在环太平洋树皮布 文化中的位置。

海南在树皮布文化研究方面开展得比较晚,但其已引起不少专家学者的重视,相信海南岛的 树 皮布研究将会有更多的成果出现。有专家指出:“在未来的日子,对海南树皮布及其石拍的 研究工作,有必要从南中国沿海以至越南东岸相对应的资料互相对比中定位。”[11] 这无疑给今后海南岛树皮布研究指了明方向。

二、海南岛发现制作树皮布工具

考古资料表明,在10000年以前海南岛已有人类居住,但遗址仅发现一处,这说明当时人类 在海南岛活动规模或空间尚较狭小。然而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海南岛的活动范围逐步扩 大。从海南岛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物及其特征看,当时人类活动的足迹已遍及全岛。在新石 器时代中期,即距今6000年前后,工具制造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如磨制的梯形石斧、石 锛已普遍使用。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000至5000年之间,人类普遍使用有肩有段石 器 和中、大型石铲,说明当时的生产力比过去又有较大的提高,原始农业已有较大发展。另外 出土大批形式多样的石制和陶制是网坠,说明当时居于沿海河滨的居民,渔业是其重要生活 来源。大量陶器、陶纺轮的出现,说明当时的居民已经掌握了制陶方法,普遍制造陶器。石 环、石珠、陶制、陶耳坠等物的发现,不仅表明当时人们能制作各种形式的装饰品,且已形 成了爱美、审美的原始艺术观念。[12]这里特别要指出是石斧、石锛、陶纺轮的发现 ,标志了当时人们已懂得手工制布且已从事纺织。

在历代古籍文献中,关于海南岛古代的树皮布文化,自宋至清均有记载。

宋《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九《琼州》条:“……号曰生黎,巢居洞深,绩木皮为衣, 以木棉为毯。”

元《文献通考》卷三三一黎峒条:“黎峒其地有黎母山,黎人居焉。旧说五岭之南,人杂 夷獠,珠崖环海,豪富兼并,役属贫弱,妇人服缌绠,绩木皮为布。”

元《宋史》卷四九五《蛮夷传•黎峒》:(黎族)“妇人服缌绠,绩木皮为布。”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二十九册《广东》下:“黎人短衣名黎桶或即树皮布所制 。”

清•张庆长《黎岐纪闻》:“生黎隆冬时取树皮捶软,捶软,用于以蔽体,夜间即以代被, 其树名加布皮,黎产也。”

清•光绪《崖州志•黎防一•黎情》卷十三:“绩木皮,吉贝为衣,长或过膝,短过 逾脐,服仅掩腿。”

从这些古籍的记载可知,海南岛的树皮布在唐宋时依然流行。

树皮布作为纤维物,易腐烂,尤为在海南岛这种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中更不易保存。然而作 为制作树皮布的工具之一――石拍,却能够保留下来,海南岛的不少地方就发现了石 拍,这成了研究海南岛树皮布文化的重要物证。

1997年10月,邓聪教授到海南考察,在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发现陈列品中有两件打制树皮布的 工具――石拍,均为双肩有长柄,长15厘米―20厘米,宽8厘米―10厘米,下沿圆钝 未见有刃,展馆中标为“有肩石斧”。他认为此类石拍可能与树皮布制作有关系,“ 如果是 正确的话,这是第一次从海南岛史前时期文物中,确认出与树皮布石拍有相关的遗物,于海 南岛考古学是一重要的发现。”[13]2003年他再次来到海南进行田野调查,在白沙黎 族自治 县元门乡其托村采集到一件棍棒型石拍,两面拍面沟槽痕有些差别,一面为三条痕, 另一面为四条痕,有三条沟槽痕的拍面明显刻痕较浅。[14]

在海南岛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几乎每处都伴有这样的石拍出土,当地农民在耕作时时有捡 获。1992年春节期间,笔者在老家的一块种植甘蔗坡地就拾到4件小石器,当地黎族群众称 为“雷公石”。当时笔者只认为是石器时代的人类用于生产耕作的工具,但其具体用途却难 以确定,直到看了邓聪教授的论文后才茅塞顿开。这4件石器中一个为半圆型,长约12厘米 , 最宽处为5.5厘米;另一个为长条型,长12厘米,宽3.7厘米,石器背部有淡淡的直线条沟 ; 剩下的两个为有肩石斧,大的刃部和左边肩已破损,小的长7厘米,有肩部宽3.5厘米。这4 件石器中可否有用于制作树皮布的石拍?尚待考古专家鉴定。

