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思想

新闻思想范文1

高校校园新闻在学校中的地位未被充分重视当前,高校校园新闻的报道大多是以学校的一些会议为主要内容,通常都是围绕学校领导转,这样就很大程度上违背了高校新闻的宗旨目标,完全脱离了教学科研,缺乏关于学生学习与生活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得校园新闻成为学校领导讲话的工具。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那么关注高校校园新闻的群体将会越来越少,最后会导致无人关注。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就必须不断创新校园新闻内容,根据学生们的需求,搜集他们感兴趣的信息知识,要敢于为学生说话,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学生对校园新闻的信任,校园新闻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才能有利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由于高校一直强调稳定性,所以高校校园新闻的报道通常只讲好的一面,这样的做法将会造成学校出现不良的风气,从而使得学校师生缺失对校园新闻的信任度,严重导致校园新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受到影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对思想教育功能形成冲击在当前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反应敏捷,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从而使得他们对身边一成不变的知识信息缺乏兴趣,目前收集新的信息知识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有许多种,如电视、网络乃至手机等都可以为他们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内容。当前,随着电脑的普及,大多数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电脑,他们现在一般都是利用电脑来获取新闻信息,电视、报纸时代已成为过去式。从这点上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利用信息源的能力是以前大学生无法具备的,另外,由于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缺乏经验,这样将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给校园引导新闻思想教育的方向带来新的挑战。高校校园新闻如果还是继续保持着以前的教育方法进行说教,那么它将丧失一个庞大的关注群体——学生。

重视和引领校园新闻的思想教育功能

校园新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显现的性质和潜在的性质两种功能。不过,高校校园媒体的建设与管理还比较落后,有些高校领导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校园新闻的重要性,因此,它的建设一直得不到重视。目前,高校校园媒体已从过去单一的方式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立体化形式,影响更为广泛、辐射力更大、渗透性更强。校园新闻是高校宣传思想的重要阵地,所以,高校应加强重视校园新闻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和高校舆论导向作用,要充分重视校园新闻,不断发挥校园新闻思想教育功能,以校园新闻作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发展战略决策以及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进行长远规划,力争把校园媒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更多的学生群体对其关注。建立校园新闻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互动机制首先,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校园新闻具有的潜在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不断地传授给学生,同时,还应为校园新闻提供思想政治方面的资料,引导其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这样做是为了帮助校园新闻不断完善,引导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环境,让更多的大学生在接受校园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对于搜集信息内容的校园新闻工作人员,在迎合学生心理需求为主要的前提下,还应树立起思想教育工作意识,在传播过程中积极配合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发挥校园新闻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潜在功能。充分发挥校园各媒体的优势,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当前时期,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态度也相对开放,观念较为多样化,这样将不可避免地造成高校媒体受到社会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的冲击。高校应根据这种情况,树立起正确的校园新闻舆论导向,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首先,校园新闻在宣传上要坚持提倡科学理论、科学精神以及弘扬社会正气;其次,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动人们的情绪,在工作中时刻围绕重点内容,共同配合,充分发挥主题;另外,不断加强与改进宣传思想工作,使其吸引力与感染力不断增强,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弘扬主题,在内容形式上要多样化,使其内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让校园新闻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校园媒体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从而增强学生对校园新闻的喜爱。校园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应根据各种媒体所具有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为高校营造出良好的氛围。高校在校报与校刊上可以刊登一些关于国家新闻以及校园重点新闻事件,解读国家重大政策与措施,以此不断引导学生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关注校园、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校园新闻要不断反映学生们的生活,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建设校园网的前提要求就是内容要丰富、有广泛的传播范围、有较强的服务性、受众群体多,从而为全体师生提供高效的服务,使其校园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另外,在校园网中除了要各类文章及图片来反应校园生活以外,还可以设定论坛,让受众群体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及看法,这样能够使校园文化更加丰富,进而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得到巩固。

