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吟咏花木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吟咏花木的诗范文1
谈巧用音乐实现《文化生活》课堂德育目标 来 源自 3 e d u 教育 网
今年秋季,四川省“新课改”的首届高中学生(高2013级)正在学习的思想政治课是《文化生活》。为了贯彻新课改的“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落实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德育的时代性、生动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我尝试着把音乐引入了《文化生活》课堂教学。
音乐,本身就是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不完整的生活。”没有音乐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德育。亚里士多德说过:“音乐对德行有所裨益,依据的理由是它能陶冶我们的心灵,并使我们习惯于正直的愉快。”音乐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智,而且影响到他的情感。因为,“音乐作为最富情感的一门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依靠情感为基础,信念就越是坚定。所以音乐在德育教育中才起着这么巨大的作用”。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情感性,而思想政治课的最大特点是说理性。为了减少政治课“说理引导”的枯燥乏味,增强其趣味性,我把音乐引入《文化生活》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利用音乐的情感效应,使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化,从而提高德育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在备课时,就从网络下载与《文化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音乐,保存在手机里,在上课时,根据教学契机,使用手机播放音乐。这样教学,既能丰富文化生活课堂教学,体现其“文化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德育目的,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下面,我举例说明我的这种教学方式方法。
例如,在讲“体味文化”(教材P4)时,播放《十送》配合教材插图“合唱《组歌》”实施教学或者播放谭晶演唱的《人间遂宁》,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生活的兴趣。在讲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材P10)时,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或者是《满城黄金甲》的主题曲《台》,分析“文化经济化”,让学生深深感知“文化经济化”。
在讲“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教材P14)时,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枉凝眉》配合教材插图“元妃省亲”,分析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在讲文化对影响人的特点(教材P16)时,播放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烧成的》主题曲《远在小河对岸》,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对影响人的特点的理解。
在讲“优秀文化增强精神力量”(教材P19)时,播放《国际歌》或者刘欢演唱的《从头再来》,让学生体会优秀文化会增强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讲文化遗产(教材P30)时,我就播放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或者琵琶演奏的《十面埋伏》,增强学生热爱和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在讲“传统文艺的继承”(教材P41)时,可以播放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者是配乐朗诵曹操的《短歌行》,渗透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在讲“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教材P48)时,播放《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片尾曲《把友情留在故乡》,结合孙子兵法的产生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在讲“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时(教材P54),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配合教材“辅助文”实施教学。
