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1
一、开放生命的课堂
可以说,没有开放就没有完整的言说,没有开放就没有俯望聆听;而没有言说与聆听,心灵对话也就不再有前进的动力。如《狐狸和乌鸦》教学中,一生问:“狐狸为什么要抬起头来?”老师没有让心心交流的时机流失,反问学生:“对呀,这是为什么呢?”生1:“狐狸已养成习惯,常抬头看看。”生2:“乌鸦在树上又是蹦又是跳,很高兴,引起狐狸的好奇。”生3:“是乌鸦的肉太香了,被狐狸闻到的。”生4:“狐狸早上起来,伸个懒腰,抬起头来。”……教师没有放过一处微小的但有着教学价值的细节,并立即把它作为最可宝贵的教学资源,及时地转化为一个随机生成的教学环节。教师的善于倾听、耐心倾听、互相沟通,不仅唤起了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学习,更是生命与生命的呼应和交融,是生命体之间的心灵相约。
二、理解生命的涌动
心灵对话必须呈现理解之境。如果对话仅停留在形式上的问与答,而与思想的碰撞、精神的交流无缘,这实际上是变异了的“独白”。真正的对话不是单纯意义的传递,它是对话者之间心灵开放、相互唤醒与启迪的过程。对话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对话中被突破、改组与重建,形成了此境下的视界融合——理解产生了。这不是被动地服从、机械地复制,而是一个个生命体的自主生成与创造。在这样的情境下,并由此表现出的活力、热情,“师生关怀问辩,亲密无间,循循善诱,相互熏陶,教学相长,使师生浸润于一种丰富、和谐、光明、温暖、纯洁、疏朗、博大的氛围之中”。这样的理解之境不也是美之境吗?
三、反思生命的语言
反思是心灵对话的灵魂。在开放的对话中,对话者与自我、与文本、与他人的有效互动必然依赖于反思。不仅文本、他人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自我也成为反思的对象。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反思,对话必定流于空泛和肤浅,理解之境也必难成就。所以,只有当对话成为反思性对话时,对话才能直抵人心,对话才能真正具有改善心灵的深刻意义。
四、生成生命的灵动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了教案上,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避免节外生枝,常常去赶环节,以至于任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自生自灭。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群群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是鲜活的个体,所以真正的课堂教学应当是灵动的、鲜活的。
如我在教学《丑小鸭》一课中“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这一段时,体会丑小鸭的可怜、孤单、害怕。生1感慨万千地说:“丑小鸭,你太可怜了!如果我是你,丑小鸭,我一定会和你一样,要坚强。”生2:“对呀,每个人都有缺点,别人因为我丑而这样对我,但是我还是要自信一些。”生3:“虽然小鸟等都笑我、追我、打我,但总有一天,我也会找到我自己的朋友的。”……谁说孩子们还小,这些小精灵们的语言竟然如此独特、鲜活!
生命本是一条流动的河。我们的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就应该是与生命之河相激荡、相澎湃的同步发展,将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心灵需要。它化作载歌载舞的水,它将那颗生命之珠臻于完美。
[参考文献]
1.周一贯《关注课堂交流 切莫等闲视之》(《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谈》)
2.李冲锋 许 芳《对话:后现代课程的主题词》(《中小学教育》)
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2
一、把教师当成学生
课堂上一些闪光的突发事件,许多教师不能得心应手地有效利用,常被教参、学生牵着鼻子走,很是痛苦。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习惯于搬用教参上对文本的理解,失去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和对教参的思辨能力。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没有深刻思考,又拿什么去引领学生的思维?可见,“教师是文本解读的先验者”,教师得先把自己当成学生,抛开教参,课前先与文本对话,把握好教材,才能和学生交流。
当然,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和巧妙处理,不只是关注教师自己的精彩,而是把空间留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对文本的处理就像是一位电影编剧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一样。剧本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所拍电影的成功与否,因为好的剧本能最大限度地为演员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样,教师对文本应该要有独特见解与游刃把握,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胸藏千秋腹有底蕴,用简单而切中要害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努力搭建“教师―文本―学生”三者间对话的平台,为学生展示个性、进行创造性阅读提供广阔的天地。
除此之外,教学反思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二、把学生当成教师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教师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精心地呵护并极力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倡“对话”,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当成教师,尊重学生的发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舞台。