新闻思想范文2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排思想;策划技巧;研究

一、确立正确的编排思想

编排思想是新闻编排的灵魂,正确的编排思想是编好电视新闻的前提。编排思想是报道思想的具体体现,编排技巧是为编排思想服务的;而正确的编排思想来自电视编辑对整体形势和全局情况的分析、来自于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对新闻内容的具体分析以及观众意见的反馈。编辑在取舍新闻过程中,首先,要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当前报道的重点做到成竹在胸,使编排的节目能及时准确地体现党的宣传指导思想。其次,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本地区的工作重点,做到编排的节目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这样才能胸有全局,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筛选出大家普遍关心的新闻事件。最后,新闻提要是整档新闻节目的眼睛。所谓新闻提要,就是用简明的语言把整期新闻节目中最重要、最新鲜、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的内容概括出来,起到预告新闻内容、评价新闻内容和“亮化”新闻节目的作用,具有鲜明的导视功能。观众通过提要,可以提前了解这档新闻将要播出的重要事件,观众若对某条新闻感兴趣,便可以有选择的收看,使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二、编排方法须合理

电视节目以时间顺序传递信息的特性,决定了观众不能像报纸那样选择地看,编排次序就显得尤为重要。新闻节目中的每一条新闻,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节目中的一个元素,需要编辑在编排组合时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从不同新闻之间寻找内在关联点,充分发挥串联词的作用,按照新闻价值大小原则,兼顾观众心理和收视习惯,合理巧妙运用各种编排方法,对各类新闻信息进行优化组合,有序的、综合的调动起来,实现整体优化。电视新闻节目几种常见的编排方法:

(一)倒金字塔式编排法

由重及轻、由时政及民生、由远及近进行编排。这种编排方法虽简单而又便于掌握,但是过于单一缺少变化而不能持续吸引观众的眼球。

(二)同类编排法

把同一内容、同一主题、同一地域或有内在联系的若干新闻编排在一起,稿件和稿件之间可以相互印证和补充,加大了原来零散新闻的信息量,造成一种传播强势,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加深了报道的深度。

(三)间隔编排法

不同内容和题材的两条新闻或两组新闻之间要注意气氛的协调,节奏变化要相宜,如喜庆与悲痛,严肃与轻松的内容,不要放在一起,中间最好穿插其他新闻或安排在不同的板块,缓冲一下,力求在内容上、风格上协调统一。

三、策划技巧

(一)做到贴近群众的同时抓住热点

贴近基层,服务群众是地市级新闻媒体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所谓热点,是指在一个时期或者一个阶段内,群众所议论和关注的焦点问题,若电视新闻能抓住这些焦点问题,并结合时下最热的话题展开讨论,不仅可以满足观众的需求,也将大大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作为地市级电视新闻工作者,我们的人才资源、硬件软件设施都不能与中央台、省级电视台相抗衡,我们唯一的优势就在于与基层联系紧密,与百姓联系密切。因此,新闻报道的群众路线就是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命线。”当前,市场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任何做到让新闻栏目既有可视性又能够坚持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是摆在眼前的首要任务。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俗风情,也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审美。电视宣传工作组只有围绕焦点、热点、难点做好新闻策划,讲好新闻故事,表达民众诉求,以实现宣传效果和社会影响最大化。

(二)做到贴近事实的同时关注民生

近年来,虽然以“服务百姓、关注民生”为定位的新闻类的栏目层出不穷,数不胜数,甚至一个电视台的多个栏目同时报道此类新闻,但普通受众并没有因此而厌烦此类栏目而是广泛关注和支持,究其原因,就在于普通受众的真实意见在此类栏目中可以真实表达,而此类节目也立足于帮助百姓解决其实际存在的困难,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意识,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也应该贯彻这一理论,在贴近事实的同时关注民生,以普通百姓的视角,俯下身子多做接地气、有人情味的新闻,同时,还要更加关注不同百姓的舆论诉求和情感表达,积极调动各族群众参与电视新闻的传播,让电视新闻深入基层、深入民心,而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的价值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反应出的建议和呼声也将最终形成公众意见。

