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1

俄罗斯酝酿大规模科技体制改革

日本制定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法国政府推出“竞争点”计划

德国政府启动“主动创新战略”

以色列推行教育改革

韩国重塑科技管理体制和振兴基础研究

中国把自主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几年,面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世界一些主要国家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纷纷采取新举措,调整科技政策,增加科技投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使科技进步速度越来越快。

美国制定科技发展新重点。一是制定能源法。2005年8月,布什签署了“全国能源法案”,决定在今后10年内为能源公司和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领域提供145亿美元的税收优惠。而美国政府实际上将对石油和天然气、清洁煤、乙醇、电力及太阳能和风能等多种能源,提供高达850亿美元的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增强对包括新型核反应堆设计、聚变能及小型粒子加速器的研究,并拨款18亿美元用于清洁煤的开发。二是改革专利法。即个人或公司可在专利颁发后9个月内提出上诉。法案同时提出,美应采用国际专利准则,即“申请优先”(优先授予提出申请较早的发明人)。而在此之前,美授予专利的准则为“发明优先”,即当存在多个发明者时,即使申请专利的日期较晚,专利权也将授予最先发明的人。三是公布了“国家防疫计划”,要求国会提供71亿美元的紧急拨款,以应对禽流感以及其它流感在美国的爆发,包括投入28亿美元用于研发细胞培养疫苗技术。四是宣布新的人才培养计划,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了包括大学校长、大公司首席行政官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组成的20人委员会,发表题为《为使全体美国人在21世纪获得高质量就业,美政府应采取的紧急措施》的报告,提出了四项计划:培养1万名优秀教师以教育出1000万名优秀学生,大幅改进12年级制学校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育。增加基础研究投资。应在未来7年中,每年使基础研究的国家投资增加10%。政府每年应向杰出青年研究人员提供200个新的研究项目,每个项目拨款50万美元。培养、招聘和留住最优秀的学生、科学家和工程师。鼓励创新。通过使美国专利系统现代化、调整税收政策来鼓励创新。对合格的研发投资,政府应增加税惠程度,从优惠20%增加到优惠40%。

俄罗斯酝酿大规模科技体制改革。其目的是以推动经济发展为基础,在科学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引导俄罗斯走知识经济的道路。主要方向是解决俄基础科学研究分散、条块分割的局面,合并一些基础科学研究所,将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单位列入国家机构,研究经费由政府保障;从事应用和创新活动的研究机构将改组成股份公司,50%以上的股份属于国家所有,在现有的58个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上组建5-7个国家大型实验室,其中包括航空技术领域、原子能技术领域、武器装备技术、宇航研究以及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的实验室,它们将承担国家重点科研计划的实施。同时将国家科学中心的数量减少到25个―35个;在2008年前将科研人员的月工资提高到1000美元,年轻科研人员的工资增加到700美元;将现有的1500个国有研究所的数量减少到250个,一半以上改组成为股份公司;科研经费的分配实行竞争申报制度;将科学院和高校适当结合起来,在科学院系统建立大学;组建科学院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公司等。

日本制定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该计划于2006年开始执行,预计未来5年中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为27万亿日元。该计划对日本的科技战略、科技发展走向以及经济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计划提出了国家层面的科技发展三理念:通过创造知识、运用知识为世界做贡献(指通过科学研究创造出新知识,并运用这些新知识解决面临的各类问题。同时通过将这些知识向世界传播,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提高世界各国对日本的依存程度);具有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指通过创造高附加值的物品或服务、切实保证就业机会来提高日本以产业技术能力为代表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保证持续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安全、稳定、生活质量高水平的国家(指维护老龄社会中的国民健康水平,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稳定供给食品、能源,协调地球环境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维持稳定的国际关系)。第三期基本计划还规划了日本科技发展的四个基础研究重点领域:生命科学、纳米技术与材料、信息通讯、环境及其复合学科。

