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字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签字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签字设计

签字设计范文1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任何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历来规定必须建档存档的,因为工程的实施过程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任何问题,包括检修方法、维护或扩建改建,都必须根据原始的工程技术资料,才能制订符合工程实际可能的最佳方案和实施方法。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技术资料管理比其他的工程资料更显重要。如建筑工程,它规定的使用寿命为70年,过了寿命期其资料的价值,即随之降低甚至没有意义。但城市的寿命可以说是永恒的,它较少随历史的发展而消失,绝大多数则是与历史同步存在与发展。因此,国家建设部于2002年印发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明确了对施工技术资料管理部门的责任和要求,以及资料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显见不同于其他建设工程。

1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的整理

1.1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1.1熟悉施工图纸

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首先熟悉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发现施工图有疑问、差错时,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1.1.2填写和准备工程开工必备的资料

填写市政工程施工安全开工条件验评表、市政工程文明施工开工条件验评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审查表、开工报告、见证取样计划表、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组织设计,资料准备齐全后就找相关单位办理签字、盖章、审核的手续。

1.1.3分类存放各种资料

为了便于日后竣工资料的整理,在平常的资料收集过程中就按照档案馆的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竣工档案检查清单顺序分类归档;对于施工中与业主、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来往资料虽不归档,也应分类整理;对于用于施工中的各种表格分编号、单位放好,便于使用时拿取。

1.2工程开工后应着手的工作

1.2.1原材料送检

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在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

1.2.2可进行的收集工作

将工程预算、测量交桩复核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技术交底记录,与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许可证一起归档。

1.3施工过程中收集和填报资料应注意的事项

1.3.1收集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会购进各种材料,就需要收集每种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有效的检测报告(有CMA标志的),必须是原件。有效证件的时间、数量及品种规格必须与材料进场的时间相符。

1.3.2填报资料

对于质检资料的填报需填写监理规范用表,如报验申请表、隐蔽记录与检验批、测量记录、砼浇注记录等。按照规范标准的相应工序验收内容填写表格,不同的监理对资料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填写报验资料前应积极与监理沟通,达成一致后填写。隐蔽记录与检验批应写明具体部位,这样便于日后整理资料时更清晰、直观;其内容应符合实际,不能照搬。

1.3.3收集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是工程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工程质量保证材料,70%的试验报告为自检报告,30%为见证取样报告,由市政质监站委托的检测中心出据,这30%为强制规定,在进入每道工序施工前后都有相应的试验,需要熟悉各种试验,试验完成后的试验报告应收集完整,跟资料中的桩号、时间、混凝土浇注记录、施工记录等相符合,工程中的大多数资料都相互联系,不仅相符,汇总和评定记录也需要根据试验报告进行填写。

1.4工程接近尾声时可提前进行的竣工资料整理工作

1.4.1汇总资料

检查报验资料中有无报漏、书写错误等情况;将所有原材料分类汇总,压实度、弯沉值、试块等试验资料进行汇总。检验批表的点数汇总并计算填写质量评定汇总表、部位质量评定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所有工序、部位和单位工程的合格率都在这3种表格中得以充分反映,完成后需监理及业主方的签字盖章手续。

1.4.2复印装订

复印所需的套数(业主、接受单位各一套;监理与设计只看不存档),装订成册。送备案馆的一套需用牛皮纸装订,送档案馆的一套为不装订的原件。

1.4.3竣工图的编制要求

竣工图与施工技术资料、设计变更、洽商等一一对应,市政工程图纸一般为电脑出图,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的依据,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就应重新绘制竣工图,不得使用计算机出图的复印件,竣工图还需加盖竣工图章。

1.5工程竣工后的资料收集工作

填写工程竣工报告、工程交工验收证书和质量保修书,必须是原件,签字、盖章手续完备。竣工验收会议结束后将竣工会议记录放入竣工资料中,就基本是一套完整的工程竣工资料了。

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整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2.1工程技术资料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2.1.1资料与工程不同步现象

这个问题往往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一方面是自检资料与工程实际进度不同步,有些工程外场已经过半或接近尾声,而自检资料仅做了一部分或跟本没做,造成内外脱节。另一方面,原材料实验及材料质保资料与工程不同步,如有些工程硷已经开始浇捣使用了,但水泥的复试还没完成或根本没有复试,这样根本就不能反映工程实际情况。

