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读书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怎样写读书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怎样写读书笔记

怎样写读书笔记范文1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 作文教学 读书笔记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多年,熟知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始习作时困难重重,孩子们感觉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从小学生认知心理角度来看,三年级是思维发展的质变时期。因此,当我接手新班级时,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的转折期对孩子们学习写作加以引导,从不知“写什么,怎样写”入手,帮助孩子们分析原因,找出“平时积累的材料太少了”的问题症结所在,然后指导他们化解这个难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其中“多读书、勤动笔”――写读书笔记就是一条很有效的解决途径。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三年级的学生逐渐养成了勤动手做好读书笔记的习惯,做到了天天读、天天记,一边读一边记。天长日久,他们积累的知识、素材丰富了,写作文时素材库中的资源就会源源涌出,就能“下笔如有神”了。

怎样引导学生多读书、勤动笔,写好、用好读书笔记呢?方法多多,我认为下面几法颇为实用。

一、传授方法,养成读写习惯

古今中外,凡事业上有所创建和有成就的人,读书时无不勤于思考、勤于动笔,反复实践。他们使用的读书方法很多,如书上圈点、书上作批注、摘录好词好句、做卡片、概括主要内容、写提要和读后感等。我引导学生学习、借鉴。经过实践,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以下三种。

1.写眉批。写眉批简单、方便,随读随写,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在学生读书时,我示范、引领他们在页眉、页脚、篇末、段尾等空白处随手圈、点、写、划出自己的感想、评价语,批注符号、标记等。我还告诉学生,同志的《实践论》,就是根据他读过的一本《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上所写的眉批、旁批归纳写成的;梁启超的《墨经校释》,也是根据他的书头札记整理而成的。因此,学生能积极地在自己的课本上、课外书上,直接圈点批注,边读书、边勾画、边批示、边注解。为了巩固效果,我定期查看,并组织眉批交流会,督促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二十多年,我教过的学生,不少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读书时依然保持在书上批批注注的习惯。

2.记笔记。记笔记是读书、学习的一种好方法。记笔记的方法也很多,既可抄录原书,又可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还可在笔记上圈点批注。我给学生讲列宁记笔记的故事,在列宁的私人藏书中,经他作过批注的约有五百本,他写的读书笔记要容纳几个房间。他的《哲学笔记》一书,就综合了他五十多万字的笔记心得。在伟人做法的激励下,学生逐步实践记笔记这一活动,我要求孩子们将阅读中看到的或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断、名言佳句、古诗词、好的开头和结尾摘录下来。精彩章节和好词好句要熟读多记,提倡背诵一些名篇名句。一个学期下来,每名学生平均拥有3个软皮本的读书笔记,尤其是思路清晰的学生还把笔记分类,如描写景物的、描写动物的、描写人物的等。通过记笔记,学生提高了分析能力;通过与实际情况对照,学生提升了鉴别能力,获得了真知灼见;通过不断积累,学生提高了综合能力。

3.做卡片。我从网上找出姚雪垠制作、积累卡片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了解到姚雪垠数十年如一日,亲自动手积累了几万张卡片,而且卡片字迹工整,一丝不苟后,也学习制作卡片。动手制作卡片,孩子们非常喜欢。我和孩子们一起做卡片,卡片内容要求:

①在卡片上写上题目,标出类别;

②写清楚作者姓名、书名、页码等;

③抄录精彩内容。

孩子们平常勤记、勤抄,将书中的精华、典故出处等都一一记录了下来。许多孩子把卡片分成了类别,查阅起来非常方便。孩子们时常拿出卡片看一看、读一读、背一背,和同学们交流。其中有一位学生制作的卡片很特别,因为他从小喜欢讲故事,所以他制作的卡片都是各类故事,三年级第一个学期结束时,他积累了20多个故事,平均一周一个,而且这20多个故事他个个都会讲,每每班里组织活动他都要上台施展一番。期末我班组织了卡片制作展评,不少学生家长鼎力支持,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评出10名金书卡奖,20名银书卡奖。该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读书、写笔记的能动性,效果很好。