法国政府推出“竞争点”计划。为加速成果转化,提高工业竞争力,2005年7月12日,法国政府出台了一项作为振兴国家经济发展重要举措之一的“竞争点”计划,旨在通过整合优势、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法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升法国工业的高新技术含量,进而推动法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所谓“竞争点”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将企业、培训中心和研究机构以合作伙伴的方式组合起来,以本地区优势产业为先导发挥优势互补的协同作用,共同开发以创新为特点的项目。这种合作一般以共同的市场或科研领域为基础,对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最大范围的整合与互补,从而尽可能地提高竞争力,以期在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按照目前的方案,法国政府将在今后3年内对66个“竞争点”提供15亿欧元的资金支持,其中3000万欧元用于减免税务和减轻企业负担。为了确保这项关系法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技术创新计划能够有效实施,法国政府在2005年新成立了“企业创新署”,还将“国家科技创新署”与“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合并,成立了“OSEO”集团,会同原有的“国家研究署”以及法国最大的国营金融机构“储蓄与信托银行”,一起配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具体实施和运作这一计划,在技术推广和运用、资金筹集和分放、研究人员招聘到海内外市场推广等一系列环节上给法国的相关企业以具体而实在的服务。

德国政府启动“主动创新战略”。为了持久保持领先地位,开辟未来市场,2004年德国政府正式启动“主动创新”战略,其核心内容是联合经济界和科学界的力量,在研发领域缔结“创新伙伴”,开发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2005年政府加大了这一创新战略的执行力度,提出要使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3%。2005年6月,德国正式批准“顶尖科研资助项目”以及《研究和创新协定》,为今后10年德国的科学和研究创造条件。根据“顶尖科研资助项目”,德国将在2006年至2011年间投入19亿欧元,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着力培养青年科学家。挑选出10所最有竞争力的大学,每年平均额外投入2100万欧元。建立30个顶尖研究中心,每年分别投入650万欧元。此外,该项目将为青年科学家设立40个专项研究院所,每年分别资助100万欧元。《研究和创新协定》主要是针对大学以外的大型科研机构,根据这一《协定》,科研机构的研究经费每年至少要保持3%的增幅,为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机会,实现跨机构间的合作。

以色列推行教育改革。以色列在2003年9月成立了研究如何巩固教育基础、中小学教育实行改革系列问题的“国家教育改革委员会”,该委员会于2004年提交了最后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有:要求对规模较小的学校进行关停并转,减少教师数量,延长教学时间,集中财力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同时要求政府大幅提高教师薪水,使教师的平均工资达到9400谢克,超过全社会平均工资水准(约7000谢克)。2005年1月16日,以色列内阁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这项教改方案,责成教育部和财政部成立协商小组,解决教师工资、定员等问题,并要求教育部长每两个月向内阁汇报一次改革进展情况。

韩国重塑科技管理体制和振兴基础研究。2005年是韩国重塑科技管理体制的一年,韩国科技副总理制正式走上前台。科技部长官被提升到副总理级,并成立副总理级的管理部门:科学技术创新本部,由科技部长亲自担任本部长。通过科技副总理制,成立于1999年的韩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该委员会由总统担任委员长,对科技投入、科技资金分配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的制定提出建议和意见。与此同时,韩国政府对基础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8月,出台了《基础研究振兴综合计划》,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共同利用基础研究设备、建立更有利于长期基础研究的科研体系、鼓励个人研发活动等。2005年出台了若干有利于培养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如,《理工科技人才培养支援基本计划》、《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实现创新人才强国战略》计划,确定了2005年至2010年间的三大目标。包括通过完善大学间的竞争体制和激励措施促进大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建设世界一流研发型的大学和培养领军人才;强化产、学间的联系与合作,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按照这个强国战略,韩国将在未来5年间投资6兆4500亿韩元。

此外,韩国还制定了国家级的“成长动力开发事业”的三大计划,即:大型国家研发事业、下一代成长动力事业和21世纪尖端技术研发事业。其中大型国家研发事业是国家投资促进的、具有产业前景的大型应用技术集群。韩国2005年选定了今后5年政府推动的6大项目: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政府投资4500亿韩元)、大型地效飞行器(政府投资1700亿韩元)、海水淡化核反应堆(政府投资4388亿韩元)、早老性痴呆药物开发和小型废气发电用煤汽涡轮机。

