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北方的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北方的雪范文1
学会生存能力,要求我们拥有乐观的心态。李白曾吟:“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北方的雪高深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方的雪高深
下雪了。
这是北方的雪,下得很大,寿命很长,长得像长白山的梦,长得让兴安岭的大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
铺天盖地的大雪,瞬间便染白了北方的一切,给南方人的口头文学丰富了许多传说、许多神话,北方成了寒冷和洁白的代名词。
雪无声无息的飘落着……给小河捎来一面光滑透亮的镜子,给橡树林围起了一条温暖似棉花似羊毛织成的大头巾。森林里的音乐家远走高飞了。几个猎人从雪地上走过,悄手悄脚,只留下两行沉默的脚印。雪是天公送给北方冬季不可缺的礼物。雪本来并不是粉饰这世界这生活的,可雪毕竟掩藏了许多陷阱许多沟壑许多垃圾,好似这世界并不存在任何暗算、任何污浊、任何朽败。
雪的出身洁白无暇,白得耀眼,洁得令人陶醉。生活的辩证法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反相成,越是洁白的东西越容易显现出被沾染的黑污,越是容易被黑污沾染。
雪是诚实的,却也充满着欺骗,或许是由于人们受现象蒙蔽而自欺欺人。你看雪多像鹅毛多像棉絮,给人们目光的感觉是无比温暖的。可是你不能去触摸,它欺骗不了手感,雪给手指的信号是寒冷是冰冻是战栗。
雪的形象和生命往往存在于瞬间,当三月的阳光投射到北方的大地,雪渐渐地化为一池一池的春水。可是雪对自己的死亡一点也不遗憾,它用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去灌溉土地,去滋润五谷,去换取丰收。所以,雪也是无私的,雪是奉献者。
12.文章开头从哪几方面来写北方的雪?(3分)
13.写雪“铺天盖地”“洁白”“似棉花似羊毛”有何作用?(3分)
14.雪“用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去灌溉土地”,这“灵魂”、这“另一种生命”指的是什么?(3分)
15.本文紧扣“雪”字,写雪,议雪,以雪寄情,寄托了怎样的情?谈谈自己的理解。
(3分)
答
12.从两方面来写,即:雪下得大,寿命长;
洁白。(3分)
13.为下文议论“掩藏陷阱”“被黑污沾染”“欺骗”作铺垫。
(3分)
14.灵魂是指雪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另一种生命是指雪融化后的另一种形态“水”。
(3分)
15.本文紧扣“雪”字,写雪,以雪寄情。
北方的雪范文2
怎样让自卑心理的学生走出自卑?
1.发挥学生的长处和优势,多让他们体验成功后的喜悦。这是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最有效途径。自卑心理学生的最大特点是不了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只看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导致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捕捉他们的长处和优点,经常与他们在一起平等交流思想,共同参与活动。如:共同拟定手抄报的主题;草拟小论文比赛规则等。我发现:只要老师经常与他们在一起,他们会无话不说并且他们有丰富的思想,有上进心和有美好的心愿。老师要创造条件,并与学生参加有趣的活动,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欣赏成功的喜悦。学生发现了自己闪光点,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自尊自信就会逐步树立。
2.关心和尊重他们。这是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心理基础。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要特别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们。老师的关心和尊重,不仅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而且使他们赢得其他学生的关心和尊重,赢得了集体的关心和尊重。当自卑心理的学生有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关心和尊重,有了一种“家”的感觉,就会有一种自信心的萌发和要自我尊重的潜意识。持续的内在自我尊重,就会促使他们树立自尊自信。
3.培养他们的正当兴趣和爱好。这是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温床。在集体里培养的正当兴趣和爱好,不仅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能转移他们集中的自卑心理注意力。开展的兴趣和爱好,要符合他们的实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始有终。如:举行小故事演讲比赛、手秒报比赛、小论文比赛、小小辩论会、拔河比赛等活动。丰富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认识到人活着的意义。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他们体验到:人只有在一个集体里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和目标;一个人要活得有价值和意义,就要奋斗,就要克服困难,要战胜自我并超越自我。
4.帮助他们确立好奋斗目标。这是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调节器。对他们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确立的目标是不适当的,即在学习基础或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不足或缺点,但心里有一个内在的不切实可行的或低或高的目标。如果把目标定得大而高,不易实现,产生自卑心理;把目标定得小而低,又觉得没有意思,好像别人在轻视自己,同样产生自卑心理。我摸清他们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建立动态的奋斗目标,使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产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北方的雪范文3
关键词:高考 高三复习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58-02
高三后期复习阶段是根据历史教学目标,科学分析、把握高考历史命题趋向,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答题能力的阶段。它是学生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梳理、系统掌握,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宏观把握与升华的阶段,在学生备战高考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高考与历史教学、学生与教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以高中历史后期复习方法也应呈现动态状态。但是,目前地理历史教学中,部分历史教师在高三后期复习方面仍在采用“本本主义”、“一刀切”的做法,复习方法毫无变化,出现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的现象。