在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材P64)时,播放解小东演唱的《中国娃》,引入“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讲“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教材P69)时,播放蒙古的《马头琴》,引入分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深化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的情感。
在讲“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材P71)时,播放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强化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材P76)时,播放刘德华演唱的《中国人》,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情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讲“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材P86)时,播放旭日阳刚演唱的《春天里》或者周杰伦演唱的《蜗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导入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讲“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材P90)时,播放《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或者韩磊演唱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主题歌《信仰》,深化学生提高眼力、拒绝污染的文化选择意识。
吟咏花木的诗范文2
田雯(1634-1704),字纶霞,号山,山东德州人。清初著名诗家,与同邑诗家王士桢(号渔洋,“神韵派”创始人)齐名,著有《古欢堂集》、《黔书》等诗文集。康熙三年(1664年)中进士,六年(1667年)考授秘书院中书舍人。二十六年(1687年)四月授贵州巡抚。赴任途中,沿路考察民情。发现兵粮的运输耗费很大,百姓受苦极深,便向皇帝上疏,说:“贵州兵米编自秋粮。威宁、大定、黎平、思南、铜仁处等,距省五六百里,远或千里,兵多米少,每于有米无兵之开州、修文等县拨支。黔山峻险,运输倍于正供,单寒茕独之民,输挽莫继。请将艰运之开州等州县折银解库,听兵领银自购,庶民兵两便。”最初,朝中“部议”不允许,后经云贵总督、提督等同时提请,才准许折银购粮。
当时贵州教育事业很落后,有贵筑、普安、龙泉、永从等九县,永宁、麻哈、独山三州未设专门的官学;还有几个卫的官学撤销并入县学,而原额也被裁减。田雯上疏,请求在以上各州县增设专学,增加附生名额。朝廷未完全批准。后经多方努力,才逐步实现。
田雯身为封疆大吏,又是名满天下的诗文家,却毫无达官的架子,待人和蔼可亲,礼贤下士。他读到举人周渔璜的诗作,很有文采,认定是天赋奇才,主动下交。二人互论诗文,谈到会心处,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这时,周才二十四五岁,而田已五十五岁了。
几年之后,田雯回京师,先后任刑部侍郎、户部侍郎;曾充任会试副总裁,甄拔天才英才。周渔璜三十岁时考取进士,入翰林院庶常馆攻读,后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詹事,俗称“宫相”,成为宰相(大学士)的后备人才。
周渔璜初到翰林院的前几年,正逢田雯在京城做官,两位诗友重新聚首,不时过从,更加亲密地谈诗论文。渔璜把自己早年之作辑为《稼雨轩诗集》,请田雯作序。《序》中回忆二人在贵阳和京中的交游情况。如说:“余识渔璜于黔阳,从余沦诗。叹其人之奇,诗之工。”又说,“渔璜官庶常,两年来读书署斋,数椽困风雨,夏秋苦赋愁霖,冬月畏寒,突不黔者间日,而吟咏不少辍。追随学士之班,因以尽悉石渠、天禄之藏,沿讨源流而横其才思。”渔璜任庶吉士,生活十分清苦,但从未放弃吟诗作赋。在馆中教习的引领下,得读皇宫书阁中的许多珍秘书籍;又参加《皇舆表》、《渊鉴类函》等大型类书的编纂。