(三)正确选择报道时机与方式

电视新闻专题策划也包括对报道时机和报道方式的选择,它们是实现新闻传播效果目标不容忽视的环节,因为只有把报道内容投放进媒体,新闻专题的价值才能最终发挥出来。那么,怎样才算正确选择报道时机与方式呢?首先,策划在选择报道时机时,要坚持思路创新,这里的思路创新要求策划人员灵活地运用矛盾、因果等信息结合方式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然后通过系统的思维方法,全面有序地将零碎的创新点组合拼接起来,这样便可以完成一个出色的报道方案。其次,在报道方式的选择上,策划人员要根据报道内容的实际情况和预期的目标来选择,对待每一次报道,应该时刻注重求变,避免重复或一模一样的方式,不然会导致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影响专题策划价值的实现。

(四)积极参加与观众的互动活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仅是党的工作路线,也是电视媒体策划人员的工作路线。新闻媒体是社会化的产物,电视新闻也是反映群众生活的一种形式。所以,电视新闻的策划工作不能脱离观众而单独存在,相反,我们的策划人员要积极地回归到群众中去,让观众也参与到新闻专题的策划工作中来。

四、结束语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一门综合性而又复杂的艺术,其代表了电视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体现了新闻节目的个性。要想使电视新闻媒体得到更广阔的发展,使节目办得更加出色,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不断创新电视新闻编排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电视新闻媒体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才能促使电视新闻媒体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飞.新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传媒科技,2013,08:198-199.

新闻思想范文3

梁启超认为,为了一定的目的,可以发稍偏稍激的言论,以达到“变骇为习”的效果:

报馆者,救一时明一义者也。故某以为业报馆者既认定一目的,则宜以极端之义论出之,虽稍偏稍激焉而不为病,何也?吾偏激于此端,则同时必有人焉偏激于彼端以矫我者,又必有人焉执两端之中以折衷我者,互相倚,互相纠,互相折衷,而真理必出焉;若相率为从容模棱之言,则举国之脑筋皆静,而群治必以沉滞矣。夫人之安于所习而骇于所罕闻,性也,故必变其所骇者而使之习焉,然后智力乃可以渐进。①

由此看出,当提出一种新的思想,引导一种新的舆论时,一开始人们往往不易接受,为了使其接受并打破旧的舆论,可以采取矫枉过正的“变骇为习”方法。即一开始不妨先提出一个过分的、极端的主张,让人觉得惊世骇俗,难以接受,这个时候再退回一步,退到真正想要的观点和立场。由于事先已有极端的、过分的东西作陪衬,此时大家反倒觉得并不难接受,这就叫“变骇为习”。②

至于“变骇为习”的原理,梁氏以晕船者为例,他们一开始在数丈的山间小沟里泛舟都会晕眩,但经过三峡、五湖的航渡,泛舟就不在话下了;经过黄海、太平洋等的历练,在内河航行时也不会晕眩了。同理于国民的智识开化,“二十年前,闻西学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变法者起,则不骇西学而骇变法矣;十年以前,闻变法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民权者起,则不骇变法而骇民权矣;一二年前,闻民权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革命者起,则不骇民权而骇革命矣。”③

梁启超还劝导报馆同业者,为了实现救国目的,不必怕被嘲笑而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发表言论时不要考虑个人的得失和名誉,“故欲以身救国者不可不牺牲其性命,欲以言救国者不可不牺牲其名誉,甘以一身为万矢的,曾不于悔,然后所志所事,乃庶有几。”④这种思想的形成,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新闻思想原因

梁启超认为,新闻记者是现代的历史记录者,因此要有史家“鉴既往,示将来,导国民以进化”的精神,分清主观客观二界,尤其要学会通过主观阐释来开导国民。“政府人民所演之近事,本国外国所发之现象,报之客观也。比近事,察现象,而思所以抽绎之发明之,以利国民,报之主观也。有客观而无主观,不可谓之报。主观之所怀抱,万有不齐,而要之以向导国民为目的者,则在史家谓之良史,在报界谓之良报。”⑤

所以,只要新闻业者主观认定某一目的,就可以偏激的言论来达成。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紧接着上述阐释,梁启超就提出了“变骇为习”的主张。可以说,该主张是建立在“主观之报”思想基础上的主观化操作手段。