2.1.2资料严重缺失现象

有些施工只重视外场,认为只要工程外观漂亮,该工程就能达到优良级标准,从而忽视了内业资料的重要性,自检资料不做或只做一部分,不做技术管理资料,使内业资料严重缺失,也是工程的内在质量是否达标缺乏评定的依据。

2.1.3资料造假的现象

有些工程外场情况一塌糊涂,但自检资料的评分却很高,甚至有些项目明明没做试验,自检资料上却有试验结果,有的工地存在无代表部位、无浇筑日期、无强度等级的三无试块。

2.1.4假供材所引起的内业资料上的问题

假供材一直是施工企业比较头疼的问题,一方面会影响施工企业效益,使其积极性降低,而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其工程质量。

2.1.5检测部门不规范所造成内业资料上的问题

少数检测机构管理体制不顺,使施工单位有空子可钻,在一家检测机构检测不合格重新取样,甚至取假样到另一家再去检测,影响了监督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2.2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做资料前,首先将总体划分为4类,A类:前期文件,如开工报告。B类:工程质量评定单、隐蔽单、施工记录等。c类:主体结构、技术质量试验资料及原材料试验,各种预制件质量资料合格证明下水道河槽回填土。D类:施工文件,然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按这4类将资料收集齐全。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并做到项目填写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准确、真实。

在做技术质量资料及原材料资料时,要与材料员密切配合,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原材料质保,是否有主体结构技术质量试验资料,检查频率是否够以及试验资料是否正确。

同时,不同类资料之间也有关联,如试验资料是否如实地反映到自检资料上,施工记录中记载的情况是否与试验资料及自检资料相一致,都是应注意的问题。

签字设计范文2

摘要:本文在对电子设备热控制的基础理解上,提出了热控制方法、以及对热控制的维护及检修。

关键词:电子设备 热控制技术 维护

1 电子设备热控制技术现状

我国电子设备热控制技术自主性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功率器件的不断涌现,发射功率的提高,强迫风冷,强迫液体冷却、蒸发冷却相继研制成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当时大型计算机的静压室风冷,雷达发射机中磁控管、速调管、调制管、阻尼管、行波管的风冷、液冷。广播发射机的水冷和蒸发冷却。机载电子装备的风冷和液冷。地面通讯设备的整机风冷、舰船设备的风冷和液体冷却、宇宙设备的热电致冷、辐射冷却和热管传热等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设计能力较强的热设计队伍。在已取得的热设计成果的基础上,一些特别恶劣环境条件下应用的电子设备热控制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机载设备 ATR 机箱的热分析、空芯PCB机箱的热设计、充氦导热模块的热设计,热管传热的多用途应用。最佳自然冷却和风冷 PCB 间距的研究,导热液体填充袋,低热阻导热膏、导热脂的研究,微通道散热器的研究等等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些热控制器件,如散热器(型材散热器、又指型散热器、电力散热器)已形成规模生产,特种热管(扁平热管、柔性热管)均已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

2 电子设备的热控制方法

2.1 自然冷却

自然冷却:导热、自然对流和辐射换热的单独作用或两种以上换热形式的组合。其优点是可靠性高、成本低。在功率密度不高的电子设备中应用较多。为增强电子设备自然冷却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1)改善设备内部元器件向机壳的传热能力。(2)提高机壳向外界的传热能力。(3)尽量降低传热路径各个环节的热阻,形成一条低热阻热流通道,保证设备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2.2 强迫空气冷却

利用风机、风道等专用部件迫使空气强行对流来达到降温散热的目的。

2.2.1 整机的抽风冷却

整机的抽风可以分为有风管和无风管两种形式。抽风冷却主要适用于热量比较分散的整机或机箱。抽风的特点是风量大,风压小,各部分风量比较均匀。由于它的热空气密度较小,有一个浮升力,因此,抽风机一般都装在机柜顶部或上侧面,出风口面向设备周围的大风。