田雯寓所在城外,渔璜不时骑着马出城拜望,纵情地谈起诗来。田氏《序》中记述这一景象:“闲时骑一款段(劣马)出城门,又复造余论诗。每于世之能诗者,狂噱捧腹。曾有句云,‘安得人世尽聋聩,凭君高坐说文章’是也。”一位傲视当世的青年形象,跃然纸上。
田雯对渔璜的诗作了颇高评价,如云:“渔璜之诗,有以新为工者,有以奇为工者。新如茧丝出盆,游光濯色。天女散花,幽香万片;奇如夏云怪峰,千态万变”。
田雯告老还乡,渔璜有《奉送田山先生还德州》一诗,有句云:“当今齐鲁盛风雅,王田雅望同欧苏。渔洋先生坐论道,公独远访列仙儒”。对田先生极表推崇。
十几年之后,周渔璜受命为钦差大臣,代表皇帝去江南祭禹陵和孝陵,并检阅江淮三军。路过德州田先生故里,写了《德州感怀田山先生》:
诗卷长存万事休,十年黄壤闭风流。人归画扇斋如故,春去山姜叶似秋。雨后漕河浑更急,道傍官柳绿含愁。羊昙渐老无多泪,忍为停车一少留。
吟咏花木的诗范文3
【关键词】房屋 文学意蕴 优雅清丽 清寒拙朴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每逢吟咏这章《湘夫人》时,总不由得浮想联翩,身心俱神游于那个瑰丽奇幻的梦境,“但愿长醉不复醒。”辛夷之楣,白芷之房,芰荷之屋,多么美丽的一椽花草之居!屈子的浪漫主义情怀又是多么得令人沉醉!因而,后人便心生无限的思慕之情,纷纷效仿而建心灵之所。“山为宅兮草为堂,芝兰兮药房”(卢鸿一《嵩山十志十首·草堂》),“乘流溯荃璧,掉舟寻药房”(陈辅《湖上有作》),“辛楣兮药房,兰枅兮桂楹”(崔敦礼《楚州庞庙迎享送神辞》),“药房动波底,韦编著床头”(杨万里《题曾世夫颐斋》),“荪壁辛楣芰荷屋,静揖秋风酣圣读”(程公许《九日以酒赠雪江胡贤良蒙惠诗和韵》),“金山如幽人,杜蘅缭荷屋”(洪咨夔《送监丞家同年守简池三十韵》),“故园荷屋傍濂溪,苦爱莲花入梦思”(乐雷发《题王尧章伫香亭》),“芰车兮荷屋,倚桂枝兮轮囷”(释宝昙《嗣秀王生日楚辞》)……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嬗变,一些诗词意象的意蕴也应时而变,其中就包括房与屋。其他朝代的诗文章句无需赘述,这里仅以最为典范的唐宋诗作为例,来证明房与屋的意蕴指向性逐渐产生了较为明确的分工:房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楚辞的幽雅清丽之意,而屋则从中分离了出来,用以表达一种清寒拙朴之味。
兹举几例。以“房”入诗的:“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何似家池通小院,卧房阶下插鱼竿”(白居易《家园三绝》),“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杜甫《丽人行之一》),“莲子房房嫩,菖蒲叶叶齐”(曹邺《乐府体》),“前村月照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任翻《题帻精舍》),“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贯休《观立翰林真二首》),“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李端《听筝》),“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红房烂簇火,素艳纷团雪”(白居易《花下对酒二首》)……
以“屋”入诗的:“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聂夷中《咏田家》),“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李商隐《北青萝》),“悦石上兮流泉。与松间兮草屋”(王维《送友人归山歌二首》),“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李贺《老夫采玉歌》),“稀稀疏疏绕篱竹,窄窄狭狭向阳屋”(白居易《和自劝二首》)……
通过以上实例不难发现,房与屋在一般情况下有着迥异的适用情境和诗意暗示性,不可等同视之。
那么,这种差别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个问题牵涉到非常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想要厘清殊为不易。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成因,以求教方家。
一、从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来看,屋远早于房,屋更“古朴久远”,房更“时尚新潮”。《说文解字》释“屋”:“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室、屋皆从至。”《说文解字》释“房”:“室在口也。从户方声。”原始人类为躲避风雨猛兽,起初在山洞或树上建居,是为“穴居”和“巢居”,其时所用的帐幕就称为“屋”。而且,“至,所至止”,人来到一个地方居住就可称之为“屋”,可见屋的原始性。上古时期,边室皆用单扇(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所以房的本义是指正室左右的住室,由此可见,房的构造较屋复杂得多,房后于屋。