中国把自主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2005年10月8日~11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把自主创新理念推到运筹层面,提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自主创新已不仅限于科技层面,还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点,更是事关国家全局的政治谋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2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实施七年来,在规范企业价值评估执业行为,提高企业价值评估执业水平,巩固拓展企业价值评估市场和服务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绝大部分内容经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七年来,我国评估准则体系基本建立,国内外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国内证券市场和产权市场逐步完善,评估实践对企业价值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修订十分必要。修订后,准则的整体框架、相关术语、披露内容等方面实现了与其他评估准则的协调;对市场法和收益法的具体运用提出了细化要求;对控制权和流动性溢折价的考虑、评估结论的形成方式等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对评估报告披露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修订,对指导和规范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促进评估行业更好地服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总结和固化了企业价值评估中通行有效的执业实践,有助于巩固评估行业的传统核心业务,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对评估专业服务的要求,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提升了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要求,为评估师提供了较为超前的实践指引,有助于提升行业专业性;三是促进了评估理念和评估方法的国际接轨,增强了准则的国际趋同;四是通过准则的提升,实体性准则层次实现了企业价值、机器设备、无形资产、不动产和珠宝首饰等主要一级资产的全覆盖,完善了准则体系。

对评估报告等准则中签字盖章条款的修订,旨在贯彻落实《资产评估机构审批和监督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4号)相关规定,满足评估机构执业需要。主要修订内容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制评估机构法定代表人可以授权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签署评估报告和业务约定书;评估机构可以授权分支机构签订业务约定书;分支机构负责人可以根据授权签署评估报告和业务约定书。这次修订遵循了“适当授权、风险共担”的原则。修订后的签字盖章制度既适应评估机构做优做强做大的需求,方便执业,又可以合理界定执业责任,满足执业质量管理的需求。

《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是服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指导意见的有以下意义:一是将更好地促进评估行业服务商标的转让和许可,促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完善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框架。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的需求,中评协近几年已经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和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后,我国在无形资产方面的评估准则框架体系主体构架基本完成。三是填补了国际空白。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是国际上第一个关于商标资产的评估准则,将为国际上相关评估准则的制定提供借鉴。

《实物期权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旨在指导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评估业务时合理分析高科技企业和无形资产等特殊收益形式资产的价值,特别是文化产业中相关资产的价值。实物期权评估指导意见的创新了评估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合理发现特殊收益形式资产的价值;拓展了评估服务范围,有助于促进评估行业服务市场需求。

此次修订和新建工作,各环节工作到位,遵循规定工作程序。在充分吸纳监管部门、评估报告使用者和评估行业意见的基础上,着眼于国际接轨,着手于国情国体,服务于我国资产评估事业做优、做强、做大。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3

常清(1957-),山东临沂人,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期货和金融衍生品:

李强(1973-),山西右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

摘要: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筹备成立标志着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根本变化,文章认为外汇储备投资除满足收益性和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使命外,应重点保障我国资源需求的战略目标:资源战略储备的形式除实物储备外,还可以直接购买或参股资源矿藏、购买资源类企业的股票以及通过国际期货市场进行运作。

关键词:外汇储备投资:战略性:资源储备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7-0072-04 收稿日期:2007-04-29

根据已经披露的信息,一家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正在筹备之中,并将在2007年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外汇投资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先前对于外汇储备能否积极管理的争论已有定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和模式即将发生本质的变化。据估计,该公司初步投资规模在2000亿美元左右,筹资方式很可能为该公司面向央行或商业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用发债收入与央行外汇储备进行置换。

近年来我国持续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以及其引致的国内流动性过剩,加之原来的外汇储备投资渠道单一、收益低下。因此,通过成立外汇投资公司,在满足央行外汇储备流动性和安全性需求之外拓宽外汇储备投资的途径,提高外汇储备投资的收益率就成为了现实之选;另外,外汇投资公司通过发债对国内流动性进行回收,这样就会有效缓解因外汇储备激增而导致的货币投放增长过快的矛盾。但外汇投资公司除收益率目标和缓解流动性过剩的职责外,其更重要的一个定位应该是服务于国家竞争战略,而不只是作为解决流动性过剩的载体。