如,我在教学安徒生的《丑小鸭》时,就有学生对文中一句经典的话“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什么关系”产生了质疑。有学生认为:“只要天鹅蛋能孵出丑小鸭,他不管生在养鸭场里还是流浪在外,最终都会变成白天鹅,所以丑小鸭的出走以及他的种种遭遇,跟他最终成为白天鹅的事是无关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学生的质疑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深有同感者不在少数。我马上捕捉住这闪光的一瞬间,及时调整上课内容,让学生就“丑小鸭的出走是否有意义”这一问题展开充分讨论,结果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到了丑小鸭出走的意义在于他获得了一颗“好的心”。于是,我又让学生结合文章思考:“好的心”是指一颗怎样的心?学生又从中读出了一颗自尊的心,一颗追求的心,一颗坚强的心,一颗谦逊的心,一颗宽厚的心,一颗善良的心……读出了许多独特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由此可见,“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学生式教师。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三、把教师当成教师
教师为了体现“学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往往忽略了自身在课堂上所应当扮演的角色,不敢越雷池半步,结果在课堂上一无是处。试想,如果我们每一次都放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度过,那么,语文课堂的效率体现在哪里呢?如果教师不能起到应该有的指点引路的导向作用,那么,课堂要教师干什么呢?其实讲授和现在的自主探究法一样,仍然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讲授,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再说文本,有的贴近学生生活,浅显易懂,有的距离学生实际较远,晦涩难读,而且有些知识结构是约定俗成的,学生靠自主探究很难掌握。此时,教师的作用就很重要:在知识上,心理上帮助和支持学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弥补等。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结合学生实际,把教师当成教师,在该讲处讲,在该导处导。
比如,关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等,若都让学生自己课外收集,课内探究是不切实际的。有时教师应要讲,而且要讲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如,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对养花是一种“生活腐化”,学生无法理解,关于这段历史,教师就有必要讲,但不能详讲,讲多了,学生反而一头雾水,而且又可能上成了历史课。教师应该删繁就简,举时期一件荒诞小事,并结合课文,即可达到一叶知秋的效果。
正如上海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先生所说:评价老师课堂上要不要讲,应该有一个标准。比如说,老师讲什么?老师为什么讲?老师不讲行吗?老师讲得怎么样?如果非讲不可,如果讲了和不讲是有区别的,如果老师讲得好,那么,就应该讲。有此标准,教师尽可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胆放言了。
四、把学生当成学生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卢梭也曾说过:“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可见,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当成学生,当成生命的个体,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关注生命,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
如,我在教学杨绛的散文《老王》时,设计了如下一个环节:
关注“老王”: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与“老王”(以一组新时代“老王”的照片为参考依据)有同样遭遇的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别人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在往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这些不幸的人?
“读书是为了明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以上教学环节把教材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学生用生命来感悟生命,用生命来诠释生命,用生命来撞击生命,使学生的感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明白了人生必需学会关爱他人的道理。
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3