二、从声调音质来看,“房”音激扬高亢,“屋”音短促低沉。古代的很多诗词特别讲究音律的和谐与谨严,为追求更加理想的表达效果,诗人在诗词语汇的音调上非常讲究,于平仄抑扬之间抒发诸多情感。显然,房的音质更为激荡轻快,屋的音质则显深沉厚重,古人在遣词造句时必然会注意两者这方面的差异,从而区别对待,用以营造不同的意境,表达不同的心境。
三、从房、屋的色彩暗示性看,房更富丽堂皇,屋则简陋素朴。如同林庚所说的“树”与“木”不同的颜色暗示性,“房”与“屋”也有着类似的色彩暗示性,这种暗示性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之中也有体现,如“洞房”就不能说成“洞屋”,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用“租人家一椽破屋”就不宜换成“租人家一椽破房”,否则意味全无。
试再举几例不同朝代的诗词为证:“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曹丕《燕歌行》),“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繁钦《定情诗》),“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阮籍《咏怀》),“洞房人睡月婵娟,梧桐双影上朱轩,立阶前。”(冯延巳《虞美人》);“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张协《杂诗》)“白菌缘屋生,黄蒿拥篱倒”(曹邺《翠孤至渚宫寄座主相公》),“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曾几《大雨苗苏,喜而有作》),“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于谦《荒村》)……
吟咏花木的诗范文4
太原作为北方军事重镇,使客、节镇、刺史、文人来往频繁,《旧唐书・李传》云:“以恩泽至坊州,绛州刺史,……常饰厨传,以奉往来中使及禁军中尉宾客以求善誉。”从太原到长安之道上,驿路繁忙,使客众多。到了唐代后期,随着藩镇割据局面的不断加重,一些眷念朝廷、关心朝政的文人无法凭科举、或军功走向仕途,转而投向幕府,送别诗成为幕府文人之间,以及他们与上流社会之间的交往手段。唐代有三年一改转的幕制规定,使得从幕成为一项短暂性、阶段性工作,幕僚因公务前往其他方镇的,在幕同僚会作诗送之。因此,送方镇就职的诗歌数量尤多。
一类是送友人入河东太原幕。卢纶,蒲州人,曾入幕河中,于代宗、德宗朝颇负文名,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长期的宦游入幕生活,让他的诗歌多了几分感同身受、惺惺相惜。他写有《送马尚书郎君侍从归觐太原》一诗:
玉人垂玉鞭,百骑带岔K。从赏野邮静,献新秋果鲜。
塞屯丰雨雪,虏帐失山川。遥想称觞后,唯当共被眠。③
马尚书,即马燧,大历十四年闰五月为工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郎君即马燧之子马畅。史载,马燧用兵如神,使烽侯罢警,匈奴不敢南向而牧。此诗当作于建中二年马燧来朝京师,加兵部尚书,其子相与归太原省亲之时。诗中既有对马尚书的夸赞,也有对友人的挂念。卢纶还作《送鲍中丞赴太原》一诗,题中鲍中丞即鲍防,旧唐书代宗纪:大历十一年十二月北都留薛兼训病,大历十二年三月以鲍防为太原尹、御史大夫、河东节度使。这首诗当作于鲍防大历十一年赴任太原之时。诗人联想像鲍防赴任路途中的情形,鸣笳开道,声似陇头之曲,古陇头歌有“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之句,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十分明了。
在数量众多的送别诗中,多的是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许和发挥才能的嘱托。大中初,马戴前往太原军幕府任书记,临别之时,薛能赠诗《送马戴书记之太原》:“一曲大河声,全家几日行。从容长约夜,差互忽离城。镇北胡沙浅,途中霍岳横。相逢莫己讯,诗雅负雄名。”太原北近边塞,途中有霍岳相横,这首诗想象了马戴一家北上任赴之时旅途的艰辛,薛能在诗中夸赞马戴的诗才,希望他能在太原有所作为。严维写有《送房元直赴北京》,诗曰:“犹道楼兰十万师,书生匹马去何之。临岐未断归家目,望月空吟出塞诗。常欲激昂论上策,不应憔悴老明时。遥知到日逢寒食,彩笔长裾会晋祠。”④充满了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深切期许。戎昱的《送王端公之太原归觐相公》一诗中,一反送别诗中幽怨的气质,格调轻快,清新自然,曰:“柱史今何适,西行咏陟冈。也知人惜别,终美雁成行。春雨桃花静,离尊竹叶香。到时丞相阁,应喜棣华芳。”“陟冈”出自《诗・魏风・陟岵》中的“陟彼冈兮,瞻望兄兮”一句,后来逐渐演变为怀念兄弟的典故,在这首诗中描绘的“雁成行”“春雨”“桃花”“竹叶”都是美好的意象,虽有惜别的不舍,但更多的是诗人对朋友与家人团圆的美好祝福。