笔者认为上述想象的根源在于部分教师还未真正的地转变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地区历史教师要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与学习,探究出科学、全面并且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之下,把握考试的“宗”,适应考试的“变”,将“讲”、“练”与教材结合,指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挖掘信息、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自信的迎接高考。对此,笔者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高三后期复习阶段,历史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将孤立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处理好基础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与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我在指导高三后期复习中发现,对于学生所反映的学习时间投入与学习产出不成正比的问题,除受学习效率制约以外,还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将复习集中于重点与难点上,忽视了对次重要知识点的掌握;二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仅是有“点”、有“线”,而无“面”、无“体”,不善于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规律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因此,我在高三后期复习中要求学生要能及时弥补自己知识薄弱的环节,并能从多个角度系统的、完整的把握基础知识。
例如:我在高三后期复习中,注重指导学生根据历史知识认识角度的不同,从时间、地点、背景、人物、经过等方面来分析等历史事件;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来分析“两级格局”等历史现象;从发生、发展、结束几个方面分析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等历史发展过程,并要求学生从纵向角度,建立知识体系树状图,根据教材目录,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分别分成六个阶段、三个阶段、五个阶段来把握历史知识点的纵向特点,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记忆与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解题能力。
2 巧练、精炼,提高破题、解题能力
高三后期复习阶段已经逼近高考,复习时间十分有限。为此,在习题教学与讲评中,教师就必须对漫无边际的试题进行精心筛选、整理与设计,要提倡巧练、精炼,通过典型的例题延伸出普遍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破题、解题能力。我在指导学生进行高三后期复习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启迪性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评讲过的例题,概括出这类试题的解题思维方式与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此外,为提高学生的破题、解题能力,我根据不同类型的试题,从审题技巧、阅读材料方法、挖掘材料信息、规范答题技巧多个方面分析了解答试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例如:我对最近5年的历史高考试题和习题册中进行了精心筛选,整理出了《高三历史后期冲刺习题册》,根据客观题与主观题解题方法的明显差异,将试题册分成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个部分。针对选择题,我选取了图片题、材料题、热点试题、文献题等题目类型,力图使学生全面了解、掌握历史高考选择题的命题形式,避免学生在考试中因未知而造成恐慌。针对非选择题部分,在评讲时,我详细分析了每一道题的审题技巧、材料阅读技巧与答题思路,将试题的答案落实在教材之中,并要求学习参考答案的答题技巧。
3 回归书本,再现所学知识
纵观多年高考,其实质便是考查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不变”是指历史基础知识不变,囊括在教材之中,“万变”是指高考的出题模式与试题形式不断创新、变化。“不变”是“应万变”的基础,即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由此可见,高三后期复习阶段回归教材仍是十分必要的。高考要求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不仅要全、牢、准,还要会用、会通。因此,在高三后期复习阶段,我往往将讲、练、评与教材结合,引导学生找到试题以教材的契合点,帮助他们巩固、补充基础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
例如:我在评讲2010年高考(北京卷)历史试题第13题时,引导学生将考点定位于必修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单元。在学生选择出正确答案之后,我还对本题知识点进行了补充,虽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老师是荀子,但荀子并是儒家代表人物。针对这个知识点,我为学生提供了2009年高考(海南)历史试题第12题,对此知识点及时进行了巩固,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为学生更加清晰地理清古代思想文化史这块知识提供了帮助。
4 树立自信,从容应考
高考是学生求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对学生发展前途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伴随着高考的临近,来自自身、家庭、学校、理想等多方面的压力压得学生几乎喘不过气,如果这种压力不得到缓解,必然会使学生变得焦虑,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影响他们的高考成绩。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常常通过灵活的课堂形式与富有情趣的课堂情境,营造出轻松、和谐、愉快的班级气氛,并积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采用积极的评价措施,缓解了学生对高考的恐惧心理。
例如:我在课堂之前常通过播放歌曲、讲笑话、播放漫画图片、播放搞笑视频等方式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复习中的疲惫。面对高考的压力,学生内心必然会有种种情绪。为此,我在班级一角设置了“宣泄箱”,学生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情绪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结合书信的方式投递在箱内。每天中午,我都会定期打开“宣泄箱”,了解、掌握学生的内心情感,再及时与学生进行真诚交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里辅导,使他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自信、从容的迎战高考。
5 结语
高三后期复习阶段是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对解题技巧进行突破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调整考试心理,树立考试信心的关键性阶段与黄金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不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策略来使学生更好地迎战高考。
参考文献:
[1]张德建.高三生物学专题复习的实践与策略[J].生物学教学,2006,(5).
[2]刘卓会.教会学生站在框架的高度去领悟知识[J].教学园地,2010,(29).