一、国际经验表明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满足特定战略目标

根据国际经验,各国的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是在满足储备资产必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多余储备单独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拓展储备投资渠道,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水平,并满足某种战略目标。新加坡和挪威作为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主要国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新加坡自1981年开始对外汇储备实行积极管理。新加坡推动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有其历史根源和现实战略考虑,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岛国,其经济特点是经济整体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自然资源,并且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依赖较强。因此,新加坡在积极管理外汇储备的过程中,着重体现了其战略目标,即着力改善经济结构和开拓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淡马锡控股(Temasek)是负责新加坡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两家企业。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通过建立包括固定收益工具、权益工具以及房地产在内的海外投资组合,来实现外汇储备的风险分散和保值增值;而淡马锡从90年代开始利用外汇储备投资于国际金融和高科技产业,在对本国战略性产业进行控股管理的同时,把外汇储备管理与国家竞争力提高结合起来。

就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的实施效果来看,新加坡元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保持稳定,外汇储备逐年提高,经济整体运行良好。淡马锡控股的净资产收益率年平均超过18%,给国家股东的年平均分红超过6.7%。与此同时,拓宽生存空间的国家战略目标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挪威也是积极推行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国家,但其外汇投资有着和新加坡不同的模式,这也是其考虑了本国自身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后一个现实的选择。和新加坡外汇储备不同的是,挪威的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来源于石油美元。挪威是世界第8大产油国,同时也是世界第3大石油出口国。挪威政府考虑到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于1990年开始对外汇储备实施多层次管理,用全部外汇储备建立了货币市场组合、投资组合以及缓冲组合。事实证明,挪威银行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建立的投资组合在多年的运营当中,基本保证了国际收支的正常外汇需求,保持了汇率的基本稳定,同时也实现了资源跨期配置的战略目标。

新加坡和挪威两国对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虽然各具特点,但都是在保证收益性的同时考虑了国家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从实施效果来看,两国外汇储备均在保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本币汇率的稳定、外汇储备规模的平稳增长、外汇储备风险的分散和收益的提高,并且在收益稳定的前提下满足了自身战略目标的需求。

因此,借鉴两国积极管理外汇储备的经验,并不是说要完全照搬其模式,而是应当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和长远战略目标,对外汇储备的运用形成自己的特色。对于我国来说,外汇储备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持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不仅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制约了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宏观经济政策内外平衡的压力,而且也对存量的管理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国政府面临打造制造业强国和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长期课题。因此,我们应该将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和国家的整体战略目标结合起来,运用外汇储备建立资源战略储备,这将是一件惠及后世的创造之举。

二、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需要资源储备加以保障

凭借供给弹性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廉价土地资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加工制造中心。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强化了资源的对外依赖程度,从国际市场购买能源原材料,同时将加工制成品销往国外的“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运作方式。而从我国资源供求状况来看,资源短缺程度将逐步加大,国内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对资源的旺盛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研发替代能源和节约能源等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运用外汇储备建立资源战略已迫在眉睫。

(一)制造业强国战略对资源依存加大历史经验和国际形势证明中国必须走制造业强国之路,这既是我国竞争优势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实现大国崛起无法逾越的历史阶段。制造业强国地位的确立需要能源原材料的保障,而我国在能源原材料的数量保障和价格保障上都缺乏话语权,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资源战略储备,以确保竞争战略的实现。

过去较长一个时期,我国主要依靠国内能源、资源的供给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但是随着制造业大国地位的确立,特别是重工业部门加快发展,近年来能源、资源消耗迅猛增长,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对国外的依存度不断攀高。在全球能源、资源供给偏紧和价格趋升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面对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增加和商业风险,还可能面对潜在的政治和安全风险。

如果按照工业化国家人均占有的能源和钢材产量计算,我国能源和钢材等基础产业的产品产量都还需要成倍增长,但在大多数工业品的生产总量已经很高的情况下,持续增长的空间是有限的。目前我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已经出现储量增长远低于开采量

增长,开采量增长又低于消费量增长,国内资源保障程度快速下降,新增部分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在2004年的国内需求量中,约有50%的铁矿石和铜矿、33%的铝土矿、40%的原油和44%的木材依靠进口来满足。