与友人分别更多的是依依不舍之情。“离亭聊把酒,此路彻边头。草白雁来尽,时清人去游。汾河流晋地,塞雪满并州。别后相思夜,空看北斗愁。”《送友人往太原》是晚唐诗人李频的送友之作,他一生多处漂泊,多留别之作,这首诗里,他想象分别后,太原冬季寒冷萧瑟之景,表达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与依依不舍之情,一个“愁”字,语重千斤。唐代漫游风气浓厚,曹邺在《送进士李殷下第游汾河》一诗中,为友人落第抱不平:“还应一开卷,为子心不平。殷勤说忠抱,壮志勿自轻”,并勉励朋友重树信心。此外,窦庠的《太原送穆质南游》、曹松的《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韦庄的《送人游并汾》等都刻画了漫游送别中的文人心理。
另一类是送友人出幕之作,多写于太原幕府之中。李山甫的《送职方王郎中吏部刘员外自太原郑相公幕继奉征书归省署》中,称王郎中与刘员外为“双凤”“列仙”,祝福两人出幕后能“云开日月临青琐,风卷烟霞上紫微”,仕途更加顺利。“昔随刘越石,今日独归时。汾水风烟冷,并州花木迟。荒庭增别梦,野雨失行期。莫向山阳过,邻人夜笛悲。”耿的《太原送许侍御出幕归东都》是一首用情至深的送友诗作。许侍御即为许勉,大历时在河东薛兼训幕下,出幕时带监察御史宪衔,故云许侍御。诗中颈联“冷”、“迟”凸显了太原气候景象,渲染了离别的凄冷,颔联“荒庭”、“野雨”是离别时的氛围,在雨中离别更让人依依不舍。尾联诗中借用向秀与嵇康的典故比拟自己与友人的感情,寄予对朋友的思念。
中晚唐时期,文人的上升渠道日益狭窄,很多文人投靠幕府获取一席之地。“诗歌除抒写自己的情感外在各种功能上的广泛应用,比如送别诗既具送别又具介绍推荐之功能。”⑤利用诗歌进行干谒成为当时的一种趋势。“未将时会合,且与俗浮沉。鸿养青冥翮,蛟潜云雨心。烟郊春别远,风碛暮程深。墨客投何处,并州旧翰林。”在《春送卢秀才下第游太原谒严尚书》一诗中,白居易安慰下第的卢秀才要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并将他推荐给自己的旧识严尚书,希望在太原能有施展才华之地。
诗人鲍溶一生漂泊四方,穷困潦倒,曾经漫游谒太原严绶幕,上诗《述德上太原严尚书绶》,以“顶戴日月光,口宣雨露言”盛赞严绶受帝王委托保卫国家北部边疆,“愿请执御臣,为公动朱N”直陈胸臆,渴望入幕为幕主服务。欧阳詹也是仕途坎坷,贞元十五年(799)北游河东节度使李说幕,并献诗《咏德上太原李尚书》,其中有“王褒见德空知颂,身在三千最上头”一句,以才华横溢的汉朝辞赋家王褒自比,并化用王褒得到举荐,连写《圣主得贤臣颂》的典故,称赞李尚书的高风亮节,并暗陈心志。另一首《太原旅怀呈薛十八侍御齐十二奉礼》读来明白晓畅,“前来称英隽,有食主人鱼。后来曰贤才,又受主人车。”“升堂有知音,此意当何如。”想要幕主提拔赏识之心十分急切明了。又如司空曙所作的《送卢刂太原谒马尚书》:“榆落雕飞关塞秋,黄云画角见并州。翩翩羽骑双旌后,上客亲随郭细侯。”诗里的“马尚书”即马燧,诗人将马燧比作郭常称赞其政绩卓勋,整首诗意气飞扬,境界壮阔,充满边塞风情,极尽对马尚书的赞誉及卢氐耐凭僦情。
交游送别,是唐代文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赠别留答,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作,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在交游送别的过程中,诗人们感时伤景,萌发了创作的冲动和激情,是一种最为真实的感情流露,他们用诗文记录着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轨迹,这些诗歌作品不仅情深意浓,值得反复吟咏,同时也成为研究当地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的一个有益参考。(作者单位:民族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 (清)马瑞长撰、陈金生点校:《毛诗传笺通释》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月第1版.
②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诗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③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增订本)卷276,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版.
④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增订本)卷263,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版.
