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过滤设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过滤设备范文1
关键词:沉淀过滤一体化 循环水 旁滤系统
在工业循环水的处理中,循环水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生产装置动力热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而旁滤系统是循环水处理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沉淀过滤则是最常用的旁滤处理方式,其处理量通常为循环水量的(2~5)%,可以去除水中大部分悬浮固体、粘泥和微生物等。
一、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沉淀过滤一体化水处理装置设计独特,运行方式为过滤水由下向上流动,反洗时水由上向下流动,使絮凝、沉淀、过滤的作用有机结合,以捕获、截获沉淀、吸附过滤等方式,使水得到澄清,彻底解决了大流量水体中生物粘泥等悬浮物无法去除的难题,较砂滤、纤维过滤、叠片式等过滤器,具有全自动过滤、高速过滤和高精度过滤、反洗彻底,且适合各种环境的明显优势。
1.絮凝工作状态
水稳剂的作用之一是具有分散性,分散效果越好其杂质的粒径越小,对过滤技术的要求越高。投加絮凝剂后,过滤水中可以形成大的矾花,从而大大提高过滤效率。
2.沉淀区一工作状态
加入絮凝剂的原水首先进入沉淀过滤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的沉淀区一后,一部分大的矾花向下运动捕获部分矾花而沉入池底,另一部分未被捕获的矾花向上运动进入下一个单元动态生物膜过滤区。
3.动态生物膜过滤区工作状态
当过滤水进入动态生物膜过滤区后,一部分悬浮物会在膜表面形成动态生物膜,另一部分悬浮物会被膜隔阻而形成大的矾花向下运动并捕获部分矾花沉入池底。未被捕获的矾花随水继续向上运动进入沉淀区二。
4.沉淀区二的工作状态
由于停留时间延长,在絮凝剂的作用下,进入沉淀区二的悬浮物一部分继续形成大的矾花,另一部分与向下运动的矾花接触而被捕获形成大的矾花向下运动,还有部分未形成大的矾花或未被捕获的细小颗粒进入过滤区。
5.过滤区工作状态
当过滤水进入过滤区后,一部分悬浮物会被滤料截获形成大的矾花向下运动,并捕获部分矾花共同向下运动。其余部分悬浮物进入滤层后被吸附在过滤区无法进入清水区。
6.反洗工作状态
反洗时,滤层处于完全松散状态,滤料充分散开,冲洗水由上而下,其滤料、动态生物膜及沉淀区中的杂质能被一次性排除,最大限度的提高反冲洗效率,因而清洗彻底,节省大量水源。
二、循环水场沉淀过滤一体化水处理设备运行状况
1.高效率的去除杂质
给排水车间于2010年8月增设一套200m3/h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2010年11月29日该设备正式投运,过滤水量为设计量的100%。更换设备后,悬浮物合格率在2010年12月后有了一定的提高,从2010年7月到2010年11月,合格率平均值为61% ,2010年12月到2011年6月,合格率平均值为100%,提升了39个百分点。
运行期间对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进、出水浊度与原无阀滤池进行了取样对比分析,发现无阀滤池的过滤流量为100m3/h,而其设计流量为400m3/h,即仅为其设计量的1/4,在这种情况下,其出水平均浊度为9.18mg/L,即去除浊度0.82mg/L。无阀滤池如果以设计流量400m3/h过滤时,其浊度去除率应该在0.5mg/L左右;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的出水浊度为8.82mg/L,即去除浊度1.18mg/L。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去除浊度的效果是无阀滤池按设计流量400m3/h运行时的一倍,比无阀滤池按1/4设计流量即100m3/h运行时的效果还要好。由于循环水浊度较低,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运行时没有加絮凝剂,如果加絮凝剂,出水浊度预计可以达到5mg/L以下。
2.降低反冲洗水量,节省水处理剂费用
2.1无阀滤池反洗水量
无阀滤池面积为5×10=50m2,反洗强度为15l/ m2・s,反洗历时10分钟。故每次反洗水量为:50m2×15 l/m2・s×(10×60)s =450 m3,无阀滤池平均48小时反冲洗一次,每年循环水场运行时间为8000小时,则全年反冲洗水量为450×8000÷48=75000m3。
2.2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反洗水量
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每次反洗水量为210m3,30天反洗一次,全年反洗水量为(210×8000)÷(30×24)=2333m3。
2.3全年节约排污费用
这样全年可节水75000-2333=72667 m3。1 m3污水处理费按4.5元计算,全年可节约排污费72667×4.5=327001.5元。
2.4全年节省水处理剂费用
循环水水处理剂投加浓度为70克/吨,全年可节约水处理剂6.14吨。1 吨水处理剂32000元计算,全年可节约水处理剂费32000元/吨×6.14吨=196480元。
2.5改造后产生的效益
改造后每年可节约水、节约药剂费用约为327001.5+196480=52.35万元。
3.无需要保温,降低了能耗
重力无阀滤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防冻。北方冬季漫长,从前一年10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无阀滤池一直在室内用暖气保温。而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依靠自身过滤水防冻功能的结构设计,每年可以节省一笔可观的保温费用。
4.无需更换填料
重力无阀滤池的滤料石英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板结,为了保证其处理效果,需要定期清洗,严重的必须更换。由于装置换热器频繁泄漏,滤料2年需要更换一次。而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则不同,进行强制反冲洗就可恢复其性能,节省了材料费和人工费。
过滤设备范文2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旅游文化;文化资源;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9-0070-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9.16
一、海南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及文化软实力发展对海南旅游业的助推作用
国家在全面分析解决影响海南省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的基础上,对海南省的区位发展优势和未来发展战略转型作出了科学判断,把海南省定位在国际旅游岛这一战略高度上,其深层次的目的即是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海南发展模式”对全国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起到一个重要示范作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海南“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的目标。对海南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是“把海南打造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以及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