2.2.2 整机的鼓风冷却

整机的鼓风冷却也可分为有风管和无风管两种形式。

2.2.3 通风机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通风机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空气的流量及速度、通风机的效率、通风系统的阻力特征、环境条件、风量、风压、噪音、体积和重量等,其中主要参数是风量和风压。要求风量大,风压低的设备一般选用轴流式风机,反之可选用离心式风机。当通风机的风量能满足需要但风压小于风道的阻力时,可采用通风机串联,以提高工作压力。通风机串联时,风量基本上等于单台风级的风量,风压则相当于两台风机压力之和。通风机并联的风压是单台风机的风压,但风量是各风机风量之和。并联适用的优点是气流路径短、阻力损失小、气流分布比较均匀,但效率较低。强迫通风冷却时气流方向及风机的安装位置等将影响冷却的效果。轴流式鼓风系统由于风机位于冷空气的入口处,把冷空气直接吹入机壳内,可以提高机壳内的空气压力,并产生一股涡流,改善换热性能。但是风机电机所产生的热量也被冷空气带入机壳影响散热效果。

3 热控制装置的维护及检修

热控系统监控功能不断增强,范围迅速扩大,故障的离散性也增大。当热控系统的控制逻辑、测量和执行设备、电缆、电源、热控设备的外部环境,以及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人员的素质等这中间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热控保护系统的误动。因此,如何进一步做好热控系统维护及检修,提高热控设备和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以下本文将以热电偶检修及热电阻检修为例来说明如何对热控制装备进行维护。

3.1 热电偶检修

在检查热电偶时,首先应检查绝缘,然后检查电极是否有裂纹、脱层、磨损,工作端有无小孔,表面是否光洁。若发现电极有以上情况应更换。对重要测点的保护套也应进行检查,除外观检查没问题外还应由金相室进行检查。对于装热电偶检查元件损坏只能整体更换,并查找烧坏的原因。热电偶在安装时必须符合安装要求,应避免装在炉孔旁边或与加热物体距离过近以及具有强磁场之外,热电偶的接线盒不应碰到被测介质的容器壁。热电偶参比端的温度一般不应超过 100度,并且避开被雨淋的地方。在安装高温高压热电偶时,一定严格保证其密封面的密封。带瓷保护管的热电偶,必须避免急冷急热,以防瓷管爆裂。

故障分析:

3.1.1 热电动势比实际应有的小:a)热电偶内部漏电;b)热电偶内部潮湿;c)热电偶接线盒内接线柱短路;d)补偿导线短路;e)测量端损坏;f)补偿导线与热电极的极性接反;g)安装位置或受热长度不当;h)参比端温度过高;i)热电偶种类与仪表刻度不一致。

3.1.2 热电动势比实际应有的大:a)热电偶种类用错;b)补偿导线与热电偶种类不符;c)热电偶安装方法或插入深度不当;d)补偿导线与热电偶间接线松动。

3.1.3 测量仪表示值不稳定:a)接线柱和热电极接触不良;b)热电偶有断续接地和短路现象;c)热电极将断未断;d)安装不牢固, 热电偶发生摆动;e)补偿导线有断续接地和短路现象。出现以上情况应认真检查,仔细分析,排除故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2 热电阻检修

外观检查:检查感温元件的瓷管是否完整,电阻丝有无损伤、紊乱、腐蚀现象,然后检查电阻值。安装和接线检查同热电偶相同。故障分析:a)指示值比实际值低或指示值不稳定:保护管内有水或接线盒上有金属屑、灰尘或热电阻短路;b)指示值无限大:热电阻断路;c)指示值最小:热电阻短路,显示仪表接线接错。对以上出现的情况, 若查出热敏感元件损

坏应进行修复或更换。以上是关于热控装置维护的两个例子,要切实维护好电子设计中热控装置的安全及有效性,从根本上说,应当加强热控系统设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控制逻辑的条件合理性和系统完善性以及热控技术监督力度和管理水平,开展热控系统与设备质量评估工作。

有必要在贯彻落实热控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的基础上,结合安全评价标准,收集、消化吸收国内有关电子设计技术的管理经验。总结、提炼自动化设备运行检修和管理经验、事故教训,编制一个系统化、规范化、实用、可付诸操作的指导条例,用于开展行业热控系统设计、基建、运行维护、检修、监督的评估工作。并且减少设计、选型、安装调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遗留问题,提高基建移交商业运行机组热控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高泽溪,高成,王诞燕.电子设备热设计、热评估实施要求[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2,(3).