⑤ 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文献:
[1]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吟咏花木的诗范文5
1植物与文学的关联性
中国文学中很早就有描述植物的文学作品,如《诗经•国风》中的第2首《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劐,为缔为络,服之无肄。葛是一种豆科的藤蔓植物,如今很多女人都吃“葛根粉”养颜,所谓的葛根,便是这首诗里的“葛”的块根。又如春秋时期孔丘《论语•八佾》日:“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日:‘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因此,松、柏、粟成为当时社稷之本的象征物。在传统文学作品中,花木是人们寄寓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与文学之间存在关联的植物不在少数,比较典型的有松、柏、荷花、梅花、竹子等。它们与文学的关系主要体现于比德、抒情、回归自然等方面。
1.1伦理道德的比德思想体现比德思想是儒家思想的自然审美观,是真善美中“善”的核心内容,它主张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鸟兽飞禽等之所以能引起欣赏者的美感,就在于它们的外在形态、生态上的科学生理特质,以及神态上所表现出的内在意蕴,都与人的本能、本质力量发生同构、对位与共振关系。有与人相似的形态、特质、精神的花木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即可以在花草树木等自然界的描写中融入某种人格写照。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及士大夫们在经营园林植物时,总是以具比德内涵的植物为首选花木。比如,在园林植物中,松柏应用广泛。孔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苟子》则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把松、柏的耐寒特性比德于君子的坚强性格。又如,《梅岭三章、•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则比喻松之刚直美德。另外,对水中荷花的描述,有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把荷花比德于君子的品格情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作君子洁身自好的品格和写照。清朝康熙《钦定热河志》卷25《行宫一》手札:“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柏则思,临清流则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秽,此亦古人因物而兴,不可不知。”康熙把德政观与植物联系在一起,可谓把植物人化到了文治的境地。
1.2清雅脱俗的出世观体验对于那些隐影于朝外山林的闲情逸士及士途失意的士大夫们,也有其合乎于观赏、吟诵的植物。当这些植物配置在园林中适当的位置时,依照植物季相的变化,可以邀约知心好友,欣赏吟咏。例如:梅花就是一种具有“格调清逸”的精神属性美的花木。宋代范成大《梅谱前序》称颂道:“梅以韵胜,以格高”;徐致中赞美它:“要知此花清绝处,端知醉面读离骚”。正由于梅花具有雅逸美的精神属性,因此最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古人有花荣宠凡6条:“为烟尘不染,为铃索护持,为除地镜净,落瓣不淄;为主人旦夕留盼;为诗人阁笔评量;为妙妓淡妆雅歌”。可谓“梅以韵胜”的千古名篇。宋人苏轼在《于潜僧绿筠轩》中对竹子的雅逸美可谓表达到了极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将竹子提到了高雅的地位,是苏轼对竹子雅逸精神的经典描述。对于“可以嗅清香而折酲,可以玩芳华而自逸”的荷花,其雅逸美的特征给文人骚客徒增了一份表达的媒介。如宋代于石《西湖荷花》诗:“夜深人静月明中,方识荷花有真趣;水天倒浸碧琉璃,净质芳姿澹相顾;亭亭翠盖拥群仙,轻风微颤凌波步;酒晕潮红浅渥唇,肤如凝脂腰束素;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娇泣露;湖光花气满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雾;恍然人在蕊珠宫,便欲移家临水住。”这些文学作品把人与植物的特性联系在一起,经过文学的艺术加工,成为植物拟人化的经典写照,表达了文人雅士高清脱俗的精神风骨。
1.3自然生态的哲学观追求我国古代哲学崇尚人与自然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这种思想反映在园林植物应用上就是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天成的本体美,不加修剪地展示植物的姿、色、香等自然面貌。如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吾家满山种秋色,黄金为地香为国”,分别表现荷花和的自然生态美。古代文人赏花追求自然天趣,更推崇物我两忘的赏花境界,如南宋陆游《梅花》诗:“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阳宫到浣花溪”。古代哲学的“道法自然”,追求顺应自然之道的自然观认为:自然野趣是审美的本源,一切矫揉造作都是假的、不美的自然哲学态度。
2植物文学与自然景观的关联性
2.1植物的姿态美赞美梅花姿态美的典型名句如宋代诗人陈与义:“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殊”。洪璐赞美它:“性姿素朴,仪容古雅”。把花的姿态形容成古雅清韵、飘逸脱俗的仙子。又如宋人苏轼之《松风亭下梅花盛开》中“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扶桑暾”。表达了梅花的姿态美。