三、海南岛树皮布的制作

几千年前,海南岛上的先民们如何制作树皮布,目前已难考证,人们只能从考古发现的石拍 进行推测。当今,在一些比较偏僻的黎族村庄,仍有一些老人会制作树皮布。从这些老人 制作树皮布的过程,可以了解古老的树皮布的制作方法。

在偏僻的村寨中,当人们需要制作树皮布时,必先上山选树,并在选中的树旁打上茅草结, 或 在树身的表皮上用刀砍一个交叉符号――“×”(不能砍得太深以免伤到树里面的纤维),表 明该树已有主人。到农闲时,即可上山对已选中的树上下各砍一圈,间距则根据需要而定, 然后从上下圈之间用刀尖划出一条很深的直线,接着用刀和其他工具从直线处慢慢撬开, 将树皮和树干剥离,直到最后将整块树皮取下来,然后将树皮卷起来扛回家。如果想取多块 树皮,则可把树砍倒再取,取树皮方法与前述一样。

根据已退休的原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国全副研究员介绍,黎族制作树皮布一般有三道程 序,他戏称为“三拍”:

第一拍,将从山上取回的树皮展开、压平,然后用木棒或刀背拍打树皮以去外皮,直到最后 剩下里层的树皮纤维,这便是制作树皮布的原料。

第二拍,将里层树皮放到火灰水(用箩筐装草木灰,在灰中置清水,清水透过灰层和箩筐, 滴到筐底下用于接水的陶盆里)中浸泡,为期大概10天左右,然后捞出树皮拿到水边去拍打 漂洗,好让树皮松软并分解去胶质。

第三拍,将树皮带回家晾干或晒干后,把树皮置于平地处用木棒拍打或放在平底臼里舂,边 拍打边喷点水,以防树皮纤维碎裂,直到将树皮拍打蓬松柔软为止。

经过这三道程序后,一张树皮布就制成,而后即可用来缝制各种衣被了。

在黎族社会中,常用来制作树皮布的树种有“ts11‡∶u55”、“ts11tsa53”、“ts11ta53”等,特别喜欢用“ts11u∶55”树,因为这种树大而直,高达数丈,树皮厚,纤维丰富。对于这些树种 ,笔者至今尚未查清它们在汉语中的对应词和准确学名,所以只好用国际音标记录黎语的称 呼。

1993年初和1994年初,有位学者先后两次到海南岛的8个市县39个村落进行田野调查, 认为海南黎族用来制作树皮布的树种主要为有黄久树、构树、 箭毒树等。树皮的加工有六个步骤:

第一步是扒树皮。根据所做器物的大小,到森林中选择树木;取其光滑的一段,用砍刀先在 树干上划两圈,一圈在上,一圈在下,相距50-100厘米,然后再从上圈向下圈竖划一刀,最 后从竖缝撬开,不断扩大,把一块方形的树皮扒下来。

第二步是修整。扒下来的树皮,为了保鲜,先卷起来,回家后再展开、压平,由于树皮有 疤节,必须用砍刀修整一下,阴干后,用木榔头拍打,使其平直,为去树胶创造条件。

第三步是浸泡、脱胶。敲打之后,将树皮浸入水中,以高温为宜,使其发酵, 使纤维上的胶质,分解于水中,剩下的是树皮纤维。

第四是漂洗。浸泡好的树皮,是膨胀的,呈胶粘状态,纤维与树胶混在一起,因此必须进行 漂洗,即握住纤维一端,反复在河水中冲洗、漂摆,使树胶脱落,留下洁白的树皮纤维。

第五是晒干。洗好后的树皮纤维,含有不少杂质和水分,因此要将之挂在干栏架或木杆上 ,以阳光暴晒最好,晒干后就是一束束树皮纤维了。

第六步是拍打。将晒干的树皮纤维铺在木板或石板上,用木槌反复锤打,有不平处,则用手 拉动纤维,去厚补薄,使纤维分布均匀,由于修补和拍打,树皮纤维形成片状,结构也密实 多了,就形成了树皮布。[15]