一、走进学生中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伟大力量是完不成重大任务的。教师如果从对学生一生发展的角度去想,从当好“园丁”的角度去想,去做学生成长的百年之计,高度的责任心就会滋生关注学生发展变化的“爱心”。从“爱”的心地出发走进学生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同位”引导,不做“保姆”、“主任”。在学生身心发展上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不做管理的“保姆”、“主任”,让学生多一些自主、自然发展的空间。要严爱相济,管严优等生,照顾后进生,一视同仁,亦师亦友,拒绝居高临下、简单、盲目的工作方法,否则是永远不会走进学生心灵的。“同位”能帮助教师越过代沟融入自己所教学生的生活,了解所需。有了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方面需求的预见性,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施爱,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的不良习惯。“同位”思想能帮助教师做到与学生的心与心交流,使学生感到自己被关心着、被爱着。“心动才会行动”,激动的心才是行动的源泉。要牢记和学生同位,在和学生分享喜、怒、哀、乐的过程中教育引导他们正视现实、改变现实,主宰自己的人生。
2.要坚持公平、公正、尊重的原则。要尊重、理解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论学习好坏,都在激励引导的前提下进行批评,引导学生自我剖析,作公正、全面的评价。要慎重对待双差生,不能戴有色眼镜,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有更大的进步。做不到公平前提下的因人而异,不讲究方式方法,就不要轻易施教。在对待学生问题上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要在批评中渗透“爱”、“信”、“宽容”。“爱”和“信”、“宽容”是和谐的源泉,来自这个源泉的“晓之以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学生才会向你倾诉、交流,向你寻求帮助,初次接受后的感激可能使他们忘我努力。平时要多鼓励,用时间来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爱”和“信”、“宽容”是真的、不变的。“信”学生,积极创建他们展示优点的平台,就能让他们借“你能行”消除自卑感,展现潜能,飞得更高更远。
4.要有动态观念。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发展变化的个体,要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耐心观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有可能查漏补缺并不断分析、总结得失,讲究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萌芽中的不良行为现象。了解日常动态,便于及时地进行教育引导、施爱,给予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凡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教育教学方式都可以大胆尝试,时间长了,就“得心”而应手了。
二、课堂教学中成长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搞不定、搞不好课堂教学,不能让自己的课堂最优化,就谈不上够格,何谈专业化?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成长。
1.教学目标的确定。“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设计做好了教学目标的确定,就迈出了成功的一大步。目标确定,既要符合原著、编者意图,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论语》十则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教师要确定四个理解目标:自然现象,众木凋谢后,松柏依然“挺且直”,岁寒有“三友”――松、竹、梅,其一;社会现象,小人与君子、凡人与品行高尚之人的区别,唯在面对厉害、乱世、中才行,其二;环境造就人,高尚品格的形成必须经过磨炼之苦,“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其三;比较 “众木”才能知道自己不足,这是自知之明之途径,其四。
2.导入。新课导入应追求自然、新颖、巧妙、水到渠成。讲究与新课重难点相联系,有助于新课重难点的突破。切忌生搬硬套地导入,或从虽有联系而不关紧要的方面导入。如《谈生命》(冰心)一课的教学中,有位老师从《孔乙己》的悲剧人生导入,这乍看来与《谈生命》不相及,细想却与课文主题衔接紧密。最终人们记得的仅仅是所欠的“三碗”酒钱“十九文”,“摸出”还了“四文”大钱,人将死而欠帐未了。这不仅能引导学生反思人生、生命,而且为理解“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到大海……”做了伏语,教学效果有“朝花夕拾起,温故知新来”的愉悦感。
3.新课教学。应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导”与“放”,“放”基本的、简单的学习任务给学生,“导”教学重难点。学习中难以突破的地方,要适时做“导”,如对优秀学生点到为止,自主发展。如《丑小鸭》一课教学中,有老师“放”丑小鸭遭遇经历部分的学习给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表述,教师一边归纳一边板书关键词。“导”《丑小鸭》中的“丑――骄傲、嘲笑、歧视、排挤,美――善良、梦想、追求、坚持、逆境”的感知,再延伸去,引导明晰社会人生之丑、美百态。2013年春晚“保安”之骄傲是美,“说人者不到人”是丑,“到人者不说人”则美丑参半……“对那帮家伙说‘人之初性本善’,有颗善心,善待他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师导语)。“导”与“放”恰到好处。
4.“两主”、“两全”等原则的把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也好,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也好,都不能顾此而失彼。主导要引导方向,引导过程,控制脱题、走调等;主体要明确,顾全是为大局,是说不因个别而误多数,有了全体意识,绝不能没有个体,不然只是“残体”;均衡照顾每个个体,那是不现实、不科学的全体――整个主体,有余勇就贾、有余力便长才是整个主体。实践中要辩证地把握“两主”、“两全”的原则,必须循序渐进,和学生同位施教、同位感知。慢点!别急!别躁!