2.2植物的清香和光影美桂花的香最沁人心脾,能使文人雅士抒怀,如元末明初诗人杨基赞美桂花:“半粒能含万斛香,一枝解夺千姝丽”,是对桂花花小香浓的动人描述。桂花夜里“暗香浮动”,白天“十里飘香”,是以香得美的典型植物。体现植物光影美的诗词,如“云破月来花弄影”,展示了植物在月破云开时,花叶投下的优美影子。倒影、光影美给植物增添了更多的审美层次和审美内容。
2.3植物的声晌美我国著名的厦门鼓浪屿风景区,在其主景点有一摩崖石刻,名为:“天风海涛”。当海风吹起时,台湾相思、木麻黄等植物的声音犹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之势,大自然的力量美和声响美形成豪迈的音符,形成了壮观的自然天象景观。又如南朝齐梁陶弘景特爱听松,其日:“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必欣然为乐”,是以松与天象景观相结合形成的美景作为欣赏乐趣的例子。
2.4植物的色彩美当代文学家杨朔的《香山红叶》给人们的感受是:“山林树悄红,草木总牵情。赏叶梦惊醒,远离长春城”。入秋时节,满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香山红叶的色彩美搅动得游客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这样的植物季相所表现出的植物色彩美为景区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又如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叶林的色彩特征成了这首诗最主要的背景,其中的诗画境界、比拟手法把大自然的壮丽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
3植物文学因子在植物规划中的运用
风景名胜区是以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将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是满足人与大自然的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需求的地域空问的综合体…。由此可见,精神文化是风景区的重要内容,其基本价值基础就是科学和美学、自然与文化的融合体。因此,风景区的文化(文学)价值是评价其风景资源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植物景观的特征是风景名胜区中最重要的典型景观之一。在风景区中,植物景观因所具有的不同组成结构、年龄而形成不同的景观特点,主要表现在:林相、季相、时态(植物在不同时间段所表现的面貌)、林位(位置与赏景点的相应关系)、感应(主要为风力产生的效果)、引致(与植物景观相伴随的其他动物景观)怛1。随着风景区的发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理中对于植物的文学景观方面的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的香山因为《香山红叶》的文学感染力,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旅游目的地。植物文学作品在吸引游客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继而成为风景区的重要标志之一口o。我国描述风景区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应当加以开发利用。风景区的植物培育和营造应该体现历史文脉、民族风情、地方特色,并与文学作品相结合,成为与风景区共同营造的地标和区标Ho。目前,我国有条件的风景区在培育和开发中还未重视植物文学题材的塑造和培育。因此,在风景园林规划中,植物文学的作用可从如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3.1突出植物配植的文化心理功能要注重主题性的塑造,人格情操的表白、趋吉化心态的物化和富贵的旌表。5o。首先,在以植物景观为观赏特征的景观规划中,要努力挖相关的、有重要影响的文学作品,使之应用到风景区的品牌建设上;其次,在植物景观优美,能激发创造潜能的植物景区,可建设文学艺术创作基地,为作家采风提供优良的创作环境;再次,针对上述植物的文学艺术功能,在风景区的适当地点营造赏景观景的场所,结合文字及标牌形象,让游客能身临其境地体验景观植物和文学、植物和天象自然形成的艺术感染力。另外,在美景度比较高的植物群落景区,可着重培养其赏景特色,形成优美的植物生态景观,为文学作品创造更优美的植物环境,形成植物景观园和文艺植物专类园。在西方的园林设计思潮中,马尔克思之后的一些现代主义风景园林师中,也有开始重视文学艺术思潮对园林设计的渗透的作品,以及追求视觉效果和文艺冲击力的设计创作。
3.2强调植物的人化特征根据地方文化及植物生长特性和气候条件,发挥植物文学性和地方人文历史性特点,可依托其特色和人文环境布置各专类花园,如南京的“梅园”因梅花遍植官邸而以梅命名,在风景层面的开发中,可以增加相关“咏梅”的文学经典作品,深化园林的文学内涵,增加观赏面,并结合的性格特征,升华这个纪念馆场所的社会意义;又如扬州的“个园”是竹之造景的典型表达,而园中竹子只有植物造景上的意义,假如增加竹子的文学因子,那么此处此景的魅力将不再是江南园林中的普通一员;再如,清华园的“荷池”若能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高度融合在一起,营造成纪念场所,既赋予校园人文内涵,又为清华园平添一文化高地。武汉大学的“樱花园”虽然是赏樱花的著名风景点,但缺乏文学内涵多少成为此景的一大缺憾,因此,应倡导多样性,因地制宜,因植造景,集合各种文学花草于一堂,形成文化植物景观园、创造和讴歌地方特色景观的文学艺术花果园o“。发挥文学作品的特性,并与生产相结合,使植物景观文学价值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吟咏花木的诗范文6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花卉文化;文化传承;花卉与地域