2004年,海南省博物馆王静等同志在昌江黎族自治县黎族美孚方言地区进行调查时,也获得 了树皮布制作的第一手材料,并拍下了照片。他们认为黎族制作树皮布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1)将树沿根部砍下,根据制作树皮布的长度将树干砍成几段,捆扎好扛回家, 一般要在三天内完成扒皮制作。(2)用勾刀将树干顶端以下斜刀向下连砍一圈,使树 皮部分呈开口状,然后改用刀背在开口处沿树干的周边向下敲打,每打一圈就向下脱落一圈 ,直到树皮全部从树干上像脱皮一样脱离出来。(3)漂洗摔打。将剥离出来的树皮拿到小 溪里漂洗,边洗边提起并自上而下将树胶捏出来,如此反复数遍后,再将树皮放到河边的石 头上用力反复摔打,以使皮屑散落、纤维松开、胶质溢出。这三种程序可交替进行, 数次不限,直到树皮上的胶质完全分解脱落为止。(4)晾晒。将去胶后的树皮纤维置于屋顶 上铺平晾晒,干后即成一块树皮布。

第二种:(1)根据所需的长度先在树上量好,再用勾刀在上下两头各砍一个眼作标记。(2 )用勾刀砍下一拳头粗、40厘米长的硬木棒,去掉上半部分的皮,然后握住这根木棒,在已 量好的树干上使劲上下反复敲打,直到打遍整段树皮,使纤维松软。(3)用勾刀在原先标 记的两端各划一圈,再自上圈用力向下圈划一刀,使树皮裂开,然后用木钎沿树皮裂口处慢 慢撬开树皮,边撬边用手盘剥,直到整块树皮从树干上剥离出来,然后卷扛回家。(4)将 树皮置于平地上,用一块木砧垫于其下,再用勾刀刮去树皮的表层,直到剩下里层白色的纤 维层。(5)将里层的树皮拿到村边小河里浸泡,然后置于河中的大石头上用木棒拍打 ,先竖着拍,再横着拍,边拍边往树皮上喷水、漂洗,不断反复,直到胶质完全去掉,并使 树皮纤维达到可用的松软程度为止。(6)晾晒。将拍打漂洗好的树皮拿回家中平置晾晒, 大约一周左右即可晒干。[16]

这是目前有关黎族制作树皮布过程较有层次和较为详尽的记录。2005年6月,海南省民族学 会在三亚市鹿回头山脚下“黎族风情园”内举办的“黎族传统服饰文化展”,由一些从东方 、昌江等地招来的会制作树皮布的黎族老人进行表演,笔者曾两次去观看,其制作方式与上 述的大同小异。在王静等人的记录中,第一种的制作方法主要是用于剥开树干较小的树的树 皮;第二种做法一般用于比较大的树。古代树皮布的制作方法可能与今天老人所制作的 方 法基本相同。如今在黎族的润方言、哈方言、美孚方言当中,仍有一些老人能够制作 树皮布以及用树皮布制作衣、被、帽等。

四、海南岛树皮布的定义

史籍上记载海南岛的服饰也较早,《禹贡》中已有“岛夷卉服,厥篚织贝”的记载。 《禹贡》篇被认为伪托于春秋时期,文中的“岛夷”指的应是海南岛上 的先民,而“结贝”则是黎语“棉花”之意,由此推断我国最早从事棉纺织的应是黎族先民 ,而且至少有了3000年的历史。[17]从海南岛发现的石拍和树皮布在海南 岛传播的时间来看,黎族先民懂得制作树皮布的历史应比从事棉纺织的历史更早,然为何 到了唐宋以后史籍中才始有关于黎族制作树皮布的记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奇特现象。 为此笔者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第一,根据周伟民教授的推断,树皮布进入海南岛的时间大约在5000-6000年之间。到3000 多年前,海南岛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树皮布进入了衰落期。当时可能有人还在制作和穿用 树皮布,但已不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树皮布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第二,黎族社会的发展是从沿海逐渐向内陆深入的。自西汉至明代,封建统治阶级经过 1000多年的经营,到明代中叶终于把大部分的黎族地区置于封建官府的统治范围,但有小部 分黎族地区尤其在五指山腹地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封建统治势力鞭长莫及。黎族树皮布的 状况大致也如此,由沿海向内陆退缩。一方面由于农业的开发和发展,原始森林不断缩小 ,特别能用于制作树皮布的树种锐减,难以找到;另一方面是树皮布的制作工艺简单, 外表粗糙,不耐用,所以大部分黎族地区已经很少甚至没有树皮布,记录者与这一带的黎族 接触当然也就不会有树皮布的记载了。这便是在唐宋前基本看不到有关黎族树皮布记载的原 因。