5.示范。现身说法、举例说明的说服力是有目共睹的,说服力的大小取决于示例的价值、典型性,所以,在设计课堂示范时应当充分反思选择示例,切忌范例展示的随意性,以免尴尬或适得其反、偏向、无效。
6.板书、课件。板书、课件同属教师所创造的课堂教学资源。板书、课件的设计应围绕重点、难点、关键内容的学习突破来进行,切忌追求繁、多、全,不必要的一律不板书,多余的文字、符号等内容一律不留。
7.反思、积累。没有反思、积累就没有教师专业的发展,没有教师专业的发展就只有一生守候一种教学模式、单一的方法,学生反感,自己抱怨,只能让自己浸泡在一天天的苦恼日子里。反思、积累应渗透在教育教学各个角落、环节中,它既是教师成长的途径,又是教师成长的过程记录。“吃一堑长一智”,要想成长,就得反思、积累。
8.评课。评课就是反思分析授课的优劣,反思分析与高水平标准的差距,反思分析改进的途径与方法。所以参评者首先要明确熟知所评教师的教学设计,明确熟知该教师课堂技能、课堂艺术水平层次特征等素质基础,再就所授课提出最近可发展的建议意见;否则就没有话语权,起不到有效促进被评者专业提高的作用。
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65―01
近年来,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开展,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随文练笔这种训练手法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教师把随文练笔当作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随文练笔有其固有的优势:篇幅短、内容灵活、趣味性强等。它的这些优势能够很好地适应小学课堂的需要,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且不会给学生造成过于沉重的课业负担。在小学语文的课程里,有很多关于阅读课的教学,这些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领会课文的含义,如果能够配以随文练笔,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使学生从中锻炼写作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有极大好处。
一、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教学实践
1. 课文仿写练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小学语文课文运用了丰富修辞手法,辞藻华丽而优美,又有很强的欣赏价值。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文章中词汇的优美和结构的精妙,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课文进行仿写。
例如,在进行《画家乡》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布置课堂随笔,让学生写自己的家乡。这样的课程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对培养学生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2. 课文改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课文改写在语文教学中也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从字面上,我们也能理解课文改写是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对已有的课文内容进行改造,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故事。这种随文练笔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予学生充足的发挥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字世界,富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改写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结局进行改写。在进行改写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运用词汇表达思想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写作的能力,对拓宽学生思路有着很好的作用。在改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倾向,对于过分悲观消极的思想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纠正,小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
3. 课文续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能够进行续写的课文往往具有一个相对开放的结局,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想法对文章进行续写。在小学语文的课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文章,教师可以适当布置学生进行文章的续写,这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好机会。
例如,在进行《丑小鸭》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想象,当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以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丑小鸭与天鹅,丑小鸭与鸭子们的关系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续写。
二、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随文练笔的内容不宜过难或过易
随文练笔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太难容易挫伤学生进行练笔的积极性,使得随文练笔成为学生的负担,太容易又会造成随文练笔无法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一些其他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掌握好随文练笔的难易程度。
2. 布置随文练笔作业的频率不可过高
写作能力的锻炼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如果教师过于频繁地给学生布置随文练笔作业,学生会觉得这种作业变得枯燥无趣,从而产生厌烦心理,对随文练笔作业敷衍了事,这样随文练笔就无法起到锻炼学生能力的作用。
3. 随文练笔的字数要求不宜过多
教师在给学生布置随文练笔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作业字数要求不宜过多,因为字数过多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不愿意配合教师的随文练笔训练,使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练笔变成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