随着时代的进展,科技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趋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东方泱泱大国,灿烂的文化如天之繁星,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现仅以花卉为例,因花卉文化与其栽培育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认识花卉的美学指导,是在我国文化传统的历史沉淀下所铸就的,与民族结成深厚了感情。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起伏、气候多样,是许多名花异卉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花卉种类和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19世纪大量的中国花卉资源开始外流。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又培育出许多新的栽培品种,更加丰富了我国的种质资源。如芍药,在宋朝据周师原记载有41个品种,在清朝据陈淏子记载已达到88个品种;,在明朝据李时珍记载有300多个品种;凤仙,在清朝据赵学敏记载有233个品种。花卉在我国的栽培历史也极为悠久。《诗经·郑风》中就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彼泽之陂,有蒲有荷”的记载,这说明我国在战国时期就有栽植花木的习惯。
1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即所说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源。
1.1 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桂花,汉晋以来,有月宫桂树之说。《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人们以月中折桂、蟾宫折桂来比喻科举考中,至今还在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
1.2 与民俗文化
我国民众创造出来的菊文化与重阳节密切相关,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节”,民间历来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习俗。唐代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从这些记载中可见古时重阳节饮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在我国还被认为是辟邪之物,因传说有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阳节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习俗一开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发展至后来,簪菊有了装饰的作用,而饮菊酒、食菊糕则与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联系起来,茶则是大众普遍饮用的饮品。有药用价值,见《神农本草经》:“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 。既为百草上品,其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借用,认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柏实散,乃得仙”。
1.3 牡丹花与民俗文化
牡丹,原为陕、川、鲁、豫以及、云南等山区的野生灌木,散生于海拔1500m左右的山坡和林缘。我国牡丹的种植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1972年甘肃武威东汉圹墓中发现的医简中已有牡丹入药的记载。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时期,文献多有记载,刘赛客《嘉记录》中说:“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牡丹既已入画,其作为观赏的对象已确切无疑。关于洛阳牡丹,民间早有传说,相传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牡丹不惧、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富贵吉祥,也更为少数民族人们所喜爱,如锡伯族的门框、窗、屏风、相框上所雕绘的图案就多有牡丹,壮族的壮锦有“凤穿牡丹”等图样,土家族织的土花被面的花纹也包括了“蝴蝶扑牡丹”、“四凤抬牡丹”等。
1.4 其它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纸的图样,也是苗族蜡染的主要图样;象征高洁品质的梅花是彝族剪纸的图样;象征爱情和幸福的杜鹃花是羌族人民的最爱,被羌族妇女广泛应用为挑花和刺绣的花卉图案,也被满族作为年息花,欢庆年息节。此外,多个民族以花为节,或祈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或互相祝福吉祥安康,或男女青年表达爱意,如彝族插花节、苗族花山节、纳西族三朵节、白族梨花会、壮族花婆节、藏族看花节等,均表达了人们敬祖祭神、憧憬未来的美好心愿。
2 在我国文学作品中,花卉占有重要篇幅
我国古代文明灿烂夺目,经史典册、文学著作中,花卉典故甚多,吟咏不断,形成丰富多彩的花卉文化代代相传,与文学作品相辅相成、相映生辉。
2.1 许多花卉的得名源于古诗词
古人爱花、种花、颂花,从形态、习性、功效、寓意等不同的方面来描述各类花卉,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很多花卉因诗而名。
2.1.1 因生长习性得名:芍药的开花时节在春末,苏轼《芍药》中说:“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因得别名“殿春”。兰花生长在空旷幽深的山谷,《诗经?白驹》中说:“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因得别名“空谷”。在万花凋零之际仍凌霜开放,得名“傲霜”,源自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