签字设计范文3

关键词:重点项目;融资;案例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基础设施项目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支撑平台和先决条件,具有超前性和战略性。但基础设施项目多属于投资大、建设期长的公益性或准公益性项目,作为项目的主要责任单位,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是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靠政府财政资金也就无法满足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因此, 吸收更多更新的投资主体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不断拓宽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渠道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趋势。

一、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所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与收益的矛盾

根据世界银行2007年的一份发展报告,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比例:发达国家为35%、发展中国家为13%左右,为中国却超过了50%。而基础设施项目多数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往往不产生收益或产生较少收益。地方政府既希望大力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城市能级,又希望尽可能的少占用财政资金,但大投入低收益引发了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收益的矛盾,归根到底就是资金问题,如何解决融资问题成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一个难题。

(二)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体制的障碍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借款人应当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地方政府不能作为借款人,不能直接向银行借贷。此外,《担保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地方政府不能直接向银行贷款,不能帮其他单位担保,更不能发行债券,从体制上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从而出现建设资金不足的局面。

(三)金融市场体系有待健全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有了初步发育,外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认股凭证、可转换债券和国债期货都曾经有小规模的发展。金融市场体系的健全程度,以及金融产品的多样性与规模会直接影响到重大建设项目融资的开展。而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金融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项目的融资,就直接影响了项目融资的使用和效率。此外,国家限定了资金的入境条件,控制资金的流向和规模等条件也直接影响了项目融资的运作。

二、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部分应对措施

(一)BOT 融资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的一种融资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方式,该模式具有责任分明,关系明确,可预测性强等优势,且项目投资建设者作为债务的直接承担者,在完成项目建设的同时不会加大政府的外债负担,所以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中被广泛采用。BOT模式由于存在特许经营权的经营期限,涉及建设投入和收益回报,故在收益较高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如高速公路建设)上运用较多。

BOT在中国第一个基础设施项目是深圳的沙角B电厂,是1984年由香港合和实业公司和中国发展投资公司等作发起人在深圳建设的沙角电厂,改电厂通过BOT模式不仅提前完成了项目建设,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电成本并代替政府承担了建设期与收益回报率风险,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

(二)BT融资模式

BT(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指政府通过合同方式将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和建设特许权转让给投资方,而投资方负责完成项目的相关工作,竣工后再由政府根据合同要求以回购的方式收回。BT融资模式实际上是政府利用其有利的市场地位,将融资难题与建设风险转移给了投资方,既不需要在建设期内动用资金,又不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项目进行管理,从而大大节省了政府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缓解了政府的资金压力。BT模式由于不涉及经营权外包,故在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上运用较多。

萧山交通发展公司作为交通建设融资平台,在九堡大桥南接线工程中首次推行了BT融资模式,由萧山交通发展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采用BT模式实施九堡大桥南接线的建设,完全实现了利用远期的资金来实施近期的建设,从而有效地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实现早建设、早投用,早受益,从而也能够提高政府资金运转效率,同时能够解决短期内财政资金与投资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组合融资模式

组合融资模式是指运用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为一个项目建设服务的资金运作方式,即多种不同融资方式的综合运用,常用的主要有国内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申请国债资金配套等。组合融资模式一方面由于融资模式多种多样,使融资渠道更灵活的同时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组合融资可以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和资金需求,在不同银行、不同贷款期限和不同贷款利率间进行资金调配,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大提升的关键阶段,只有打破传统,创新思维,开辟更多更好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才能降低建设成本、争取建设时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子斌.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5(02).

[2]贾康,阎坤,杨元杰.现行投融资体制缺陷与开发性金融的作用[J].地方财政研究, 2005(11).

[3]陈元.以中长期投融资助力经济结构调整[J].中国金融,2010(04).

签字设计范文4

【关键词】字体设计 空间表现

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接收信息的方式日新月夜。大量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涌入我们的视眼。这时对以传播信息为目的的文字来说,设计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字体设计,如何做好字体设计?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了解文字的起源开始。

一.字体设计中空间运用的目的;