北方的雪范文4
关键词: 背单词 积极性 调动方法
一、方法的选择尝试即实践
我个人认为要背单词,先要会读单词――学生自己能根据音标准确认读单词,再根据音标及单词的拼写规律结合汉语意思记单词,读音、拼写、汉语意思三者关系密不可分,只有三者结合记忆,单词才能记得牢。学生当中有一部分人读单词全部靠模仿,模仿老师、模仿录音,甚至模仿学生的读音再强制记忆,这还算好的,还有一部分人是在不会读的情况下强行记忆词汇的,读音读错记单词就难了。
高一新生一入学,我就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随意抽些新单词让学生根据音标认读,要求音标不过关的学生利用课堂教新单词时间找出自己不熟的音素进行认读、识记,如果能认真读、记,不用到必修1学完之时,个个音标都能过关,所以要求学生在必修1教完时消灭音标缺漏。课堂上对必修1的单词教读多花了时间,单词教学步骤为:①让学生集体认读单词,老师纠正。②老师带读,学生跟读。③学生集体朗读。④学生自己读,不会懂的可问老师或周围同学。⑤请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并纠正读错的单词。这样下来,听、读反复,学生读音就能掌握,好的学生当堂记下几个单词也不意外。
单词会读会背了,如果不应用也记不住,如果不坚持每天背、反复读也会忘,而学生自觉性不够,如果老师不检查,很少有学生能做到自觉复习,所以平时除了通过阅读理解训练巩固词汇外,小测是必不可少的。每天小测,学生才能每天背单词,小测的形式是听读音写单词及汉语意思,这种小测方式就要求学生背单词时要做到听、说、读、写四会,小测完后,要求学生对错误的单词进行更正、抄写再记忆。如此一个单词从教到背到用,重复近十遍,如果学生用心的话,词汇缺漏应该能补上。
当然,以上这些对学生来说,背单词都是被迫的,为了小测、为了考试而背,部分学生对考试、小测结果无所谓,所以背单词跟他们无关,这些方法对他们没用,为了尽可能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想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同学间互相刺激、互帮互助,会比老师苦口婆心规劝有效,于是便开展以下活动。
1.课堂小组竞赛。
利用英语课堂或班会课、活动课等可利用的时间组织活动,小组竞赛形式多样:
(1)单词接龙。限时5分钟,各组的第一名学生任意写一个单词及汉语意思后,传给后一名学生,该学生要写的单词必须以前一名学生写的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开头,以此类推,整组成员都参与,在规定时间内写的词多、正确率高的组获胜。这种方法更适合英语初学者,或者说初中生较适用。对高中生来说,这种方法只能是游戏,对学生词汇量的提高没多少帮助,本身老师选择这个方法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就考虑不周了,因为学生写出来的都是极其简单的词,都是已经会了的词,学生只是为了赢得比赛,不考虑挖掘新词汇。但是这种方法对活跃课堂倒是很有效,因为再差的学生多少都掌握了些单词,竞赛过程中写得出来又能写对,为小组争光、有成就感,再看看全班写的单词,大多是初中词汇,自己都觉得好笑,课堂气氛好。
(2)看汉语拼读单词。课前先布置比赛范围,一般是新学的单词及短语,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复习、巩固。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因为比赛的主要目的是复习,所以比赛中涉及的词汇会重复,先开始的小组形势会较不利,所以学生会很在意比赛顺序。课堂每组限时2分钟,由老师出题,利用多媒体展示汉语意思,各小组中的学生一个接一个轮流答题,规定时间内正确率高的、回答正确的学生人数多的胜出。这个除了检查学生词汇的熟悉程度外,还考验小组配合的默契程度,回答问题要有效率还要有速度。当平局时,再补充抢答题。
(3)小组成员先按水平由学生自己排序,排完后两组两组之间同时进行比赛,如1组的1号对2组的1号,1组的6号对2组的6号。抽签决定比赛组别跟顺序,如抽到1组对3组、2组对6组,再抽签决定是1组先还是3组先,以此类推。词汇仍是复习词汇,有重复,所以后开始的有优势。限时1分钟,由两组比赛的成员互相出题,即一方念汉语,对方拼读单词,1分钟后换对方念汉语,另一方拼读单词,规定时间内正确率高的胜出。再各组对比,胜出人数多的小组获胜。
2.年段竞赛
年段竞赛分词汇竞赛、文章朗读、口语对话比赛等,比赛形式跟班级小组竞赛方法差不多,只是先班级筛选,班级优胜者参加年段比赛。
这些是高一、高二期间尝试的方法,通过以上这些方法,班级甚至整个年段学生背单词的积极性有所调动,但这些活动占用时间,且不可能天天做,学生的兴趣只能暂时性维持,比赛一停,学生就恢复之前背或不背皆可的态度,所以,今后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多抽时间组织类似活动。
二、总结所采用方法存在的不足,根据复习进度及学生情况调整词汇过关方法
进入高考复习阶段,不管是从课堂、作业、练习还是考试情况等各方面来看,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仍然是词汇量缺漏问题。阅读看不懂、完形填空看不懂,连单项填空的题目都看不懂,题目看不懂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学生抱怨:好不容易把三年的课本词汇一单元一单元记住了,现在三年的全混一起又不认得,再加上拓展词、易混词还要求掌握一词多义,每天要背大量的词汇,背了隔天就忘,不喜欢背。虽然知道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基础问题,是学生畏难情绪的借口,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大可能,但不能放任不管,否则之后的复习将可能全无收获。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学生身上,除了鼓励外,必要的方法还是要的。这时候只能软硬兼施了――想办法让学生自觉背单词,老师抓好落实,再配套练习巩固。高一、高二年采用的那些方法现在用已经不现实了,因为课堂没那么多时间,得想办法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落实词汇测试。
方法如下:结对子,双方互相出题,即写汉语意思让对方写英语单词或写英语单词让对方写汉语意思,挑两人适宜的课后时间互相监督测试,测试完后互相批改、更正,第二天上交老师检查批改。