梁启超之所以这么强调“主观之报”,是因为相对于报刊的信息事实传达功能,他更重视其作为宣传工具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其在论及报刊与国家及社会舆论之关系时,认为“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王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而这与他的政治经历不无关系,他对报刊社会功能与宣传作用的认识,是随着办报实践的丰富而不断发展深化的。其办报之初,曾将报刊比附为三代的陈诗观风之制,认识较为模糊;到了《时务报》时期,梁启超则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过报馆作为耳目和喉舌,具有去塞、求通、达聪等作用。

他一方面指出报刊正是通过刊发国内外无所不包的各种信息,来发挥它作为耳目和喉舌之作用,国君和广大臣民有了这样的耳目和喉舌,就能去塞达聪,通上下之情和明中外之故。另一方面,他又将国家比做一个人,说明没有报馆这一耳目和喉舌的危害,以反证报刊的社会作用。其谓:“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至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因此,梁启超认为报刊是明镜、指路灯和粮食,对于社会、国家和民众都不可缺少并且十分重要。⑥

政治观点原因

“变骇为习”这一激烈的新闻主张的提出,与梁启超政治观点的转变有很大联系。

1901年前后,梁启超的政治观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由1898年维新变法的失败直接导致的。“他不像康有为,死抱住过去的观点,一成不变。在初期《新民丛报》的许多著述中,梁启超适合广大中国人的口味,对清廷及慈禧太后不遗余力地进行鞭挞,对专制政治无情地加以批判,有时还呼吁‘大破坏’,礼赞武装革命。”⑦

客观地讲,在1903年之前,梁启超的思想激进程度几乎可以和革命派画等号。他讲“革命”,谈破坏,较那时的革命党人的影响面还要大一些。他甚至认为救中国的唯一出路就是大革命、大破坏。

在这种政治观点的转变中,与其交情匪浅的谭嗣同起了很大作用。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在到达东京十天后,他就于《日本》 报纸的“文苑”栏上发表了诗歌《去国行》。如其中“君恩友仇两未月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是对光绪帝和六君子的思念的话,“不幸则为僧月照,幸则为南洲翁”一句,则是咏唱与谭嗣同特殊关系的。⑧

正如日本学者狭间直树所言:“烈士谭嗣同庄严的死,确实对亡命者梁启超的思想和实践投射了光彩陆离的光芒。亡友的遗志必将在幸存者的实践中得到实现。”⑨

因此,梁启超在谭嗣同激进思想与行为的影响下,加上维新变法失败之后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其政治情绪曾一度从平和转向激进(直到1903年游历欧洲后政治态度再度转变),面对数千年来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民众麻木不仁的状态,提出了“变骇为习”这种特殊的言论策略。

“新民”理念原因

1902年开始,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用“中国之新民”的笔名发表20篇以“新民”为主张的政论文章,合辑为《新民说》。而“变骇为习”也于1902年提出,其目的就是“变骇”为“新民之习”。可以说,“新民论”为“变骇为习”这一言论策略奠定了梁启超自身的社会文化理念基础。

在梁启超看来,中国沉疴累累,加上国人思想保守、奴性十足,需要骇之以解决问题。

那么,为何梁启超注重“新民”呢?在他看来,拥有现代健全人格的国民是一国良好政治的基础;动辄怪之于制度和官吏不能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因为制度的兴废取决于人,官员也是自众国人中选拔而来。他在《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中这样阐述:

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治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譬犹严冬之际置表于沸水中,虽其度骤升,水一冷而坠如故矣。国民之文明程度高者,虽偶有暴君污吏, 虔刘一时,而其民力自能补救之而整顿之,譬犹溽暑之时置表于冰块上,虽其度忽落,不俄顷则冰消而涨如故矣。⑩

总的来说,梁启超“变骇为习”主张的提出有其现实作用和专业意义。从动机角度说,该观点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和合理性,“纵其笔端之所至,以求振动已冻之脑官”。人们往往习惯于已有的成见而难以接受新生事物,发表极端偏激的言论,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惊骇其心灵。⑾因此,偏激自有偏激的理由和作用。而从新闻专业层面来讲,“变骇为习”背后新闻工作者扮演国民向导者的理念也符合媒体的社会责任要求。

