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写工程管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工程管理论文范文1
1.1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工程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与养护相互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①虽然施工企业都制定实施了定人定机制度,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将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方面影响工程机械设备养护的质量,另一方面增加了工程机械设备养护维修的费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其使用寿命。②为了降低管理成本,项目负责人一味地侧重眼前利益,没有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长远考虑,进而在日常管理中出现短期行为,侧重产值与效益,在机械设备使用方面,主要表现为“重使用轻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期、抢进度,一味地拼设备,使得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或者机械设备带“病”作业,甚至操作人员违章操作,进一步加速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速度。在对设备进行转场时,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对其进行整修,进而延误工期,在维修费用方面,项目部之间互相推诿,导致固定资产出现流失现象。
1.2旧机械装备落后,盲目购置新机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现有的机械设备过于陈旧,并且已经进入老化阶段,在大型项目投标和施工组织方面,进一步对施工企业构成影响和制约,同时影响了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为了适应当前的市场形势,需要购置一批先进的机械设备,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有些企业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机械设备发展使用规划和购置方案,进而出现所购设备与实际的施工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
1.3设备的维修手段过于落后,维修不及时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机械设备的维修。通常,机械设备的作业环境较为恶劣,这会增加机械设备的磨损程度。而机械设备在使用后往往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修理,这就会加剧机械设备的磨损。设备维修不但需要人员配备充足,还需技术水平到位,还要有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精神。当前的维修工作中,为了减轻工作负担,很多维修人员采用以换代修的工作方式,或者互相推卸责任。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未能早期发觉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进而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2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健全并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建筑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实行定岗定人,并根据实际需求,依据法律规定,制定一套操作性强、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好机械设备台帐、技术档案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对机械设备实行跟踪管理和科学有效的管理。要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制度与机构,定员定岗,每个人负责一个岗位的任务,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从而使得设备管理体系全面且综合,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能与责任明确,充分调动了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能动性,这就为完善设备管理机制奠定了组织基础。其次,要加强设备的统筹管理工作,就要从设备统计制度抓起,除了对各个设备详加备案之外,更要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养护。最后,实行相关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制,以检查与监督各岗位的任务完成情况。
2.2落实设备维修和保养制度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特征,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制定年检、半年检、月检制度,对并记录情况进行评估,这样可以减小机械设备的故障率。为了防止设备出现故障,除了定期检查外,还要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工作。技术人员要按照保养计划和保养说明书执行保养工作,并按制定的制度填写设备保养及运转情况。
2.3加大对设备投入力度,适时更新换代建筑企业应加大对设备的投入力度,不仅要购置一些先进的设备,还要对一些老旧设备进行高科技的改造加工,使机械设备满足施工现场的需求,提高企业技术装备力量,并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当资金投入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内外融资的手段加强对设备的投入力度。
2.4在合理时间内保养、维修机械设备对于机械设备来说,同样存在生命周期。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的养护,必然会缩短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械设备的应用效率。在此基础上,机械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对机械进行及时地维护和保养。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机械设备保养与维修条例,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监管。对于检修人员来说,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严格遵守设备检修规定和相关的技术标准,确保机械设备稳定运行。
2.5将经济管理与机械资产进行有效结合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需要将经济管理与机械资产进行有效结合,对资产结构进行优化整合,进一步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有效调整资产结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考虑经费的投入规模、使用价值等因素,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相关的法律标准进行出让,回收资金,进而为购置新的机械设备提供资金支持,并且可以全面改造一些薄弱的机械技术,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性能。此外,需要采取措施,对工程机械设备做好前期的管控工作,在机械设备选型方面,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对工程机械使用方案进行合理配置,创新工程机械设备的管控方式,对工程机械设备加强管理,全面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的管控效果。