具体操作:①让学生自由组合,结对子的要求是双方成绩相当或可互相学习的,最好是同桌或邻座,方便一起复习、测试。成绩相当的在批改过程中可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成绩有差距的,好的可以教差的,如果做得好会比老师教的有效果。②老师根据复习进度安排每天的复习量,如一单元分两次过关。根据考试说明要求划定词汇范围,再根据高考词汇考查的特点选择词汇过关的方法,如四会词要求看汉语写单词,理解词汇要求看英语写汉语,考试说明不要求的词汇不测试,出题时注意按词汇的不同要求出题。③老师检查完后公布结果,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口头表扬,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指正。
三、实施情况阶段性总结,对采用的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
结对子的方法确实得到高三年才能用,因为学生的自觉性相对高一、高二好多了,而且高考临近,学生有危机意识,知道缺漏在哪儿会想尽力补上,所以一开始时学生都很有干劲,大有你追我赶的势头,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是孩子就会贪玩、就会三分钟热情,少了严格的监督就会掉链子。结对子测试的时间是学生自己安排的,本来是怕占用学生复习其他科的时间,才这样规定的,但少了时间限制,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低,慢慢地变得拖拉,只要测试完上交就可以,所以有的学生课前才背单词,课堂测试,下课上交,要求做的都做了,但仅仅是完成任务而已,无所学。一旦开始应付,这方法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老师怕占用学生时间,学生干脆都不花时间了。问题已经出现,这个方法就不能再用了,需再调整。
四、实施调整后的方法
调整如下:①测试的范围及词汇掌握的具体要求不变,收回学生自己测试的权利,还是由老师课堂测试。②进行小组竞赛,既然是比赛就有输赢,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口头表扬了,于是改为物质奖励。测试结果平均分高的为优胜组,有适当的奖励。有奖就要有罚,学生可能不在乎奖品,可是怕罚,所以规定平均分最低且没达到及格线的小组放学需留下来自习半小时,这个全靠学生自觉,不留也不会另受惩罚,这种方法也只有高三年适用。具体操作如下:
(1)老师提前按要求布置复习范围,课堂用多媒体展示范围内的单词或汉语意思,以及上节课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写完上交,老师批改。
(2)老师马上批改,当天宣布结果,该奖励的奖励,该罚的罚。
(3)小测本中错误的需更正抄写。
五、反思可取之处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个方法的实施完全是利用了高三年学生的特征:较自觉、较上进、有竞争意识、有团队意识。每次测试完学生会急切想知道结果,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拖小组的后腿;每次测试完,学生会急于翻开课本核对自己刚写的对不对,这种情况下单词再记忆效果是最好的;每次测试完,会听见学生讨论刚才那个词是什么啊,我写不出来,一脸懊恼的样子,还会抱怨早知道多看一遍了;小组之间还会互相喊话,这次让你,下次我们组准赢,营造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为了本组不落后,课后自觉读英语的人多了,早读不迟到了,进教室看到的就是没老师没科代表带读的情况下都在读英语,学生自觉读英语,正是采用这方法的目的,可以说,目的达到了,并且基本上整个班的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了。
但是,时间久了,还是存在问题,如第一名老是那几个组有机会,没机会的就重在参与了,反正再怎么样平均分也不会低于及格线,只要不用留,最后一名就最后一名了,积极性不高。为了调动这些学生,将奖励方法稍做调整,改为除了每次第一名的小组奖励外,一个月后,各小组名次累加,得数少的前四名奖励。全班就6组,得奖的机会大了,学生又振作了。
北方的雪范文5
看着这铺天盖地纷纷扬扬的大雪,我忽然感到,雪,是一个变化着的谜团,是一丛走不出的困惑。从儿时的回想、青年时的回味,到中年的感悟,思绪就像雪花一样,一朵朵、一团团地飘洒开来……雪,是冬的使者,冬是雪的娘家。大雪隆冬何以如此紧密团结在一起,就是北方冬天的一个生动的写照。
其实,看雪不如读雪。读雪,读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一份畅快和感动。我们时常被周围的事物感动着,我们也时常感动着自己。感动于黄昏时刻的夕阳,它让人的情感得到释放,感动于每日清晨出升的朝阳,感动于今天的这场雪它让人豁然开朗。从古到今,人类对雪描述的溢美之词泛厚重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雪的灿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这是雪的壮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雪的绮丽;“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是雪的浪漫;“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雪的孤寂隐逸。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意境。
有人说,雪花与人生,是一个充满迷惑的矛盾方程式,没有谁能够把它演算清楚。或许,根本就没有完美的答案。我想,人生之美,在于他的欢悦和遗憾。有青春者,却缺少金钱;处山水之美者,却有衣食冷暖之忧。人生就是由这么一个个阴晴共存的故事组合而成。只是人们对待生命的态度迥乎不同:有人拿青春换那无止境的金钱,不惜铤而走险,以致身死不自知;有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有益的事业中。
在我看来,雪有灵性。一来,服从管理,让到哪儿就到哪儿,体现组织原则;二来,规范面世,叫六角就以六角问世,体现真实自我;三来,求真务实,不到温度绝不融化,体现人间温暖。有雪的时候,感慨万千,没雪的时候,同样另番感慨。思考一下,可能是人类把自己生存环境给破坏了。该下雪时不下雪,该下雨时不下雨,该晴天时不晴天,是不是大自然要惩罚人类呀?