二、体验乐趣,提升读写品质

1.快乐读书,开心积累。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就容易半途而废。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一学期下来我组织了多次阅读检查、评比,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如“好书伴我行,推荐你我他”、“小记者在行动”、“书签制作大PK”、“我是小小编辑”等。

“好书伴我行”读书心得交流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我利用语文第二课堂进行交流,并将现场活动制成光盘刻录下来,评出优秀读者奖励交流光盘,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读促说,在开开心心的体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常翻常看,玩味提升。孩子们积累阅读材料,不能仅限于写满卡片,更重要的在于体会、运用。体会是吸收材料的过程,运用是积累材料的目的,所以我经常想方设法引领孩子们经常性地翻阅所积累的材料,反复体味理解,融会贯通。此外,我还鼓励孩子们把自己读到的精彩内容讲给同学、朋友、父母、亲戚听,把精彩词、句、段用到作文、贺卡、日记、手机短信中去,把书读活、读实用。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开展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他们在活动中砺炼了阅读品质,提升了阅读品位,从而进入了阅读的良性循环状态。

三、评价嘉奖,呵护读写情感

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孩子们常常会在习作中、生活中有所表达。在讲评作文、人际交往时,我常常大张旗鼓地表扬这样的运用。

1.红笔勾勒,多加赞美。对孩子们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我在批改作文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优美的评价,尤其是运用恰当的内容,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孩子们在我的赞扬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在作文讲评课中,我有感情地朗读孩子们的文章,展示他们积累并恰当运用的语言。

2.拓展延伸,提炼口语。使用读书笔记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所以,我倡导孩子们在课外语言实践中积极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如在“每天朝闻报告”会上,在“小记者在行动”会上,在“温塘水的功效”会上,等等,孩子们都用上了好词好句,这些表达我都予以充分的肯定且提议相互倾听、学习。

怎样写读书笔记范文2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一)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

(二)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二、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像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

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童话化作文的训练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想像,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刍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充分享受作文课带来的快乐。

一旦儿童思绪扬起,往往又会乘着兴致,漫无边际的想像开去。因此,我们要向学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为,只有想像合理,才有意义。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儿童往往把握不住,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儿童并不能掌握要领。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发掘学生的心灵火花,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像。

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例如在写作《参观××公园》时,学生一开头就可以描写参观前的天气情况,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第一次跳伞》中的第一自然段。虽然公园里没有“机场”、“飞机”等景物,但可以有“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也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参观刘家{水电站》中的第一自然段,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点题,什么时候,我和谁高高兴兴地去参观××公园。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为本次作文开了个好头,亦为主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怎样写读书笔记范文3

在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哪所学校,哪个班级,也无论他们整体语文水平高与低,我们总能在班里发现一些语文素养高的学生,问及他们的学习语文的经验,大多数都回答说平时“爱看书”、“爱泡图书馆”。由此我们不难得出大量的阅读可以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厚积薄发,驾驭文字的能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因此,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读书”作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让学生在,力求让“书香”为学生的母语学习奠基。

一、让学生有时间读书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改革语文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益。我就以“读书”为抓手,每周挤出一节正课,再加上一节自习课、一节阅读课,这样一周保证有3节课的时间阅读。归还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己阅读,让学生学会在自主阅读中尝到文章带来的的乐趣,在这种氛围中成长、成熟。

二、有足够的书让学生读

余秋雨先生认为“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己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世界和我国的历史发展史也佐证了他的这种说法。为了能让学生有足够的书读,我采取了三种途径:

首先,要用好学校图书室的书籍,成批分发到每个班级,教室里设有专门的“图书角”, 班级安排有“图书管理员”,分门别类整理图书资源,定期更换。

其次,根据学生的阅读需要和课堂教学需要以及上级有关部门推荐的优秀书目大量购进,每个学期,我们都要选购大量适合学生阅读的精品书。

第三是发动学生把个人的存书“捐”出来,在本班范围内“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每个班级的“图书角”藏书可达500册左右,图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指导读书方法,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课改新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这里自主学习是学习方式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追求。如果教师的指导得法,学生的运用得当,就能让学生切实地打好阅读基本功,培养自主意识,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策略进行阅读,除根据不同的书籍、文章灵活运用“浏览”、“精读”、“跳读”等方法进行阅读外,我还注重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方法。如《斑羚飞渡》、《桃花源记》等,采用“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而《芦花荡》、《苏州园林》等,可用“结合插图,对照课文阅读”的方法;因此,学生在愉悦的阅读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收获了阅读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专门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怎样写读书笔记”的系列讲座。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写形式多样的读书笔记,摘抄型、批注型、提纲型、感想型……水平较高的学生还能写出评价型、综合型的读书笔记,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积累厚厚的一本,一本本的读书笔记也成为他们丰富多彩的知识世界和精神宝库。

四、教会学生有选择地阅读

当今社会,各类书籍(还不包括网络读物)浩如烟海,鱼龙混杂,其中不乏很多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我在学校门口书店的出租书目中,就经常发现不少对中学生有毒害却很能吸引中学生去一本接一本阅读的连载书籍,因此,为了学生更直接、更快捷地获取对他们身心有益的书籍,老师必须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选择。其中,包括现行的语文教材,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的中学生课外必读的二十六部中外文学名著。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自觉订阅《读者》、《语文报》、《散文》、《中外书摘》、《情感读本》、《意林》等优秀杂志报刊,劝告学生不要看或尽量少看武侠、言情小说,对个别学生阅读不健康书籍、杂志进行严厉的制止。

五、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企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和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中学生读书节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我们在班级中定期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读书知识竞赛、趣味读书会、限时作文比赛、评选小藏书家等活动。让学生在相互评议、交流中获得新知识,学得正确的读书方法。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读写能力的深入发展。

怎样写读书笔记范文4

[摘 要] 新大纲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课也就由此诞生。“阅读课”不是去阅览室,而是在教室里自由阅读课外书,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课外阅读的延展性。阅读课的“延展性”主要体现在阅读的长期坚持不间断和阅读的广度。为了使课外阅读课不被成为摆设,教师可以从有规划、有兴趣、有方法、有评价等四个方向努力,提高它的实效性。

[关键词] 课外阅读;延展性;实效性

在当前电视、网络游戏、智能手机盛行的时代,大街上、客厅里、饭厅里、卧室等校外场所已被手机、电脑、电视统治,成人都无法抗拒,更何况是孩子。以致让孩子多读点书都只能寄希望于课内,因此大量课外阅读也就逐渐转移到课内。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外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延展性的课外阅读势在必行。“延展性”本义包括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锤击或滚轧)作用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叫展性。阅读课的“延展性”主要体现在阅读的长期坚持不间断和阅读的广度。每日仅仅十分钟,十年坚持下来,就可以造就伟大的奇迹。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可以体察帝王生涯、布衣甘苦;也可以饱览山川景物、风土人情;还可以出入于欧洲的沙龙、拉美的丛林,或做风流倜傥的才子,或为跃马横戈的猛士……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坚持读书,有计划地读多方面的书。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史。只要激活孩子读书的热望,就一定能听到生命绽放的声音。

一、当下的课外阅读课存在的问题

1.漫无目的,打发时间。很多学生不知道阅读课自己要干什么,只是拿起书随便翻翻,欣赏一些图片,等待下课。

2.毫无兴趣,被动应付。随着大众文化传播的飞速发展,以图像符号为标志的现代传媒大有代替文字符号之势,人们逐渐习惯于不经过思考就获得外来信息。就像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之后,学生对古典名著《西游记》就不感兴趣了,文字在图像文化的冲击下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学生对文字提不起兴趣,阅读变得很被动。