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海南省文化软实力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所谓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价值、社会制度、民族特性等要素蕴藏的力量资源及其内化为国家行为、国家政策战略所产生的影响力、同化力和规制力”[1]。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因素的各个方面,而“旅游文化实质上是由客源文化、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三种文化综合而成的,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定义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2]。海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见》中,对未来的国际旅游岛要求为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其中的每一项都与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特别是“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更是直接指向了文化软实力的主题。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是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因此,为旅游注入文化因子是当前提升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对海南旅游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强旅游文化发展研究,将有利于推进海南旅游业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南省旅游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矛盾
(一)海南省旅游文化建设的现状
海南省旅游文化具有鲜明的岛域文化特色。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区看,海南省已经形成了琼北、琼南、琼东、琼西、琼中五大旅游文化区,分别以海口、三亚、琼海、儋州、五指山为中心。从文化形态的角度去看,中原文化、闽粤文化、百越文化、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流放文化、移民文化、海岛边疆文化、海岛生态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交汇,丰富多彩。黎族文化、汉族文化、回族文化、苗族文化、红色文化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海南的黎族历史文化遗产在海南具有标志性意义,其最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是黎锦。2009年10月,黎锦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海南省旅游文化建设存在的矛盾分析
1.良好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不力的矛盾。海南省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宝藏。从汉代以来,中原主体文化和海岛边陲文化在海南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相辉映,产生出多种多样的旅游文化资源,但目前游客来到海南岛享受到的具有独特性、趣味性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并不多,一些珍贵的文化资源由于保护不力正在逐渐衰落。如黎族文化资源是海南本土文化的精髓所在,现如今黎锦艺术发展举步维艰。传统工艺品生产设计技艺在流失,历史上黎族地区出产的藤器、黎锦、黎单、黎幕、龙被等精美的手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而现有的旅游纪念品由于缺乏特色、技艺已被市场所冷落。
2.旅游文化资源亟待挖掘研究与政府投入支持不够的矛盾。海南省一度强调以工业作为主导,旅游业仅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单一,制造业不发达,导致财富积累太慢,经济总量规模太小,政府财力薄弱,难以为挖掘和发展旅游文化提供硬实力支撑。要发展海南旅游业,就必须对海南省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脉络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但目前很多研究还刚刚起步,且投入不够。在旅游产业高速发展和缓慢的海南文化历史研究整理的博弈中,最终使旅游文化产业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达不到理想目标。再加上政策扶持不力、管理秩序混乱、旅游服务的口碑不佳、缺少文化包装和有效宣传等原因,最终导致海南旅游业发展滞后。
3.旅游文化建设的高品味要求与人才素质不高的矛盾。专业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是现代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人才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海南现代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急需创新型人才的加盟。海南省目前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适应海南发展旅游文化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求。人才的积累和集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培训和移民政策的问题,还牵涉到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用人制度、激励机制等。适合人才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时尚的、富有情调的生活软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4.旅游文化超前发展和市场需求拉动不足的矛盾。旅游市场的充分需求是促进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强力的市场需求拉动,旅游文化要素就不会充分发育和成长,这又与创新文化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转型密不可分。由于缺乏文化创新意识,海南省旅游业一直缺乏创新,未开发新旅游项目以吸引游客。自建省以来,海南省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产值总量太小,不成气候;管理体制陈旧,体制改革滞后;市场主体发育不良,产业开放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差,投资环境不尽人意”[3]。这种状况与全国掀起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新浪潮相比,显然是不相适应的。
三、海南旅游文化发展战略转型策略分析