3结束语
写工程管理论文范文2
1.1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随着新的设备和机械被引进,铁路机械设备的老式管理方法已经被淘汰掉了,新型机械设备的引入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加强对专业的管理人才的培训,铁路发展的脚步已经越来越快,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很多的大型设备我们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对于这些机械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就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因为机械设备的更新是很快速,所以我们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也要相应的提高,基本水平已经不足以满足我们了,管理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设备管理也要涉及很多的领域,因此我们要组织员工对铁路机械设备操作管理进行专业的培训。只有全面的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才能使得铁路机械设备管理更有保障、更规范。
1.2铁路机械设备的技术寿命与经济寿命间的矛盾问题我国铁路机械设备的技术寿命与经济寿命间存在着矛盾,铁路建设中使用的设备都是比较大型的,在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都是很繁琐复杂的,国家也要投入很大的科研经费,我们在大型设备购买的过程当中也会大批量的投入资金,这样一来,我们对机械的使用寿命就会有很大的提升,大部分的大型设备可以运转使用几十年,在表面上看我们的设备性价比是非常高的,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我们的设备在使用的初期跟生产力能够很好的保持一个平衡,但是随着科技不断的更新进步,渐渐的原有机械设备的能力已经跟不上施工的要求了,这样就使得铁路工程的整体质量跟不上,不利于我国铁路的长期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机械寿命和实际的经济效益紧密的结合,才能使我国铁路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1.3铁路项目目标管理和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间的矛盾问题铁路的项目管理是一个大目标,它的管理方向更具全面性,它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施工的效率,它所要强调的是项目施工的进度,所以在设备的使用中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机械设备。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质量、是进度、是效益,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带来的工作负担从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角度来看是行不通的,当前现状普遍的存在机械设备超额负载,使用的次数太多了,这样的现象使机械设备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我们从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所处的地位来分析,它处在项目管理的最边沿,不受施工单位的重视,不抓全面的铁路施工一定会导致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从而影响铁路施工的进度,所以要把铁路项目目标管理和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紧密的结合,两者都是很重要的,不要小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4我国现有的铁路施工当中所存在的机械设备安全问题我国现如今的铁路施工当中所存在一些机械设备安全的问题,一方面,操作人员工作意识不强烈,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在管理的基础环节没引起一定的重视,因为不受重视,所以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就很容易出现纰漏,这样的纰漏就变相成为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尤其铁路施工的环境是相对有特殊性的,这就为机械设备的管理加大了难度,铁路建设的地点选择都不是很好,大多数都是选择在山间,很少有在平坦马路上建设的,建设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好,就对设备的保养和管理产生了很多的不利因素。
2我国铁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的管理对策
想要增强铁路工程的设备管理需要从多方面来入手,从多方面考虑我国当下的铁路施工建设的具体情况,分析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对我国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意识。具体来说,可以利用下面的几个方面来进行改善我国当下铁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协调统一铁路项目管理与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机械设备的管理在铁路施工中,根本得不到管理人员的重视,两者之间得不到一个完美的共存,所以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去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更加的规范和科学化。要在铁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负责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尽力去协调机械设备管理目标和项目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使它们之间不再有矛盾生成。而且要对安全施工过程当中的机械设备做好管理计划工作,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正确安全并且稳定的使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接卸设备管理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协调统一铁路项目管理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2.2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大的发挥机械设备的性能对大型的机械设备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因为机械设备的陈旧和老化都会在施工当中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这样的问题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铁路工程的进度都有很大的影响,管理人员绝对不能够疏忽大意,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这些机械设备负责,责任下发到个人,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错误,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就要停止使用,尽快的排除安全隐患。铁路机械设备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熟悉它的安装和使用说明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要对设备的质量安全做细致的检查,在检验合格之后才能投入到施工当中进行使用。对铁路机械设备要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查,发现问题要马上维修,一定要排除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