然而,正如黄遵宪1902年在《致新民师函丈书》中所写,“过骇”之言毕竟有损发言者的言论信度,也容易授人口实:

以公往往过言吾信,怀此半年,未与公往复者,虑或阻公之锐气,损公之高论也。而今日又进一言者,以无智不学之民,愿公教导之,诱掖之,劝勉之,以底于成,不愿公以非常可骇之义,破腐儒之胆汁,授民贼以口实也。⑿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有意地发表偏激的言论,然后通过别人的矫正,最后收到“折衷”的效果,这不应该成为言论写作的普遍法则。自王韬以来,人们普遍尊奉的言论法则是“持论公平”,梁启超自己也提出过言论要公允的主张。⒀不公正的言论不仅不符合人类社会的一般伦理,更有可能导致非理性情绪和社会动荡。

所以,今人可以学习梁启超该主张背后的舆论引导意识,但对于其偏激一面应当批判看待。

注释:

①③⑤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70页

②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④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71页

⑥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54-755页

⑦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⑧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19页

⑨梁启超:《校刻浏阳谭氏仁学序》,《清议报》第2册(1898年)。转引自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35页

⑩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55页

⑾徐新平:《论梁启超新闻业务思想》,《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第93页

新闻思想范文4

关键词:煤矿企业;新闻;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引言

新形势下,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宣传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τ诿嚎笃笠刀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闻宣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煤矿企业的有序健康发展[1]。由此可见,对煤矿新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煤矿新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新闻宣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

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发展对其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煤矿新闻同样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任务。煤矿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有序发展,务必要紧随时展脚步,通过开展好煤矿新闻宣传工作,使煤矿企业充分认识到强化煤矿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强化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闻宣传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

(二)新闻宣传是促进企业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

煤矿企业新闻宣传不仅具备教育广大职工的功能,还具备引导广大职工的功能。在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往往会在职工中产生一定的疑惑,与此期间,要求煤矿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开展好科学引路工作,消除职工疑虑,促进煤矿企业有序健康发展。

(三)新闻宣传是建立企业文化的有力抓手

新闻宣传是培育、建设企业文化的不可或缺手段。煤矿企业新闻宣传营造何种氛围,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便会朝何种方向发展,煤矿企业职工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受新闻宣传工作功效很大程度影响。

二、煤矿新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措施

全面煤矿企业在时展新形势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强化改革创新,在先进理念、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强化煤矿新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科学合理应用,如何进一步促进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措施着手:

(一)确立目标定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意识

1.新闻工作者要开展好煤矿企业政策宣传、解释工作。煤矿企业政策方针宣传事关重大,可对煤矿企业有序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鉴于此,煤矿企业媒体应当找准入手点,充分结合煤矿企业实际情况及广大职工关注的政策、问题,开展好宣传、解释工作。

2.新闻工作者要走进基层,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新闻工作者前往煤矿基层采访,应当积极主动与职工展开交流沟通,与职工建立良好的关系,切实了解广大职工的实时思想、心理发展动态。通过设立有效的来信窗口,以为职工创造一条畅通表达诉求、实行监督的渠道,同时为煤矿企业管理者了解职工心声、工作状况提供有效平台。

3.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责任意识,维护好煤矿企业形象。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快捷、多元化。于此背景下,往往会出现各式各样对煤矿企业形象不利的谣言,依托互联网肆意转播。煤矿企业新闻工作者务必要提高责任意识,强化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引导,切实开展好网络新闻科学报道及网络舆情处理工作。

(二)明确工作思路,推进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结合

煤矿新闻与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互间不仅存在区别还存在联系。煤矿新闻以煤矿企业为重要前提,强调对煤矿企业精神思想的传播,是煤矿企业的服务者;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广大职工为中心,强调强化煤矿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鉴于此,新闻工作者要明确工作思路,确立煤矿新闻与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点,推进两者的有效衔接,全面发挥煤矿新闻、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矿企业发展中的激励、导向等作用。

