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标准范文1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宴会设计与管理》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核心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中的“酒店管理”模块课程。在旅游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教学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对餐饮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活动——宴会设计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全面熟练掌握饭店餐厅高级服务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大型宴会设计与管理知识,大力培养学生成为饭店业所需的高级技师人才,积极为我国的旅游饭店队伍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本课程的开设,是以《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英语》、《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的开设为条件,并为满足《酒水服务与酒吧管理》、餐饮阶段实习和酒店顶岗实习等后续课程要求设计课程内容。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与前续、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培养酒店及餐饮企业宴会部门的服务员、预订员、领位员、传菜员、领班、主管和一线经理必须的技能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旨在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以高星级酒店餐厅区域为教学背景,研究中西餐宴会的布局与台面创新设计;其二,使学生掌握中西餐餐饮宴会服务的基础知识,熟悉宴会部运营流程和操作规范,;其三,逐步形成灵活创新的中西餐服务管理思想,掌握宴会工作的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管理理论与服务技能。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并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餐饮服务员中级考试提供支持;为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毕业后适应旅游饭店餐饮管理工作的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以现代餐饮服务员与基层管理者职业能力调查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开发和“工学结合”为平台,形成工作任务驱动,模拟与仿真结合的设计理念。
(一)设计理念
在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指导下,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课程模式,首先通过对现代餐饮服务员与基层管理者职业能力进行调查,对相关岗位和任务进行分析,在课程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从事餐饮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然后以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为线索设计项目,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学习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通过技能操作、仿真模拟、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发现学习、范例教学、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市场调查、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工作情境或模拟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项目和任务的选取要符合当前餐饮业的现状和体现企业对餐饮人才素质的要求。在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更要突出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用发现学习取代接受学习、理解学习取代机械学习、自调节学习取代他调节学习。通过项目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顾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完整,保证技能证书考试的要求,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学生通过学习《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能理论结合实践,力求理解中西餐宴会的特点、熟练掌握中西餐宴会服务的技能、从而初步具备从事高星级酒店中西餐宴会设计与管理等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宴会设计与管理》的教学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模拟设计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实现优良的教学效果,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之以宴会市场调研、饭店宴会运作观摩实习、对各类宴会创新台面比赛进行点评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实学习内容,深化认识,构建高起点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平台,为今后从事宴会设计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典型工作任务