并非我愿意伤感,好像对雪情有独钟。其实,大凡有感情的人,都会理解雪中情的滋味。不说别的,历代名人志士对雪的描写赞叹,可谓大有人在。柳宗元一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把雪的洁净、明朗、美丽表达得淋漓尽致。雪容不得纤尘,是雪的性格。雪可凝聚可融化,是雪的付出。
虽然雪的温度在零下,但雪的情怀绝对人性化。都有这样的感受,身处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可能随时飘雪;就像到了谁家门口,都能听到几声低沉的狗吠一样,那也是生活的本真。要是冬天没有雪,实在不像个冬天。别的不说,小时候盼下雪,堆雪人,用捡来的煤核儿做眼睛,折一节树枝做鼻子,好一个乡村土里土气的雪孩子。其实,堆了半天,堆的就是我心中的自己。
北方的雪范文6
关键词:北京大学;创造性人才;教学方针;基础;专业
北京大学在1988年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十六字”方针,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步得到校内广泛认可。在“北京大学1993年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中,“十六字”方针被明确为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方针[1]。过去20年中,“十六字”方针在北大本科教学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对中国大陆高校产生了巨大影响。直至今天,“十六字”方针仍在各种场合被反复提及,虽然其内涵已经有所变化。目前,再次对“十六字”方针予以反思,对于我国高校培养创造性人才、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也许是有意义的事情。
2005年总理看望钱学森先生时,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以上的“钱学森之问”就是我们这次反思的起点。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拔尖创新人才呢?2011年4月24日,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予以清晰阐述。“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其所突破的就是旧知识、旧技术和旧学科。那么,什么是旧知识、旧技术和旧学科呢?我们需要深入知识论层面寻求答案。
一、范式陷阱及其对创造性的制约——“加强基础”的另一面
“范式”是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关键概念,这一概念作为库恩科学哲学的核心,其定义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但大体而言构成一种范式的是某一特定科学共同体成员所采纳的一般性理论假定和定律,以及应用这些假定和定律的技术。范式包含三个重要部分,第一部分是明确陈述的基本定律和理论假定,第二部分是将基本定律应用到各种不同类型境况中去的标准方法,第三部分是一些非常一般的形而上学原则和方法论规定。一门成熟的科学是由一种单一范式所支配的。简单说,范式就是教科书中主要传承的东西。
中学和大学教育通过课程学习,使得学生熟知现代各学科范式。大学教师对于某一学科范式内的工作已经非常熟悉。在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实验、最后完成研究论文,也会进入并十分熟悉既有范式的方法、技术和标准。
库恩这样描述科学进步的图景:第一步,由前科学阶段进入常规科学阶段,在常规科学阶段范式逐渐明晰,科学家在范式内从事解难题的活动;第二步,由于根本性的难题不能解决,发生科学危机;第三步,危机阶段后产生科学革命,旧范式被新范式革命性地替代;第四步,由科学革命进入新的常规科学阶段,新的范式得以确立。相对于尚未诞生的新学科,所谓旧学科就是当下的常规科学,其中的范式就是目前教科书所传授的知识核心。以上图景中,创建新学科的标志就是突破目前教科书所承载的旧范式。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既有的学科范式。目前基于常识的观点认为,学生对旧学科范式的把握程度是其创造新学科范式的基础,只有把旧学科范式掌握地非常熟练和深刻,学生才能创造出新的学科范式。这种基于常识的观点已经成为目前大陆教育制度的潜在逻辑。
以上认识中存在一个重要的悖论,创造新学科所要突破的恰好是旧学科的范式,所要突破的东西如何能够成为新学科范式的基础呢?一种极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如果学生对旧范式非常熟悉并精确掌握,他是否会对旧范式产生某种信赖(而非怀疑)甚至信仰,因而不愿意或者说更加难以突破旧范式呢?如果这种情况确实存在,那么教育活动就不是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而是在培养旧学科的忠诚者和维护者。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被培养为旧学科的忠诚者,那么新的范式将难以被创造出来。在以上科学进步的图景中,库恩指出了这种危险: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曾经是并仍然是常规科学家,那么某一特定的科学就会囿于某一范式而不能超越它而进步,这是一种严重的缺陷。
这里,与范式的持续深入学习相联系会出现一个新概念:范式陷阱。也许在旧范式中沉浸越深者,在旧范式中学习越多、掌握更加精确、不断在旧范式中取得成功的人,陷入旧范式陷阱越深,越难以跳出陷阱而做出创造。例如,地心说时代的状元们以及其他的成功者,越不愿意也难以托勒密的天文学范式而创造出哥白尼范式取而代之。例如,在冷兵器时代功夫范式中沉浸越深者、那些四十几年习练一指禅者,陷入功夫范式越深,他们很难或者几乎不可能创造出子弹范式,创造出有关火药的现代化学知识、有关弹道的力学知识、有关铸造的材料知识,有关扳机和撞针的机械知识。这就是范式陷阱对创造性的制约,也是中国大陆教育“零诺贝尔”现象在认识论层面的回答(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其小学即辍学,因而其成功不是中国教育的功劳)。