(一)构建海南旅游文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目前,国际旅游岛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设重点在海岸沿线和东部,如何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是海南旅游首先要考虑的战略问题,也是真正建成国际旅游岛的难点所在。按照海南省政府设计的“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蓝图,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省东西南北中实现良性互动,打造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可为海南岛旅游文化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当前,就旅游业发展而言,应借助北部湾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尽快推进海湾的西岸整体开发,跟雷州半岛、广西省加强区域合作,打造海南省西线旅游。在中部打造成国家公园,充分发挥热带雨林等生态优势,全面整合资源,建设成为在世界上具有高度吸引力的国家公园。以东中西三条南北走向的交通主通道为主轴,形成南起三亚市北至海口市,经陵水县、万宁市、琼海市、文昌市的东部椰树海岸;经乐东县、东方市、昌江县、儋州市、临高县、澄迈县的西部金色海岸;经保亭县、五指山市、白沙县、琼中县、屯昌县、定安县的中部原生态旅游带,形成东中西并举、山海互补的旅游文化新格局。壮大以三亚市为中心的琼南旅游湾、以海口市为中心的琼北旅游圈、以儋州市为中心的琼西旅游带、以琼海市为中心的琼东旅游区和以五指山市为中心的琼中旅游区五大旅游板块。建立“大旅游岛”概念,以五大旅游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行政一体化制度建设的平台推进城乡一体化。“通过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紧密结合,打破与此不相适应的行政壁垒,实现城乡资源利用最大化”[4]。在更大范围整合、优化城乡旅游文化资源配置,统一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最终趋向是全省城乡旅游业发展水平与中心城市趋同。
(二)发挥当地文化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统筹城乡和旅游的综合改革
海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大都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海南城镇的历史。当地政府应借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东风,在全国率先推进统筹城乡和旅游的综合改革,按照“大区小镇、大城小村”的思路,将具有独特的旅游、文化、生态等资源的镇、村打造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度假群落、专业化旅游城市和国际化休闲旅游度假区。以海口省为例,海口市有诸如白玉蟾、丘浚、海瑞等海南历史名人,拥有骑楼、海瑞墓、五公祠等众多的文物古迹、近现代纪念建筑物、历史文化街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多处,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10年6月,海口市已经确定首批六个旅游风情小镇和两个特色村庄。在“六镇两村”的规划中充分体现了保护与节约的协调,绿地与景观规划的统一,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村庄特色风貌的保护相结合,这也将是未来整个海南生态旅游文化建设的趋势之一。
(三)提升品位,不断推进旅游产品走向专业化
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旅游业从观光旅游迅速向休闲度假游时代过渡。旅游消费取向的变化导致旅游行为方式的彻底改变。海南岛是国内外公认的“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欢乐岛”、“阳光岛”,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而衍生出海南省优质文化生态环境,为发展海南岛文化休闲与养生游提供了极为良好的条件。当前,急需对海南省文化休闲旅游市场和旅游文化产品进一步细化,推出不同群体需求的细分市场和专项旅游文化产品。需对其原有旅游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尤其是景观资源一般的观光型景区需进行产品文化休闲化改造,进行二次开发,在医疗、养生、保健、康体、休闲娱乐等项目上进行创新开发,使海南旅游从景区旅游向休闲度假养生旅游转换,尽可能拉长游客在岛的旅游时间,避免一次性旅游消费。应注重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既重视发展国际旅游岛的旅游业,也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国际旅游岛文化品位。
(四)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创新机制与体制
海南省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发挥政府在海南省旅游文化开发中的主导、协调功能,加大对资源整合、区域旅游合作的力度,将旅游产业各要素以及社会服务要素更好协调起来,打造新型旅游服务体系;二是应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旅游职业教育的办学、培训,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应给予支持;三是应加快海南省旅游机制与体制创新,学习香港、新加坡等旅游发达地区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加强海南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协调能力和政策调研制定的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行业联合会的自律和监管作用;四是应从财力、政策和人才上对海南历史文化的研究、整理和挖掘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五是加大海南文化及旅游市场的开放力度,引入新的旅游文化产品。政府有关文化和体育部门应在引进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体育和演艺活动上应给予更宽松的政策、经费支持。
(五)深度整理、挖掘本土旅游文化资源
应尽快建立“海南民族历史文化与海南旅游发展”的研究机构,把海南丰厚的人文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谐地结合起来,为高水平发展海南的旅游业服务。组织对海南历史文化代表人物及著作的研讨活动,开展对海南黎族、苗族文化、古人类文化遗址如落笔洞等文化遗址的研讨活动,认识海南地域文化和民族旅游文化的文化个性,探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审美价值。发掘海南的海洋文化,如儋州古盐场文化风貌、临高渔歌、海神崇拜等与海洋有关的传统民俗文化,拓展海南省区域文化的空间,丰富海南省区域文化的内涵,为海南省区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带来新的活力。
(六)善于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和有效宣传展示
从本质上讲,游客主要消费的是文化,文化是游客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但大众游客往往只能感知到文化的一些表层元素,诸如景区导游的解说、雕刻、题字、绘画、景区周围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等。文化元素在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但只有经过充分解说与合理展示让游客真正感受到的文化,才能发挥文化的“灵魂”作用。文化力量已成为海南旅游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海南岛的自然生态优势已经为休闲度假养生游提供了天然的资源,海南省政府更应注重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包装与有效宣传展示,这样才会使海南旅游文化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
[2]崔家善.以旅游文化引领旅游支柱产业发展[J].学术交流,2009(3).