(一)了解预订 1.阅读订单 2.人员安排 3.设计台型 4.预订鲜花
5.准备用餐场地 6.设计菜单 7.明确内容 8.其他方面 (二)召集会议 1.进行培训 2.预模拟操作 3.召集会议 (三)预订接待
1、预订部做VIP 档案登记(对食品、酒水等的要求) ,不断补充完善;
2、预订部在接到VIP 预订时,应事先了解客人的用餐人数,宴会规格,类型、标准、宴请人员的特殊要求、用餐禁忌等相关信息,并与相关接待人员作好交接;
3、确认宴会的菜单和接待单位(根据用餐时间长短对宴会菜单加以控制,以保证能上完或分完菜单上的所有菜品) ;
4、由厨师长审核菜单,并负责出品的装盘控制(菜盘选择、搭配、装饰等) ,备餐间负责人加强协调能力;
5、根据客人要求,预订好相当规格的餐台欢迎鲜花;
6、在接到VIP 宴会接待信息时,预订部要及时通知接待班组作好接待准备,并做好其它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报告酒店领导。
(四)餐前准备 1、摆台 2、合型设计 3、指放席位卡 4、准备菜单
5、根据接待方要求对宴会厅内摆设,装饰物进行合理的安排,提供个性化服务; 6、检查厅内各种设备
7、检查台面餐具、开餐所需餐具、用具是否干净,无破损,准备充足(可适当预备3套餐具备用) ,摆放整齐,并将香巾、开胃菜,味碟等准备到位;
8、若有外籍宾客,要准备好相应数量的餐刀、餐叉,并按席位卡要求摆放于餐台; 9、按预定要求准备好所需酒水;
10、餐前半小时,将电视机开启,并将电视频道调至中央一台,有外宾时,调至中央新闻的英文频道;
11、配合接待方检查餐前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并确定上菜时间。 (五)中餐宴会服务流程 1.宴会前的组织准备工作 2.迎宾工作 3.就餐服务 4.送客服务 5.宴会服务注意事项 (六)中餐宴会服务流程 1.宴会前的组织准备工作 2.餐前鸡尾酒服务 3.席面服务 4.宴会结束工作
四、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岗位需求,本课程旨在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高级餐饮服务员”和“高素质的宴会餐饮管理人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宴会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中西餐饮宴会较高的策划与设计技能与管理水平,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成为餐饮企业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岗位引领型的教学活动,学生能了解宴会设计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具备饭店服务的工作能力,具备诚实守信、沟通协作的职业品质,树立优质服务意识,热爱本职岗位,为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使学生了解中西餐宴会的特点;了解中西餐宴会的设计要求;熟练掌握较强的宴会布局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宴会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内部团队之间高效配合,协作默契,掌握宴会中的现场表现创意及出色的执行能力,打造最能触动客户心灵的宴会场景的综合服务职业能力。
最终要达到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
·掌握饭店前厅、客房、餐厅各工作岗位的服务流程及基本技能
·会较好地处理宾客投诉 ·具有较强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
·具有较好地应对和解决服务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饭店产品促销能力
·会较熟练的利用计算机查阅资料、应用网络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学时分配
七、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或选择
依据《宴会设计与管理》进行内容重组,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建议配备下列参考资料:
《餐饮服务与运转》文志平编著 《餐饮服务》陈修仪主编
《餐饮服务培训教材》陈尧帝主编 《餐台设计与布置》梁玉社编著 (二)教学建议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情景布置教学 、演示法、模拟设计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实现优良的教学效果,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之以宴会市场调研、饭店宴会运作观摩实习、对各类宴会创新台面比赛进行点评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实学习内容,深化认识,构建高起点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平台,为今后从事宴会设计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评价
(1)理论部分以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平时表现等;技能考核:学生进行宴会设计与管理餐饮技能模块的考试。
(2)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宴会设计与管理餐饮技能模块的考试
成绩占总成绩的50%。
附综合[能力鉴定] 1、 相关知识
⑴宴会台型、台面设计的要求与要点。
⑵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各种宴会场景、宴会台型、台面方案。 2、服务技能测试
⑴中餐宴会预订技能综合模拟测试
中餐宴会预定技能测试表
⑵中餐宴会迎宾、导餐技能综合模拟测试
中餐宴会迎宾、导餐技能测试表
班级: 姓名: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
⑶中餐宴会服务技能综合模拟测试
中餐宴会服务技能测试表
课程标准范文2
语文课程标准应该是什么样的?目前已经有了成型的本子,这里不去评价其是非优劣,且做一番“痴人说梦”的冥想“呓语”,道一道我的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野狐禅”。既然是“野狐禅”,我倒是觉得没有这东西也不是不行,也不必只有唯一的一个,不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课程标准。啐语如下:
一定争取说明白什么是语文
一位毕业于上世纪50年代的语文前辈,在上世纪90年代曾说:“我所经历的40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就像一个小姑娘跳皮筋,忽然蹦到左边,忽然蹦到右边,而且无论在左边还是在右边,嘴里都念念有词。”这道出了语文教育教学本体论缺失造成的无根状态,正因为无根而飘摇。
名不正则言不顺,既然是语文课程标准,先要回答“语文”是什么,而最难说清楚的恰恰就是“语文”是什么。也难怪,“语文”至今只是个普通名词,你是遵从“国语”“国文”各抽取一字组合成的“语文”;还是认同“语”是语言,语言是科学,科学要用科学的方法教学,“文”是文学,文学是艺术,艺术就要用艺术的方法来教学?组合而成的“语文”强调的是不同学段有各白的教学重点;分析解释的“语文”强调的是汉语与文学分家的理由。因为这两种关于“语文”的解释在内涵与外延卜似乎都不那么确定,你或者取上述观点的合理部分折中取优,或者自出心裁独创高论,都能增加见仁见智的张力,也为莫衷一是提供了可能。见仁见智好的方面是不同的“瞎子”摸到了“大象”的局部,而局部都是真实的存在,具有局部真理性;不好的方面是各执一词,大家不愿意或没意识到把自己摸到的那部分加起来;麻烦的是即便加起来,也不是真正的大象;最糟糕的是你根本没摸过,人家说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甚至睁眼说瞎话你也不介意。莫衷一是则未必窥到“全豹”一斑,甚至根本没看到“豹”,便硬说是所见无非“豹”也。
如果避开语文是什么这个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挑战,直接大跨度地把“语文课程”这个短语当作“语文”一词来使用或表述,这样的课程标准就难以指向问题的根本。比如我们习惯于说语文课程有工具属性,可数学、外语课程也有工具属性。语文的工具属性和语文课程的工具属性不是完全同一的关系,语文的工具性存在不同的层面,母语(语言)的工具性更指向其外围层面,具有同一族类共同规约的特点;这是语文工具属性的语言层面。其内核则是因人而异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言语,并不具有共同规约的性质;这是语文的思想、文化层面。如果说语文的语言层面的工具属性可以通过训练来掌握,其思想、文化层面并不能通过训练获得。思想要是被训练了,那该多么恐怖!德国纳粹当年就搞思想训练,日本军国主义也搞思想训练,整个国家、民族都只有一种反人类的思想,都在这种思想指引下犯下种种反人类的罪行。工具属性的对立而是目的属性而非人文性。近年来说的很多的人文性亦然,并非语文学科所独有,不仅人文学科都有人文性,甚至科学学科也不乏人文性。即便是“人文”,中西方的解释并不相同,人文性的对立面是非人文性而非工具属性。诸如此类,课程标准应当给出确切的定义。
课程必然关涉教师、学生与教材,语文课程的特质紧密关涉对语文本质属性的确认。作为课程的实施者——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专业技艺制约着语文课程的开展,作为受教育者——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体认决定语文学习的效果、效率、效益,作为贯彻课程的基本凭借—语文教材编制的优劣关乎课程实施的成败(自然不能只有一套教材统领天下,要多样化)。这些内容都要在课程标准中予以明确。
“标准”在辞典里的解释是衡量事物的准则,那么语文课程标准应是衡量语文课程进行情况的准则,如同筛子的网眼,网眼的尺寸决定了被筛下的沙子是合格的,留在筛子上未能通过网眼的沙子是不合格的。如同筛子的网眼是衡量沙子是否合格的下限,课程标准也是保底而不封顶的。
一定要重视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
语文课程标准不能回避语文学科的学理特质,而语文学科的学理在表述上不能忽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以“语文”为学科的历史并不长,一百多年而已;但语文教学的历史已经好几千年,而且形成了诸多合乎学科特点的精华。这一点同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不同,因为从前我们没有这些学科,差不多完全是跟人家学的,所以“全盘西化”或许比“自力更生”更划算,谁让你没有呢。可语文不同,我们早就有属于自己的语文学科教学。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充分尊重之,准确表述之,使之成为指导语文课程实施的有效准则。
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势力:一个是向后看,企图请古人打败洋人;一个是向前看,企图请洋人打败古人。无论是古人还是洋人,都不能独自承担起语文课程的职责。洋人的东西真比自己的先进,不妨借鉴过来为我所用,但是必须先立足于继承固有的优秀传统,那些稳定的优秀文化基因;学习洋人的东西必须经过本土化处理,不必用时髦的洋概念覆盖已经根植在传统中的熟稔说法。不要敝帚自珍,也不要数典忘祖。比如古代的语文教材,编写者都是名家、大家,虽写给学童,但毫不怠慢,故能流传不衰。既然是语文课程标准,就关乎对语文传统的体认。仅从语言上着眼,其韵文、歌诀充分体现汉语四声音律、押韵对偶等特点,像《千字文》《三字经》(《新三字经》除外)等朗朗上口,便于记诵,于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成为人人爱读、都能读懂的文章,此中包含的语文学科的学理值得重视。再如“诗无达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些精彩的观点,对语文课程的实施仍然具有学理上的指导意义,都应该在课程标准中得到应有的体现。
在方法层面,用普通的人文学科的方法指导语文学科都存在不适应,更何况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强化指导语文学科呢。这种“唯科学”的方法往往是对科学的亵渎,甚至走上“伪科学”的歧途,不足以构成语文学科的学理。即便是大学中文系的不同专业的学理似乎属于语文,但因为教育对象不同也不能直接成为中小学语文学科的学理,也要转化之后才能为我所用。
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不能回避对语文学科学理的概括。
一定要争取弄清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逻辑结构及关系
自然科学学科必须先学知识,然后才能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果关系十分明确。而语文学科则呈现非线性、非对称,甚至非逻辑的特点,果真能找到“序”吗?