范式陷阱这个概念与佛学中的“所知障”概念非常相似。“所知障”指一个人的所知会构成他认识和创造新知识的障碍。不进入所知障的状态就是所谓“初学者的心态”(Beginner’s mind)。乔布斯本人是信仰禅宗的佛教徒,因而曾对“初学者的心态”有所定义,“佛教中有一句话: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要迷惑于表象而要洞察事物的本质,初学者的心态是行动派的禅宗。所谓初学者的心态是指,不要无端猜测,不要期望、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赞叹。”乔布斯2005年受邀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演讲,针对创新提出的关键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其最佳汉语翻译是“留白”,也是不进入范式陷阱的状态。
范式陷阱这个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因为八股和科举制度形成了巨大的范式陷阱,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整体深陷其中且心甘情愿而难以自拔。范式陷阱这个概念,也许会帮助我们理解为何这个时代,在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多个革命性创新者都是大学肄业者的原因,这些人中包括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 DELL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戴尔,还有拍出《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这两部全球票房第一、第二,同时正在引导电影3D革命的导演卡梅隆。没有通过现代大学持续深入的学习而陷入既有范式陷阱之中,是他们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范式陷阱这个概念的提出,也许会帮助我们理解同志的这段话:“历来的状元就少有真正好学问的,唐朝第一流诗人李白、杜甫,既非进士,又非翰林。韩愈、杜牧是进士出身,但只能算是第二等。王实甫、关汉卿、罗贯中都不是进士。曹雪芹、蒲松龄都是拔贡。”状元就是在八股的范式陷阱中沉浸最深者,而同志提到的李白、杜甫、曹雪芹都是文学领域的创新者!
在建立了范式陷阱概念之后,我们看到了“加强基础”的另一面。加强基础会培养出在既有范式中的成功者,或者说成功的常规科学家,但同时因为他们对既有范式的熟悉和信仰,使得他们在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中面临着更加难以克服的困难,更大的“所知障”。这是对“钱学森之问”的一个回答,也是对“加强基础”的反思。
在“加强基础”之后的本科教学,大约会在以下方面呈现新的状态:
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既有范式的怀疑和批判。
小班研讨课的增加和深化。小班研讨课在知识论层面与讲授课存在根本不同。讲授课倾向于将知识作为确定的知识,研讨课倾向于将知识作为不确定的、可以怀疑的知识,并且持续引导学生怀疑这些知识,包括对既有范式的怀疑[2]。
减少本科生结构化教学总量,有助于学生适度疏离范式陷阱。
考试模式的深入改革,包括实行考题公布制、考题中有一定比例的发散性试题、评分制度由百分制向等第制的过渡、试卷返还制度。
奖学金改革,使得奖学金制度的基本逻辑由强调学生学习成绩,向鼓励和资助学生参加本科生科研和创新工作进行根本性转化。
突破招生工作中“状元招生观”,并在突破之后有新的观念和制度建设[3]。
二、学生知识结构的多样化是专业设置改革的方向——从“淡化专业”中走出来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本科专业,特别是工业院校的本科专业有许多是按行业、产品或工程对象划分的,其分类标准是行业、产品和工程对象。这种情况来源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的主管部门为了对口分配会给专业戴上很细、很窄的“帽子”。“十六字”方针中“淡化专业”即指专业不能设置过窄。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将504种专业合并为249种,其主要理论依据即是“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1999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有人提出搞更宽口径的专业目录,我认为可以考虑。我们计划5年后再搞一次,使专业口径进一步拓宽”。这一计划当然没有实行,但充分表明专业粗细(宽窄)的问题是专业设置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专业是一组知识,专业是否应当划分主要考察其知识构成是否重复很多。由于不同的教师和教师群体对学生应当具有的知识、应当如何组合会有不同认识,他们对知识的组合方式就会不同,因而不同大学对专业划分的粗细就会不同。这是专业概念本质的自然推论。
在对中美本科专业设置的系统比较中,我们注意到美国有名称为“Science——科学”这样的专业,有116所大学设立了这个专业;我们注意到美国有名称为“Liberal Arts /General Studies——文理学/文理研究”这样的专业,有452所大学设立了这个专业。我们也许会惊讶本科专业可以宽到这样的程度。
在生命科学领域,目前我国主要设置的专业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少数设有“生物信息学”和“生态学”,不同大学在此领域的专业设置相同。这是教育部“淡化专业”和统一本科专业设置的结果,这种统一使得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毕业生们主要具有两种单调的知识结构。而在美国“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生物与生物医学科学”这个领域(如表1),共有29个本科专业;在“Psychology——心理学”领域(如表2)共有14个本科专业。我们也许会惊讶于本科专业可以窄到这样。美国不同高校在生命科学领域专业划分粗细不同,其生命科学领域的毕业生至少具有三十多种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多样性成为其创造性的基础。由于某些大学的专业名称以及具体的知识结构还与美国专业统计中名称不同,因而在生命科学领域其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可能更多一些。