(1)字体设计的概念;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文字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各种不同的文字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了人类进步发展的整个过程。从文字的产生至今,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已经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都是经过仔细的推敲、设计而来的。汉字的创造源于仓颉的神话传说。从最早文字到现在各种各样的简体字,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文字的目的是传播与记录人类发展的历史,而传播的形式应该是最简洁、最精炼、最具震撼力的形式,而记录的形式同样需要简洁、清楚、明了。并且文字设计不仅仅是传达文字信息还创造文字信息的视觉差异。所以,综上所述,可以这样来理解,字体设计就是运用艺术与技术的手段,将字符或者字母进行组合及编排,以便成为印刷品德一种设计,它是将文字转变为更直接、更清楚的信息的传播媒介。在这里需要引用一句话柳冠中的一句话“设计师一中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同时是一种创造更加合理的生存(使用)方式的行为”。顾名思义文字设计不仅考虑单个字形美观,还要使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差异,理念内涵、易读性以及艺术性。

二.空间的概念;

何为空间?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探讨。不同的专业的人对它的理解也是大相径庭的。对于环艺的人来说,空间即是“居住环境”。而对工业设计的设计师来说,空间可以是某件产品的内核或者是它的质量(例如一辆汽车的内部空间)。这些都是存在于抽象的三维的立体的世界里。但是我认为,空间应该是存在于每一个角落,是一种原始的构成要素。

三.字体设计与空间结合的意义;

(1)对字体本身结构的把握;

在我们学习字体设计的时候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在学习字体设计的初级阶段,应当把最基础的问题弄明白。首先,第一步,应该正确的把握单字本身的肩架结构。就好像设计最简单的26个英文字母。如果在设计前,没有掌握好每个字母的间架结构,就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如画面以及字符之间的关系的不协调、不和谐,就会造成字体设计的不和谐,扭曲设计师的本身意图)。

实际上,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在选同等字号的情况下,这26个字母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例如:我们可以将拉丁字母归纳为三种图形,正方形(N、M、H等)、圆形(O、Q、G等)和三角形(A、V、W等)。如果这几个图形同边长,看上去正方形就会稍微大些,圆形其次,三角形显得最小。为了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字母的体量也要稍作调整。可以把正方形类的字母的体量稍微调小些,将三角形类字母的顶端稍微超出基准线。圆形类字母的上下圆弧稍微超出基准线一点。还有一点比较细微的差别,古罗马体“O”的外圆是正圆,内圆却是椭圆。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去观察,总结出它变化的规律。

(2) 汉字字体设计中的空间;

接下来,讨论的是比较复杂的言、行、意合而为一的方块字――汉字。首先,汉字本身就是完美的图形构成,它被西方图形设计师誉为最高的美术设计。所以在对它进行设计前,更要对其基本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首先,我们可以这样来做个试验,将不同的字选定同一种字号,然后将其放入相同大小的方框中。字符与字符间的区别就马上呈现出来了。

经过仔细观察可以得出,汉字结构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上紧下松”――受万有引力的影响,人们视觉上的图形中心,往往会比科学测定的决绝对中心要高。在进行字体设计时就应该把字体的中心设定在视觉中心上,使字体上半部分紧凑,下半部分宽松些,达到视觉上的平衡。(2)“左轻右重”――同上的原理一样,人的视觉顺序为左至右,落点在右。(3)上中下比例得体――上中下结构的字,应该使它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使其比例得体、美观。(4)“笔画统一”――受视错觉的影响,同样粗细的横线和竖线,看上去横线要比竖线粗。根据此规律,在做字体设计时应当适当进行调整。并且,笔画少的汉字笔画可以适当加粗,反之,减细。从而达到视觉上的统一。(5)“穿插呼应”――复杂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应当注意穿插呼应,形成符合审美规律的稳定而活泼的优美笔势。(6)“均衡稳定”――也就是字体视觉上的统一。这要求我们在做字体设计时,利用错综现象和黑白空隙、合理搭配。我们了解字符的结构后再进行设计,就会更得心应手、更加灵活,不会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造成画面的不协调、不和谐。

四.结语:

在平面设计中空间这个概念同样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就好像一张白纸等着我们去对它做点什么,而设计师不应该是去填满上面的空间,而是去合理的运用空间。在二维设计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空白空间。当设计师们对空白空间忽视时,丑陋、不堪卒读的设计就出现了。在二维设计中,如何去更巧妙、更有趣、更合理的运用空白空间以及在如何表现三维的错觉的空间,便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字体设计基础》 陈原川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1

签字设计范文5

关键字:井字梁;布置形式;设计原则;配筋要求;布置形式

Abstract: In the case of building large standard width of a room, cross beam floor is one of the more commonly used for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grid-beam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the grid-beam structure design principles.