总之,随文练笔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更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课文的精髓。教师在进行随文练笔的训练时,要注意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注意随文练笔作业的质与量,力争用最少的作业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只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才能发挥随文练笔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5
小学语文一直在我们的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字词的简单认识,到句子成分的分析,又到文章的深刻解读,每个阶段的学习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学习的细微处着手,奠定小学语文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热情。本文以教学的细节处为基础,发现细微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征,为创新式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细微 教学 特征
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师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文学之旅,教师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交流。并且可以从中窥探到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细节,从而将这些细节反馈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这样无形的互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快乐地学习小学语文。学习细节和教学细节的吻合会让学生觉得小学语文学习并不困难,能够顺畅地学习和理解知识。所以,教师要以细节为突破口,彻底改变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观念,使他们乐学、知学、会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轻松快乐的
仔细观察小学语文课堂会发现,多数教师在教学时会出现“自我演讲”的状态,很多学生都没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或是自己神游,又或是跟不上老师思路,还有的在详细记录课堂笔记。这些都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没有生气,学生是处于一种压力下学习的。还有部分教师的课堂是异常活跃的,甚至处于一种不受掌控的状态,学生在“吵闹”的环境中同样很难学习到知识。这些教学细节都提醒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轻松但不混乱,愉快但不吵闹。只要稍稍改变几个教学细节,就可以逐渐完善。教学时要观察学生的反应,没有生气时,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笑话扭转局面;也要改变大量板书的习惯,将重点的知识提示出来便可,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听讲,而不是记录上;时不时和学生互动,了解他们的思维进度,或放慢或加速自己的讲课速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多样变化的
深入新课改发现,众多的教学方法纷纷涌现,不少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但是,真正落实到教学当中的并不多。甚至很多都是在“纸上谈兵”,对实际的教学没有有效的指导意义。也许我们并不缺少提出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只是缺少实践它的能力。透视小学语文教学细节,孩子们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再好的教学方法在同样的一群人身上使用久了,也会产生“抗性”。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多样变化的,但是更加要求贴近实际,符合自己学生的学习特点,当然更要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
例如,在教学《日月潭》时,空洞的文字表达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相反几张简单的图片、影视资料等却能够吸引大家的兴趣。或者还可以让去过日月潭的同学,来描述一下湖泊的平静和美丽,讲一下他们眼中的“日月潭”;在教学《丑小鸭》时,又可以采用话剧的形式,让学生们深入角色去扮演丑小鸭、白天鹅及里面形象鲜明的其他动物。让他们处于那个环境中去体会丑小鸭的坚持和勇敢,这也正是本文表达的中心思想;《纸船和风筝》的学习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让同学们自由分组,按照自己喜欢的,是风筝还是纸船,然后再在公园里和大家一起玩纸船、风筝的游戏。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体会到快乐,学习到真正的团结精神。
三、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精彩实用的
研究近年来的教学情况,发现教学往往会陷入这样的误^:小学语文教学就是文邹邹的学习,难以像数学那般可以拿来“显摆”,可以明显的表现在生活当中。觉得学习小学语文的自豪感没有算对一个数学题的自豪感强烈,这实际上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漏洞,是需要改变的小学语文教学细节之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精彩实用的,就像是它本身那样,变化多样的形式,多彩丰富的表达,充满奇幻的内容等等。小学语文学习不要将目光放在认识字词上面,更要教学生如何去使用它,如何用它让自己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如何提升自己的魅力。因此要将小学语文的学和用结合在一起,通过使用来让学生更有自信心和兴趣,然后激发学的动力。
教授《那树》一课时,我曾让学生认真品读蚂蚁和大树道别时的片段,体会动植物界的友情,并找同学分别扮演大树和蚂蚁,当时学生们热情很高,言语表达还挺感人的。课后同组老师一致认为本环节设计效果很好。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清楚,特别是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会想起来这篇文章。此时去给他人解释,一定会获得掌声;又或者学习《清澈的湖水》时,先让学生畅谈一下从出生到现在的周围环境变化,湖泊的变化,天空的变化等。然后发动学生响应环保的号召,在社区或者是城市的护城河旁边做公益宣传,不仅自己做到环保,而且也要鼓励别人去做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四、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积累提升的