过滤设备范文3
关键词:铝电解槽 机械设备 探讨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S49
铝电解厂的主要装备电解槽及与之配套的机械设备、环保设施等代表着铝厂的装备水平。
按铝电解槽槽型区分,铝厂可分为侧部导电的自焙阳极电解槽铝厂,上部导电自焙阳极电解槽铝厂和预焙阳极电解槽铝厂。
1 我国铝厂机械设备现状及与国外铝厂机械设备水平的差距
1.1 侧部导电自焙阳极电解槽铝厂
我国早期建设的大型铝厂如抚顺、山东、包头、兰州、连城等铝厂及所有地方中小型铝厂都是采用侧部导电自焙阳极电解槽,俗称侧插槽。
此种槽型是我国在50年代初期由前苏联引进的,经过多年的改进与发展,机械化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有了很大提高。
1.2 上部导电自焙阳极电解槽铝厂
上部导电自焙阳极电解槽俗称上插槽。在50至60年代各主要产铝国家曾广泛采用。我国在60年代中期于抚顺铝厂开发了上插槽技术。70年代初分别在贵州铝厂和青铜峡铝厂建成两个80kA的电解生产系列。80年代末在青铜峡铝厂又建成了一个100kA电解槽系列(引进日本停产厂的全套旧设备)。贵州铝厂上插槽系列已于1987年停产。青铜峡铝厂于2004上插槽停产。
与上插槽生产配套的机械设备主要有:a.拔棒天车。我国于60年代初在大连起重机厂研制开发的拔棒天车,分别应用于贵州铝厂一期和青铜峡铝厂一期,运行可靠,各项技术性能达到国外同类设备水平。
b.悬臂打壳加料机组。我国于60年代初在上海起重机器厂研制开发出此设备,在贵州铝厂一期使用,技术性能达到国外同类设备水平。
c.加糊车。上插槽生产需要定期向阳极上部加入阳极糊。加糊设备未进行开发,依靠人工操作,青铜峡铝厂二期引进工程中引进了专用加糊车,性能可靠,可满足生产要求。
青铜峡铝厂二期的设备与国外同类厂比较是相同的。因为拔棒天车、悬臂打壳机、加糊车等都是从日本停产厂引进的设备。
由于上插槽自身的特点,如电流强度不能过大,集气效率低,技术经济指标不高,进入80年代,世界上所建铝厂已不再采用上插槽。因此其机械设备没有再进一步研究开发的必要。
1.3 预焙阳极电解槽铝厂
我国采用预焙阳极电解槽的铝厂有贵州铝厂(二期)、青铜铝厂、包头铝厂(二期)、白银铝厂、抚顺铝厂(四期)、郑州铝厂、平果铝厂、沁阳铝试验厂等。其中装备水平最好,具有代表性的有贵州铝厂(二期)、青铜铝厂、平果铝厂等。
它们都是全部或部分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装备,对于缩短与国外差距起了很大的作用。与预焙槽生产配套的大型机械设备有:
a.铝电解用多功能天车。
铝电解用多功能天车是预焙槽铝电解厂生产操作的主要设备,用以完成打壳、加料、更换阳极、出铝、抬母线、安装检修电解槽等作业。
根据贵州铝厂引进的ECL天车翻版开发的铝电解多功能天车已装备于抚顺铝厂(四期)、包头铝厂(二期)、青海铝厂、沁阳铝试验厂。主要技术性能达到世界70年代水平,可基本满足生产要求。缺点是某些配套件(如双速电动机、空压机、电器元件等)受环境干扰使用寿命不长,维护工作量大。但随着我国技术和装备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我国自行研制的多功能天车的某些不足之处正逐渐得以解决。
国内生产的天车其造价仅是进口车的7%--10%。这可以节省大量外汇。今后如果有选择的选用某些进口元器件,对提高电解天车整机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b.碳素焙烧用多功能天车
碳素焙烧用多功能天车是铝用碳素生产的关键设备,用以完成装、取阳极块和吸卸填充料及运输等作业。国内开发研制的焙烧用多功能天车已在新建的各大铝厂采用。该设备机械化程度高、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全部元件国产化,经有色总公司鉴定,属80年代国际水平,可替代进口设备。
c.振动成型机
振动成型机有转台式和滑台式两种类型,是阳极碳块成型的主机。贵州铝厂(二期)、青海铝厂(一期)、平果铝厂等采用引进的转台式振动成型机。包头铝厂(二期)采用引进的滑台式振动成型机。国内已翻版开发了转台式振动成型机,装备于郑州铝厂和青海铝厂(二期)。国产设备经有色总公司鉴定,技术性能先进,可替代进口设备。
d.与铝用碳素生产配套的其它设备的开发
随着大型预焙槽铝厂的建设,国内开发设计的4000L混捏机、500t残极压碎机、碳块输送编组机、桥式阳极块堆垛天车等已在新建厂采用。经有色总公司鉴定,均可替代进口设备。
2 组织力量积极开发铝生产的机械设备
为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赶超世界铝工业水平,应大力开发铝生产用机械设备。
2.1 开发与侧插槽生产相配套的机械设备
用侧插槽生产铝,技术经济指标低,操作条件差,环境污染不易处理,发达国家已不再采用,老厂逐步被淘汰。我国用这种槽生产铝约占我国铝总产量一半以上。由于侧插槽经济规模较小,建厂标准较低,不需要大型专用设备,管理水平要求不高,投资少,很适合供电负荷较小、生产规模小、筹措大量资金困难的地方中小铝厂采用。我国地方中小铝厂很多,为提高侧插槽铝厂机械化水平,让工人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首先应开发以下几种机械设备:
a.拔棒机;
b.钉棒机;
c.母线转接机。
关于地爬式打壳机可进一步研究提高某些部件使用寿命。最好是采用新能源或在车上自带空压机,将地爬式打壳机“尾巴”去掉,这样可使地爬式打壳机操作更加灵活。
2.2 开发与大型预焙槽生产相配套的专用设备
a.铝电解多功能天车
适用于端部进电预焙槽生产的铝电解多功能天车(ECL天车),是80年代初在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翻版设计,先后生产了40多台,俗称?型天车,分别应用于包头铝厂、青海铝厂、贵州铝厂、沁阳铝试验厂等。
随着铝电解槽技术的发展,尤其电解槽进电方式的改变,即由端部进电改为大面进电,原来那种操作室和打壳、加料装置离地面很近的?型天车就不适用了。法国ECL公司又推出P.T.M新型铝电解多功能天车,俗称ò型天车。这种天车的司机室、打壳装置、加料装置等为了避开大面进电的阳极立柱线母均上移并重新布置。
这种天车每台约为170万美元,平果铝厂引进了8台,运行良好。我国大连起重机厂开发的Ⅱ型天车存在某些不足,不能满足生产,因此必须进一步开发研制,以适应新铝厂建设之需要。
b.阳极组装中的关键设备:
①电解质清理机;②残极压脱机;③磷铁环压脱机;④步进式磷铁浇铸机;⑤新型铝导杆矫直机(应用于平果铝厂那种);⑥新型铝导杆清刷机(应用于平果铝厂那种)。
过滤设备范文4
关键词:海南 国际旅游岛 旅游人才培养
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与展望
国际旅游岛是岛屿旅游目的地在参与世界经济发展分工合作中形成的特殊经济体,根据其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选择旅游产业作为其主要的产业,并依托此产业功能体系产生强大的国际客源聚集能力而形成的岛屿经济文化发展形态。国际旅游岛包含两个基本要件:一是旅游业主导,即旅游业成本岛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二是国际化,即在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领域内,实现服务自由化和国际化,产生超国界吸引力。
海南是中国重点旅游区之一,长夏无冬,气候宜人,滨海旅游、热带雨林、特色温泉等热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国际上也具有稀缺性,特别适合发展国际上流行的多样化度假旅游。而且海南生态环境优越,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发挥海南生态环境优势的必然选择。