Key words: cross beam; layout; design principles; reinforcement layout requirements;

中图分类号:TU973+.3

1,井字梁结构的特点

井字梁结构由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演变而来。双向板是受弯构件,当其跨度增加时,相应板厚也随之加大,随着双向板板厚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其下部的受拉区混凝土会被拉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一般在设计时会选择挖去受拉区的一部分混凝土,然后把受拉区的钢筋聚集在几条线上,此时的双向板便转化成了井字梁。

井字梁的双向梁具有等高的特征,各方向梁之间协同工作,共同承担楼面荷载,因而具有良好的空间整体性。井字梁适用于层高、跨度要求较高的工程。井字梁美观规则的梁格和顶棚会增加工程的美感和整体感。

2,井字梁的布置形式

正向网格梁,网格梁的方向与屋盖或楼板矩形平面两边相平行。正向网格梁适用于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1.5的平面,且长边与短边尺寸越接近越好。

斜向网格梁,当屋盖或楼盖矩形平面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1.5时,为提高各项梁承受荷载的效率,应将井字梁斜向布置。两向梁的交角可以是正交也可以是斜交。此外斜向矩形网格对不规则平面也有较大的适应性。

三向网格梁,当楼盖或屋盖的平面为三角形或六边形时,可采用三向网格梁。这种布置方式具有空间作用好、刚度大、受力合理、可减小结构高度等优点。

设内柱的网格梁,当楼盖或屋盖采用设内柱的井字梁时,一般情况沿柱网双向布置主梁,再在主梁网格内布置次梁,主次梁高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3,井字梁结构设计的原则

采用井字梁楼盖的平面结构跨度宜为8~24m,两个方向跨度应相等或相近。对于正交井字梁楼盖,长向跨度与短向跨度的比值不应大于1.5,否则应在长向上加设大梁而形成两个井字梁体系,或采用斜交网格的井字梁体系。井字梁的楼盖现浇板应按双向板计算,最小板厚不应小于80mm,且应大于等于板较小跨度的1/40。

两个方向井字梁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如果不相等,则要求两个方向的梁间距之比在1.0~2.0 之间。井字梁间距一般取值在1.2~3m较为经济。

一般情况下,若井字梁周围有柱位的时候,要调整井字梁间距来避开柱位,以避免在井字梁与柱相连处井字梁的支座配筋出现超限的情况。同时减少梁柱节点在荷载作用下,由于两者刚度相差悬殊而成为受力薄弱点以致首先破坏,由于井字梁避开了柱位,靠近柱位的区格板需另作加强处理。

与柱连接的边梁按框架梁考虑,必须满足抗弯、抗剪及抗扭要求和有关构造要求。如果边梁受力不满足要求,可以在梁高不改变的情况下,增大截面宽度。

井字梁和支承边梁的相交节点宜采用铰接节点。若采用刚接节点,则边梁需进行抗扭强度和刚度计算,边梁截面高度宜比井字梁高出20%~30%。

两个方向井字梁的高度h应相等,可根据楼盖荷载的大小,取h=L/20(L为短跨跨度),但最小h不得小于短跨跨度1/30。梁宽=梁高的1/3~1/4之间,但梁宽不宜小于120mm。

对于边梁截面高度的选取,应按单跨梁的规定执行。一般可取h=L/8~L/12(L为边梁跨度)。梁柱截面及区格尺寸确定后可进行计算,根据计算情况,对截面再作适当调整。

在节点两边, 边梁要增设附加吊筋或吊箍,将交叉梁的全部支座反力传到边梁的受压区。在楼面梁端部(一倍梁高的范围)需加密箍筋,且不少于Φ8@100。

井字梁一般情况下四角处梁端扭矩较大,其范围约为跨度的1/4~1/5。建议在此范围内适当加强抗扭措施。

井字梁计算时应注意挠度问题,挠度要满足规范要求,不可以太大。挠度一般要求控制在f≤1/250,要求较高时f≤1/400。井字梁跨度比普通梁大,在设计时可以要求施工时预先起拱,以减小挠度值。

井字梁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大于C20,为了避免和减小楼盖混凝土收缩裂缝,其强度不宜过高,跨度较大时一般宜采用C30。