深入学生的学习习惯不难发现,他们对知识的积累能力比较差,课堂上的小学语文教学知识体系也比较零散,有的时候甚至在做无用功。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加不利于小学语文的初级学习阶段。因此,改变课堂教学细节,从积累知识和反思学习开始。每节课都要仔细规划教学细节,凸显每一步的教学意义。让学生能感觉到自己每次小学语文学习的知识积累,感觉到自己在成长。学习过程是一个积累过程,因为知识都是相互关联,互为基础的。中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学习态度和习惯养成的时期,很容易受到老师教学思维的影响。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回想旧知识,然后启发学习新知识,将两者的联系凸显,让学生可以相互关联记忆。加深印象,并且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总之,透视小学语文的教学细节,能够发现很多细小的问题,虽然不严重,但是经过教学放大会产生较多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因此,我们应从细小点着手改变,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丑小鸭教学反思范文6
文学作品解读要基于文学阅读。阅读要先于解读。因而首先要让学生直接接触文学经典,真实朴素地阅读。〔美〕哈罗德•布鲁姆在他那本《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里提到阅读第一个原则———“清除你头脑里的虚伪套话”,就是强调读者要去掉学院派的套话和框架,尽可能不要先入为主、带着已有的成见去阅读。我国学者赖瑞云也指出:“如果先入为主带着既定框架,或者带着有色眼镜,或者分心走神,雾里看花,阅读就可能失真。”刘勰在《知音第四十八》也提倡“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的真实阅读。直接面对经典,原汁原味、真实朴素的阅读,是进入有助于文学经典解读审美自失的最佳理想状态。“审美自失是优秀读物的最基本的真实阅读状态。”学生直接面对外国文学名篇佳作,清除一切干扰、原汁原味地阅读,就能形成鲜活的原初印象和感受,切实享受到阅读的审美愉悦和。比如,在狄更斯长篇小说《远大前程》的解读教学中,一位教师让学生课前先阅读小说。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谈谈自己原初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同学们纷纷反映虽然这部经典故事情节单一,但仍很喜欢阅读。一位同学感觉狄更斯这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自传体小说,以主人公性格匹普的视角观察和阐释世界,道德感比较模糊。另一位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对话”印象颇深,感觉狄更斯描写人物对话时很能抓住人物个性特征让人物说各自个性化的语言。还有一位同学认为小说是用反讽来写的,用匹普的命运对社会给人远大前程的可能性已消失的批判与反讽,形成小说特定的修辞效果。此外,有的同学认为初读作品给自己最大感触的是狄更斯在小说中对法律所持的批判态度,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部侦探小说,还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部童话色彩浓厚的小说……从学生诸多的反应来看,这部经典给同学们带来许多原初印象和感受,恰恰是解读这部经典小说的诸多切入点。教学中如能抓住学生这些真实阅读产生的兴奋点与原初印象,无疑为下一步深入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意蕴与表现形式打下良好基础。可见,阅读中整体鲜活的原初印象十分可贵,学生已被文质兼美经典的永恒魅力所深深吸引,并产生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感,这是消除对外国经典阅读隔膜的最好途径,也是珍惜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解读教学良好开端。温儒敏先生在《多读书,方能气质博雅》一文中也说过:“作品阅读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要获取整体感受,相信和珍惜自己的印象,不急于分析寻找什么意义主题之类。”
二、唤起“阅读期待”:享受审美愉悦与乐趣
读者转向,重视读者接受研究的接受美学代表姚斯十分强调读者期待视野和作品意义生成之间关系。姚斯在前人基础上提出“期待视野”的术语,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也就是指读者本身的期待系统可能会赋予作品的思维定向。期待视野显然与读者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常常因人而异,各有不同。语文课标指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文学作品解读教学因而要注重珍视和运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逐渐养成学生对文学的接受感悟力和想象力,培养提升学生的期待期待,提高阅读质量。在外国文学经典解读教学中,我们依然经常看到教师既不注意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也不关注学生原有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教学步骤程序化: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内容———作品艺术特色。教师从头到尾一一讲来,面面俱到。久而久之,学生对经典解读自然失去兴趣,甚至厌烦经典解读课程教学。学生的阅读期待没有被真正唤起,难怪乎布鲁姆说:“专业读书的可悲之处在于,你难以再尝到你青少年时代所体验到的那种阅读乐趣。”鉴于此,在解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情境,调动起学生阅读期待,唤起他们对探寻经典意蕴和表现形式的好奇心和欲望。比如,在“普希金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你印象中的普希金是一位怎样的诗人,普希金诗歌给你总体印象与感受是怎样的?学生们在中学已经学习过普希金的抒情诗,对诗人传奇的爱情及生平有所了解,初步鉴赏品位过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感情真挚、旋律优美,语言质朴优美的抒情诗。教师巧妙唤起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令其渴望进一步了解诗人的阅读期待中。学生求知欲和兴趣被激发以后,教师再结合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到诗人传奇的爱情经历和不平凡的生平,初步感悟到诗人浪漫热情、善良纯真、忧郁率真的诗性素质和血气方刚、奔放自由的天性;通过播放诗人抒情诗杰作《致凯恩》《致恰达耶夫》声情并茂、图文结合的朗诵音像视频,让学生初步体验“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抒情诗风格,对这位“俄国文学之父”产生极大的兴趣和阅读期待。学生的生活情感经验和审美经验被深深唤起,就为解读诗人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良好的基础。布鲁姆说“阅读的乐趣是自私的,而不是社会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实践活动之间的张力,使得经典解读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新鲜感切入文本解读,让学生获得更多个性化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才能形成对文学作品解读教学良性循环的理想境界。