3.不求质量,蜻蜓点水。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曾打过一个精妙的比喻:课外书的一页页,就是“葡萄园”,一行行,就是葡萄房里挂满的“葡萄棚”,一个个词汇,就是“葡萄”。读书就是徜徉于“葡萄园”,把一个个“葡萄”加以品尝的快乐。很多学生在读课外书时,只注意了用了个好词,就像只看到了“葡萄”的外形诱人,而对语句表达的内涵根本没加以品味,所以也就无法品尝到“葡萄”的美味。至于用采来的“葡萄”酿酒就更不用提了。

4.读而不思,难为己有。阅读,当然要阅,也要读,更要思考。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把精力集中到阅读本身上来,让学生潜心阅读,思接千里,视通万里,心游万仞,享受阅读的快意。

5.不会选择,好坏不分。学生在阅读课上看的书什么都有,什么《阿衰》《老夫子》等娱乐性质的书往往会被学生争相借阅,而那些经典的名著却无人问津。所以教师要对进入课堂的课外书进行精心的挑选,不要浪费课堂的黄金阅读时间。对于那些沉迷于低俗、好玩、搞笑的通俗读物之中的学生,教师要在不打击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把他们引导到阅读有品位、有思想、有审美境界的好书当中去。

6.内容单一,缺乏计划。阅读经典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教师的指导,包括挑选阅读书目,内容应该由浅入深,语言应由白话文走向古文,古文应该由三言、四言,走向长短句。

7.书本太厚,望而却步。不能要求学生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给学生读的书要由浅入深。曹文轩先生认为书分为两种:一种是打底子的;一种是打底子之后再看的。那些精彩的优秀绘本可以作为打底子的书,绘本的根本意义在于给一个人的成长打下优良的人性基础。再把课文当引子,“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或“由选篇引向整本书的阅读”。

二、提高阅读有效性的“四有”方法

1.有规划地读。每个班级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n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评价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阅读目标可从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等方面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阅读内容注意“计划性”与“自主性”相结合。开学初确定本学期的“必读书目”,对一学期的阅读活动做好计划,同时确定好阅读评价方案。如采用故事会、片段朗诵会的形式考察记忆的情况;用写读书心得、谈读书心得的形式来考察理解程度等。

2.有兴趣地读。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调动学生的兴趣一要投其所好。从年龄上说,低年级喜欢读以图为主的动物童话故事、民间传说,中年级喜欢读配有插图的童话故事,高年级则喜欢读历史题材的传记、小说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入手选择读物。二要吊胃口。介绍书中的人物、内容简介或精彩片段,激发“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三要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趣。教师采用故事法、讲解法、表演法、情境法、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外阅读的天堂。

3.有方法地读。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每一本书都细嚼慢咽就会落后于他人,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不同类型的书用不同的方法阅读。学生可以先把自己的书归一下类,主要有:趣味性阅读、消遣性阅读、积累性阅读、鉴赏性阅读。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各种类型采用恰当的方法阅读。趣味性阅读主要是故事精彩动人,很有意思,不需要特别方法引导,学生也能一口气读完;消遣性阅读是调节一下,随便看看;积累性阅读是要记忆的知识,就要边读边记,适合朗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鉴赏性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书籍,应重点指导方法。

一是体会着读。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精神风貌,感受作品之美,人物之美。二是琅琅地读。优美的句段可以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让学生通过眼、口、脑、耳同时活动想象情境,感受意境,品味文辞。可以举办美文朗读竞赛。三是想象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使自己入情入境,和作者产生思想共鸣。四是联系地读。好的文章布局巧妙,构思新颖,让学生边读边想,如果是自己写会怎样写,多和作者比较,从中学会布局谋篇的方法

怎样写读书笔记范文5

关键词:读写结合 写什么 怎样写 习作评价 素材积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159-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4版)》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作文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何让孩子写好作文呢?参阅书籍及自己的实际教学,我认为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培养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习作课前:在阅读课中,渗透习作教学,做到读写结合,相互促进