第三,唐宋以后,特别是元明清时期,统治阶级的统治势力深入到五指山腹地,整个黎族地 区都处于封建官府的统治之下。此时,在比较偏僻、仍懂得制作和使用树皮布制作 衣被的黎族村寨,开始进入了记录者的视线,所以从这个时候起,有关树皮布的记载便逐渐 多了起来。

树皮布是人类服饰从无纺布到有纺布发展过程的有力证据,在海南岛(或黎族)纺织的发展 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黎族服饰的发展一般经过了树皮布麻纺织棉纺织的发展历程 。

2002年,笔者到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道小村进行田野调查,在该村发现一张已破旧的被子 ,被村民搁置在房屋角落里。这张被呈棕黑色,外观很粗糙,像麻袋。村民说,这是一张 树皮布,是用苎麻的纤维做成的。做法是把苎麻采回来,除去外层的皮,用里面的纤维来 制作。一般是在农闲时或干活回家时挤出一点时间来做,做成一张树皮被需 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当时笔者曾告诉那位村民说是麻被,但他却坚持说是树布被。后来《海 南日报》记者卓兰花在采访时,我将这一情况向她反映,在2004年7月20日的《海南 日报》发表了《黎族树皮布》一文,引起了人们对树皮布的关注。

在《辞海》、《现代汉语大词典》等词典中,至今仍没有关于“树皮布”的解释, 这至少表明目前在国内仍没有统一的看法。然大多数学者都取这样的观点:树皮布不是纺织 品,而是“一种无纺织布,是以植物的树皮为原料,经过拍打技术加工制成的布料。” B18纺织品是要经过纺织工序的产品,而树皮布则没有。

为此,笔者认为:

第一,树皮布,顾名思义是以树皮或树皮纤维为原料制成的布。如果这一定义成立的话,那 么一切以树皮和树皮纤维为原料制成的布应该都可以称为树皮布。在黎族人的观念里,楮树 、 苎麻、火索麻等都属于植物“树”的种类,正因如此也就不必区分无纺有纺了,反正 都由树皮纤维制成的。

第二,从黎语的称呼中看,树皮布、麻纺布、棉纺布各有独立的称谓,但麻布不能称为纺织 布,只能直呼为麻布,而能称为纺织布的仅为棉纺布。如此看来,黎族“纺织”的概念仅限 于用棉花、棉絮织成的布。

第三,上述可见,麻布虽然有纺也有织,但是由树皮纤维织成的,不是由棉絮经纺纱成线后 织成的。于是麻布成了介于树皮布和棉纺布之间的一种布,所以称之为树皮布或纺织布均可 。这可能是造成黎族对麻布的归类有些模糊不清的原因。

第四,从黎语的概念上看,树皮布可包括无纺布和有纺布,而麻布又包括树皮布和有纺布。 这说明树皮布的称谓在黎语中,应是一个尚未明确定义的称谓,它还处在发展变化的动态过 程中。

由此,树皮布的定义、麻布的定义是否也可以到考虑黎族的认识和黎语的概念?这是解决海 南树皮布特别是黎族树皮布文化内涵的实质问题。虽然树皮布的制作方法和棉纺布的技术相 差很大,但树皮衣是人类服饰的源头,与棉纺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麻布则可算是树皮 布和棉纺布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树皮布让黎族先民认识了树皮的纤维,而树皮纤维又可以 用来纺纱纺线;有了纺线,通过经纬线又可织成布,于是麻布出现了;再后来,人们从搓麻 成线得到启发,懂得了利用绵絮纺线,棉布开始出现了。这应该是树皮布到棉纺布发展的 简单历程。

近年来,树皮布文化研究在海南倍受专家学者的重视,而且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 遗产。 一种历史文化的形成或创造,只要符合社会需要,它就不会被后来新出现的文化所完全取代 或消灭。作为源远流长、人类服饰文化的鼻祖――树皮布,直到今天仍在偏僻的黎族地区存 在,便是很好的例子。

五、海南岛树皮布的历史文化信息

海南岛是一个移民的岛屿,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岛上的人类文化遗址和发现的文物,都 与 岛上远古居民的生活和迁徙有很大的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南岛的历史文化信息 。因此,石拍的发现和树皮布文化遗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1.黎族先民进入海南岛的时间