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未来5年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主要目标,形象地说,就是实现人员的自由进出、货物的自由通关、货币的自由兑换、免税品的自由购买、国际旅游项目的自由落户、国际旅游体制机制的自由对接等“六大自由”。
二、国际旅游岛建设急需的旅游业人才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一项无先例可循、没有成熟模式借鉴的重大任务。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不断向前推进,国际化建设与旅游业人才不足的矛盾日渐显现。目前,海南省急需的是一流的管理人才和一流的服务队伍,即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能主动参与竞争、成就感强烈,并具备跨国交流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的开拓进取旅游人才。
按紧缺人才的类别划分,海南目前主要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熟练掌握出境旅游业务的经理人才和境外旅游策划、项目开发、组团调度,以及擅长同外国领事馆打交道,在异国有迅速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导游;第二类是高层次管理人才,如宾馆酒店总经理、旅行社总经理以及销售部、公关部、餐饮部、客户服务部、人事部、财务部等部门经理,他们掌握各种管理知识和技能,心理素质好,具有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管理才能,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统领全局的领导才能;第三类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如中西餐厨师、通讯技术维护、餐饮客房服务、日韩料理厨师、前厅礼仪接待等技能型人才;第四类是新兴专业人才,如从事电子商务、分时度假旅游网络管理、会展旅游、旅游资本运营等人才;第五类是具有较强的现场适应能力,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精通和掌握本专业岗位主要工作,还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跨学科理论、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
三、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旅游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大旅游教育观,按照产、学、研、企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训――科研――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这就要求旅游院校在办学规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师资水平、实习实训能力、学生身心素质教育等方面,必须贴近旅游业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为培养更多、更好高质量的旅游人才,旅游企业也应尽力与旅游院校实行合作,在资金、师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直接参与院校教学,联合开发科研项目和联合培训所需人才等。旅游院校只有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其重要地位,积极探索其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以学助产、以产辅学、以研促学、产学研互动,真正实现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双需”、“双赢”。
(二)优化课程设置,打造国际型旅游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对旅行社管理缺乏针对性,大多数偏重酒店管理。要想培养出国际型旅游人才,必须先从教育课程改革入手,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根据专业特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争夺越来越激烈。一是人力资本的价值被世人所重视。世界银行的专家利用公开发表的数据对全世界192个国家的资本存量进行粗略计算,得出的结论之一是:目前全世界人力资本、土地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构成比为64:20:16,人力资本是世界总财富中最大的财富,二是由人才供求关系所决定的某些人才缺口很大,特别是高层经营管理者和一些紧缺专业人才,成为旅游业的稀缺人才资源和用人主体争夺的对象。所有这些特点都要求旅游业学科的课程体系必须与企业用人的方针紧密结合,培养职业型、应用型的国际人才。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适应旅游发展的高质量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根本保证。“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既有教师职称资格证书,又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的技术等级证书的教师。要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和业务进修,努力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旅游院校要有计划地将现有年青教师送到企业挂职或实践培训;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旅游景区、景点设计与岗位实践;支持和鼓励他们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要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设立“双师”培养基金、论文专著奖励基金;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旅游院校还要多渠道地从社会中引进或聘用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又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此确保院校教师队伍“双师”素质的提高。
过滤设备范文5
关键词:设备维修管理;铸造生产线;设备故障停机率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一、设计时充分考虑维修
设计时不能只注重功能性,要充分考虑设备的易维修性。液压传动由于其结构小、运行平稳、控制简单、传动力大、噪声低等,广泛应用于铸造装备中,因此,铸造车间往往需要很多液压管平行布置,且一般布置在地沟里边,此时一定要考虑维修空间,否则一旦下面的一根管子漏油,必须先把上面的管子全部拆掉,然后才能维修,且漏油处不易发现。在易引起冲击震动的地方,如管子转弯段、管子变径处等,要多加管夹,同时管子越细,管夹越多,管夹之间的距离一般为管径的50~80倍左右;还有,铸造设备安装在地沟上的较多,对于地沟下的设备,设备与地沟壁要留出足够的维修空间。对于易损件或耐磨件,设备设计时从结构上一定要考虑便于更换。