三、涵咏经典:自主探究深层结构
重视读者接受的阅读理论具有一个共同认识:一部文学作品存在着多种解释与分析的可能性。外国文学经典常常在表层结构之外还存在一个深层结构,需要读者深入寻幽探微,才能体味其中的“言外之意”和“味外之旨”。正如歌德所说“意蕴只有在实践中须和它打交道的人才找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经典解读教学要高度珍视学生阅读独特体验与感悟。温儒敏先生说“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那种‘涵咏’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应对技巧”接受美学另一代表伊瑟尔在强调读者的决定作用时也强调作品的制约作用,指出作品的意义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文本中的“召唤结构”,指的是作品中之空白吁求读者去完成作品的未尽之意。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师既要尊重学生自主探究的独特体验,也要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创设开放对话的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涵咏品味,比较升华,建构生成作品的意义。比如,在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的解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提前布置思考题给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哈姆莱特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悲剧形象?让学生课前自己先阅读作品,形成初步印象和感受,然后观看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录像《王子复仇记》,加深对剧情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一方面反复细读作品,积累体验与感受;一方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比较,从中受到启发,升华成理性的体会,并撰写成发言提纲或发言稿在课堂上做报告展示。在课堂上,让同学做报告,并组织全班同学提问讨论,搭建合作探究、多向开放的对话交流平台。教师再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作用,适当引入或补充介绍文本解读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用适宜的阅读鉴赏和批评方法去鉴赏解读。譬如告诉学生可以从社会历史学、知人论世、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俄底浦斯情结”、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等多元视角去解读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比如,教师也可以讲述自己的阅读鉴赏的体验与感受。通过反复阅读,涵咏品味和合作探究,学生就可以深入领悟哈姆莱特形象丰厚内涵和多元解释的可能。此外,教师还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比如,专题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经典诵读等,让学生逐渐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上升到理解与领会、鉴赏与评论的层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获得审美愉悦和享受,又提升自己对外国文学经典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健全审美人格。
四、名师的榜样作用:促进专业化发展与成长
温儒敏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是化育人的职业,先要化育自己,让自己具备博雅的气质。”小学阶段是文学教育的初始阶段。语文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生处在人生的童年阶段,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体验是以直觉和感性鉴赏为主,模仿性和可塑性很强。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入职时就应该具有高尚的阅读品位和文学感悟力、想象力和鉴赏评析能力,同时还要熟悉小学的文学教育。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文学教学因而应关怀学生未来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在经典解读教学中,要将学科知识和小学教学实际相结合,使未来教师们具备任教所需学科知识涵养和专业化素养。在教学中,可以引用小学名师鲜活的经典解读的教学范例,让学生零距离地与小学名师们进行对话,目睹名师们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学生在感性观摩中不仅吸纳名师们先进教学理念,领略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能感受他们博雅的文化品位和人格魅力。比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副校长窦桂梅老师非常注重经典在小学语文文学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我们必须明白:一流教育从经典训练开始”。她系列成功的名著导读课课堂教学案例,比如《丑小鸭》《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在注重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原汁原味直接阅读原著译文,重视学生对文学课文的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语感、想象力和文学感悟力方面,都是小学文学教育的范例。窦桂梅老师爱读经典,她曾说“要有对经典的敬畏之心,要有让经典以经典的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决心。”她的名著导读课就像她本人所期待那样,文学课上出了“文学的味道”,上出了文化的味道。在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童话名篇《丑小鸭》的经典导读课堂教学案例中。她大胆超越教材,引入原著译文,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去阅读,与经典对话。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安徒生的拟人童话《丑小鸭》。这篇童话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其中《丑小鸭》的译文有近7000字,但你知道吗?在课本里被压缩不到500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