黎族先民被认为是海南岛的最早居民,但她到底在什么时候进入海南岛?目前在国内外学 术界仍没有明确、统一的结论。

海南岛已发现一处10000年前的人类文化遗址,发现至今6000年前后新石器时代中期和 晚期(距今3000至5000年)的文化遗址则更多,但学者们都没有轻易下结论,仅说 这些文化遗址和黎族先民可能有历史渊源关系。所以在众多的已经出版和发表的黎族研究著 作和论文中,对于黎族进入海南岛的时间大都是推测性的,认为约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之际 ,黎族先民就已生活在海南岛,这种观点已成为国内专家学者们的共识。

近年来,随着海南岛树皮布文化研究的深入,黎族先民入岛的时间又被提出来,尤以周伟民 教授的研究成果最受注目。他在研究海南岛的树皮布和石拍时认为:“海南岛就地理位置而 言,应该是树皮布石拍的密集地域。因为除了落笔洞遗址以外,距今年10000至6000年间海 南岛考古文化严重缺环,故在此时期前后的文物发现几乎是空缺!”[19]他指出:海 南岛发 现的用于制作树皮布的石拍,距今约在5000-6000年左右,由此他进一步指出:“是否可以 据此推断,海南岛黎族在距今5000-6000年间已经活动于海南岛中南部。”[20]这是学 者第 一次将树皮布和黎族居于海南岛的时间联系在一起,并推断出二者在海南岛的大致时间。这 一推断是大胆的、具有说服力的。由此,黎族先民入岛的时间又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2.琼台两岛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同或相似性

海南岛和台湾岛少数民族的族源问题,一直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学者所关注。

近年来,学者们从考古发现、古籍文献、生产方式、风俗习惯、语言宗教乃到人体基因等方 面对黎族和台湾原住民族加大了研究力度,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琼台两岛的原住民族之间 相同或相似的文化甚多,因此学者们认为二者在族源方面应该是同源异流。

远古时候,海南岛的黎族先民使用石拍来制作树皮布;同样,太平洋地区包括台湾原住民族 也使用石拍制作树皮布。海南黎族和台湾阿美族制作树皮布的方法更有惊人的相似,如工具 为砍刀或石槌、木槌、石楔等,制法则在树干上下各横切一圈,然后从上线向下线再划一 直线,用钗刀剥下树皮,再用木棒或石槌敲打树皮,然后放入水中浸泡取出,用脚踩,洗掉 树胶,再沉入水中浸泡等。这些都证明了海南岛黎族的石拍和树皮布与台湾原住民族的石拍 和树皮布具有着承传关系,是两岛原住民族文化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重要佐证之一。

周伟民教授认为:海南树皮布及石拍这一历史文化,为琼台原住民同一族源增添了新的证据 ,“我们把古籍中有关海南及台湾的树皮布的记录相互比较,大体相同;古代海南黎族与台 湾‘番人’的衣着,都是绩树皮为衣或绩木皮为布,如出一辙。”[21]

从凌纯声到邓聪、周伟民等教授的研究成果来看,他们都不约而同得出相同的结论: 琼台两 岛少数民族的树皮布从制作方式到文化内涵都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它反映了两岛原住民族的 渊源关系。

3.与南岛语族先民迁移的关系

南岛语族就是马来波利尼西来语系,这是一民族学的概念,指现今北起我国台湾、南至西太 平洋三大群岛、东起复活节岛、西到马达加斯加等这广阔区域的、具有民族语言亲缘关系和 文化内涵相似的民族文化体系。

对于南岛语族起源于何处,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有“太平洋群岛说”、“东南亚群岛说” 、“中南半岛说”、“华南闽台说”、“古越族说”、“百越-南岛一体化说”等。B22 由 于研究者的资料搜集、资料掌握和分析方法以及运用各种学科进行研究的视角有差异等等, 所以他们得出的结论当然也不会相同。目前,国际上持有“大陆东南沿海很可能就是南岛 语族的起源地”观点的学者越来越多,且已形成一种趋势。尽管在南岛语族起源的问题上有 不同看法,但对于南岛语族的古代(含远古)文化方面,大家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比如石 拍和树皮布,众多的研究者(凌纯声、张光直、邓聪、布勒斯特、克鲁伯、史图博等)都公认 是南岛语族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