美国本科专业设置与我国不同,这种不同可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美国专业设置中存在较多的跨学科专业。第二,美国专业设置的粗细(宽窄)划分更加灵活。第三,美国有以问题为中心的专业。第四,美国有学生个人设置的专业,这类专业的知识组合基本跨越了学科界限,同时体现出特别的创造性和个性。第五,美国高校有非常大的专业设置自。以上专业设置现象的背后,体现出美国高校对专业本质是一种知识组合的认识,这种认识已经成为国家和高校普遍性的认识,并且继而形成了合理的教育组织模式和制度。
一个有效的类比是:美国的专业设置培养出来的人才类型,非常类似自然状态下的森林,这里有参天大树,有小树,有各种各样的花草,甚至还有蘑菇;中国的专业设置之前非常类似工厂生产机器的零件,现在好些,但还是类似培育人工林,几种单一树种,比如杨树、银杏树等。我们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仍然单一,不是森林,没有形成一种生态。人才不能形成森林,我们的创造性因而无法生机勃勃!灵活的、自由的专业设置符合科学研究和知识生长的规律,学生因这样灵活的专业设置才能在知识结构方面具有多样性,这与国家创新能力之间形成正相关关系。这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从“淡化专业”中走出来的本科教学和专业组织,应当努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多样化,形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状态,其中包括:
对传统的专业知识结构予以反思,促成更多跨学科专业;相应减少部分单一学科专业。
更宽专业的形成,例如地质学领域是否可以探索建设更宽的“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专业。
更窄专业的形成,例如生命科学领域是否可以探索建立更窄的专业。
以问题为中心专业的形成,例如“水科学”专业、“电影研究”专业。
与专业建设的灵活性和跨学科专业建设相联系,住宿学院这种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值得关注,这是由于住宿学院在跨学科专业组织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这是许多高校如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等在理论上的发展方向[5] 。
以下我们列表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全部的本科专业(如表3,表4),目的是再度表明,跨学科本科教育在这两所世界顶尖高校中已经占有很大比例。
三、激发学习者生机勃勃的学习动力和生命力——从关注“教”到更加关注“学”
教育中有两个元素,一是老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而是促进学生“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呈现为教育生产力。学生的“学”是决定因素。陶行知先生将这种关系概括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在其经典短文《我对教和学的思考》中,更强调“学”的重要性:“我终于感到,唯一能对行为产生意味深长的影响的学习,是个人发现并把它化为己有的知识。这种化为个人所有并同化到个人经验中的自我发现的知识,不能直接传予他人”。
“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主要是“教”的方针,不是如何促进“学”的方针。“教”的方针强调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愿望、目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根据这些因素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强调不要按照一种目标——比如说单一的学术目标培养学生,也要关注学生的职业需求等。1994年“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纲要”这样表达:“高年级要根据学生的志趣、特点、学习状况和工作趋向分流培养,努力探索应用学科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6]。
在互联网出现之后,在基础教育阶段西方出现了一些有趣的个案,再次凸显出“学”的重要性,凸显出学习者生机勃勃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能够造就何种创新者。
《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斐然在《那些改变世界的科学少年》一文中介绍了两位年轻的创新者。一位是泰勒·威尔森,这个少年在没有政府资助情况下独立建造核反应堆,还发明了新型核辐射探测器,以高出数百倍的灵敏度取代了现有设备。另一位是15岁的美国中学生杰克·安德拉卡。他的叔叔因癌症去世,安德拉卡因为好奇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了“胰腺癌”,互联网就给了他很多答案,这是种五年存活率只有5%的疾病,由于人类检测早期症状的方法昂贵又低效,误诊率超过30%,所以确诊时病人已到晚期。他立志找到更高效准确的方法,于是他在学术期刊网站上阅读大量专业文献,还利用一个涵盖超过8000种蛋白酶的数据库寻找癌症标志物。在尝试了超过4000次以后,终于找到了判定癌症的标志物,并设计出利用纳米技术快速检测癌症的实验方法,发明了便宜又可靠的癌症试纸[7]。
以上个案中,基于互联网的自我学习以及家长、学校对这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宽容和鼓励是重要因素。这种因素同样出现在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中学和大学阶段。他们不是“因材施教”的结果,因为没有老师判断他们的“材质”并采取不同的教育;他们也不是“分流培养”的结果,因为当时无法预见他们属于那种流向。他们身上,凸显出学习者生机勃勃的学习动力和生命力。