4,井字梁的配筋要求

井字梁的配筋和一般梁的配筋要求基本上相同。但在设计中必须注意,在两个方向梁交点处,短跨度方向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应放在长跨度方向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的下面,这与双向板的配筋方式相同。在两个方向梁交点的格点处不能看成是梁的一般支座,而是梁的弹性支座,梁只有在两端支承处的两个支座。因此,两个方向的梁在布筋时,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不能在格点处断开,而应直通两端支座。钢筋不够长时,必须采用焊接,其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综上所述,井字梁结构受力情况复杂,加之有不同的布置方式,因此在井字梁的结构设计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本文基于井字梁的结构特点、设计原则、布置方式等,对井字梁结构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简述。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签字设计范文6

中国文字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中国文字的构成,不外「独体与「合体两种,都具「完整性,每个字的组织都像一个个小小的建筑物:有平衡、对称、和谐,与西洋文字由大同小异的字母,排成一横列的视觉效果完全不同。而书法正是表现中国文字特有艺术的最佳途径。然而书法在现代设计的应用,却是在受到西洋设计概念的传入后,才又慢慢“起死回生”,但在视觉运用上已有别于传统书画上的运用。

汉字字体的设计,从汉字出现就一刻未停的进行着。这种设计是汉字创造过程的一部分,是用符号形式表现思维中已经形成的文字方案的设计行为。从现代人的眼光看来,那是一种不自觉地对字体造型的设计,动机不是怎样将现有的文字写得更好看,而是建立一种不同于含混的图案符号能够更准确的传递信息,记录思维的符号形式。裘锡圭先生指出:“汉字是以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的象形符号为基础,并吸收改造了原始社会晚期流行的一些记号发展起来的……汉字基本上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大致在夏商之际”。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与中国岩画构图形式和彩陶刻画符号构形相近的字形有很多。从中国人审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史前时代中国人的思维特点首先在汉字中得以体现。使用汉字和改进汉字的过程中,创造汉字和使用汉字,并把汉字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媒介,是审美意识特征引导下的一种创意与创形能力。即便在汉字被创造之前,华夏先民也逐渐的意识到,在器物表面或平面上同时刻划符号和描绘图形,不仅可以使表达思维和传递信息,更可以丰富装饰效果。 并使得被纪录的内容更准确、更丰富的传达。

汉字的设计思想既高妙又单纯,它实际上只以“点画”两种元素构架而成;传统的“永字八法”中,不同的笔画式样均可看成点画的不同位置与样式。早在宋代时,便有学者提出点也是一种画的“一画构成”理论。但汉字的结构方式却丰富无比、不可穷尽且有法度可寻。几千年来汉字发展选择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汉字的设计思想揭示了平面设计的逻辑本质,并将其逻辑方式发展到与人类的活动能作最广泛完美的联络。举例来看:“車”字是最古老的汉字之一,它实际上是以点画结构设计出的最古老的车形图样,圆形的车辐的轮、车轴与车辕的基本结构,被用点画作员简洁完美的观念记录而形成了“车”字。然而,它并不需作所谓性、数、格等任何形象上的变化而永恒地完成了一切有关“车”的逻辑表述:它不但可以记志一切如马车、牛车、独轮车、自行车、火车、汽车、电车、摩托车、登月车、光子车、太阳车等等,古今中外,以至未来理想的“车”;它还可以表述某方面具有车的形式动态特征的东西,如水车、风车、纺车、车床等等;它甚至可以将一切与“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事、理表达出来,如;车水、车工、车刀、车水马龙、车过身来、行车表、车站、中夫、车轮战、车裂、车书等等。此外,“车”还可以作为汉字的设计元素,设计出遵从汉字设计规则的许多新字来,诸如:轰、轧、轨、轮、轩、辕、轿、转、斩、软、轻、轴、较、辇、辑、轳等等。由此而引发造就的各种词句,那简直不可胜数、难以枚举。它们不但有“轿车”这类当代车名,也有“轨迹”这类专用术语,更有“辅佐”、“转化”、“轩昂”、“轻率”这类无所不在的词汇,甚至有“轰轰烈烈”、“车站再大住不得”这类俗白。也许我们不难发现,任何古今中外、甚至可以想见的未来场合中.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随时随处会有与“车”有牵连的“设计产品”之使用。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