(二)通过节能降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节能降耗是我们缓解资源压力减少对外部资源依赖的重大举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的奋斗目标,其中,2006年的目标是下降4%左右。但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机构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的《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表明,2006年上半年,中国煤炭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上升5.5%,石油石化行业上升8.7%,有色金属行业上升0.4%,电力行业上升0.8%;钢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建材行业下降4.5%,化工行业下降5.0%,纺织行业下降5.5%。

这些数字说明通过节能降耗能部分缓解我国的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前面所说的世界制造中心对能源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能源技术依然落后,能源效率明显偏低。能源开发利用的重大核心装备仍不能自主设计制造,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行业可比能耗都远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三)能源原材料价格变动频繁使能源保障面临极大风险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资源商品市场的价格上涨势头极其迅猛。2000年以来,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类商品和以金属矿产品等供应原材料为代表的非能源类商品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特别是2002年以来,IMF原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高达256.52%。石油价格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一直徘徊在每桶12美元-15美元,到2006年7、8月份,原油价格攀升至每桶80美元,相比1998年的谷底价格竟然增长了7倍之多。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4

引言

自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GDP 增长率一直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与此相对应,我国也积极参与世界经济,逐步加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通过不断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来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因此,要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2001 年,我国加入 WTO 组织,随着这十几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世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机遇,比如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进入我国发展,它们的融资将推动我国的经济;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也给我国经济管理更多启示,我国正通过向先进国家学习经验拉动彼此之间的距离;我国正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使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在世界区域经济的格局下,我国正立足自身特色,在世界竞争中扎稳根基,提高经济竞争力。

(二)独立与互利的平衡

在区域经济中,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则需要我国以独立的方式发展。我国不仅要依靠跨国经济集团的资金投入向前发展,我国还需要依靠自身资金完成经济增长;我国需要发展富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只有自身独具特色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相应的地位;我国需要加快完成产业结构调整,走出过去以低端、密集的加工形势赢得的些微优势,而要以科技的力量发展产业,让经济发展更有潜力;我国需要以广大的市场作为优势,吸引亚洲地区、亚太地区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快经济的发展。

(三)投资与冲击的风险

区域化经济的发展,使国际性的融资增多,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大量的经济投资,这些经济投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我国经济的发展正逐渐走向一个平缓期,同时目前其它国家与地区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观望的趋势。十的召开,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又呈现一个新的格局,国外大型企业与跨国型企业都暂时保守的姿态。同时,我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贫富差距过大、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使我国经济结构出现种种危机,这些危机将限制我国的经济对外发展。

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有利于自由贸易的国际秩序和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依赖要素投入和外源型技术进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30年的高增长,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制造中心,被誉为“中国奇迹”。随着国际和国内市场条件的新变化、要素成本的上涨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强,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局限性开始显现。首先,过度依赖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尤其在包括人口和土地红利在内的“要素租金”枯竭的条件下,经济面临报酬递减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瓶颈;其次,由于过度依赖外源型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在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和产业仅仅拥有比较优势,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最后,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逐渐丧失的条件下,如果不能通过科技创新获取先发优势和实现从外源型技术向内源型技术的转变,中国经济将可能步入“中等收入陷阱”。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酝酿启动新的科技产业革命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前沿。发达国家的新战略举措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包括清洁能源、纳米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机器人在内的新兴技术及其产业化研发投入的背景下,中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上如果不能与世界同步,将再次扮演技术引进和追赶者的角色;二是新的制造方式变革,如数字化制造将进一步加快新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的速度,从而改变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的配置机制,极大地冲击中国制造现有的优势。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条件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占主导的驱动因素不再是要素投入和外源型技术进步,而是科技创新和内源型技术进步。

对于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先后提出“向科学进军”(1956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2006年) 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但是受要素驱动发展战略及其思维的影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无论从总量还是从结构指标上看,科技创新和内源型技术进步都远没有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生力量。