3结语
写工程管理论文范文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以及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发展,现代工程项目越来越趋向大型化、复杂化,项目的参与方也由原来的少数几家上升到成百上千家。由于涉及到的项目利益相关者数目众多,致使项目的管理工作非常繁杂,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和理念已逐渐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迫切需求一种新的方法和思想来实现工程项目的高效运转,因此,工程项目协调管理应运而生,而工程项目协调管理的实现依赖于协调管理机制的建立。
目前,有关协调管理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Multi-Agent)协调机制和调模型设计等方面[1,2]。张青山和游明忠[3]在基于信息平台的协调管理构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标机制、信任机制、群体协商机制构成了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内容体系;卢少华[4]从协商层、协作层和信息层3个层次讨论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同时对信息协调与策略、盟员选择与激励机制及供应链协调和效益优化进行详细研究;李刚,程国平[5]从界面设计、信息技术、知识管理、跨文化管理的角度提出虚拟企业界面协调机制。但这些研究都是以供应链和虚拟企业为对象开展的,而对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本文拟从分析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的内涵着手,提出工程项目协调管理的几大机制,并给出协调管理机制的运行模式,以期对工程项目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2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的内涵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由于工程项目不同于一般的科层结构,具有众多独特性,项目的一次性、参与方的多样性、信息的不对称、利益的不一致性、沟通的障碍以及机会主义的存在等因素使得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各种冲突和摩擦。因此,为了保证各参与方能够有效完成各自的工作以实现共同的项目目标,协调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而协调管理活动的顺畅开展则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协调管理机制予以实现。在管理学中,管理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则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张青山、游明忠,2003)。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是指为了组织与控制项目各参与方达成协调一致,确保项目目标的全面实现而设计或安排的且必须遵循的一定的程序与规则,用以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的所有手段、方式和方法。
3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机制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协调管理机制,它是事先的主动型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另一部分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协调管理机制的具体运行,可以用于指导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活动,也可以为解决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各参与方之间矛盾与冲突而做出规则的安排,并使之程序化与规则化以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完善的协调管理机制,不仅可以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协调管理活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而且还能提高工程项目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敏捷度,降低了由于协调管理困难而导致的诸多风险。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决策机制、合作与信任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和沟通机制等。项目经理圈子
3.1决策机制
决策是人们对可行方案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工程项目各参与方都拥有决策权,只是决策的空间不同。合作各方通过分工与协作共同完成项目目标,项目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表现为项目参与方决策的分工与协作过程,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决策权在成员之间的分配。在工程项目协调管理中,决策与决策权可达到有效的统一。一方面,项目参与各方在项目建设合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核心资源提供出来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各参与方拥有相对充分的知识与信息,尤其是与自身所承担任务相关的知识与信息,这就使得决策环境和决策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工程项目协调管理中的决策权是分散的,但又是在合作中行使的。这种合作基础上的分散决策是一种决策的均衡,也是提升工程项目组织运行效率的基础。
而从工程项目本身的角度看,尽管工程项目的合作各方来自不同的组织,但由于各合作方的相对独立性,导致了在利益和行动上都不会自动地趋向一致,当涉及到需要协调管理的事务时,合作者需要联合决策。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中的分散决策机制是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决策机制,是对传统决策模式的超越,是专业化分工所导致知识的分裂以及相应的分散决策重新在工程项目体系内整合到一起,是分散与集中(确切地说是独立与协作)的辩证统一。在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工程项目所面临的环境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决策个体受有限理性的限制,正确决策必须依靠参与者群体的智慧,基于知识分裂的分工业务的分散独立决策以及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能保证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中决策机制的科学性。
3.2合作机制