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兼顾得意与得言。低年级要重视词语和句子的教学,中年级重视归纳段意、理清段序、了解段式的教学,高年级重视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领悟文章写法的教学,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向他人学习“怎样写”。

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迁移、运用课文中的写法,由课文生发开去,进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体现在阅读课上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综合阅读的练笔,可以从以下方面、角度进行设计:

文中词句换一换;好的句式练一练;抓住留白补一补;观察插图写一写;

段、篇内容归一归;文章结构理一理;顺着情节扩一扩;展开想象续一续;

变换文体改一改;迁移写法仿一仿;加工信息编一编;学习所得记一记。

这样,读中练写,以写促读,做到读写结合,相互促进。

二、习作课时:加强习作课全过程指导,提高习作效率

作文指导要从作前开始。一般要提前打招呼,布置学生做必要的准备:该观察的观察,该阅读的阅读,该调查的调查,该搜集资料的搜集资料,为习作在思想上、内容上预作准备。

习作指导课上的指导,要从内容入手。首先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激趣、启发,打开思路,使每个学生都找到想写的内容,而且最好有新内容、新认识、新角度。比如,写《介绍自己》,可以引导学生写写自己在家、在校的不同表现,展示双重性格的真实的“我”,使学生认识到不光要在学校做个好学生,还要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又如,常写的《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之类的作文,怎样才能突破只知道写“父母对我的关爱”的定式有所创新?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国外经验,让学生访问父母身边的人:他们的父母、同事、朋友,还可以到父母的工作单位,实地感受他们工作的辛劳,获得第一手材料在动笔习作。这样写出的作文,往往题材更新颖,内容更具体,感情更真实。

其次,是针对“怎样写”的指导。要紧扣本次作文要求,聚焦于一点,不可面面俱到。比如,本次习作要求是“把事情写具体”。教师可以先和学生议一议怎样才能把一件事写具体,议后让学生试做;在学生起草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以发现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用实例说明这样写就比较具体,那样写就不够具体,并讨论一下怎样改进;指导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下水文”告诉学生怎样写。

作文讲评课是更有针对性的习作指导,此时的指导更能做到有的放矢。讲评,切忌只关注教师偏爱的少数佳作,冷落了大多数学生。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教师更要偏爱学困生:在习作中给予辅导,习作后肯定点滴进步,讲评时多举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鼓励。作文讲评一定要面向全体,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享受习作的快乐,期盼自己下一次习作会写得更好。

习作讲评的一般程序是:作出总体上的评价――肯定此次习作在内容、写法等方面的可取之处,归纳在体现本次习作要求上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习作的交流与欣赏――交流文题、题材,在习作内容上互相启发;在小组里交流自认为写得好的句、段,在全班展示写得较好的习作,师生同议,进一步明确好的句、段、篇,要力争让学生明白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以便在今后习作中发扬;指导修改习作――可用班上中等偏上的习作或教师针对共性问题编纂的例文,指导怎样从内容上、文字表达上进行修改。而后,组织互改、自改。

三、习作课后:课下课外补充学习,充实习作练习

除去课上的功夫,我认为习作应扩展到课外,这可以从以下二方面进行:

1.引导课外阅读,扩充素材,积累运用

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章、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图画书、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部分中外名作名篇等。

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可作为习作素材积累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和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多读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小学生活泼好动,专注力和耐心一般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师生共读。在广泛的阅读中,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让学生培养语感,激发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能变得容易多了。

2.勤写勤练,学会观察,用好素材

怎样写读书笔记范文6

一、激发写作欲望,消除畏惧心理,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动起来

有些同学对作文怀有畏惧心理,没看到题目就觉得作文难写,写不出来。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消极停滞。作为老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消除畏惧心理,培养写作兴趣。