三、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发展战略

(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20世纪 90年代末至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世界领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屡受重创,复苏势头不强,增长速度也较缓慢,高通胀、高失业持续不断,虽然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但是相比之下仍然在发展之中,经济增长也仍在继续,这与中国在实现其发展战略中所选择的路径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是实现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种比较好的体制和机制。有学者指出,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经济的市场化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它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市场经济对推动人类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今后的发展路径,多数学者认为,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二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并建立以消费为主的战略结构,推动就业增长; 三是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通过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实施国内版“雁阵模式”; 四是实行对外开放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全新的战略目标,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推动中国实现贸易强国的目标。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期,高投入、高能耗、低成本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为此,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是需要坚持“四化同步”。继续坚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道路。二是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如何从盲目强调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的增长方式转变成为内需支撑性增长方式,关键是如何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调整,关注贸易平衡和资本项目平衡。我国需要从主要依靠低附加值产品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转向以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现代出口增长模式,以拉动出口增长。三是加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结合。我国需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将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保障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石,并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加强环境保护,需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环境保护。

(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一,改革涉外投资管理体制。包括改革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现在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9万亿美元,为什么还要放宽外商投资准人、利用外资呢?这是因为,利用外资不是简单地引进资金,更重要的是获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机会,这些都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利用外资是我们的长期方针。目前,我国利用外资仍采取逐案审批加产业指导的管理方式,审批环节多,影响了外资的积极性。为改变这种状况,去年我们有一个重大探索,就是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准人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只要没有列人负面清单的行业,企业投资都不需要审批。需要强调的是,自贸区不是搞“政策特区”或“税收洼地”,而是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下一步要研究扩大自贸区试点,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纳人试点范围。

第二,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过去,我国对外开放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内陆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相对滞后。今后扩大开放的最大潜力和回旋余地在中西部地区。要抓紧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规划和具体方案,重点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各地要找准定位、密切配合。要大力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通关协作,把“关检合作”改革试点扩大到全国,加快提升中西部地区通关效率。

第三,坚持多边和自贸区两个轮子一起转。现在世贸组织成员涵盖我国98。以上的对外贸易。多边贸易体系是我国巩固贸易大国地位的“压舱石”。自贸区代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是我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推进器”。我们要积极参与高标准自贸区建设,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快与韩国、澳大利亚、海湾合作委员会等自贸区谈判进程,实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

四、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展望

中国经济发展前一个阶段主要以市场潜力巨大、资源和环境成本较低等优势吸引外商,并且利用外资来推动本土的经济发展,加强出口贸易。但这种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对于中国来说,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对后发优势加以利用,并通过技术创新来体现中国在竞争中所存在的优势;提高利用优势的能力,即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对于所拥有的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的合理利用的能力,而且也是这些国家对这些优势进行合理配置的能力。实施和平发展是内向发展与对外开放互动的要求,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最优选择。

总而言之,对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战略,其实就是对国家资源充分利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动用所有的经济力量,努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为了确保其能够实现,在实施中不仅要确定强劲有力的主体,还要确保采取的措施和方式的合理化;对于战略来说,其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实施的主体不仅可以从所有的工具中选择出合适的工具,并且还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实现最终的成功。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5

一、转变增长方式是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

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通常分为粗放和集约两种类型: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来实现经济增长。增长方式不仅取决于国情和发展阶段,还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性流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型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工业化道路的实践表明: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只有转变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节能降耗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大量消耗资源实现的。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左右,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也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许多。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十多倍。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循环使用,一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的生产中,已经实现水资源消耗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我国资源回收率比较低,综合利用率不高,许多可以利用或再利用的资源却成了废弃物。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最大障碍。我国能源资源消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是今后创新和发展的潜力。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节能降耗的巨大潜力才能充分挖掘出来。

转变增长方式,是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转变增长方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社会的根本途径。其核心是通过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降低发展成本,以更小的代价实现更快的发展。按“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十一五”规划把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了我国增长方式转变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的硬指标。这些指标为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确立了标准。今后,经济发展既要重视总量增加和增长速度健康平稳,又要重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以及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源节约整体水平,是建立节约型工业、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实现节能降耗目标是转变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转变增长方式的结果。转变增长方式是节能降耗的治本之策.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才能建立起节能降耗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长效机制。