“(南岛语族)物质文化中有陶器,有石、木、竹器,有纺织、有干阑屋宇,有树皮布,并 有大量使 用蚌贝,有发达的船航工业。”[23]“在圆山遗址的大坌坑文化层中曾出土这一块磨 光的带 槽石器碎片,应是一种捶制树皮布的石棒。这是横亘太平洋区常见的,与南岛语族有密切历 史关系的所谓‘树皮布打捧’……”[24]“南中国及东南亚大陆很可能是人类树皮布 文化古 老的起源地。东南亚岛屿、太平洋、美洲甚至非洲等地,明显是树皮布文化的次生地域。今 后考古学界利用出土石拍对人类树皮布文化的研究,必定有很大发展的空间。现今南中国出 土石拍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树皮布文化扩散问题与南岛语族的形成息息相关。”B2 5这 里把树皮布文化及其扩散问题与南岛语族的形成和迁徙联系在一起,表明了树皮布的扩散在 证明南岛语族的迁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位学者这样总结了树皮布的扩散过程:“Be llwood在总结了考古学、语言学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以后,提出了一个关于南岛语族的 起源和扩散的综合模式。他将南岛语族的起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距今约6000年 前,原南岛语族从 大陆东南沿海向台湾移民;第二阶段大约开始于距今5000年左右,南岛语族从台湾向菲律宾 和印度尼西亚扩散,并最终殖民太平洋岛屿。”[26]这个结论可说是代表了多数学者 的看法。

4.黎族可能源于南岛语族

黎族的族源过去一直是学者们探讨的重大课题,但人们探索却止于百越,认为骆越与黎族有 密切的渊源关系。然而在古代中原人认识到百越民族并提出“越”的概念时,黎族先民早已 在海南岛上繁衍生息。

从语言学上看,黎语属于壮侗语族,但黎语和同语族各语支的差别很大,以至有学者指出: “在黎语中,原来与这些语言相同的词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消失了,而保留下来的有一些可 能在语音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应关系比较复杂,同源或非同源一时难以确定。”[27]“黎语中的一些南岛语词,是独特的,与壮傣、侗水的不同,是黎语的底层词,而不是它们共 同的底层词或借词。”[2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壮侗语族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有学者明确地指出“在语言学上,不 少学者对南方壮侗语族的许多人群做了深入的语言调查,并与今南岛语族语言进行比较,发 现黎族、水族、侗族、壮族等民族的方言和口语与今高山族、菲律宾土著、马来语等南岛语 言在基本词汇上有很大的共性。同样的现象存在于南方汉语方言中,闽、粤汉语方言和客家 方言的语言调查表明,南方汉语方言的构词和语音与台湾阿美族、排湾族等高山族分支语言 有很大的共性。”[29]黎语乃至整个壮侗语族早期可能使用原始马来语,后来由于长 时间地 、大面积地受到汉语的影响而发生融合同化,完成了“类型转换”,转变为与汉藏语同一体 系的孤立型语言。[30]有的学者更大胆推测“据许多学者研究,黎族的历史文化特 征乃 至体质特征,均保存马来文化的痕迹。……黎族跟世界上所有民族一样,其族源亦是由多种 民族成分所构成。若按黎族先民的实际发展,它本应是一个区别于壮侗语族,而跟马来西亚 ――玻里尼西亚语族的民族相近的海岛民族。”[31]

笔者认为,壮侗语族所以和南岛语族有很大的共性,是与这两大语种历史上有共同的渊源有 关,虽然现在壮侗语族在类型学上已属于汉藏语系,但否认不了它在发生学上属于南岛语族 的客观事实。壮、侗等民族在历史上受汉文化影响较深,而傣族则受印度文化 影响较深,只有黎族孤悬海外,受汉文化影响慢些少些,所以保留了自己的特色,所以南岛 语族文化的特点就多一些。笔者曾指出:“海南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古往今来就一直是东南 亚文化交汇、碰撞、融合、传播之地,所以黎族文化的多元性也就可以理解了。正是这种的 多元性,历经几千年沧桑而保留至今,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完全体现了壮侗语族文化的原来 面貌,涵盖了壮侗语族史前文化的文化底层。由此,黎族古籍、黎族文化,对确立壮侗族的 历史文化地位和整个东南亚文化史的重构,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学术研究价值。”[32]

海南岛发现石拍,有树皮布文化遗存,说明远古时代的海南岛也是属于南岛语族文化影响的 范围,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南岛语族在迁徙过程中进入海南岛后留下来的文化遗存。黎族作为 海南岛的最早居民,她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与南岛语族进入海南岛有关,“黎族源于南岛语族 ”这一论断,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会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