“个人专业”的概念同样如此。
教师提出的知识组合以教师的学识和经验为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自然会构成本科专业主体。然而我们不能否认,教师的经验和学识仍然有局限,教师基于对既有知识的熟悉因而会代表既有范式,这会形成对学生想象力的束缚和创造力的制约。
认识到以教师为中心提出知识组合所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允许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组合。学生提出的、来自学生视角的知识组合可以称为个人专业。在这个大的分类名称之下实际蕴涵了知识组合无限的方式,其内涵是充分发散的,是独特和个别的,是与既有范式疏离的。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允许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如果从现有专业中找不到完全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他可以从现有课程中选择一些课程,形成一个围绕特定知识领域的课程组合提交委员会讨论,经过审核后开始学习,完成计划后可被授予个人专业学位。哈佛大学也设有类似专业,称为特别专业(Special Concentration),该校每年毕业生1500左右中大约25人按个人专业毕业。
由于个人专业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学习也较为困难,因此毕业生很少,但这一类型专业的存在为具有特殊兴趣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成材途径,为社会准备了具有特殊知识结构的个人,也为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试验机会,因为个别学生的专业设计在未来很可能成为新的学科。
个人专业在高等学校能够得以设置,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高等学校的组织设置有类似住宿学院这样的机构;二是需要国家政策允许高校自主设置这类专业,学生可以获得这样专业的毕业证书。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eoul)是韩国最优秀的大学,该校“通识教育学院”(College of Liberal Studies)成立于2008年,2010年9月就迅速开始了个人专业的设置和探索。当年该学院确定专业的学生有312人,其中31人创设了个人专业。这些专业的名称非常有趣,如“拉丁美洲宗教学”、“衰老研究学”、“和平与统一学”、“法律交流学”和“文化记叙学”等。从这些专业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年轻学子所拥有的创造力[8]。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大学培养出许多优秀校友,其中黄怒波、李彦宏、俞敏洪和华大基因的王俊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从他们的成才历程中,我们大致可以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他们不是“因材施教”的结果,因为当时没有老师判断出他们的特殊“材质”并采取不同教育;他们也不是“分流培养”的结果,因为那时还没有老师可以预见他们现在的创造性流向。认真研究马云和马化腾,也会有同样的感悟[9]。他们身上,都同样凸显出学习者生机勃勃的学习动力和生命力。
“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强调了“教”的因素,但忽略了学习者要成为什么人。在“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之后,我们需要持续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挑战?是否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持续的学习和探索欲望?是否使他们具有生机勃勃的学习动力和生命力?当他们具有不同于传统的构想时,我们如何保持宽容并提供足够的支持?这是对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挑战,也是对中国所有高等学校的挑战。回应这种挑战的本科教育包含以下因素:
个人专业的创设和发展。
由于住宿学院对于个人专业组织所具有的天然优势,在学术性学院之外可以建设一个住宿学院,这是稳妥、积极的改革方向。
导师制的深入发展和更为普遍、深入的师生交往。
弹性学习年限的普遍化以及减少招生人数。
选修课比例的增加以及专业方向的灵活性。
更多的辅修/双学位专业选择。
新模式下“第二学士学位”的教育发展。
互联网学习(如慕课)、混合课堂和传统校园学校经验的整合。
教师和学生对无限可能的想象力、宽容和鼓励,学校相关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6] 王义遒(主编).文理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7-31,48-49.
[2] 孙燕君,卢晓东.小班研讨课教学:本科精英教育的核心元素——以北京大学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12(8):16-19.
[3] 卢晓东. 破除状元招生观,清华北大谁为先[N]. 科学时报,2010-05-11(B10).
[4]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NCES).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CIP2010).
[5] 卢晓东. 我们是否把握了住宿学院的本质[N]. 中国教育报,2012-09-30(02).
[7] 李斐然.那些改变世界的科学少年[N]. 中国青年报,2013-04-03.
[8] 卢晓东. 个人专业韩国为何领先[N]. 中国科学报,2012-05-16(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