工程项目是由众多不属于同一个企业的参与方共同完成,当这些参与方为了某个工程项目走到一起时,即展开了合作对策过程,各个参与方之间通过合作机制,达到多赢的目标。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不是某一个企业能够完成的,必须通过合作来实现项目目标。但是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合作各方的能力不均衡可能导致合作各方间产生冲突和矛盾,这种能力的不均衡主要是因为各合作方所拥有的资源不均衡。合作机制是一种调整参与方间行为和资源配置的一种结构性装置,这种机制不仅对参与方的行为产生约束,同时也对能力不均衡提供一种补偿。因此,参与方间的合作机制对于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建立合作机制的过程中,应该以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为目的,通过协调矛盾,资源共享,最终实现项目目标和各参与方利益的多赢局面。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中的合作机制主要包括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风险共担和利益分配机制三部分内容。项目的各个参与方首先都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的,而进行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利益,但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只有合作各方目标一致,信息共享,不因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才能实现完善的合作。
3.3沟通机制
沟通是一个过程,在沟通过程中,参与沟通的诸多要素之间在建设项目的环境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后产生出沟通的结果。沟通结果如何直接受到沟通过程中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之间的作用影响。有效的沟通是使不协调关系得以协调的关键
沟通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沟通理念、沟通内容、沟通渠道和沟通反馈等。这些构成要素受到工程项目内外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影响。该机制运作是否有效取决于沟通过程中的技术层面要素,它包括各参与者的参与程度,整个工程项目体系内沟通氛围的营造,沟通制度的制定,各沟通主客体沟通策略与技能的应用及工程项目协调管理信息沟通平台的建设。沟通机制的运作是动态的,其运作过程和方式需要不断的完善与改进,沟通机制各要素的内涵也需要不断提升和深化。首先,沟通机制必须与工程项目组织相匹配,通过沟通协调管理工程项目内部的运作,从而达成为项目目标服务的目的。第二,沟通机制内部各个部分需要协调一致,使其运作顺畅有效。第三,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必须根据工程项目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3.4激励与约束机制项目经理圈子
激励与约束是工程项目实施协调管理活动的手段,而手段发挥作用的载体是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了降低项目各参与方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就需要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保证项目各参与方利益的最大化与项目目标一致。由于项目各参与方承担的任务不一样,因而各专业参与方在自己所承揽的任务内所获得的信息与知识比他方要多,而利用这些富余的信息与知识量就有可能获得更多额外利益,从而就会增加项目的建设成本或导致项目失败。如何在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活动中,合理利用各种激励与约束措施去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非效率损失,最小化协调管理费用,需要积极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功能。因此,在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活动中,只有建立、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手段才具有了赖以运用的载体,才可能将其作用持续地、良好地发挥出来。根据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的内涵,激励约束机制就是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目标,以项目参与方的需求和动机为基础,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协调管理方式方法的优化组合,制定必要的监控手段及可实施、执行的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化、规范化的能促使各参与方行为趋向一致、目标一致的激励与约束手段、方式、方法、程序、规章和标准。
4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运行模式
根据上面论述的五种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探讨它们的运行模式,即决策层、执行层、信息层,外加一个无处不在的技术支持平台,以实现各协调管理机制的功能,如图1所示。项目经理圈子
(1)决策层。决策层只要包括决策机制,着重于制定项目目标和任务分解,处理工程项目内外部之间的有关事务。由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机构来负责工程项目的整体协调管理,如有关规则的制定、参与方的选择与淘汰、重大冲突与矛盾的消解等活动,其形式是定期或特定的协调管理会议,一般以合同、规章制度、参与方的责权利等方式明确下来,对所有成员具有强制性。项目管理者联盟
图1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运行模式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2)执行层。执行层主要包括合作机制、沟通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最为复杂的部分,由项目协调管理委员会通过这些机制去执行具体的协调管理活动,如各参与方的实施进度协调、材料设备供应协调、合同的具体实施协调等。采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即可进行现场协调也可采用会议协调;即可由事务双方协调也可通过第三方进行协调。
(3)信息层。信息层是前面两个层次予以实现的基础,为协调管理活动提供各种数据和信息支持,完成相关信息和资源的集成与优化调度,以更利于各种协调管理机制的贯彻实施,同时也可将协调管理机制产生的效用进行反馈,便于协调管理者判断机制是否适宜以及有无改进完善的之处。
(4)技术支持层。技术支持层在协调管理的任何层次和任何协调管理机制中都发挥重大作用。因为工程项目协调管理决策是基于并行工程环境的分布式群体决策模式,由各参与方按某种方式组成决策群体,通过计算机协同工作环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支协调管理功能。由于这些技术支持的保障,工程项目可以实现各参与方之间、人员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形态的协调管理方式。电话、传真、远程文件传输、网页浏览公告版、电子邮件、网络会议可分别实现这几种不同的功能,而且网络安全技术也为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管理提供了安全保障。
5结论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是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根本保障,而协调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实现协调管理职能的基础。本文从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内涵出发,探讨了工程项目协调管理的五大主要机制:决策机制、合作机制、沟通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并由此构建了整合这五种协调管理机制的运行模式。这无疑将有助于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之间以及项目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建设效率,成功地实现项目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项目管理论坛
[1]Goldman,StevenL.,Nagel,RogerN.AndPreiss,Ken-neth,AgileCompetitionsandVirtualOrganizations:Strate-giesforEnrichingtheCustomer[M].VanNostrandRein-hold,1995.