从积累到感悟这条线索中,能否对积累的内容定出下限的量,对感悟的水平定出大致的标准?应如何界定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从前所认定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个字,果真就是语文基础知识吗?如果是,其逻辑结构如何?如果不是,到底应该怎么界定?从前所说的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能力在不同的学段有怎样的区别与侧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之间相关度如何?语文学科也呈现先知识后能力的一般规律吗?(至少程序性的语文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的,倒是知识滞后于能力。比如语法知识,在母语情境中并非先学语法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比如修辞,并非先学习修辞知识才会修辞。)
界定语文基础知识的逻辑结构,界定语文基本能力的逻辑结构,界定两者的逻辑关系,这也应该是语文课程标准不能回避的。
总之,多纲(课程标准,以下同)多本比一纲多本好,一纲多本比一纲一本好;课程标准的结构简单比复杂好。最根本的,语文课程标准要在尊重优秀文化传统与教育传统的前提下,首先阐明语文的本质属性,进而说明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再说清楚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界定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其关系,对实现教学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有一个规定性建议。
课程标准范文3
一、依据新课标,用好新教材
“历史课程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大历史课程观”,吸取了教育研究中关于教学论与课程论相互关系理论突出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在教育决策上给予了重新的界定和说明。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建构了以课程为中心统摄教学过程的“大课程”观,这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建构性的课程观,它把课程理解为课程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系列环节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互不分离的统一体,较好地解决了课程与教学相分裂的问题。因此,解读好新课标,依据新课标进行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巧用引言,激发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新教材在体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每一课正文前都有一个方框,框内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即课前提示),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课前提示呢?
(1)可作为导语。新教材的课前提示往往是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点,精心编拟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一开始就能立即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
(2)可作为课后小结的依据。结尾的方式很多,依据课前提示可进行概括式结尾。在讲授完本课后,可按照课前提示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总结,让学生对本课形成完整的认识。
三、利用图片,加强直观感知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易于感知的图片素材,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等,烘托出了浓厚的历史审美氛围,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恰当地指导学生赏析图片,增强学生历史直观性和审美情趣。
四、使用阅读材料,拓宽学生视野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要,除正文外,教材还以楷体字的形式精选了大量的小字阅读材料,有的寓意深刻,富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历史故事或历史典故;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进一步阐述;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简介。这些材料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文字生动富有情趣,对学生加强理解正文、拓宽阅读和思考空间、扩大知识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处理好课后练习,培养主动学习习惯
课程标准范文4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执行者。所以,教师要自觉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必须自觉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生观、质量观。由注重传授知识变为注重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把教改试验与科学试验相结合成为教育第一生产力,强化情感教育,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
教师的角色由传授知识变为注重学生的发展,由学向差异教学转变,由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由注重结果向注重教学过程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的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难以发挥,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压抑,行为受到限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构建新的课程目标:即(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过程和结论的统一,教师是课堂上的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主持人、合作者、促进者、参与者和导演。所以,教师要优化教学讨程.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发展,而创造性是人的素质中最有价值的能动能力。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把人的素质中的一切创新潜能都激发出来。所谓创新,就是求异,就是创造性。创新精神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精神。这一切都要靠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来实现。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使学生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草船借箭》一课时,我改变以往按事情发展顺序教学的习惯做法,采用变序的方法抓住重点人物、重点段进行教学:(一)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查字典自学生字词;(三)让学生浏览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四)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语感,体会诸葛亮的处境;(五)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探究、交流问题,发表独立见解;(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互相点评,再读课文使学生理解了文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忌贤妒能,鲁肃的忠厚和曹操的多疑,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这样,我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由教会学生学会知识变为学生会学知识。师生双边活动融洽,气氛活跃。同学们争论得面红耳赤,最终解决了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表现。
教师必须创造一种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大胆发言、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争辩问题,师生充分地对话,表达各自的看法,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去开拓创新。
爱有利于人的智能发展;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教师要满腔热忱地教育学生,鼓励他们奋发进取,学生的心情舒畅,思维就会活跃,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一次,我讲《春蚕》一课时,我问学生:“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有什么用途?它的生长过程怎样?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们很有兴致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从实验室找到了蚕的标本,联系母亲养蚕这件事,把问题弄明白了,得出的结论是:本文赞颂了母亲勤劳的美德,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学生多提问题,才能探究到事物的本质,才能全面地了解事物。课堂上,往往学生很少有提问的,更少有与老师争论的,教室鸦雀无声,安静沉默,但学生没认真思考问题或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只能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而超出课本的问题却无从回答,更谈不上形成创新精神。