二、加强维修管理
目前,国内外很多企业都广泛推广“全员生产维修”(TPM)。TPM管理,其主要点就在“生产维修”及“全员参与”。TPM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期清扫:通过对现场进行彻底的5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将工作场所变成整洁、舒适、美观的现场。第二阶段,困难点/发生源对策:对改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加以解决,在胜利的喜悦中加强自信,培养员工改善的能力。第三阶段,总点检:员工深入了解设备和现场,并以点检的形式形成自主管理模式,通过标准化的日常管理,建立防患于未然的机制。第四阶段,提高检点效率(目视化管理):建立看得见的管理模式,提高点检效率和生产效率。第五阶段,自主管理体制建立:长期推行TPM,建立全员参与的自主管理体制。铸造设备的维修管理,更为重要。据不完全统计,单从造型线的生产率来说,进口造型线的实际生产率一般在设计能力的90%左右,国产造型线一般在70%左右,但从整个生产系统来说,进口造型线的实际生产率一般在名义生产率的80%左右,国产造型线一般在55%左右,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除了各工部不匹配外,还有设备故障率高。再好的设备,也有故障的时候,更何况结构复杂、关联密切的铸造设备,因此,如果维修管理跟不上,必然影响铸造设备的开动率。维修管理必须做到预检、预修和定期保养,铸造设备中液压件较多,对于液压元件,必须定时检查和更换。为此,要制订严格的日常维护和强制保养制度,加强维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使每个维修人员都能明白所负责设备液压系统的原理、结构,将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即使出了突发故障,也能很快正确判断出故障点并及时排除。设备的日常维护应不限于打扫卫生,要对设备暴露出来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决不允许设备带病工作。备品备件的管理对铸造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建议此项工作由专人进行。备件清单的提供要与设备上的规格一致,进货后要对实物核对,看看是否进行了改进升级,能否直接更换现有元器件,然后分类保管,保管条件要符合材质的要求,定期对备件进行检查,对过期的零件清理出去,及时补充新的零件。确保设备使用的备品备件随时能准确无误地提供。
随着铸造技术的发展,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新设备逐渐涌现,对维修人员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求铸造企业必须有一支专业知识全面、维修技能强和维修工具齐备的队伍。但对于中小铸造企业来说,不可能容纳众多的维修专家来应付设备的维修维护。为此,可将设备的维修维护委托给专门的设备维修公司来进行,笔者接触一家安装公司,由于安装过程中对设备比较了解,一些铸造企业就将设备维修的任务委托给安装公司进行,目前这方面的业务已经占到该公司业务的三分之一。铸造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很脏,运行时噪音也较大,很多企业正式员工一般不愿意到这些设备旁边,更不愿意对这些设备进行维修,因此,造成这些设备有一些小问题时没人发现,等到问题严重时会造成长时间停产,影响整个生产计划和生产环境,最典型的是除尘设备,新建铸造项目没有一个除尘效果不好的,但往往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效果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除尘管道积灰无人清理,布袋无人更换。笔者曾在一个现场看到,打开的除尘管道四分之三的面积都是灰尘,除尘器的布袋几年都不更换一次。鉴于这种情况,近年来出现一些企业干脆把除尘器的维护保养直接委托给设备供应商进行,要求必须到达一定指标、定期维护和保养,实施效果相当不错。
三、掌握维修方法
对于维修人员,要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比如某一天系统压力突然变低了,而液压泵却没有问题,这时就要考虑是否系统漏油或某处串油了,如油箱的油没有明显下降,就可以基本确定是某处串油了,检查的基本方法是:沿着液压系统的各个阀箱“先听后摸”,如果听到有油流动的声音,再用手摸一下阀体或管道,感到发烫,基本上就可确定本回路产生了液压短路,再分析检查产生短路的元件,就很方便了。铸造设备有些部件很重,在进行维修时,吊装很困难。对于这种需要经常维修且很重的部件,要制定专门的维修方案,部件上边可以在平台上设置专门的吊装孔,吊装物件可以采用专门的工装。再如对于阀类零件的维修、清理,拆装时要规定:拆前做标记,装时要分步检查。避免装错或装反,维修时决不允许戴手套操作等。
四、强化备件管理
1、改变原先备件管理员需要负责申请、收货、验收、入账、入库直至发放的整个过程,将申请和验收这2个环节改为设备技术员负责,对于不符合图纸或申请要求的备件,有权拒绝接收,从源头上保证备件的选型正确和质量可靠。
2、利用每年的停产大修时期,对流水线首要设备的要害备件进行测绘、定制,并将图纸资料归入设备档案。如在大修时刻,对各类油缸、气缸、阀块的密封件进行了大规模的测绘作业,编制出完善的密封件定制清单。将密封件称号、资料、尺度标准、数量及使用部位做好具体记录,并做好备件预备,防止平时抢修中呈现等候测绘、定制零件的状况。
3、由技术人员分析关键设备备件的通用性、交换性。如大都轴承、皮带、密封圈、电子控制元件等都可通用和交换,但有必要澄清其通用和交换的相应件号。由设备管理人员在台帐上注明可通用和交换的零备件件号,一旦遇到急需的备件,能够疾速分配,以减少停机损失。
4、加强设备技术人员和备件管理人员的相互沟通,不但要认真研究各种设备的构造和原理,加强零备件供应的预测性研究,总结备件磨损规律,还要根据历年备件的消耗情况及机械磨损规律,准确预测备件的库存量,以便备件的库存既能满足实际需要又避免盲目订货造成的积压和浪费。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铸造设备的维修维护对企业的生产至关重要,每个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自己的维修队伍,生产中应加强预检、预修和巡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万锋.通过设备维修管理降低铸造生产线设备故障停机率[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09,(3).
过滤设备范文6
关键词 电子产业 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面板数据
在我国吸引的FDI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流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2006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82.15%的总产值、77.29%的增加值、71.24%的资产、82%的销售收入、79.53%的利润以及85.97%的出口额都是由外资企业所贡献的。