伴随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进,从思想层面进一步确立煤矿新闻与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彼此的个性、共性,可更充分地凸显两者的优势。鉴于此,煤矿企业新闻工作者要充分结合煤矿企业发展主题,秉承新闻传播发展规律,把握广大职工思想脉搏,依托多元丰富的新闻宣传,推进煤矿新闻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统一,达成育人、激励人的目的[2]。同时,要强化煤矿新闻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工作,开展好新闻宣传工作,在理论层面提高认识,强化实践应用,如此煤矿新闻方可转变成催生职工斗志、促进煤矿企业有序发展,发挥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有力武器的作用。

(三)引入多元丰富载体,凸显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1.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交流采用的语言、交流方式日趋转变,由此为煤矿企业新闻媒体话语体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闻工作者基于对传统媒体创作特征有效发挥,还应当紧随时代潮流,掌握、应用新媒体时代新型主流话语,建立科学的传播话语体系,强化信息传播的实用性、感染力。除此之外,新闻工作者还应对媒体结构予以优化整合,切实提高对新媒体形式影响力的重视度。借助移动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搭建便捷的交流平台,推动煤矿企业与职工的有效交流互通。

2.开展好舆情监测、引导。市场经济环境下,煤矿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应当切实顾及企业发展利益,对网上动态予以有效监测、了解,对网络舆情予以积极应对、处理,切实把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主动权,有序强化新闻宣传工作水平,营造良好内外部发展环境,促进煤矿企业有序健康发展。

3.煤矿企业新闻工作者应向全媒体记者发展。新闻工作者要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强化对各方面技能、现代设备操作等的学习,娴熟掌握文字、图片、音频等各方面报道形式,提高对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有效认识,为新时期新闻宣传切实服务于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扮演者尤为重要的角色,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障,而思想政治工作受新闻宣传工作很大程度影响。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明确认识煤矿新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确立目标定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意识”、“明确工作思路,推进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结合”、“引入多元丰富载体,凸显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等,积极促进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东利.浅谈煤矿新闻宣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3,13(03):227-227.

新闻思想范文5

他不仅提醒人们警惕舆论对个性自由的压抑,也从另一方面指出个人积极行动的必要性和义务。在密尔的理想中,新闻自由不仅包含一个公共的交流平台,还包括那些积极发表意见、参与论战的人,这些人不仅是为自己而战,同时也是为社会利益而战。密尔认为“至于说真理永远战胜迫害,其实是一个乐观的伪误”,只是因为在悠悠岁月中不断有人把它重新发现,真理才得偶一次幸得逃过迫害。而提出这些当时所谓的“异议”,“这乃是一个人力所能及的对其同胞的重大服务”,对于公认意见有所争议的人,“我们要感谢他们,要敞开心胸倾听他们,还要为此而感到营晚,因为有人替我们做了否则我们自己也应当做(只要我们对自己信念的确定性或生命力还有所关心的话)而且做来还要费力得多的事。”

由于我国长期封建专制统治的流弊和个人权利意识的缺乏,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自由对于反抗 政治 强权的作用,却忽略了个性自由对于自我 发展 的必要性和对于社会整体进步的义务所在。我们应该看到,个人行为自主原则不仅具有工具的价值,其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密尔认为,首先它是个人幸福的根本成分,是个体的特殊性所要求的。其次精神和道德的力量只有在个人不断的选择中才能得到锻炼,所以个人行为自主也是个体和人类的精神成熟和健康发展的条件。133229.CoM再者,个人行为自主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相当主要的成分和永恒的源泉。

在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中,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达到自由的手段,而在于人们一般对于这个目的本身漠不关心。这是最大的悲哀。如果人们普遍地没有个性,没有表达自我的迫切愿望,那么言论自由就必定只能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品,决不可能被全社会公认为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如果政府鼓励人们畅所欲言,人们说出的竟是同一个声音,这样的社会是多么可悲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有个体性和自由精神的张扬。

所以,防止社会多数运用权力强迫个人的行动,只是保卫自由的消极一面。从积极方面讲,还要鼓励私域中的个人按充分张扬个性而又健康的方式去生活,并提高整个社会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宽容程度,从而使个人生活冲破狭隘的政治维度,在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内多元地展开,开拓出人类更为丰富的生活维度。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防止权力对自由的破坏,另一方面又保卫了个人的活力和创造性,培养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反过来又成为捍卫自由的战士。在《论自由》的篇尾,密尔就针对政府是否有必要为了人们的好处而替他们办事或叫他们办事提出了反对理由。他的《代议制政府》就是这一主题的进一步阐发:亲身参与政府实践,是个人 教育 的主要阶段。