课程标准范文5
(1)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看,A地区位于。B地区所在国与我国共同濒临洋,该地居民使用的主要语言是。(3分)
(2)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景观②对应的地区是(填字母A或B),并分析制约该地区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3分)
(3)请列表比较A、B两地区人们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差异。(4分)
对此,我认为该试题对我们平时教学和命题有如下启示:
1.注重能力的考查。
一是启示我们平时要注意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如第(1)题中,要求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看,回答A区域处在何处。这“地理区域”就是题眼。对此,只能回答“南方地区”,而不能答成“长江下游”或“太湖流域”或“我国的东南部”等。
二是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本题要根据图中的“北回归线” “长江”或从经度的度数和排序可知该地图所指的是北半球,因而知道A、B两地共同濒临太平洋。图中的收割机代表此地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
三是注意对学生对比能力的培养。比较是学习历史或地理的常用方法。第(2)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景观②对应的地区是(填字母A或B)”,需要将两幅景观图进行对比,并根据后一小问“制约该地区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的信息才能断定对应的地区为A,因为这一小问暗示着A地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再说如果没有对比,美国中部大平原也有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等。
四是注意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第(2)题中的后一小问――“分析制约该地区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要准确回答这一问题,书上找不到现成的表述或答案,这就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美国适合采用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是什么?这就容易从“气候”和“水文”的角度想到美国中部大平原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河网稀疏。因此,就容易想到我国太湖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因而河湖众多,河网密布,且泥土黏性重等因素制约农业机械化生产。而地处平原虽是自然因素,但非题中之意,不是制约的因素。
这里也启示我们平时教学要注意中外对比,重视学科的综合性。
2.命题依据是课标而非某版本教科书。
如前所述,对于第(2)题中的后一小问书中找不到现成的表述或答案。那么,书中没有表述是否就不能答题呢?显然不是。因为《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命题要求”部分明文规定:“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而不是依据某一版本的教科书。”《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内容目标“1―4―2”是这样表述的:“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而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浙江省教学实际制订而成的“考试目标”第6条、第7条、第9条分别表述“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也就是说这一试题或设问的命制是依据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的,命题者不是“任性”而为的。
3.平时教学要依标施教,举一反三。
课程标准范文6
关键词:课程标准;化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125-01
兴趣是个人对认识和探究活动的一种特殊倾向。兴趣对学习的巨大作用,不仅在于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成功地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全面、细致的观察力,提高了敏锐、灵活的思考力,发展了丰富、活跃的想象力,锻炼了坚定、顽强的意志力,同时还有利于良好个性品质和创造才能的培养。可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
一、远景教育,唤起兴趣
教学中我们要坚持联系实际,并结合内容加强思想教育,利用教材编入大量的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具有时代气息的化学知识为诱因,对学生进行“远景教育”,以触发他们心中蕴藏的学习热情,唤起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讲《绪言》时,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重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要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介绍化学与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介绍我国古代化学科学的卓越贡献、近代落伍的原因和现代飞速发展与辉煌成就;介绍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方面的杰出成果及热爱祖国的生动事迹。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二、设疑提问,迁移兴趣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要坚持进行启发式教学,选择问题要富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答出“是什么”,还能讲出“为什么”,进而能想出、答出自己的见解。如复习“酸”的概念时,要是只问:“什么是酸?”显然这样的答案只要求学生重复课本上的话,只能引起学生回忆,不能促进思考。既便学生背出定义,也不一定真正理解其内涵。若换个角度来问:“HNO,是酸吗?为什么?”学生答出后进而再问:“那么NaHCO3是酸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逐步变化,在变化中不断推进,要求学生不断思考解决疑难,不断进行联想、类比,并通过有根据的推理来回答,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三、重视实验,增强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们体会到,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在他的教学生涯中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讲课不做实验时,去听课者寥寥无几,一旦是上实验课时,教堂里挤满了人。的确,奥妙无穷千变万化的化学反应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我问学生:“为什么喜欢化学?”连基础较差的学生都不假思索地答:“化学实验好玩。”学生喜欢实验,我们要因势利导,凡是能够做的都要做,个别学生要求补做的也尽量满足。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
四、探究活动,扩展兴趣
化学活动课本身就是化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首先,要结合实际,精心组织。为了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挖掘各种有利条件,充分调动各种力量,统筹安排,系统周到,制订好化学活动课的计划。要定好时、事、人,力戒形式化、表面化、教条化,务求在教学中较好地落实课程目标。其次,活动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活动中包含的探究要素可多可少,教师指导的程度可强可弱,活动场所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堂外,探究问题可来自书本也可源于实际生活。
五、引导自学、转化兴趣
兴趣从起因上看,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前者是由学生活动过程本身的某些特点所引起的,而后者是由于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或学习结果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所引起的。
培养学生自学的内容和方法多种多样,而根本是“以本为本”,即教师对所学内容的学习目的、方法作简要提示和引导后,让学生读懂课本,能独立完成课本练习,会相互检查练习结果,会结合课本练习出题相互检测,会自我总结等,使他们喜欢课本,热爱学习。平时要注意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有用素材,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调查当地稻草返田的方法,讨论该措施对补充农田氮、磷、钾等元素的作用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有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