二、转变增长方式的实质在于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三令五申仍难以转变,归根到底在于技术储备不足,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需求。我国企业整体科技装备大约只有30%左右达到国际水平,而其余70%还相对比较落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30%,大大低于世界上60%~70%的平均水平。

转变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这是因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研究和解决包括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这一极其巨大复杂系统中的许多难题.所需要的科学是与社会科学相联系的科学.所需要的技术是与社会技术(如社会管理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更要倍加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并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要树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念,立足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推动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大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的可靠保证。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将转变增长方式与推进科技进步结合起来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并积极推进产业化是当务之急。要在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能密集、高附加值的方向提升。培育一批技术推广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援助。要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创新,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研究,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领域超前部署,集中优势力量,力争取得重要突破。特别注重突破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开发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综合整治技术,开发资源高效勘查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要增加科技投入,使研究与开发投入从2006年占GDP的1.41%提高到2010年的1.5%以上和2020年的2%以上,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前全世界20个创新型国家研究与开发投入均占GDP的2%以上)。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创新环境,等等。

(二)将转变增长方式与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对转变增长方式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它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工具。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可使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会提高非物质产品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为转变增长方式作出贡献。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对于各行业生产、管理、营销流程的再造和重组,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对于优化和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对于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节能降耗、缓解传统增长方式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具有无可比拟的带动作用。信息化是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发挥信息对资源配置的引导和替代作用,可以推动社会化大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显著提高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率,并有力地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变增长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和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三)将转变增长方式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

从根本上说,我国经济体制上存在的诸多弊端,是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积重难返,是因为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严重偏低。价格不能反映真实成本从而造成资源能源的严重浪费,投资体制不合理导致了低水平重复建设。转变增长方式,发展集约型经济,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为其发展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要继续推进金融、财税和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向集约型经济倾斜,形成有利于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运行机制。要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提高资源能源价格,使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的稀缺程度,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逐步完善资源使用权、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转变增长方式的激励约束机制。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为市场主体服务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要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不能只看GDP和绿色GDP的增速,更要看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一套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考核体系。

(四)将转变增长方式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在需求结构上,要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的转变;在要素投入上,应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上转变;在产业结构上,应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共同带动上转变。积极发展服务业是“十一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服务业也是破解资源约束矛盾的重要途径。由于服务业不发达,我国的交易成本比国外高10%~20%。如果不调整经济结构,盲目发展耗能高、资源消耗大的产业,服务业比重仍然徘徊不前,节能降耗及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无从谈起。相反,如果服务业有一个大的发展,不但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而且可以大大缓解资源约束的压力,转变增长方式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都不高,服务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要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为此,要切实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发展经济的主线,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发挥传统服务业劳动密集的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形成竞争优势,同时以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和转化制造加工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经济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五)将转变增长方式与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普遍推广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加快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各行业节能降耗标准,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从税收、贴息、补贴等等方面完善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技术进步,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减量技术、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努力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装备支持。

(六)将转变增长方式与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结合起来

降低对能源资源的依赖,增加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和知识含量,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复杂劳动和不断创新。因而,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供应是加快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节能降耗的可靠保证。从整体上看,我国普通劳动力过剩,但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素质人才所占比重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只有14名,日本为132人,法国为124人,韩国为74人。高素质人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体现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关键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素质。为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念,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的核心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人力资源富国、人才强国,并以此来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支撑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七)将转变增长方式与完善市场机制结合起来

建设节约型社会仅仅靠自律是不够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运用市场手段,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对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性作用。要改革价格的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加快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进程,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能源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增长方式和需求结构的转变。抬高市场门坎.实行能源资源效率和最低技术水平准入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建立市场化的能源资源社会环境。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12)02—0005-04