1.范文引导,打开思路。多给学生读几篇生动深情、写生活中平凡人和事的范文,往往会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听完范文后,学生会想:这样的事情,我们身边不也有吗?这样的材料,也可以写啊!不少同学会由于范文的示范,产生跃跃欲试的写作冲动,写作思路自然就打开了。

2.抓住契机,随时写作。作文教学不是孤立进行的,教师可以把它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随时抓住学生的思维活跃时期来写作。例如,在学完《愚公移山》后,学生就“愚公真愚吗”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有人认为“愚公真愚”,有人认为“愚公不愚”。双方各执一词,为了驳倒对方,都使出浑身解数,摆事实、讲道理,你来我往,不相上下。此时,学生思维就处于活跃时期。在辩论结束后,接着让他们把自己的观点整理出来。这时的学生,意犹未尽,思维活跃,写作起来自然不觉困难。

二、积累写作素材,拓展写作内容,让学生的写作思维活起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心中没有材料,又怎能进行恰当的选材、组材,写出中意的文章?没有写作素材,全篇空话、套话,言之无物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那么,怎样积累写作素材呢?

1.观察实践,增加阅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初中生作文也大力提倡写真事,诉真情。因此,应要求同学们细心观察身边生活,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不善于观察发现,五彩纷呈的生活在学生的心中也留不下任何色彩。写日记就是积累生活素材的好方法。在一周至少两次的日记中,学生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久而久之,积累的材料就多了。如:为了写好说明文,教师先布置学生观察家乡附近的一座桥梁,然后在作文课上把观察结果整理出来,学生普遍写得较好。这样的活动,从不同方面为学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一举多得。

2.广泛阅读,拓宽视野。世界是无穷的,人生是有限的。学生除了直接获得知识与经验外,阅读是他们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渠道。作文教学,应充分利用阅读来积累素材,让学生充分利用阅读时间读名著、读杂志、读新闻,写读书笔记。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把学生手中的闲散书籍集中起来,形成一笔丰富的资源。学生通过读书,学会思考了,思想成熟了!正是阅读,拓宽了学生视野,陶冶了学生情操,也充实了学生的大脑。

学生的脑中积累的素材多了,可选择的余地大了,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对材料进行取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三、指导写作方法,掌握写作技巧,让学生的写作思维“舞”起来

1.形象说理,形式灵活。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的指导,可以从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语言表达等方面分项指导。但由于中学生的年龄阶段,正是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对学生的理论指导不应抽象地进行,而应与有关例文紧密联系起来。上文提到的“范文引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还能形象地告诉学生“怎样写”,给学生以理论指导。当然,这要求教师不能只读完范文就了事,而应在读过若干范文之后,即归纳出理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来。至于指导时间,则可以灵活处理,写前指导、写中指点甚至在发现问题后也可把作文讲评与指导联系起来。例如,让学生以“爱”为话题写作,仍摆脱不了“我病(伤)了,父母或同学送我上医院,悉心照顾我”这样的陈旧题材。这时,教师把作文讲评课改成指导课,用学生的几篇例文当示范,共同品读赏析,从而让学生理解作文选材的两种技巧:(1)小中见大,从平凡小事中提炼出不平凡的内涵;(2)推陈出新,选取独特角度进行写作。这样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收到了良好效果。

2.互批互改,适时指导。写作完成后的批改与讲评环节也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情绪。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学生先批教师后批的形式,效果良好。学生完成作文后,先交换批改,根据评改标准作好眉批、评出等级、写上批语。再由教师后批,对学生习作及批改情况作全面审查。这样,教师就可综观全局,对学生的写作情况了然于胸,讲评时就可有的放矢。

讲评课上,适当的鼓励不可少。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文,如果老师把它说的一无是处,这无疑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再差的作文也总有闪光点,老师应积极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在讲评时,适当鼓励几句。尤其是那些作文刚有点起色的同学,老师更不应该吝惜赞美的语言。有了赞美与欣赏,学生才能对写作保持一种热情。

总之,作文的整个准备与实施过程,都离不开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让学生的写作思维舞起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有了希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