[2]陈剑,冯蔚东.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10-107.
[3]张青山,游明忠.企业动态联盟的协调机制[J].中国管理科学,2003(4),第11卷第2期:96-100.
[4]卢少华.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与效益优化问题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
写工程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HZQ40-180公路架桥机 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对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先进的机械设备有着快速高效、工作强度大等特点,可以解决很多人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公路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施工环境的差异等。如若不能发挥出机械设备的全部性能,那么也不能确保施工过程快速高效地完成,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是所有工作人员应该思考的重点问题。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机械设备性能的充分发挥,使得公路施工有效进行,保证工程质量。本文以HZQ40-180公路架桥机为例,首先分析了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论述了优化管理工作应实行的举措,最后总结了对机械设备保养和维护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1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根据目前公路工程的普遍情况出发,大概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常出现超负荷施工作业情况
一般来说,机械设备工作一段时间后都要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修,才能增加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但是事实上,很多单位为了赶进度、节约成本,常常超长时间使用机械设备,除非是出现了非常大的机械故障否则不会对其进行检修。这些错误的观点既没有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在出现问题时还降低了工程质量,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名誉,重要的是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隐患。
1.2 施工单位不够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在实际的公路施工工程中,人员配置主要由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所组成,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并不在必要的配置范畴中。技术员和施工人员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工程效率,很少会意识到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1.3 相关的施工设备配套率较差
企业在中标一个目标之后,通常会马上组建团队进行施工作业,但是很对和项目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机械设备并没有到位,常常都是利用现有设备就进行工作,使得机械设备和项目实际情况并不配套。
1.4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做得不到位
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做好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养护的工作,会对工程进度和质量产生一系列不好的影响。但是,很多施工单位都不会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也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特别是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更复杂、更先进,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养护,遇到故障的时候普通施工人员无法及时进行维修,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进口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质量。
2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控制工作的改善措施
2.1 施工中必须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各个机械设备的使用都一定要严格遵守它的使用条件、使用标准和操作流程。以HZQ40-180公路架桥机为例,对于它的安装有明确的场地要求:要在桥头路基上拼装,拼装场地要有一定的工作面,架桥机要求最小场地为95mx15m,地基应有足够承载力,场地可设纵坡,但求平顺,纵坡不能超过3%等。
2.2 培养机械设备管理专业人员
只有从思想上转变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机械设备发生机械事故的概率。因此,一定要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要求他们不仅能熟练的操作和使用机械设备,同时也应懂得机械设备常规检查和维修保养的方法,真正的提高他们操作机械的管理水平。例如对于HZQ40-180公路架桥机来说,因为架桥机属桥梁安装大型专用设备、架桥机作业必须明确分工、统一指挥,要设专职指挥员、电工、液压工、起重工和安全检查员等等。不同工种的员工对自己的本职业务都必须熟练,能在工作中迅速排除故障,责任心强。
2.3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的工作
要想达到机械设备一直是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工作的目的,那么就必须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发现问题时应及时进行更换和检修。例如在HZQ40-180公路架桥机过孔结束后,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主纵梁水平度是否满足要求;螺栓、销轴连接是否牢固;电气线路是否正确;电线是否有破损和挤压;液压系统是否正常;以及轨道接头是否平顺;大车、小车限位块联结是否牢固;夹轨器是否处于工作位置;垫木是否平稳和轨距尺寸是否正确等。只有架桥机运转情况正常后,才能进行施工作业。
2.4 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
如前所述,如今大部分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的管理都是由项目经理代为监管的状态,在施工现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优劣。因此,必须着重抓好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工作,全方位的进行现场管理,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对机械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机械设备管理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严格制止影响正确使用、维护机械设备的各种不利因素,使机械设备从进场到工程结束的各个环节中都符合使用标准,最大程度的保持设备良好运转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3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机械设备在公路建设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管理机械设备已经成为施工中的重点内容。本文针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方案,为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我们以HZQ40-180公路架桥机为例,简述了架桥机的使用场地标准以及操作功能,对公路架桥机的施工和保养有了更深的理解,让它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机械设备管理方法,提高我国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为我国的建设事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赵瑞洪.解析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科学化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5(12):219-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