一、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过程。其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还应当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切条件的发展,任何游离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都是片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正如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指出的,“发展既是一种物质现实,又是一种精神状态:通过社会的、经济的和制度过程的某些综合,社会取得了美好生活的手段。”因此,发展应当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除物质基础外,还要满足人的政治、文化等需求。“决不能把完成经济增长指标简单地等同于实现了经济发展”。发展不只是一种经济的连续增长,“而是一种以全人类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对如何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已有许多学者作了有益的探讨。刘世佳(2007)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认识的升华,其内涵上更加显现全面的发展观,也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湘溶(2009)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超越,经济增长只是注重经济总量上考量,而经济发展方式包括了数量与品质、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相统一,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科学取向、人本取向和生态化取向的价值观念。张蕴萍(2009)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强调效率提高、结构优化、自然和谐、运行平稳、统筹协调五方面的内容,比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建国(2010)认为,在科学发展观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涵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分配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王军(2009)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是长期严重依赖投资导致了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而在产业发展又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而轻视第三产业,同时政府行政开支膨胀等也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上述文献表明,尽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提出多年,但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仍然处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初级阶段。因此,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科学发展观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思想支持、方向指导和实现路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迫切,只有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虽然加快了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步伐,但也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过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对我国经济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和外向型出口企业的冲出大。尽管我国实施提振经济的一系列政策,但是国内经济发展仍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经济发展的风险程度非常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调整。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了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制度重建的调整期,国际市场的需求相对收缩,而相对于生产能力的供给就会偏大,加大出口难度,“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对外贸易顺差偏大、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格局难以持续”,悦而世界各国为了提振经济,必然要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和产业,促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生,同样也给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会。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扩大内需,合理调整总需求结构,才能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提升经济的安全系数,提高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才能使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资源。我国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是“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份额与我国资源消耗总量在世界的份额不相适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使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资源进口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我国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的合理开发,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经济长远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和有利位置。

第三,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发挥产业优势。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但是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世界各国也开始重新审视过去的发展模式,不断调整各项制度,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我国的经济现状是经济总量大,科技含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甚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难于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只有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紧跟时展的步伐,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改变经济大而不强的局面,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有主动权,否则就会失去机会,处于战略的被动地位。

第四,有利于促进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缩小贫富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凸显出来,出现了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收入分配中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的问题,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不仅影响到居民收入的增长,更加重要的是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居民收入偏低还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对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阻碍,影响到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必须调整收入分配,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注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才能使扩大内需获得有力支持,实现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的共赢局面。

第五,有利于完善经济发展目标的内涵、提高经济建设质量。经济的总量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物质上的富有,还要宜居的自然环境,洁净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模式。指出从现在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还不到10年的时间,经济总量目标容易实现,而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相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矛盾依然任重道远。只有解决了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才能满足人民的新期待。唯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需要从转变思想认识、完善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和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改革,整体推进才能化解。

转变发展理念是前提。观念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观念决定新的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有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观念、新的发展思路。要深刻认识到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适应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要把经济增长的动力转移到依靠人才和科技进步上来,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深刻认识到依靠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高风险性,必须要实现从扩大内需的角度来促进经济发展;要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增强责任感。要把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认识上升到“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严格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各项要求,合理制定规划,突出重点,“兼顾当前与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才能有效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完善政策是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有制度的保证。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完善了制度,才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按照注重公平,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则,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分配秩序,促进居民、企业和国家的分配格局向合理的方向变化,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二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逐步增加公共服务的支出,进一步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再分配功能,提高公共财政服务的覆盖率。三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医疗、教育、养老的后顾之忧。四是科学地制定政绩考核制度,打破单一的经济总量的考核办法,将能耗、污染以及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等因素列入考核当中,彰显绿色经济的发展思想。五是调整外贸外资政策,提升对外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外向型产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升级,优化进出口结构,努力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六是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明晰资源领域的产权关系,提高资源性产品定价的科学性,促进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对资源要素价格的改革,使资源完全成本化,促进节约资源,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按照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积极推进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和社会事务分开,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中心,整合各类相关资源,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切实履行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诚信守约的信用环境、公正廉洁的执法环境和公开高效的办事环境。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依法明确规定政府部门的权限与责任,重组政府业务流程,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向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上来。

科技人才是保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结合更加紧密,科技发明的转让也越来越严格,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并不断催生出许多新的经济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创新型人才也日益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资源,人才战略已凸现出经济价值,我们要创新科教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重点引导和扶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上一篇农民工歌手

下一篇小云舞蹈