在维护积极的自由、鼓励个性方面,新闻媒介应该是身先士卒的楷模。作为公民教育的平台,这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应该积极刊登一些开拓眼界、砥砺思想的材料。同时,它也应当成为公共 论坛 ,承担讨论冲突的功能,鼓励不同意见的交锋。

2.激情、理性与宽容——密尔关于自由讨论的态度。

在新闻自由的实践操作层面,密尔在自由讨论问题上提出了讨论的态度和道德问题。这是容易为人所忽略的,也正是值得新闻界注意的。

密尔对于公众讨论应持有的态度,简而言之,可用激情公正、宽容三个词来概括。他说,要是反对者在题目上表现了任何强烈情感,攻击有力而动听,从而把对方逼得很紧,那不算是一种触犯。日㈣相反,要是坚持一种意见,就必须把我们的情感投入其中。当我们真正执著于某种观点时,我们肯定会憎恨那些持相反观点的人。他宁愿要这种情绪,也不要冷漠的性情与意见。因为没有某种情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念。其次,讨论应该遵循理性和公正的原则。下列一些错误做法是算得上触犯的:“似是而非的进行论证、对事实或论据予以压制、把案情的各项因素举陈错误、或者把反对方面的意见表述错误”。还有一般所谓无节制的讨论,“那是指谩骂、讽刺、人身攻击以及诸如此类之事”。他并且特别强调应同等地建议双方都停止使用它们,甚至应更多地反对得势意见使用这些手法。最后是宽容。他在论证真理被压抑时说到“为知识方面的这种平静所付出的代价却是牺牲掉人类心灵中的全部道德勇敢性。”这一点源于他对思想讨论自由原则的辩护。他并不要求我们必须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只要求我们试图理解与容忍他们。

这样的讨论态度正是目前我们新闻媒体所缺乏的。如果没有宽容,理性批评和合理责难的条件就会被摧毁。我们可能不赞同、反感甚至嘲笑或轻视别人的意见,也可能带着激情争辩、攻击、拒绝与责难,但我们不能压制或者倾轧异己意见:因为压制和倾轧将毁灭善恶,这等于是集体性的道德与理性自杀。新闻报道与评论中不乏饱含强烈爱憎、吸引眼球的语句,但大部分却是狂欢式的喧嚣以及对于“对立人物”(社会公认的)群情激愤的口诛笔伐。而难以见到的是对于严肃的公共议题的平等理性的讨论,难以见到的是对于思想信念的发自内心的辩护和思想碰撞的鲜活激情的火花。真正富有激情的记者,其激情应该来自于对于信仰理想的忠实追随,来自对于国家社会的“匹夫有责”,来自对于底层社会的“铁肩道义”。这样的激情才能不致使他盲目,不致使他偏激。密尔说对于无节制的讨论,“人们只是在对待得势意见时要限制他们的使用,至于使用他们去对待不得势的意见,则不仅不见一般的不赞成,而且还会让使用者博得所谓真挚的热情和正义的愤怒等类的称誉。”纠㈣须知,在这样一种集体无意识中,歧视就获得了可怕的正当性,比如对马家爵“杀人魔头”形象的塑造。这也是媒体所必须警惕的假借公众舆论实行的“媒介审判”。美国近年来闭庭诉讼案数量的上升也无不出于这一顾虑。

新闻思想范文6

关键词:电视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对措施;分析

一、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教育宣传

电视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新闻传播的优势,对当前社会最新发生的实事热点进行深入的解析和研究,并始终秉持传播真实事实的态度,从多个方面向人们展现出事件的真实状况。同时电视新闻媒体也会运用其与政府之密切联系的优势,把政府当前的政策措施以及对社会事件的处理态度和手段准确的、及时的传递给人们,从而在政府与人们之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的桥梁。另外,电视新闻在传播时还能很好的帮民众们解决心中疑惑,并将民众们团结起来,同时还能起到弘扬正气以及为社会大局进行良好服务的作用。电视新闻传播不仅能够及时的向民众们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同时也能够将民众的意见和看法及时的传递给党和政府部门。