外资在通过自身发展对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是否也通过溢出效应促进了内资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在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是否也对我国电子产业的创新能力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本文利用我国各省市电子产业2000-2005年的相关数据对 FDI在电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方面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况分析
(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地区分布情况
在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地区分布方面,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差距,东部地区的主导地位非常明显。表1计算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电子产业的产值在全国总额中占据了绝大比重,且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88.85%增加到2006年的94.05%。而中西部地区的产值和增加值的合计比重则从2000年的11.15%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5.95%。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在电子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在逐年得到加强。
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体上的区域集聚情况类似,外资在电子行业的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区集聚的特征。总体上看, 电子产业的外资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如果以所有者权益中外资资本量来衡量,2005年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天津、福建、浙江、山东的外资在电子行业外资资本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达到95%。
(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发投入情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全行业的科研活动经费总额从1995年的27.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446.6 亿元,十一年的时间内增长了约16倍。具体到地区层面,在2000-2005年期间,东部地区在全国电子行业研发经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64.39%上升到2005年的90.35%,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则分别从6.99%、9.72%下降到4.63%和5.47%。注意到中、西部地区的排序与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原因可能是在我国产业布局方面,西部地区在电子产业方面一直存在着一定的比较优势,近年来一些电子企业也获得了相对较快的发展。
在研发活动的另一投入要素人力资本方面,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人力资本的发展在地区层面依然表现出不均衡的特征。东部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人员数量从2000年的65389人增加到2005年的135040人,而中部地区电子产业科技人员数量逐年下降,西部地区大致保持在2万人以上的水平,西部地区电子产业的科技人员数量还要略高于中部地区,造成这一结果与西部地区拥有较多的教育机构、国有企业有关。
(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发产出情况分析
对企业而言,一项新技术发明后,能否真正转化为生产能力,中间还存在着很多环节和不确定性,接下来我们将从新产品开发的角度对各个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资源的实现能力进行比较。
从历年电子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来看,2000-2005年期间这一指标大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与2000年相比,2005年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了1.36倍。从地区分布来看,不均衡的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东部地区在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均超过了90%,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在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方面的能力也更为突出。
二、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本文根据Battese & Coelli (1992)模型的基本原理,运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各省市电子行业的技术效率水平进行测定。具体研究模型如下:
在(1)式中,y表示各省市电子行业的研发成果,用各地区电子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表示,L、K分别为研发活动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分别用各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内资企业科技人员数量与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总额来代表。 β0为截距项,β和β均为待估计的参数,分别为人力资本和研发经费支出的产出弹性。i为各省市的排列序号,i=1,2,...,N;t为时期序号,t=1,...,T;T=6。(1)式的误差项εit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v∈ iid并服从N(0,σ2v)分布;第二部分uit≥0,它反映那些在第t时期仅仅影响第i个省份的随机因素。uit∈iid并服从正半部的正态分布N(0,σu2),假定v与uit之间相互独立。在(2)式中,TE=exp(-u)表示样本中第i个省份在第t时期内的创新效率水平。显然,如果,u=0则TE=1,即处于完全效率状态,此时该省份电子产业的创新产出点位于创新前沿上;相反,如果,uit>0则0<TE<1,我们称这种状态为创新非效率,此时该省份的创新产出点位于创新前沿之下。η是待估计的参数,Battese & Coelli (1992)构造了(3)式和(4)式以定量描述时间因素对u的影响。可以看出β(t)具有以下几个特性:第一,β(t)≥0。第二,当η>0,β(t)将以递增的速率下降;当η<0,β(t)将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η=0时,β(t)将维持不变。在(5)式中,γ也是为待估计的参数。显然,γ=0时σu20,进一步可推理得到误差项εit=v。在统计检验中,如果γ=0这一原假设被接受,即说明我国所有省份的创新产出点都位于创新前沿曲线上;此时,我们则无须使用SFA技术来分析这一面板数据,直接运用OLS方法即可。在对上述模型中的参数估计上,Battese和 Coelli (1992)建议使用最大似然法;其中,关键步骤是对γ=0这一原假设使用似然比检验。
三、实证检验
根据上述数据,本文运用Frontier(Version4.1)程序对上述模型进行了估计。表2中给出了有关参数及其相关检验的结果,表3给出了我国29个省市的技术效率水平及其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表2和表3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可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γ=0.7879且LR统计检验在1%的水平下是显著的。这说明(1)式中的误差项有着十分明显的复合结构;因此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从劳动力和资本两大要素的产出弹性来看β1=-0.2485,β2=1.0033,但是人力资本项为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我国各地区电子产业的创新活动主要还是靠经费投入推动的,人力资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第三,从参数η来看,η=0.0122>0。这说明时间因素β(t)对的影响将以递增的速率下降。这说明,各省市所面临的随机因素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速下降。
第四,总体来看,我国电子产业平均创新效率虽然呈现出逐年缓慢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0.3638上升到2005年的0.3805,但整体创新效率水平仍然较低。从地区的角度看,东、中、西部电子产业的创新效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电子产业的创新效率要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历年均大于0.50,而中、西部地区电子产业的创新效率大致相当,约为东部地区的50%,部分地区如吉林、湖北、广西等省电子产业的创新效率甚至处于还不到0.1的水平。
从上文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各地区电子产业创新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异,究竟哪些因素导致了差异的产生?外资在其中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接下来本文同样采用各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影响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理论界的认识并不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行业技术含量、企业内部创新管理等。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各地区电子行业历年创新效率值为被解释变量,引入各地区电子行业企业平均产值(Size)以及各地区电子行业中外资资本数量(FDI)为解释变量来分别代表企业规模和外资对行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依据(6)式,利用上文得出的各地区创新效率值以及相关数据进行回归,结果见下表:
在全部样本的回归结果中,外资项和企业平均规模项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62、0.024,并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外资的进入对我国电子行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产生了正面的促进作用,而电子企业规模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到行业整体的创新效率水平。模型的拟合优度仅为0.58,说明一些因为数据原因没有纳入方程的变量可能也对行业的创新效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在分地区的研究中,东部地区的回归结果与总体结果基本一致,外资的积聚对该地区电子产业的创新效率产生了一定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外资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在这一地区外资并未对当地电子产业的创新效率产生明显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我们发现外资项的回归系数为0.1417,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外资对当地电子产业的创新效率也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里再次出现了外资在西部地区的影响强于中部地区的情况,我们认为本文的回归仅包括了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这五个电子产业发展较快、科研实力相对较强的西部省市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发现,中西部地区企业规模项回归系数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些地区电子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企业的研发活动还没有发挥出规模经济的作用。
技术创新效率决定了创新要素投入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的产出水平下,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等于节约了创新要素投入。从长期考察,创新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技术创新的绩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此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应该给予充分重视。
我国电子产业整体的创新效率偏低,说明在创新方面投入的资源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如果一个产业的创新效率长期处于低水平,即使技术创新要素禀赋再好,其技术创新能力仍将受到限制,并将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国内外经验表明,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体系,将有利于区域创新资源的整合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