(二)舆论导向

从电视新闻传播的角度进行分析,电视新闻媒体还能起到良好的舆论导向的作用。当电视新闻媒体在传播事实新闻以及对其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其可以通过舆论导向功能对社会的舆论现象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促使其向着之前设想的方向推进。这就是其作为一种舆论手段所起到的最为明显的作用。当前国内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因此需要一个积极的、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来进行引导,而电视新闻媒体就为这一建设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舆论环境,并且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社会的舆论导向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电视新闻传播时,会对国家发展的政策及思想进行大力的宣传,从促进了社会向着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三)道德养成

电视新闻传播的是一个具有主流优势的社会价值观,它主要是通过新闻的传播来达到弘扬正气、反对邪恶的目的,同时促使社会形成一种正面的行为规范和制度。因此,很多人都将电视新闻媒体比喻成一所社会学校,人们能够在这所学校里学到很多社会知识,同时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和社会习惯。这些社会习惯需要用人们的思想道德来进行监督和约束,而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二、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应对措施

(一)正面报道,帮助人们正确面对社会问题与矛盾

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正面效应,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非常正面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并且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也是正面的且具有很好的积极促进作用的。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获得正面积极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对其所传达的价值观表示赞同和推崇。因此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首先就要选择一些正面的社会热点事件,并进行正面的报道以及评论,帮助人们正确面对社会问题和矛盾,从而促使人们能够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引导。而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想达到良好的正面报道的效果,还要尽可能的减少或者是避免负面报道。事实上就是要求电视工作者们对具有负面影响的社会事件进行公平客观的报道和评论,同时引导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对待。新闻传播的最核心、最基础的原则就是传播真实事件,因此也不能只进行正面报道而排除负面报道,因为一味地报道正面的社会事件也会使人们的可接受程度下降,并且报道的事件也会极度缺乏时效性。因此电视工作者在报道负面事件时,必须对人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引导人们能够对社会问题和矛盾进行正确的、理性的认识和了解。

(二)提升电视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以及职业水准

电视新闻传播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媒介,因此电视新闻传播的质量就决定了功能的效果,而提升电视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以及职业水准就是保证新闻质量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首先需要对电视工作者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电视工作者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理论,并用这个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同时运用这个理论来对社会现象及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同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电视工作者还要时刻关注新闻环境的变化,并将其长期的发展目标与近期的工作任务有效地结合起来,并借鉴党和政府出台的一些方针政策,将其引入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从而提升新闻的思想水平。其次就是要提高电视工作者的职业水准,只有提高了职业水准,工作者们才能制作出更优质、更精良的新闻,从而更有效地发挥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视工作者们也要不断的创新自身的知识架构,并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三)运用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效性

目前,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网络信息的数量急剧增加,这些信息量不仅内容多而杂,同时还包括很多虚假的垃圾信息,使得人们在获取信息时缺乏准确的判断和认识,从而造成选择上的困难。电视新闻传播与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很大的区别,电视新闻能够对所有的新闻内容进行分析和把关,并从中筛选出具有良好的传播价值的内容传递给民众,从而让民众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真实的、有意义的新闻信息。同时,电视新闻传播时,也能够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制作和传播新闻,例如可以从一些论坛或是微博中寻找到人们所广泛关注的、具有热议价值的内容或者话题,并加以跟踪,且电视工作者们还能够从网络上获取一些社会事件的不同观点来进行分析,从而制作出更具有意义和价值的深度报道,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作用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分析和研究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应对措施,不仅能够为其提供更有效的实现路径,还能够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而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动力。

参考文献:

[1]张玉.电视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突围[J].新闻战线,2015(2).

[2]闻竹.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新闻战线,2015(8).

[3]毛浓华.论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对策[D].西安科技大学,2011.

[4]解静.电视传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其解决途径[D].西北大学,2013.

上一篇母亲节的文案

下一篇文物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